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0324卷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三百二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三百二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三百二十四卷目錄

 平陽府部彙考十八

  平陽府古蹟考一

職方典第三百二十四卷

平陽府部彙考十八

[编辑]

平陽府古蹟考一       府志

[编辑]

府城

「蒼頡故宅 南關西」 ,今西趙村地。

《帝堯茅茨土階》遺址 府城南十里許,帝堯故里,名伊村。

禮城 「城東」 ,相傳堯妻舜二女之地。

擊壤處 城北三里,相傳堯時席老師《擊壤歌》處。

《康衢 》城東北五里,堯游康衢聞童謠處,今名「康衢村。」

丹朱馬路 伊村北三里。村南有演馬場。高梁城 ,府東三十七里高梁都程黃里。《水經注》曰:「春秋僖公二十四年,秦穆公納公子重耳於晉,害懷公於此。」 《竹書紀年》:「晉出公三十年,智伯瑤城高梁。漢高帝十二年以為侯國,封恭侯酈介於斯邑也。」 又名梁墟。

《鄧子坡 城西南,即伯道棄子留姪處》。

劉淵城 府西南二十里。晉永嘉末,淵僭號,初據蒲子,後築此,為「陶唐金城」 ,都之。今金店里遺址猶存。

白馬城 府東北二十里。魏刑白馬而築之,故謂之「白馬城。」 元魏及唐、晉州皆治此。

焦堡 府北五里。吳將軍焦休馨建,城蹟尚存。金龍池 城西南三十里平水上。永嘉中,有韓媼者,野中見巨卵,持歸育之,得嬰兒,字曰橛兒。方四歲,劉淵築平陽陶唐金城,隨築隨壞,不能就,募能成者,橛兒應募,變為蛇,令媼《遺灰》誌其後,謂媼曰:「憑灰築城,可立就。」 竟如所言。淵怪之,遂蛇至平山之麓,入山穴中,露尾數寸,使者斬之,忽有泉出穴,匯為池,遂名《金龍池》。

清音亭 府西北平水上,龍子祠前。元元貞間建。

七星臺 城北會仙觀內。

大中樓 府城中,舊名中樓,俗名鼓樓。洪武初,國子助教張昌扁其四面,東曰《太行形勝》,南曰「雲天咫尺」 ,西曰《河山一覽》,北曰「中州雄鎮。」 後人取其一,名「河山一覽樓。」 康熙三十四年,地震傾圮。四十五年,知府劉棨重建,更今名。

蓮池 府治推官舊宅。東水自北穿城而入,池之中央有「宛在」 亭。池東小閣,嫩柳新蓮,霜欄雪砌,自公之暇,時宴息焉。今廢。

待旦軒 府治內,元判官王惲建。

寶翰樓 府學,明倫堂後。

稅駕堂 府學大成殿後,宋黃庭堅書扁:「蓂莢亭。」

光天閣 堯廟。萬曆間,知府張宗孔、李從心重建。

襄陵縣

卻犨城 縣東南。晉大夫卻犨之邑。其地有卻氏鄉亭,王莽更名曰「幹昌。」 今遺址尚存。

許褚堡 縣西南北許村。三國時建。今四門遺址尚存。

伯道古居 縣東南鄧莊,有遺愛橋,伯道所建。太平關 縣南京安鎮,後魏太平真君立,秦王駐蹕處 。縣東南安李村,唐太宗常駐兵於此。

職田莊 唐尉遲敬德耕處,今齊村有溝,名「職田。」

宿水店 縣西南,即縣舊治,宋天聖初,移治晉橋。

王元輔宅 明禮坊街北。金時宅改為「天真觀」 ,後改為按察分司。

西花園 興羲坊元時縣人楊姓者闢地為之,引「《晉水》經流其中,蒔以花木,創為亭堂池館。」 明洪武間,改為按察分司,後改察院。

玉香亭 縣治南三十五里故關鎮,金火廟之前。延祐三年鐵冶都提舉滕世榮建。

翠雲亭 縣治西

洪洞縣

羊獬故墟 ,縣南二十五里。相傳堯時神羊產。

於此

楊城 縣東南十五里范村,又名危城村,即春秋時楊侯國,晉叔向所築。漢為楊縣,王莽更名「有年亭。」

擒昌廢縣 縣東南二十四里。後魏太武擒赫連昌,因置縣。高齊省。

煉丹爐 縣東二十里蜀村東,韓仙君煉丹於此。

高梁亭 《史記》:「齊桓公率釐公討晉亂,至高梁而還,即其地。」 應劭曰:「高梁,晉地,在平陽縣。」 《杜預傳》曰:「高梁亭在楊縣西南。」 《地道記》:「梁城,去縣五十里,叔向邑。」

《雪香館 》城內西街,今廢。

羅漢院 城西,宋至治時建。中有雪香亭、邃綠亭、「花心亭、月波亭、流杯池、環碧亭、寒翠軒、宜雨亭。」 今院沒入汾水。

浮山縣

故郭城 縣西南十里。故縣村。三面險絕,惟東面平坦。《舊志》載「神山縣故郭城」 ,是也。又名丹朱邑。

飲馬泉 縣南三十里。朱村,傳丹朱飲馬處。平寧里 縣北十五里。漢光武令鮑永安集河東,破青犢賊既平,還報光武曰:「賊已平,國已寧。」 因賜其鄉為平寧里。

《桑維翰故宅 》縣東北五十里夾榆村。

煙霞閣 城南三十五里,天聖宮內,金建深思堂。

趙城縣

伏牛臺 縣東三十里伏牛里。俗傳伏羲服牛乘馬始於此,臺下有臥牛坑。

八角井 侯村里。其井八角,諺以為媧皇氏飲馬之水,朝不滿二尺,至夕常盈,人不敢汲。趙簡子城 ,縣東北三里,周圍四里,周造父所築。春秋時趙簡子居之,遺址尚存。

「說法臺 」 ,霍山頂休糧寺旁有方石臺,俗傳休糧菩薩於此說法。旁有五小臺,為龍王聽法之所。

《拴虎石 說法》。臺下菩薩與人糧,虎阻之,因此拴虎休糧。

「打鼓泉 」 ,休糧寺左,泉水湧出,其聲如鼓,出佛峽 城西樊村山下,俗傳「寒山拾得現身于此。」

九仙洞 ,縣北十五里五女原西,懸崖高數千尺,與汾水濤聲相應,如有仙樂奏焉。

飛虹塔 霍山南麓。後周保定元年,僧法江建「阿育王藏舍利處。」 明永樂間修。正德間,僧達連重修。高三百六十尺,極其壯麗。

太平縣

晉城 ,縣南二十五里趙康鎮。東晉獻公都此。《左氏》曰:「士蒍城絳,以深其宮。」 《史記》曰:「獻公始城絳,都之。」

九層臺 在古晉城東。晉獻公築九層臺,荀息諫曰:「臣能累十二棋子,加卵於其上。」 公曰:「厄哉!」 息曰:「不危。公造九層臺,三年不成,男不耕,女不織,亦甚危矣。」 公遂止其役。今其遺址改為涼馬寺。

𩰚雞臺 縣南三十里。楊威村,晉公子𩰚雞處。《圈羊城 》,縣東南三十里。永固村,晉圈羊之所。屠岸賈城 ,縣東南二十五里。

公孫杵臼窯 縣西北二十五里蟠道村白波壘 。縣東南三十里。漢黃巾餘賊郭太,於汾河西白波谷築壘,以寇太原,今名永固村。子奇壘 ,縣東三十里臨汾里。後秦王姚興遣弟子奇率四萬人伐魏,攻平陽,陷之,遂據柴壁。魏軍大至,截汾水以守之,子奇大敗,投汾水,其將狄伯支與其兵皆為魏所擒。今壘上有村曰《柴莊》。

