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049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四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五十卷
维基百科 参阅维基百科中的:通州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四十九卷目錄

 順天府部雜錄十

職方典第四十九卷

順天府部雜錄十此卷自良鄉而固安永清東安香河通州三河武清寶坻

[编辑]

良鄉舊《志》:「良鄉土城高二丈。隆慶中,知縣事貴陽安 上達增築之,高三丈二尺,東南北有甕城,而西門獨 缺。垂二十年,濟陽王道定來知縣事,遂完之。」

《石湖集》:「燕山屬邑良鄉驛中供金粟梨、天生子,皆珍 果。」又有易州栗,甚小而甜。

《燕山叢錄》:「良鄉學宮故有李北海《雲麾將軍碑》,學宮 以其已斷,因修大成殿,琢為柱礎。後更葺殿宇,雜置 瓦礫。有南士見之以告,宛平令南陽李蔭,遣人輦致 署中,起齋覆之。北海嘗書兩《雲麾將軍碑》,其一為左 衛將軍李思訓,此名秀,幽州人。」

《金石錄》:「唐《雲麾將軍李秀碑》,李邕撰并行書,天寶元 載正月立」,明皇以天寶三年改年為「載。」今此碑元年 正月立,而稱載,何哉?

《墨池璅錄》:「李北海書,以《雲麾將軍碑》為第一。其融液 屈衍,紆徐妍溢」,一法《蘭亭碑》刻石長安,今良鄉縣拓 本,遠不如也。

石墨鐫,華北海書逸而遒,米元章謂其「屈強生疏,似 為未當。此碑是其得意者,雖剝蝕過半,而存者鋩鎩 凜然。」碑在蒲城,楊用修謂「已斷,正德中劉遠夫御史 以鐵束之」,又謂已亡。朱秉器又謂良鄉亦有此碑,蒲 城者為趙文敏臨書,今《蒲城碑》尚在未斷,無有鐵束 事。且蒲城李思訓葬處,北海真蹟,的非文敏所能。良 「鄉本肥媚,文敏書無疑。」

《春明夢餘錄》:「范陽李秀,唐明皇時以功拜雲麾將軍、 左豹韜衛翊府中郎將,封遼西郡開國公,卒於開元 四年,葬范陽福祿鄉,碑刻天寶元年李北海」兩雲麾 碑,一為李思訓在陝西,一為此碑官同姓同。此碑筆 法遒逸,大勝陝碑。秦人趙子函著石墨鐫華,乃以為 一碑,且以此碑為趙松雪所臨,誤矣。

《呂文懿公集》:「良鄉城隍廟舊在縣西南隅。景泰二年, 因築城,而廟遂隔於城外。潯陽鄭智為主簿,謀於知 縣賈褫,擇地於城內西北隅建廟。以景泰六年二月 興役,明年七月工竣。」

《縣志》:「天王寺在縣治東南。」

《太平寰宇記》:「廣陽故城,在今良鄉縣東北三十七里。 《方輿紀要》:廣陽城在縣東八里。漢縣,屬廣陽國。後漢 建武初,封劉良為侯邑,屬廣陽郡。晉屬范陽國。後魏 屬燕郡。北齊省入薊。唐總章中,以新羅降戶置歸義 州於此,後廢。開元二十年,復置,以處降奚。」《唐書》:「時信 安王禕破奚,契丹李詩降,賜爵歸義王、歸義州都督」, 徙部落於幽州境內,即此。上元三年,史朝義自歸義 東奔廣陽,此廣陽謂密雲郡之廢燕樂縣。後魏置廣 陽郡於燕樂,故云所謂歸義,即此城也。州尋廢。或曰: 金廣陽鎮葢置於此。 《城冢記》:「燕廣城君樂毅墓,在縣南三里。」

《胡祭酒集》:望諸君墓在良鄉縣治南三里,近盧溝堤 決,役夫輿墓碑築堤,恐後無徵矣。

《名勝志》:「隋楊君讓墓在陽鄉舊店西,有古碑。」

《穀城山房筆麈》:「木華黎佐元大定天下,功冠群臣。其 孫安童,年二十餘,為世祖相,安童孫拜住為英宗相, 皆以忠勤正大,為一代名臣。東平,其世封也。拜住為 相,奉命立安童碑於范陽,在今良鄉。」

《說臆》:「琉璃河石橋之右,有鐵竿倚焉。自扶闌至水底, 約長五丈,土人目為王彥章鐵篙」,此不經之談也。然 是物不知所從來。按《大都宮殿考》:廣寒露臺石闌道 旁有鐵竿數丈,上置金葫蘆三,引鐵練以繫之。今驗 竿首有孔,疑即其遺製葢。物在禁中,莫有銷之者,或 因河水汎濫,移此以鎮水怪,未可定爾。

《方輿紀要》:「天津關在縣北百餘里。自此而西,至易州 淶水縣,出大龍門,凡十五關。口差大者曰天門關口。 或云天津口,一名大口。宋嘉定六年,蒙古破金人瀛、 莫等州,自大口逼中都。又元致和元年,上都諸王梁 王王禪等,襲破居庸,游兵至大口。天曆二年,明宗即 位於和林北。南還,文宗迎之,發京師。明日,至大口。越」 二日,次香水園。所謂「大口」,皆天津口也。

《太平寰宇記》:「歸義州,總章中置,以處海外新羅。隸幽 州都督,領縣一。歸義,良鄉縣之故廣陽城,州所理也。 瑞州,初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二年,遷於宋州安置。 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領縣一。來遠治,舊在營州界,

