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七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六 讀史方輿紀要
卷八十七 江西五 吉安府 臨江府 袁州府
讀史方輿紀要/卷八十八 

吉安府

[编辑]

吉安府,東北至撫州府五百二十里,南至贛州府陸路四百二十里,水路曲折七百里,西至湖廣衡州府八百七十里,西南至湖廣郴州七百五十里,西北至袁州府二百四十里,北至臨江府二百八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九十里,至京師五千五百五十七里。

《禹貢》荊、揚二州之界,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長沙二郡,漢屬豫章郡及長沙國。後漢因之。建安四年孫策始分豫章立廬陵郡,三國吳寶鼎二年又分置安成郡。分廬陵、長沙郡地置,治平都。晉因之。晉廬陵郡屬揚州,安成郡屬荊州,元康初俱屬江州。宋仍爲廬陵、安成二郡,齊、梁因之。隋平陳郡廢,改置吉州,治廬陵縣。大業初復曰廬陵郡。唐復曰吉州,天寶初曰廬陵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因之。宋仍曰吉州。亦曰廬陵郡。元至元十年升吉州路,元貞初改吉安路。明朝洪武年改曰吉安府。領縣九。
府襟帶嶺粵,唇齒荊楚,據贛江之上游,爲南北之要會。地廣物繁,屹爲雄郡。正德中王守仁以吉安起義,遂平宸濠。蓋內出贛石之隘險,外通南昌之聲勢,於地利爲得也。

廬陵縣

[编辑]

廬陵縣,附郭。漢縣,屬豫章郡。後漢末孫策於縣置廬陵郡,晉後移郡治石陽,縣屬焉。宋以後因之。隋改置吉州,還治廬陵。自是州郡皆治此。今編户六百有三里。

廬陵城,志云:漢故縣在泰和縣北三十里,後爲郡治,晉後廢。咸康末太守孔倫築郡城,即今治北六十里石陽故城也。石陽,後漢置,屬豫章郡。孫吳屬廬陵郡,晉爲郡治,以廬陵郡入焉。宋、齊皆因之。隋改置吉州,又改石陽縣爲廬陵縣。唐初仍舊。永淳初州人劉智以郡城逼贛水,東通大山,土地湫隘,請徙今治。天祐中始築城,周二十里有奇。宋開寶中重加繕治,紹興三年增壘浚濠,淳熙十一年復因舊修葺,有九門。元至正十二年重修,裁損故城,周十三里許。二十四年城屬於明,更築新城,截東北一隅,比於舊損三之一,東臨贛水,三面鑿濠。又有子城,在城內西南隅,周僅二里。成化中增修大城,萬曆中復增築子城。舊有門三,外城門五。今城周九里有奇。
高昌廢縣,府西五十里。本廬陵縣地,三國吳分置高昌縣,屬廬陵郡。晉初以廬陵縣地省入石陽、高昌二縣。宋仍屬廬陵郡,齊、梁因之,隋省。又東昌廢縣,在府南。亦廬陵縣地,三國吳置縣,屬廬陵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入西昌縣。唐武德五年復置,屬南平州,八年州廢,縣并入泰和縣。舊志:東昌城在泰和縣東北八十里。今爲永和鎮,鎮蓋在府南十五里。又蹠口城,舊志:在府北七十里。似悞。今詳見南昌府。
大皐城,府南二十里,臨贛水。即梁末李遷仕據此以拒陳霸先處。《陳書》:「高州刺史李遷仕據大皐口,遣使召高涼太守馮寶,寶妻洗氏策其必反,既而遷仕果反,遣軍主杜平虜將兵入贛石,城魚梁以逼南康。霸先使周文育擊之,洗氏曰:『平虜驍將也,今入贛石,與官軍相距,勢未得還,遷仕在栅,無能爲也。』請往襲之,寶從之。遷仕大敗,走保寧都。」蓋是時遷仕與馮寶等皆帥兵援臺城,在南康之北,故得以拒霸先也。俗本「遷仕在栅」,訛栅爲州耳。《寰宇記》:「大皐城在泰和縣北八十里。」《泰和縣志》:「泰和北三十里抵廬陵縣界,又北三十里有大皐渡,城蓋以大皐渡名。」
螺山,府北十里。南臨贛江,宛委如螺,與城南神岡相拱揖,如主賓然。俗呼螺子山。志云:神岡山在城南十里,高三百尺,回環數千步,與螺子對峙,贛江流其下,蒼翠相映。
瑞華山,在府北五里,俯瞰大江。相接者曰真君山,峰巒嶻嶪,俯瞰城郭,周圍十里。上祀許旌陽,因名。山後有畫眉嶺,勢平衍,長四五里,可以屯兵。又西南爲雲騰嶺,盤折而南,狀若龍頭,屏障長岡之外。志云:嶺在府西北三里。又仁山,在府西二里。梁天監五年高昌仁山獲銅劍二,蓋梁時此爲高昌縣地也。府西六里又有天華山,一名鳳山,亦高秀,爲郡治主山。
青原山,府東南十五里。山勢根盤,外望蔽虧,旁有一徑,縈澗而入。中有駱駝峰、鷓鴣嶺,勢甚喬聳。其東曰方山。又薌城山,在府南四十里。高七十丈,周圍百里,接永豐、吉水縣界,亦號三縣山。中一峰尤奇秀,俗稱文筆峰,胡氏世居其下。宋建炎三年金兵至廬陵,胡銓自薌城團結丁壯,入城固守,既而事定,復還薌城,即此。薌亦作「香」。
東門山,在府東南百里。宋景定中鄒鳳集衆保此,樹栅架梁,以拒蒙古,鄉人依以免患。
龍須山,府西四十里。峰巒崒嵂,絕頂有泉。志云:府西南五十餘里有武華山,一名鴉髻山,雙峰峻絕,高入雲漢。其西則羣峰森列,環繞如城。前有香爐峰,頂平曠,可容千人。山徑蹊仄險阨,宋、元間鄉人嘗保此,曰楓子寨。近時民多避難其中,爲賊所襲,死者甚衆。又玉城山,在府西七十里。山峻極,而上平坦,泉石甚勝,亦宋、元時鄉人避亂處。
方石嶺,府南百里。層巒疊嶂,石崖峭聳,宋景炎二年文天祥自永豐引軍還興國,蒙古將李恒追之,及於方石嶺,天祥敗績。嶺之南有統製石,相傳天祥統制鞏信,亦自永豐潰還,至此爲李恒所追及,信短兵接戰,力不及死之,石因以名。又廖岡嶺,在府西南六十里,盤旋迴合,一名曲山。唐會昌中有廖仙姑者隱此,亦名廖仙岡。
金竹峰,在府北六十里。高約三百丈,周三十七里,兩峰相峙如竹,因名。其西一山高二百丈,周十五里,頂有巨石如筍,名石筍峰。又西爲斗門峰,周二十餘里。志云:府東南百二十里有文筆峰,文天祥居其下,因自號曰文山。
赤石洞,在府西南。志云:吉州有赤石洞,唐末彭氏據爲巢穴。朱梁開平四年時吉州已爲淮南所有,水軍使敖駢圍前吉州刺史彭玕之弟瑊於此。楚軍救瑊,虜駢以歸。
虎口石,志云:在府北百三十里。石臨贛水,高三丈上一穴狀如虎口。梁侯景之亂,交州刺史陳霸先將兵三萬越海赴難,景將立栅邀之,霸先以舟排栅而潛軍出其不意,敗之,即此。
贛江,在府城東。自贛州府北流,經萬安縣折而東六十里逾泰和縣,東北流八十里達郡城東。又四十里經吉水縣界爲吉水,又東北入臨江府之峽江縣而爲清江。志云:城東江中有白鷺洲,長五六里,雖甚漲而洲不沒。
神岡山水,在府城西南。源有二:一出袁州府萍鄉縣界瀘瀟山,百八十里至安福縣,又東北流八十里與永新水合;一自永寧縣槳山鵝嶺。二水通永新江,其間有永新縣之抱陂等水、泰和之灉水等水、安福之瀘水諸水,皆匯流而合大江。
永新水,在府南。源出永新縣界,流入境,至韋家渡,安福水自安福縣流入焉,即瀘水也,又東流四十里,至府南十五里大皐渡而入贛江。
習溪水,在府城南。源出吉塘渡,由焦岡嶺東合衆流至城南,貫串城市,名長澇水,東北入大江,此爲繞城南之水。焦岡嶺,在府西南數里,一名天華山。又螺湖水,在城東北。自府西五里岡泠水坑發源,曲折流徑雲騰嶺下,與沸泉合流,北折而東有螺湖水流入焉,注於大江,此繞城西之水也。
橫石水,在府西北。有二源,一出吉水縣界,一出府北之大灣,流合清湖諸水,合流至三江口橫入大江。又府西六十里有井岡水,自安福縣界流入,經洋江口入大江。府西七十里又有安塘水,東流數十里,曲折入三江口以達大江。又明德水,在府南。自永豐縣界流入境,有王江等水流合焉,注於大江。
井岡鎮,府西六十里。有巡司,元至正中置,明朝因之。又敖城巡司,在府西八十里。相傳孫叔敖故居,悞也。路出永新縣,舊設巡司,近時賊從湖南犯境,道出此。又富田巡司,在府南八十里。舊有富田寨,在今府西。宋紹興年移寨於此,尋改巡司。志云:府境自方石嶺而南,連亘百里,崇山峻嶺,向爲閩人團聚,往往恃險負隅,富田其控制處也。
走馬塍寨,在府南方山之麓。宋隆興二年以境內多盜,奏置今寨,尋升爲巡司,後廢。又府南九十里有黃茅峽隘,界接永新縣,險僻多盜,宋置把截所於此。
九里嶺隘,在府西七十里。山長九里,因名。其地平曠,近時嘗爲營壘處。又斗塘隘,在府北九十里。地界安福、吉水,兼通袁州府及新喻縣,置阨於此以,扼姦民轉徙。又銀塘嶺隘,在府北百二十里。四山峭拔,路通一線,與袁州府分宜縣接界。崇禎七年流寇犯境,官軍置營於此以禦之。
螺川驛。府城南三里贛江濱。螺川遞運所亦置於此。志云:府西六里舊有桐山驛,南五十里有縣潭驛,今皆廢。○永和鎮,在府南十五里。即廢東昌縣,爲商民輻輳處。有上中下三市,元置郡稅司於此。明初爲稅課局,正德間革。後仍設稅官而無定署。

泰和縣

[编辑]

泰和縣,府南八十里。東南至贛州府興國縣一百五十二里,西至龍泉縣百八十里。漢廬陵縣地,三國吳析置西昌縣,屬廬陵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屬吉州,開皇十一年改曰泰和縣。唐武德五年置南平州治焉,八年州廢,仍屬吉州,曰太和縣。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太和州,明初復曰泰和縣。編户二百六十里。

