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第138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博物彙編 第一百三十八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
第一百三十八卷目錄
鯨魚部彙考
鯨魚圖
爾雅〈釋魚〉
古今注〈蟲魚〉
述異記〈鯨目〉
金樓子〈鯨潮〉
爾雅翼〈鯨 鯢〉
鯨魚部藝文〈詩〉
詠石鯨應詔 陳周弘正
鯨魚部選句
鯨魚部紀事
鯨魚部雜錄
鯨魚部外編
鱷魚部彙考
鱷魚圖
博物志〈鱷魚〉
交州記〈鱷卵〉
廣州異物志〈鱷擊虎鹿〉
嶺表錄異記〈物相攝伏〉
洽聞記〈鱷魚別名〉
太平廣記〈熊制鱷魚〉
爾雅翼〈鱷〉
真臘風土記〈鱷肚〉
鱷魚部藝文
戮鱷魚文 宋陳堯佐
鱷魚部紀事
鱷魚部雜錄
鱘鰉魚部彙考
鱣魚圖
鮪魚圖
詩經〈衛風碩人〉
爾雅〈釋魚〉
山海經〈東山經〉
大戴禮記〈夏小正〉
古今注〈魚蟲〉
南越志〈含光魚〉
嶺表錄異記〈黃蠟魚〉
毛詩陸疏廣要〈有鱣有鮪〉
埤雅〈鱣 鮪〉
爾雅翼〈鱣 鮪〉
遯園居士魚品〈江東鱘〉
本草綱目〈鱣釋名 集解 肉氣味 主治 肝氣味 主治 鮪釋名 集解
肉氣味 主治 鼻肉主治 子主治〉
直省志書〈丹徒縣〉
鱘鰉魚部藝文一
水族加恩簿 宋毛勝
鱘鰉魚部藝文二〈詩〉
黃魚 唐杜甫
鱘鰉魚部紀事
鱘鰉魚部雜錄
禽蟲典第一百三十八卷
鯨魚部彙考
[编辑]釋名
《鯢》。〈爾雅〉 蝦。〈爾雅〉
鯨魚圖
《爾雅》
[编辑]《釋魚》
[编辑]鯢大者謂之蝦。
〈註〉今鯢魚似鯰,四腳,前似獼猴,後似狗,聲如小兒啼,大者長八九尺,別名蝦。〈疏〉鯢,雌鯨也,大者長八九尺,別名蝦。〈按鯨之名鯢與鯢之為鯢名同而物異者也今玩爾雅註則鯢之為鯢魚者既別名蝦而疏又謂鯨之名鯢者亦別名蝦似蝦之名無專屬故兩載之〉
《古今注》
[编辑]===蟲魚===鯨魚者,海魚也。大者長千里,小者數千丈,一生數萬 子。常以五月、六月就岸邊生子,至七八月,導從其子 還大海中,鼓浪成雷,噴沫成雨,水族驚畏,皆逃匿莫 敢當者。其雌曰「鯢」,大者亦長千里。眼為「明月珠。」
《述異記》
[编辑]鯨目
[编辑]《南海》有明珠,即鯨魚目瞳。鯨死而目可以鑒,謂之「夜 光。」
《金樓子》
[编辑]鯨潮
[编辑]鯨鯢出穴,則水溢為潮;鯨出入有節,故「潮有期。」
《爾雅翼》
[编辑]鯨
[编辑]鯨,海中大魚也。其大橫海吞舟,穴處海底,出穴則水 溢,謂之鯨潮。或曰:出則潮下,入則潮上,其出入有節, 故鯨潮有時。《江賦》曰:「介鯨乘濤以出入。」《春秋左氏傳》 曰:「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 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蓋鯨鯢有力,能驅食小魚,故 以喻夫強暴而凌弱者,如獸之有猰㺄,如蟲之有長 「蛇,如鳥之有鴟鴞。」然京觀之喻,不取於彼,而獨言「鯨 鯢」者,蓋鯨鯢導從數萬子,跋扈大海中,有渠魁之義。 且其死也,有彗星應之而出。《吳都賦》所謂鯨輩,中 於群犗,攙搶暴出而相屬是也。王者之行戮,亦除舊 布新之義,故以鯨鯢言之。鯨從京,京,大也,亦京觀之 義,歟不惟小族畏之而已。海畔之獸有蒲牢者,大聲 如鐘,而性畏鯨,食於海畔,鯨魚或躍,蒲牢輒鳴,故鑄 鐘欲聲大者,作蒲牢形,其上斲撞為鯨形,天子出則 擊之,故因謂鐘之撞為鯨魚。《東都賦》曰「發鯨魚,鏗華 鐘」是也。晉武帝時,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擊之不 鳴。張華請以蜀桐作魚形,扣之聲徹十里,豈鼓亦有 蒲牢狀耶?《三輔舊事》:「清淵北有鯨魚,刻石為之,長三 丈。」
