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依靠工人阶级 提高商品质量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依靠工人阶级 提高商品质量
天津针织公司革命大批判组
1971年10月17日
本作品收录于《人民日报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产品,不但求数量多,而且求质量好,耐穿耐用。”在商业工作中,正确处理产品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是落实“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方针的一个重要内容。

商业收购和供应的商品必须保证质量。如果我们收购的工业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供应给工农业生产单位,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建设;供应给广大群众,就会损害工农兵群众的利益。对于社会主义商业来说,保证质量的观点,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围绕产品质量问题,始终存在着两条路线的斗争。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推行“流通决定生产”、“利润挂帅”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对待产品质量,不是从生产和工农兵的需要出发,而是受供求关系的左右,“萝卜少了不洗泥”,“萝卜多了剥层皮”。这样做的结果,既阻碍了生产发展,又影响了市场供应。

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荡涤着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刘少奇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受到了有力的批判。但是,它的余毒尚未肃清。有的同志认为:要保证商品质量,就得对生产单位实行反验、降等、拒收、压价等“管、卡、压”的办法。

正确对待工业产品质量,首先要解决为谁服务的方向问题。毛主席教导我们:“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社会主义商业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新型商业。对产品质量要求必须是反映广大工农兵的需要,讲究经济实惠,朴素大方,耐穿耐用。资本主义商业经营的目的是追逐利润,它必然是损人利己,巧取豪夺,欺骗人民,对商品一味追求外表好看,不求穿着坚牢。有的同志认为,“商品内在质量高低,工农兵不容易看出来,可以马虎点;而外观质量,工农兵容易分辨,必须卡严”,这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观点的反映。社会主义商业反对那种对商品外观吹毛求疵、对影响商品内在质量的“缩、褪、脆”等问题马虎从事的思想,而是在强调商品内在质量的同时也重视商品外观质量。

线袜,是我公司经营的一个品种。长期以来,广大工农兵对袜底、袜帮不耐磨、易破很有意见。过去,由于刘少奇推行“利润挂帅”黑货的影响,一些同志不是想办法解决“易破”这个内在质量问题,而是在外观花型上下功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批判了“利润挂帅”,我们根据工农兵的要求,和工业部门一起共同研究,把原来的线袜改为锦丝大包底袜,解决了“易破”问题,提高了线袜的耐磨牢度。这个事实说明,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

对于工业产品质量问题,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来解决。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还有什么与此相反的方针没有呢?有的。那就是缺乏群众观点,不依靠群众,不组织群众”,那种认为“要保证商品质量,就得“反验、降等、拒收、压价”的论点,恰恰是毛主席所批评的缺乏群众观点的论点。持有这种论点的人,只想对工业部门实行“管、卡、压”。他们颠倒了生产与流通的位置,不懂得提高产品质量的内因是工业部门,商业部门这个外因只能通过工业部门起作用的道理。他们单纯强调商业部门的“制约”作用。实际上,采取这种不依靠工人阶级,商业部门消极把关的办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就是相信工业部门的生产工人有高度负责的精神,能够把产品质量搞好。我们要把商业部门消极把关变为依靠工业部门的生产工人,加强工序半成品检验,使工、商结合起来,使生产与检验结合起来,边生产,边检验,使每个工人自觉地注意在生产过程中提高产品质量。

依靠工人阶级提高产品质量,是不是就不要商业检验呢?不是的。提高产品质量,主要依靠工业部门的生产工人,但是,商业检验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我们既反对对工业部门“管、卡、压”,也反对放任不管。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公司广大革命群众在商业检验工作中,变“管、卡、压”为“支、帮、促”。广大业务员、检验员走出办公大楼,深入工厂生产车间,宣传毛主席的指示,宣传多快好省的辩证关系。我们改变过去一些检验制度,实行工商联合检验,跟班检验,出主意,想办法,和工人一起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还实行工业生产人员参加柜台售货,商业人员参加工业生产劳动,共同组织商品展览、销售。这样做,不仅使商品质量有显著的提高,而且使工、商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工商之间打破了行业界限,商业急生产所急,工业想工农兵所想,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关心产品质量。生产工人怕自己织造、印染出的疵点在检验时不易发现,就主动在疵点处标上记号,不使疵点漏验。这种对工作对人民的高度负责的革命精神,正在改变着天津针棉织品的面貌。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别名发表,确实作者身份不明(包括仅以法人名义发表),在两岸四地以及马来西亚属于公有领域。但1971年发表时,美国对较短期间规则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国仍然足以认为有版权到发表95年以后,年底截止,也就是2067年1月1日美国进入公有领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权在原作地尚未过期进入公有领域。依据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极容忍处理,不鼓励但也不反对增加与删改有关内容,除非基金会行动必须回答版权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