西昌城,縣西三里。孫吳時縣治此,晉、宋因之。梁大寶三年陳霸先討侯景,自南康進頓西昌是也。隋曰泰和縣。一云初改安豐,後改今名,并移今治。郡、縣志俱云:唐乾元三年縣始移今所。城周五里。宋太平興國三年重修,元大德三年復修築。明朝洪武初因舊城營葺,後廢。正德六年重築,又築土城於西北郭外,尋復傾圮。十五年甃砌完固,嘉靖以後相繼營治。今城周四里。
白口城,縣南五里,隔江。梁大寶初陳霸先自嶺南引軍討侯景,高州刺史李遷仕拒霸先,霸先遣其將杜僧明等築城白口拒之,遷仕亦築城相對,既而僧明生擒遷仕。今兩城舊基尚存,東謂之古城,西謂之高城。志云:白口城又謂之白下。今城東門外有白下驛,自隋、唐至今不改。又東昌城,舊志:在縣東北八十里。今見廬陵縣。○府山城,在縣南四十里。《圖經》云:「陳置縣,隋廢。」
武山,縣西三十里。一名新山,周迴六十里。旁出一峰最高,曰武婆岡,相傳有武母修真於此。其餘巖洞泉石,類皆奇勝。又金華山,在縣西十五里。自武山發脈,蜿蜒高聳。
傅擔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極高峻,路甚阨仄,攀援轉置而後可度。其西南又有石笋峰,尤峻拔。又有九龍潭及玉溪泉,泉凡四十八竅,至巖前復合爲一。亦名六八泉。縣西五十里又有潮山,峰巒巖洞,名勝不一。又高湖山,在縣西六十里,峻絕奇秀。聳頂有盤石,其平如砥,非緣石捫蘿不可到。
王山,縣東八十里。峻拔奇秀,旁一峰尤尖聳,周迴百餘里。舊名義山,晉永嘉中有王子瑤者得仙於此,因改今名。唐貞觀初匡智者亦修煉山中,復名匡山。又三顧山,在縣南五十里,正當縣治。三峰卓立,屹然相顧。下有洗馬池,相傳爲郭子儀遺跡。其相近者曰雙鳳山,兩峰相連,秀拔如鳳。
蟠龍山,在縣北三十三里。山勢宛轉,如龍盤然。又禾山,在縣西北五十里。山勢高峻,徑路險阨,過者必攀援而後得達。
閬川嶺,縣南八十里。兩旁列峰十一,廣袤三十餘里。又蕉坑嶺,在縣南五十里。自三顧山發脈,周迴七里。又城頭嶺,在縣西四十里。上有獅子寨,下有蛟潭。又十龍巖,在縣南四十里。空洞可容百餘人,中有十龍井。又清水巖,在縣西北五十里。廣容數百人,有泉自巖麓注入石穴。
天柱岡,在縣南二十里。屹若天柱,亦正當縣治。又縣西十里有牛吼石。贛江自黃公灘來皆平坦,經此石則險悍,聲如羣牛之吼,因名。
贛江,在縣城南。自萬安縣折而東流,凡六十里,逾縣境東北流,八十里入廬陵縣界而至府城南。《輿程記》:「自府治南溯流百二十里至陶金驛,又百六十里而至浩溪驛,皆縣境之江道也。水流澄澈,故縣有澄江之名。江中有洲曰龍洲,在縣治南。縣東二里又有金魚洲,狀若游魚。」
雲亭江,在縣南。一名繒水。源出贛州府興國縣界,自梁口西北流百里,至縣境珠林口入於贛江。又仙槎江,在縣東南。自興國縣界小窑嶺,亦西北流合大蓬江、仁善江等水而入贛江。又牛吼江,在縣西南。亦曰牛吼水。出永新縣拔鐵山,東北流合清江,蜀水、禾溪水、上橫江水,俱由縣境入於贛江。
禾水,縣西五十里。源出禾山,亦名旱禾江,縈流合永新江,又合安福江,至廬陵縣界合神岡山水。又蜀水,在縣東。與禾水合,水勢湍急,奔瀉如蜀江三峽,因名。
秀溪, 在縣城西,又西里許曰文溪,相對者曰武溪,下流俱注於贛江。
早禾鎮,縣西五十里。亦曰早禾市。有巡司,元至正中置,明朝洪武十四年革,十五年復故。又花石潭巡司,在縣東南四十里。
白羊坳阨,在縣東南,與興國縣接界。山箐蓊蔚,迂徑羊腸,爲閩、廣盜賊出沒之衝。明嘉靖四年廣寇直抵縣之上模、冠朝諸處,官兵與戰敗績。萬曆十年與白羊坳之三丫左右創兩堡,設官兵戍守。
浩溪驛。縣西南四十里;又淘金驛,在縣東北四十里;皆濱江水驛也。又縣城東舊有白下驛,今廢。

吉水縣

[编辑]

吉水縣,府北四十里。北至臨江府峽江縣百十里,東南至永豐縣九十里,西南至安福縣百三十里。漢廬陵縣地,三國吳析置吉陽縣,仍屬廬陵郡。晉、宋以後因之。隋省入廬陵縣,唐因之。宋雍熙元年析置吉水縣,屬吉州。元元貞初升爲吉水州,明初復爲縣。編户四百三十二里。

吉陽故城,縣東北百二十里。孫吳置縣治此,以在吉水之陽而名。隋省。宋白曰:「隋開皇十年省縣入廬陵,大業中分廬陵水東十一鄉爲吉水縣,唐初仍廢。南唐時爲吉水場,保大八年升爲縣。」胡氏曰:「宋白悞也。縣蓋宋置,於今治築城,周四里。」後廢。明朝正德六年始築城,甃以磚石,尋圮於淫潦。修復未既,贛水漲溢復毀。十六年重築,包以磚石,完固逾舊。後屢經修繕。今城周六里有奇。志云:縣東北二十里有石陽廢縣。今見廬陵故城。
東山,縣東二十里。綿亘二百餘里。劉智請移郡,謂東通大山,即此。上有田可畊,茶藥可採。山之陽有瀑布懸流凡數百丈。其相近有中華山,一峰秀出,如懸鍾然。
鳳山,在縣東五里。山半有鳳凰岩,瀑布自巖而下,達於文江。又甘露山,在縣東二里。舊名虎丘山,宋紹興初甘露降其上,因名。
西山,縣西南八十里。重岡疊巘,若屏障然。其間一峰尖秀,曰望火樓。下有溪東流,爲朗溪。志云:縣南八十里有穹嶺,與西山對峙,亦曰東山。羣山連亘,獨此嶺拔出,如卓筆然。又方山,在縣南百十里,廣袤數十里,山勢迴複,中寬平,有斜徑穿山腰而入。
南山,在縣北六十里。山甚高秀,下有深谷。郡志:縣東二百六十里有東固山,周四百餘里,嵬然高聳,爲縣之東鎮。
王嶺,縣北九十里。絕頂石壁高數十丈,下有小巖高五六尺,相傳五季時彭玕作亂,嘗置寨於此。其旁小山曰張欽寨。欽,楊吳將也。寨即與彭玕對壘處。又有相公坪,與寨相近。彭玕作亂,置保寨於上,可容數萬人,倉庫之迹猶存。又范蕭嶺,在王嶺側。數峰矗立,澗水旁流,以范、蕭二仙名。
白富嶺,在縣北九十里。有泉自巔出,懸流不竭。旁有巨石,高數十丈。志云:縣東二里有鹽倉嶺,嶺上寬平。南唐時運鹽貯嶺上以給民,後廢。
午岡峰,縣西十五里。一名斗峰。五岡連延,一峰獨高。又三凹峰,在縣西北七十里。上凹山石壁立,石常有光,俗名石鏡。中凹爲南北往來通衢。下凹稍高,臨赤石潭,下有黃雲岡。
黎洞,在縣東五里黎王寨下。洞中皆良田,溪水最清。又神洞,在縣南五里。一徑如線,依山俯澗,略可容足,不百步即寬平。中有田百畝,甚肥沃。兩山含翠,峰高入雲。又有鷓鴣洞,在縣西北五十里。四面環山,中分南洞、西洞,有田數百畝。南唐時盜吳申先據此,今其地猶有馬家營田,鼓樓洲。
吉文水,縣東北十里。志云:十八灘水自泰和而下經府城,又東北四十五里,注縣西南之墨潭,爲吉文水,與永豐江之水橫出者合。有清湖洲橫亘江中委蛇繚繞,狀若吉字,故灘曰吉陽,縣曰吉水。又曰文字水,又曰文江。今縣之北門亦曰文江門,縣治蓋在贛江之東,王象之所云「割廬陵水東十一鄉置縣」是也。
永豐水,在縣城南,即恩江下流也。自永豐縣流入界,其間有麻江、黃竹渡、搖步、永寧、龍門、永豐鄉、白水、陽豐、廬陵峽、烏江諸水,皆會流而入贛江。又明德水,亦在縣南。出永豐縣界,西北流爲義昌水,又西北至蕭瀧下流與廬陵縣王江合而入贛江。志云:蕭瀧亦曰瀧江,在縣南三十里。
南溪水,出縣西北五十里朝元山,東流二十里爲羅陂,經柘溪,又五里出柘口江入贛水。又同江水,亦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袁州府分宜縣,其間有楓子江、柿陂河、胡石水,皆會流入於贛江。
張家渡水,在縣東南。其水西北流,有盧江、河口、分陂、幽溪、皂江、義昌、王江、明德、蕭瀧諸水,皆分流交會而入贛江。又盧江水,亦在縣南。志云:源出永豐縣界,合上盧、中盧之水西流爲盧源,又西北流爲盧陂,灌田數萬頃,又北流入義昌水。
鑑湖,縣東二里。志云:縣北四十里有石牛潭,爲墨潭之下流,每江水暴漲,見石牛浮水上。又北十里即玄潭也,亦曰懸潭。相傳古有蛟龍爲害,行舟者鑿山爲路避之。今有鐵柱鎮焉。
柿陂,在縣西北八十里。源出分宜縣,溉田千頃。宋紹興中縣令吳明卓修復。
白沙鎮。縣北三十里。有巡司,元置。今移於縣西三曲灘上。又白沙驛,舊亦在縣北三十里,明萬曆中移於城北。志云:縣北三十里有玄潭公館。

永豐縣

[编辑]

永豐縣,府東百三十里。東至撫州府樂安縣百二十里,北至臨江府新淦縣百四十里。漢廬陵縣地。三國吳析置陽成縣,晉太康初改爲陽豐縣,仍屬廬陵郡。宋、齊、梁因之,隋并入廬陵縣。唐爲吉水縣地,宋至和年割吉水之報恩鎮置永豐縣,屬吉州。紹興七年始築土城,元廢。明弘治初因故址新築,正德七年爲賊所毀,復修築,尋圮於水。嘉靖三年增修,自是屢經葺治。今城周五里有奇。編户二十六里。

