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 (四库全书本)/卷06
元和郡县志 卷六 |
钦定四库全书
元和郡县志卷六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一〉
河南府〈洛州东都〉
〈开元户一十二万七千四百四十 乡二百元和户一万八千七百九十九 乡八十〉
禹贡豫州之域在天地之中故三代皆为都邑阳翟夏城禹都也偃师西亳汤都也周成王定鼎于郏鄏使召公先相宅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是为东都今苑内故王城是也又卜瀍水东召公往营之是为成周今河南府东故洛城是也至赧王献地于秦庄襄庄襄王立为三川郡〈三川伊洛河也〉汉改为河南郡后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入洛阳遂定都焉及董卓逼迁献帝西都长安尽烧洛阳宫庙后又都焉魏文帝受禅亦都洛阳陈留王以司隶校尉所掌置司州领河南河东河内弘农平阳五郡晋武帝受禅司州不改永嘉初刘曜叛乱司州没胡后又没于石勒东晋穆帝永和元年桓温入洛阳置河南郡宋武帝北平关洛复置司州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六宫文武尽迁洛阳改为河南尹至周宣帝移相州六府于洛州以为东京隋文帝改六府为六尚书省又置河南道行台省仁寿四年焬帝诏杨素营东京大业元年新都成遂徙居今洛阳宫是也其宫北据邙山南直伊阙之口洛水贯都有河汉之象东去故城一十八里初焬帝尝登邙山观伊阙顾曰此非龙门耶自古何因不建都于此仆射苏威对曰自古非不知以俟陛下帝大悦遂议都焉其宫室台殿皆宇文恺所创也恺巧思绝伦因此制造颇穷奢丽前代都邑莫之比焉又改洛州为豫州置牧三年罢州为河南郡置尹四年改东京为东都十四年复置洛州隋乱王世充僣号称郑改为司州武徳四年讨平充复为洛州仍置总管府其冬罢府置陜东道大行台太宗为大行台尚书令九年罢台置洛州都督府贞观十八年废府显庆二年置东都则天改为神都神龙元年复为东都开元元年改洛州为河南府天宝元年改东都为东京至徳元年复为东都府境〈东西六百二十一里按南北里数传写缺〉
八到〈西至上都八百五十里东至郑州二百八十里〉
〈东北至怀州一百五十里西北至陜州三百五十里〉
〈东南至汝州一百七十里西南取崿岭路至阳翟县二百四十里从县至许州九十里〉
贡赋〈开元贡 绫 绢 白瓷器赋 绢 绵〉
管县二十六
洛阳 河南 偃师 缑氏 巩 伊阙密 王屋 长水 伊阳 河阴 阳翟颍阳 告成 登封 福昌 寿安 渑池永宁 新安 陆浑 河阳 温 济源河清 氾水
洛阳县〈赤郭下〉
本秦旧县历代相因贞观六年自金墉城移入郭内毓徳坊今理是也神龙初改为永昌寻复旧号
故洛阳城在县东二十里按华延㒞云洛阳城东西七里南北九里洛阳城内宫殿台观府藏寺舍凡有一万一千二百一十九门自刘曜入洛元帝渡江官署里闾鞠为茂草后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幸洛阳巡故宫遂咏黍离之诗为之流涕观石经仍定迁都而经始洛京十九年九月新都始立于是六宫文武尽迁洛阳洛水在县西南三里西自苑内上阳之南弥漫东流宇文恺筑斜堤束令东北流当水冲捺堰九折形如偃月谓之月坡今虽渐坏尚有存者
河南县〈赤郭下〉
本汉旧县后魏静帝改为宜迁县周宣帝复为河南隋仁寿四年迁都移县于东都城内宽政坊即今县是也永昌元年以明堂初成改为合宫县神龙初复旧二年复为合宫景云初复旧
洛水在县北四里伊水在县东南十八里