州陷於契丹,移治於良鄉縣之故廣陽城
考證
《太平寰宇記》:「慎州,唐武德初置,隸營州,萬歲通天二

年,移於淄」青州安置。神龍初,復隸幽州,領縣一:「逢龍」, 契丹陷營州後南遷,寄治良鄉縣之故都鄉城。 《彝賓州》唐乾封中,於營州界內置處靺鞨、愁思嶺,部 落,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元年,遷於徐州。神龍初,還 隸幽州都督,領縣一:《來蘇》,寄治於良鄉縣之古廣陽 城。

黎州以處浮渝、《靺鞨》為素固部落,隸營州都督。萬歲 通天元年,遷於宋州安置。神龍初,還,隸幽州都督。領 縣一。《新黎》,寄治於良鄉縣之故都鄉城。

威州唐武德元年,置遼州總管,自燕支城徙寄治營 州。七年,廢總管府。貞觀元年,改為威州,隸幽州大都 督。領縣一:威化。契丹陷營州後乃南遷,寄治於良鄉 縣石窟堡。

師州貞觀三年,置州於營州東北廢陽師鎮,故號師 州,隸營州都督。萬歲通天元年,遷於青州安置。神龍 初,還,隸幽州都督。領縣:《陽師》,寄治於良鄉之故東閭 城。以上俱良鄉縣界內

《固安縣志》:「縣治初無城郭,正德辛未,群盜起山東,轉 掠河北,縣常被戕,民始知懼。知縣事西安王宇始創 土城,周方五里餘,崇二丈三尺,為門四,東曰寧遠,西 曰豐樂,南曰迎薰,北曰拱極,上各建層樓三楹。嘉靖 二十九年,壽光蘇繼來知縣事,改甃以甎。四十四年, 知縣事河南何永慶增土加甓,因舊制而重修之。城」 濠則嘉靖中知縣事安陽李玞所鑿,而何永慶重濬 焉。

縣治在城西北隅,其左為儒學,學宮東偏有尊經閣, 金護國仁王寺佛閣也。有飛騎尉兼管常平倉。《李成 彥碑記》:「正德丙寅,知縣事太康劉湜并入學宮。」 《帝京景物略》:「固安縣東北八里有張華村,村人指石 井欄八角曰故宅處。」

《郡國志》:「張華村臨桑乾河。」

《方輿紀要》:「臨鄉城,在故方城縣南十里。漢縣,屬涿郡, 後漢省。」劉昭曰:「趙孝成王十九年,與燕易土以臨樂, 與燕即此城也。」

《太平寰宇記》:「陽鄉故城,在今縣西北二十七里,後漢 省,晉復置為長鄉。高齊天保七年,省入涿縣,其城亦 謂之長鄉城。」

《方輿紀要》「陽鄉」,魏收《志》作「萇鄉。」

《城邑考》,聖水縣西北有武陽城,相傳燕昭王所築。 《水經注》:固安東南逕韓城東。《詩韓奕章》曰:「溥彼韓城, 燕師所完。王錫韓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國。」鄭元曰:「周 封韓侯,居韓城,為侯伯。言為獫夷所逼,稍稍東遷也。」 王肅曰:「今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世謂寒號,非也。」 《竹書紀年》:「成王十二年,王帥燕師城韓工,錫韓侯命。」 《潛夫論》:「昔周宣王亦有韓侯,其國也近燕,故《詩》云:『普 彼韓城,燕師所完』。」其後韓西亦姓韓,為衛、滿所伐,遷 居海中。

曹氏《詩說》:「武王子初封於韓,其時召康公封於北燕, 實為司空,王命以燕眾城之。」

李氏《詩譜》:「溥彼韓城,燕師所完。」涿郡乃燕地也。又有 「奄受北國」之言。《水經注》:聖水逕方城縣故城北,又東 南逕韓城東。引韓弈之言為證。梁山,恐是方城縣相 近梁門界上之山。

《困學紀聞》:「燕師所完。」鄭箋以燕為燕安。王肅云:「今涿 郡方城縣有韓侯城。」燕,北燕國。愚謂《詩》云「奄受北國」, 肅說為長。

《日知錄》:「《水經注》:聖水逕方城縣故城北,又東南逕韓 城東。王肅曰:『今涿州方城縣有韓侯城』。」《魏書·地形志》: 「范陽郡方城縣有韓侯城。」按《史記·燕世家》:「易水東分 為梁門。」今順天府固安縣有方城村,即漢之方城縣 也。《水經注》又云:「濕水逕良鄉縣之北界,歷梁山南,高 梁水出焉。」是所謂奕奕梁山者矣。舊說以韓國在同 州韓城縣,竊疑同州去燕二千餘里,即令召公為司 空掌邦土,量地遠近,興事任力,亦當發民於近甸而 巳,豈有役二千里外之人而為築城者哉?召伯營申, 亦曰「因是謝人」;齊桓城邢,不過宋、曹三國,而《召誥》「庶 殷攻位」,蔡氏以為此遷洛之民,無役紂都之理,此皆 《經》文明證。況其追其貊,乃東北之㝏,而蹶父之「靡國 不到」,亦似謂韓土在北陲之遠也。

《名勝志》:「韓侯城,今縣南名韓砦營者是。」

固安縣西南十八里,有土臺,俗呼雀臺,趙李牧故蹟。 《金人疆域圖》:涿州管下固安縣有「獨流村。」

《縣志》:「金張君墓在押敵村西北一里,有石刻云:『故贈 儒林郎清河張君之墓,明昌二年立石,墓前石獸尚 存』。」

元宋侯墓在駝頭村西南半里,有石刻云:「大元故武 略將軍大都路都總管府判官宋侯墓。」翰林學士承 旨歐陽光書,至正十四年立石。

《方輿紀要》:「栗園在縣界。北魏孝昌三年,上谷賊杜洛 周遣其黨曹紇真掠薊南,幽州刺史常景運遣將于榮擊破之於栗園,是也。」

《固安舊志》:「關侯廟在縣治西南,金明昌中建,元延祐 三年重修。殿懸義勇武安王廟扁後題『延祐三年九 月,翰林編修官牛師厚書,豫章李仝撰碑』。」

《方輿紀要》:正德中,渾河決為巨浸。嘉靖初徙入永清。 《日下舊聞》:宛平縣有東張華村、西張華村在西直門 外之八里莊相近。而蔣仲舒則謂華宅在蘆溝橋之 東。考之《晉書》本傳云:「華,方城人。」則當以在固安縣者 為是。以上皆固安界內