嚴城,縣東十五里。相傳唐末有嚴將軍者屯兵於此,因名。又縣南三十里聖嶺上有土城,相傳五代時神人所築,周圍數里,宋紹興中鄉人避寇其中,多所全活。志云:縣西六十里有陽城,相傳縣初治此。
巘山,縣北三十里。五峰環列,森然如圓廩。又雞籠山,在縣東北四十里,四面平疇,一峰中峙,比衆山獨高。又有郭山,在縣東八十里,接樂安、新淦兩縣界。棧道崎嶇,行七八里地始坦平,有良田數百頃。志云:縣東北七十里有龜陵山,回復連亘,抵宜黃、樂安縣界。
王嶺山,縣西三十里。西接吉水縣界,北接新淦縣界。山高四十餘里。
五勝山,在縣南百里。五峰高聳,山麓有石龜,水流其下。又沙山,在縣南百六十里,高數百丈。峰巒聳秀,上多沙石,因名。相近有石門山,以大石對峙而名。廣二十餘里,上有良田數十頃,居民千餘家。志云:縣南百五十里有蜈蚣山,高三百餘仞,抵興國縣界,斷續橫亘,宛若蜈蚣。又鳳凰山,亦在縣南百六十里。有瀧岡,宋歐陽修葬父處也。一名案山。山傍即沙溪市。
聖嶺,縣南三十里。上有井,深廣數丈。前有峰,曰仙人臺,土城在焉。又石空嶺,在縣南百十里。形如覆斗,內空闊,容二三百人。上有古寨場。
九曲嶺,在縣南二百里。連屬九曲,上有九峰。相近有竹篙嶺,高數百丈,綿亘四十里,東抵寧都界,西抵興國界,上有路通汀州。《圖說》:「縣南有油洞山、中邦山,與竹篙嶺、觀音嶺,皆界連興國、寧都,層巒深洞,林木陰翳,至爲險僻。又有石榴花嶺,在縣南百里,亦東抵寧都,南抵興國。」志云:縣西三十里有酆嶺,盤屈十有八凹。又西十里爲白富嶺,一名白露嶺,三峰連屬,高數百丈。
慵嶺,縣南二百里。嶺路崎嶇,登陟甚艱。相近有高霄嶺,極高聳。諺云:高霄、慵隔,去天三尺。又有打鼓嶺,與興國縣接境。宋建炎間兩路人擊鼓集衆,禦寇於此。志云:縣南七十里有龍堂嶺,宋建炎二年草寇侵掠,居民屯聚以禦之,今故寨尚存。
折陂嶺,在縣西南百十五里。三山相連,延袤數十里。又雙嶺,在縣南百八十里,高數十丈,兩峰對峙,峰巒層聳如塔。郡志:縣東六十里有大盤嶺,嶺面寬平可畊,人多種木藍,亦名藍田嶺。又北嶺,在縣東八十里,接樂安縣界。縣東北五十里又有白嶺,北接新淦縣界,爲往來通道。又張湖岡,在縣南百里。上有古寨。
恩江,在縣治南。亦曰永豐水。源出樂安縣及寧都、興國三縣界,匯流經此,又西合麻江諸小水,而入吉水縣界,下流入於贛江。
永豐鄉水,在縣南。出興國縣境,北流經縣界,入於恩江。又明德鄉水,亦出興國縣境,流經縣南,西北入吉水縣界。
沙溪鎮,縣南百六十里,近鳳凰山。舊有沙溪寨,亦爲沙溪市,明初爲沙溪巡司。又梘田巡司,在縣東十三都。本梘田砦,明初改巡司,萬曆中廢。又有層山巡司在縣南百二十里,縣南二百餘里又有表湖巡司,皆明初置,爲戍守處。
金牛寨,在縣南二百四十里。
南源坳。縣西北三十里,路出峽江縣。又西有黃源坳,去縣亦三十里。志云:縣東北有梘田、盤嶺、豬婆等坳,路通新淦、樂安二縣。東南有都溪、小嶺諸坳,路通樂安縣,有事時爲戍守處。

安福縣

[编辑]

安福縣,府西百二十里。西至湖廣攸縣三百十里,西南至永新縣百五十里,北至袁州府分宜縣二百里。漢安平、安成二縣地,分屬豫章、長沙二郡。後漢改安平縣曰平都,興平中改屬廬陵郡。三國吳寶鼎二年分置安成郡治焉,晉以後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平都曰安成縣,屬吉州,開皇十年又改曰安復縣。唐武德五年置穎州治此,七年州廢,仍屬吉州,尋改縣曰安福。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安福州,明初復爲縣。《城邑考》:「縣城晉永康中所築,唐因之。宋祥符中增修。元至正十五年亦嘗繕治。二十四年歸於明太祖,亦修築焉。洪武七年增築,嘉靖、萬曆間亦嘗營治。今城周五里。編户二百三十四里。

安平故城,縣東南六十里,枕王江口。志云:縣本秦置,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後漢永元年改曰平都。三國吳始移縣於今治,并置安成郡治焉。今縣治南百步有平都廢縣址。隋曰安成縣,又曰安褔縣。縣名雖更,而治不改。《輿地志》「晉永康初朱居爲安成太守,築郡城,闊八里,闢八門,中有雙闕,高數丈」云。
安成故城,縣西五十里。漢縣,屬長沙國。《安成舊記》:「張普封安成侯,國於此,築城居之。相傳漢縣理西鄉,即普侯國也。吳於東鄉置郡,縣亦移焉。晉太康年更名安復。劉宋仍屬安成郡,齊、梁因之。隋平陳,省安復入平都,旋改平都曰安成,又爲安復,仍舊名也。」《寰宇記》:「縣東六十七里有安成故城,即漢安成侯張普所理。」似悞。或曰孫吳所置東鄉城也。
亭符城,在縣南八十里。又禾出符城,在縣南百里。建置未詳。
蒙岡山,縣東一里。多林木,城中望之,鬱然森秀。縣北二里又有北華山,亦秀聳。○罾石山,在縣東十五里臨江。有山,輪囷特起,狀若漁罾。傍有石榴峰,俯瞰江,下有潭,深不可測。相接者又有東陽峰,磅礴高聳,四面各異,西有石屋,北向砑然中空,可坐百餘人。其南曰白雲峰,亦曰白馬峰,亦峭峻,下有泉流入東湖。
新茨山,縣西五十里。漢末豫章太守賈萌與安成侯張普約,共起兵誅莽,普背約詣莽自陳,萌惡其反覆,遂先伐普,戰於新茨之野,即此。志云:縣西南二十五里有西山,林壑幽險,有溪出兩山間。
盧蕭山,在縣西百二十里。周五百里,以盧、蕭二道士得仙於此而名。或曰蕭、瀘二水發源於此,分南北流,因名也。又蹲山,在縣西南百四十里。與永新縣禾山相接,亘數百里,若獸蹲踞。相傳上有風窟。
武功山,縣西百里。根盤八百餘里,跨袁、吉二郡境,亦接長沙府界。峰巒峻拔。旁有瀑布,懸流甚長。相傳葛玄煉丹處,一名葛仙峰,上有仙翁壇。志云:山本名武公,昔有武姓者隱此,後更今名。高諭三十里,中夜登頂,可觀日出。其最高處曰雷巖,延袤亦數十里。唐初林士弘走保安成山洞,即武功山中矣。又高峰山,在縣西百二十里。山徑峭險,人罕遍歷,上有龍潭三所。
鴿湖山,在縣北六十里,上有鴈峰、白鶴、仙人等峰,景物皆幽絕。
遊嶺,縣北四十里。本名牛嶺。舊記:安福居其陽,袁州居其陰,舊有羣牛經此,山遂成小徑,北往袁州者多由此道。《寰宇記》:「縣南有長嶺,產石墨,可種火,爲不灰石。」又有西雲嶺,下瞰平疇,殊足騁目。縣北又有葛嶺,其地亦名葛洲,水曰葛水。志云:嶺亦名九峰嶺,又名美仙峰。
愁猿嶺,在縣西百二十里。崎嶇險峻,行旅艱苦,故嶺曰愁猿,凹曰怯馬。又石廊洞,在縣西百三十里。洞門廣丈餘,中可容千人者數處。澗水從中流出,溉田數百頃。洞口奇石牆立如廊,因名。又五里岡,在縣南五里。綿亘蜿蜒,若龍蟠然。
瀘水,在縣城北。發源盧蕭山,東流與王江合,又東會泰和縣之禾水而入贛江。亦謂之盧溪。又王江水,在縣東南。源出縣南陳、會二山,東流與盧水合,共匯爲龍陂。相傳吳主孫皓伐木造宮室,順流而下,沉於此,宋元嘉十年木忽浮起,壅沙成洲。志云:龍陂在縣東南百餘里。
閻水,出縣東三十里之閻嶺,東流入王江口。志云:王江口在縣東南六十里。又更生水,出縣南百五十里更生山,流出青山口會於王江。又毛亭水在縣東北七十里,流合盧水。
義川水,在縣西。一名南溪水,源出袁州府萍鄉縣,又湖廣攸縣水亦流合焉,達永新縣界,下流合禾水,會流廬陵縣神岡山下。水奔湧,善潰決,歲囓民田無算。明天順間鄉人劉岳常損貲,鑿石數十里通舟楫,馴不爲害,因名曰義川。
東湖,縣東南十五里。《輿地志》:「湖有石窟,容百人,其魚味甘如蜜,一名蜜湖。」又天曉湖,在縣西。湖闊百餘丈,大旱不涸。
寅陂,在縣西四十里。橫截盧水,下流繞於縣前。宋王廷珪云:「陂溉田萬三千畝,歲久湮塞。治平初令黃中庸、丞趙師日始浚溪,溪港築堤閼水,灌溉如故。至今民享其利。」
黃茆鎮。縣南七十里。有巡司,明萬曆三年徙於縣西時礱舊址,以防草寇猖獗。又羅塘巡司,在縣西百八十里,地名時礱,嘉靖中移於楊宅,萬曆間移於江背,其地皆在縣西。郡志:楊宅界吳、楚僻徼,山寇時煽,地廣遠,阻聲教。自宋以來立鎮置官撫治之,名武定圍。明嘉靖中平賊,彭正以郡司馬駐札鎮守,尋革。今府館在焉。

龍泉縣

[编辑]

龍泉縣,府西南二百七十里。東至萬安縣七十五里,西南至湖廣桂東縣百九十里,南至南安府南康縣二百八十五里,北至永新縣二百三十里。亦漢廬陵縣地,三國吳置新興縣,屬廬陵郡。晉太康元年改遂興縣。宋因之。齊仍屬廬陵郡,崔恭祖以平王敬則功封遂興男是也。隋省入太和縣,唐因之。五代時,楊吳析置龍泉場,南唐保大中升爲縣。一云宋建隆初南唐置縣,宣和三年改曰泉江,紹興初復曰龍泉,屬吉州。今編户六十三里。

龍泉舊城,縣南二十里。志云:縣本唐太和初龍泉鄉之什善鎮,淮南析龍泉、遂興、光化、和蜀四鄉置場,仍曰龍泉,以爲採木之區。其地水源周匝八百里。尋升爲縣。宋明道三年徙今治於水北,築土城周三里。嘉靖元年增築,周五里。淳祐二年始甃城鑿濠。元末湖南寇周時中據縣,亦嘗修築。明朝洪武七年復增葺,景泰五年以後屢經營繕。今城周十三里有奇。
牛羊城,在縣西北三里,古山寨。宋建炎四年寇丘權犯,縣令趙迪之築城禦却之。亦曰牛羊寨。又蔣公城,在縣西。志云:在右溪西陂阜上,城濠猶存,車軌之路錯出,相傳昔蔣姓者所築。
金山,縣治西一里。又有銀山,在治東一里。二山夾峙,上各有塔,俗以爲像龍之雙角。又錢塘山,在縣東南六里。山壤沃衍,路出南康。又東南四里有玉泉山,出泉潔白如玉。志云:縣東南三十里有泉湧山,廣數十里。泉出激爲陂,凡數十丈,謂之盧陂。
馬山,在縣東南,狀若奔馬。其西一峰懸崖特出如馬首,宋時置寨其上。下有龍潭。
石舍山,縣西百五十里,延袤數百里,跨永新及湖廣之桂陽、茶陵二州界。一名萬羊山。《郴志》:「石舍山接吉州泰和縣界,有石室,因名舍。」或以爲石令山也。東有小溪,即石溪水之源。又西龍山,在縣西二十里。頂有風穴。
羅家山,在縣南百五十里,地名羅團,西接上猶縣界。廣數十里,高數百仞,昔有羅姓居其下。又蕭家山,在縣西北百餘里。廣數十里,草木叢茂,昔有蕭姓居此。
峨嶺,縣西四十里。勢插層霄。有飛雲洞,縈迴二三里。又有集雲峰、石人峰及仙鵝池諸勝。又蓬萊嶺,在縣北五十里,上有石巖、石筍。志云:縣南十五里有黃土嶺,峻峭迴環,土色皆黃,由麓至巔,九折而上。又縣東南二十里曰鴉髻嶺,一山兩峰,狀如雙髻。或謂之石牛嶺,高可百仞,兩山相望,如大小石牛云。
蓮花峰,在縣南十五里。層巒突出,狀如芙蕖,與縣治相對。縣東南三十餘里又有巾子峰,頂尖而秀,高數百仞。亦曰巾子石。
山都坳,縣西十五里。地當通衢,山石險巘。又縣西南八十里有烏坳山,極高峻,路出桂陽。縣西南百里又有蓼坳,亦出桂陽境。冬月諸山重霧晦暝,獨坳內一隙明朗,北人趨南者率萃於此。又赤坳,在縣西北百二十里,路出永新縣。
焦源坳,在縣東三十里,爲南康間道。又迷魂坳,在縣東南九十里,跨萬安縣境。自麓至嶺,可五六里,四顧茫然,亦曰迷雲。
遂水,在縣治南。源出左右二溪,歷八十四灘,入於贛江。志云:左溪有二源,一出湖廣郴州桂陽堀渡,一出南安府上猶縣之大林,至南江口而合,經西莊稅之西,與右溪會;右溪之源出湖廣茶陵州界之沴陽,經雙溪坑至西溪口,由渡口而東會左溪,而同注於贛江。
鵝鴨洲,縣西十里。縣有南澳陂及塔嶺瀧二水,洲當二水合流之中央,下流合遂水而入贛江。
禾源鎮,舊在縣西北四十里。旁多小徑,委曲數十里,爲南康、上猶、桂陽諸縣之間道。有巡司,元至正二十一年置,明朝洪武初移置於縣南之二十五都,地名左安司,仍舊名。又秀洲巡司,在縣東北三十三都,地名金田。志云:舊置於秀洲,亦洪武初徙置於此,而名仍舊。又北鄉巡司,在縣西二十九都。舊爲寨,元至大五年改置巡司,明朝因之。又有牛王寨。在縣西北,舊皆爲戍守處。
龍庵隘。縣西五十五里。志云:自阨而西八十里至燕塘阨,百里抵郴州桂東界口,多崇山峻嶺,以北鄉巡司爲中制。縣南百里爲明坑隘,自阨而北,有白雲、廬陽二隘,黃土、貓兒二關,可相聯絡,而控制則在禾源巡司。

