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9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 易羅池渠。在府城南,泉沸九賓,又名九龍池。池方而廣,周遭二百餘丈,甃其堤以磗石。洪武間,度田分水爲四十一號,歲以武官一員司之。
  • 沙河。在九隆、法寶二山兩崖間,水勢盈涸無常。初,郡人未知所自,嘉靖二十九年,兵備郭春震始募土人遡流窮源而得之。
  • 諸葛堰。有三大堰,在府城南十五里,其東爲中堰,又其東爲小堰,以其視衆水爲廣,故俗皆呼曰海子。歲仲秋則障之,仲春則開之。
  • 石花堰。在府城南十二里,源出山後嚮石洞。
  • 甸尾海。在府城南三十里,源出梅子溝。
  • 黃泥壩。在甸尾海南二里。
  • 紀廣壩。在府城南十里,堤周三百五十丈。
  • 平安壩。在府城南四十里,源出芭蕉洞。初,水勢衝流,未有隄防。正德間,兵備汪標創築,未久而頹。嘉靖間,分巡僉事安如山、兵備副使郭春震先後重築。
  • 丁楊壩。源出水眼龍洞,堤周二百五十丈。
  • 官市堰。在府城南四十五里,源出靑松山下。
  • 臥佛池渠。在府城北二十五里雲巖山下,泉出石竇中,而匯于寺前之地,四時不竭。
  • 阿鳳壩。去城四十里,源出天井山之深谷中,瀑布四流,度甸頭巡檢司之北,折而南下,分爲四溝,流經達達營、水瓜村、光尊寺而入於西河。
  • 連花壩。在袁牢山西,卽玉泉池,方面小。正德間,兵備副使汪標築。
  • 打鶯山龍泉。在騰越州治西三十里,流於古矛山下,灌漑城西田畝。
  • 龍王塘郎壩。在州西北五里,昔侍郎楊寧征麓川時所築,至今人享其利,遂以名之。
  • 寶峯泉。在永平縣東四十里許,泉流足資灌漑。

橋梁

  • 衆安橋。在州城南七里,跨沙河之下流。洪武二十三年,指揮胡淵創建木橋。正德間參將沐崧、嘉靖間副使郭春震相繼重修。〔郡人侍郎張志淳記畧〕:太保山自西北迤邇數百里,爲永昌鎭。諸山繇西北左翼南走,折而東之,夾水爲河,循山而下,名曰沙河。去郡治十里許,跨河爲橋,名曰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