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至沙寨,東至大河。是河之水,沙河之經,其勢洶湧,抵河之衝,地平土疏,水急湍悍,二者之間,劇害尤甚。公使之經行,商賈之往來者,多爲所阻,由舊橋之未堅至是也。弘治壬子,蜀州周侯希旦來爲州二守,慨是水之爲患,思爲橋以圖經久,遂捐俸金爲倡,令耆老趙迪董其事。州民伍璋各輸以貲,總鎭府下管莊杜以時以驗徵子粒寓州境,亦皆欣然來助。橋成,以丈計,下爲捲洞,皆甃以石,過者歎羨爲利。迪輩請予記之。余惟水有橋梁,民不病涉,誠爲政之不可緩者。是橋必待周侯,誠知有公平正大之體面,不胥於小惠之施者哉。侯涖州未三年,卽橋之一事,而凡所以利吾民者,蓋無不興舉矣。故爲之記,而凡與有財力者皆勒碑陰。

  • 東橋。在阿迷州東。
  • 西橋。在阿迷州西。
  • 泰安橋。在阿迷州西三十里。
  • 永劉橋。在通海縣東二里。
  • 溥利橋。在通海縣東百步,弘治間建。
  • 雲濟橋。在河西縣北,弘治間建,民甚便之。
  • 碌磎橋。在河西縣東二里,正統間建。
  • 指南橋。在河西縣南二里,弘治間建。
  • 桂峰橋。在嶍峨縣南一里。
  • 龍江渡。在嶍峨縣東六十步,水大設舟,涸則設橋。
  • 長橋。在蒙自縣東二十五里,天順二年間建。
  • 倘甸橋。在蒙自縣東七十里,天順間建。
  • 宜民橋。在蒙自縣東二里,洪武間建。
  • 矣波渡。在蒙自縣東三十里,有船。
  • 箐口渡。在蒙自縣東南一百五十里。
  • 祿蓬渡。在納樓長官司南四十里。
  • 乍甸渡。在納樓長官司東南一百里。
  • 阿土渡。在納樓長官司東一百五十里。
  • 檳榔渡。在虧容長官司西北五十里。
  • 茶渡。在虧容長官司西北四十里。
  • 納更三渡。在納更巡檢司,隴墩、蠻𣏐、蠻汪是也。

宫室

  • 藏書閣。在府學明倫堂後,前知府賴英所建,而以經史諸書藏於上焉,今爲尊經閣。
  • 惠宣堂。在府治後,知府陳禮建,翰材侍說學士王直爲記。
  • 居敬堂。在臨安衛之後,指揮萬賓所建,翰林修撰陳循爲記。
  • 吏隱亭。在兵備分司,弘治十四年副使王一言建。
  • 簣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