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非避死,蓋時有未利,徒令殺傷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責業以不死,當爲諸公先。」

「當爲諸公先」,《宋會要》前後兩叙此事,均作「當爲諸公先死爾,卽率帳下騎馬自石峽路趨朔州。」《長編》作「當爲諸公先死耳,乃引兵自石峽路趨朔州。」《隆平集》、《東都事略》作「非愛死也,特殺傷士卒而功不可立爾,卽自石朱路趨朔州。」蓋皆本之宋《國史》而稍不同。元人修史,率意刪改,去其趨朔州一句,下文勿言其將行,不知所行者究爲大石路耶,抑雁門耶。叙事如此,將使讀者何所考也。石朱路,蓋卽石峽路,《方輿紀要》卷四十四。云:「石硤路,今崞縣石硤口也。」

將行,泣謂美曰:「此行必不利。業太原降將,分當死,上不殺,寵以連帥,授之兵柄,非縱敵不擊,蓋伺其便,將立尺寸功以報國恩。今諸君責業以避敵,業當死於敵。」因指陳家谷口曰:「諸君於此張步兵强弩,爲左右翼以援,俟業轉戰至此,卽以步兵夾擊救之,不然,無遺類矣。」

寵以連帥,謂雲州觀察使,授之兵柄,謂雲應路副都部署。非縱敵不擊,當先死於敵,兩敵字,《宋會要》均作虜,蓋《國史》原文如此。今《宋史》出於元人之手,故諱言虜。然《長編》亦作敵,則疑後人所改也。《方輿紀要》云:「陳家谷,在朔州南,亦南通忻、代二州之道也。」

美卽與侁領麾下兵陣於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邏臺望之,以爲契丹敗走,欲爭其功,卽領兵離谷口,美不能制,乃緣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聞業敗,卽麾兵却走。

雍正《朔州志》云:「托邏臺,在州西南五十里,寧武陽方口西山,卽宋王侁使人望楊業進戰處。」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