鯢
[编辑]鯢者鯨之雌。亦長千里。《吳都賦》曰:「長鯨吞航,修鯢吐 浪。」言其為患同也。《說文》以為海大魚。或從京鯢,刺 魚也。則似異類。然或各即其異者而言之,未可知爾。 《魏武四時食制》曰:「東海有魚如山,長五六里,謂之鯢。 時死岸上,膏流九頃。」《異物志》曰:「鯨鯢或死於沙上,得 之者皆無目,俗言其目化為明月珠。」詳此等大魚,似 不為物所制。然屢有死者,蓋形體既大,易至於碭而 失水也。《隋書》:「倭國有如意寶」珠,其色青,大如雞卵,夜 則有光,云魚眼睛。今海中有鮣魚,長三尺許,無鱗,身 中正,四方如印。扶南俗云:「諸大魚欲死。」魚皆先封 之。然則魚死自有時爾。《鄧析子》曰:「釣鯢者不於清池, 池之清淺者,不應有鯢也。」
鯨魚部藝文〈詩〉
[编辑]《詠石鯨應詔》陳周弘正
[编辑]石鯨何壯麗,獨在天池陰。鶱鰭類橫海,半出似浮深。 吞航本無日,吐浪亦難尋。聖帝游靈沼,能懷躍藻心。
鯨魚部選句
[编辑]賈誼《弔屈原文》:「彼尋常之汙瀆兮,何以容吞舟之魚? 橫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夫螻蟻。」
《木華海賦》:「魚則橫海之鯨,突兀孤遊。噏波則洪漣踧 踖,吹澇則百川倒流。巨鱗刺雲,洪鬚插天。頭顱成嶽, 流膏成淵。」
鯨魚部紀事
[编辑]《拾遺記》:「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祠昆吾之神。 採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五名驚鯢,以之泛海,驚鯢 為之深入。」
《春秋後語》:楚王問宋玉曰:「先生其有遺行歟?何士民 眾庶不譽之甚也?」宋玉對曰:「夫鳥有鳳而魚有鯨,鳳 凰上擊九千里,翱翔乎窈冥之上,夫藩籬之鷃,豈能 與料天地之高哉?鯨魚朝發於崑」崘之墟,暮宿於孟 津。尺澤之鯢,豈能與量江漢之大哉?故非獨鳥有鳳, 而魚有鯨,士亦有之,
《廣異記》:「開元末,雷州有雷公與鯨鬥,身出水上,雷公 數十在空中上下,或縱火,或詬擊,七日方罷。海邊居 人往看,不知二者何勝,但見海水正赤。」
《寰宇記》:「有人往林邑,於海嶼上得鯨頭骨,如數百斛 囷,頂上一孔,大如甕,俗以為珠穴。」
《東軒筆錄》:胡旦作《長鯨吞舟賦》,其狀鯨之大曰:「魚不 知舟在腹中,其樂也融融;人不知舟在腹內,其樂也
洩洩。」又曰:「雙鬚竿直,兩目星溢。」楊孜覽而笑曰:「許大魚,眼何小也。」鯨魚部雜錄
[编辑]《左傳宣公十二年》:楚子曰:「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鯨 鯢而封之,以為大戮。於是乎有京觀,以懲淫慝。」〈註〉鯨 鯢,大魚名,以喻不義之人。俗說出入穴即為潮水。 《鄧析書》:「獵猛虎者不與後園,釣鯨鯢者不與清池。」何 則?園非虎處,池非鯨淵。
《文子上仁篇》:「鯨魚失水,則制於螻蟻。」
《淮南子天文訓》:「鯨魚死而彗星出。」
《春秋繁露:恩及鱗蟲》:「鱣鯨不見咎蟲,則鯨出見。」 《魏武四時食制》:「東海有大魚如山,長五六丈,謂之鯨 鯢。次有如屋者,時死岸上,膏流九頃,其鬚長一丈二 三尺,厚六寸,瞳子如三升碗大,骨可為方臼。」
鯨魚部外編
[编辑]《十洲記》有「九源丈人宮,主領天下水神及龍蛇巨鯨、 陰精水獸之輩。」
