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9001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14冊.pdf/5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雨水漲,黑龍潭有水牛七八頭隨水而下,見者非死則病。河口石牛隨水升沉,雖洪波十丈亦不能沒,至今猶然。

判官攝婦。祿豐縣星宿河,流經民居,水勢汹湧。洪武間,有陳巡檢者,挈家之任,過縣止宿,其婦偶出不見,遂疑其墮水,遍覓不獲。任滿,復過縣,請羽士劉可成薦薦。可成勑水府,忽河流泛溢,其婦援岸而出,夫得會。少頃,婦復死,殮棺歸葬。後知爲緣衣判官所攝,乃袪除之。

平地成潭。歸化縣治南六里白馬勒村,舊爲平原,歲稻。乾元隆慶六年七月十三日,有牧童忽聞地中如雷鳴,驚視,則田中水湧,高約丈許。歸吿其主,往視之,則田悉成潭,源泉混混,中有金鯉,隱見無常。灌漑之利,民今賴之。

蠶書示警。嘉靖三十七年,昆陽州訓導任鉞家,有蠶生子,布成「不仁水火,拜吿天地」八字。次夜,又布成一州之大,可不愼之八字。書法端楷,昭然可辦。事聞黔府,取閱州民隱吿禳之。是年,滇池水溢,蕩析州中民居百餘所,男婦溺死者不可勝計。

大理府

災祥

〔漢〕

武帝元狩間,彩雲見於白崖,遣使跡之,乃置雲南縣。

〔東漢〕

章帝建初間,雲南縣有神鹿兩頭。《哀牢夷傳》作雲南縣,《華陽國志》作點蒼山。西漢之雲南縣,卽今府治點蒼山下,後漢因之。今府屬雲南縣,去點蒼山二百里,非漢之舊縣地矣。《漢書》註:雲南縣西山,如扶風太乙之狀,卽點蒼山也。是時,以楪榆之地置雲南縣,明矣。不詳其地之實,而徒以其名求之,遂以隆興和山爲太乙之狀,非惟山名之誤,而山形亦絕不似。鳴呼!世之狗名而忘實,豈直一雲南縣而已耶!

〔國朝〕

弘治五年五月,內點蒼兩溪大水,衝斷西門城關,水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