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938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4冊.pdf/6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民皆僰夷,俗與木邦同。其結親則用榖茶二長筒,雞卵五七籠爲聘禮,客至則以榖茶供奉,手拈而食之。

干崖宣撫司

沿革

其地舊名干賴賧,曰渠瀾賧,僰夷居之。元中統初內附。至元中,置鎭西路軍民總管府,領二甸。皇明洪武十五年,改爲鎭西府,後爲干崖長官司。正統間,陞宣撫司。

疆域

東至南甸宣撫司界,南至隴川宣撫司界,西北俱至南甸宣撫司界。自司治東北二十三程至布政司,轉達于京師。

山川

〔衆山〕

  • 雲晃山。在司南一十五里,上有瀑布泉,卽雲晃河之源也。
  • 雲籠山。在司東二十五里。
  • 白蓮山。在司北六十里,中有一峯,林巒聳拔,上官居其麓,下有白蓮池。
  • 刺朋山。在司西一百餘里,林木陰森,四時蒼翠。

〔衆川〕

  • 雲晃河。在司治南,源出雲晃山,下流與雲籠河合,灌田千餘畝。
  • 安樂河。源出騰衝,經南甸,迤邏至雲籠山之麓,亦名雲籠河。沿至司治北,折流而西一百五十里,爲檳榔江。至北蘇蠻界,注金沙江,入于緬中。
  • 止西河。在司東北三十里,源出雲籠山,流十五里,與雲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