鱷魚部彙考
[编辑]釋名
忽雷。〈洽聞記〉
鱷魚圖
《博物志》
[编辑]鱷魚
[编辑]南海有鱷魚,狀似鼉,斬其頭而乾之,去齒而更生,如 此者三乃止。
《交州記》
[编辑]鱷卵
[编辑]鱷魚好出沙上,卵大如鵝卵,可食。
《廣州異物志》
[编辑]鱷擊虎鹿
[编辑]鱷魚,長者一丈餘,有四足,喙長七尺,齒甚利。虎及鹿 渡水,鱷擊之,皆斷喙去齒,旬日更生。
《嶺表錄異》
[编辑]物相攝伏
[编辑]鱷魚,其身土黃色,有四足修尾,形狀如鼉,而舉止趫 疾,口森鋸齒,往往害人。南中鹿多最懼此物。鹿走崖 岸之上,群鱷嗥叫其下鹿必怖懼落崖,多為鱷魚所 得,亦物之相攝伏也。
《洽聞記》
[编辑]別名
[编辑]鱷魚一名「忽雷。」
《太平廣記》
[编辑]熊制鱷魚
[编辑]鱷魚,熊能制之,握其觜至岸裂,擘食之。一名「骨雷」,秋 化為虎,三爪。出南海思、雷二州,臨海英潘村多有之。
《爾雅翼》
[编辑]鱷
[编辑]鱷魚,南海有之,四足似鼉,長二丈餘,喙三尺,長尾而利齒。虎及鹿渡水,鱷擊之皆中斷。以尾取物,如象之 用鼻,往往卷取人家所畜羊豕食之。其多處大為民 害。亦能食人,既飽,浮出水上,若昏醉之狀。今虎食人 後亦復肉醉,蓋其類也。土人伺其醉殺之,其生子則 出沙上乳之,卵如鶩卵,亦有黃白可食。人有得鱷者, 斬其首而乾之,琢去其齒,旬日間更生,如此者三乃 止。《吳都賦》曰:「烏賊擁劍。」鼊鯖鱷,涵泳乎其中。潮州 舊多韓愈,移文祭之,一夕雷雨,皆遠徙,是亦靈矣。鱷 又作咸平中,陳堯佐捕得戮之。圖其形為「贊鱷,大 者數丈,或元黃、或蒼白,似龍而無角,類蛇而有足,睅 目利齒,見之駭人,卵化山谷間,大率為鱷者十二三, 餘或為黿,或為龜。」《說文》。似蜥蝪,長一丈,吞人即浮 出《日南》。
《真臘風土記》
[编辑]鱷肚
[编辑]鱷魚:大者如船,有四腳,絕類龍,特無角耳,肚甚脆美。 《正字通》。
釋鱷
鱷:一名魚虎,一名怪魚。李淳風《感應經》云:「河有怪魚, 乃名為鱷。」
鱷魚部藝文
[编辑]《戮鱷魚文》宋·陳堯佐
[编辑]乙亥歲[1],予於潮州建昌黎先生祠堂,作《招韓辭》,載鱷魚事以旌之,後又圖其魚為之讚,凡好事者即以授之,俾天下之人知韓之道不為妄也。明年夏,郡之境上地曰萬江,村曰硫黃。張氏子年始十六,與其母濯於江涘。倏忽,鱷魚尾去,其母號之弗能救,洎中流,則食之無餘。予聞而傷之,且謂「天子聖武,王澤昭洽,刑不僭,賞不濫,海內海外罔不率俾,昆蟲草木裕如也。鱷魚何悖焉,而肆毒任虐之如是,不可不為之思也。」 命縣邑李公詔郡吏楊勛,拏小舟,操巨網,馳往捕之。咸謂予曰:「彼不可捕也。穴深淵,游駭浪,非人力之所能加。」 予則不然,復之曰:「方今普天率土,靡不臣妾,山川陰陽之神,奉天子威命,晦明風雨,弗敢逾也。鱷魚恃遠與險,毒茲物律殺人者死,今魚食人,又何如焉?昔昌黎文公投之以文,則引而避之,是鱷魚之有知也。若之何而逐之?姑行焉,必有主之者矣。苟不能及,予當請於帝,躬與鱷魚決。」 二吏既往,即以余言告之。是日乃投網,輒止伏不能舉。繇是左右前後力者凡百夫,曳之以出,緘其吻,械其足,檻以巨舟,順流而至。闔郡聞之,悉曰:「是必妄也。安有食人之魚,形越數丈而能獲之者焉?」 既見之,則駭而喜,且曰:「生於世有百歲者矣。凡上下水中,或見其隆伏髣髴之狀,雖相遠百步尚不敢抗。今二吏捕之,猶拾芥焉,實今古之所未聞也。向非公之義洽於民,公之令嚴於吏,自誠而不欺也,又安能殲巨害,平大怨,宣王者之威刑焉?」 予始慎之,終得之。又意韓愈逐之於前,小子戮之於後,不為過也。既而鳴鼓召吏,告之以罪,誅其首而烹之。辭曰:
