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名臣言行录 (四部丛刊本)/卷第十四之二
三朝名臣言行录 卷第十四之二 宋 朱熹 撰 景海盐张氏涉园藏宋刊本
|
十四之二
密学陈公
公名襄字述古福州𠋫官人中庆历二
年进士第历建州浦城县主簿台州仙
居令知孟州河阳彭州濛阳县召试充
袐阁校理判尚书祠部出知常州 神
宗即位召修起居注知谏院管勾国子
监未几罢谏院兼御史知杂事判吏部
流内铨知制诰兼直学士院出知陈州
徙杭州召还知通进银台司除枢密直
学士判太常寺兼侍读卒年六十四
公既孤且多病常以先君侍郎之言为念居
间益自䇿励上事继母以孝下教弟妺以
义方求士之贤者亲而友之得其郷士陈
烈周希孟郑穆为之友四人者气古行高
磨礲镌切相期以天下之重为巳任时学
者方溺于雕之文以相高所谓知天尽
性之说皆指以为迂阔而莫之讲公与三
人者独以斯道鸣于海隅闻者始皆𥬇之
而惊四人者不为变守之益坚躬行于其
家由家达于州闾人卒信而化之父兄皆
饬其子弟请从之由是闽中士人宗之谓
之四先生虽有诞突盗傲不可率者不敢
失礼于其门巳而四先生之名传之四方
从之学者日益众〈叶祖洽撰行状〉
公主建州之浦城簿会邑阙令公独当县事
邑之封疆远多世族前后令罕能制蔽蒙
请托习以为常公夜寐夙兴务究其弊讼
之难听而积久者穷极夲源剖决无留有
请托者惜其士类不欲遽绳以法每听讼
必使数人环列于前私谒者无所发由是
邑人知公之不可干老奸宿𧷢缩手䘮气
民畏且爱争图公之像以神事之至今先
有诏郡邑兴学公遂谕邑之富人出所馀
以缮学舎学成使邑之子弟造焉公为入
学讲说不斁士之自远方来者至数百人
部使者安刑部积始至其县公即以十事
便于民者干之安皆行之人受其赐〈行状〉
公为主簿集其士子弟及庶民之好学者教
于县庠使孝于其亲顺于其昆信于其郷
仁于其民由是为其父兄者更相纠戒不
可以非礼干吾簿焉时有禁近大臣扶护
亲䘮还闽衢州以南所过邑皆调民丁七
百送其行李至浦城公曰农时方作虽王
命尚不可夺之矧以为私耶乃令僦赁以
𭛠〈刘执中撰祠堂记〉
陈述古密直知建州浦城县日有人失物捕
得莫知的为盗者述古乃绐之曰某庙有
一锺能辨盗至灵使人迎置后阁祠之引
群囚立锺前自陈不为盗者摸之则无声
为盗者摸之则有声述古自率同职祷锺
甚肃祭讫以帷帷之乃阴使人以墨涂良
久引囚逐一令引手入帷摸之出乃验其
手皆有墨惟有一囚无墨讯之遂承为盗
盖恐锺有声不敢摸也此亦古之法出于
小说〈笔谈〉
仙居为县僻陋民不知教公于正岁因𦒿老
来贺作劝学一篇使门人管师复读于庭
且谕之曰吾秩满即去尔有子弟亟遣就
学于是𦒿老相与感泣叹嗟从之翕然毎
过社稷孔子庙必下而趋邑人自是有所
矜式学者兴起县有西圃芜废弗葺纵民
耕种其中然每有兴建必为民利故瓦木
之资不责于民而乐输之下至织席之微
亦愿出所得以助焉及公去也老㓜攀车
遮道几不得出境〈行状〉
知孟州河阳县会司徒富公亦自郓移镇河
阳一见公即厚遇之燕游登临必与之偕
吟咏樽爼更和迭倡富尝曰陈著作奇才
人也县之西有斋舎俾治新之率邑子弟
入学至弛身𭛠以诱之又命其徒张公谔
