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上国史馆总裁提调总纂书
作者:龚自珍 
本作品收录于《定庵文集

内阁中书、本馆校对官龚自珍上书各中堂各大人各先生阁下:本馆现在续修《大清一统志》,自乾隆三十九年书成后,伏遇今日重修,欣贺无量。续者纂其所未载,修者订其所已成。自珍与校对之役,职校雠耳。书之详略得失,非所闻,亦非所职。虽然,窃观古今之列言者矣,有士言于大夫,后进言于先进之言,有僚属言于长官之言。僚属言于长官,则自珍职校雠而陈续修事宜,言之为僭、为召毁,士言于大夫也,后进言于先进也,则虽其言之舛,先进固犹辱诲之。自珍于西北两塞外部落,世系风俗形势,原流合分,曾少役心力,不敢自秘,愿以供纂修协修之采纳,而仍不敢臆决其是否,恃中堂以下之必辱诲之也。不得以官牍请,为书一通,如干条,如后方:

一、钦定《西域图志》,及《皇朝文献通考四裔考》,皆于西边新疆外胪属国一卷;西边有布鲁特、哈萨克、爱乌罕、纳木干、安集延、痕都斯坦诸类,旧志约略开载。窃谓西有西属国,北有北属国,北属国之情形,与西国尤不同。北属往往错处喀尔喀、伊犁之间,东北则错蒙古、黑龙江之间。天朝亦往往用其兵力,如乌梁海,则圣祖平漠北用之,高宗平准噶尔用之;巴尔虎,则圣祖平罗刹用之。科布多七旗,则以贸市至,无虚月。皆见忠悃,非安集延等孤悬葱岭者可比。是故钦定《蒙古王公表传》,则尝取科布多之扎哈沁一旗,考其世系,书其功绩,以壮盟府之藏。而乌梁海一国,三支分处,自讨噶尔丹招降后,和罗尔迈遣使贡貂,至今年班不绝。在唐努山者,则有和罗尔迈,见档册;在阿勒坦淖尔者,则有特勒伯克、札尔纳克,皆见档册;于功不为鲜矣,于恩不为杀矣。旧《一统志》于新旧藩服外,一字不及之,疑于无此属部者然。今开馆续修志,似宜行文理藩院,征档册,将三处乌梁海头目宰桑各部落界送馆,以便增补。

一、本馆现存贮圣祖圣训及《平定罗刹方略》一书。《方略》为文渊阁未著录之书,内各有巴彦虎事迹数条,各官书于巴彦虎皆不及之,但称巴彦虎现有借牧呼伦贝尔一事。按巴尔虎旧牧,当在尼布楚、雅克萨城之间,与内藩之乌珠穆秦地势正相直,宜檄理藩院行文黑龙江将军,将其头目迁徙年月部落界,移送到馆,本馆以圣训、《方略》核对之,即可纂补。

一、扎哈沁族类虽细,已蒙钦定表传胪入,宜将祃木特一旗,现在牧科布多之何所,补入北属国,如补乌梁海巴尔虎之例。

一、北之有科布多,犹西之有青海也。青海为部五,而科布多为部七。考现在档案,其不与商民通市者二部,曰土尔扈特,曰和硕特;其与商民交易者五部,曰杜尔伯特,曰额鲁特,曰明阿特,曰札哈沁,曰乌梁海。此七者,惟札哈沁得上见于表传,六部无闻。表传原为纪功绩而作,无功者不书。《一统志》,地书也,焉得而削之?考科布多地界,在喀尔喀之西北,伊犁东路之东南,宜行文参赞大臣,将札哈沁及六旗土界旗分,一一移覆本馆开载。又此处乌梁海之与唐努山、三乌梁海同异合分之故,迁徙之年月,可一并移覆,藉略见焉(按此在科布多与哈萨克接壤之处,距唐努山三支太远,故疑非同类)。

