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俭斋集/卷二十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二十 俭斋集
卷之二十一
作者:金楺
卷二十二

题跋[编辑]

梅溪先生集跋[编辑]

余在𬇙上。偶读先正寒暄堂所为祭故梅溪曺先生文者曰。文为华国。诗称冠冕。曰。谪西迁南。六阅暑寒。则三复流涕。溯挹遗风。恨其文若诗之堙没而不可见也。余弟德甫。适自金陵千里贻书。视以先生遗稿凡若干篇。且致其后孙之意。要余题其后。顾余言何足以重先生。然得此于是日。若有神会于其间者。亦安得无感于斯而终无一言也哉。先生占毕斋之门人也。以文章致身。大被成庙之知奖。敭历华膴。官至参判。及燕山戊午。子光,克墩等。用史事起狱。而先生尝修占毕诗稿。以故窜徙西南六年而殁。时寒暄同谪一府。躬莅其丧而祭以文。至恨其先卒。则相与之深可知也。越明年甲子。狱更作。寒暄竟罹酷祸。噫。先生之先卒。其可恨耶。其不可恨耶。盖所谓史祸。实祟于吊义帝一篇。占毕之作此。濯缨之录于史。后之君子或未能知其意。无乃取其或可以有补于名义故欤。然则先生之得罪于子光等固也。虽与寒暄同祸。又何恨焉。近年以来。名义之说。益为世所禁。其将晦而复明者。是谁之功。而世乃有阳慕阴排。为日后计者。而尝试扣以先生事。则乃反称艶之不已。是果真知先生者哉。夫言者心之发。而诗者言之精也。不得其心。不足以言诗。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余故略著先生被祸之所繇始。俾读是稿者。论其世得其心。而不徒为称艶已也。崇祯纪元九十一年戊戌仲夏上澣。后学清风金楺跋。

书中和乡约后[编辑]

余在海西。修润栗谷李先生乡约为若干条。颁下列邑。今日中和士人李君万秋甫来访于生阳馆。为言见余乡约。喜而慕之。方与里中同志。相议推行。而其有不合于乡俗者。略可删添。要之可行。余览之信然。推是法也。奚独中和一邦为美俗。虽达之关西一路可也。奚独关西已哉。虽达之一国蔑不可矣。余嘉李君之志。且喜西俗之将自此丕变。书此归之。以劝其美意。戊戌闰八月初九俭斋书。

耆老所御帖跋文己亥[编辑]

耆英之会非古也。实自唐白居易始。而其后踵而行之者。可计而数也。而人君之与臣僚结社。盖未闻焉。惟我太祖康献大王创业之越三年甲戌。以宝筭六十。俯就耆社。亲写御讳于西楼壁上。护以纱笼。不幸送于壬辰之乱。其说具载故议政臣沈喜寿,金堉等先生案序。及故府院君柳根所著文忠公李元翼赐几杖序中。喜寿,根,元翼皆仕乱前。是必翔实而不妄也。今我殿下英明神圣。同符太祖。即位之越四十五年己亥而宝筭亦五十九。我春宫邸下以爱日之诚。累请用太祖故事。上故谦让不居。会有前直长李楫者上书请。而春宫又申前恳。筵臣亦为之言。上意肯。命考实录而还言无有状。上乃言曰信史无征。不宜轻举。其已之。宗室密昌君樴等东善君炳等延礽君御讳等。后先上章。援据甚悉。且曰国初史牒多漏。今未可准。宣庙末年亦尝拟待六旬。追踵故事而未及。则亦足为证。今我殿下不率典。太祖盛事懿迹。将永泯于世。上感其言。遂许施行。于是礼部臣建言宜作一帖子。春宫亲写太祖尊号某年月日入。其下书我殿下尊号某年月日入讫。承旨臣具仪仗奉安于本所。上可之。礼部臣复建言宜告庙颁庆。上又可之。三百年再有之仪。今乃快睹。天地垂祐。臣民懽跃。太平万世。自今维新。以臣方忝官太史。命撰跋文。详记颠末。臣承命震恐。伏而思之。殿下玆事。一举而三善具焉。继志而述事也。敬老而尊年也。上下之同乐也。率太祖已行之轨而成宣庙未及之志。孝莫大焉。贵而能下。尊而能屈。敬莫尚焉。不私于一己而普恩于八方。仁莫盛焉。以孝教而亲亲之道昌。以敬教而长长之风兴。以仁教而煕煕之俗成何者。鲁哀公问于孔子曰二三大夫。劝寡人隆敬于高年何也。孔子对曰君言之及此。将天下赖之。昔有虞氏贵德而尚齿。夏后氏贵爵而尚齿。殷人贵富而尚齿。周人贵亲而尚齿。年之贵乎天下久矣。于戯。我圣祖尚齿之义。盖得于此。而我殿下实遵之。前圣后圣。其揆一也。况躬三善以教于民。而民胥效矣。春㙜寿域。永永无彊。可拱而俟。是为跋。嘉善大夫吏曹参判兼守弘文馆大提学艺文馆大提学知成均馆事同知义禁府事世子右副宾客。臣金楺拜手稽首谨跋。

