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八橋,皆石墩架木。

  • 南薰橋。一名南津橋,在永門外。秋潦崩岸,隨橋隨圮。嘉靖二十三年,知州朱官新作橋,視舊堅緻。有〔李逸民記〕:嘉靖二十三年正月甲子,賓川州知州安莊朱君作橋於城之南門。越三月朔,橋成。明日丙午,州之賓僚生儒合酹於橋,祝爵於侯。𨿅時凱風景明,其爲士者歌薰風之詩。賓曰:其以南蕙名橋,侯之惠和,其永於吾士乎!乃馳龍津何邦憲書,徵靈鷲山李逸民爲之記。其詞曰:維大羅城,水經其南。流潦暴會,駛爲怒濤。走石如馬,其聲轟雷。驚我居人,兒童喧豗。巋礅以梁,激悍莫支。旋梁旋壞,孰究孰思。歷載以來,寤言拊脾。時維朱君,階令陞守。爰自溫江,歷我龜阜。察其安危,分其禾莠。剪植並作,燕及黃耈。神應以和,民生日厚。旣庶爲豐,民力以充。人士是咨,陟降是躬。乃布王政,扛梁是攻。城凡四門,維南稱雄。上表奉制,闕庭是通。旬宣勞來,旗幟臨戎。不有橋梁,示安尊崇。仍敝守陋,曷稱在公。爰作虹跨,以讓激射。爰屋於橋,以防滲溼。殺水迂流,排濤躄石。旣免傍城之侵潰,亦無作墩之剝激。去危就安,改泛以翕。用利永成,匪曰觀侈。於乎!維墉言言,寇倫是樊。維梁平平,施惠以存。天子萬祀,侯多受祉。薰風自南,沄沄茲水。後來其覲,勿替厥美。
  • 吳公橋。在州西二里,嘉靖八年知州吳仲善建,二十二年知州朱官復修。
  • 通江橋。在州北四里。
  • 石門橋。在州北。
  • 桑圍橋。在州治北七十里。
  • 雲龍橋。在雲龍州東洛馬鹽井傍,嘉靖七年建。

宫室

  • 蒼山勝槪樓。在府城西北三里崇聖寺,創自唐貞觀間,國朝參政石簡、僉事王惟賢重修。上縣鴻鐘,唐咸通間鑄,一方之人晨昏作息,視以爲節。登樓。樓景遠則雪山倚空,碧練澄江,澗門瀑布,山腰雲帶;近則率堵千尋,風鈴三日,臺殿參差,煙林蔽翳。〔昔人壁間詩〕:宇寂樣淸霏,樓高敝夕渾。鐘聲烟外度,梵韻月邊微。海暈鮫人鏡,山光翠烏衣。凭欄無限意,長笛在漁磯。〔分守沈繼美詩〕:乾坤臨眺幾淸秋,山水西南第一洲。地近崑崙天北極,江連銅柱水南流。檻前萬井圍仙界,海上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