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書要錄/卷一
目錄 | 法書要錄 | |
◀上一卷 | 卷一 | 下一卷▶ |
- 後漢趙一非草書
- 晉王羲之論書
- 晉王羲之教子敬筆論〈不錄〉
- 晉衛夫人筆陣圖
- 王羲之題筆陣圖後
- 宋羊欣采能書人名
- 齊王僧虔答太祖書
- 王僧虔論書
- 宋王愔文字志目
- 齊蕭子雲論
內容
[编辑]後漢趙一《非草書》
- 余郡士有梁孔達、姜孟穎者,皆當世之彥哲也。然慕張生之草書,過於希顏、孔焉。孔達寫書以示孟穎,皆口誦其文,手楷其篇,無怠倦焉。於是後學之徒,競慕二賢,守令作篇,人撰一卷,以為秘玩。余懼其背經而趨俗,此非所以弘道興世也。又想羅、趙之所見嗤沮,故為說草書本末,以慰羅、趙,息梁、姜焉。竊覽有道張君所與朱使君書,稱正氣可以銷邪,人無其釁,妖不自作,誠可謂信道抱真、知命樂天者也。若夫褒杜、崔,沮羅、趙,忻忻有自臧之意者,無乃近於矜技,賤彼貴我哉!夫草書之興也,其於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聖人所造。蓋秦之末,刑峻網密,官書煩冗,戰攻並作,軍書交馳,羽檄紛飛,故為隸草,趨急速耳。示簡易之指,非聖人之業也。但貴刪難省煩,損複為單,務取易為易知,非常儀也,故其贊曰「臨事從宜」。而今之學草書者,不思其簡易之旨,直以為杜、崔之法,龜龍所見也。其扌蠻扶柱桎、詰屈叐乙,不可失也。齔齒以上,茍任涉學,皆廢倉頡、史籀,競以杜、崔為楷。私書相與,庶獨就書云「適迫遽,故不及草」。草本易而速,今反難而遲,失指多矣。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可強為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昔西施心疢,捧胸而顰。眾愚效之,祇增其醜。趙女善舞,行步媚蠱。學者弗獲,失節匍匐。夫杜、崔、張子,皆有超俗絕世之才,博學餘暇,遊手於斯。後世慕焉,專用為務。鑽堅仰高,忘其罷勞。夕惕不息,仄不暇食。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坐,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見腮出血,猶不休輟。然其為字,無益於工拙。亦如效顰者之增醜、學步者之失節也。且草書之人,蓋伎藝之細者耳。鄉邑不以此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講試,四科不以此求備,征聘不問此意,考績不課此字。徒善字既不達於政,而拙草無損於治。推斯言之,豈不細哉!夫務內者必闕外,志小者必忽大。俯而捫蝨,不暇見天。天地至大而不見者,方銳精於蟣蝨,乃不暇焉。第以此篇研思銳精,豈若用之於彼七經。稽曆協律,推步期程。探賾鉤深,幽贊神明。鑒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析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依正道於邪說,儕雅樂於鄭聲。興至德之和睦,弘大倫之玄清。窮可以守身遺名,達可以尊主致平。以茲命世,永鑒後生,不以淵乎!