太平故縣 縣北二十五里太平關。後魏太平真君中,自晉城移臨汾縣置此,因關為名,改曰太平縣。唐貞觀七年,徙縣於敬德堡,今名為「故城鎮。」

文中土,龕 縣東南汾河之西,龍門溝北。昔文中子讀書於此,其洞深廣二丈餘,號「文中子洞。」 飲馬路 ,縣東五里。相傳尉遲敬德飲馬於汾河,故有此路。

桃花洞 縣西北二十五里蟠道村北。洞口一桃樹自石中出,其花先放,香艷異常。

家姑洞 縣西二里。昔家氏女修行於此。《岳陽縣》

唐堯城 縣東八十里。世傳堯築城於此以棲民,遺址尚存。

冀氏廢縣 縣東南一百里,即冀闕故里。後魏置冀氏縣,元省入岳陽,今名冀氏里。

和川廢縣 縣東九十里。後魏義寧縣。隋改和川,後廢。唐復置。元省入岳陽,今名和川里,曲沃縣。

桐鄉 縣西南四十五里驛橋村,見聞喜。陘庭城 縣東北十里庭城村,《左傳》桓公三年,「晉武公伐翼,次于陘庭。」

王官城 ,縣西南二里。晉景公謀去故絳,徙居新田,即此。

虒祁宮 ,《左傳》:「晉作虒祁宮而諸侯畔。」 《水經注》曰:「宮在新田絳縣故城西四十里,晉平公之所構也。」 其宮地背汾面澮,西則兩川之交會也。遺址猶存。

太子陂 縣北十里。世傳晉太子泛舟於此,今涸。距陂百武。荀息故里,今為「荀王里。」

九原 縣東北堰底村。《檀弓》:「趙文子與叔譽觀於九原」 ,即此。或云在絳州。

平公故梁 《水經注》曰:「虒祁宮北橫水有故梁,截汾水中,凡有三十柱,柱徑五尺,裁與水平,蓋晉平公之故梁也。」

蒙坑 縣北四十里蒙城鎮北。按《魏書》,將軍安同曰,臣受遣詣絳,見汾東有蒙坑,東西三百餘里,徑路不通。又五代時,王峻引兵趨晉州,晉州南有蒙坑之險,峻憂北漢兵據之,聞前鋒已過,喜曰:「吾事濟矣。」 即此。

樂昌 縣南七里。後周明帝移縣治於樂昌堡,即此。

絳邑 ,縣東南二里。《水經注》曰:「晉悼公謀去故絳,居新田,又謂之絳」 ,即絳陽也。絳澮之陽,漢高帝六年,封越騎將軍華無害為侯國。縣南對絳山,面背二水。

鐵嶺關 縣西南二十里隘口村,遺蹟猶存。太平館 ,元時建。靳榮、劉尚質每會集題詠於此,墨跡猶存,今為民家。

梅月亭 縣南濟溪上。昔廢,今復。

白石樓 白水村西,明李鑌所構。

翼城縣

唐城 縣南十五里唐城村。丹朱所封之都。晉城 ,即故城村。成王滅唐,封弟叔虞於其地,至子燮改號曰「晉」 ,即晉故都也,遺趾猶存。避暑城 ,即古暑村,晉文公所築。

熒庭城 ,縣東南七十五里。《左傳》「襄公三十三年,齊侯伐晉,取朝歌,為二隊,入孟門,登太行,張武庫於熒庭。」 《水經注》為「榮庭。」

息城 ,即三張村,鄭太子所封,後名壽城。皮牢城 ,即牢寨村。《史記》:「周顯王七年,敗韓、趙之師於皮牢」 ,遺址猶存。

《河上翁街 》,壽城村翁市藥處。

子城 在仵級里。世傳漢光武太子駐師處。西北有武場、營盤、草場遺址。

隆化城 ,北齊取澮州,置鎮於此。

北絳城 北絳村,後魏所置縣名,遺址猶存。「王逢寨 」 ,唐武宗會昌間逢屯兵處,即今縣城。「潞公軒 」 ,按察分司東。宋天聖六年,文彥博知翼城時建,親書歲月榜於屋楹。

東圃 縣治東北。宋宣和六年,縣令向淙建。有靜樂軒、錦江亭、邀月臺、「疊翠亭」 、五柳亭。邑人丁彥卿有記。今俱廢。

瞻遠亭 縣治內。元時建。

汾西縣

九仙洞 縣南六十里。見《山川》。

石佛崖 縣北三十里。見《山川》。

東閣 縣東李安莊

靈石縣

神林 縣東三十五里綿山之麓。晉文公求介之推弗得,縱火焚之,之推抱樹死。樹名「黃蘆」 ,惟此山獨有,俱半榮半枯。鄉人即其地廟祀之,天旱禱雨多應。

欒室 縣東綿山之內,四壁高峻,中有平原,相傳晉錮欒盈於此。

《魯班纏 》縣西南四十里,地極嶮巇,上有寺,相傳魯班所修。寺後石穴深幽,不敢入,有大風自中出,四時不息,或以為風洞云。

瑞石 在北門外。高六、七尺,玲瓏類太湖石。相傳隋文帝所獲石即此。其文今不可辨,或云「鎮北門水患者。」

韓侯嶺 在縣南二十里。漢高帝征陳豨於代,呂后殺信未央,仍遣人函首送帝。值帝返兵此處,遂葬其首於嶺上。後人即其墓立廟祀之,相傳塑像即其遺首云。

《英雄相遇處 ,小水鎮李靖虯髯公相遇處》,有祠。

老生寨 ,與秦王嶺相對,宋老生築以拒唐兵處。唐攻霍邑,為老生所遏,兵不得進,因神語從間道進,遂破之。神即霍山神也。

漁鼓洞 雙白里,深靜村,擊石聲如漁鼓,故名。「聖松樹 」 在文殊原,高四丈,相傳文殊坐現于此。

《介廟牡丹 》廟中牡丹數本,枝幹碩大,每開時,花皆紅色。有白花一朵,開無定處。人以為神,不敢輕折。

蒲縣

講道臺 縣北蒲峪山,蒲伊子與帝堯講道處。故仵城 縣西北六十三里。後魏大武于此置仵城縣,正平間,置仵城郡,隋廢郡,以縣屬汾州。石城廢縣 縣西六十里。「後魏孝文帝于此置石城縣,後周大象三年,改石城縣為蒲子縣。隋大業三年,移置縣治,其城遂廢。」

蒲縣故城 縣西南二里。隋大業二年,置新城,改為蒲縣。唐武德初,移治城東,其城遂廢。今名「無意村。」

《歲寒亭 》城西翠屏山晉文公廟內,松柏森蔚,夏月如冬。

蒲州

風陵 州南六十里黃河北岸,因風后塚,故名。虞都古城 ,州城外東南與州城相連,內有舜陵寢。

舜宅 ,《宋山川記》云:「蒲坂城中有舜廟,城外有舜宅」 ,蓋古城之外,今之廟基是也。

舜井 州城東舜廟後,東西二井相去不數武。宋真宗幸廟,作贊,名「廣孝泉。」

「歷觀 城南」 ,舜所耕歷山上。

雷澤 州南四十五里雷首山下。舜漁於雷澤,即此。

陶邑 州北三十里黃河東岸。舜陶于河濱,器不苦窳,故名。唐馬燧敗李懷光於陶,分兵會渾瑊,逼河中府,即此。《水經注》曰:「陶城在蒲坂城北」 ,即舜所都也。

二妃壇 。《山川記》云:蒲坂城外有二妃壇,蓋祀娥皇、女英處。今名娥英陵,在蒼陵谷山之上。蒲坂縣 州城東五里。《水經注》云:「《地理志》曰:縣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坂。」 應劭曰:「秦始皇東巡,見有長坂,故加坂也。」 孟康曰:「晉文公以蒲賂秦,秦人還蒲於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坂也。」 晉陽故城 ,州東四十里,今名晉城。《綱目》書「秦取晉陽」 ,即此。

