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尚未校对
𢘆山〈亦名常山〉
史記曰趙簡子謂諸子曰吾藏寳符於常山往得者立焉
諸子竟往無所得無恤曰常山臨岱可取也簡子曰是知
符矣遂立之
白虎通曰北方爲常山者何隂終陽始其道常乆故曰常
後魏書曰道武立廟於上置侍祀九十九人歲時禱水旱
至文成帝東廵親禮其神焉
春秋元命苞曰昂畢散爲兾州分爲趙國立爲常山
崔鴻前燕録曰慕容儁壽光三年常山寺大樹根下得壁
七十二圭七十光色精竒有異常玉
孫子兵法曰常山之虵名曰率然一身而兩頭擊其一頭
則一頭至擊其中則兩頭俱至
神農本草曰常山有草名神農置之門上每夜叱人
𢘆山〈亦名常山〉
史記曰趙簡子謂諸子曰吾藏寳符於常山往得者立焉
諸子竟往無所得無恤曰常山臨岱可取也簡子曰是知
符矣遂立之
白虎通曰北方爲常山者何隂終陽始其道常乆故曰常
後魏書曰道武立廟於上置侍祀九十九人歲時禱水旱
至文成帝東廵親禮其神焉
春秋元命苞曰昂畢散爲兾州分爲趙國立爲常山
崔鴻前燕録曰慕容儁壽光三年常山寺大樹根下得壁
七十二圭七十光色精竒有異常玉
孫子兵法曰常山之虵名曰率然一身而兩頭擊其一頭
則一頭至擊其中則兩頭俱至
神農本草曰常山有草名神農置之門上每夜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