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4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是西師稍集。种師道總東路之衆,屯白溝。王亶 當作王禀。將前軍,楊惟忠將左軍,种師中將右,王坪將後軍,趙明、楊志將選鋒;辛興宗總西路之衆屯范村。楊可世、王淵將前軍,焦安節將左軍,劉元國、冀景將右軍,曲奇、王育將後軍,吳子厚、劉光世將選鋒。並聽劉延慶節制。」

案:此伐遼之師也。兩書人名小異,其言楊志將選鋒軍則同。余嘗考之,卽梁山濼三十六人中之青面獸也。何以言之,此伐遼諸將十八人,其中如劉延慶、王禀、楊惟忠、趙明、辛興宗、楊可世、王淵、劉光世、冀景九人,皆貫攻方臘時舊將領,攻方臘將領姓名見《續長編紀事本末》卷一百四十一及《宋會要》第一百七十六册。《長編》無冀景姓名,僅見《宋會要》。蓋移得勝之師以從。其不行者,郭仲荀、姚平仲、劉鎭、王渙、馬公直、黄迪、劉光弼、趙許、宋江九人而已。而幫源洞之役,宋江與趙明同爲後路軍裨將。今楊志復與趙明同將東路選鋒軍,是志所將者,卽宋江之兵也。志在《宣和遺事》三十六人中,位居第三,僅次於吳加亮、李進義,爲宋江軍中大將,故遂以代江,此可以意會得之者。況《北盟會編》又稱志爲「招安巨寇」,見後。故知其卽梁山濼之青面獸矣。《繫年要錄》卷二十七云:「李允文裨將吳錫,自云子厚之族。子厚者,宣和末爲河東北宣撫司選鋒軍統制。」志與吳子厚同將選鋒軍,班次當相等。然則志亦統制官也。

《三朝北盟會編》卷四十七引《節要》:《會編》引書目有《金虜節要》,歸正官張匯撰。「自賊入寇,兩河、河北更無一戰,河東大小雖有數戰,惟孫翊、折可求、种師中之戰,有可以與賊相持勝負之理,至於敗也,誠可惜哉,故臣皆有說焉。其餘焦安節敗於團栢,冀景敗於交城,楊志敗於盂縣,解潛敗於南關,范瓊敗於介休,劉韐敗於平定,張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