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出知亳州,旋除資政殿學士,提奉崇福宮。」餘同《宋史》。惟「齊魏」作「河朔」,「居外不忘君」作「居閒不忘君」,「命知東平府」作「起知東平府」。蓋蒙知亳州未久,卽罷職奉宮祠,此書上於奉祠之日不在亳州任,故云居閒,《宋史》誤也。方臘以宣和二年十月起事,蒙書當上於十月以後,蓋即《泊宅編》所言宋江等出青、齊、單、濮之時。元年有詔招撫,而江不降,其事旋寢,故蒙復有此請。於是朝廷以曾孝蘊知青州,蒙知東平,皆以備江,且謀招撫也。以諸書所載江事觀之,江之徒黨,少亦數千。此但言三十六人者,意欲盛言江之才能,故僅舉其首領耳。

汪應辰《文定集》卷二十三〈顯謨閣學士王公墓誌銘〉:「公諱師心,字典道,世爲婺州金華人,登政和八年進士第,授迪功郎,海州沈陽縣尉。時承平久,郡縣無備。河北劇賊宋江者,肆行莫之禦。旣轉略京東,徑趨沐陽。公獨引兵要擊于境上,敗之,賊遁去。」

案:梁玉繩《瞥記》卷七引此文,刪去「登」字,及「進士第」以下二十一字,直以師心之敗宋江爲政和八年事,非也。師心雖以政和八年授官,然是年必不能卽到沐陽。蓋宋人初授官者,例須待闕。亦謂之待次,或須次,需戍次。凡待某人之闕者,非其人死或去官,則必待其任滿始得到任。官以三年爲一任,高宗建炎間始改爲二年,見《宋史》卷一百十一〈選舉志〉。有待至兩三任以上者。《續長編》四百九十載蔡京疏云:「三歲一舉,無慮萬計,員多闕少,五歲而後調一官。」周煇《清波雜志》卷一云:「選人改秩,今當員多闕少時,須次動六七年」是也。洪邁《夷堅志》中叙此類事甚多,不可勝數。今姑舉兩事證之。其〈支癸志〉卷十云:「天台王居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