[编辑]

座右铭幷序[编辑]

岁癸丑之冬余独寓汉阳之城西。静中读朱子书节要。硏绎之暇。朝夕涵养者。一月而后似若有一分之效。而亦念夫异日复触扰攘则此心恐不能久存。故因铭以自省。

袖手静坐。敬执尔颜。寄目鼻端。注心脐间。上下八方。二气顺流。神之既凝。僓然天游。

读书铭幷序[编辑]

朱夫子平日教人读书之方。见于文字书䟽之间者盖多矣。其要不过曰循序渐进。熟读精思。此数言者。乃学者不易之常法。而亦不可一日而不之知者也。故述其意作此铭。

读书之法。要在会神。小心肃容。如对严宾。字硏其训。句究其义。沉潜反复。又逆以意。千周万遍。久将自悟。厥或不得。去而复顾。勿杂以私。勿间以贰。私则不真。贰则难记。不可太迫。太迫则拘。不可太踈。太踈则麁。此书未精。毋遽求彼。前章未通。罔有后拟。自近而远。寸累尺积。圣贤之言。矧其可斁。思若天运。守如地定。乃就有道。以资参证。洞然冰释。随处裕如。一此不懈。是曰读书。

誉毁铭[编辑]

知我而誉我者吾友也。不知我而誉我者吾冦也。毁我而当乎理者吾药也。不当于理而毁我。使我𭔙者吾益也。人虽我毁而我有可誉者。毁无伤也。我有可毁而人反我誉者。誉之妄也。名声之𬊤爀也。誉在外也。利欲之潜萌也。内于毁也。凡辅于我入吾室者。其思毁我而莫我誉也。誉之在外。吾不汝喜也。毁之不中。吾不汝怒也。若夫誉毁之在内而非有求于朋友也。吾虽不敏。当昕夕以勉焉。

放㶉𪅙铭幷序[编辑]

㶉𪅙水禽也。色甚鲜明。得之者以为珍。余寓直昌陵斋室。适是鸟伏于山木中。村人乘夜掩之。获一雌十卵饷余。余求伏鸡抱其卵。念是鸟一朝覆巢。探卵而身且不免焉。可谓遘祸之酷也。恻然怜之。即纵之于野。噫其能有所惩创而为曲木高飞之智否耶。

既取其子。又羁其母。仁者不忍。放之为道。

取鲁砚铭[编辑]

法其坚体其重。坚则不磷。重则不动。不磷不动。以出其用。

琴铭乙亥[编辑]

指与心应。声随弦发。淡雅平易。春温廉折。听也无斁。鼓之有节。绿水高山。万古清律。

自警铭[编辑]

早起静坐。齐庄端肃。敬厥声气。至夫手足。优柔涵泳。勿弛勿迫。思虑必严。战兢洞属。如好好色。以求古学。如恶恶臭。以去非僻。外或有慢。内则不恪。既戒于显。又慎乎独。莫云无觏。帝临尔侧。

[编辑]

朝鲜颂幷序[编辑]

臣楺昧死言。臣伏念东方自太师来治。莫隆于我国家。德莫盛于世宗大王。律以雅颂之义。宜命词臣歌咏昌运。一唱三叹。登于清庙。迄未闻焉。盖圣代之阙典。臣草野瞿庸。愚瞢亡知。不宜妄赞大事。臣所居黄武郡。适密迩仙宫。瞻望涕泗。郁结不释。风唫咨嗟。谨述其粗。䟽远微臣。不识深妙翔实。不足以仰称盛德。要皆出于中心自然之音。庶采诗者得焉。僭易不揆。死罪死罪。

