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2 (1700-1725).djvu/7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方龍旗在東,五方鳳旗在西,各二十五,每五旗相 間,各依方色排列。次《五嶽》神旗五在東,《五星》神旗五 在西,各依方位排列。

每旗執撦三人

次朱雀旗一,在東,《真武》旗一,在西。

每旗執撦六人

以上並北向,員僚二人押旗,在旗之南,分左右。次紅 門旗二十八,分左右。

每旗執撦二人

次寅、卯、辰、巳、午、未旗六,在東;申、酉、戌、亥、子、丑旗六,在 西。天王旗四,分左右,夾辰旗。次龍君赤豹吏兵旗各 五,每旗各為一列,在東,每列掩尾天馬旗一,以次在 東。次《虎君黃熊力士》旗各五,每旗各為一列,每列掩 尾天馬旗一,以次在西。

每旗執撦三人

員僚六人押仗,各分立旗前。次員僚四人押旗,分左 右、東西為一列。

每列一員

左廂第一隊,「《鶡雞》《白澤》《玉馬》、貔旗」、四瀆旗各一,為一 列。

下至第九隊旗,行列準此。

第二隊,角、亢、氐、房、心宿旗各一;第三隊,虛、危、室、壁、奎 宿旗各一;第四隊,參、井、鬼、柳宿駃騠旗各一;第五隊, 《三角獸》、黃鹿、《苣文》、馴象、飛麟旗各一;第六隊,《辟邪》《玉 兔》《吉利》、仙鹿、祥雲旗各一;第七隊,花鳳、飛黃、野馬、《金 鸚鵡》《瑞麥》旗各一;第八隊,《孔雀兕》《甘露、網子》《角𧤗》旗 各一,並各為一列;第九隊,犛牛旗一,設於孔雀旗後。 右廂第一隊同左廂;第一、第二隊,尾、箕、斗、牛、女宿旗 各一;第三隊,婁、胃、昴、畢、觜宿旗各一;第四隊,星、張、翼、 軫、駃、騠旗各一;第五至第八隊,並同左廂;第五至第 八、第九隊,騶牙旗、蒼烏旗各二,相間為一列。

每旗執撦三人

俱北向。員僚二人押黃麾,立於龍鳳旗之北,左右廂 五色龍鳳旗之東西,各設黃麾幡二,次告止幡、傳教 幡、信幡各五,次絳麾幡二,次絳引幡五,員僚五人押 黃麾,立於龍鳳旗北少東。排襴旗三十,自黃麾幡東 西排列,以次於南。

每旗執撦三人

俱北向。鐙杖、哥舒各三十,於殿東西兩廂排列。鐙杖 起北,哥舒間之,俱東西相向。左右廂執白柯槍各七 十五人,東西相向。又於騶牙旗南設大黃龍旗一,在 殿門裡,少西,執撦二十人。小黃龍旗一,在大黃龍旗 後,少西,執撦三人。次大神旗六,分左右,衛尉寺押當 儀仗職掌四人排列:通直官二人,大將二人,節級二 人,檢察六人。左右金吾仗司押當執掌排列,各官一 人執掌,大將檢察。凡大朝會儀衛,有司皆依令式陳 設。

宣和元年改鼓吹令丞冠為委貌冠詔蔡攸改修鹵簿圖記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宣和元年,禮制 局言,鼓吹令丞冠又名褲褶冠,今鹵簿既除褲褶冠 名,不當仍舊,請依舊記,如《三禮圖》,委貌冠製。從之。 宣和元年,蔡攸被旨改修《天聖鹵簿圖記》,凡人物器 服盡從古制,飾以丹采,三十有三卷。

按《玉海》,三駕之制,詳見於政和禮局所上,迄宣和而 大備。先是,政和七年二月九日,兵部尚書蔣猷言:「陛 下稽古制禮,大輅之乘,元戎之旗,六引之名與車,導 駕之官與服,革而新之多矣。宜命有司取天聖圖記 考正。」詔改修,宣和元年書成。凡人物器服,盡從古制, 飾以丹采,三十有三卷,目錄二卷。

宣和 年,定郊祀儀衛: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 按《儀衛志》:「宣和冬祀,陳於 大內前,大黃龍旗一,執𥿊六十人,陳於遂頓宮門外 之南。」宣和,此旗之下又有日月、五星、連珠、北斗、招搖、 蒼龍、白虎、朱雀、元武、君王、萬歲、獅子、金鸞、金鳳、五方 龍、天下太平等旗,凡二十一。正至受朝賀同。龍墀旗, 陳於殿庭。太廟在西櫺星門外路南,次赤龍旗少北。 青城在泰禋門外。夏祭大禮在明禋門外,赤龍旗之 南。

宗祀祫饗大禮。不設「大黃龍負圖旗、《大黃龍旗》。」

大神旗六,執𥿊各九十人。宣德門、泰禋門並陳於大 黃龍旗之南,東西相望。太廟陳於西櫺星門外大黃 龍旗之西,少南,視赤龍旗為列,南北相望。龍墀旗,執 𥿊各十二人,左右有日、月旗各一。次「君王萬歲旗一」, 宣德門、泰禋門在路東,太廟在門外路南。次獅子旗 二,左右有金鸞、金鳳旗各一。次五方龍旗各一,青、黃、 赤龍旗,宣德泰禋門在東,太廟在南。黑、白龍旗,宣德 泰禋門在西,太廟在北。次《天下太平》旗一,《宣德》泰禋 門在路西,太廟在路北。以上旗皆在車駕前發仗,內 執𥿊人並錦帽五色。繡寶相花衫、錦臂鞴、革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