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欽定滿洲源流考 (四庫全書本)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欽定滿洲源流考 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滿洲源流考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内閣奉
  上諭頃閲金史世紀云金始祖居完顔部其地有白山黒水白山即長白山黒水即黒龍江本朝肇興東土山川鍾毓與大金正同史又稱金之先出靺鞨部古肅慎地我朝肇興時舊稱滿珠所屬曰珠申後改稱滿珠而漢字相沿訛為滿洲其實即古肅慎為珠申之轉音更足徴疆域之相同矣又後漢書三韓傳謂辰韓人兒生欲令頭匾押之以石夫兒初墮地豈堪以石押頭其説甚悖于理國朝舊俗兒生數日置卧具令兒仰寝其中久而腦骨自平頭形似匾斯乃習而自然無足為異辰韓或亦𩔖是范蔚宗不得其故曲為之觧甚矣其妄也若夫三韓命名苐列辰韓馬韓弁韓而不詳其義意當時三國必有三汗各統其一史家不知汗為君長之稱遂以音同誤譯而庸鄙者甚至訛韓為族姓尤不足當一噱向曽有三韓訂謬之作惜未令人盡讀之而共喻耳若唐時所稱雞林應即今吉林之訛而新羅百濟諸國亦皆其附近之地顧昔人無能考証者致明季狂誕之徒尋摘字句肆為詆毁此如桀犬之吠無庸深較而舛誤之甚者則不可以不辨若夫東夷之説因地得名如孟子稱舜東夷之人文王西夷之人此無可諱亦不必諱至于尊崇本朝者謂雖與大金俱在東方而非其同部則所見殊小我朝得姓曰愛新覺羅氏國語謂金曰愛新可為金源同派之証盖我朝在大金時未嘗非完顔氏之服屬猶之完顔氏在今日皆為我朝之臣僕普天率土統于一尊理固如斯也譬之漢唐宋明之相代豈皆非其勝國之臣僕乎又有云我
  祖宗時曽受明龍虎将軍封號亦無足異我朝初起時明國尚未削弱因欲與我修好借此以結兩國之歡我朝固不妨為樂天保世之計迨我國聲威日振明之綱紀日隳且彼妄信讒言潜謀戕害于是我
  太祖赫然震怒以七大恨告
  天興師報復自薩爾滸松山杏山諸戰大敗明兵明人欲與我求和斥而不許彼尚安能輕侮我朝乎且漢髙乃秦之亭長唐祖乃隋之列公宋為周之近臣明為元之百姓或攘或侵不復顧惜名義若我朝乃明與國當闖賊擾亂明社既移之後吴三桂迎迓王師入闗為之報讐殺賊然後我
  世祖章皇帝定鼎燕京統一寰㝢是得天下之堂堂正正孰有如我本朝者乎至若我國家誕膺
  天眷朱果發祥亦如商之元鳥降生周之髙禖履武紀以
  為受
  命之符要之仍係大金部族且天女所浴之布勒瑚里池即在長白山原不外白山黒水之境也又金世紀稱唐時靺鞨有渤海王傳十餘世有文字禮樂是金之先即有字矣而本朝國書則自
  太祖時命額爾徳尼巴克什等遵製通行或金初之字其後因式㣲散佚遂爾失傳至我朝復為剏造未可知也他如建州之沿革滿洲之始基與夫古今地名同異并當詳加稽考勒為一書埀示天下萬世着派大學士阿桂于敏中侍郎和珅董誥悉心檢覈分條編輯以次呈覽候朕親加釐定用昭傳信而闢羣惑並将此通諭知之欽此









  阿桂于敏中和珅董誥謹
  奏本年八月十九日奉
  上諭云 云欽此所有編纂事宜等酌議凡例七條繕
  冩清单恭呈
  御覽伏𠉀
  訓示並請