一、北厄鲁特者,本准噶尔、绰罗斯同族,阿逆未叛时,首先来归,诏隶三音诺颜部。据理藩院档册称:现在附盟于齐齐尔里克地方,见旗二,爵二,贝子二人。一称厄鲁特旗,一称厄鲁特前旗者是,与《皇朝文献通考》合。旧《会典》称:一旗先驻达拉尔河,一旗先驻喀尔喀河,《文献通考》袭是语。按《钦定王公传》,称阿喇布坦一族,先牧喀尔喀河,后牧推河,后乃徙牧乌兰乌苏。丹济兰一族,先牧喀尔喀河,后牧西舍穆棱,后又牧推河,后乃徙牧乌兰乌苏。年月皆在,始皆当称推河厄鲁特也,继皆当称乌兰乌苏厄鲁特也,何有曾牧达拉尔河之文?旧典一歧矣。于乌兰乌苏外,别出推河厄鲁特之号,似乎以阿喇布坦族为乌兰乌苏,以丹济兰为推河者然,两歧矣。细绎《王公传》,推河始立六旗,一旗是辉特,一旗是贺兰山之分支,与此无涉,此共四旗;茂海一旗,叛亡亦弗数,阿喇布坦之两旗,后并两札萨克为一,兄终弟及,兄无嗣,故其一旗则丹济兰子也。旧《会典》系乾隆二十六年所修,此并旗年月,亦难臆断,大约与典不甚相先后。典乃称乌兰乌苏为两旗,而不连所谓推河者数,若曰从其朔,则朔当是五旗,何但二乎?三歧矣。旧典外,馀所藏戊戌内版《搢绅》书与典同。又《王公传》、《王公表》皆称丹济兰先封贝子,其子先封公,后封贝子,并无先封台吉语,旧典及戊戌内板《搢绅》,皆于乌兰、乌苏则注曰两旗,贝子二人,于推河则注曰一旗,台吉一人,四歧矣。官书处处不合。再四考订,惟有敬遵《钦定王公表传》为的,馀书盘戾纠紾,而旧《一统志》遂一字弗及之,无可考。

一、所贵乎重修者,谓将纠旧误,补旧阙,亮非抄袭沿承而已。旧《一统志》于两牧地,既不道及矣,而于西套贺兰山厄鲁特之下,忽注云一旗系阿喇布坦裔,一旗系丹济拉裔。贺兰山在青海之东,乌兰、乌苏在沙碛之北,相去将六千里。一系绰罗斯族,一系和硕特族,今置和罗理名氏于不问,以北人之祖先,移赠于西,亦岂舛之细者矣?纠而正之,诸公岂有意乎?

一、旧《志》于青海下,奋书云:青海为四卫拉特之一,于西套下又注云:四卫拉特中,北厄鲁特居其一。考四卫拉特皆在天山北路准噶尔地,一绰罗斯,二杜尔伯特,三和硕特,四土尔扈特,后土尔扈特逃往俄罗斯,乃补入辉特,见于高宗皇帝御制文,及种种官书,种种档册,无弗合。青海是地名,非部落名,非种族名,其地则和硕特族居之,后辉特有居者,后土尔扈特种有居者,后绰罗斯种有居者,后北方之喀尔喀种有居者,又番僧察罕诺们汉之属僧,亦编旗而处之,将合此六者,而指为四之一乎?北厄鲁特乃绰罗斯之一支,以北为四之一,将置其全部于何称?今之修官书者阅至此,其谓之何?

一、西套厄鲁特两支,一和硕特,一土尔扈特,皆与青海近。戊戌内板《搢绅》,胪序青海之后,不误。旧《会典》乃于两支中,夹叙一乌兰乌苏,失之矣。旧《一统志》仅开载贺兰山之厄鲁特,而不载额济内河之土尔扈特,应补。

一、地名半以种族而得名,人皆知之。至地有以人徙者,无城郭之民类然,如明时兀良哈三卫,福馀卫是嫡酋所居,出口即是,泰甯卫出关即是,始则地因人得名,继且挟地名而徙,今之乌梁海,遂为皇朝极北境矣。和硕特有借牧科布多者,尝见科布多大臣章奏,遂称其一区为和硕特矣。札哈沁本西域汛卒之称,自安放科布多后,北方遂增一部落称呼矣。旧地名,新地名,类此者极多,考沿革者,宜略知此。

一、修书宜略知钩稽法,如四卫拉特,三有姓,独土尔扈特无姓。由后言之,虽谓土尔扈特即是姓可也,谓和硕特即姓和硕特,无不可也。由前言之,固皆以地名为姓,敢据《撤辰萨囊书》,称其出恭博地方,定土尔扈特为恭博姓。