《永清縣志》:「舊城周三里,日久傾頹。正德五年,流賊突 犯,燬官舍,劫倉庫。知縣事郭名世始拓土城,袤五里 餘。隆慶二年,署縣事霸州判官王建議廢寺、塔、廟觀, 甃磚城,後被大水沖塌。萬曆三十七年,知縣王嘉績 重修。四十二年,知縣楊夢雄復修之。」

《上林彙考》:「永清城外東南隅百步,有三塔寺,蓋唐剎 也。石幢尚存,上書『大周曆元年二』」請幫助識別此字。《八》。請幫助識別此字。《武隆縣 令聞生元相》,奉為「金輪。」請幫助識別此字。神武皇帝造四面像,刱浮 圖一所供養。《後紀》「上柱國以下官名字多堙滅。」 金鵲廟,在縣南三里,廟祀關壯繆侯,修葺時掘地得 金鵲二翼,故名。草中有遼大安年所立石幢。

《方輿紀要》:「通澤廢縣,在縣西五里。」

《永清縣志》:「縣西北十五里辛窖村龍泉寺,有白石塔。 史丞相天澤墓,在縣西南二十里黑垡村。墓前神道 碑,翰林學士王磐所撰。」

《上林彙考》:「隆慶寺在城西叉口村,殿前香爐石基,遼 乾統年所立。乾統者,遼天祐之紀年也。當金人侵逼 之餘,奔亡之不暇,而邦人猶宴然施梵宇以金碧,為 此不急之務,亦可鑒已。」

《永清舊志》:「縣治在城西,儒學在縣治西南元啜里,軍 都押司官蕭薩八建,成化間遷於城東南隅,翰林學 士汪楷作碑記。」

縣治東南譙樓有鐘,篆文斑剝,莫辨歲月。相傳唐貞 觀末,桑乾河決,衝沒城垣,得此鐘於水涘。至今父老 謂之「自來鐘。」

《鴈月樓》在信安鎮。

《長安客話》:「縣名,取邊境永清之義也。然地居渾河下 流,頻年為患,一望無涯,僅遺城南三五村,頹垣覆舍 而已。」

《永清舊志》:「永清舊苦河患,嘉靖三十一年,漂沒廬舍。 至萬曆三年,巡撫王一鶚築堤障之,延袤五十里。及 二十二年,復抵縣界,且逼城垣。三十五年,淫雨堤崩。 東城下又有巨蛇丈餘為祟,知縣李循為民祈禱立 祠,水患稍息。」

劉越石壇在拒馬河之陰。晉太尉劉琨欲圖燕薊,築 壇與歃血同盟,翼戴王室。今遺址尚存。以上永清界內 《東安縣志》:「縣治舊在常道城東,耿就橋行市南,經渾 河衝決。洪武三年十一月,主簿華德芳移治於常伯 鄉張李店,即今治也。天順間,始創土城。弘治中,始券 城東門。正德六年,流賊猖獗,知縣事周義急築垣浚 濠,補建西、南、北三城門。嘉靖十六年,知縣劉繼先名 其門北曰迎恩,東曰曙海,南曰通津,西曰宗山。二十」 八年,知縣成印增修之,次年甃以甎,建角樓四。天啟 五年,知縣鄭之城復修之,給事中沈應時為作記。 縣門譙樓鐘,金大安二年鑄。

儒學:在縣治西。學之南有泮池,池南有高壘。

《東安縣志》:「土樓在縣治東六里,宋時為土兒衛臺,高 丈二尺,盤一百六十步。」

《名勝志》:「奕臺在縣西八里,宋為左奕衛。其西有倉,如 土樓制。」

《明一統志》:「劉琨墓在東安縣東二十里。」

東安縣《志》:「安次廢縣在縣治西北四十里,今名古縣。」 《名勝志》:「飛虹橋在故安次縣南,跨界河川,相傳漢元 狩二年建,晉劉琨留飲於此。」

東安舊《志》:「淨安寺在固城里惠化鄉,宣德八年,太監 張盛建。正統四年賜額碑存。」

遼中丞韓澤墓,在縣西北五十里更生村。

葛城,在縣治南三十五里。宋建屯守於此。

靈巖寺在鳳河南。金大定五年僧洪寶建。蓮花泊在 縣治南三十里甄家莊南,東流經葛城,入武清 常道鄉。定覺寺,唐垂拱三年建,五代燬於兵,遼天慶 間承直郎張銑復為建立,至金天會四年成。正隆間 韓承彥重修,大定元年奉直大夫楊俊卿復新之。又 有古營寺,金明昌五年建。團城寺,明昌六年建,俱有 碑存。