河曲 州南六十里。黃河之曲。《春秋》秦人、晉人戰於河曲,即此。

李樂營 中條山南。漢興平間,獻帝渡河,幸李樂營,河東太守王邑奉獻綿帛于此。

越城 北門外。周圍一百三十步。西魏大統四年造浮橋,九年築城以防越渡,故名。舊《志》謂魏豹所築,盛兵蒲坂以塞臨晉者,非也。永樂城 ,州東南一百二十里。後周置永樂郡。唐初置縣。宋罷縣為鎮。其地有降生臺,相傳侯道華昇仙處。唐李商隱寓此。

白樓 北城上。《唐詩》云:「魏國山川在白樓。」 避暑樓 ,州城南。中條山。棲巖寺,隋建。

《河東》廢縣 州西北隅「宣化坊,今改建按察分司。其前有鐵人二,東西相對,各高三尺。相傳唐明皇幸此,臣民鑄金以示榮。」

鐵牛 州城外黃河岸上。唐開元二十二年,鑄八牛,「東西岸各四牛,以鐵人策之,其牛並鐵柱入地丈餘,前後鐵柱三十六,鐵山四,夾岸以維浮梁。」 皮曰休有《河橋賦》,張說有《橋贊》。宋祥符四年,真宗次河中,渡河橋,觀鐵牛,作詩。嘉祐八年秋,水漲梁絕,西牛沉沒。真定僧懷炳以二大舟實土,夾牛維之,用木鉤牛,除去土,舟浮牛出,止得其三,得牛而梁復成,詔賜懷炳紫衣。

呂洞賓故宅 州南永樂鎮,呂巖所居,唐即其地為呂公祠,元為純陽宮,有銀杏樹,相傳呂公手植。

逍遙樓 北城上,唐明皇有詩。

《綠莎廳 》唐河中府有《綠莎廳》。

蕭風樓 城內。唐廣明中,王重榮建。時與黃巢戰,誓眾於樓,因以「克復」 為名。宋真宗祀后土,幸河中,以舜故都,更今名,命陳堯叟為記。

鸛雀樓 「州西南城上,舊在黃河中高阜,時有鸛雀棲其上,故名。」

爽心亭 州東南萬固寺,五代時建。

西關城,柵 州城西。五代漢乾祐間,郭威遣曰。

文珂克河中西關城,柵于河西,蓋城在黃河西岸,以護蒲津。浮梁者舊屬河中。

安民堂 宋錢晦知河中府,仁宗飛白「安民」 二字賜之。至和二年,建安民堂于府治中。

樂安莊 州東關,古城東北隅。宋樞密直學士薛俅致仕歸所築,因其封郡,名曰「樂安。」 南北分為二園,有逸老堂、三經堂、無無堂、明月堂。河東舊驛 州北一百里黃河護岸上,今白道坡即驛路也。後廢徙于州南永豐廂,今又廢徙於東關明晉藩官店。

匼河故鎮 州南五十里譚郭村首陽山側,遺址尚存。今有匼河鋪。

望川亭 州南中條山上,宋建,西望秦川,故名。「瑞雲亭 」 州南中條山上,宋建。

環勝樓 州城外,宋建。

觀河亭 州西黃河岸,宋建。

翫月臺 東門外,相傳宋李金吾所築。

基城 州南八十里。其城不知築於何代,以基址尚存,故名其地為「基城里。」

雙市門 州東古城。金將侯小叔復河中府,殺元石天應于此門。

樂李山寨 在州。金將侯小叔屯軍處。

武壁 州北。自州至榮河、河津、黃河岸側,凡八寨,曰汾陰、胡壁、趙村、薛戍、薛堡、連柏、西倉、禹門。元至正末,築堡居中,可制諸營,移中軍其上,更名「武壁。」 周圍一千二百步,面臨絕澗。北一門,今存遺址。

臨晉縣

桑泉城 縣東北十三里。《春秋?僖公二十四年》,「晉重耳濟河,圍令狐,入桑泉。」 今亭東村南小蓋原是其處。下為泉子溝,若隋之桑泉縣治,即北解古城,非此桑泉也。

王官廢壘 縣東南七十里。《左傳》「秦伯濟河,焚舟取王官。」 即此。

令狐城 縣東十里令狐村。《春秋?文公七年》,「晉敗秦於令狐,至於刳首。」 闞駰曰:「令狐即猗氏。刳首在西三十里,縣南對澤,即猗頓故居。」 《括地志》:「令狐在猗氏縣界十五里。」 今猗氏城西有令狐村,似在猗氏者為是。

段雄城 縣東北十九里。舊《志》云:干木宅,吳王寨 ,縣西三十里黃河岸東,即韓信擊魏,陳兵欲渡,設疑之處。

北解古城 縣東南二十里。夾城東西兩村,號城東、城西村。舊《志》云「即西漢之解梁」 ,誤。魏太和十一年,置北解。隋開皇十六年,改置桑泉。明隆慶五年,居民于城內掘地,得桑泉縣印一顆,則知此城在魏為北解,在隋為桑泉。而漢之解梁在解州,非此城也。

虞鄉古城 縣東南六十里。唐武德元年別置之虞鄉縣也。舊《志》謂西魏所置,誤。

綏化故城 縣西南三十里,五姓湖北,即後周綏化縣,今以名鄉。

《三詔堂 》王官谷中,唐司空圖《隱居》處。

休休亭 王官谷中。又有「濯纓」 、「瑩心」 、「覽照」 、「修史」 、「擬綸」 諸亭,皆司空圖所建。

遺像堂 王官谷。宋至和中,知河中府錢晦,命虞鄉令樂沈即司空圖隱居處,構堂,設像祀之。楊家寨 中條山石佛寺南,世傳「楊業後人屯兵于此。」

榮河縣

掃地壇 在后土祠上,即軒轅掃地而祭之所。脽上 脽者,河東岸,特堆崛,長四五里,廣一里餘,高十餘丈,巨靈坐處,以形高起,如人尻脽,故名。《漢舊儀》作「葵上。」 《水經注》曰:汾陰城西北隅脽丘上有后土祠。《封禪書》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於汾陰脽丘。」 是也。又有萬歲宮,漢宣帝神爵元年,幸萬歲宮,東濟大河,神魚舞水。

