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1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圖山林景物。車駕自上京還,入觀之,乃大喜,以手撫 壁嘆曰:『有心哉留守也』!」

《明外史羅復仁傳》:「洪武三年,置弘文館,以復仁為學 士。帝幸其第,值復仁方操塗具完壁,急呼其妻,抱杌 以坐帝。帝曰:『賢士豈宜居此』?命賜第居於城中。」 《南巡日錄》:「柏林寺,趙州和尚道場也。殿後壁上有畫 水二堵,作波濤狀其起伏之勢,筆底凹凸,渦回流動, 自側視之,平壁也。亦似近時手跡。」

《玉芝堂說薈》:「萬曆甲辰,厚載門外皇城一帶牆下,忽 影出城郭山川、樹木人物諸狀。有鐵騎數百臨城,城 上皆豎旗幟,與畫圖無異,移時乃滅。」

《霏雪錄》:「嘗有縫人坐一室,忽堊壁中瑟瑟有聲,少間 堊罅處一小蛇隨出隨大,俄風雨化龍而去。」

《江寧府志》:「劉之鳳,崇禎初為應天尹。棘闈舊有夾牆, 凡試士以軍守。之鳳於鎖闈後撤去防軍,自行巡察, 見牆外豎烏金紙小燈籠者四,密以四小木標其處, 而令人按所在窮詰之,得王假官丁澄等四人,皆積 棍包攬傳遞者也。題參盡法,夾牆之弊永絕。」

《武進縣志》:「崇禎十七年春三月,距五牧鎮半里許,農 家陳姓者,其壁上日影中見行人去來不絕,長不盈 尺,頭面鬚髮手足畢具,或持兵器,或車旗冠履,或甲 胄,錚錚有聲。最後一人衣黃袍冕旒乘輦,群力士擁 衛之,鄉人觀者如堵。有少年揮劍斬壁上,其人皆怒 而不畏,如是一月而滅。」

牆壁部雜錄

《書經夏書》:「五子之歌,峻宇彫牆。」

《周書梓材》篇:「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塗墍茨。」「如 人為室家,已勤立垣墉,惟當塗墍茨蓋之。」此喻教化 也。

《詩經邶風》:「牆有茨,不可埽也。」

《鄭風》「將仲子兮,無踰我牆。」

《小雅·十月》:「徹我牆屋。」

《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大全永嘉陳氏曰: 「言王無輕發言,小人之為讒者,尚屬耳于垣壁間,以 窺伺之。」

《墨子耕柱篇》:子碩問於子墨子曰:「為義孰為大務?」子 墨子曰:「譬若築牆然,能築者築,能實壤者實壤;能欣 者欣,然後牆成也。」為義,猶是也。

《貴義篇》:子墨子曰:「世之君子欲其義之成,而助之修 其身則慍,是猶欲其牆之成,而人助之築則慍也。豈 不悖哉!」

《易林》:「千仞之牆,禍不入門。」

《新序》:「諸侯牆有黑堊之色,無丹青之彩。」

《後漢書第五倫傳注》:「后妃以椒塗壁,取其繁衍。」《多子》。 李氏《刊誤》:「《左傳》:『子產相鄭伯以如晉,晉侯以魯喪,未 之見也。子產壞客館之垣,以納車馬。士文伯讓之曰: 『繕完葺牆,以待賓客,若皆毀之,何以供命』?予謂垣壞 葺之而已。今云繕牆,豈古人于文理如此不達耶?所 疑字誤,遂有繁文。予輒究其義,是繕宇葺牆以待賓』」 客,此則本書「宇」誤為「完。」《書》曰「峻宇彫牆,足以為比」,況 上文云「高其閈閎,厚其垣牆」,又曰「司空以時平易道 路,館宮室。」如此足以待賓客,豈徒葺牆而可以崇大 諸侯之館哉!

《瑣碎錄》:「元日日未出時,小兒不長者,以手攀東牆,勿 令人知。」

《桂海金石志》:「滑石,桂林屬邑及猺洞中皆出,有黑白 二種。土人以石灰圬壁,及未乾時,以滑石末拂拭之, 光瑩如玉。」

《悅生隨抄》:溫陵醫僧圓通大智禪師文宥善脈,晚年 不按脈,望而知之。又臨終五七年,隔垣而知之。凡病 人骨肉往問,視之而知病者之候。予問其故,又曰:「以 氣色知之,苟其血氣同者,憂喜皆先見。」古有察色,然 而未有隔垣而知,亦甚異也。

《雪濤小說》:里中有病腳瘡者,痛不可忍,謂家人曰:爾 為我鑿壁為穴,穴成伸腳穴中,入鄰家尺許。家人曰: 「『此何意』?答曰:『憑他去,鄰家痛,無與我事』。」噫腳入鄰家, 然猶我之腳也,隔一壁輒思委腳,然則痛安能止乎? 今日當事諸公見事之不可為,而但因循苟安以遺 來者,亦若委痛鄰家之意。嗚呼!忠臣事君,豈忍如此, 事物原始。牆,門屏也,城上小牆謂之女牆。《漢·李固傳》: 「舜食則見堯於羹,坐則見堯於牆。」則堯時已有牆矣。 《說文》云:「壁,垣也。」《書序》云:「秦坑儒伏生藏書于壁,故書 稱壁經。」石崇以椒塗壁,王愷用赤石脂塗壁。唐李林 甫結怨甚多,恐有刺客所居,重關複壁,絡板甃石,一 夕再徙。

《仁和縣志》:「木槿牆在候潮門外打繩巷後。在昔此地 多栽木槿花,開時一望如錦,因以得名。後世不察,訛 為『沒興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