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装酱油的瓶子不能打醋”吗?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装酱油的瓶子不能打醋”吗?
齐齐哈尔车辆工厂货二车间工人学哲学小组
1969年12月7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过去,我厂党内走资派极力推行叛徒刘少奇的修正主义办企业路线,搬来了许多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他们说什么“装酱油的瓶子不能打醋”,每人只能干一项工种,铆工不准干焊活,电焊工不准干气焊活,甚至设备坏了,操作者能修也无权修理。

我们车间是货车组装车间,需要工种多。过去,在机械分工制的束缚下,经常出现“铆工对活焊工看,焊工焊活铆工站”的情况,不能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一次,有个小组的电焊工上医院看病去了,铆工只好等着,等电焊工回来后,气焊工又有事走了。就这样,经常因为工种不齐影响生产。组里有个工人为了不影响生产,主动拿起气焊枪来干,正好被工厂走资派碰见,说他“违反操作规程”,逼着写检讨。这种机械分工制象枷锁一样套在工人脖子上,压制和束缚了工人阶级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工人间的团结和协作,阻碍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装酱油的瓶子不能打醋”吗?机械分工制该不该破?在斗、批、改中,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 毛主席教导我们:“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他们可以组织起来,向一切可以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替自己创造日益增多的福利事业。”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工人阶级为什么不能每人多掌握几项工种的技术呢?把工人看成毫无能动作用的“酱油瓶子”,在人与技术这对矛盾中看不到人的主导作用,这是叛徒刘少奇“群众落后论”的一种表现。

革命迅速摧毁了一切旧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在社会主义革命竞赛中,为了多快好省地完成生产任务,我们打破了机械分工制,实行一专多能,人人争当多面手。现在,我们车间每个工人基本上都能干两项工种,有的掌握了六、七项工种的技能。在生产中,充分发挥人的生产积极性,发扬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如中梁组焊班的铆工既对活,又电焊,一人顶上两人干,在同样完成任务的情况下少要了六名电焊工。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69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5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