萬安縣

[编辑]

萬安縣,府南百八十里。東至贛州府興國縣二百三十里,南至贛州府二百三十五里,西南至南安府南康縣二百七十里,北至泰和縣百里。唐太和縣地,五代末爲龍泉縣之萬安鎮,宋熙寧四年始割太和、龍泉、贛三縣地益之,升爲萬安縣,屬吉州,築城周不及一里,元初廢。至正十九年復築土城,周三里。二十三年時城屬僞漢,改築而狹其半。明初復增築,周亦一里有奇,濠長二里,尋皆燬廢。正德五年閩、廣賊起,縣被殘破,明年始築城,自是屢經修治,周不及四里。編户九十八里。

遂興城,縣西北十五里。晉遂興治此,以當遂水口而名。今爲龍泉江口之金城。
魚梁城,在縣南十里。梁大寶元年陳霸先起義兵討侯景,軍南康,高州刺史李遷仕作亂,據大皐渡,遣將杜平虜入贛石,城魚梁以逼南康。霸先遣周文育擊走之,據其城。今俗呼爲城頭。志云:城近龍溪,臨惶恐灘。
芙蓉山,縣西五里,隔江。山形秀麗,超出衆山。又馬頭山,在縣西,渡江五里。山勢獨聳,層疊相連,如馬首然。
朝山,在縣西南二十五里,臨大江。山勢聳秀,諸峰環拱若朝仰之狀。又五馬山,在縣西南八十里。五峰相連,狀如五馬。
龍頭山,縣東二十里。高數百丈,周迴十里,形如几案,一名案山。上有仙壇嶺及龍峽,又有仙聖、羅漢二巖。龍溪水出其左,西入贛江。又蕉源山,在縣東四十里。山形尖峭,林木森茂,產鐵。一名東溪山。其相接者曰乾溪山,亦高峻,有百丈峰,峰下有潭。又職源山,亦與東溪山相接,綿亘數百里,水流其下,產鐵。宋置爐冶納課,久廢。
盧山,在縣東五十里。高百餘丈,諸峰環列如屏。下有水,源出城江口。又西平山,在縣東八十里,東抵興國,北跨泰和縣界。上有故巡簡寨。志云:山巉巖懸峭,惟西南平坦。梁水出焉,下流入於贛江。又西平山相近有黃塘巖,巖甚空闊。下有蛟穴,泉湧不竭,溉田萬頃。
金牛山,縣南六十里,東瞰大江。中有石如牛,因名。○三峰嶺,在縣西六十里,有三峰聳秀相連。
贛江,縣城西南。自贛縣界北流抵城下,凡百二十里。其間有灘,曰崑崙、曰武朔、曰昌邦、曰小蓼、曰大蓼、曰綿津、曰曉、曰漂神、曰皇恐,凡九灘。又折而東北流入泰和縣界。水性湍險,皇恐灘尤甚。本名黃公灘,後訛爲皇恐也。今灘在縣治西。宋趙抃爲虔州守,嘗疏鑿此灘。或云東坡南遷始訛黃公爲皇恐也。又《陳書》:「贛水有二十四灘。」今止有十八灘,其九灘詳贛縣。
皂口江,縣南六十里。源出贛縣界三龍山,徑上造、下造流入贛江。宋建炎初隆祐太后避兵,南指章、贛,金人躡其後,追至造口,不及而還。造口即皂口也。志云:皂口有金船嶺,爲往來必由之道。
梁口江,在縣南八十里。源出西平山,西南流入於贛江。又有清水,在縣東十五里。源出龍頭山,亦西入贛江。
韶江,縣西北三十里。志云:縣西四十里有韶山,相傳舜南巡時奏樂處,韶水出焉,東流會黃鵠水入於贛江。又上橫江水,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龍泉縣境之潭溪,經泰和縣合牛吼江入於贛江。又城江水,亦在縣西北六十里。源出龍泉縣之蕉源,流合盧源溪,經兩江口,又東會麻敘溪水入於贛江。
梅陂,在縣西北。《紀勝》云:「和蜀鎮有天井湖,今謂之梅陂,闊三百餘頃,舊隸龍泉。宋何嗣昌爲宰,疏蜀江水,伐石立趾以捍囓堤之害,百姓至今利賴之。」
皂口鎮,縣西南六十里,有巡司;又縣北六十里有灘頭巡司;俱洪武三年置。
朝山阨,在縣西南朝山下,背負峻嶺,俯瞰大江,爲往來阨塞。又五里龍阨,在縣南。兩山壁立,一線中通,最爲險阻。縣東南又有保安隘,與興國縣接界,逼近蕉源,斜徑迴伏,盜賊易於出沒。又有鐵山、龍橋、蓮花三寨,俱在縣南。志云:萬安之患,惟贛諸洞爲甚。明正德年知縣桑翹乃即險要立朝山、保安、鐵山、龍橋、蓮花五寨,周以垣牆,集民兵戍守,自是寇警益少。又縣志云:縣治北濱江有萬安守備府,爲江西三大營之一。九縣民兵,三所官軍俱隸焉。後漸分析,營兵益弱矣。
五雲驛。在縣城西南,濱江。相近又有五雲遞運所。志云:江濱有雲洲,亦曰五雲洲,驛因以名。一云洲在縣北之江滸。又造口驛,與造口巡司相近。《輿程記》:「自五雲驛而南八十里至造口驛,又百里而歷贛州府之攸鎮驛,皆沂江之道也。」

永新縣

[编辑]

永新縣,府西二百里。西至湖廣茶陵州二百二十里,南至龍泉縣二百三十里,東北至安福縣百五十里。漢安平縣地,三國吳寶鼎年析置永新縣,屬安成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平陳郡廢,縣省入泰和。唐武德五年復置縣,屬南平州。八年州廢,縣復并入泰和。顯慶二年復分置縣,屬吉州。宋因之。《宋志》:「至和初析吉水縣地置。」似悞。元元貞初升爲永新州,明初復爲縣。今編户百八十四里。

永新故城,縣西三十五里。孫吳置縣治此,後廢置不一。唐顯慶三年移於今所,兼築土城,周不及一里。宋嘉熙元年始加甃治,周五里有奇。元至正十年徐壽輝有其地,僞相周安據此,亦修葺焉。明朝洪武二年增修,萬曆二十七年復繕築,周圍一如舊制。
廣興城,縣西北百八十里。晉太康初置廣興縣,屬安成郡。隋廢。唐武德五年復置,屬南平州。八年州廢,縣并入泰和。志云:縣西二十里有南平故城,即唐初南平州治也。
義山,縣東南二十里。峰巒攢簇,如長幼之有序,因名。一名永新山,《紀勝》云:「永新山三峰相顧,勢若龍回,本名龍頭山,天寶六載改曰永新。」其山周迴三百里。遠峰去縣九十里,即泰和王山也。近峰去縣二十里,即義山也。山重嶂起伏如飛鳳者曰南華山,相傳匡智棲化其中,今多遺跡。志云:義山北有雙巽峰,西北去縣十五里,兩峰並聳。南有文筆峰,一名丙峰,去縣六十里,屹立圓銳。又山上有蕘湖及屏障諸峰,下有聰明泉,綿亘廣遠,西交郴、廣,南控虔、吉,真巨嶂也。
東華山,在縣城東,臨溪。林木秀美,俯映深潭,爲近郊之勝。志云:縣東有熾山,周迴三百餘里,接泰和縣界。
秋山,縣西北四十里。一名禾山。上有七十一峰,連跨五百里,奇峰纍纍,與衡、潭相接。山巔平袤,相傳曾產嘉禾,故名禾山。又以山在兌方,故曰秋山。其跨湖廣茶陵州界者今曰雲陽山。志云:禾山最高者爲赤面峰。又有白雲、凌霄二峰,下爲白石室,瀑布懸流,盪爲一泓,深不可測,號曰龍溪,亦曰龍門溪,下流爲禾江。
復山,在縣西百二十里,與禾山相接,有甘泉石室之勝。
拔鐵山,縣西北二十里。周迴百餘里,接泰和縣界,牛吼江出焉。又綏源山,在縣南四十里。勢連永寧鵝嶺,其址可六十里。
寶仙聖洞,在縣東二十五里,深數百步。其陽爲玉虛洞,寬敞可容千人。巨石壁立十數仞。上開天門,深可一二里。右爲合壁洞,洞門雙闢如合扇然。又石廊洞,在縣東,深一二里。又東有元陽洞,距石廊洞三十餘里,泓泉湧出,注溉一方,人賴其利。
永新江,在縣南。源出禾山,亦曰禾江,東流合琴亭、勝業諸水,至縣東又東會羣川入泰和縣界會牛吼江入贛江。
琴亭水,在縣西七十里。水落入潭,聲鳴如琴。自栗傳鎮合百丈洞水至西陽江口與聖業水合,流入禾江。又聖業水,在縣西二十里。源出拔鐵山,水甘沃,溉田勝於餘水,會琴亭水流入禾江。又黃陂水,在縣東南五里。源出綏源山,下流亦合禾江。
上坪鎮。縣東南六十里。有巡司,洪武二年置。又禾山寨巡司在縣西北四十里,新安巡司在縣西北八十里,栗傳寨巡司在縣西北九十里,俱明初置。

永寧縣

[编辑]