汾陰城 縣城北九里。周顯王十四年,秦伐魏,取汾陰,即此。《水經注》曰:「《魏土地記》河東郡北八十里,有汾陰城,北去汾水三里,俗名殷湯城,成湯祠在焉。」

秋風辭亭 后土廟後有漢武帝秋風辭石刻,今廢。復建層樓子大殿前樓下有《秋風辭》石刻,名曰秋風樓,今崩于河。《水經注》曰:「漢武帝行幸河東,濟汾水,作《秋風辭》。」

大寧宮 在蕭牆北,宋祥符四年建。真宗祀汾陰,駐蹕于此,前有「穆清殿。」

延慶亭 縣東北

鐵人 在蕭牆前。鐵人四,高各六尺,相傳宋真宗所鑄,頂焚爐之具。后土祠及東嶽祠上鐵柱各二,今移鐵人于西門外鎮河。

《龍馬負圖碑 》在大寧書院前,今移明倫堂後。銘碑 在城內察院東,高丈餘,闊三丈餘,光澤堅厚,上刻宋真宗二聖配享銘。

猗氏縣

郇城 縣南二十里,文王第十五子所封之國。魯成公六年,晉人謀去故絳,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 ,即郇城後置猗氏縣。歷代因之。至隋大業九年,徙今治郇城故址,則今之亭東村小蓋堡也。《水經注》曰:《詩》云:「郇伯勞之。」 蓋其故國也。杜預《春秋釋地》云:「今解縣西北有郇城。」 服虔曰:「郇國在解東,郇瑕氏之墟也。」 又云:「今解故城東北二十四里有故城,在猗氏故城西北,鄉俗名之為郇城,晉大夫詹嘉之故邑也。」 《京相璠》曰:「今河東解西南五里有瑕城。」

周八士故里 縣北南景村。

南仲故里 縣西南十里香落村。

猗頓宅 縣南二十里王寮村。《水經注》云:「孔叢曰,猗頓,魯之窮士,問術於陶朱公,告之以畜五㹀,乃適西河,大畜牛羊,十年之間,貲擬王公,名馳天下,以興富于猗氏,故曰猗頓也。」 漢名縣取此,其地建陶朱公廟。

神羌堡 縣東北十五里峨眉坡。漢高密侯圍安邑,定河東,屯兵於此。

杜如晦故里 縣南十里,即今杜村堡。

陳克基故里 縣西北二十五里陳翟村。《萬泉縣》。

文王寨 縣西二十里孫莊,高阜曲如城形,臺高二丈,有文王廟。或曰「文公寨」 ,蓋晉文公求介子之處。

崑崙臺 在縣柏林。相傳漢光武登此,以祀風伯、雨師,因敕今名。

龍柏 在縣下生寺。相傳光武擊鞭于上,故枝成龍形。

薛通城 縣南百步許。邑人薛通因赫連勃勃東侵,率宗族千餘,築城以自固,遺址尚存。秦王寨 縣東三里許。相傳唐太宗為秦王時,取薛萬徹下寨處。

桃花洞 在孤山南麓,唐羅士信隱此。有劉海登仙石。見《山水》。

河津縣

龍門 在秦晉萬山之會,其北則龍尾等磧,即所謂懸流三汲浪者也。《水經》:「河又南得鯉魚。」 《爾雅》:「鱣,鮪也」 ,出鞏穴,三月則上渡龍門,得渡為龍矣,否則點額而還。自龍門而北,則吉、隰、石、嵐等州,直抵偏關,以達沙漠。南來至此,山盡河出。《禹貢》云:「導河積石,至於龍門。」 蓋神禹用功極力之地,乃天下絕險,寰宇奇觀。上有禹廟,名「建極宮。」 宮有「眺翠」 、「延勝」 二亭,又有道觀、臨思閣、流丹亭。見《龍門志》。

西河 ,《水經注》曰:「昔魏文侯與吳起浮河而下,美河山之固,即此。南有二石室,臨河即子夏廟室。」

耿都城 縣東一里。一名舊縣城。自秦移置楊村,改曰皮氏縣。後魏又改皮氏曰龍門,復修築之。元皇慶初,為汾水所圮,僅存北面,即古耿城。《水經注》曰:「故殷都也。帝祖乙自相徙此,為河所毀。」 故《書敘》曰:「祖乙圮於耿。」 杜預曰:「平陽皮氏縣東南耿鄉是也。」 盤庚以耿在河北,迫近山川,乃自耿遷亳。晉獻公滅耿,即此。

冀亭 ,縣北十五里。晉大夫郤氏食邑於此。《水經注》曰:「昔臼季使過冀野,見郤缺耨,其妻饁之,相敬如賓,言於文公,文公復與之冀。」 元王思誠有記。今俗謂之「上亭、下亭。」

如賓鄉 縣北十五里。以冀缺與妻相敬如賓,故名。

潘渠 ,《水經注》曰:「漢河東太守潘系穿渠引汾水以溉皮氏縣,故渠尚存,今無水。」

雲中堡 在龍門山上。前代避兵之所,今名曰雲中城。文中子「登雲中之城,望龍門之關」 ,即此。西有塔寺,亦曰雲中寺。

汾亭 ,在汾河岸。文中子遊此鼓琴,有釣舟過,曰:「美哉琴!意!傷而和,怨而靜,在山澤而有廟廊之意。」

文中子洞 在黃頰山佛峪山脊上。

《文中子故里 》,縣西南三十里通化村。所謂「疏屬之南,汾水之曲,有先人之敝廬,可以蔽風雨,有田可以具饘粥」 ,即此地也。又太平縣亦同名。《薛仁貴故里 》,縣東十五里大黃村。

「王績洞 」 ,在黃頰山。有《詩刻》,今存。

王刁洞 在龍門山巖際。

龍門倉 ,開元二年置。因石壚溝、馬鞍塢二渠。

溉田畝收十石,故置倉收貯,發運至京,以省關東之漕。

醉經庵 縣治東隅,宋縣令安公建。

解州

解梁故城 ,州西六十里。《水經注》曰:「涑水又西南,逕解縣故城南。《春秋》晉惠公因秦返國,許秦以河外五城,內及解梁」 ,即斯城也。

解縣故治 ,州治北泰康坊舊廣慈寺東。鹽運舊司 ,州城內崇寧坊。元以前鹽司治此,尚存遺址。又鎮山坊有鹽場舊址。

關壯繆故居 州東十八里常平村,今建為廟。桃花洞 州西南七里中條山之麓。昔人於十月之交,見流水泛桃花,故名。洞左右古柏蔥鬱,怪石巉巖。有羲皇洞、三元洞、仙花洞、四仙洞、猶龍洞、梵王洞、玉皇閣、龍王殿、金山殿,絕頂有新亭。明萬曆間,知州周世科遍植桃樹,三月花開,滿山如錦。

元女洞 ,州東南中條山內,洞口下深十丈,中有深潭,雩禱多應。其洞頂有水,從石間下飛散如雨。

潺湲亭 州治內。宋時有史氏,父子相繼刺州,其子建亭,引通濟渠水,灌圃以娛其母。

梅花堂 州治後

安邑縣

蚩尤城 ,縣南十八里。黃帝殺蚩尤,血化鹵。虞城 ,在縣北二十里大坊村。

鳴條陌 《東漢郡國志帝王世記》曰:「安邑縣西有鳴條陌。」

相城 ,咎繇之後為理氏。商末,理澄孫仲師遭難,去王姓「里。」 至晉里克被戮,克妻司城氏攜其少子季友逃于安邑之相城,因為相里氏。今相鎮猶呼相里,亦曰相城。

虞阪 縣南二十里中條山,春秋晉假道於虞以伐虢,即此。俗名青石槽。《水經注》曰:虞城北對長坂二十里許,謂之虞坂。戴延之曰:「自上及下,七山相重。」 《戰國策》曰:「昔騏驥駕鹽車,上於虞坂,遷延負轅而不能進,蓋其困處也。」 是山也,通謂之薄山,故《穆天子傳》曰:「天子自鹽己丑,南登於薄寘軫之鄧,乃宿於虞。」 是也。

段千木隱處 段村,有元人《段禧碑記》。

古城 其城二,東西相連,在西門外一里許,本魏文侯所築。魏武侯、魏惠王並居此,後惠王徙於大梁,項羽徙魏王豹於河東,亦居此。韓信以木罌渡軍,襲安邑,入此城,擒魏豹,亦名「魏豹城」 ,遺址尚存。