原东土提封数千里。西北限高山大川。东南徼于海。厥初亹闻。罔有统纪。唐尧之时。檀君诞降于太白。国人拱而事之。君臣之道始克建。然棍于戎狄中。事米塩不可记。殷亡太师。迺眷东顾。奄有人卒。肇敷八条。教用五秩。礼让之俗。彬彬兴焉。后世三家弁辰马。各据一方。鼎峙爪裂。鱼颉鸡睨。龙呑虎啮。争以力相尚加。民羸者蹶。壤束者誳。兵强者决。群众者敓。以铠甲为衮弁。以鞍马为轩轺。以旗常为采齐。以铙鼓为箫韶。攻伐崇于礼义。诡诈酋于仁智。互相效视。祸挐不解。小者五六百载。大者千馀岁。猰㺄其土。苍狶其民。用悖乱天道。弁髦人夷。伦挥之于禽兽之列而亡攸恧。陋乎曷足云哉。臮高丽太祖。奋尺釰崛起行伍间。𢵧然授兵。武攘弗𬤝。威制群凶。弓后效籍。甄氏嘬锋。遂统三韩而王之。颇刬削芜薉。追武古范。于是搢绅学士。间兴祓饰。制度文物。稍稍可谭焉而大道未之睹也。是故仁义几乎明而不明。俗习几乎更而不更。挟左道而横骛。用挠惑愚甿。燃灯八关。垂诸训要。永为旧章。于是䵷淫滋兴。男女之际尤可丑。伦叙盲晦。堤防大崩。风行草偃。莫克自靖。浸而至于王室危残。邪臣执国命。悖暴凶狠。逆天奸上。卒陨厥宗。玆所谓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者也欤。否往者泰来。大乱者至治之阶。故天人奋虑讴吟思于德。上帝改命。命我太祖康献大王。惟王神武英明。奉若天威。察逆顺之势。炳向背之几。仗义回戈。猋駴景属。奸畴抢题。颙命崩角。王若曰我不敢私杀伐。罔于私惟于天。于是抚全眚菑。翦鉏不悛。区内向风。踊趯懽忻。群公蛾伏。请于膺运。上犹㧑逊不居。致之于明皇帝。皇帝大用休嘉。锡衮冕宝策。玺书褒美。恩隃乎内服。皇帝又曰咨尔东藩。邦号世异。既旧而徽。宜莫如朝鲜。迺况国号曰朝鲜。王式克钦。承天子意。敬职益励。传之于后昆。永永弗怠。崇哉乎德。玆其为神明之所劳乎。太宗嗣阼。二圣相承。痛刮劘旧染。上胤太师。下与民更张。大晋乎中夏之风。以立国日浅。宪章多草刱未暇备也。逮于世宗庄宪大王。挟高世之资。隆继述之孝。密察有别。知之府也。彊毅有执。义之著也。宽裕有容。仁之符也。至德上融。鸿恩下洽。大行越成。澒溶赫翕。崇牣九霄。旁溢八垠。神享鬼假。豊穰岁溱。于是迺黜异端遵正训。㴑邹鲁之洪波。湛道德之醇酝。立君臣之节而崇父子之恩。革累世之厖而追宗周之文。然后正婚姻养孤老。界方邑述官度。凡以路名者八。郡县三百有三十。内有三公六卿郞署百僚。以総其縡。外有按廉节度府尹府使。州牧郡守县令监。以宣动风化。吏曹户曹。盖取诸冢宰大司徒。礼曹兵曹。盖取诸宗伯大司马。刑曹工曹。盖取诸大司冦考工。又观乎属长连帅之任而有巡察镇管之法立焉。爕理责宰相。谏诤听㙜阁。文史则艺文有官。武械则训炼有职。承政以允出纳。集贤以备柳沃。成均以掌五品六德。此其最也。用补苴罅缺。礼乐始可述。宪章迺克正。于是采采师师。栗栗业业。人纲人纪。既陈既立。曰旸曰雨。迺时迺潝。玄瑞黄符。穰穰沕潏。秬黍生濒。清磬涌出。武威震于北邻。仁声畅于东域。殊党䟽俗。抗手匍匐。献厥珍于庭罔不恪。当是时也。天地和阴阳若。六畜遂五糓熟。刑罚省赋敛薄。草木畅茂。人民藩殖。跂行喙息。蝇蝇闿怿。靡不受获。此真往初之上瑞。历代之所企望而不得者。上迺揽五帝揆三王。嗛然而未遑。加劳勖勤。敦俭菲服。斥奢巧贱雕琢。𠟃幼眇之声。抑啾发之乐。勴农桑务休息。和风冷雨。交发间作。煦濡涤濯。咸登之于寿域。是以彊场之内。莫不同原乘波。涵泳弘泽。父慈子子孝父。非孔孟不谈。非仁礼不取。教化霈然大溥。兆民用底于艾安。迺储祯恢基。垂于无极。圣圣承承。迄于今玆继统守文。大受天之祜福。卓哉皇皇乎。诗云前王不忘。其斯之谓乎。于戯。惟我朝鲜。自有国以来。于今二百八十有馀年矣。明君哲辟代作。罔弗任扶植斯文。挥攘异教。用结于人心。用媚于天道。厥功茂焉。是以人说。人说故天和。天和故庆瑞以重休之。俾永保鸿祚。罔有坠挤。虽以燕光之悖。历年玆十馀所。民无纤介之奸。卒归于正。斯寔赖祖宗阐教于仁义。恩泽深膏大惠我下民。明玆秉夷。素著于心腑。故殁世怀顾。唬呼而不忍忘也。岂不挚哉。岂不挚哉。谨稽颡再拜作诗曰。丕哉朝鲜。传海之湄。古初纷轮。匪今可窥。肇自檀君。拓迹于玆。爰及太师。惠来胤釐。毁我椎䯻。贲我章甫。稍离荒莾。进趍䂓度。后有三韩。鼎足驰骛。丽氏继兴。惟佛是辅。众庶惑惑。如聋如𥌒。卒迺贪天。用丧其祚。皇天勃怒。命我太祖。命之奈何。王玆东土。曷维其王。思罔不庸。庸既祐之。笃生世宗。皇矣世宗。帅民以躬。濯𩰾摩瘢。氾煦拯之。孔圣之道。周公之仪。浮英挹华。我崇我师。掀干撼坤。大篲厥陋。仁涵义欧。狄慑蛮怖。华风洋洋。可溯而沤。上帝曰歆。诞锡珍符。秔稷沄沄。稻黍油油。乐我豊年。子父煕愉。胡生不毓。何迈不保。君不可諠兮。登我乎太皥。君兮君兮。曷不万年。后圣嗣于治。永垂罔𠎝。子惠群元。烈烈光前。受天之禄。瑞征孔新。师曰猗欤。繄由王仁。四域同舞。戴仁如神。祝我邦祚。与山俱隆。山兮变夷。极天亡穷。