  欽定嘉名用光典册至此項書籍擬在方畧館就近辦理所需編纂及譯漢人員擬派内閣侍讀麟喜中書呈麟筆帖式七徳為滿纂修官理藩院筆帖式臨保𠉀補筆帖式明倫工部庫使巴尼泰為譯漢官照滿謄録之例行走翰林院編修宋銑平恕𠉀補部員曺錫寳為漢纂修官并派郎中巴尼琿侍讀孫永清為提調官専司督催稽核至繕冩収發之謄録供事等應即在方畧館通融抽撥惟查該館現在赶辦
  平定兩金川方畧并
  大清一統志西域圖志熱河志及元遼史明紀綱目明史本紀等書各有夘限原設之謄録供事僅供各書之用難以再為分撥臣等公同酌擬應再咨取漢謄録四名供事六名令其専心承辦庻有責成俟将来書成之日照例給予議叙以示鼓勵其所添之謄録供事等應支桌飯銀兩并需用筆墨桌櫈等項仍由該館照例隨時于户部等衙門撙節支領毋庸専欵置辦合併聲明是否伏祈
  皇上訓示遵行謹
  奏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八日
  奏初九日奉
  㫖知道了書名著定為滿洲源流考欽此




  凡例
  一我
  國家建邦啟土
  肇迹東方
  創業始基地靈効瑞其古今沿革自應詳臚本末用以昭傳信而正羣訛謹擬首立部族一門凡在古為肅慎在漢為三韓在魏晉為挹婁在元魏為勿吉在隋唐為靺鞨新羅渤海百濟諸國在金初為完顔部及明代所設建州諸衛並為考據異同訂析訛誤博稽史傳參証羣書分目提綱各加按語俾源流分合指掌瞭然
  一按唐史所載渤海置五京十三府其上京龍泉府即肅慎故地而黑水靺鞨入朝亦嘗置燕州勃利州及黑水府諸名目其後若遼置東京黄龍府金置上京㑹寧府分設郡邑俱詳載二史地理志中至元時猶有肇州之稱碁布星羅遺跡尚頗可攷謹擬次立疆域一門凡史册所載諸城鎮村寨之屬各按原書方位證以現在地理形勢件繫條分詳加辨證務使圖經所紀條貫咸該至遼金宫室建置一切古蹟應行考据者均即載入疆域一門用徴故實
  一按白山黒水其名始見于北史而顯著于金源至
  本朝受
  命龍興實為朱果發祥之地鍾神毓慶靈蹟昭然而諸史或稱太白山或稱徒太山或稱完水或稱室建河稱謂多殊名實易舛允宜詳悉核訂至若松花江即唐書之粟末水寕古塔即唐書之忽汗水亦為勝地名川向来紀載紛淆均資考覈謹擬次立山川一門以現在
  大清一統志
  盛京通志所載据今證古析異定譌其或古有今不可考者則别為存疑附之于末
  一史稱東方仁謹道義所存樸厚之源上追隆古我
  朝肇基東土舊徳敦龎超軼前代即如祀
  神之禮無異于豳人之執豕酌匏三代遺風由兹可覩而㕘稽史乘其儀文習尚亦往往同符如左傳稱肅慎之矢可以見俗本善射之原後漢書稱三韓以石 頭可以見俗用卧具之訛松漠紀聞稱金燕飲為軟脂蜜糕可以見俗尚餅餌之始其他足資引証者尚多謹擬次立
  國俗一門博引典籍分條臚考以著淳風所本源逺流長洵與周公之陳七月金世宗之歌土風取義維均足以訓行奕禩
  一金時官制如渤極烈之為貝勒謀克之為穆昆猛安之為明安雖沿誤相仍而溯源可考又自新羅渤海已肇興文字金之初年用契丹字太祖𤋮宗作女真大小字其制漸備維時設女真進士科經書皆有譯觧今遺製已湮而碑刻間存至我
  太祖髙皇帝創制國書義藴精㣲允為制作之極則謹擬
  約舉大凡附列
  國俗一門之後用以埀信方来
  
  國家扶輿積慶俶造丕基長白肇興實為邠岐舊壌今敬謹考核一以近
  發祥初地者為定至若
  王師順動以後經營遼瀋卜宅定都凡
  盛京地方建置規模及山川地理已具詳
  開國方畧
  盛京通志諸書中是編請毋庸兼載以恊體制一恭讀