晉王右軍《自論書》
- 吾書比之鐘、張,當抗行,或謂過之。張草猶當雁行。張精熟過人,臨池學書,池水盡墨。若吾耽之若此,未必謝之。後達解者,知其評之不虛。吾盡心精作亦久,尋諸舊書,惟鐘、張故為絕倫。其餘為是小佳,不足在意。去此二賢,僕書次之。須得書意轉深,點畫之間皆有意,自有言所不盡,得其妙者。事事皆然。平南、李式論君不謝。〈平南,即右軍叔平南將軍王廙也。李式,晉侍中。〉
晉衛夫人《筆陣圖》
-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匪乎銀鉤。昔秦承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嘆,患其無骨;蔡尚書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達其源者少,闇於其理者多。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條,並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庶將來君子,時復覽焉。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煎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山之松煙,代郡之鹿膠,十年已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淨者。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下筆點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若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一 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丶 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 陸斷犀象。
乚 百鈞弩發。
丨 萬歲枯藤。
ㄟ 崩浪雷奔。
ㄅ 勁弩筋節。
-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有六種用筆:結構圓備如篆法,飄颺灑落如章草,兇險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鬱拔縱橫如古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永和四年上虞製記。
王右軍《題衛夫人〈筆陣圖〉後》
- 夫紙者,陣也。筆者,刀槊也。墨者,鍪甲也。水硯者,城池也。心意者,將軍也。本領者,副將也。結構者,謀略也。颺筆者,吉兇也。出入者,號令也。屈折者,殺戮也。夫欲書者,先乾研墨,凝神靜思,預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動,令筋脈相連,意在筆前,然後作字。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齊平,此不是書,但得其點畫爾。昔宋翼常作此書,翼是鍾繇弟子,繇乃叱之。翼三年不敢見繇,即潛心改跡,每作一波,常三過折筆;每作一點,常隱鋒而為之;每作一橫畫,如列陣之排雲;每作一戈,如百鈞之弩發;每作一點,如高峰墜石,屈折如鋼鉤;每作一牽,如萬歲枯藤;每作一放縱,如足行之趨驟。翼先來書惡,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遂得《筆勢論》。翼乃讀之,依此法學,名遂大振。欲真書及行書,皆依此法。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後,字體形勢,狀等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稜側起復,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每作一字,須有點處,且作餘字。摠竟,然後安點。其點須空中遙擲筆作之,其草書,亦復須篆勢、八分、古隸相雜,亦不得急,令墨不入紙。