水之恠則曰惡兮,魚之悍則曰鱷兮。二者之異,不可 度兮。張氏之子,年方弱兮。尾而食之,胡為虐兮?煢煢 母氏,俾何說兮?予實命吏,顏斯怍兮。害而弗去,道將 索兮。夙夜思之,哀民瘼兮。赳赳二吏,行斯恪兮。矯矯 巨尾,迎而摶兮。獲而獻之,俾人樂兮。鳴鼓召眾,舂而 斮兮。而今而後,津其廓兮。
鱷魚部紀事
[编辑]《南史扶南國傳》:「國法無牢獄,城溝養鱷魚,有罪者輒 以餧鱷魚,魚不食為無罪,三日乃放之。鱷大者長三 丈餘,狀似鼉,有四足,喙長六七尺,兩邊有齒,利如刀 劍,常食魚,遇得麞鹿及人亦噉之。蒼梧以南及外國 皆有之。」
虞喜《志林》:「南方有鱷魚,喙長八尺,秋時最甚。作患舟 邊,或出頭食人。故人持戈於船側而禦之。」
《唐書韓愈傳》:「愈貶潮州刺史,至潮州,問民疾苦,皆曰: 『惡溪有鱷魚,食民畜產且盡,民以是窮。數日,愈自往 視之,令其屬秦濟以一羊一豚投谿水而祝之曰:『昔 先王既有天下,烈山澤,罔繩擉刃,以除蟲蛇惡物,為 民物害者,驅而出之四海之外。及後王德薄,不能遠 有,則江漢之間,尚皆棄之以與蠻夷楚越。況潮嶺海』』」 之間,去京師萬里哉?鱷魚之涵淹卵育於此,亦固其 所。今天子嗣唐位,神聖慈武,四海之外,六合之內,皆 撫而有之,況禹跡所掩,揚州之近地,刺史縣令之所 治,出貢賦以供天地宗廟百神之祀之壤者哉?鱷魚其不可與刺史雜處此土也。刺史受天子命,守此土, 治此民,而鱷魚睅然不安,谿潭據處,食民畜熊豕鹿 麞,以肥其身,以種其子孫,與刺史抗爭為長雄。刺史 雖駑弱,亦安肯為鱷魚低首下心,伈伈睍睍,為吏民 羞,以偷活於此也?且承天子命以來為吏,固其勢不 得不與鱷魚辯。鱷魚有知,其聽刺史言,「潮之州,大海 在其南,鯨鵬之大,蝦蟹之細,無不容歸以生以食,鱷 魚朝發而夕至也。今與鱷魚約,盡三日,其率醜類南 徙於海,以避天子之命。吏三日不能,至五日;五日不 能,至七日。七日不能,是終不肯徙也,是不有刺史聽 從其言也。不然,則是鱷魚冥頑不靈,刺史雖有言,不 聞不知也。」夫傲天子之命,吏不聽其言,不徙以避之, 與冥頑不靈而為民物害者,皆可殺。刺史則選材技 吏民操強弓毒矢,以與鱷魚從事,必盡殺乃止,其無 悔。祝之夕,暴風震電起谿中,數日水盡涸,西徙六十 里,自是潮無鱷魚患。
《嶺表錄異》:「故李太尉貶官潮州,經鱷魚瀨沉櫝,平生 寶玩古書圖畫,一時沉失。遂召舶上崑崙取之。恆見 鱷魚極多,不敢輒近,乃是鱷魚窟宅也。」
《宋史陳堯佐傳》:「堯佐通判潮州,修孔子廟,作韓吏部 祠,以風示潮人。民張氏子與其母濯於江,鱷魚尾而 食之,母弗能救。堯佐聞而傷之,命二吏拏小舟,操網 往捕。鱷至暴,非可網得。至是鱷弭受網,作文示諸市 而烹之,人皆驚異。」
《澠水燕談錄》:咸平中,陳文惠謫官潮州。時州人張氏 子濯於江邊,為鱷魚食之。公曰:「昔韓吏部以文投惡 溪,鱷魚為吏部遠徙。今鱷魚既食人,則不可赦矣。」乃 命吏督漁者網而得之,鳴鼓告其罪,戮之於市。圖其 形為之贊,至今多傳之。
鱷魚部雜錄
[编辑]《感應經》,「河有怪魚,乃名為鱷,其身若豹,其齒三作。」《博 物志》云:「南海有魚如鼉,斬其首乾之,椓去齒而更復 生。」南州亦云然。淳風又聞:廣州鱷魚能陸追牛馬殺 之水中覆舟殺人,值網則不敢觸,如此畏懼。其一孕 生卵類百於陸地。及其成形,則有蛇有龜,有鱉,有魚 有鼉有蛟者,凡數十類。及其被人捕取宰殺之,其靈 能為雷電風雨,殆神物龍類也。
《夢溪筆談》:「《嶺表異物志》記鱷魚甚詳。予少時到閩中, 時王舉直知潮州,釣得一鱷,其大如船,畫以為圖,而 自序其下。大抵其形如鼉,但喙長等,其身牙如鋸齒, 有黃蒼二色。或時有白者,尾有三鉤,極銛利。遇鹿豕 即以尾㦸之以食,生卵甚多,或為魚,或為鼉黿。其為 鱷者,不過一二。土人設鉤於大豕之身,筏而流之水」 中,鱷尾而食之,則為所斃。
