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佚。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卷四十一 莊嶽委談下。引《詞品》此條論之云:「此卽《水滸詞》,楊謂《甕天》,或有別據」,則應麟亦未見其書也。乃近人所著書如孫璧文《新義錄》之類,其卷八十五引《甕天脞語》。輒從《詞品》或《筆叢》轉錄,而諱所自來,一似其書尚存者,其實莫知《甕天脞語》爲何等書,亦不辨何人所作也。考明鈔本《說郛》涵芬樓排印本。卷五十七,錄有邵桂子 姓名上下注曰:「宋末國初,宇玄同,嚴陵人。」《雪舟脞語》,其名下注云:「一卷,先名《甕天脞語》。」又考《萬姓統譜》卷二百三云:「邵桂子,字德芳,淳安人,號玄同,吳攀龍之子也。鞠於所養,因從其姓。博學宏詞,文聲大著,登咸淳七年進士第,任處州敎授。棄官歸隱,鑿池構軒其上,名曰雪舟。所著有《雪舟脞錄》,《雪舟脞談》,《雪舟脞稾》,傳于世。又嘗作忍、默、恕、退四卦以自警。晚年游松江,遂居脩竹鄉。及終,乃歸柩淳安之諫坡,葬焉。」《宋詩紀事》卷七十五有邵桂子,敍其仕履,與《姓譜》同。是其人爲宋末遺民,入元高蹈不仕者。故《說郛》錄其書十條,多黍離故國之思。但無升菴所引宋江事。案:百回本《水滸》第七十二回中,却有此詞,字句與《詞品》同。孫璧文疑爲明代人附託。不知邵桂子非明代人。若謂《脞語》本無此詞,出於升菴杜撰,則邵氏著書於元初,必有刻板行世,故陶南村及升菴皆得而見之。升菴雖好僞撰古書,恐不至依託近代人小說以取敗露也。若其詞則爲宋、元間人所擬作,決不出於宋江之手。何者,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見於《宋史》及《東都事略》〈侯蒙傳〉。他如《宣和遺事》及龔聖與《贊》、陳泰《江南曲》、南友仁題畫贊詩 見後。亦只需三十六人,無所謂七十二地煞者。至元曲中乃有兩說,一仍爲三十六人 見《元曲選》甲集,無名氏撰《爭報恩》。一則有三十六人大夥七十二小夥,亦見高文秀《雙獻功》。爲《水滸傳》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