吴道分教之民莫不耸劝俄有谤者谓公
诱邑子以资过客富公闻之不能无惑志
以问公公对曰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
矣公苟惑谤何以为知已富不能折其亲
旧闻之有自京师来责公者曰可毁校以
塞谤公𥬇谓曰以一谤者使诸生遂不得
闻道其于自任何如卒不毁讲说不为少
懈然后富公益奇之知其自信之笃〈行状〉
公在河阳邑居隘陋盛暑公出家人间或垂
帘纳凉于厅事既而其椟失官缗钱二万
守者以为辞公不辨出已俸偿之物议喧
腾富公亦以为信未几盗获于它邑乃守
椟者为之河阳里胥运置酒材破荡产业
者世以为病公命浙东从之学者张公谔
以百金僦田两夫募农师引沃水灌为稻
畦种以糯榖比其耕插耘耨收割也必躬
莅之而其往来皆用盛乐招集其民俾观
稼穑之法酒材既足民胥效之瘠卤之地
遂为膏温造故迹复生秔稌矣〈祠堂记〉
判尚书祠部遇权贵人奏乞寺观名额且度
僧人道士公坚执著令不为行因奏言近
年以来自宫闱宦官以及要近一例陈乞
盖秉政大臣不为 陛下爱惜典刑首为
渎乱所有诏令未敢奉行〈行状〉
岀知常州郡庠下窄不足以容生师公勤于
经始成以不日其规摹气象遂为诸郡庠
序之冠公晨入其中坐授诸生经义旁决
郡事由是毗陵学者盛于二浙治平𥘉召
还将行委官阅公帑得杂收无名钱数百
万因召积年有官逋未偿情可矜而力不
足者悉以输之盖公淡于宴乐故有馀足
以周物〈行状〉
常州运渠横遏震泽积水不得北入于江以
为常苏数邑民田之害者累世矣公以渠
之丈尺对民田之步畒分授以浚深广有
制不月而成遂削望亭古堰而震泽积水
乃克北流民害以除而田旱有漑丰穰岁
飨矣〈祠堂记〉
管勾国子监时有诏令两制台阁臣僚议学
校贡举之制公因奏曰事得其夲则为之
甚易 陛下先求贤德使为师长则百度
可不劳而成伏见常秩陈烈管师常程颐
经行修明宜召为太学官使学者有所师
法〈行状〉
熙宁二年陈述古学士襄自右史迁台杂近
例左右次𥙷知制诰台杂乃叙迁三司副
使于是特降旨𠋫知制诰阙与召试襄辞
曰 陛下以义使臣则臣敢不惟命是听
岂可计较资地以为轻重况义之所在知
无不言夫岂知𫓧锧之在前而宠禄之居
后哉一有顾利避害之心则依违姑息无
所不至身且不正焉能正人乃许追寝前
命明年以言青苗事复为右史又岁馀始
掌诰命〈吕氏家塾记〉
方是时朝廷一新天下法度公数上䟽论列
言多留中尝言人君先于知道其次在得
贤然后务立法度多见嘉纳〈行状〉
召试知制诰公不就奏曰朝廷比以制置条
例司改更常平新法中外之议皆以为扰
臣忧责不得不言未能开悟圣心蚤令
寝罢不职之罪不知谴所其有召试臣不
敢当旋罢知杂直舎人院兼天章阁侍讲
复修起居注皆辞以为言事不职不敢承
命仍乞外𥙷御批其䟽近除知制诰卿以
言事未遂恳不受命且求外𥙷朕素慕卿
经术行巳深惜远去故特还旧职庶几左
右经席渐磨道义以适所愿闻今览来奏
尚欲固辞岂未悉朕意欤今还卿来章当
亟就职遂复修注判铨焉〈祠堂记〉
杭为都会宾旅之冲又属朝廷相继遣使公
外应接使客内抚循士民州不知其扰杭
虽号水郷而其地斥卤可食之水常不继
唐相国李长源旧为六井引西湖以饮民