菊颂[编辑]

叶亚茎修。踈枝叠英。色禀中央。坤德之亨。

右禁苑黄

涅而不缁。缟衣蹁跹。昂然独立。振翎风前。

右白鹤翎

尔干亭亭。尔叶苍苍。红紫交彩。艶敓朝阳。

右紫兰红

紫干绿叶。应候敷荣。色正味甘。功参医经。

右江城黄

[编辑]

亮谷李先生画像赞[编辑]

出天聦明。盖世才学。德纯行孚。外方内直。春雨秋霜。严冬烈夏。一瞻容色。强暴亦化。

俭斋画像自赞[编辑]

处身傝䢇而耻同乎今俗。为道蔑裂而志慕乎古学。言而人莫之信。行而人莫之敬。尔尚不悔。喜谭性命。噫尔之愚。面睟背盎。

冕绂之赫赫。非尔乐也。文绣之煌煌。非尔荣也。忧道闷俗之色。傥见于眉目。忠君爱国之诚。莫形乎丹青。

屏风赞戊戌[编辑]

由天仪则。过化存神。太和浑融。杏坛长春。

右杏坛习礼

功过夏禹。道传阙里。行止久速。义之与比。

右三宿出昼

万象纷纶。一理根柢。指掌两仪。昭示百代。

右对床谈天

绍羲缵孔。发前启来。人文再朗。日月重开。

右武夷著书

敛退宽闲。水碧山青。口读心軆。绳墨考亭。

右陶山考槃

圣世真儒。王佐正学。山秀武夷。贤绍闽洛。

右石潭讲学

坡山之下。有田有庐。其乐嚣然。心广軆舒。

右坡山隐居

讲道论学。毫分缕析。乐行忧违。步趍绳尺。

右南溪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