大悲禪院在安次縣西閻家堡。金天會六年,僧行進 募民韓福林修,有碑存。

《方輿紀要》:「石梁城在舊州頭東南五十里,或云南北 朝時所置戍守城也。其地又有崧州城,相傳遼古喇 王所置。」

東安舊《志》:盧王屯在常道鄉東南二十五里,漢盧綰 屯兵處舊東安州在縣西北四十里,安次舊縣之西。渾河水 次,居民輳集,名「舊州頭。」

《東安縣志》:「元《東安州廟學記》,國子監祭酒孔克堅撰 文,至正二十四年六月立石。」又「州北《卲家莊鄉學記》, 翰林檢討李繼本撰文。」

《方輿紀要》:「常道城在舊州頭西五里,三國魏燕王宇 之子璜封常道鄉公,甘露五年,司馬昭迎立之。北魏 主宏封宇文英為常道鄉公,皆此城也。」

《魏書志》:「安次縣有故萇道城。」

《名勝志》:「留犢村,在縣西北六十里。魏鉅鹿時,苗為壽 春令,及歸,留犢而行,回經於此,因以名里。」

《東安縣志》:「寧國寺在留犢里,金大定三年村民曹瑛 建,有碑存。」

《明一統志》:「廣福寺元建在東安縣治西北四十里。」 《東安縣志》:「廣福寺在故縣西北五十里,金天會中建。 大定三年,僧會頤請賜額。」

廣善寺在徐村里固城莊,唐之靈應寺也。洪熙元年, 太監何至淵重修。景泰三年立碑。以上俱東安縣界內 《香河縣志》:「縣舊為土城,正德二年始易以甎。嘉靖四 十二年,知縣事范經增高之。城門四:東曰淑陽,南曰 永明,西曰迎恩,北曰拱極。」

縣治在城之西,儒學在縣治之東。洪武四年,知縣韓 琚所建也。

《方輿紀要》:「營州前屯衛,在香河縣治東,本在舊大寧 衛境,永樂元年移於此。」

《香河縣志》:「隆安寺在縣治東,明成化中重修。有禮部 郎中直文淵閣關西倪讓碑,中書舍人文淵閣廣昌 王禮書。」

香城塔在縣南二十里。

舊《志》:「鐵佛堂在縣東南十六里。」

《燕山叢錄》:香河鐵佛寺舊有鐵佛,高丈餘。元至正中, 佛見夢於僧曰:「吾緣法不當住此,將辭汝去。」僧以鐵 鎖鎖佛臂,一夕竟去,東光寺獨所鎖臂存,至今供養。 《世宗實錄》:嘉靖十四年十一月,香河縣郭家莊自開 新河一道,長一百七十丈,闊五十一丈有奇,較舊河 近十餘里。有司以聞,命祭告河神。以上俱香河縣界內 《名勝志》:「通州,元既隳城郭,兵火之後,祗編籬塞而已。 洪武元年閏月,燕山忠敏侯孫興祖從大將軍徐達 督軍士修城,始甃以磚石,周圍九里十三步,高四丈 六尺,在潞河之西,因以潞水為濠。」

《通州志》:「城門四,東曰通運,西曰朝天,南曰迎薰,北曰 凝翠,各有樓。」

新城,景泰中築,周七里有奇,中有西南二倉。「蓋國家 歲入東南漕運四百萬石,析十之三貯於通倉,故為 城以屏蔽之。」

《通州志》:「州治在城北門迤西,洪武三年建。儒學舊在 州治西,元大德二年,知州事趙居禮建。明永樂十四 年重修,正統十二年再葺,有弋陽李奎碑記。嘉靖四 十二年,知州事張守中撤而新之,改建文廟於明倫 堂之基。學西舊有通惠書院,去之,改建明倫堂於其 址。州人程綬記其事於石。」

容春堂槁「通州倉,戶部歲委員外郎一人,主事四人, 或七人,或九人,監出納之政。其所居公館中,有團亭, 有事議焉,有客讌焉,皆在於斯。」

《禁扁》《元通州》十三倉:曰「有年,曰富有,曰廣儲,曰盈止, 曰及秭,曰迺積,曰樂歲,曰慶豐,曰延豐,曰足食,曰富 儲,曰富衍,曰及衍。」

《通州志》:「西倉在舊城西門外新城中,俗呼大倉,永樂 七年建。中倉,在舊城南門內,永樂中建。南倉,在新城 南門內,天順中添設。東倉在舊城南門內,亦永樂中 建。隆慶三年歸并中倉。」

新城西南隅為工部廠。廠以其屬主事一人領之,所 治不一其事,而惟修倉掌收甎料為專職。正德戊寅, 海陵華源楚來領廠事。外闢重門,內廣廳事,總為百 二十楹。乃立石「廳事」題名其上,而通政司使楊杲為 之作記。

《快雪堂集》:潞河驛,隆慶中被火,萬曆五年秋,因舊址 興工。驛西為總會鋪,東為來賓館,後為「撫夷館。」其扁 額曰「四方來同」,曰「渙號」,曰「綸音」,曰「不皇」,曰「來賓」,曰「歸 心」,曰「向化。」

《通州志》:「石壩在州城北。嘉靖七年建,京糧從此盤入 通惠河。土壩在州城東,通糧從此起車運入西倉、南 倉、中倉。萬曆二十二年,郎中于仕廉相舊蹟建新閘, 開隍濟漕,省費甚多。」

《水部備考》:「普濟閘距平津下閘十三里。至元中,建上 下二木閘。延祐後易以石,廢上閘。」

漕《河圖志》:「溥濟上下二閘,相距五里。元至元二十九 年,始建木閘,名楊尹閘。延祐以後,修石閘,改名溥濟 通流上下二閘:上閘在州治西門外,西至漕濟下閘 十里;下閘在南門外,西北至上閘五里。元至元二十 九年,始建木閘,曰通州閘。延祐以後,修石閘,改名通流。」

《水部備考》:「通流閘西至普濟閘十二里。至元中,始建 二木閘,名通州。延祐後,易以石,併二閘為一,改今名。」 《通州志》:「臥虎橋在北關月城外,舊以板為之。萬曆六 年,工部郎中李熹易之以石。」