一、卫拉特是五族公共之称,各种官书,独于绰罗斯一族则单称厄鲁特,不知始于何例。然如西套贺兰山及青海之厄鲁特廿有一旗者,细考实非绰罗斯,乃和硕特也,与它处又不画一。今宜定一例,连姓称绰罗斯厄鲁特,而西套青海皆改书和硕特。

一、青海四部,为旗二十有九,此外实尚有绰罗斯遗民一类,于乾隆二十九年前移徙,而无编旗明文,历来只数四大部而遗其一,旧志因仍。宜一面行文贵德循化办事大臣查覆,一面恭检钦定《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开载。

一、各处里差经纬度数,旧典颇多舛,如阿霸垓、阿霸哈纳尔,皆左翼有之,右翼无之,左右翼里差,断乎弗同。又如科尔沁六旗,只详一旗;鄂尔多斯七旗,只详一旗;宜行谘钦天监考补。

一、引书用旧说,宜加排比,各具体裁,官书中如《三通》,大抵沿旧文,少所发挥。如撰《七音略》,取之钦定《同文韵统》;撰《六书略》,取之钦定《西域同文志》。夫《西域同文志》,专为译西而作,故于国书下,先注明西域书,乃次各种书,而所胪仅西域地名、人名、山川名,若以皇朝全代全舆论,西域亦一隅之一隅,自宜分类博征,备详训诂,以《清文鉴》为主,以满、汉官名、地名举例,不得以西域山川举例,是撰皇朝《六书略》,而独以西域为主矣。《三通》为本馆朝夕编摩取材之书,故特发其凡,以劝慎重。

一、旧志驿站下云:自独石口至蒿齐忒九百馀里为一路,置驿九。考理藩院档册称,实六百里,置邮六。又志于古北口、喜峰口外,载乾隆三十六年之新邮,而张家口外,亦有新邮,自穆哈哩喀逊为新站起处,哈拉尼敦为住处,凡十六站,何以失载?又喀尔喀汗自备之邮站,亦宜略志一二,俾往来天使,知厥隘略。

一、回部风俗,亦佛教之支流,其人祖曰阿旦,其教祖曰默赫尔默特,其师曰阿浑,其同种曰穆哩斯玛奈,其学问曰二令,戒邪淫,戒杀,戒妄语,戒酒,戒盗;其字头,始爱里普;其历元,亦不拘至朔同日分杪无馀之法,而自成章蔀,不置闰,大约为西洋新法历书之所祖,或云颇近授时历也。其教实与西洋耶苏教大异。唐时流行中国之景教,《水经注》之祆祠,自是耶苏教,非默赫尔默特教,皆佛典所称九十六种旁门之一。要之比于准部之黄教食肉衣黄之制,不犹未远佛意哉?自珍别有《内典旁师考》一篇,呈览。窃按在西洋则为耶苏教,在蒙古准部则为宗喀巴教,在回部则为默赫尔默特二令教。风俗一门,宜区以详焉,以彰兼收并畜之赜且盛。

一、西域属国,如布鲁特之在南部,哈萨克之在北部,向于天朝恭谨,各官书只记大概。今中书徐松在西域时,曾钩稽两部世系地界沿革成两表,当代奇作,此可以沿用者。

一、西藏亦有属国,犹喀尔喀之附见巴尔虎、乌梁海、科布多,回部之附见布鲁特、安集延、痕都斯坦,准部附见哈萨克之例。曰廓尔喀实最大;其次曰作木朗,曰布鲁克巴,曰哲孟雄,曰落敏汤,皆宜附见。廓尔喀本名巴勒布。国初,巴勒布三罕,曰叶楞罕,曰布颜罕,曰库库木罕,于雍正九年,各奏金叶文,递哈达,译出词旨甚恭顺,命以玻璃磁器赏之。后三罕合为一。故巴勒布益强大,戊申辛亥两用兵,亦皇朝巨事实也。风俗形势,宜备载。

以上都一十八条,皆举其炳炳显显者,馀小事,头绪尚多,未易鬯宣。惧循袭而不改,阙略而不补,颠舛而不问,苟简而不具,弃置而不道,回护而不变,有重修之费,有重修之名,将使后之专门者,靡所镜也。中华文献,伙有通人,无甲第名位,弗敢妄议;惟此类语言文字,求之亲到其地者,尚或瞢昧,答不中问,可知从事铅椠之难。珍虽非绝诣,自是孤学,倘蒙垂择,致为荣幸,而于己非有利焉。不胜悚惶待教之至!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