  御製文集盛京賦三韓考諸篇及
  巡幸盛京吉林諸詩什苞括典故剖晰舛譌詢足折衷羣言埀示千古謹擬于書中各條内恭録載入永昭定論













  欽定滿洲源流考
  欽定四庫全書
  欽定滿洲源流考目録
  卷一
  部族
  滿洲
  肅慎
  夫餘
  卷二
  部族
  挹婁
  三韓
  勿吉
  卷三
  部族
  百濟
  卷四
  部族
  新羅
  卷五
  部族
  靺鞨
  卷六
  部族
  渤海
  卷七
  部族
  完顔
  建州
  附金史姓氏考
  卷八
  疆域
  興京
  吉林
  黒龍江
  肅慎四至
  肅慎城 肅慎縣
  夫餘國都
  夫餘城 夫餘府
  挹婁國界
  挹婁故地 挹婁縣
  三韓分地
  三韓屬國
  三韓故地 馬韓都督府 辰州 三韓縣
  卷九
  疆域
  沃沮 濊
  勿吉行程
  勿吉七部故地
  勿吉旁國
  百濟里至
  百濟郡城 百濟 邑
  百濟諸城
  新羅
  雞林州
  新羅九州
  靺鞨
  黒水州 黒水府
  鐵利越喜故地
  卷十
  疆域
  渤海國境
  忽汗州 忽汗城
  上京 龍泉府
  龍州
  湖州
  渤州
  中京 顯徳府
  盧州
  顯州
  鐵州
  湯州
  榮州
  興州
  東京 龍原府
  慶州
  鹽州
  穆州
  賀州
  南京 南海府
  沃州
  晴州
  椒州
  西京 鴨緑府
  神州
  桓州
  豐州
  正州
  長嶺府
  河州
  夫餘府
  鄚頡府
  髙州
  安寕郡
  定理府
  定州
  瀋州
  安邉府
  安州
  率賔府
  益州
  建州
  東平府
  䝉州
  沱州
  東平寨
  懐逺府
  富州
  美州
  福州
  鐵利府
  廣州
  蒲州
  義州
  歸州
  安逺府
  寕州
  慕州
  郢銅洓三州
  葢州
  崇州
  集州
  麓州
  卷十一
  疆域
  遼東北地界
  遼上京長春州
  遼東京遼陽府
  開州
  定州
  保州
  辰州
  盧州
  来逺城
  鐵州
  興州
  湯州
  崇州
  海州
  渌州
  桓州豐州正州慕州
  顯州
  宗州
  乾州
  貴徳州
  瀋州
  集州
  廣州
  遼州
  遂州
  通州
  韓州
  雙州
  銀州
  同州
  咸州
  信州
  賔州
  龍州
  湖州
  渤州
  郢州
  銅州
  洓州
  率賔府
  定理府
  鐵利府
  安定府
  長嶺府
  鎮海府
  冀州
  東州
  尚州
  吉州
  麓州
  荆州
  懿州
  媵州
  順化州
  寕州
  衍州
  連州
  歸州
  蘇州
  復州
  肅州
  安州
  榮州
  率州
  荷州
  源州
  渤海州
  寜江州
  河州
  祥州
  遼營衛 阿延女真
  伊徳女真
  五國部
  卷十二
  疆域
  金上京
  㑹寜府
  肇州
  隆州
  信州
  夫餘路
  海蘭路
  率賔路
  哈斯罕路
  呼爾哈路
  烏爾古徳哷勒統軍司
  咸平路 咸平府
  韓州
  金東京 遼陽府
  澄州
  瀋州
  貴徳州
  盖州
  復州
  来逺州