永寧縣,府西南二百六十里。東至龍泉縣二百里,西至湖廣酃縣九十里,西北至湖廣茶陵州二百里,北至永新縣六十里。本永新縣地,元至順初分置今縣。編户四十二里。

永寧故城,縣東五十里。本永新縣之勝業鄉,元立縣於鵝嶺之西,謂此城也。至正十年縣遭兵燹,僞相周安改築土城於瓦岡,東西距小澗,南阻鄭溪,北倚七溪嶺,即今治也。明初因之。城尋圮,成化中復修築。弘治四年亦嘗葺治。城周二里有奇。
漿山,縣西三十里。山周四十里,峰巒峻峭,松林蓊鬱,有泉味甘如漿,因名。又小玉笥山,在縣西四十五里。周二十里,泉石甚勝。以別於新淦玉笥山而名。又小江山,在縣西北三十里。拐湖、鵝嶺二水經其下。
拐湖山,在縣東南六十里,周四十里。有泉自山腰湧出,直瀉山麓,匯流成湖。志云:縣南一里又有旗山,周迴三里許。山勢昂聳,如列旗幟。治北又有七星峰,七峰圓佈如星。
鵝嶺,縣東五十里。雙峰聳翠,左有巨石,其旁峰巒昂起,如鵝項欲鳴,因名。又七溪嶺,在縣北十里,兩山夾峙,峻險若阨巷,長二十餘里,林木交蔭。有泉縈迴,流爲七溪三十六澗。嶺北即永新縣界也。又銀岡,在縣西三里。發脈鵝嶺,連接七溪,有萬馬奔騰之勢。
漿山水,在縣西。來自湖廣茶陵州界,東流與拐湖山水、鵝嶺水俱匯於雙江口,經小江山縈迴百八十里下接永新江。又鵝嶺水,在縣治南。自永新縣界發源,西流經此,又西北會漿山水。縣東南又有拐湖水,自龍泉縣界發源,入拐湖礱,亦流會漿山水。
鄭溪,在縣城南。亦曰鄭溪井,溢流而入鵝嶺水。
勝業鄉。鎮縣西十五里。志云:司舊置於礱頭,洪武五年以其地僻,移於今所。○礱頭隘,在縣西南三十里。亦曰四保礱頭隘。其地山川平衍,商民輳集,奸盜時有。有間道二:一自隘東北歷三陽寨、七里船至湖廣茶陵州,一自隘南至木村抵黃煙堡入湖廣酃縣。徑路盤錯。黃煙堡向來流寇出沒處也。北去縣不過三十五里,防禦不可不密。

附見

吉安守禦千户所,在府治北。洪武二年置。又安福守禦千户所,在縣治東一里,明朝吳元年置。永新守禦千户所,在縣治西北,亦吳元年置。
龍泉守禦百户所。在縣治東。洪武七年置,三十二年革。永樂二年復置,隸贛州衛左千户所。

臨江府

[编辑]

臨江府,東至撫州府三百里,南至吉安府二百八十里,西至袁州府二百五十里,北至瑞州府百里,東北至南昌府二百七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見上,至京師五千二百三十五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爲九江郡地,漢初屬淮南國,旋屬豫章郡,後漢因之。三國吳爲豫章、安成、廬陵三郡地,晉、宋以後因之。隋屬洪、吉、袁三州,唐因之。五代時屬淮南,後屬南唐。宋淳化三年始置臨江軍,元曰臨江路,明初曰臨江府。今領縣四。
府控馭虔、吉,密邇南昌,爲舟車四會之衝。孫策下豫章,則留周瑜鎮巴丘。陳霸先討侯景,自南康進頓西昌,見吉安府。將會王僧辯於湓城,屯於巴丘。蕭勃自廣州舉兵而北,其將歐陽頠等與陳人角逐於泥溪、苦竹之間。朱梁開平四年淮南嚴可求請置制置使於新淦,音紺,又音甘。遣兵戍之,以圖虔州。志云:虔州去新淦六百里。正德中王守仁言「臨江居大江濱,與省會近,且當道路衝」,蓋誠襟要之地也。

清江縣

[编辑]

清江縣,附郭。漢豫章郡建成縣地,晉以後因之。唐改建成爲高安,而以境內之蕭灘爲鎮。南唐昇元二年升鎮爲清江縣,屬洪州,保大十年改屬筠州。宋初因之,淳化三年置臨江軍治焉。今編户二百五十三里。

都尉城,府東三十里。漢豫章都尉治此,因名。其地屬建成縣,唐屬高安縣,五代晉天福三年南唐置清江縣,城址屬焉。《城邑考》:「今郡城即故蕭灘鎮,東枕大江,隄岸易傾,向無城池。元大德間嘗伐石修築陂障,以防水患。至正間始築城浚濠。既而東面復圮於江,餘亦相繼頹廢。明朝弘治十年因故址築土垣,周五里有奇,尋亦圮。正德六年華林賊犯境,郡以無城不能禦,明年乃甃磚石爲城,周八里有奇。後城東南復爲江水所壞,嘉靖元年、十四年及三十九年歷加營葺。崇禎八年城漸傾圮,旋復修完。十四年、十五年皆爲大水衝齧,次第修築。城門凡十,爲正門者四,餘六門,東瞰江者五,以西配東者一。諸門時有啓閉,而四正門則否。東面瀕江,三面皆有濠,長四里有奇。」
新淦故城,府東六十里。漢時縣治此。《漢志》豫章都尉治新淦。郡志云:南部都尉治所也。建元年淮南王安諫伐閩粵書:「前時南海王反,先臣使將軍簡忌將兵擊之,以其軍降處之上淦。」應劭《注》:「新淦淦水所出,淦水上流曰上淦也。」王莽改縣曰偶亭,後漢復舊,晉、宋以後皆爲新淦縣,屬豫章郡。梁大寶初侯景將于慶略彭蠡以南諸郡,黃法奭屯新淦,慶自豫章分兵來襲,敗却。隋始移而西南,爲今之新淦縣。○瓦城,在府東北四十里。相傳五代時鄉豪築城自保處也。又有吳城,一在府西三十里,一在府西南三十五里,相傳楊吳時所築屯戍處。又有富國城,在府東南十五里。相傳南唐積糧處。邑志:府東三十里有牛頭城,東北五里有盧城,西北三十里有樊城,建置未詳。
章山,府治西偏。晉時有章昉者隱此,因名。山周二里許,兩江環其陽,蕭水繞其陰,南連瑞筠山,北接白牛岡諸山,郡城之西皆枕山麓,蓋郡之鎮山也。志云:章山北奠蒙陽,南羅閣笥,西朝渝水,東抱貢、章,舊名富壽岡。又城南有瑞筠山,山濱江,周五里。唐僖宗時嘗產瑞竹,因名。城西南十里曰龍岡山,當驛路;又白牛岡山,在城東三里;皆坦夷。○棲梧山,在府西南三十里,綿亘數里,巖谷殊勝。志云:山前瀕河,有石曰河皐石,昔周瑜嘗憩此,今呼爲河皐寨。又西南五里曰黃岡山,下爲黃岡舖。
閣皂山,府東六十里。山形如閣,色如皂。有峰六、嶺四、巖二、原五,其餘泉石池塘之勝參差不一。相傳爲神仙之府,道書以爲第三十三福地。周迴連亘二百餘里,東北連豐城,東接樂安,南跨新淦,屹爲屏障。志云:閣皂山前又有峽山,周九里許。○紫淦山,在府東四十里。周二十餘里,峰巒高數十丈,其色紫翠,淦水經其下。又夏山,在府東北六十里。周十餘里,峰巒高聳,有泉可引以溉。縣東北二十五里又有雲谷山,周十餘里,三峰相峙。
銀嶂山,府北七十里。特立如障,周十餘里。多白石,色如銀。或曰舊嘗產銀,官收其利,今否。又鍾秀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形如卓筆。其對峙者曰孤山,在府西北二十里,蒼翠秀拔。
清江,在府城南,即贛、袁二江之合流也。贛水自吉安府吉水縣流經峽江、新淦二縣,而北至府南十里萬石洲南西會於袁水。袁水出袁州府萍鄉縣之瀘溪,至新喻縣爲渝江,東北流,至府南十里而合贛江,繞流經城東而北謂之清江。成化末贛水北衝蛇溪,不復西折,止有橫河一線與袁江相吐納,於是郡城止臨袁江,直至城北二十里,二水復合,水勢蓋大,時有衝齧之患。又十里經清江鎮入南昌府豐城縣界,是爲劍江。
太平江,府西三十五里。出新喻縣蒙山之陽,東南流爲太平江,又東南入於袁江。志云:府西南二十八都有太平湖,俗呼大湴湖,有灌溉之利。○蕭水,在府西五里。源出棲梧山,及府西之烏塘,合流而爲蕭水,遶城西北復東北流,經清江鎮而入大江。中有蕭灘,亦曰蕭洲。今城西四里有蕭洲橋,城東有蕭灘驛,皆以此水名也。
蛇溪,府東十里。源自永泰市北五里,分江水爲溪,流三十里復與江合。成化末贛水暴至,北衝蛇溪,遂成大川,濱溪田土被浸者千百畝。俗呼爲銅鑼江。嘉靖十年嘗議塞之,不果。志云:贛水今半衝蛇溪,其半自府北十五里廢荷湖館分流,繞余家洲至清江鎮,復合入於江,俗呼入江處爲蛇溪腦。永泰市,在府東南十五里。
淦水,府南三十里。漢新淦縣以此名。淦邑既遷,水遂屬清江縣。其發源自府東南茂材鄉之離嶺,經紫淦山出洋湖至清江鎮,會蛇溪水入贛江。○沉香溪,在府東五十里,即閣山水也。其左界水流會淦水,右界水流經清江鎮南八九里,折而東,紆回入豐城縣界,至小江口入江。
萬石洲,府南十里。贛江環其右,袁江經其左,四面濱水,夷曠肥饒,歲收嘗倍,因名。志云:洲接新淦縣界,其南爲南橫河,亦曰上橫河,地名龍窟口,即贛江會袁江之故道。洲北曰北橫河,東出銅鑼江口亦曰下橫河。又北即中洲也,在兩江中,因名。橫廣十里,縱二十餘里。又北與金鳳洲相接,洲蓋在府城東南文明門對岸江中,橫亘一里,與中洲止隔小溪也。○遊家洲,亦在府城南十里。袁江西來北折,洲在其右也,與萬石洲相望。一名雙洲。又余家洲,在清江鎮上流江中,綿亘十里許,蛇溪繞其內,土可樹蓺,亦爲賈人居貨處。一名祝家洲。
固本隄,府城東古隄也。贛、袁二水合流東下,最易衝齧。宋嘉定迄咸淳守土者,相繼伐石,甃砌爲隄,水方順道。元大德間亦嘗增修,明弘治四年及八年、十年相繼修築,始爲完固。崇禎十年隄壞侵城,旋議築治,蓋緣江西岸之巨防也。又梅家畬隄,在府東十五里。舊有隄,明成化以後爲洪水所壞,垂修垂圮,民不能田。嘉靖初悉力修築,始不爲患。崇禎十年復決,尋修塞之。相近有黃家園、郭陀堆、龍潭口等隄,崇禎十二年以後相繼崩壞,旋復修治。又鍾家園隄,在府東南十餘里。志云:隄當袁、贛二水之衝,修築爲艱,隆慶三年修成復壞,以沿隄皆沙礫易於消潰也。萬曆中復嘗修築。
樟樹鎮,府東北三十里,又東北至豐城縣七十里。南北藥材皆集於此,本名清江鎮,袁、贛二江合流十里,遂遶鎮而北,鎮因以名。亦謂之鹿渚。志云:鎮即故新淦縣址也,西北面江,其左則紫淦水會蛇溪水入焉。有湖遶其後,曰瓦窯湖。鎮周迴十里許,爲門者四,北出曰大德門,迤北而東曰菜市門,正東曰東門,正西曰秀江門。先是有小溪江水灌入,與瓦窯湖通,後以水患閉塞。洪武三年置巡司於此,并置稅課局。正德中宸濠作亂,南、贛撫臣王守仁起兵吉安,會軍於樟樹鎮,即此。○太平市,在府西南三十里。元時有巡司,明初革。又府西南五十里有黃土市,南四十里有長藍市,今爲戍守處。
蕭灘驛,舊在城東萬勝門外,萬曆中遷於城東北廣濟門外;又有清江遞運所,在城東南清波門外;俱明初置。志云:遞運所有二,今清波門外之所廢,而永泰市之所仍舊。又金鳳驛,元置於金鳳洲,明初省。
員僚寨。府西南六十里。接新喻、高安兩縣界,寨蓋唐曹王皐所立,同員僚守之,因名。又棲梧山前有故河皐寨,閣皂山南有凌雲寨。○曲水橋,在府北三十里,接高安縣界,有曲水公館。水舊自西北來,折而東北,入於清江。今堙。