八里莊橋即永通橋,在普濟閘東。正統十一年敕建, 祭酒李時勉作《記》。

通惠祠嘉靖四十五年建,以祀監察御史吳仲有、「督 學御史慈谿、顏鯨《碑記》。」

《方輿紀要》:「高麗莊在州西十五里,盧溝河所經。又州 西二十里曰大黃莊,州西十里曰東流村,州東十里 曰召里店,皆官軍巡哨處也。」

《邊防考》:「州境有煙墩五,曰召里店、煙郊東留村、大黃 莊、高麗莊。又有馬房八,俱在州北二三十里內。又草 場三,曰崇教,鳴玉花園,俱在城西南十里。」

《明一統志》:「御馬苑在京城外鄭村壩,牧養御馬,大小 二十所,相距各三四里,皆繚以周垣。垣中有廐,垣外 地甚平曠,群馬畜牧其間,生育蕃息。」

《燕山叢錄》:通州北二十里,地名壩上。成祖靖難,與南 兵戰失利,追兵甚逼,前阻大溝,成祖惶遽無措,祝所 騎青驄馬曰:「汝能超此溝以脫吾厄否?」遂策馬連超 三溝,力盡遂死。後建馬神廟於壩上,塑馬廟中與神 同祭之。歲久成怪,常夜出蹂踐禾黍,居民苦之,潛毀 其像,遂不復塑。

《湧幢小品》,京師諸祭,皆領於祠官,惟壩上馬房別自 建祠,以元旦、冬至、聖節遣內侍主祭,光祿寺具品物, 不領於祠官。

《冏政要覽》。太僕寺每年祭馬神在通州北四十里安 德鄉鄭村壩。春祭在二月二十二日,秋祭在八月二 十八日。前期題請遣少卿一員行禮。

《通州志》:「倒馬坡在安德鄉,相傳都司平安倒馬處。」 《寰宇通志》:「將臺在通州西二十五里中山,武寧王徐 達建。」

《名勝志》:「將臺有三,其二在州城西,相傳武寧王徐達 建。或曰唐薛仁貴征遼所築,用席壘土為之。其一在 州城北,通京師東直門中路,舊傳慕容氏拜將臺也。」 《燕都游覽志》:「潞河鐵狻,猊,元季物。」

《太平寰宇記》:「平谷故城,漢縣,廢城在今潞縣北。」 《方輿紀要》:「州北平谷城,漢所置縣,屬漁陽郡。後漢建 武初,光武遣十二將追破大槍五幡於平谷,即此。晉 省。石趙復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潞縣。」

《通州舊志》:「林皋寺,唐太和中建,明景泰五年重修,賜 額曰『興國寺』。廣福寺,本高麗寺舊址,明正統己未更 建,賜今額。圓通寺,明洪武庚午年建。三寺俱在張家 灣,又有鐵牛寺、孤舟寺。」

《名勝志》:「張家灣,今置巡檢司,在土橋西,鹽倉批驗所 在煙墩南。」

《通州志》:「竹木局建於通州,自永樂始,其抽分有二八 九一之額。舊制,張灣之滸,設有大通關巡檢司,通州 竹木局又以大使領之,桴筏至者,各列其材木板枋 之多寡、長短、闊狹、厚薄之差等,以達之關司長,關司 長據所差等,較勘虛實而上之巡倉御史,御史據所 陳報而下之竹木局,使如例抽之,其署額曰抽分竹 木廠。」

《通州志》:里二泗近張家灣有佑民觀,中建玉皇閣醮 壇,塑河神像。嘉靖十四年,道士周從善乞宮觀名,賜 今額,名其閣曰「錫禧。」萬曆十年,靈壁侯湯世隆新之。 《燕石集》:虹橋在通州河東三十里。

《名勝志》:「通州城西北隅有佑勝教寺,內建浮圖十三 層,高二百八十尺,下作蓮花臺,座高百二十尺,周圍 四百尺,虛其中以祀佛。攷斷碑刱於唐貞觀七年,塔 頂有鐵矢一,相傳金將楊彥升所射,迄今猶存。每天 氣清朗,塔影遠垂,映白河中,作搖動勢。」

《帝京景物略》:「然燈佛塔,建自後周宇文氏。貞觀中,尉 遲敬德修,元至德間,篤烈圖述再修。」

《通州志》:「開平王常遇春祠在舊城南門內東隅,明太 祖時敕建,以燕山侯孫興祖配。每年春秋上丁,有司 致祭。」

《燕山叢錄》:「通州南門內有鄭國公祠碑」,稱「公下通州, 嚴戢士卒,民不知有兵,愛公如父母。公薨,喪過通,罷 市迎哭,共醵財立廟。」稗史言常將軍剽銳嗜殺,所至 縱士卒殺掠,故兵鋒為一時冠,獨於北方能爾。蓋知 天下將平,行事當與草昧時異也。

《通州志》:「靖嘉寺在州治東,原名慈恩寺,元至正二年 建,天順二年賜今額。弘治十年災,正德十年重修建, 俗呼為大寺。」

寶通寺在新城南門外。明天順七年,太監張文鋒建, 賜額。

靖安寺在通州治東南,金大定十三年建。

悟仙觀創於元至正初,明宣德三年,因舊址拓之,建 通明殿《方輿紀要》:「通州衛在州治南,建文四年,成祖置衛於 此。又有左右二衛,俱永樂中建。」

神武中衛亦在州治南,建文二年,燕王所置。又有定 邊衛,在州治西南,則建文四年所置也。

《通州志》:「南臺坡在舊城南闕,有元潞陽郡公李廷墓。 天啟初,水潦岸崩,墓石盡露,乃藝文監丞揭傒斯所 撰,土人錄其文,仍取土掩之。」

《燕都游覽志》:「淨業寺在通州南一十五里。」

《通州志》:「永濟寺,唐貞觀中建,明弘治間重修。善通寺, 遼乾統二年建。隆興寺,金天會七年建,三寺俱在富 河鄉。永慶寺,金大定中建。寶林寺,元大德初建。壽安 寺,遼天慶十年建,三寺俱在孝行鄉。寶光寺,舊名法 華寺,元大德元年建,在城西南次渠莊。」