  博索府
  卷十三
  疆域
  元瀋陽路
  開元路
  咸平府
  海蘭府碩達勒達等路
  肇州
  博索府
  附明衛所城站考
  卷十四
  山川
  啟運山
  天柱山
  隆業山
  長白山





  輝山
  白平山
  遼山 瑚呼瑪山
  庫堪山
  果囉山
  馬鞍山
  冷山
  徳林石
  龍首山
  蛇山
  刁蹕山
  醫巫閭山
  千山
  十三山
  首山
  明王山
  華表山
  熊岳山
  蒺藜山
  龍鳳山
  鳳凰山
  噶哈嶺
  太蘭岡
  吉林崖
  古哷山
  扈爾竒山
  宜罕山
  伊瑪䕶山岡
  薩爾滸山
  鐵背山
  碩欽山
  尚間崖
  斐芬山
  阿布達哩岡
  固拉庫崖
  青苔峪
  黄骨島
  牽馬嶺
  覺華島
  興安嶺
  皮島
  吕翁山
  松山
  塔山
  杏山
  附載單單大嶺諸山
  卷十五
  山川
  混同江
  鴨綠江
  愛呼河
  圖門江
  佟佳江
  遼河
  渾河 瀋水
  太子河
  沙河
  大清河
  柴河
  范河
  輝發河
  伊屯河
  伊爾們河
  小凌河
  大凌河
  羊腸河
  珠子河
  率賔水 札蘭水
  海蘭水
  拉林河
  阿勒楚喀河 海古勒水
  呼爾哈河
  琿春河
  □□
  滔爾河
  黒龍江
  屯河
  哈勒琿河
  奥婁河
  蓒芋泊
  附載弱水諸水
  卷十六
  國俗
  滿洲
  騎射
  冠服
  卷十七
  國俗
  政教附字書
  卷十八
  國俗
  祭祀
  祭天
  祀神
  襍禮
  官制
  語言
  附金史舊國語解考
  卷十九
  國俗
  物産
  卷二十
  國俗
  雜綴
  等謹按
  欽定滿洲源流二十卷乾隆四十三年
  勅撰洪惟我
  國家朱果發祥肇基東土白山黒水實古肅慎氏之舊封典籍遺文班班可考徒以年祀綿長道途修阻傳聞不免失真又文字互殊聲音屢譯記載亦不能無悞故厯代考地理者多莫得其源流是編仰禀
  聖裁參考史籍證以地形之方位騐以舊俗之流傳博徴詳校列為四門一曰部族自肅慎氏以後在漢為三韓在魏晉為挹婁在元魏為勿吉在隋唐為韎𩏌新羅渤海百濟諸國在金為完顔部並一一考訂異同存真辨妄而索倫費雅喀諸部毘連相附者亦並載焉二曰疆域凡渤海之上京龍泉府靺𩏌之黒水府燕州勃利州遼之上京黄龍府金之上京㑹寧府元之肇州並考騐道里辨正方位而一切古蹪附見焉三曰山川凡境内名勝分條臚載如白山之或稱太白山徒太山黒水或稱完水或稱室建河以及松花江即粟未水寧古塔即忽汗水今古異名者皆詳為辨證其古有而今不可考核者則别為存疑附於末四曰
  國俗如左傳所載楛矢貫隼可以見騎射之原松漠紀聞所載軟脂蜜膏可以見飲食之㮣而後漢書所載辰韓生兒以石壓頭之𩔖妄誕無稽者則訂證其謬至於渤海以来之文字金源以来之官制亦皆並列其體例每門以
  國朝為綱而詳述列朝以溯本始其援據以
  御製為據而博採諸書以廣參稽允足訂諸史之訛而傳千古之信非諸家地志影響附㑹者所能擬也乾隆五十四年正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錫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