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於陣,元雜劇 《孟良盜骨》及《開詔救忠》。及小說謂業被圍時,七郎延嗣突圍出求救,被潘仁美害死,卽因此事而傅會,但本傳後文稱延浦爲次子,則延玉當是長子,非七郎也。

業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討贼捍邊以報,而反爲奸臣所迫,致王師敗績,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因太息曰」上,《長編》及《治蹟統類》均有「業旣被擒」四字,「迫」,《長編》及《統類》作「嫉」,下有「逼令赴死」一句。
案:業言爲奸臣所嫉,逼令致死,奸臣二字,實指潘美,非謂王侁、劉文裕也。考之《長編》,卷二十。太平興國四年八月,潘美爲河東三交口都部署以捍契丹,是年十一月,始命業知代州,兼三交駐泊兵馬部署,實隸美之部下。宋之都部署,卽古之大都督,實當元帥之任,但爲部署,則裨將耳。《長編》及《宋史》,言業在代州時,主將忌之。潛上謗書,斥言其短。案:是時主將並無他人,實卽潘美,史臣以美功名甚盛,故諱其姓名,業知爲美所不容,故曰爲奸臣所嫉。朔州之役,業本不欲戰,王侁面責其逗撓,劉文裕亦從旁附和,而美無一言,豈非素惡其人,坐觀成敗乎。業不得已,乃引兵出以至於敗,故曰逼令致死。美以忌功妒名,遂置國事於不顧,奸臣之目,非美而誰。不然,侁及文裕雖爲護軍,而實美之偏裨,侁爲雲應等州兵馬都監,文裕率兵屯三交,皆應受美節制。美何所畏忌,不發一言耶。蘇轍《欒城集》卷六十。有《古北口楊無敵廟》詩,其收句曰:「我欲比君周子隱,誅肜聊足慰忠魂。」案:晉周處,字子隱,《通鑑》卷八十二。云:「元康六年夏,以梁王肜爲征西大將軍,都督雍、涼二州諸軍事。秋八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