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9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考工典

 第一百七卷目錄

 亭部藝文三

  叢翠亭記        宋歐陽修

  峴山亭記          前人

  泗州先春亭記        前人

  游鯈亭記          前人

  峽州至喜亭記        前人

  豐樂亭記          前人

  醉翁亭記          前人

  陳氏榮鄉亭記        前人

  秋香亭賦有序     范仲淹

  石門亭記         王安石

  揚州新園亭記        前人

  清溪亭記         王安國

  擇勝亭銘          蘇軾

  墨妙亭記          前人

  放鶴亭記          前人

  喜雨亭記          前人

  書遊垂虹亭         前人

  名容安亭          前人

  黃州快哉亭記        蘇轍

  武昌九曲亭記        前人

  尹公亭記          曾鞏

  醒心亭記          前人

  清心亭記          前人

  飲歸亭記          前人

  道山亭記          前人

  休亭賦          黃庭堅

  放目亭賦有序      前人

  題練光亭跋         前人

  書幽芳亭跋         前人

  適南亭記          陸佃

  北渚亭賦有序     晁補之

  披榛亭賦          前人

  風雩亭賦有序      張栻

  延綠亭賦          陳造

  波光亭賦          前人

  遠宜亭賦          前人

  思亭記          陳師道

考工典第一百七卷

亭部藝文三

《叢翠亭記》
宋·歐陽修

九州,皆有名山以為鎮。而洛陽天下中,周營漢都,自 古常以王者制度臨四方,宜其山川之勢,雄深偉麗, 以壯萬邦之所瞻。由都城而南,以東,山之近者,闕塞 萬安,轘轅、緱氏以連嵩室,首尾盤屈踰百里。從城中 因高以望之,眾山逶迤,或見或否,惟嵩最遠最獨出。 其嶄巖聳秀,拔立諸峰上而不可掩蔽,蓋其名在祀 典,與四嶽俱備。天子巡狩望祭,其秩甚尊,則其高大 殊傑當然。城中可以望而見者,若巡檢署之居洛北 者為尤高。巡檢使、內殿崇班李君始入其署,即相其 西南隅而增築之,治亭於上,敞其南北,嚮以望焉。見 山之連者、峰者、岫者,絡繹聯亙,卑相附,高相摩,亭然 起,崒然止,來而向,去而背,頹崖恠壑,若奔若蹲,若鬥 若倚。世所傳嵩陽三十六峰者,皆可以坐而數之。因 取其蒼翠叢列之狀,遂以「叢翠」名其亭。亭成,李君與 賓客以酒食登而落之,其古所謂居高明而遠眺望 者歟!既而欲紀其始造之歲月,因求修詞而刻之云。

《峴山亭記》
前人

「峴山臨漢上,望之隱然」,蓋諸山之小者,而其名特著 於荊州者,豈非以其人哉?其人謂誰?羊祜叔子、杜預 元凱是已。方晉與吳以兵爭,常倚荊州以為重,而二 子相繼於此,遂以平吳而成晉業,其功烈己蓋於當 世矣。至於風流餘韻,藹然被於江漢之間者,至今人 猶思之,而於思叔子也尤深。蓋元凱以其功而叔子 「以其仁。」二子所為雖不同,然皆足以垂於不朽,而頗 疑其反自汲汲於後世之名者,何哉?《傳》言叔子嘗登 茲山,慨然語其屬,以謂此山常在,而前世之士皆已 湮滅於無聞,因自顧而悲傷,然獨不知茲山待己而 名著也。元凱銘功於二石,一置茲山之上,一投漢水 之淵,是知陵谷有變,而不知石有時「而磨滅也。豈皆 自喜其名之甚,而過為無窮之慮歟?將自待者厚而 所思者遠歟?」山故有亭,世傳以為叔子之所遊止也。 故其屢廢而復興者,由後世慕其名而思其人者多 也。熙寧元年,余友人史君中煇以光祿卿來守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