井既久废不修水遂不应民用公命工讨
其源流渫而甃之井遂可食虽遇旱岁民
用沛然〈行状〉
陈地势卑毎遇霖雨遂无通沟州民苦之公
命修八字沟以渫水城中无𭰖行之阻州
之学舎隘甚自范文正公有意辟之数十
年矣公一朝以官舎广之亲入学与诸生
讲中庸州人始不务学至是踊跃自𡚒公
尝释奠学中州人各遣童稚观礼公一以
善言循循诱之莫不感励〈行状〉
熙宁中陈州一日晨起屋瓦尽有冰文作花
果鸟兽状如云母印著粉𥿄时陈襄侍读
守淮阳有属请奏祥瑞者公云此事当奏
但非瑞奏耳但作奏云有此祥异不敢不
奏以竹𥯃盛瓦数十枚奏呈冰文虽消痕
迹犹在识者皆以陈公为得体〈韩庄敏遗事〉
公生平讲求万民利害虽非其职必录于篇
会其部使可以立事者则以授之利及四
方者又不知其数焉凡干朝廷治体州县
养民之事必求其术之可以为法者鳏寡
独遗弃㓜子灾伤水旱㐫札疾疫恤穷
安富养老劝农治兵牧马练将守边积榖
生材差𭛠漕运之事莫不夙夜图营精密
曲尽之术而又以询于贤者明者能者不
惮谦逊屡求广谘访既得一善则又称
其得之所自而推以授人此其平生存心
凡四十年弗懈也既亡彛检其手书议及
民政讲求治道或以相授或以相谘凡馀
百夲或累至十幅盈𥿄细书讲论得失则
其以天下为巳忧也又如此使之大用岂
可量哉〈祠堂记〉
公将终妻子环泣求所以语后者公索𥿄笔
书先圣先师四字付其子而绝〈行状〉
公为人宽厚长者而临事有不可犯之色勇
于为义其气浑然人欲以喜怒探之终莫
之得遇利害得䘮恬如也其接物诚其与
人恭而温与之游者不觉鄙咎之失于心
也〈行状〉
富丞相当国日引陈襄述古为上客述古所
以告富公者尽仁义也有不恱富公者造
为五之号而襄在其一夫流言待无知
者而传至智者则止矣以富公之贤其门
岂无善士以述古之贤而肯为人作乎
〈吕氏家塾记〉
公之平生以道德教育天下英才为巳任故
以学业出入其门者无虑千人而齿于仕
版辅大政亲近侍列台阁帅边防者有矣
守方州使诸路佐郡邑宰人民者所至多
焉莫不知所以仁民为固国之夲也治巳
为临下之范也学古为修身之资也事亲
为行道之始也官于四方而民受其赐者
皆公之所教也不止如是焉自始逹及终
身凡闻天下之贤有学行者有吏能者有
道德者有忠义者其才可以进之于朝以
为民庇及具表则者不必识其人也必书
其实以遗其所部使牧守或执政柄者未
登其贤而用不巳也因之㧞擢致身于亨
显而不知其自于公者众矣是以其亡四
方髦士及公卿大夫识与不识若䘮其朋
咨嗟靡息焉公之于学志在考古以治其
性为夲事君以建其忠为业故虽燕居必
持厥志谓𭧂其气者不可以入君子之德
是以虽家人臧获平生未始见其不足之
色锐于经纶天下大务能受尽言乐闻
已过喜于为善度量渊广长于包荒乐于
教民其职精于治体其政先于变俗其仁
勤于济众其交贵于谦光故其出入中外
𥙿𥙿然弗以进退荣辱动其心焉每曰惟
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吾徒之事也其知
谏知杂言出至诚详审有绪不为激讦故
虽讥病大臣𥙷救时政 上每嘉纳而多
留中〈祠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