《郡縣釋名》通州,取漕運通濟之義。

李東陽《重修通州新城記略》:「通州在國初為北平布 政司屬郡,舊有城。自文皇帝定都以來,肇立京府,並 置州衛,東南漕運,歲入四百萬石,析十之三,貯於州 城。既久且富,乃於城兩門外闢地為西、南二倉。景泰 間,以外警,復築城七里有奇,環而翼之,為新城。時倉 卒規制未備,高止丈餘,視舊城不及其半。比年磚石」 剝落,外內出入,可登而越也。正德辛未,流氛為患,副 都御史李貢巡撫其地,引水而環之。三周疏言:「天下 之治,與其有事而圖,孰若先事而慮。今番上京軍數 千名,方留城守,宜以其隙計工修築。工郎分司有廢 磚數十萬,宜借以供用。」上命戶部左侍郎卲君寶、兵 部左侍郎李君浩、工部右侍郎夏君昂率僚屬往相 其宜,悉如所議。貢又留罪人所贖金,為凡百費。用「新 城舊基,增築五尺,其外為甎,內實以土,上復為垛牆 六尺有咫,而長廣皆如其數。又為敵臺,其西南為甕 城,重門、懸橋,皆舊所未有。」其為役,皆分番迭作,人樂 趨事,不數月而成。

唐文獻《重修新城記略》:「通州古漁陽地。勝國前無城, 捍以籬寨。其有城,自洪武初忠敏侯孫興祖始。其奏 建二城,以護西、南二倉,自正德間總督糧儲李德始。 增修新城,自嘉靖六年中丞李貢始。重修新城,以聯 舊城。萬曆十九年,濟南晴江王公增修。」

《明一統志》:「漷縣在通州城南四十五里。」

漕河《圖志》:「漷縣在漕河之西三里。」

《遼史》:「縣本漢泉山之霍村鎮,遼每季春弋獵於延芳 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陰鎮,後改為縣。在京東南九 十里。」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漷縣,漢泉州地,遼太平中改為 漷陰縣,今因舊名。

《元史》:「元初為大興府屬縣。至元十三年,陞漷州,割大 興府之武清、香河二縣來屬。」

《寰宇通志》:「明初復為縣,屬通州。」

《漷縣志》:「縣舊無城郭,正德初,知縣郭梅始築土城,周 圍二里。嘉靖二十二年增修之。門四,北拱闕,南迎薰, 東臨津,西通都。萬曆四年,始甃以甎。周圍六百二十 三丈,高一丈八尺,雉堞一千一百八十三。濠深一丈, 闊二丈五尺。崇禎八年,知縣余應召增高五尺,闊五 尺。」

漷《縣志》:「縣舊治在城南隅,元陞為州,遷於河西務。至 正間,復移舊地,改立於城東北隅。洪武五年,復為縣, 仍舊治。儒學舊在縣東南河西務,洪武四年,遷於縣 治西北隅。永樂四年,教諭楊溥葺之。正統七年,知縣 王文復葺之。天順八年,知縣賈貞復葺之。有刑部侍 郎董方碑記。」

《漷縣志》:「岳文肅公正祠在文廟東,嘉靖十年敕建。春 秋二仲月上丁,以少牢致祭。」

《漷縣志》:「獨秀園亭在縣北二里,遼司徒郭世珍建,今 廢。」

漷。《縣志》:「馬家莊飛放泊,在縣城北八里。南新莊飛放 泊,在縣南二十五里。栲栳岱飛放泊,在縣西南二十 五里。」

《漷縣志》:「天津橋,俗呼新河店橋,元總管郭汝梅建,在 縣西北二十五里。」

《方輿紀要》:「柳林,在縣西。元至元十八年,如漷州,又如 柳林。是後以柳林可游畋之地,建行宮於此。」

《方輿紀要》:「棗林,在縣西北。元致和元年,上都兵破通 州,燕帖木兒與戰於檀子山之棗林,敗之。至正十八 年,山東賊田貴攻漷州,至棗林,敗元兵。」

《帝京景物略》:「出左安門東行四十里,石橋五尺,曰弘 仁橋。橋東碧霞元君廟,西向臨橋。元君祠在北京日 加廣,麥莊橋北曰西頂,草橋曰中頂,東直門外曰東 頂,安定門外曰北頂,盛莫如弘仁。若歲四月十八日, 傳是元君誕辰,士女進香,鳴金號眾,四十里道相屬。」 《宛委餘編》。碧霞元君者,其說起於華山,上有小石池, 水冬夏不涸,因名之「玉女洗頭盆。」附會者因謂玉女 為王母第三女,又轉譌而為太山,至使嶽宗之神降 若侍衛,可笑也《漷縣志》:覺華寺在縣西十八里,真定公主請敕賜額。 《燕山叢錄》:漷縣西有延芳淀,大數頃,中饒荷芰,水鳥 群集其中。遼時每季春必來此弋獵,打鼓驚天鵝飛 起。縱海東青擒之,得一頭鵝,左右皆呼萬歲。海東青 大僅如鵲,既縱,直上青冥,幾不可見。俟天鵝至半空 欻自上而下,以爪攫其首,天鵝驚鳴,相持殞地。 《方輿紀要》:「晾鷹臺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高數丈,周一 頃。元時游獵,多駐於此。」

《元史》。「至大元年七月,築呼鷹臺於漷州澤中,發軍千 五百人助其役。」

《穀城山房筆塵》:「呼鷹臺,元至大間所築也。元人以鷹 坊為仁虞院,秩正二品,使首相領之,可笑如此。」 《草木子》:「打捕鷹坊萬戶府,歲用喂養肉三十餘萬斤。」 《長安客話》:「舊臺在縣西南得仁務西,遺址尚存。」 《名勝志》:「神潛宮在縣西南二十里,前代妃嬪從獵行 宮也。」