=鱘鰉魚部彙考〈{{{1}}}〉
釋名
《鱣》。〈詩經〉 《鮪》。〈詩經〉
王鮪:〈周禮〉 《鮥》。〈爾雅〉
《鮛,鮪》。〈爾雅〉 含光魚。〈南越志〉
蠟魚。〈南越志〉 尉,魚。〈毛詩陸疏廣要〉
仲明魚。〈毛詩陸疏廣要〉《玉版》:〈埤雅〉
黃魚:〈埤雅〉 阿八兒忽魚:〈本草綱目〉 乞里麻魚。〈本草綱目〉
鱣魚圖
鮪魚圖
《詩經》
[编辑]《衛風碩人》
[编辑]施罛濊濊,鱣鮪發發。
〈傳〉鱣,鯉也。鮪,鮥也。〈正義〉《釋魚》有鯉鱣。舍人曰:「鯉,一名鱣。」郭璞曰:「鯉,今赤鯉魚也。鱣,大魚。」陸璣云:「鱣,身形似龍。鮪,魚形似鱣,益州人謂之鱣鮪。大者謂之王鮪,小者為鮛鮪,一名鮥。肉色白,味不如鱣也。今東萊、遼東人謂之尉魚。」如陸之言,又以今語驗之,則鯉鮪、鱣鮥,皆異魚也。故郭璞曰:「先儒及《毛詩訓傳》,皆謂此魚有兩名。今此魚種類形狀」有殊,無緣強合之為一物,是郭謂《毛傳》為誤也。〈朱註〉鱣魚似龍,黃色,銳頭,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大者千餘斤。鮪,似鱣而小,色青黑。發,發,盛貌。
《爾雅》
[编辑]《釋魚》
[编辑]《鱣》。
〈註〉鱣,大魚似鱏而短鼻,口在頷下,體有邪行甲,無鱗,肉黃。大者長二三丈。今江東呼為「黃魚。」
「鮥」,《鮛鮪》。
〈註〉鮪,鱣屬也。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鮪。今宜都郡自京門以上江中通出鱓鱣之魚。有一魚狀似鱣而小,建平人呼「鮥子」,即此魚也。
《山海經》
[编辑]《東山經》
[编辑]《孟子》「之山,有水出焉,名曰碧陽,其中多鱣鮪。」
《大戴禮記》
[编辑]《夏小正》
[编辑]「二月祭鮪。」祭不必記,記鮪何也?鮪之至有時,美物也。 鮪者,魚之先至者也,而其至有時,謹記其時。
《古今注》
[编辑]魚蟲
[编辑]鯉之大者曰「鱣」,鱣之大者曰「鮪。」
《南越志》
[编辑]含光魚
[编辑]「含光」,謂蠟魚黃而美,故謂為蠟魚。夜則有光。
《嶺表錄異記》
[编辑]黃蠟魚
[编辑]黃蠟魚:即江湖之橫魚,頭嘴長,而鱗皆金色。南人臠 為炙,雖美而毒,或煎煿乾,夜即有光如燭。
《毛詩陸疏廣要》
[编辑]有鱣有鮪
[编辑]鱣出江海,三月中從河下頭來,上鱣,身形似龍,銳頭, 口在頷下,背上、腹下皆有甲,從廣四五尺。今於盟津 東石磧上釣取之。大者千餘觔,可蒸為臛,又可為鮓 子,可為醬。鮪魚形似鱣而色青黑,頭小而尖,似鐵兜 鍪,口亦在頷下,其甲可以磨薑,大者不過七八尺,益 州人謂之「鱣鮪。」大者為王鮪,小者為鮛鮪,一名鮥。肉 色白,味不如鱣也。今東萊、遼東人謂之尉魚,或謂之 仲明魚。仲明者,樂浪尉也,溺死海中,化為此魚。又河 南鞏縣東北崖上,山腹有穴。舊說此穴與江湖通,鮪 從此穴而來,北入河,西上龍門,入漆沮。故張衡《賦》云: 「王鮪岫居,山穴為岫」,謂此穴也。
鱣,《爾雅》云:「鱣」 ,郭註云:「鱣,大魚,似鱏而短,今江東呼為黃魚。」 鄭註云:「黃,鱏魚也。大者重千餘觔,亦能化為龍。」 《毛傳》曰:「鱣,鯉也。」 陸德明曰:「鱣,陟連反,大魚,江東呼黃魚,與鯉全異。」 《詩緝》云:「鱣,鰉也,大魚,似鱘。」 《顏氏家訓》云:「鱣魚,純灰色,無文。」
按:鱣之非鯉,猶鰋之非鯰也。舍人孫炎誤人深矣。郭、孔、陸、羅諸家駁之甚當。何毛公亦云,「鱣,鯉也。」 但郭、鄭二氏俱云「短鼻」 ,陸、羅二氏俱云「長鼻」 ,未知孰是?