新淦縣

[编辑]

新淦縣,府南七十里。南至吉安府永豐縣百四十里,東南至撫州府樂安縣百五十里。本秦舊縣,以淦水爲名,屬九江郡,漢屬豫章郡,晉、宋以後因之,皆治今清江縣東。隋遷縣治南市村,屬吉州。唐因之。宋初亦屬吉州,淳化年改屬臨江郡。元元貞初升爲新淦州,明初復爲縣。今編户二百二十五里。

制置城,即今縣治。志云:唐嘗置虔、吉五州巡簡使於新淦,五代梁開平年楊吳亦置制置院於此。《五代史》:「淮南既得吉州,欲遂圖虔,用嚴可求之策,以新淦爲都制置使治所,置戍兵城而守之。」此即縣置城之始也。宋廢。元至正十年臨江軍卒劉天祐倡集義兵,樹栅自衛。二十年知州王貞復修故城遺址。明朝正德中縣令劉天錫用石甃砌,爲門七,後常增修,周三里有奇。
泥溪城,縣南四十里,臨江。梁末蕭勃起兵廣州,踰嶺而北,遣將歐陽頠屯豫章之苦竹灘,陳將周文育襲據芊韶,頠大駭,退入泥溪,文育遣別將周鐵虎襲擒之,即此。○監軍城,在縣西十里,地名城口。楊吳置制置院於新淦,又渡江而西置監軍營,因築此城。宋紹定間廢。
湓山,縣東六十里。山有十二峰。又東十里有伏泉山。山周六十里。上有泉,飛空而下,皎如素練。志云:縣東五十里有豐城山。山周一百里,舊名百丈山,唐天寶六載改今名。
小廬山,縣東北六十里。山周百里。上有石池,泓澄如鏡。又有石泉,分飛瀑四道,匯於山麓,溉田甚衆。○黃蘗山,《紀勝》云:「在縣西二十里,臨江。」縣西南八十里有黃蘗館,蓋因山以名。
清江,在縣治西,即贛水也。其上流自峽江縣北流入縣界,又北入清江縣境,縣境羣川悉流會焉。○象江,在縣南五十里。源出新喻縣界,東流三十里,合於清江。
泥江水,縣南十里。一名泥溪,源出撫州樂安縣界,流入縣境二百里達於清江。泥溪城以此名。又秀溪,在縣東北二十里。其流縈曲,凡八九折而達於清江。○桂湖,在縣治南。一名倉池,餘流亦達於清江。又太洋洲,在縣北四十里大江中,近清江縣界。
柸山鎮。縣西十里,有巡司;又縣南濱江有金川驛;俱明初置。

新喻縣

[编辑]

新喻縣,府西百二十里。西至袁州府分宜縣七十里,西北至瑞州府上高縣九十里。漢豫章郡宜春縣地,三國吳寶鼎二年析置新渝縣,以渝水爲名,屬安成郡。晉因之。宋曰新俞,齊又訛曰新諭,而縣治不改。梁、陳因之。隋平陳省入吳平縣,旋復置,屬袁州。唐武德五年分置西吳州,七年省州入縣,仍屬袁州。宋淳化三年改屬臨江軍,元元貞初升爲新喻州,明朝仍爲縣。《城邑考》:「縣城宋靖康初築,後湮廢。明朝正德中因舊址築土城,後嘗營葺,周不及三里。」今編户二百六十七里。

新喻舊城,縣南三里。志云:袁江南三里龍池墅有城,即故新喻城也。隋大業中以水患遷治距村,唐武德年仍還舊理,大曆八年又以水患遷今治。志云:縣治南虎瞰山上有鐘山府城,隋大業初置,尋廢。唐天授初又置臨梁館於山上。今爲縣學。○吳州城,在縣北四十里。唐初析新喻爲吳州,以距村爲州治。武德年廢州入縣,時縣尚治距村也。
吳平廢縣,縣東百里。後漢中平中置漢平縣,屬豫章郡。三國吳改曰吳平,晉、宋以後仍屬豫章郡。隋開皇十年省入宜陽縣。○治平廢縣,在縣北八十里。唐武德五年置,屬吳州,七年廢。又廣豐廢縣在縣北八十四里,亦武德中置,尋廢。
虎瞰山,縣治南。屹臨渝水,勢如虎踞。又縣北十里有蟠龍山,蜿蜒高峻。又銅山,在府西二十里。有銅礦,唐大曆中置官場,宋初罷。○鐘山,在縣西四十里,西接分宜縣界。裴子野《宋略》云:「永嘉元年因洪水,有一大鐘從山峽流出,因名。」《安成記》:「鐘山流水阻峻,春夏則湍洑湧沸,噴上白沙如米,兩岸石上各九十餘里,名曰米沙。居民每視沙之多寡爲豐歉之準。」《寰宇記》:「水南曰南鐘山,水北曰北鐘山,隋鐘山府之名本此。」
蒙山,縣北九十里。巉巖奇秀,高插雲漢,周迴百餘里,郡西境之望山也。其相連者曰寶珠嶺,志云:嶺在縣北八十里。○百丈嶺,在縣東南七十里。亦曰百丈山。山頂闊百丈,因名。又縣南八十里有綿峰。二峰相距七里許,羣山環亘如屏障然。又仰天岡,在縣西北十五里,高聳數千仞。上有仰天池,歲旱不竭。登其巔,一邑之景瞭然在望。
袁江,在縣治南。其上流自袁州府分宜縣流入界。一名秀江,亦曰渝水,《水經注》以爲牽水也。東流入清江縣境而合贛江。《寰宇記》:「袁水在縣南五十步,西至一灘,計長二里,其地險峻,號五浪灘,灘頭立五浪館。」○潁江水,在縣東北八十里。出蒙山之陽,合欖陂、緑陂、龍鏡諸水達於清江。志云:潁江上流凡八十四源,合流而東南入於渝水。
同水,縣西八十里。自分宜縣之同村閣嶺東流入縣界,又南流一百八十里入吉安府安福縣界達於瀘溪。
羅溪驛。在縣東四十里羅坊市中。明初置。

峽江縣

[编辑]

峽江縣,府南百三十里。東北至新淦縣八十里,南至吉安府吉水縣百十里。本新淦縣之峽江巡司,嘉靖五年改置今縣,築城周三里有奇,編户百八十二里。

巴丘城,即今縣治。舊志:在新淦縣南八十里峽江之東,孫吳分石陽縣置巴丘縣是也。按漢建安五年孫策下豫章,留周瑜鎮巴丘。梁大寶二年陳霸先討侯景,自南康趨潯陽,屯於巴丘。由晉、宋至陳,縣皆屬廬陵郡,隋并入新淦,唐以後因之。明初置峽江巡司於巴丘故城,去新淦闊絕,危溪峻嶺,巨盜出沒不常。嘉靖五年守臣錢琦始建議立縣,仍因峽江之名,拓巡司故址爲治所,負山阻江,稱爲巖邑。《輿地志》:「巴丘故城南有周瑜埭,始瑜入潯陽破劉勳,討江夏,定豫章、廬陵,遂留鎮巴丘,即此。」
石陽城,在縣南。舊志:在新淦縣東南五十里。後漢永元年分新淦地置石陽縣,屬豫章郡,獻帝興平初孫策改屬廬陵郡,晉、宋以後郡皆治石陽,遂以廬陵縣并入。隋改郡爲吉州,縣爲廬陵,而石陽之名隱。《吉安志》云:「石陽城在廬陵縣北六十里。」或曰石陽北去新淦蓋百五十里也。
玉笥山,縣南四十里。舊名羣玉峰,相傳漢武帝元封年行巡南部,受上清籙於羣玉之山,見有玉箱如笥,委壇中,忽失去,因改今名。《道書》爲第十七洞天,第八福地。有三十三峰、二十四壇、十二臺、六洞、十一亭、七源、二塢、四谷、三十六澗,其餘潭石宅井坡嶺,名類不一而足。又有天柱岡,高千仞,形若天柱。陶弘景《玉匱書》云:「玉笥山盤踞數十里,地產稻穀肥美,宜避兵。」舊志:在新淦南六十里。又郁木山,志云:在縣東南二十里,有郁木洞,即道書第八福地,蓋玉笥之支山也。
寶林山,縣西二十里。舊志:在新淦縣南八十里,嵸隆秀勝。又鼎山,在縣西三十五里。《新喻志》云:「山在縣南五十里,頂有泉下注山腰,如匹練然。」山蓋與新喻縣接界。
峽江,在縣治南,即贛江也。自吉水縣流入境,經城南而東北出,入新淦縣界。江流峻急,勢如三峽,故有峽江之名。○黃金水在縣南三十里,水上有黃金山。《紀勝》云:「黃金水在新淦西南百三十里,自新喻東流入斷金鄉,九十里而達於贛江。」又有豐水,亦在縣南。志云:水在新淦縣南百三十里,自廬陵縣西北流入境,達於贛江。
玉澗,縣南五十里。出玉笥山,回互紆曲,三十六澗之一也。下流入於峽江。舊志:玉笥山,在新淦縣南六十里,玉澗在新淦南七十里。疑悞。
玉峽驛。在縣治南峽江濱。明初與峽江巡司同置,北去金川驛八十里。○沙坑砦,在縣東北。明初常遇春討熊天瑞於贛州,至臨江,平沙坑、痲嶺、牛皮諸山砦是也。志云:痲嶺山,今在新淦縣東八十里。

袁州府

[编辑]

袁州府,府東至臨江府二百五十里,東南至吉安府二百四十里,西至湖廣長沙府四百三十里,西南至湖廣衡州府七百五十里,東北至瑞州府三百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三百九十里,至京師六千七十五里。

《禹貢》揚州地,春秋屬吳,戰國屬楚。秦屬九江郡,兩漢屬豫章郡,三國吳屬安成郡,晉、宋以後因之。隋平陳,置袁州,治宜春,因袁山爲名。大業初改曰宜春郡,隋末林士弘、蕭銑相繼有其地。唐武德五年復曰袁州,天寶初曰宜春郡,乾元初復故。五代時屬於楊吳,後屬南唐。宋仍曰袁州,亦曰宜春郡。元曰袁州路,明初曰袁州府。時龍鳳十年,元至正二十四年也。領縣四。
府東屏豫章,西控長沙,山水迴環,屹爲襟要。由江右而謀湖南,郡其必爭之所也。唐末劉建鋒等引兵由江西出袁州,襲取潭州。南唐時欲并湖南,遣邊鎬屯袁州,密圖進取。及湖南亂,鎬將兵趨長沙,至醴陵而湖南降。郡當東西孔道,所謂地有常險也。

宜春縣

[编辑]

宜春縣,附郭。漢縣,屬豫章郡,武帝封長沙定王子成爲侯邑。後漢仍屬豫章郡,三國吳寶鼎二年改屬安成郡。晉因之,寧康中改縣曰宜陽。宋、齊以後因之。隋爲袁州治,開皇十八年復曰宜春。唐以後皆因之。今編户百五十里。

