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臺灣縣志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臺灣縣志
作者:王禮 陳文達 林中桂 李欽文 張士箱 清朝
1720年于古代中國
卷首

目錄

[编辑]
  • 序、凡例、修志姓氏
  • 卷首:輿圖—山川、澎湖、學宮、文廟、萬壽亭、縣署
  • 卷1:輿地志—封域、星野、形勝、里至、沿革、山川、土產、風俗、氣候、歲時、風信、潮汐、海道
  • 卷2:建置志—城池、公署(附公館)、學校、書院、壇廟、義學、社學、學田、坊田、保甲、舖舍、坊表、倉廒、社倉、橋梁、津渡、集市、水利、扼塞、恤政
  • 卷3:秩官志—文職、列傳
  • 卷4:武備志—兵防考、營制(附防汛)、砲臺墩臺(附澎湖各澳嶼)、教場、武職
  • 卷5:選舉志—鄉科、明經、武甲科、武鄉科
  • 卷6:典禮志—朝賀、祭祀、公式、鄉飲酒禮、講約(附養老
  • 卷7:賦役志—戶口、田畝、田賦、鹽餉、陸餉、水餉、雜稅、存留經費
  • 卷8:人物志—宦績、義行、孝行、隱逸、貞烈、寓賢
  • 卷9:雜記志—古蹟、寺廟、丘墓、祥、災、叢談
  • 卷10:藝文志—宸翰、奏疏、公移、賦、傳、記、文、詩

臺灣縣志序 (施序)

[编辑]

志乘之書,所以備省風而資問俗。故修志者必當考其詳、紀其實,使人觀戶口貢賦之日增,則知培養之力厚;觀詩書人文之蔚起,則知教化之功深;觀安置經畫之綢繆,則知苞桑之謀固。此與國史同為徵信之書,非徒以誇耀耳目也。

臺灣遠在荒陬,古聲教所不及。先襄壯公蕩平海宇,以是地為東南之保障,力疏請留,始置三縣:南鳳山、北諸羅,而臺灣居其中。臺之地廣不及鳳、諸,三十餘年來生聚教訓,迄於今,學校、祀典,秩然以舉;人物、藝文,蔚然以興;及乎賦役、軍防、民風、土產,與鳳、諸兩邑均為海外之中華。攝令王君,以邑志未修無以壯皇圖而光史冊,集群儒蒐羅纂輯,不數月而告成。噫!今人服一官、宰一邑,方矻矻焉催科讞鞫之不暇,而司馬王君以長才攝令事,政修人和;又復以其精神,輯未有之成書,俾海內知聖朝之車書聲教,無遠弗屆,蓋歎王君之非獨有吏才,且有史才矣。

余承先人後,八載於茲,《諸志》修,得而觀之;《鳳志》修,從而序之;今《臺志》修,又從而序之。既樂夫久道之化成,而百廢具興也。又願諸君子觀戶口之日增,益思所以培養之;觀詩書人文之蔚起,益思所以教育之;觀安置經畫之綢繆,益思所以鞏固之。斯克壯皇圖於勿替也。是為序。

康熙五十九年歲次庚子,提督福建水師等處地方軍務、統轄臺澎水陸官兵事務總兵官左都督帶餘功一次加三級溫陵施世驃撰。

臺灣縣志序 (梁序)

[编辑]

貴輿馬氏作《經籍考》,分經、史、子、集為四;而其間志乘之書,獨附於史部者,蓋以古者圖籍、戶口、天官、地理悉掌之史氏,故孟堅作書,首以十志,而厥後諸家仍之。洵乎作志者,非有史才不可也!夫以紀載之書,而出之才人之首,故其為文覈而詳、其鋪敘雅而瞻,芟所當芟,錄所當錄,不蕪不穢,有條而不紊,令讀之者觀風考俗,瞭然若指之掌,而不至下同於稗官雜濫之為,蓋其難矣!

然而天下之事,有創有因;有所因而踵成者易為力,無所因而創始者難為功。臺灣自勝國以前,既荒蕪無所考,我皇上神聖威武,化及海外,乃使臣妾而郡縣之。今雖入版圖數十餘年,而其經制、規畫、山川、風土,未有淹雅之士為之撰述而編輯之者,徵其文,則文移冊籍而已;考其獻,則街談巷說而已。而欲從漫無所因之餘,援筆奮志,勒成一家之書,是難之中又有其難焉!是以守土者十易其人,皆因循退諉,而莫或一任其事也。

今郡佐王君,攝篆未及半載,毅然起而任之;延致諸生,捃摭編綴,分門別類,彙次成帙,既成而以示余,且屬余為之序。夫以前此十人所逡巡卻顧而莫之肯為者,而王君獨於代庖之暇,簿書錢穀之餘,與諸生講求而纂定之,亦可謂不殫於為創,而有志於典章文物之盛者矣。夫天下事逡,常始乎粗而卒於精,其間蒐羅之所未備,詞義之所未,加以沿革不同、風俗日變,後有作者,因之而踵事增華,皆是書為之權輿焉。是後人居其易,而王君獨任其難也。安見後人之才非即君之才,而雖有扶風、龍門,其得不以是為篳路藍縷也乎?

