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4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端、博士鄭六、劉臺龍等議:「案《周禮》,王后之五輅,重翟 鍚面、朱總,厭翟勒面、繢總,安車彫面、鷖總,皆有容蓋。 翟」車貝面,組總有握,輦車組輓有翣羽蓋。重翟后從 王祭祀所乘,厭翟后從王賓饗諸侯所乘,安車后朝 見於王所乘,翟車后出桑則乘;輦車后宮中所乘。謹 以《周禮》聖制不刊之典,其禮文尤備。孔子云:「其或繼 周者,雖百世可知也。」以其法不可踰。以此言之,後王 輿服典章,多放周式。雖文質時變,輅名「宜存,彫飾雖 異,理無全捨。當今聖后臨朝,親覽庶政,輿駕之式,宜 備典禮。臣等學缺通經,叨參議末,輒率短見,宜準《周 禮》,備造五輅,彫飾之制,隨時增減。」太學博士王延業 議:「案《周禮》,王后有五輅:重翟以從王祠厭翟以從;王 饗賓客,安車以朝見於王,翟車以親桑。輦車,宮中所 乘。又《漢·輿服志》云:『秦并天下,閱三代之禮。或曰:殷瑞 山車,金根之色,殷人以為大輅』。」於是始皇作金根之 車。漢承秦制,御為乘輿。太皇太后、皇太后皆御金根 車,加交絡帷裳,非法駕則乘紫罽軿車雲𣝛文畫輈, 黃金塗五末,蓋瓜在右,騑,駕三馬。阮諶《禮圖》并載秦 漢已來輿服,亦云金根輅,皇后法駕乘之以禮婚,見 廟乘輅;「后法駕,乘之以親桑;安車,后小駕,乘之以助 祭;山軿車,后行則乘之;紺罽軿車,后小行則乘之以 哭;公主、邑君、王妃、公侯夫人入閤輿,后出入閤宮中 小遊則乘之。」晉《先蠶儀注》:「皇后乘雲母安車,駕六騩。」 案周、秦、漢、晉車輿儀式,互見圖書,雖名號小異,其大 較略相依擬。金根車雖起自秦造,即殷之遺制。今之 乘輿五輅,是其象也。華飾典麗,容觀莊美。司馬彪以 為孔子所謂「乘殷之輅」,即此之謂也。案阮氏《圖》,桑車 亦飾以雲母,晉之雲母車即是。一與周之翟車,其用 正同。安車既名同周制,又用同重翟。山軿車,案《圖》飾 之以紫紺。罽軿車雖制用異於厭翟,而實同用於今。 入閤輿與輦,其用又同。案圖,「今之黑漆畫扇輦,與周 之輦車,其形相似。」竊以為秦減周制,百事創革,官名 軌式,莫不殊異。漢魏因循,繼踵仍舊,雖時有損益,而 莫能反古。良由去聖久遠,典儀殊缺,時移俗易,物隨 事變,雖經賢哲,祖襲無改。伏唯皇太后叡聖淵凝,照 臨萬物,動循典故,貽則後王。今輒竭管見,稽之《周禮》, 考之漢、晉,採之圖史,驗之時事,以為「宜依漢、晉法駕, 則御金根車,駕四馬加交絡帷裳;御雲母車,駕四馬 以親桑;其非法駕,則御紫罽軿車,駕三馬;小駕則御 安車,駕三馬以助祭;小行則御紺罽軿車,駕三馬以 哭;公主、王妃、公侯夫人宮中出入,則御畫扇輦車。」案 舊事,比之《周禮》,唯闕從王饗賓客及朝見於王之乘。 竊以為古者諸侯有朝會之禮,故有從饗之儀,今無 其事,宜從省略。又今之皇居,宮掖相逼,就有朝見,理 無結駟,即事考實,亦宜闕廢。又哭公主及王妃,《周禮》 所無,施之於今,實合事要。損益不同,用捨隨時,三代 異制,其道然也。又金根及雲母駕馬,或三或六,訪之 經禮,無駕六之文。今之乘輿,又皆「駕四,義符古典,宜 仍駕四。其餘小駕,宜從駕三。其制用形飾,備見圖志。」 司空領尚書令任城王澄等五十人議,以為:「皇太后 稱制臨朝,躬親庶政,郊天祭地宗廟之禮,所乘之車, 宜同至尊,不應更有製造。《周禮》、魏晉雖有文辭,不辨 形制,假令欲作,恐未合古制,而不可以為一代典。」臣 以太常、國子二議為疑。重集群官,並從今議,唯恩裁 決。靈太后令曰:「群官以後議折衷者,便可如奏。」 按《隋書禮儀志》,熙平元年,明帝詔侍中崔光與安豐 王延明、博士崔瓚採其議,大造車服。定制五輅並駕 五馬。皇太子乘金輅,朱蓋赤質,四馬。三公及王朱屋 青表,制同於輅,名曰高車,駕三馬。庶姓王侯及尚書 令僕已下,列卿已上,並給軺車,駕用一馬。「或乘四望 通幰車,駕一牛。」自斯以後,條章粗備,北齊咸取用焉。 其後因而著令,並無增損。

按《通典》,後魏熙平中,有司蘇紹議:「皇后之輅,其從祭 則御金根車,親蠶則御雲母車,歸寧則御紫罽車,遊 行御安車,弔問御紺罽車,並駕四馬。」

北齊

北齊車輿多因北魏之制。

按《通典》,「北齊因魏制,正從一品執事散官及儀同三 司乘油朱絡網車,車牛飾得用金塗及純銀;五品乘 卷通幰車,車牛金飾。七品以上乘偏幰車,車牛飾以 銅;諸公主乘油朱絡網車,車牛飾用金塗及純銀。」 按《文獻通考》,北齊車服制度,多因後魏。天保中所乘, 是太和中李韶所制五輅。

北周

北周置「司輅,以掌公車之政。」

按:《隋書禮儀志》:「周氏設六官,置司輅之職,以掌公車 之政,辨其名器與其物色。」

皇帝之輅十有二等:一曰蒼輅,以祀昊天上帝;二曰 青輅,以祀東方上帝;三曰朱輅,以祀南方上帝及朝 日;四曰黃輅,以祭地祗中央上帝;五曰白輅,以祀西 方上帝及夕月;六曰元輅,以祀北方上帝及感帝,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