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統制、將佐並依聖旨處分,仍令軍前自效。如能用命立功,與免前罪。今後非立戰功,雖該恩赦,不得叙復。』詔:『种師中下統制、將佐,並降五官,仍開具職位、姓名申尚書省,餘依劉韐所奏。』」是當時朝廷賞罰,猶能行於軍中。志倡逃陷帥,爲一時罪魁,殆已與王從道同時處斬。縱或倖免,亦必例降五官不得叙復。宜其後來不見於史也。

混江龍李俊 一作李海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九十九:「紹興十年二月,先是單州碭山縣染戶宋從,因販棗往南京界劉婆家,得一小兒日遇僧,自謂少帝第二子,至泗州,具事奏聞,送閤門司。及閤門諸處勘當,淵聖皇帝卽無第二子,旨:『決脊杖二十,刺配瓊州牢城。』針筆人執筆不敢下手,旣而刺字極細。小杖直李俊執杖不敢決,旣而輕拂之,皮亦不傷。遇僭經過來安縣,題詩于興國寺曰:『三千里地孤寒客,七八年前富貴家,泛海玉龍驚雪浪,權藏頭角混泥沙。』猶自謂爲眞耳。」

案:混江龍 應用混江龍治河,遠在宋代以前,宋以前載記有之,一時未能檢得出處。此《元史》一條乃王君利器檢示,雖時代稍晚,亦足資參證。爲治河之工具。《元史》卷一百四十三〈泰不華傳〉云:「黃河決,奉詔以珪玉、白馬致祭河神,竣事上言:淮安以東,河入海處,宜倣宋置撩清史,用輥江龍鐵掃撼蕩沙泥,隨潮入海。朝廷從其言。會用夫屯田,其事中廢。」此所稱輥江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