鮪《爾雅》云:「鮛,鮪。」 郭註云:「鮪,鱣屬也。大者名王鮪,小者名鮛鮪。」 鄭註云:「鮪似鱣而小,亦似鯰。」 毛傳云:「鮪,鮥也。」
按:陸氏《音義》云:「大者王鮪,小者尗鮪」 ,一作鮛鮪。沈云:「江淮間曰叔,伊洛曰鮪,海濱曰鮥。」 若崔豹云「鯉之大者為鮪」 ,益謬矣。
《埤雅》
[编辑]鱣
[编辑]鮪肉白,鱣肉黃。鱣,大魚似鱏,口在頷下,無鱗,長鼻軟 骨,俗謂之玉板。大者長二三丈,江東呼為黃魚。《古今 注》曰:「鯉之大者為鮪,鱧之大者為鱣。」非是也。按《詩》曰「有鱣有鮪,鰷鱨鰋鯉」,言鮪矣,而又言鰋鯉,則鮪與鯉 異明矣。《詩》曰:「施罛濊濊,鱣鮪發發。」鱣鮪,健魚,故其跳 躍發發然,不麗於罛,而《碩人》以刺莊公。《詩》於鱣鮪言 發發,「於魴鱮」言唯唯,則魚之健弱可知也。《義訓》曰:「鱍 掉尾口,上下噞喁。」
鮪
[编辑]鮪魚,似鱣而青黑長鼻,體無鱗甲,肉色白,味不如鱣 大者長七八尺。岫居至春始出,而浮陽北入河,西上 龍門,入漆沮,見日而目眩,故《詩》言「漆沮及河通道。」此 魚《夏小正》曰「祭鮪」,祭不必記,而記鮪,何也?鮪者,魚之 先至者也,而其至有時。《禮》曰:「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 而序《詩》者亦曰:「季冬薦魚,春獻鮪。」則鮪別於魚,其來 尚矣。故鮪仲春從河而上,得過龍門,便化為龍,否則 點額而還。《尸子》曰:「龍門,魚之難也。」蓋河津一名龍門, 兩傍有山,魚莫能上。大魚薄集龍門上則為龍,不得 上,輒暴鰓水次,故曰暴鰓龍門,垂耳轅下,善為魚者, 不求為龍,望禹門輒逝,是以無暴鰓點額之患。《水經》 曰:鮪出鞏穴,直穴有渚,謂之鮪渚。《周禮》:「春獻王鮪。」然 非時及佗處則無。故河自鮪穴已上,又兼鮪稱。
《爾雅翼》
[编辑]鱣
[编辑]鱣「大如五斗奩,長丈,口在頷下,長鼻軟骨,常三月中 從河上集,龍門,人常於孟津捕之。」淮水亦有之,肉黃, 惟以作鮓,而骨可啖。蓋屬也。鱣蓋鮪之類。但鱣肉 黃,鮪肉白,以此為別。今江東呼鱣為黃魚,大者曰王 鱣。孔子曰:「食水者善游而耐寒。」謂魚類也。鱣鮪之類, 雖食於水,而不正食水。《淮南子》曰:「鵜鶘飲水數斗而 不足,鱣鮪入口,若露而死。」故鱣鮪不善游,冬乃岫居 人河而眩浮。亦其驗也。許慎云:「鮪魚三月愬河而上, 能度龍門之浪,則得為龍。」蓋鱣亦其類。酈元注《水經》 曰:「漢水東經西城縣胡城,為鱣湍。洪波漭盪,漰浪雲 頹。」耆舊言:有鱣魚奮鬣,望濤直上,至此暴鰓,因以名 湍焉。
鮪
[编辑]鮪以季春來,形似鱣而青黑,頭小而尖,似鐵兜鍪,其 口亦在頷下,其甲可以摩薑,大者不過七八尺。肉色 白,味不如鱣然。《周禮䱷人》「春獻王鮪。」《周頌》:「季冬薦魚, 春獻鮪。」《月令》:「季春薦鮪於寢廟。」皆特獻之者,以其及 時可貴也。《東京賦》稱王鮪岫居,山有穴曰岫,其穴在 河南小平山。長老言王鮪之魚由南方來,出此穴中, 入河水見日,目眩浮水上,流行七八十里。釣人見之, 取以獻天子,用祭。或曰:鮪魚出海,三月從河上來。今 鞏縣東洛,度北崖上山腹穴。舊說此穴與江湖通,鱣 鮪從此穴而來入河。或曰:鮪魚三月愬河而上,能度 龍門之浪,則得為龍。《東萊》遼東人謂之尉魚,或謂之 仲明。仲明者,樂浪尉,溺死海中,化為此魚。尉蓋鮪聲 之訛。仲明之說又相沿而生。萬物變化。亦不可知也。 周《洛》曰鮪。《蜀》曰䱍鱨。《唐韻》:崶山,一名龍門山,在封州, 大魚上化為龍,上不得點額流血,水為丹色也。《淮南 子》曰:「河魚不得明目,穉稼不得育時,其所生者然也。」 《說文》:「鮪,鮥也。」一曰水名。鞏縣西北臨河,周武王伐紂, 使膠鬲禦鮪水上,蓋其處也。相傳山下有穴通江,穴 有黃魚,春則赴龍門,故曰鮪岫。今為河所侵,不知穴 之所在。《集韻》云:「《交趾記》:交趾封谿縣有隄防,龍門水 深百尋,大魚登此門,化成龍,不得過,暴鰓點額流血, 此水常如丹池。」