《秋澗集》「隆禧觀原隰平衍,洄流芳淀,映帶左右。建元 以來,羽獵歲嘗駐蹕。民庶觀羽旄之光臨,樂游豫之 有賴。」

《名勝志》:「得仁務在晾鷹臺東。」

《燕山叢錄》:「漷縣得仁務有三大塚相望。其西北有岡 隆起,岡首有洞,其中窅然深黑,常有以燭入者。行里 許,有瓷瓮貯油一燈熒熒然,人間什物俱備,試擲以 礫,即有矢外射,其人懼而出,蓋遼諸貴人冢也。 畫眉冢在縣西五里,相傳漢張京兆葬焉。」

《寰宇通志》:「崔氏園亭在漷縣南小安村。邑人崔禮仕 金為四鄉學諭,金亡,隱居於此,作園亭,盛植花卉以 自娛,元名人時往游觀焉。」

《方輿紀要》:「兩家店在縣東十二里,官道所經也。」 《漷縣志》:「景命殿在永樂店,其西為保國慈孝華嚴寺、 護國崇寧至德真君廟,俱萬曆三十六年敕建,為孝 定皇太后祝釐地也。」

明神宗御製《漷縣景命殿碑文》,略云:「朕以眇躬御極, 三十五年,仰憑慈訓,方內乂安。深惟聖母皇太后功 德宏茂,千古稀聞。順天府漷縣永樂店乃誕育之地, 淑氣所鍾,宜有表章,以示來許。用是躬承慈命,量度 經營。中刱慈聖景命殿,前門、後閣,繚以周垣,樹三坊 於門外,左為保國慈孝華嚴寺,右為護國崇寧至德」 真君廟,爽闓宏壯,足以昭地靈章濬發稱聖母所為 篤念源本之意,爰敕中官守護,仍各為文勒石。 《菊隱紀聞》:明慈聖太后生於漷縣永樂店,事佛甚謹, 宮中稱為「九蓮菩薩。」每歲十一月十九日為其誕辰, 百官率於午門前稱賀。長安百姓婦孺俱於佛寺進 香祝釐,享天子奉養四十二年。古今太后稱「全福」者, 所未有也。以上通州界內今漷縣併于通州

《城邑考》:「舊城在今縣東三里,泃河南,被水衝廢。今三 河城即趙德鈞所改置,城方六里,濠闊三丈,深半之。」 《名勝志》:「元禮部郎中王約有《重建三河講堂記》,亦以 縣城始刱於後唐明宗云。」

《清類天文分野》之書,金、元並屬「通州。」

《三河縣志》:「縣城高二丈五尺。明嘉靖二十九年,知縣 事張仁增崇五尺。至四十二年,知縣事劉文彬又增 五尺。其角樓敵臺,則知縣張倫所建也。」

《三河縣志》:「縣治洪武初建,正統間重修。儒學在縣治 西南,金泰和間建,元至正戊子教諭劉元皓建文廟 兩廡,明宣德間重修。」

《縣志》:「三河驛在縣南關。正德初,併公樂、夏店二驛刱 之者。嘉靖二十九年,知縣張仁重修,今廢。」

《縣志》:「泃河石橋俗名小河橋,在三河縣南門外,正德 十二年御馬監太監張銳建,大學士楊一清作碑記。 銳,邑人也。」

《屯政考》:「三河縣多曠土,宜耕屯。有唐會莊,為昔時墾 植之址。」

《長安客話》:「錯橋在縣東五里之七渡河。」

泥窪鎮在縣西二十里,有巡司。又西十里曰夏店,有 五槐公館。又西二十里曰煙郊,與通州接界,有官兵 戍守。

縣《舊志》:「金中都轉運使劉樞墓在縣西五十里。」按《金 史》劉樞本傳:「字居中,通州三河人。天眷二年進士。張 浩營建燕京宮室,選樞分治工役,官至中都路轉運 使,大定四年,卒於官。」

李貢《併三河驛記略》:「三河縣東有驛曰公樂,西有驛 曰夏店,皆去縣二十里。使者東西至,以驛在野且隘, 恆不止宿,必抵縣宿。先是,巡撫都御史平湖屠公勳 請併於縣為三河驛,為眾議廢格。正德辛未,貢檢舊 牘,乃運二驛舊材併作,成之甚速,由是東西使者至, 皆領於驛,縣釋重累。」

王約《重建三河講堂記略》:「三河始城於後唐明宗長 興三年,宣聖廟未詳其初,而廟之講堂,乃金泰和五 年蒲察公刱焉,榜之曰『明道』,將百年而摧圯。令尹劉

君鐸,自元貞二年宰是邑,即明道故基為堂。」以上俱三河
考證
《武清縣志》:「洪武初,舊城遭水患,遷縣於西八里元衛

帥府鎮撫衙,即今治也。正德六年,罹流賊之變,知縣 陳希文始築土垣。嘉靖二十二年,霸州兵備副使楊 大章以垣內多曠地,截去東北二面,築土城,樹以女 牆。隆慶三年,巡撫都御史劉應節總督軍務,兵部侍 郎譚綸甃以磚城,周圍一千五百七十丈,高二丈七」 尺,雉堞一千九百八十八,敵臺一十八座,三門各建 城樓,北面無門,建《鎮雍樓》。

《武清縣志》:「縣治在城北,儒學在縣治之南。」

《寰宇通志》:「法昌寺在縣治東北,永樂十八年建。」 《方輿紀要》:「漷水店在縣北三十里,往來孔道也。」 《元史·百官志》:「河西務十四倉,曰永備南倉、永備北倉、 廣盈南倉、廣盈北倉、充溢倉、崇墉倉、大盈倉、大京倉、 大稔倉、足用倉、豐儲倉、豐積倉,恆足倉、既備倉。」 《方輿紀要》:「河西務在縣東北三十里,自元以來,皆為 漕運要途。明初」,大軍由直沽敗元人於河西務。今為 商民攢聚舟航輻輳之地,設戶部分司駐焉。隆慶六 年,築城環之,可以守禦,有河西驛,并置巡司於此。 《穆宗實錄》:「隆慶四年八月,築通州河西務城。」