「韓信城 」 城南五里,信屯兵處。

《韓信溝 》韓信城西北,自古城東達湯里,四圍皆水,魏豹依險自固,信乃開溝以洩水。

張良城 ,縣東南十三里。今名「張良村。」 東為牧馬場,又東為飲馬川。

《新堰箴碑 》:「運城察院西刻宋天聖十年壬申十月癸卯,石已破碎剝蝕,明萬曆間通判王建中重立,今廢。」

龍池宮 唐開元八年建,禱雨輒應。今潭上故址猶存。

婁空城 縣東十八里。金將婁室所築,舊址猶存。

羊駝寺 西王曲里,鄉民掘地得石,人騎羊者,因創寺祀之。

興國寺塔 ,唐貞觀年建,有《碑記》。「塔高三十丈,基廣畝餘,盡以磚甃。明嘉靖乙卯,地震,從頂裂至下,七層,寬尺許。萬曆間復合。」

曲環里 唐陳許節度曲環舊居在報國寺北,故名其里曰「寺北曲。」 族人別居者曰「大曲、小曲。」 泛舟禪師塔 在舊報國寺。邠王守禮孫也。唐人信奉釋教,王孫多為僧。

《風谷洞 》,分雲「嶺西,深若半亭,投葉即飛,其風一出,飛沙拔木。」

富春樓 城內鳴條坊,俗呼「南樓。」

海光樓 縣西二十里,聖惠鎮。鹽池神祠前,鹽風亭 。鹽池北岸,峨眉坡上。

《淡泉亭 》鹽池北岸。

《昆吾亭 》縣城內昆吾坊。

夏縣

夏城 縣西十五里鳴條岡,大禹所都,周圍三十里,西南面遺址尚存,今名「禹王城。」

青臺 在禹城中,高百餘尺,俗傳妃塗山氏女,因禹治水八年,於外築臺望之,禹廟在上。《水經注》曰:「安邑,禹都也。禹娶塗山氏女,思戀本國,築臺以望之。」 今城南門臺基猶存,魏絳自魏徙此。夏王廟 在青臺北一里許,辛莊村前有遺址。

酒池 縣西北三十里夏王村。桀為酒池,一鼓而牛飲者三千人,即此。

放桀臺 縣西三十里,高丈餘。成湯放桀之地。邑人即其地建廟祀湯,並堯、舜、禹,號四聖廟。秦樓 在城內。《通志》謂秦時建。王翰詩「蕭蕭棟宇自明昌」 ,則是建於金章宗時者。相傳后土廟乃其遺址。

溫公宅 縣西司馬里,其精舍在城,洪邁《六合齋》所載有「喬木參天獨樂園,至今猶是溫公宅」 之句,蓋南渡後猶存,今則失其處矣。

獨樂園 縣西三十里。按《名臣錄》:「溫公居洛,兄旦居夏縣,皆有園池勝概。光歲一往省,旦旦亦間至洛視光。」 又按,司馬康寒食上冢至瀾洄莊,有詩刻石。此蓋司馬氏別墅也,久廢。

文會堂 在明倫堂後,溫公讀書處。東為「養蒙齋」 ,西為「達德齋」 ,今廢。

忠清粹德碑 在司馬溫公墓前。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 六字,命翰林學士蘇軾撰文。後章惇謀發公塚,以許將諫,不果行,止踣碑石,而額以御篆獲存。金縣令王廷直得斷碑于深土,分為四石,摹刻嵌于壁間。明御史朱實昌刻文于碑,復置額趺如故。

「知足齋。」 石刻 溫公手書,旁刻溫公並文潞公小像,嵌祠堂壁間。

《布衾銘》石刻 溫公手書,嵌祠堂壁間。

《柳氏訓言》石刻 :司馬侍郎行書,「柳氏自公綽以來至,僅比他人耳」 一百二十六字,嵌溫公墓旁誠一堂壁。

元脫脫宅 今為縣署。其子孫尚存。

聞喜縣

董父豢龍處 ,縣東四十里,即董泊。

葛伯寨 縣南四十里湯王山下。有村曰「葛寨」 ,相傳為葛伯阻兵之地也。

晉城 縣北三十五里晉原鄉。相傳晉獻公築以避暑。東南隅有基址,相傳古禹王廟,瓦礫存焉。

周陽侯城 縣東三十里。《漢書正義》曰:「周陽故城,在縣東二十九里。」 《水經》曰:「涑水又過周陽邑南。」 《注》云:「其城南臨涑水,北倚山原。」 《竹書記年》:「晉獻公二十五年正月,翟人伐晉周陽,白兔舞于市。」 即是邑也。《史記·田蚡傳》:「孝景後三年,封蚡弟勝為周陽侯。」 《註》《正義》曰:「絳州聞喜縣東三十里,周陽故城也。」

清原 縣北三十里。《左傳》:「晉蒐于清原。」 杜預曰:「在聞喜縣北。」 又馬融《廣成頌》云:「采清原。」 註云:「清原在聞喜縣北。」 《水經注》曰:「清原城北清陽亭也。城北有清原,晉侯蒐清原,作三軍處也。」

祁午故壘 縣南四十里。相傳晉祁午演兵所左邑 。縣東三十里,即今之東鎮。《水經注》云:涑水又西南逕左邑,故南城,故曲沃也。晉武公自晉陽徙此,詩所謂「從子於鵠」 者也。《春秋傳》曰:「下國有宗廟,謂之國。在絳,曰下國矣。」 即新城也。王莽之洮亭也。即狐突遇申生處。請七日見我于新城西偏。及期而往,見于此處。

桐鄉 即縣治。漢武帝元鼎六年,將幸緱氏,至左邑桐鄉,聞南越破,以為聞喜。當時左邑為縣,桐鄉為鄉,是以左邑之桐鄉為聞喜,非以左邑為聞喜也。漢武以後,左邑、聞喜並設。至東漢廢左邑而移治聞喜,至今仍之。《曲沃志》:桐鄉在驛橋村,距治西南四十五里。《一統志》云:「在曲沃縣西南,伊尹放太甲于桐,即此。」

𩇯城 縣東四十里。唐《宰相世系表》,非子之支孫封𩇯鄉,因以為氏,今聞喜𩇯城是也。後去邑從「衣」 為「裴。」 又楊炯《庭菊賦》「為庶子裴公作也。」 疑今裴村即此,北為裴柏村。

請幫助識別此字。鄉, 古地名,在聞喜縣。見《字類音義》。或云:「即今縣東二十五里。」羊請幫助識別此字。頭清通鄉 自縣治以東為清通鄉。晉裴楷言「論清通」,故名其里。

郭璞書堂 縣南六十里湯寨北。秦王寨東南三磵中石室縱橫丈餘,有古字磨滅難辨,相傳為璞讀書處,有碑。又縣南一百里界原白石村大堰壑有仙人洞,相傳亦璞讀書之所。

龍頭堡 縣東四十五里。程子卒葬曲沃龍頭山,即此。又為峨眉嶺首。後周明帝《絳州》治此。秦王寨 。縣南五十里。秦王嶺城基尚存。美良川 縣南二十里,即秦王世民遣兵部尚書殷開山等大破尉遲恭處。今為美陽鄉。神僧餉兵處 。縣南三十里。唐太宗行兵至美良川,糧缺,鐵牛峪僧知旻以沙鍋煮飯為餉,軍士無不飽者。及即位。敕建廣教寺以報之。寺在

