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余嘉錫論學雜著

於宣和三年二月,書「淮南盜宋江犯淮陽軍」,與《叔夜傳》又復不同。蓋因江自淮南路,出兵以進淮陽,淮陽屬京東路。遂就其屯駐之地以爲之目。其稱「河北賊」,亦特追叙其初起一時之事。故方勺《泊宅編》記宣和二年十二月事,又稱爲「京東賊」。江之未嘗久踞河北、淮南可知。然則江之根據地果在何處,未易明也。惟《十朝綱要》於宣和元年書「招撫山東盜宋江」,此其事載於詔旨,著於官文書,最可保信。是江之根據地,固明明在山東境内矣。但山東本非一地之專名,難於確指其處。顧亭林言:「古者自函谷關以東,總謂之山東。唐人則以太行山之東爲山東,而非若今之但以齊、魯爲山東也」。見《日知錄》三十一。王西莊亦謂「唐以河北魏、博、鎭、冀諸鎭爲山東」。見《十七史商榷》卷九十。此其論唐以前之山東皆是也,而非所語於宋以後之山東。若閻潛邱之說,以爲「山東之名起於金,本宋之京東東路、京東西路,金以都旣不在汴,易『京』爲『山』,而不知『山』字無著」,見《潛邱箚記》卷三〈釋地餘論〉。則殊大謬不然。宋之所謂山東,正是指京東兩路言之,卽今之山東省。而非復唐以前之山東。今不暇遠引他,姑以記南北宋間事者證之。《繫年要錄》卷十一記建炎元年十二月事云:「初,左副元帥宗維聞上幸維陽,乃約諸軍分道入寇。宗維自河陽渡河攻河南,十二月,入西京。右副元帥宗輔與其弟宗弼滄州渡河,攻山東。明年春,陷靑、濰」。原誤作維。靑州、濰州皆京東東路也。是時金人已盡陷河北,引兵渡河,則此山東非指河北矣。又卷二十二記建炎三年三月事云:「金人陷京東諸郡。時山東大饑,人相食,嘯聚蜂起。金再犯靑州,守臣劉洪道棄城去。於是右副元帥宗輔左監昂摩乘勢盡取山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