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涉滇海三百里,有深淵焉,漫瀝嶠崖之匯,名曰通海,以其與海通也。閩郡梁一舉築室其上以觀海,揭之來徵文。予觀孟朝氏日:觀海者難爲水,要在遊諸聖門而後巳。孔鐸絕響,聞而知者不可謂無其人,然得其門而入者蓋寡。環八紘皆海也,朝發而夕至,長風無時,濁浪山立,黿鼉較,龍百怪,以窟洋汪溢,與天無際,揚眉盼睞,毛骨森聳,自非放凌波之舟,揚蔽山之颿,曷以養胸中之憤,廓廣大之目?然皆足跡限戶庭,弗克和力。今一舉當聖明逢涌源泉之時,困心衡慮,踰嶺橋,絕洞庭,泝赤壁綢澦,撞飛瀨,以與魚龍爭長雄。觀乎!觀乎!繄在於斯乎!聖人嘗曰:逝者如斯。又曰:美哉洋洋,是必有道矣。嗟夫!此聖人之海也,道之體也,聖人之大觀也。是海也,予意七十子有弗得而見者,况他人乎?大觀不觀所觀,而觀所不觀。自昔惟孟軻氏最善觀者,故曰:必觀其瀛。若蒼沂之浴,亦觀矣。至於天鳶淵魚,是觀所不觀也。濠梁之魚,前川花柳,又皆觀所不觀,而幾於所不觀也。蓋謂觀跡也,觀所不觀,妙也。學而於觀所不觀,難矣。然觀於海者,所以至於聖門也,未也。洙泗之濱,有大桴焉,以敬爲𣚌,以禮爲颿,以道德爲駕,如得放乎中流,周流六虛,身與道俱,則庶乎其至矣。一舉當繼是以觀。

  • 仙人井。在通海縣南二十里仙人坡下。〔有韓宜可詩〕:陰陰古洞小壼天,嵐氣晴分紫翠巓。日照佛頭排玉筍,霞明仙掌捧金蓮。江村漁舍春天樹,茅屋人家日午烟。指點帝京何處是,九重宫闕五雲邊。
  • 東湖池。在河西縣東南二十里達善,延四百步,袤三百步,蓄水以濟塘下田畝。
  • 西湖池。在河西縣北二里,上延百步,有堤築,亦蓄水灌漑田地。
  • 碌磎河。在河西縣東南,卽通海湖源也。自水磨村流注縣境爲湖,周圍八十里許,內產魚類非一,其味亦美。
  • 山後川。在河西縣西二百步,袤一百步,深一丈許,四圍植柳,水更淸瑩。
  • 三龍泉。在河西縣北一里。舊傳有人汲水,見內忽化一物如蛇,有三頭,立廟其上。
  • 九龍泉。在河西縣西南十里,延百步。昔有密僧見降龍有九頭,遇旱禱雨。
  • 合流江。在嶍峨縣東南一里。二水異源,一自新代州流至縣北爲大河,一自大屛州流至縣南爲小河,合流出曲江。
  • 丁癸江。在嶍峨縣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