沙渠

湖園 縣東四十里董澤間。李文叔云:「園圃之勝不能兼者六,務宏大者鮮幽邃,人力勝者少蒼古多泉水者難眺望,惟晉公湖園兼之。」 按:午橋莊、綠野堂俱在東都,湖園則在聞喜。

鞏石 縣南九十里,今名「石門。」

石鼓 縣南

釣魚臺 縣南七十里速兒門河。其石方丈,孤峙水中。前後五里內無魚。

紅鶴樓 《水西門外,涑》水西岸。

洄瀾塔 水西門外,涑水東岸,與紅鶴樓相對,邑人翟鳳翥「倡修。」

桐園 城南涑水上,布政翟鳳翥園。

平陸縣

鐵牛磧 縣東一里許黃河中。俗傳禹鑄以鎮水患,歲久沉水中。

傅巖 縣東二十五里,即說代胥靡版築之處,今名「聖人澗」 ,有祠。

閒田 縣西五十里。即虞芮二君相讓之地,俗呼「讓畔城」 ,又名興讓里,至今其田民無耕者。古焦國 ,縣東北五里許。武王克商,封神農之後千焦,故名。今有神農廟。

虞城 縣東北六十里,即虞公故城。《水經注》曰:軫橋之東北有虞原,上有虞城,堯妻舜以嬪于虞者也。周武王封虞仲於此,是為虞公,《太原地記》所謂北虞也。城東有山,世謂之五家冢,冢有虞公廟。

巔軨 ,按《穆天子傳》「穆王乘八駿遍歷天下,道經此坂」 ,車為上下,巔軨之名自此始。《水經注》曰:「傅巖東北十餘里,即巔軨坂也」 ,《左傳》所謂「入自巔軨」 者也。

金雞堡 縣南二里,店頭鎮之西。有古城遺址,延袤七里許。城內西北隅積石如丘,俗傳為十二連城,蓋春秋時岩城為是。岩城即上陽。《左傳》:八月,晉師圍上陽,以火攻城,克之,遂滅虢。城在崇岡之上,丹壁屹立,蒼崖峻聳,南臨大河,北望中條,而太華、函谷恍惚見之。

上陽城 在金雞堡西。上陽,虞之塞邑也。鹽坂 縣東七十里,即虞坂,見《安邑將軍㲼 》。縣東北六十里,晉師假道宮,之奇數諫不聽,以其族行避此。石壁千仞,巖下有一石洞,至今遺像存焉。洞內轟然有聲,俗名鑼鼓洞。共池 縣西四十五里,與閒田相距僅百武。晉師滅虞,虞公從西山奔共池。今上下洪池,即其地。

老君爐 ,在砥柱側黃河中。世傳老聃煉丹于此,險不可升,上流有列石,蓋聃于此渡河云。「將軍城 ,縣北三十里,有周倉廟遺址。」

埜馬圪塔 縣東四十里。世傳漢馬超牧馬于此。

石門 縣西北四十里中條山。嶺勢凌虛,地形險阻,今王家井西北十里許有黃嶺石門,即其地。

錫窟 縣東九十里,箕山下。

說法臺 縣治西北相距十里,竹林寺西山之上。唐睿宗時,僧智興,趙州人,修行終南山。後聽師命,渡河北棲,於中條大通嶺,結廬臺上,聚徒說法,聲震長安。召之不去,使人截其舌,火焚,舌化為金,其聲愈厲,賜號「金舌長老。」

大河漕運 。漢初,張良以河、渭漕輓為便。其後《番係》言:「漕更砥柱之險,敗亡甚多,而砥柱之東,可無復漕。」 成帝綏和二年,求能浚川疏河者,待詔賈讓奏折砥柱。隋開皇二年,沿河置倉,運米以給長安;陝州置常平倉,華州置廣運倉。遣倉部侍郎韋瓚向蒲、陝募人,能於洛陽運米四十石,經砥柱之險達於常平倉者,免其征戍。十五年夏六月,鑿砥柱,唐亦轉運東南,而河有三門、砥柱之險。貞觀十二年,帝發洛陽,觀砥柱,祠禹廟。顯慶元年,苑西監褚朗議鑿三門山為梁,可通陸運。發卒三千鑿之,不成。其後楊務廉又鑿為棧,以輓漕舟。開元十八年,宣州刺史石耀卿上《漕事便宜》,曰:「漢、隋漕路瀕河,倉廩遺跡可尋,可使江南之舟不入黃河,黃河之舟不入洛口,而河陽、柏崖,節級轉運,水通則舟行,水淺則寄於倉以待,則舟無停留而物不耗矣,此甚利也。」 二十二年,耀卿為京兆尹,請罷陸運,而置倉河口,在鄭州。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輸於倉,而官為雇役,分入河、洛,置倉三門,東西漕舟轉其東倉,而陸運以輸西「倉,復以舟漕以避三門之險。」 明皇然之。至是,以耀卿為江淮、河南轉運使,置河口輸場,場東置河陰倉,西置柏崖倉。三門東

置七津倉,西置鹽倉,鑿渠十八里以陸運,自江淮漕者,皆輸河陰倉。自河陰而至太原倉,倉在陝州西六里,謂之「北運」 ,自太原倉浮渭以實關中,明皇大悅。天寶元年,穿三門運渠。

開元新河 三門北一小河,俗名公主河。唐陝郡太守李齊物鑿砥柱為門以通漕,開其山巔為挽路,燒石沃醯而鑿之,然棄石入河,水益湍怒,舟不能入新門,候其水長,以人輓舟而上。米堆山 ,在三門東。唐德宗時,歲運經砥柱多覆河中,有山號「米堆。」 運舟入三門,雇平陸人執標指麾,一舟百日乃能上。

集津 唐貞元二年,李泌開運道成。泌為陝虢轉運使,自集津至三門,鑿山開道十八里,以避砥柱之險。亦名「七津。」

芮城縣

釣魚臺 縣東二十里東呂村南坡下濱黃河岸水中有砂石,高三尺許,上平下狹。夏月河漲,諸阜俱沒,此石獨露。

芮伯城 縣西二十里鄭村,即古芮國。《水經注》曰:「晉武公七年,芮伯萬之母芮姜逐萬,萬出奔魏。八年,周師、虢師圖魏,取芮伯萬而東之。」 斯城亦或伯萬之故也。

魏侯城 縣北五里,即古魏國。晉獻公滅之,以封大夫畢萬於此,至曾孫絳,徙安邑。漢于此置河北縣,屬河東郡,俗呼「河北城。」

梨園 ,縣北二里餘。魏城南梨花村,相傳為魏侯遊樂之所。

萬歲堡 縣西北八里上郭村。周顯王時,芮民以其地西接於秦,懼其強暴,築此堡以防緩急。以「萬歲」 名者,作事欲永久也。有址微存。舊建萬歲神廟,元至元間修。

段干《木廬 》,縣西北二十七里山麓,今段村。《項羽城 》,縣東四十里沙窩村,亦名霸王城。《魏豹城 》,縣東二十五里牛高村。

馬武寨 縣東北二十五里,遺址存。

潛龍宅 縣西二十五里李叫村,唐高祖常隱於此,後成帝業,即其地築臺建壇。縣令高元譽立。石刻「唐高祖神堯皇帝寓居」 字。

太尉堡 縣東南十五里,瀕河。本名鳳州。春秋時,秦攻芮,芮民築此堡,以為避兵之所。唐武德二年,夏縣呂崇茂稱魏王,應劉武周,詔以永安王孝基討之。行軍總管劉世讓屯兵於此,人呼世讓為太尉,故名。