若急作,意思淺薄,而筆即直過。惟有章草及章程行狎等,不用此勢,但用擊石波而已。其擊石波者,缺波也。又八分更有一波,謂之隼尾波,即鍾公《泰山銘》及魏文帝《受禪碑》中已有此體。夫書先須引八分、章草入隸字中,發人意氣。若直取俗字,不能先發。羲之少學衛夫人書,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昶《華嶽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費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師,仍於眾碑學習焉,遂成書爾,時年五十有三。或恐風燭奄及,聊遺教於子孫耳,可藏之,千金勿傳。
宋羊欣《采古來能書人名》〈齊王僧虔錄〉
臣僧虔啟:昨奉敕須古來能書人名,臣所知局狹,不辦廣悉。輒條疏上呈羊欣所撰錄一卷。尋案未得,續更呈聞。謹啟。
秦丞相李斯。
秦中車府令趙高。〈右二人善大篆。〉
秦獄吏程邈。善大篆,得罪始皇,囚於雲陽獄。增減大篆體,去其繁復。始皇善之,出為御史,名書曰隸書。
扶風曹喜。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篆小異李斯,見師一時。
陳留蔡邕。後漢左中郎將,善篆、隸,採斯、喜之法,真定《宜父碑》文猶傳於世。篆者師焉。
杜陵陳遵。後漢人,不知其官,善篆、隸。每書,一座皆驚。時人謂為陳驚座。
上谷王次仲。後漢人,作八分楷法。
師宜官。後漢不知何許人、何官。能為大字方一丈,小字方寸千言。《耿球碑》是宜官書。甚自矜重,或空至酒家,先書其壁。觀者雲集,酒因大售。俟其飲足,削書而退。
安定梁鵠。後漢人,官至選部尚書。得師宜官法。魏武重之,常以鵠書懸帳中。宮殿題署,多是鵠手。
陳留邯鄲淳。為魏臨淄侯文學,得次仲法。名在鵠後。
毛弘。鵠弟子。今秘書八分,皆傳弘法。又有左子邑,與淳小異,亦有名。
京兆杜度。為魏、齊相,始有草名。
安平崔瑗。後漢濟北相,亦善草書。平苻堅,得摹崔瑗書。王子敬雲,極似張伯英。瑤子寔,官至尚書,亦能草書。
弘農張芝。高尚不仕,善草書,精勁絕倫。家之衣帛,必先書而後練。臨池學書,池水盡墨。每書云:「匆匆,不暇草書。」人謂為草聖。芝弟昶,漢黃門侍郎,亦能草。今世云芝草者,多是昶作也。
姜詡、梁宣、田彥和及司徒韋誕。皆英弟子,並善草。誕書最優。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漢魏宮館寶器,皆是誕手寫。魏明帝起凌雲臺,誤先釘牓而未題。以籠盛誕,轆轤長緪引之,使就牓書之。牓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擲其筆以下,焚之。仍誡子孫,絕此楷法,著之家令。官至鴻臚少卿。誕子少季,亦有能稱。
羅暉、趙襲。不詳何許人。與伯英同時,見稱西州。而矜許自與,眾頗惑之。伯英與朱寬書,自敘云:「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
河間張超。亦善草,不及崔、張。
劉德昇。善為行書,不詳何許人。
潁川鍾繇。魏太尉。同郡胡昭,公車徵,二子俱學於德昇,而胡書肥,鐘書瘦。鐘書有三體:一曰銘石之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相聞者也。三法皆世人所善。繇子會,鎮西將軍,絕能學父書。改易鄧艾上事,皆莫有知者。
河東衛覬。字伯儒,魏尚書僕射。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微瘦,而筆跡精熟。覬子瓘,字伯玉。為晉太保。採張芝法,以覬法參之,更為草稿。草稿是相聞書也。瓘子恒,亦善書,博識古文。
敦煌索靖。字幼安,張芝姊之孫。晉征南司馬,亦善草書。
陳國何元公。亦善草書。
吳人皇象。能草,世稱沉著痛快。
滎陽陳暢。晉秘書令史。善八分,晉宮觀城門皆暢書也。
滎陽楊肇。晉荊州刺史。善草隸。潘岳誄曰:「草隸兼善,尺牘必珍。足無輟行,手不釋文。翰動若飛,紙落如雲。」肇孫經,亦善草、隸。
京兆杜畿。魏尚書僕射。子恕,東郡太守。孫預,荊州刺史。三世善草稿。晉齊王攸。善草行書。
泰山羊忱。晉徐州刺史。羊固,晉臨海太守。並善行書。
江夏李式。晉侍中,善隸、草。弟定,子公府,能名同式。晉中書院李充母衛夫人,善鐘法,王逸少之師。