康熙五十九年歲次庚子五月,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兼理學政按察司副使加四級紀錄六次壽春梁文煊撰

臺灣縣志序 (王珍序)

[编辑]

邑之有志,猶古諸侯之有史也。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紀人事,其間盛衰、休咎、是非、美惡,所以昭勸戒而裨政教,其關係世道匪淺鮮也。是故作志非難,作志而信今傳後為難。

臺灣昔屬荒陬,今歸版圖,歷年不啻三紀。其為聖天子深仁厚澤之所涵濡,及封疆大臣承宣德意以致太平,山無伏莽、海不揚波,雖遠在天涯,而聲名文物增倍於前。五十六年,《諸羅志》成;五十八年,《鳳山志》又成;而《臺灣邑志》之修,俞令有志未逮,竟以陞遷去。虞山寅兄以是秋攝邑篆,他務未遑,汲汲然以修志為急務,禮致群儒,開局纂輯;稿既脫,問序於余。批閱之下,其為例也切而嚴,其為文也瞻而整,其為事也該而核,而又於「武備」一篇為最詳,自營制額數、防汛兵馬,以及瞭望砲臺、巡哨戰艦,先悉畢具。蓋深明於志之作,非徒以誇耀盛世之規模,飾為觀美已也;將紀其興除利弊,與夫扼塞設建之周密,為保障一方永遠之計,使後之君子按冊而稽,瞭如目前焉。

夫臺郡雖屬海外,通江、浙而連閩、廣,實為四省之藩籬;而臺灣一邑,視鳳、諸為尤要。以鹿耳門為咽喉,以澎湖為門戶,一邑固,則全郡皆賴以無虞,四省皆恃以鞏固。而山川風土之異其宜,因革措置之隨其地,戶口田賦之增其額;典秩備載,祥災必書;飛、潛、動、植之物,靡不參考而詳盡。則斯志也,誠足以信今而傳後矣!從茲以往,考古者不患無徵、採風者不患無據,統一車書,同文之治,不於今日而益見哉!而余值《邑志》明備之後,無事增修;獨四載來,於三屬邑志,獲厥觀成也,尤所深幸爾!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夏,知臺灣府事上黨王珍雄樵氏撰

臺灣縣志序 (王禮序)

[编辑]

志何始乎?始於古也。古始於何乎?始於《九丘》也。曷謂《九丘》?曰「九州之志也。」漢孔安國曰:「丘,聚也;土地所生、風土所宜,皆聚於此書也。」後世地志圖經,其皆權輿此乎?而說者謂朝廷有一統志、省有通志、郡有郡志,雖邑乘不備,庸何傷?不知縣志者,郡、省、一統志之所取裁也。因時補救,則尚經濟;應期焜耀,則論人才;與世汙隆,則語風俗。俾覽者具有激厲之思,將廉頑懦立之是賴,所關豈不重歟?況臺灣僻在海外,原為聲教不及之區,聖天子德威遠屆,闢疆土、設郡縣,三十八年於茲矣!

臺,故附郭也,土地之廣狹,於何而考?規制之詳略,於何而稽?田賦之多寡、盛世之典秩,於何而問?設官分職,而以文章顯達於一時,聲稱遠垂於奕禩者,將何以信今而傳後?志又烏可已耶?而且《諸志》成於前,《鳳志》續於繼,獨臺邑之志缺焉未舉,亦海外一大憾事!志又烏可緩哉?