友于堂 縣南三十里從政里。晉大安中,縣民李亨兄弟所建。

待濟亭 縣東三十里浢津渡北岸。宋政和元年,縣令邵伯溫建。

涼軒 縣治,宋嘉祐間建。河南李實作記。《李鵬》詩:「盛夏暑已極,此軒涼復生。天除前吏酷,地借長官清。種竹風千樹,敲棋月一枰。方知北窗傲,不獨是淵明。」

絳州

臨汾故城 州城東北二里。獻公九年,「夏士蒍城絳」 ,即此。漢為臨汾縣,遺址微存。

靈公臺 州城西北三十里長秋鎮。《左傳》「靈公不君,從臺上彈人,觀其辟丸。」 即此。

壇上 在澮河南,俗傳「祭齊姜處。」

荀城 城西十五里。《水經注》曰:「古水西南逕魏正平郡,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 《汲郡古文》:「晉武公滅荀,以賜大夫原氏也。」 又汾水西南,逕長修縣故城南,漢高帝十一年以為侯國,封莊恬地。有修水出縣南,而西南入汾。今未詳其處。王澤 ,《括地志》云:「在今正平縣西七里。」 《史記》:「原過至於王澤,見三人與竹二節。」 即此。見《山川》。羊舌氏故里 在西關內。羊舌子之妻,叔向、叔魚之母也。羊舌子好直,不容於晉,去而之三室之邑,邑人攘羊而遺之羊舌,羊舌子不受,姬曰:「不如受而埋之。」 羊舌子曰:「何不餉盻與鮒?」 姬曰:「不可。南方有鳥曰吉乾,食其子,不擇肉,子多不義。今盻與鮒,童子也,隨大人而化,不可食以不義之肉。」 乃盛以甕,埋壚陰。後攘羊事敗,吏至,發而視之,舌尚存。吏曰:「君子哉羊舌!子不與攘羊矣!」 里人陶虛泉有碑記。

趙文子故里 城北三十里。蘇村里。

韓獻子故里 ,城內省元坊。

哺饑坂 城北五里,即趙盾哺桑間饑夫處。舊有「靈輒祠」 ,明永樂間修。

柏壁城 州城西南二十里。後魏元明置柏壁鎮。至太武廢鎮置東雍州。北齊斛律光屯兵於此。

長秋鎮 ,即泉掌。北齊圍周宜陽,韋孝寬謂將

帥曰:「宜陽一城之地,未能損益,然兩國爭之,勞師數載。彼多君子,寧乏謀猷。若棄崤東,來圖汾地,我之疆界,必見侵擾。今宜於長秋速築城,以杜賊志。」 是歲,齊人果解宜陽之圍,經略汾北,遂築城守之。

「清濂洞 」 ,《文中子讀書處》。

秦王堡 在柏壁鎮。劉武周將宋金剛進逼絳,復陷龍門,關中大震。唐主曰:「賊勢如此,難與爭鋒,宜棄大河以東,謹守關西而已。」 秦王請曰:「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河東殷實,京邑所資。願假臣精兵三萬,必平武周,克復汾、晉。」 於是發關中兵以益秦王。秦王引兵自龍門渡河,屯柏壁,與金剛相持。金剛屢敗,食盡北走,秦王大破之。將臺 在橫橋灘,薛仁貴投軍於此,立將臺。《碧落碑 》在州治。明仁孝皇后《勸善書》曰:「絳州碧落觀有天尊石像,高丈餘,於龍朔中,刺史李諶為母氏太妃追薦所造也。上有文,未刻字前,有二道士來為使君篆刻,其文云:『我二人天下名篆也。約殿內四面封閉,不得人窺,只我二人在中,候三日即畢。使君從之。二道士挈一布囊入,自闔其門。至三日開之,只見白鴿一雙,自門飛出。及視篆文已畢,餘一及字,但有一畫不成而去。使君神之』。」 王世貞云:「絳州《碧落碑》篆書在石像背,州將以不便摹榻,別刻置廟中。今本乃別石耳。」 李旋之輩以為陳惟正、李譔、李瓘書,不可辨。按《洛中紀異錄》稱刺史李諶為母房太妃追薦造像成,忽二道士來云:「君刻石須篆書乎?我天下能篆者。」 李異之,聽所為,則扃戶三日乃開,化二白鴿飛去,篆文宛然像背矣。此涉誕妄,不可信。然李陽冰覽之七日而不忍去,習之則二年而不得,其妙如此,豈惟正譔瓘小子所辦乎?字書雜出頡籀鍾鼎款識,以故與斯體小異,即識之以俟知者。

吳道子石刻 :在州治內,鐫《南極老人圖》,唐吳道子筆。

絳守居園池 在州治北,引鼓堆泉為大池,中建洄漣亭,旁植竹木花柳。唐刺史樊宗師刻石記之。宋通判孫沖重刻記於石,乃為之序。元至治間,知州劉明安重構亭。明宣德七年,知州韓轍文重建。

嵩巫亭 在州治北居園池內。宋富鄭公建,集王羲之書,宋李垂《夫子廟記》。

《絳帖 》。宋尚書郎潘師旦以《淳化帖》增入別帖,摹刻於家,為二十卷,又名《潘駙馬帖》。明朝傅山跋晉藩《寶賢堂帖》云:「故老或傳以為載取絳帖之石,而冒之以寶賢之名,往聞諸府中老尉言,取庫中分藩時所得絳帖,鉤之上石。」 按《絳帖》始於潘師旦,或謂為《潘駙馬帖》,蓋潘氏世居絳郡故也。單炳文考論最為精密,曹士冕甚服其博。其所謂《東庫本》下注謂「潘所居石分而為二,其後絳州公庫得其半,於是補刻餘帖,是名《東庫本》。」 由此言之,石在宋代已分為二,晉藩又焉得載而取之?

鐘樓《千部二寺畫壁 》,元人朱好古筆。

雲陽先生養龍池 《遁甲開山圖》云:「絳北有陽石山,神龍池,黃帝時遣雲陽先生養龍於此。歷代帝王養龍之處。國有旱,即祀池請雨。」

赤龍潭 :在城內大街北,俗名「泉兒坡。」

崔關 在城西

武平關 ,在城西三十里。北齊屯兵以防周寇《稷山縣》。

稷王城 縣西三十里,故址微存。

廉城 縣東北十里。趙將廉頗守戍地,今名廉城村。

高梁城 ,縣東三十里。後魏孝文置郡於此。高歡城 ,縣西五里。東魏高歡築,與韋孝寬對敵處。

華谷城 縣西北十二里。齊右丞相斛律光攻後周勳州時所築。今名「華谷村。」

玉壁城 縣西南十二里。西魏王思政刺史并州時築守。東魏高歡圍攻,遇大雪,士卒多死,乃解去。後思政遷荊州,舉晉州刺史韋孝寬代守,歡又悉眾圍攻,孝寬隨機拒之,凡五十餘曰,歡因發疾,士卒死者七萬人,共為一塚,遂解圍而去。後周嘉孝寬立勳其地名為「勳州」 ,故遺址尚存。

義橋 絳州人。孝子。三十喪父母,五十猶衰麻,常成橋於稷山縣南汾水上。鄉黨義之,因名。崔祐甫有《記》。

絳縣

車廂城 ,縣南十里。春秋時晉侯城,聚邑而處。

群公子之所

范村寨 縣東十里。晉獻公封狐偃為羊舌大夫,避兵於此。

郇王寨 縣東二十五里郇王村東。

絳侯封邑 ,縣西二十里。漢周勃封邑,又曰「周勃城。」

白雲洞 縣東太行山。洞深二丈餘,出石鐘乳,洞中有吼聲,三日內即雨。洞外就崖磨碑,刻《佛經》一卷,末注:「晉天符五年白雲子書。」 按:晉無天符年號,疑「天福」 所誤也。