《遯園居士魚品》
[编辑]江東鱘
[编辑]江東魚國也。有鱘,鼻長與身等,口隱其下,身骨脆美 可啗,為䱹良。其鰓曰「玉梭衣。」
《本草綱目》
[编辑]鱣釋名
[编辑]李時珍曰:鱣肥而不善游,有「邅如」之象。曰:「黃白蠟」,言 其脂色也。「玉版」,言其肉色也。《異物志》:名「含光」,言其脂 肉夜有光也。《飲膳正要》云:「遼人名阿八兒忽魚。」
《集解》
[编辑]李時珍曰:鱣,出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無鱗大魚也。 其狀似鱘,其色灰白,其背有骨,甲三行,其鼻長,有鬚。 其口近頷下,其尾岐。其出也,以三月逆水而上。其居 也,在磯石湍流之間。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食 而不飲,蟹魚多誤入之。昔人所謂「鱣鮪岫居」,世俗所 謂「鱘鰉魚喫自來食」是矣。其行也,在水底,去地數寸, 「漁人以小鉤近千,沉而取之。一鉤著身,動而護痛,諸 鉤皆著船游數日,待其困憊,方敢掣取。其小者近百 斤,其大者長二三丈,至一二千斤。其氣甚鯹,其脂與 肉,層層相間,肉色白,脂色黃如蠟。其脊骨及鼻并鬐 與鰓,皆脆軟可食。其肚及子,鹽藏亦佳。其鰾亦可作 膠,其肉骨煮炙及作鮓,皆美。」《翰墨大全》云:「江淮人以 鱘鰉魚作鮓,名片醬,亦名玉版鮓也。」
肉氣味
[编辑]甘,平,有小毒孟詵曰:「發氣動風,發瘡疥。和蕎麥食,令人失音。」 《甯源》曰:「味極肥美,楚人尤重之。多食生熱痰,作鮓奇 絕,亦不益人。」李時珍曰:「服荊芥藥不可食。」
《主治》
[编辑]李時珍曰:「利五臟,肥美人多食,難剋化。」
肝氣味
[编辑]無毒。
《主治》
[编辑]陳藏器曰:「惡血疥癬,勿以鹽炙食。」
鮪釋名
[编辑]李時珍曰:此魚延長,故從「尋」從覃,皆延長之義。《月令》 云:「季春,天子薦鮪於寢廟,故有王鮪」之稱。《飲膳正要》 云:「今遼人名乞里麻魚。」
《集解》
[编辑]陳藏器曰:「鱘生江中,背如龍,長一二丈。」李時珍曰:「出 江、淮、黃河、遼海深水處,亦鱣屬也。岫居長者丈餘,至 春始出而浮陽,見日則目眩。其狀如鱣,而背上無甲。 其色青碧,腹下色白。其鼻長與身等,口在頷下,食而 不飲。頰下有青斑紋,如梅花狀。尾岐如丙,肉色純白, 味亞於鱣。鬐,骨不脆。」羅願云:「鱘狀如鬵鼎,上大下小」, 大頭哆口,似鐵兜鍪。其鰾亦可作膠,如鱁鮧也。亦能 化龍。
肉氣味
[编辑]甘平無毒。
孟詵曰:「有毒。味雖美,而發諸藥毒,動風氣,發一切瘡 疥。久食令人心痛腰痛,服丹石人忌之。勿與乾筍同 食,發癱瘓風。小兒食之,成咳嗽及癥瘕。作鮓雖珍,亦 不益人。」
《主治》
[编辑]陳藏器曰:「補虛益氣,令人肥健。」
《孟詵》曰:「煮汁飲,治血淋。」
鼻肉
[编辑]作脯名「鹿頭」,亦名鹿肉,言美也。
《主治》
[编辑]陳藏器曰:「補虛下氣。」
子
[编辑]狀如小豆。
《主治》
[编辑]陳藏器曰:「食之肥美,殺腹內小蟲。」
《直省志書》
[编辑]丹徒縣
[编辑]鱘,出揚子江中,大者長丈餘,鼻端有脊骨,兩頰有肉, 名鹿頭,土人呼為鱘。鰉魚作鮓,舊以充貢。