宜陽城,即今府城。相傳城本漢時遺址。《圖經》:「隋大業末蕭銑陷郡城。唐武德四年安撫使李大亮築郡城,周四百八十四步,東西南面開濠,北倚江爲濠。長壽二年遷州治於城東北二百步。開元年復議遷州治於江北袁山之南,不果,遂展故城直南二百餘步,去卑濕而就爽塏。建寧二年,嘗築羅城千五百餘丈,又築外城浚濠。其後又展城之東南面。五代唐天成三年楊吳嘗增葺以備守禦。長興四年復修浚。南唐時復以磚石甃東南面子城。宋大中祥符間因舊城修築,周七里二十步,子城周一里一百二十步,北枕秀江,三面爲濠。建炎初復增修之,開禧中又復增治,其後相繼繕修。元至正十二年爲徐壽輝將歐祥所據。二十二年城歸於明太袓,洪武四年又加修築。天順七年水溢城圮,尋修復之。弘治六年至正德七年、九年、十五年皆經葺治,嘉靖以後復屢修築。有門四,城周八里。」
袁山,府東北五里。峰巒秀拔。晉隱士袁京居此,因名。其北曰小袁山,迴聳相對。又震山,在府東十里。一名馬鞍山,山下有巖,幽晦深險。唐盧肇《記》:「其山本名呼岡,在城東方,望之正若冠冕,同麓異峰,四首相屬,兩仰成形,如畫震卦,因易其名。」又東十里曰雕山,高百丈,周二十里。○坤長山,在府西南七里。山自坤方來,連亘甚遠。一名旗山。
仰山,府南六十里。周數百里。高聳萬仞,絕高處可仰不可登,因名。蓋州之鎮山也。其最勝者曰集雲峰。山中石徑縈迴,飛瀑湍駛,敻異人境。又小仰山,在府南三十里,亦高秀。晉鄧表修煉於此,一名鄧表峰,又名水晶山。○蟠龍山,在府南五十里。自山椒至巔凡三十六曲,上有蟠龍寺,唐末南平王鍾傅所建。峭壁奔湍,爲一州之勝。又木平山,在府南七十里。有三峰挺秀,高勝與仰山相埒。
將墳山,府西百里。周四十里,高三里。相傳漢武帝時有將軍易洸者領兵至宜春,卒於此,因葬焉。又望鳳山,在府西北七十里。周六十里,高三里,中有一峰如鳳。○老山,在府西南六十里。崇高峻拔,山巔飛瀑,下注爲清瀝江,北流入秀江。
嚴嶺,府北五十里。山勢峭拔,自下而上有小徑十八折,頂名仰公山,下有小溪,溉田甚廣。相近者曰石桑嶺,地多怪石。有石門,自門登嶺凡百餘丈。上有民居。又五虎嶺,在府北六十里。五嶺相連,形勢如虎。○大軍嶺,在府西北九十餘里,周迴十五里。山腰有泉,名水漿湖。相傳隋末戰場也。
南源嶺,府東四十里。嶺凡五,俗稱「南源五嶺」。又澗布嶺,在府南六十里,與吉安府安福縣接界。宋嘉定四年嘗於此置砦,以遏郴寇。又分水嶺,在府東南六十餘里,與嚴營山砦相近,皆防扼峒寇之所。○將嶺,在府西百餘里,上有黃王寨。又四望嶺,在府西南七里,高可四望。志云:府東十里有羊角峰,雙聳如羊角,一名雙箭峰。又聳翠峰,在府西三十里,峻壁孤峙平原之上。
萬勝岡,府東五里。五代梁乾化四年,淮南將崇景以袁州叛附於楚,楊渥遣柴再用討之,敗崇景於萬勝岡,崇景棄州遁是也。又牛欄峽,在府東二十里。左有金谿山,右有銀屏山,相對若欄。志云:袁有三峽,謂牛欄峽與分宜之鐘山、昌山二峽也。○化成巖,在府西北五里,下瞰秀江。絕頂有浮圖,宋紹聖中郡守王古所建,爲登臨絕勝處。又石乳洞,在府東三十里。闊數丈,深一里許。或謂之石室山。又府西三十餘里有石屋山,洞深百餘丈。又漠塘洞,在府北六十里。初入闊可數丈,有潭水流洞外。繼入小洞漸遠,一竇通明,地名帶塘,距漠塘已二十餘里,深不可測,鄉民嘗於此避寇。
秀江,在府城北。亦曰袁江,亦曰渝水。源發萍鄉縣羅霄山,東流經府西十五里爲稠江,至城下爲秀江,下流三百里,經分宜、新喻至臨江府合大江。○清瀝江,在府西南六十里。源出老山,經府西三十里之鞏溪,又經府西十五里之丫山分二派,一爲府西南十里之官陂水,一爲古江。官陂江又分二派,一爲府西南五里之司谿江,亦名沙陂江,一爲府西五里之新江,又會爲麟橋江以入於秀江。麟橋江,亦在府西六里。古江則舊傍山流,今涸爲田矣。
仰山水,府南六十里。源出仰山側,東北流經府東北十五里廣順橋下入於秀江。又九曲水,在府南五里,地名山口。其水縈紆曲折,經縣東三十五里赤橋下入於秀江。又鸞溪,在府西北六十里,下流亦入秀江。○東湖,在府城東。舊爲名勝,歲久湮廢。宋嘉定十三年開濬,今復廢。府西十里又有石湖,餘址僅存。志云:府城西又有西池,唐乾元中刺史鄭審所開,爲州之勝。今亦廢。
李渠,在府城西,源出官陂口。《唐書》:「袁州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元和四年,將順守袁州時,州多火災,居民負江汲溉甚艱。將順以州城地勢高,而秀江低城數丈,不可堰使入城,惟南山水可堰,乃鑿渠引水,溉田二萬。又決而入城,繚繞閭巷,其深闊使可通舟,經城東北而入秀江。邦人利之,目曰李渠。」自唐以後,守土者相繼修浚,渠屢廢而復治。明初亦嘗濬復,謂之西陂。又有益州塘,在城西北。亦唐元和中李將順所築,廣三十畝。形家以爲塘於州利益,故名。中有二島,曰臥龍洲。自塘穿渠遶州治,與李渠接,又東流經縣南赤板橋入石塘。今堙。又雷塘,在府東北七里,方三頃。或云即雷潭也,秀江所匯而成。郡志:潭在府東北七里。今皆堙廢。
宜春泉,府西四里。《唐志》:「宜春泉醞酒入貢。」《寰宇記》:「縣有暖泉,從地湧出,夏冷冬暖,清澄如鏡,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以名縣。」《晉•地道記》:「縣出美酒,隨歲舉上貢,蓋因此水得名。」或謂之靈泉。今府治西北有靈泉,蓋故迹已堙也。○濘泉,在府北三十里,溉田萬餘畝。又泉坑,在城南一里,東流至赤板橋入秀江,溉田萬畝,冬夏不竭。
澗布鎮,在府南澗布嶺,有巡司;又黃圃巡司,在府西百里;俱洪武初置。又廢稅課局二:一在府西百里,景泰三年革;一在城北,嘉靖三十七年革。志云:縣東北舊有河泊所,正統十四年革。○秀江驛,亦在府城北。舊爲秀川公館,洪武初改置驛。
宜春臺。在府城內東南隅。高五十丈,周覽川原,實爲壯觀。又仙女臺,亦在城東南隅,與宜春臺相望。城西南隅曰鳳凰臺,枕城爲臺,樓觀突兀。志云:宜春有五臺,城南十五里湖岡山有湖岡臺,西北化成巖曰化成臺,與城內三臺爲五也。

分宜縣

[编辑]

分宜縣,府東八十里。東至臨江府新喻縣七十里,西南至吉安府安福縣百里,北至瑞州府上高縣百四十里。本宜春縣之安仁鎮,宋雍熙初析置分宜縣,以分自宜春而名,屬袁州。元因之。縣舊無城,正德七年始興築,城垣卑薄。嘉靖三十七年以旁郡寇起,因議增築。三十九年城成,周四里有奇,編户一百九里。

鐘山,縣東十里。山有巨石,臨江如峽,亦名鐘山峽。峽長九十餘里,與新喻縣接界。峽中之水即宜春江也。○昌山,在縣西二十里。周迴十八里,下瞰秀江。志云:山舊名傷山,崇山對峙,袁江出其間,巨石截流,潺湲激湍,舟行上下,輒多覆沒。晉永嘉四年羅子魯於山峽堰斷爲陂,灌田四百頃,時以傷非善徵,改名曰昌。唐會昌中太守鄭望夫復修堰溉田,後人思之,名峽中石曰望夫石,亦曰昌山峽。又玉岡山,亦在縣西二十里。卓立如玉,其下盤迴平衍。
臺山,縣北二十五里。山頂平曠,廣數畝,若臺。又貴山,在縣北四十里,地產鐵。《唐志》宜春縣有鐵。宋雍熙初置貴山鐵務,蓋以此。後廢。又三峰山,在縣北百里,亦高秀。○袁嶺,在縣西北十餘里。七峰聳起,如列戟然。相傳漢袁閎嘗避地於此。其第三峰之麓有洪陽洞,仙人葛洪、婁陽棲真處也。洞門東嚮,高數十丈,初入平夷平爽,益西則盤迴峻阻,石室深邃。中有流泉,春溢冬涸。又有小洪陽洞,在洞之頂,門甚阨,中可容千百人。志云:洪陽洞在縣西十五里。又仰嶺,在縣南六十里,極高峻,登之可瞰吉安城。
靈僊洞,縣北三十里。險峻崎嶇,仰視石屋,如雲霞往來之狀。又桃源洞,在縣北百三十里。高峻幽邃,洞口空明。東北行半里許有石室,極虛曠。益折而東,泉石更勝,不可窮詰。距桃源洞二里曰風洞,居山之陽,阨不可入。旁有流泉,水石參錯,清風出焉。○鈐岡,在縣南二里秀江南岸。羣峰迴合,如列屏障,岡獨端秀嶷重,正與縣對,登其上則四遠皆在目前。志云:岡延袤數十里而至城南,新澤水出其右,長壽水出其左,而夾於山末,故名曰鈐。又仙女臺,在縣東南五里,羣山環抱,一峰高聳。
縣前江,在縣城南,即秀江也。自宜春縣流入界,經昌山峽而東,澄澈環抱,出鐘山峽,入新喻縣界。○峴江,在縣南五十里。自南境之雙源、里源發源,會於雷同嶺下,入章谿,至石磊下爲峴江,築陂溉田數千畝。志云:縣南五十里有雙溪水,亦兩源合流,出雷同嶺下,會章谿入峴江合於秀水。
楊江,縣西北四十里,東南流會於秀江。縣北八十里有楊橋水,南流六十里注於楊江。縣西北三十里又有野江,亦南流入秀水。又赤江,亦在縣北,流三十里,經縣西二十五里之江斜潭,出昌山峽而合秀江。○嚴塘江,在縣東南三十里。志云:發源自檀溪及李家礱,出水口會新喻江。又渭江,在縣東三里。自新祉江流出七里坑,合秀水。
介溪,縣北十五里。源出北境之介塘,渟匯清澈,冬夏不竭,溉田千餘畝,東南流十餘里,出縣東五里耽江橋會秀江。又竹橋水,在縣東北二十里。自臺山發源,下流出小江口白米渡會於袁河。○汊江水,在縣南五十里。其源左出仰嶺,右出縣南五十里黃真人臺,旋繞而南,至泉江山下二水相夾,出安福同橋、廬陵板陂至吉水同江,會入大江。
西岡湖,在縣北二里。廣六十丈,灌田數百畝。又落星湖,在縣西五里。廣五十餘畝,其深莫測。相傳唐時本民居,夜見巨星流止其屋,旦遂成湖,因名。○源澗泉,在縣南泉源嶺下。溉田百餘畝。
安仁驛。在縣治東,以縣舊爲安仁鎮也。明嘉靖三十年移置東門外。○峽山寨,在縣南。其地山峻水險,高崖峭壁,相傳唐李克用曾駐兵於此,遺址尚存。又白斜寨,在縣北,亦昔時屯戍處。○萬年橋,在縣治東,跨秀江上,明嘉靖三十五年建。釃水十一道,長百二十丈,稱爲壯麗。