垣曲縣

舜井 縣北四十里,有舜廟,有《井亭》。每年八月十七日,有司致祭。

亳城 縣西北十五里。相傳湯自克夏歸於亳,即此。後周置縣,隋廢。元至和元年立碣,刻「殷商烈祖成湯聖王居亳故都」 十二字。《韻府》云:絳州垣曲縣西有亳原,湯於此誓眾。周圍一百步,至今民不敢耕。

葛城 ,縣南五里,距亳十五里。「湯征自葛始」 ,即其地也。俗名「葛伯寨。」

牧馬坪 縣西十五里。世傳成湯牧馬處。童子坪 縣西五里。世傳童子饋餉處。

古邵城 ,即縣舊城,召公食采之邑,故名皋落城 ,縣西五十里。《文獻通考》云:「垣曲有古皋落城,為周、召分陝之地。」 《春秋左傳》閔公二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皋落氏,即其地。《水經注》曰:「服虔云,『赤翟之都也,世謂之倚亳城』。蓋讀聲近,傳因失實也。」

陽壺城 縣南里許,臨大河。《左傳》:「襄公元年,晉圍宋彭城,以五大夫在彭城者歸,置諸瓠丘。」 杜預注云:「瓠丘,晉地。垣曲東南有壺丘。」 《水經注》云:「清水東南經陽壺城東,即垣曲縣壺亭。」 按陽壺村今在黃河南岸,屬澠池縣界。

清廉城 ,縣西五十二里清廉里。後魏割聞喜夏縣東清廉山北置縣,曰清廉。《水經注》曰:「清水又東,逕清廉城南。」

古棠木 ,《文獻通考》:「垣曲東北六十里,有古棠木,西魏於此置郡,以備東魏。」

梁王城 縣北六十里,深山大澤中。世傳梁王避兵於此,遺址尚存。

迎駕寨 縣西四十里。世傳宋天子親勦大寇,屯兵此寨,故名。

六郎寨 縣西七十里。宋將楊延昭在此屯兵,故名。其寨孤峰獨峻,四面巉巖,上有擊鑼鐵環並矢鏃等跡。

垣曲監 《文獻通考》:「熙寧八年建垣曲監,歲鑄錢二十六萬貫。」 今縣治北進賢坊即其地。仙人洞 ,縣西南十五里,昔有入此洞者,見石柱刻「宋靖康元年避金亂。」 再行數十步,水聲潺潺,人不敢近。

上敵原 縣東北三十里。《通鑑》「紹興十年秋七月,岳飛使梁興渡河,會太行忠義兩河豪傑,大敗金人於垣曲」 ,即此地。

霍州

彘城 州西三里。《水經注》曰:「汾水又南過永安縣西,故彘縣也。周厲王流於彘,即此」 城。王莽更名黃唐城。漢順帝陽嘉三年,改曰永安縣,霍伯之都也。

夏王城 州東四十里東城村。夏王赫連勃勃城,基址微存。

呂州城 ,汾河西,後魏置永安郡,隋改名呂州。千里徑 州東三十里,即霍山。神指引唐兵取霍邑之徑。

先鋒臺 城東北。唐高祖起義兵時,授太宗以「先鋒」 ,或此時所築也。

避暑宮 州南五十里霍山上。夏王赫連勃勃避暑處,其墓在焉。

吉州

耿城 在州南。或曰:「殷祖乙遷耿」 ,即此。隋置耿州,故以名城。

姚萇城 州南五十里。後秦姚萇所築。西臨黃河,為周、齊交爭之地。北齊武平初,斛律明月破周兵於此。

仵城廢縣 州北六十五里。後魏於此置仵城郡及縣。隋廢郡,以縣屬汾州。唐屬慈州。

文城廢縣 州北六十里,今城隍廟尚存。《孝子原 》,州西一里,即孝子馮公遺址。

石佛崖 寬靜河上有《心經觀音經》,五代唐永貞年刻。

牛心寨 州西六十里。西臨黃河,乃楊貞所築,遺址尚存。

石洞 州北一百二十里。內容百人,中有泉,昔人避兵居之。

豐國鐵冶 ,州東一百五十里。洪武初設,後革鄉寧縣。

屈家溝 縣北四十里,即古所稱「產良馬」 處。龐統峪 ,縣南八十里。三國時龐統居此地,因名。

倚梯城 縣西南八十里。東北據高嶺,西南瞰黃河,絕壁百餘丈。後魏文帝西巡至此,俗稱「萬歲堡。」

呂香廢縣 縣東南八十里。後魏置平昌縣。唐貞觀初,更名「呂香。」

泊城 縣西三里,即古鄉寧縣。因附河患水,廢址不存。

長寧廢縣 縣西四十里,今改名「西寧村」 ,金城嶺是。

讀書洞 縣南八十里。隋王通讀書處。通非邑人,而祀入「鄉賢」 以此。

鄂侯城 ,縣南里許,即鄂侯故壘。

龍尾磧 縣西北一百里。舊有巡檢司,今廢。富貴鐵冶 ,縣東五十里。洪武初設,後革。隰州。

穀城 州東北四十里。《九域志》:「神農嘗五穀於此。」 合桑村別有嘗五穀故址。

蒲子隱處 ,州東北五十里還朱村蒲子山,世傳堯師蒲衣子隱處,故漢取以名縣。

斬袪垣 州東北五十里蒲子城。晉寺人披追公子重耳,重耳踰垣而避,披斬其衣袪,即此地也。

龍泉城 州北二里。後周置龍泉郡,隋廢。橫城 ,州南三十里。隋漢王楊諒作逆,遣其將吳子通屯兵於此,築城橫斷隰州,後人因名。高唐廢縣 ,州北二百里。舊溫泉,縣東南十五里。唐武德間,置北溫州及高唐縣。貞觀初,州廢,縣省。

常安廢縣 州北三十里。唐武德中置。貞觀初省入蒲縣。

溫泉廢縣 州北二百里。其地有溫泉,唐置縣,因名焉。後廢,遺址尚存。

隰州,故縣 ,州治西。

大觀樓 在城之中。明萬曆四十五年,知州儲至俊建。

大寧縣

《浮圖緯 》在北寨之巔。北齊河清四年築,隋人移縣治於此。

二龍窩 縣南二里。半崖間有洞,洞口龍跡宛然,岸下石如斗,印一爪,人偶值見之,故覓則不得也。相傳唐大曆間,有黃龍破崖去。又云「黃龍曾養子於此。」

響石 縣東北二里許麻朿溝路旁有石如輪,行人過此間聞鏗然聲。

禪峰洞 在孔山之麓。相傳趙太祖避兵其中,旋有蜘蛛布網洞口以蔽之,兵至不見而去。後敕建「禪峰寺。」

南北寨 南寨在縣南一里許,北寨在縣北山上。元右丞時權守南寨,院使李子厚守北寨。永和縣

狐讘城 縣西三十五里。漢置。唐徙於仙芝谷城,遂廢。

石羊城 ,縣西南五十里。魏太武築,置石羊軍。孝文移於狐讘城,遂廢。

樓山廢縣 縣南十五里。後周置歸化縣,隋改曰「樓山」 ,貞觀初年廢。

吳王城 ,縣西北十里,有塚高三十丈,其頂有穴極深,風吼於中,其城遺址尚存。

瑞蓮亭 在靈液池上,名曰「芝艇。」 康熙四十六年,知縣王士儀補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