鱘鰉魚部藝文一
[编辑]《水族加恩簿》宋·毛勝
[编辑]「《食寵》侯」 鱘,鰉也。
令以爾食寵侯,友節斑駁,標致高爽,宜授添府大監。
鱘鰉魚部藝文二〈詩〉
[编辑]《黃魚》唐·杜甫
[编辑]「日見巴東峽,黃魚出浪新。」脂膏兼飼犬,長大不容身。 筒桶相沿久,風雷肯謂神。泥沙卷涎泳,迴首怪龍鱗。
鱘鰉魚部紀事
[编辑]《禮記·月令》:「季春之月,天子始乘舟,薦鮪於寢廟。」〈大全〉方 氏曰:乘舟,示親漁也。魚品多矣,薦必以鮪,為其特大, 謂之《王鮪》者以此。
《周禮·天官》:䱷人:「春獻王鮪。」〈訂義〉鄭康成曰:「王鮪,鮪之大 者。」王氏曰:「王言大也,物之大者多謂之王。」鄭鍔曰:「王 鮪,則鮪之尤大者,非常時所有,唯春乃獻。」《周頌》之潛 曰:「季冬薦魚,春獻鮪。」《月令》於季春言「薦鮪於寢廟」,此 《䱷人》亦言春獻王鮪。王者皆周人之事。宗周在西,鮪 魚非西周之水所有。前輩謂鮪魚岫居,出河南鞏縣, 至春浮陽,乃入西河,至漆沮,上龍門以俟變化,故周 人取以獻,新獻所無也。觀其字從有,謂不常有。 賈氏《說林》:梁鱣母秦氏,大雨中見火光自天降,中躍 一物,赤色,形若鱣,飛入室中即不見。是夜生鱣,故名 鱣。及長,從孔子游。
《雲仙雜記》:皇甫彙謁韓愈,愈贈以詩。彙退有言怒愈, 不為置酒。愈曰:「豈不勝以爛黃魚待汝耶?」
《唐書·地理志》:「河北道孟州,土貢:黃魚䱹江南道「潤州,丹陽郡,土貢:鱘、鮓。」
《太平廣記》:黃蠟魚,鱗皆金色,或煎煿乾,夜即有光如 籠燭。北人有寓南海者,市此魚食之,棄其頭於糞筐 中。夜後忽有光明,近視之益恐懼,以燭照之,但魚頭 耳。去燭復明,以為不祥。各啟食奩,窺其餘臠,亦如螢 光達明。遍詢土人,乃此魚之常也,憂疑頓釋。
鱘鰉魚部雜錄
[编辑]《詩經小雅四月章》:「匪鱣匪鮪,潛逃於淵。」
《禮記禮運》:「龍以為畜,故魚鮪不淰。」〈註〉鮪,魚之大者,故 特言之。淰,群隊驚散之貌。
《呂氏春秋本味》篇:「和之美者,鱣鮪之醢。」〈註〉《鱣鮪》,大魚 也,以為醢醬。
《易林》:「水流趨下,逮至東來。求我所有,買鱣與鯉。」 《淮南子齊俗訓》:「鵜鶘飲水,數斗而不足;鱣鮪入口,若 露而死。」
《抱朴子釋滯》篇:「探燕巢而求鳳卵,投井底而捕鮪魚, 雖加至勤,非其所有也。」
《逸民篇》:「斥鷃不以蓬榛易雲霄之表,王鮪不以幽岫 𧵍滄海之曠。」 《酉陽雜俎》:「蜀中每殺黃魚,天必陰雨。」
《括異志》:「人有以黃魚與彘肉同食,立遭雷震。」
《筆記》:莒公言:河陽出王鮪,即今黃魚也,形如豕口,與 目俱在腹下。每春二月出於石穴,逆河而上,人乃取 之,其腥不可近。官以為鮓獻御,其味甚美,然有毒,所 謂王鮪岫居者。
《岳陽風土記》:「岳州人極重鰉魚子,每得之,瀹以皁角 水少許,鹽漬之,即食,味甚甘美。」
《嬾真子》:老杜《遣悶》詩云:「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所 說不同。《筆談》以為鸕鶿能捕黃魚,非也。黃魚極大至 數百斤,小者亦數十斤,故詩云:「日見巴東峽,黃魚出 浪新。脂膏兼飼犬,長大不容身。」又有小白詩云:「小白 群分命,天然二寸魚。細微霑水族,風俗當園蔬。」蓋言 魚大小之不同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 本為「己亥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