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State Council Gazette - 1991 - Issue 02.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本页已校对

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和宣传,继续消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不良影响,澄清思想和理论是非。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促进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繁荣和发展。加强和制定社会科学的研究规划,切实注意社会科学研究队伍的培养和提高。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

(34)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强盛和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继续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逐步完善多渠道筹措教育资金的体制。继续深化教育改革,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

(35)加强基础教育。“八五”期间,在占全国人口80%左右的地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占全国人口30%以上的地区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力争到本世纪末,在全国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在城镇以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基本普及初中阶段义务教育,在大城市试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重点抓好小学教育。在边远山区和牧区,采取扶持政策,扎扎实实抓好初小义务教育。继续重视发展幼儿教育和残疾、弱智儿童少年的特殊教育。

(36)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今后十年,要使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得到较快发展。要统筹规划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等,调整科类结构,提高教学质量。1995年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要由现在的45%提高到50%以上,同时广泛开展灵活多样的短期技术培训。到本世纪末,使农村绝大多数新增劳动力接受程度不同的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企业新增职工接受必需的职前教育和岗位培训。加强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主义觉悟和道德水准。

(37)高等教育要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合理调整结构,大力提高质量。“八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基本上稳定现有规模,进行充实和加强。根据需要和可能,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