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金人瑞評《水滸傳》,僅取其前七十一回,金併原本第一回入楔子,故其書七十回,實原本之七十一回也。僞撰盧俊義一夢以結之,託爲施耐庵古本,而謂招安以下諸事爲羅貫中所續,詆爲「惡札」。其書盛行,幾於家絃戶誦,致後來考證家,如畢沅、俞樾等,皆不信江曾預攻方臘。今以《長編》、《紀事本末》諸書考之,江之從攻方臘無疑。其戰績雖不如《水滸傳》所云,然非不預其事者。幫源洞形勢,以洞後爲最險,而江與劉鎭諸軍實次洞後。於時分兵兩路,前後夾攻。其率先入洞縱火者,後路軍也。而江實隸後軍,且「擒其僞將相,送闕下」,又有上苑洞之捷。則江降後實曾隸屬童貫參與攻方臘之役。特以偏裨隸入麾下,史紀之不詳耳。其盛爲後來人所傳稱,不盡無因也。

《宣和遺事·亨集》:「各人統率强人,各人謂宋江等。略州劫縣,放火殺人,攻奪淮陽、京西、河北三路二十四州八十餘縣,劫掠子女玉帛,擄掠甚衆。此下呼延綽等三人投宋江及江往東岳還願事,今略去。朝廷無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論。有那元帥姓張名叔夜的,是世代將門之子,前來招誘宋江和那三十六人歸順宋朝,各受武功大大誥勑,分注諸路巡檢使去也。因此三路之寇悉得平定。後遣宋江收方臘有功,封節度使。」

案:《遺事》此節叙事皆有所本,不甚失實。惟宋江僅縱橫十郡,無二十四州之多;張叔夜是知州,非元帥;皆不免誇大其詞。至謂三十六人初降卽授武功大夫,宋江以裨將有功,遽建節鉞,皆太優,非故事。當攻方臘時,劉光世以鄜延路兵馬都監蘄州防禦使自將一軍,方臘事定,僅授耀州觀察使。王淵以故將爲先鋒,論功纔授閤門宣贊舍人。均見《宋史》卷三百六十九本傳。江之戰功不高於二人,安得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