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2 (1700-1725).djvu/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政和中,僕仕關中,於同官蒲氏家,乃宗孟之後,見漢 印文云「輯濯丞印。」印文奇古,非隸非篆,在漢印文中 最佳。輯濯乃水衡屬官,輯讀如楫,濯讀如櫂,蓋官船 也。水衡掌上林,上林有船官,而楫濯有令、丞,此蓋丞 印也。然皆太初元年已前所刻,太初已後皆五字故 也。

今印文榜額有「之」字者,蓋其來久矣。太初元年夏五 月,正歷以正月為歲首,色尚黃,數用五。注云:「『漢用土 數五,五謂印文也。若丞相曰丞相之印章」,諸卿及守 相印文不足五字者,以「之』字足之。」僕仕于陝洛之間, 多見古印,於蒲氏見「廷尉之印章」,於司馬氏見「軍曲 侯丞印」,此皆太初以後五字印也。後世不然,印文牓 額有三字者足成四字,有五字者足成六字,但取其 端正耳,非「之」字本意。

《夢溪筆談》:「舊制,中書、樞密院、三司使印並塗金。近制, 三省、樞密院印用銀為之,塗金,餘皆銅鑄而已。 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軍中官。古之佩章,罷、免、遷 死,皆上印綬,得以印綬葬者極稀,土中所得,多是沒 於行陣者。」

《畫墁錄》:「唐印文如絲髮,今印文如著,開封府三司印 文尤麤,猶且歲易,以此可見事之繁簡也。」

《書史》世傳秦傳國璽多種,唐同時傳二本,題曰:「其一 徐浩本,其一越州刺史王密本。」「徐螭鈕,王雀鈕」,何所 審定?相國寺中有刻作板本賣。又一本潤僧收,與印 本又不同。蓋以藍田水蒼玉為之,取水德,而魚蟲、鶴 蟮、蛟龍皆水族,大略是取此義以扶水德,然帝王自 有真符璽。

畫可摹,書可臨而不可摹。惟印不可偽作,作者必異 王詵刻《勾德元圖書記》,亂印書畫。余辨出「元」字腳,遂 伏其偽。木印銅印自不同,皆可辨。

太祖祕閣圖書之印,不滿二寸,圈文皆細,上閣圖書 字印亦然。仁宗後,印經院賜經,用上閣圖書,字大印 粗,文若施于書畫,占紙素字畫多有損于書帖。近三 館祕閣之印,文雖細,圈乃粗如半指,亦印損書畫也。 王詵見余家印記,與唐印相似,始盡換了作細圈,仍 皆求余作篆如填,篆自有法,近世填皆無法。

貞觀、「開元」皆小印,便於印縫,弘文之印,一寸半許。開 元有二印,一印小者,印書縫,大者圈刓角一寸已上。 古篆於《鶺鴒頌》上見之,他處未嘗有。

《避暑錄話》:唐以金紫銀青光祿大夫皆為階官,此沿 襲漢制金印紫綬、銀印青綬之稱也。漢丞相大尉皆 金印紫綬,御史大夫銀印青綬,此三府官之極崇者。 夏侯勝云:「經術苟明,取青紫如拾地芥。」蓋謂此也。顏 師古誤以青紫為卿大夫之服,漢卿大夫蓋未服青 紫,此但據師古當時所見爾。古者官必佩印,有印則 「有綬。」魏晉後既無佩印之法,唐為此名,固已非矣,而 品又在光祿大夫之下。漢光祿大夫秩比二千石,本 以掌宮門為職,初非所貴重,何以是為升降乎?古今 名號沿革,顛倒錯忤,蓋不勝言。獨怪元豐官制,諸儒 考核古今甚詳,亦循而弗悟,故遂為階官之冠。 劉原甫博物多聞,前世實無及者,有獲玉印遺之者, 其文曰:「周惡夫印。」公曰:「此漢侯印,尚存於今耶?」或疑 而問之,曰:「『古亞、惡二字通用。《史記》盧綰之孫他人封 亞谷侯,而《漢書》作惡谷,是矣』。聞者始大服。因疑史條 侯名,遂作亞父之亞音,未必然。《春秋》魏有醜夫,衛有 良夫。蓋古人命名,皆不擇其美稱,亦多有以惡名者, 安知亞夫不為惡夫也?」

《圖畫見聞志》:「李後主才高識博,雅尚圖書,蓄聚既豐, 尤精賞鑒。今內府所有圖軸暨人家所得書畫,多有 印篆,曰『內殿圖書』」、「內合同印」、「建業文房之寶」、「內司文 印」、「集賢殿書院印」、「集賢院御書印。」此印多用墨 《玉堂雜記》:「翰苑印以『翰林學士院印』六字為文,背鐫 『景德二年少傅監鑄』,上兩字微刓。自南渡京百司印 無如」此久者。尚書六曹惟「禮部印」是舊物,然亦元豐 改《官制》後所鑄,蓋文書稍簡,故不刓耳。

《老學庵筆記》:「元豐建尚書省於皇城之西,鑄三省印。 米芾謂印文背戾,不利輔臣,故自用印以來,凡為相 者悉投竄,善終者亦追加貶削,其免者,蘇丞相頌一 人而已。蔡京再領省事,遂別鑄公相之印。其後,家安 國又謂省居白虎位,故不利。京又因建明堂,遷尚書 省於外以避之。然京亦竄死,二子坐誅,其家至今廢。」 不知為善而遷省易印以避禍,亦愚矣哉!

《家世》舊聞宣和間,靈素賜號蕊珠殿侍宸金門羽客 通真達靈先生,上刻玉為降真召靈之寶,自用之,而 錫靈素塗金印,文曰「通真達靈之印。」

《容齋四筆》:「荊門玉泉關將軍廟中有壽亭侯印一鈕, 其上大環徑四寸,下連四環,皆系於印上。相傳云,紹 興中,洞庭漁者得之,入於潭府,以為關雲長,封漢壽 亭侯。此其故物也,故以歸之廟中。南雄守黃兌見臨 川興聖院僧惠通印,圖形為作記。而復州寶相院又 以建炎二年因伐木于三門大樹下土中深四尺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