余攝篆臺邑,搜討郡乘,延訪群儒,廣羅博採,旁集遠緝。山澤奠其位,風土異其宜;城郭、疆域畫然也;祠壇、兵制肅然也;戶口丁糧日積而日增,學校制度日新而日盛;循良、茂德、忠孝、節烈之流後先畢紀;下及一名一物之微,罔不發隱闡幽,裒而志之裒。始於己亥之季冬,成於庚子之孟夏,寧敢曰筆藻摛花,足以揚光史冊乎?紀其所見,錄其所聞,九州之外,別有天地,聊以備觀風者之採擇云爾。臺之後賢,必有能討論修飾而潤色者,庸書此以俟。

康熙五十九年庚子夏四月,臺灣府海防總捕同知加一級兼攝臺灣縣事虞山王禮謹序

凡例

[编辑]

一、邑治舊未有志,凡山川、風土、學校、兵防以及忠孝、節烈之流,無從稽考,即《郡志》所載,亦寥寥無幾。今特廣採見聞而詳列之,其綱有十:曰輿地、曰建置、曰秩官、曰武備、曰選舉、曰典禮、曰賦役、曰人物、曰雜記、曰藝文。其目八十有一,各以其類附於綱之內,以備參考。

一、疆土既闢,輿地昭然,故特標於卷首,而封域在輿地之中也。有輿地即有土產,有輿地即有風俗;《郡志》分而為三,滋志合而為一。而凡輿地之所該者,靡不搜羅畢周,無俾缺略;增而飾之,端有賴於後之君子。

一、輿地既定,建置興焉。凡邑治內經劃規制,統備於中,故標為一卷;務詳而不務略,從繁而不從簡,豈第曰城池、營壘諸大務在所必建而已乎!即至坊里、舖舍之類,橋梁、津渡之屬,亦各因地創置,隨事周詳,以彰盛世之規模焉。

一、名宦、鄉賢,所以表循良、勵清修也。臺之鄉賢雖未有聞,而名宦如陳璸者,朝廷稱為「天下第一清官」,又云「國家祥瑞」。今既祀之府學名宦祠中,而邑治二祠虛懸以待,後之君子,尚其勉諸!

一、戶口、田地,有舊額、有新增,《郡志》載之詳矣。今止按其次第,而增其所無;至於徵銀、存留,則例原有定額,從無增減之殊,悉仍之。

一、典禮係闔邑觀瞻,臺灣屬在海外,更宜加詳,故特標朝賀、詔令、公式、儀禮,以表一代之盛;至於廟宇雖極壯麗,而非有司致祭者,概列之寺廟中。

一、邑長官吏,凡治績可傳、去有遺思者,摭其事實為傳,附於秩官之後,其現在者不書。

一、義行、孝行、節烈,風化攸關,凡一節可採者必錄,善善從長也;與宦績、隱逸並列於人物之內,而以寓賢附之。臺灣開闢未四十年,事業方新,可傳者無多,當俟之後日,所謂「百年是非乃定」也。

一、選舉為國家盛典,臺雖初關,而科目與內郡等。邑之登賢書者,自康熙四十四年乙酉科始焉;詳其姓氏,紀其登科,而府學之由本邑撥入者附焉。貢生則有歲貢、恩貢、拔貢、副榜貢名色,畢志無遺;又有循例捐納貢生,由廩、增、附捐者載之,由俊秀捐者不與焉。

一、兵防為地方要務,臺灣水陸管制,規模大備,皇上留心海疆、當道加意保護。凡戰船、汛兵以及砲臺、巡哨,無不相地之宜,設險以固疆圉,故特敘於營障之內,而以武職歷官列於後。

一、臺灣荒裔之區,古蹟恆不多見。間或有之,不過因地而著,非如內郡之名山大川,足以供人遊玩也;非有學士大夫之吟詠,足以流傳弗衰也。至於寺廟、災祥在所必書,遺事、廣聞在所不略,集為叢談,以備覽觀,豈曰好異云乎?

一、雜文、詩、賦必於風土有相關涉、文足傳世者,始為採入;非是,雖有鴻儒著述,不登焉。若夫吟詠新篇,選其尤者,以附於後,勿謂藻摛華,海外遂無文字也!

修志姓氏

[编辑]
  • 總裁:
    • 福建分巡臺灣廈門道兼理學政按察司副使加四級紀錄六次梁文煊
  • 鑑定:
    • 福建臺灣知府加一級王珍
  • 主修:
    • 福建臺灣海防總捕同知加一級兼攝臺灣縣事王禮
  • 編纂:
    • 歲貢生:陳文達
    • 歲貢生:林中桂
    • 廩膳生員:李欽文
    • 廩膳生員:張士箱
  • 參訂:
    • 福建臺灣府臺灣縣縣丞加一級馮迪
    • 福建臺灣府臺灣縣儒學教諭加一級吳應異
  • 督梓:
    • 臺灣府臺灣縣澎湖司巡檢加一級李振宗
    • 臺灣府鳳山縣典史加一級署臺灣縣典史周起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