萍鄉縣

[编辑]

萍鄉縣,府西百四十里。西至湖廣醴陵縣百二十里,西北至湖廣瀏陽縣百四十里,西南至湖廣攸縣二百七十里,東南至吉安府安福縣二百九十里。本宜春縣地,三國吳寶鼎二年析置萍鄉縣,屬安成郡,以楚昭王渡江得萍實於此而名。晉仍屬安成郡,義熙中嘗封何無忌爲萍鄉縣公。宋、齊仍曰萍鄉縣,隋屬袁州,唐、宋因之。元元貞初升爲萍鄉州,明朝洪武二年改州爲縣。今編户百三十一里。

萍鄉故城,縣東五十里。亦名甘卓壘。《城冢記》:「晉太興元年陳敏僭王江東,與杜弢謀相應,元帝遣鎮南將軍陶侃水陸二道來伐,又使甘卓領兵至縣東築壘,連接五所,即此地也。」志云:壘東近瀘溪鎮,有聖岡嶺,衆山迤邐,蒼翠重重,即甘卓築壘處。又有石室與壘相近,四圍高峭,中虛如室。隋、唐以後遷縣於今治。元爲州治,至正十二年徐壽輝將歐祥由湖南來寇,守臣別速堅遣兵禦之,戰不勝,州陷。十年湖南官軍吳天保以所部荅剌軍克復州治,未幾復爲祥所陷。二十二年歸於明。舊未有城,正德七年築土城,嘉靖以後屢經修築,周不及八里。
羅霄山,縣東六十里。高數千丈,延袤百餘里,下有石潭,深不可測,秀江之源出焉。又武功山,在縣東百二十里,與羅霄山相接。宋紹興間峒寇猖獗,州將趙扆統軍剿捕,立栅山上,至今樵者猶得斷戈遺甲。一名葛仙峰,相傳葛玄煉丹處。山之下有羅霄洞。志云:武功山根盤八百里,跨袁、吉二郡界。○毛仙山,在縣東二十三里。宋時置毛山驛於山下,爲往來通道。又九嶷山,在縣東七十里,以連帶九峰而名。山側二峰峭拔,若雙鶴飛舞之狀,名曰仙鶴嶺。
楊岐山,縣北七十里。相傳楊朱泣路岐之所。或作「煬岐山」,云隋煬帝曾陟此。一名玉女峰。又楚山,在縣北九十里。相傳楚昭王曾經此,山巔有昭王臺遺跡。○案山嶺,在縣北五十里。左右兩山相峙,中平如案,因名。有亭曰高安,爲往來休息之所。又馬跡嶺,在縣南七十里,平夷修遠。相傳甘卓曾經此,馬跡猶存。
裏大洞,縣南三十里。山圓如覆鐘,有兩洞相接:上洞口在山趾,石田廣袤;下洞口出山腹,巨石如屏,中有小溪。宋建炎初避亂者多歸焉,巨寇張成攻圍數日,洞中人仰射,賊有死者,乃却。兩洞廣可容千人。○下石坡洞,在縣西北四十里,有巨石窒其門。宋靖康中巨盜曹成輩劫掠鄉井,里人相率去石入洞避難。洞空曠,可容千人,一夫守之,寇屢攻莫能入。又曹源洞,在縣西二十里。深廣可容千餘人,宋建炎間居民嘗避寇於此。
縣前江,在縣治南,即楊岐水。發源楊岐山,西南流四十里過縣前,又九十里入醴陵縣之渌江,亦謂之萍川水。○羅霄水,在縣東南四十里。出羅霄山,分二派:東流爲盧溪水,入宜春縣界謂之秀江,即袁江上源也;西流入醴陵縣界合渌水。
新江,縣東三十里。唐咸通中郡守顏遐福奏開以通湖南,才十餘里而輟,故跡猶存。又泉江,在縣東三十里,有泉出江中,因名。下流通羅霄水。○寒泉,在縣東二十里官道傍,溉田甚廣,大旱不竭。《名勝志》:「縣西八十里有蕭仙潭,匯五溪之水而成,俗傳蕭史嘗遊此。」
草市鎮,縣西八十里。有巡司。又縣東九十里有大安巡司,縣北九十里有安樂巡司,俱明初置。又湘東市,在縣西三十里。舊有湘東驛,宋建炎間移於縣西三十五里之黃花渡,有黃花橋。元驛廢。《輿程記》:「湘東去醴陵縣八十里。」又廢愛直驛,在縣東三十里,亦宋置。又東二十里爲盧溪鎮,以臨盧溪水而名。志云:盧溪通舟楫,有小市,爲縣津要。○宣風鎮,在縣東七十里。宋時置宣風驛,後廢。鎮東西凡三里,爲水陸之衝。
萍實橋。在縣西南,以楚昭王得萍實而名。楊吳時置橋跨縣前江上,後圮,明初復建。志云:縣西北七十里醴陵界有香水渡,此爲楚昭王渡江得萍實處。

萬載縣

[编辑]

萬載縣,府北八十里。東至瑞州府上高縣百有五里,西至湖廣瀏陽縣二百五十里,北至南昌府寧州三百六十里,東南至分宜縣百三十里。漢建成縣地,屬豫章郡。三國吳黃武中析置陽樂縣,晉太康初改曰康樂,仍屬豫章郡。宋、齊因之,隋省。唐武德五年復置陽樂縣,屬靖州,八年州廢,省縣入高安縣。五代梁龍德元年,楊吳順義元年也,始置萬載縣,屬袁州。南唐保大十年改屬筠州,宋開寶八年仍屬袁州。宣和三年改縣曰建城縣,紹興二年復故。縣舊無城,正德六年始築土城禦寇,八年城始就,十年復增築之。未幾圮於洪水。嘉靖初重築,二十一年、四十三年皆嘗營葺。萬曆初復甃以磚石,十六年以後修葺不一。今城周六里有奇。編户百有四里。

康樂城,縣東二十里。邑志:縣東隅有康樂城,元末紅巾劉仁據縣時築,周五里,即此城也。洪武初仁弟敬來歸,城遂廢。
龍山,在縣治後。龍江經其下。其勢峛崺,來自衡、霍,爲縣之鎮。官衙綴倚其麓,俗呼官山。又紫蓋山,在縣西北十五里。山勢崇聳,屹若車蓋,舊名雲蓋山,後改今名。又銀山,在縣西十五里。山有巨石,潔白如銀。中有洞,可容數百人,寇亂時民多避其中。○穩山,在縣西八里。兩山對峙,中通一徑,俗呼爲穩山關。其相接者曰坤山,聳峻嵯峨,林箐叢密,東曙不及,惟斜陽可到,往來者皆經其上。又東岐山,在縣東七里,與上高縣接境,委蛇屈曲,路徑多岐。有峰曰鵝鼻,元虞集以爲似蜀中之鵝鼻峰,因名。縣東南五里又有雞籠山,平地突起,周圍盤旋,巉石壁立,有泉四時不竭。近時嘗置營於其上。
湯周山,縣西三十里。延袤峭峻,巨石清流,遍滿山谷。相傳晉安帝時有湯、周二士得仙於此,因名。又峰頂山,在縣西南三十里,高可望郡城。有泉清冽,可以灌溉。志云:縣西八十里有書堂山,山谷深鬱,常有雲霧,世傳晉習鑿齒嘗居此。又有東臺山,在縣西南九十里。山皆石壁,巉巖峭峻。○九龍山,在縣西百里。山有九峰,嵯峨秀麗。又西二十里曰鐵山,地產鐵,與瀏陽縣分界。
清泉山,縣東北四十五里。林木森聳,瀑布懸流,俗謂之小仰山。又四十里山,在縣北三十五里。林麓深邃,延袤曠遠,周迴恰四十里。又五雷山,在縣北二十里,有五山相連。○皂山,在縣北六十里。屹然突立,山色似皂,與瑞州府新昌縣接界,一名連香嶺。又北十里曰謝山。志云:邑人謝仲初昇仙於此,因名。泉石甚勝。又龍門山,在縣北九十里。羣峰環聳,盤踞如龍,中有凹路,狀如龍門。
十八渡嶺,縣北四十里。舊時路在嶺下,循環一水,往來凡十八渡,後人闢路嶺上,遂免迂陟。又浮樓嶺,在縣東十里。巑岏秀麗,兩山突出如角,遠觀若樓浮雲中。○大關嶺,在縣西六十里。羣峰聳翠,中道崎嶇,俗呼大官嶺。又白水嶺,在縣西八十里,高數十仞。嶺下平坦,廣袤數里。中有小溪,水色常白。縣西百里又有大陽嶺,嶺周百里,形勢陡峻,曙光先照,至昏不冥。
龍江,縣北五里。源出縣西百二十里金鐘湖,東經大關嶺,過龍山爲龍河,又東入瑞州府境而爲蜀江。志云:金鐘湖水分二派,東流爲龍江,西流入瀏陽縣之瀏水。又縣西六十里江中有魚鱗灘,江水迅急,亂石橫列如鱗,因名。縣東北二里又有龍洲,洲廣數百畝,石洞水與龍江水合流處也。亦曰龍河渡。○多江,在縣北七里。龍江、石洞二水相合後,溢流旁出,至此平淺,涸露小洲,三五縱橫,支流合派,因名。蓋即龍河之別流矣。
石洞水,縣西南十里。源出縣南二十里竹山洞,北流經楊河山會白沙水,過縣治南南浦橋下,繞學前爲學前江,又東北出城合於龍河。志云:學前江有三源:一源即石洞水也;一源出鵝鼻峰,西流近城伏地里許而復出爲塢溪,入城會學前江;一源出城東南廠塘,西流入城中分兩派夾流而北,會學前江。亦謂之三江。
錦江水,縣北三十里。源出謝山,下流入於龍河。縣東北三十里又有康樂水,亦出謝山,東南流至縣東二十里之丘江而會於龍江。或謂之謝江水。○野豬河,在縣西三十里。亦出金鐘湖,北流過魚鱗灘爲深潭,會竹洞水而合龍河。其水迂回旋繞,奔騰峻急,舟行者患之。又劍池水,在縣西九十里。其地有靈棲巖,池水出焉。別有曾家源水流合劍池,下流出沙江橋入金鐘湖。
鐵山鎮。在縣西鐵山下。有鐵山界巡司,明初置。又高村鎮,在縣西二十里。舊有巡司,元末廢。洪武四年復置,十二年革。○鄢玉寨,在縣西湯周山下。宋靖康中寇亂,邑人鄢玉者率鄉民立寨禦之,故址猶存。又黎源村,在縣北百二十里,爲府境之要害。萬曆二年羣寇侵犯,官兵討之,賊首楊青山遁入黎源峒天井窩,依山爲險。事平置黎源哨,設官兵守之,後漸廢。崇禎六年復設以禦楚寇。志云:萬載之黎源,與奉新之百丈、新昌之黃岡、靖安之雙坑、武寧之黃竹,五洞相連,俱潛通大溈山,岡嶺重複,亡命者多阻險其中。萬曆三年以後餘孽猶嘯聚於此。五年撫臣潘季馴議立黎源哨,又添兵守銅鼓營。崇禎六年土寇猖獗,黎源亦爲防禦要地。

附見

袁州衛。在府治東。洪武元年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