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3 (1700-1725).djvu/9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符節部雜錄

《書經》·《周書·康誥》「越小臣」諸節。小臣諸有符節之吏, 《六韜》,太公曰:「主與將有陰符,大勝克敵之符,長一尺。」 《鹽鐵論》:博士褚泰、徐偃等承明詔,建節馳傳,巡省郡 國,舉孝廉,勸元元。而流俗不改,招舉賢良方正文學 之士,超遷官爵,或至卿大夫。非特燕昭之薦士,文王 之廣賢也。

《文心雕龍》:「符者,孚也。徵召防偽,事資中孚。三代玉瑞, 漢世金竹。末代從省,代以書翰矣。」

《耳目記》:「漢發兵用銅虎符。」及唐初為銀兔符,以兔子 為符瑞故也。又以鯉魚為符瑞,為銅魚符以佩之。至 偽周,武姓也,元武,龜也,又以銅為龜符。

李氏《刊誤》:「《禮》曰:『君有賜則拜而受之。賜莫重於九錫, 衣服、朱戶納陛,乘輿樂縣、虎賁、弓矢,鈇鉞、秬鬯,遍詳 禮文,未有拜衣服虎賁者也。是物也,故不宜拜。若拜 朱戶渠門,宜謂之神。《禮記祭法》,累代祭名,不聞有㦸 神,是知無拜祭之禮也。近代受節置於一室,朔朢必 祭之,非也』。」

《夢溪筆談》:古之節,如今之虎符,其用則有圭璋龍虎 之別,皆櫝將之英蕩是也。漢人所持節,乃古之旌也。 予在漢東得一玉琥,美玉而微紅,酣酣如醉肌,溫潤 明潔,或云即玫瑰也。古人有以為幣者,春官「以白琥 禮西方」是也;有以為貨者,《左傳》「加以玉琥二」是也;有 以為瑞節者,「山國用虎節」是也。

《嬾真子》:陜府平陸主簿張貽孫子訓嘗問僕魚袋制 度,僕曰:「今之魚袋,乃古之魚符也。必以魚者,蓋分左 右,可以合符,而唐人用袋盛此魚,今人乃以魚為袋 之飾,非古制也。」《唐·車服志》曰:隨身魚符,左一右一。左 者進內,右者隨身,皆盛以袋。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 以上飾以銀。景雲中,詔衣紫者以金飾之,衣緋者以 銀飾之,謂之章服,蓋有據也。

《野客叢談》:唐故事以左魚給郡守,以右魚留郡庫,每 郡守之官,以左魚合郡庫之「右魚」,以此為信。自周顯 德間廢,而此制不可復。唐之魚符,即古者銅虎符之 意也。按古之符節,左以與郡守,右以留京師,非謂留 郡庫也。謂郡守往回,以所授之左符,合京師之右符, 以防其偽。其或遣使調發於郡國,則請內庫之右符, 「以合郡國之左符。」如魏公子無忌入王臥內竊虎符, 以召晉鄙之兵,救平原之難是也。大略如此。然觀《唐 志》謂符寶郎掌國之符節,藏其左而班其右。《環濟要 略》:銅虎符、竹使符,中分留其左半,以右半付之。則知 古之符藏其右而班其左,後之符藏其左而班其右, 此為不同。今《刑統》出左符以合右符,是亦左者在內, 右者在外也。說者謂「請內庫之《左符》,以合郡國之右 符」耳。

《中華古今注》:程雅問:「『口傳者何云』?答曰:『傳者,以木為 之,長一尺五寸,書符信於其上。又一板,封以御史印 章,所以為期信,即如今之過所也,言經過所在為証 也』。」

《孝經》云:「制節謹度,滿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 也。」唐節制皆從太府寺准三禮定之。《周禮》云:「山國用 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紫檀木畫其形象,御 親金書,以賜重臣,碧油籠之,歿而不用,則倒進之。漢 蘇武使單于,不拜,單于怒,令武北海窖中牧羊,氈裹 節食,雪臥節,旄落還漢仗節而迴,旄落盡也。

《佩楚軒客談》:「半金銅虎,漢兵制也,皆刻篆云某處發 兵符,腹上皆戊癸字。」

《雲煙過眼錄》:劉浙漕伯益所藏蒼玉符,長可一尺,闊 三寸,厚半寸許,兩傍作雙螭,中碾七篆字云:「元孫北 文治水聖。」彼以為禹治水符,甚珍之。余則以為偽物 也。蓋禹,姒姓,非徒文之似。又云:孫乃軒轅之孫,何為 曰「元孫?」且三代當作鐘鼎款識,何為乃小篆刻,俱不 工,不足奇也。

道士褚雪巘所藏銅虎符一半上有篆文六,云「某處 發兵合同」,下有楷書「甲」至癸十字,各擬古。

葉森曾見先師真吾白收虎符一,長有一尺五寸,廣 四寸,上剡首,下平,一面作虎蹲在上,下有漢款識字 云:「第一至第五,皆面上作身,通垂。」下有磨滅不可辨。 剡首二邊有字刊年月磨滅難辨。

山居太史楊瑀所藏銅虎符一,全體具存,背上篆云: 「某處發兵待行。」腹下分書十干,唯戊癸二字合全,餘 八字皆平。腹內作牝牡五竅,開合之則一全虎也。往 往有漢虎符者,如褚雪巘及真吾白所收,皆是如符 牌樣,上鑄一小虎形,下云「某處發兵」,或左右或止有 一邊,今此全虎形,亦異矣。

《妮古錄》:「余見銅虎符僅二寸許,虎各半,合而為一,色 如碧羽,微帶黃金。」

《古今印史精蘊》曰:「節,限制也,其為道也,損過以就中, 天命也;其為物也,刻符以合信,君命也。臣毋敢自專, 受節於君,乃得專制於外。《周官》:『守邦國者用玉節,都 鄙用角節。凡使節以金,門關用璽節,道路用旌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