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3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3冊.pdf/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里。下有泉爲陽派河,東流匯爲楊片湖,西入洶溪。

  • 仙景山。一名石雲山,在府城西北十五里。相傳昔有老人脩行於此,後得仙。其麓有石甲、西嶺二泉。
  • 九鼎鐘山。一名華山,在府治東北十五里。峯巒有九,狀若懸鐘,每春花木極盛。
  • 緣羅山。一名盤曲,在府治北一百二十里。中有祿羅蘭若。
  • 寨子山。在府治東八里。上爨自久叛,立寨於上,今遺址猶存。有泉湧出,流入烏魯瀰。
  • 白馬山。在府治東十五里。昔有白馬著形,立廟祀之,有禱輒應。
  • 燕子山。在府治東二十里。其形如燕,故名。
  • 筆架山。在府南二十里。三峯聳峙,中峯有井,雲出卽雨。大姚縣亦有筆架山。
  • 三窠山。在府治南四十里。三窠闕上舊有古松三窠,夜霽殊異,土爨誤以爲金銀氣,掘枯其一。
  • 稽肅山。在府治西十七里。下有泉,流入陽派調。
  • 龍馬山。有二:一在府西,一在大姚。
  • 龍鳳山。在府北二十里。一名白塔,有泉瀦於塔境瀾。
  • 黎武山。在府治北一百里。高而長,中有緣羅蘭。
  • 書案山。在大姚縣東北一百五十里。形如几案。
  • 掛榜山。書案山左二里。
  • 金龜山。掛榜山左。
  • 几山。在縣南一里。左隅有石穴,一名石壁洞,又名紗帽山。
  • 四奇山。几山後四里。四峯高聳。
  • 文筆山。縣西一里。
  • 鳳凰山。文筆山後二里。
  • 觀音山。文筆山左二里。
  • 玉屛山。縣西北三里。
  • 方山。在縣北三十里。其山多產藥苗。
  • 馬鞍山。在縣北一百三十里。
  • 紫坵寨嶺。在縣東二十里。每旱,上有雲氣卽雨。
  • 北極山。在白鹽井提舉司南一里。翠峯聳列可觀。
  • 迴龍山。司治東一里。
  • 寶關山。在司治西一里。勢高百仞,以其通鹽路之要路,土人名曰寶關,蓋以鹽爲寶也。
  • 象嶺山。司治北一里。其形如象。

〔大川〕

  • 金沙江。在府東北一百四十里。語具大理大川下。

〔衆川〕

  • 蜻蛉河。舊名三窠戍江,源出三窠山,流至府南四十里,瀦爲大石澗,分爲東溪、西溪,遶府而北,合趨大姚河,轉入金沙江。
  • 陽派河。出金秀山,下流至府西十五里,瀦爲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