《長安客話》:「河西務,漕渠之咽喉也,春夏之交病涸,夏 秋之交病溢。濱河建有龍祠,以時祭禱。兩崖旅店叢 集,居積百貨,為京東第一鎮。戶部分司於此榷稅。」 《武清縣志》:「小直沽有巡司。」

《長安客話》:楊柳青地近丁字沽,四面多植楊柳,故名。 于文定慎行詩:「楊柳青垂驛,蘼蕪綠到船。」潘舍人季 緯詩:「客路蘼蕪綠,人家楊柳青。」

《方輿紀要》:「楊青驛,在縣東南一百五十里,舊置驛并 遞運所於此。嘉靖十九年,改置於天津衛,今屬河間 府靜海縣。」

新莊在縣西南八里,亦運河所經,今為新莊鋪。又縣 有八里莊,正德中,流賊劉六等作亂,官軍擊之於八 里莊,敗績。

《縣志》:「縣西南三十里有長城故址,延袤數百里,相傳 戰國時燕所築。」

《方輿紀要》:「霍堡,在縣西。唐武德初,竇建德攻幽州不 克,乃分兵掠霍堡及雍奴等縣,為幽州總管羅藝所 敗。堡蓋居人霍氏所築,以自固也。」

《武清縣志》:「三角淀縣南八十里,舊有城池,雲霧朦朧, 漁人每見城形四起,城門宛然。」

《浩然齋視聽》抄朱張海餉,自三山大洋徑至燕京,且 言自古所未嘗有,此道昉自今始。然杜少陵《出塞》詩 云:「漁陽豪俠地,擊鼓吹笙竽。雲帆轉遼海,稉稻來東 吳。越羅與楚練,照耀輿臺軀。」又《昔游》詩云:「幽燕夙用 武,供給亦勞哉。吳門持粟帛,汎海凌蓬萊。」然則自昔 燕地皆海運,非始於今矣。

《方輿紀要》:泉州城在縣東南四十里。漢縣,屬漁陽郡。 後漢因之。晉屬燕國。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廢入雍奴。 楊村驛,在縣南五十里。建文三年,平安敗燕兵於楊 村,進攻通州,不克。宣德初,駕征高煦,駐於楊村,即此。 舊有巡司,今革。管河通判駐焉。

《輿程記》:「楊村而東二十里為桃花口,又二十里為丁 字沽。由楊村而西北四十里為黃家務,又三十里為 河西務,皆運道所經也。」

《縣舊志》:「縣南百里有韓家村河泊所,今廢。」以上俱武清 《寶坻縣志》:「縣舊為土城,弘治間,知縣事莊襗始易之 以甎,高二丈六尺,周一千二十八丈,厚與高等,池闊 倍之。門四,其名循金之舊。門各建樓,東觀瀾,南迎薰, 西拱恩,北威遠。水關二,北開源,南節流。角樓四:東北 挹青,東南環碧,西南慶豐,西北樂治,合而名之曰拱 都城。有吏部侍郎王鏊、左春坊吳儼二碑。」

《寶坻縣志》:「縣治,金大定間相地在大覺寺之西。元季 兵火無存。洪武元年遷於城之西南隅。三年,縣丞柳 青重蓋儒學在縣治東北。元大德二年,中書省左丞 劉深、宣慰使都元帥朱斌、御史普顏創立。至正十年, 監邑黑廝彥明重修。有雷州路總管府經歷鄭德撰 記。洪武七年,知縣事何文信即學宮之右,闢地建射」 圃,亭自為記。弘治間,知縣事武尚信復修之,鉛山費 宏作《記》。

《名勝志》:「舊縣治在東門大覺寺內,有古鐘,傳自東海 浮來。」

《縣志》:「廣濟寺有遼碑二,一銀青榮祿大夫檢校司徒 宋璋佛殿記」,太平五年立,一重熙五年立。

《長安客話》:寶坻城中有石幢,高三丈,凡七級,石上雕 刻工巧,中貫鐵柱,頂以金為之。金皇統中建,俗傳下 有「海眼。」

《縣志》:「朔霞寺在縣西五里。」

《方輿紀要》:「王甫營在宣化縣北三十里,又縣北八里 有橋頭店,縣東南百二十里有黃沽店,俱官軍巡戍 處。」

《名勝志》:「羅將軍墓在縣北羅村」,即羅士信也。征高麗 經此,道卒葬焉《名勝志》「三叉城在縣東北。」

《長安客話》:「歇馬臺故址在寶坻縣南五里,相傳金章 宗駐蹕處。」

《方輿紀要》:「秦城,在縣南十里。秦始皇并燕,築城置戍。 唐太宗征高麗,嘗駐蹕焉。」

《縣志》:「城內有金大定十年所建舍利磚塔。」

《名勝志》:「梁城,在縣東南境,五代劉仁恭築,其子守光 為燕王時據之。」

《縣志》:「梁城即今梁城所,在縣東一百四十里,明置梁 城守禦千戶所。」

《名勝志》:「蘆臺軍在縣東南一百六十里,後唐同光中, 劉守光所置,俗名將臺。」

寶坻舊《志》:蘆臺聖母廟,距縣治一百六十里。

《名勝志》:「趙德釣祠,在蘆臺巡檢司德釣鎮,蘆臺軍榷 鹽院,其所置也。」

《名勝志》:「紅心隄在寶坻縣東南二百里,秦始皇所築, 潮水雖涌而隄不沒。」以上俱寶坻。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