瑯琊王廙。晉平南將軍,荊州刺史。能章楷,傳鍾法。晉承相王導,善稿行。〈廙從兄也。〉
王恬。晉中將軍,會稽內史,善隸書。〈導第二子也。〉
王洽。晉中書令,領軍將軍。眾書通善,尤能隸行。從兄羲之云:「弟書遂不減吾。」〈恬弟也。〉
王瑉。晉中書令,善隸、行。〈洽少子也。〉
王羲之。晉右將軍,會稽內史。博精群法,特善草。羊欣云:「古今莫二。」〈廙兄子也。〉
王獻之。晉中書令。善隸稿,骨勢不及父,而媚趣過之。〈羲之第七子也。〉兄玄之、徽之、兄子淳之,並善草、行。
王允之。衛軍將軍,會稽內史,亦善草、行。〈舒子也。〉
太原王濛。晉司徒左長史,能草、隸。子脩,瑯琊王文學,善隸、行。與羲之善,故殆窮其妙。早亡,未盡其美。子敬每省修書云:「咄咄逼人。」
王綏。晉冠軍將軍,會稽內史,善隸、行。
高平郗愔。晉司空,會稽內史。善章草,亦能隸。郗超,晉中書郎,亦善草。〈愔子也。〉
潁川庾亮。晉太尉,善草行。庾翼,晉荊州刺史,善隸、行,時與羲之齊名。〈亮弟也。〉
陳郡謝安。晉太傅,善隸、行。
高陽許靜民。鎮軍參軍,善隸、草,羲之高足。
晉穆帝時有張翼,善學人書。寫羲之表,表出,經日不覺。後云:「幾欲亂真。」
會稽隱士謝敷、胡人康昕。並攻隸草。
飛白本是宮殿題八分之輕者,全用楷法。吳時張弘好學不仕,常著烏巾,時人號為張烏巾。此人特善飛白,能書者鮮不好之。〈自秦至晉凡六十九人。〉
《傳授筆法人名》
- 蔡邕受於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鍾繇。鍾繇傳之衛夫人。衛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羊欣傳之王僧虔。王僧虔傳之蕭子雲。蕭子雲傳之僧智永。智永傳之虞世南。世南傳之歐陽詢。詢傳之陸柬之。柬之傳之侄彥遠。彥遠傳之張旭。旭傳之李陽冰。陽冰傳徐浩、顏真卿、鄔肜、韋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傳終於此矣。
《南齊王特進答齊太祖論書啟》
僧虔啟:恩眷罔已,賜示古跡十一帙。或其人可想,或其法可學,愛玩彌日,暫得忘其沉屙。輒率短見,並述舊聞,具如別牋。民間所有,帙中所無者,或有不好。今奉別目二十三卷,追懼乖誤,伏深悚息。
吳大皇帝書 吳景帝書
吳歸命侯孫皓 晉安帝
亡高祖丞相導 亡曾祖領軍洽
亡從祖中書令珉 韋仲將
張芝 索靖
張翼 衛伯儒
右十二卷,故州民王僧虔奉。
南齊王僧虔《論書》
宋文帝書,自謂不減王子敬。時議者云:「天然勝羊欣,功夫不及欣。」
王平南廙是右軍叔,自過江東,右軍之前,惟廙為最。畫為晉明帝師,書為右軍法。
亡曾祖領軍洽與右軍書云:「俱變古形,不爾至今猶法鍾、張。」右軍云:「弟書遂不減吾。」
亡從祖中書令珉,筆力過於子敬書。舊品云:「有四疋素,自朝操筆,至暮便竟。首尾如一,又無誤字。」子敬戲云:「弟書如騎騾駸駸,恒欲度驊騮前。」
庾征西翼書,少時與右軍齊名。右軍後進,庾猶不忿。在荊州與都下書云:「小兒輩乃賤家雞,皆學逸少書。須吾還,當比之。」
張翼書右軍自書表,晉穆帝令翼寫題後答右軍。右軍當時不別,久方覺云:「小子幾欲亂真。」
張芝、索靖、韋誕、鍾會、二衛,並得名前代。古今既異,無以辨其優劣,惟見筆力驚絕耳。
張澄書,當時亦呼有意。
郗愔章草,亞於右軍。
晉齊王攸書,京洛以為楷法。
李式書,右軍云:「是平南之流,可比庾翼。」王濛書亦可比庾翼。
陸機書,吳士書也。無以較其多少。
庾亮書,亦能入錄。
亡高祖丞相導,亦甚有楷法。以師鍾、衛,好愛無厭。喪亂狼狽,猶以鍾繇《尚書宣示帖》衣帶過江。後在右軍處,右軍借王敬仁,敬仁死,其母見脩平生所愛,遂以入棺。
郗超草書,亞於二王。緊媚過其父,骨力不及也。
桓玄書,自比右軍,議者未之許,云可比孔琳之。
謝安亦入能流,殊亦自重,乃為子敬書嵇中散詩。得子敬書,有時裂作挍紙。羊欣、丘道護,並親授於子敬。欣書見重一時,行草尤善,正乃不稱。
孔琳之書,天然絕逸,極有筆力。規矩恐在羊欣後。
丘道護與羊欣俱面授子敬,故當在欣後。丘殊在羊欣前。
范曄與蕭思話同師羊欣,然范後背叛,皆失故步,名亦稍退。
蕭思話全法羊欣,風流趣好,殆當不減,而筆力恨弱。
謝靈運書乃不倫,遇其合時,亦得入流。昔子敬上表多於中書雜事中,皆自書竊易真本,相與不疑。元嘉初方就索還。上謝太傅殊禮表亦是其例。親聞文皇說此。
謝綜書,其舅云:「緊潔生起,實為得賞。」至不重羊欣,欣亦憚之。書法有力,恨少媚好。
顏騰之、賀道力,並便尺牘。
康昕學右軍草,亦欲亂真。與南州識道人作右軍書貨。
孔琳之書,放縱快利,筆道流便,二王後略無其比。但工夫少自任,故未得盡其妙,故當劣於羊欣。
謝靜、謝敷,並善寫經,亦入能境。居鍾毫之美,邁古流今,是以征南還有所得。
辱告並五紙,舉體精雋靈奧,執玩反覆,不能釋手。雖太傅之婉媚玩好,領軍之靜逖合緒,方之蔑如也。昔杜度殺字甚安,而筆體微瘦;崔瑗筆勢甚快,而結字小疏。居處二者之間,亦猶仲尼方於季孟也。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伯喈非流紈體素,不妄下筆。若子邑之紙,研染輝光;仲將之墨,一點如漆;伯英之筆,窮神靜思。妙物遠矣,邈不可追。遂令思挫於弱毫,數屈於陋墨。言之使人於邑。若三珍尚存,四寶斯覿,何但尺素信札,動見模式,將一字徑丈、方寸千言也。承天涼體豫,復欲繕寫一賦,傾遲暉采,心目俱勞。承閱覽秘府,備睹群跡。崔、張歸美於逸少,雖一代所宗,僕不見前古人之跡,計亦無以過於逸少。既妙盡深絕,便當得之實錄。然觀前世稱目,竊有疑焉。崔、杜之後,共推張芝。仲將謂之筆聖。伯玉得其筋,巨山得其骨。索氏自謂其書,銀鉤蠆尾,談者誠得其宗。劉德昇為鍾、胡所師,兩賢並有肥瘦之斷。元鳴獲釘壁之玩,師宜致酒簡之多。此亦不能止。長胤貍骨,右軍以為絕倫,其功不可及。繇此言之,而向之論,或至投杖。聊呈一笑,不妄言耳。
鍾公之書,謂之盡妙。鐘有三體:一曰銘石書,最妙者也;二曰章程書,世傳秘書,教小學者也,三曰行狎書,行書是也。三法皆世人所善。
張超字子並,河間人。衛覬字伯儒,河東人。為魏尚書僕射,諡敬侯。善草及古文,略盡其妙。草體如傷瘦,而筆跡精殺,亦行於代。子瓘字伯玉,晉司空太保,為楚王所害。瓘採張芝草法,取父書參之,更為草稿,世傳其善。瓘子恒,字巨山,亦能書。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散騎常侍,張芝姊之孫也。傳芝草而形異,甚矜其書,名其字勢曰「銀鉤蠆尾」。
韋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漢魏宮觀題署多是誕手。魏明帝起凌雲臺,先釘牓未題。籠盛誕,轆轤長絙引上,使就牓題。牓去地將二十五丈,誕危懼,誡子孫絕此楷法,又著之家令。官至鴻臚。
宋王愔《文字志》三卷〈未見此書,今錄其目。〉
- 上卷目
- 古書有三十六種:古文篆。大篆。象形篆。科斗篆。小篆。刻符篆。摹篆。隸書。署書。殳書。繆篆。鳥書。尚方篆。鳳篆。魚書。龍書。麒麟書。龜書。蛇書。仙人書。雲書。芝英書。金錯書。十二時書。垂露篆。倒薤篆。偃波篆。蚊腳篆。草書。楷書。飛書。填書。稿書。行書。蟲書。懸針書。古今小學〈三十七家,一百四十七人。〉。書勢五家。
- 中卷目
- 秦吳六十人:李斯。程邈。胡毋敬。趙高。司馬相如。張敞。嚴延年。漢元帝。史游。劉向。孔光。爰禮。揚雄。陳遵。杜林。劉睦。衛宏。劉黨。曹喜。杜度。王次仲。班固。徐幹。賈魴。賈逵。左姬。許慎。唐綜。曹壽。崔寔。尹珍。羅暉。趙襲。崔瑗。皇甫規妻。蔡邕。張芝。蘇班。劉得昇。師宜官。張超。李巡。張昶。梁鵠。張紘。毛弘。左伯。姜詡。梁宣。鍾繇。張昭。蘇林。張揖。胡昭。魏武帝。邯鄲淳。衛規。杜恕。諸葛融。
- 下卷目
- 魏宋六十人:韋誕。張揖。郭淮。韋熊。來敏。鍾會。皇象。何曾。傅玄。韋弘。辛曠。魏徽。諸葛瞻。楊肇。岑泉。張弘。朱育。江偉。司馬攸。陳暢。滿爽。楊經。呂忱。衛恒。衛宣。裴興。孫皓。杜預。向泰。裴邈。張柄。張越。羊忱。索靖。牽秀。羊固。辟閭訓。王導。庾翼。王濛。荀輿。王廙。李式。劉劭。王循。王裕。王羲之。衛夫人。李欽。王怡。郗愔。任靖。王獻之。李韞。張彭祖。謝安。王珉。桓玄。
梁蕭子雲啟〈蕭子雲自云,善效鐘元常、王逸少,而微變字體,常答敕云。〉
- 臣子雲,奉敕使臣寫千字文,今已上呈。臣昔不能拔賞,隨世所貴,規模子敬,多歷年所。三十六著《晉史》一部,至《二王列傳》,欲作論草隸法,言不盡意,遂不能成,止論飛白一勢而已。十餘年來,始見敕旨《論書》一卷,商略筆勢,洞達字體。又以逸少不及元常,猶子敬不及逸少。因此研思,方悟隸式。始變子敬,全法元常。迨今以來,自覺功進,此稟自天論。臣先來猶恨已無臨池之勤,又不參聖旨之奧。仰延明詔,伏增悚息。侍中國子祭酒南徐州太守臣子雲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