瀍水在县西北六十里禹贡曰伊洛瀍涧既入于河孔安国注曰出河南北山水经云源出河南谷城县北今验水西从新安县东入县界
天津桥在县北四里隋炀帝大业元年初造此桥以架洛水用大船维舟皆以铁锁钩连之南北夹路对起四楼其楼为日月表胜之象然洛水溢浮桥辄坏贞观十四年更令石上累方石为脚尔雅斗牛之间为天汉之津故取名焉
中桥咸通三年造累石为脚如天津桥之制
通津渠在县南三里隋大业元年分洛水西北名千步碛渠又东北流入洛水谓之洛〈按此下有缺文〉
偃师县〈畿西南至府七十里〉
本汉旧县帝喾及汤盘庚并都之商有二亳成汤居西亳即此是也至盘庚又自河北徙理于亳商家从此而改号曰殷武王伐纣于此筑城息偃戎师因以名焉天宝七年四月河南尹韦济奏于偃师县东山下开驿路通孝义桥废北坡义堂路焉
北邙山在县北二里西自洛阳县界东入巩县界旧说云北邙山是陇山之尾乃众山总名连岭修亘四百馀里
首阳山在县西北二十五里
盟津在县西北三十一里
缑氏县〈次赤西北至府六十三里〉
本汉旧县古滑国也左传曰秦师灭滑其后属晋至秦汉为县因山为名隋大业十年移据公路涧西凭岸为城即今县是也
缑氏山在县东南二十九里王子晋得仙处
轘辕山在县东南四十六里左传栾盈过周王使候出诸轘辕注曰缑氏县东南有轘辕关道路险隘凡十三曲将去复还故曰轘辕后汉河南尹何进所置八关此其一也
鄂领坂在县东南三十七里晋八王故事曰范阳王保于鄂坂后于其上置关
洛水自西洛阳县界流入
曹城在县东一里曹操与袁术相拒筑城于此
袁术固一名袁公坞在县西南十五里宋武北征记曰少室山西有袁术固可容十万众一夫守隘万人莫当公路垒在县南三里袁术与曹公相拒处
钩鏁故垒在县东北七里宋书司马休之从宋公西征营于柏谷坞西即此垒相连如锁因以为名也
巩县〈畿西至府一百四十里〉
古巩伯之国也春秋晋师克巩战国时韩献于秦至汉以为县属河南郡隋大业十三年李密自颍川率群盗十馀万袭破洛口仓因据巩县仍筑城断洛川包南北山周回三十馀里屯营其中后为王世充所破县本与成皋中分洛水西则巩东则成皋后魏并焉按尔雅巩固也四面有山河之固因以为名
天陵山在县东南六十里
黄河西自偃师县界流入河于此有五社渡又有五社津后汉朱鲔遣贾强从五社津渡是也
洛水东经洛汭北对琅邪渚入河谓之洛口亦名什谷张仪说秦王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即此也
伊阙县〈畿北至府七十里〉
古戎蛮子国汉为新城县属河南郡周武帝时属伊川郡隋开皇十八年罢郡改为伊阙县
伊阙山在县北四十五里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流其间故名
陆浑山俗名方山在县西五十五里
伊川西自陆浑县界流入左传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是也
伊阙故关在县北四十五里何进八关之一
密县〈畿西南至府一百一十里〉
本汉旧县古密国也春秋诸侯伐郑围新密汉属河南郡隋大业二年废十二年又置武徳三年于此置密州四年废州以县属郑州龙朔二年割属河南府尔雅曰山如堂者曰密因以为名
大騩山在县东南五十里本具茨山黄帝见大隗于具茨之山故亦谓之大隗山瀷水源出于此
马岭山在县南十五里洧水所出
王屋县〈畿东南至府一百里〉
本周时召康公之采邑汉为垣县地后魏献文帝分垣县置长平县周明帝改为王屋县因山为名仍于县置王屋郡天和元年又为西怀州隋开皇三年改为邵州大业三年废邵州以县属怀州显庆二年割属河南府齐之岭在县东十二里即宇文周与高齐分据境之处也
黄河在县南五十里
王屋山在县北十五里周回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是也
析城山在县西北六十里峯四面其形如城有南门焉故曰析城
长水县〈畿东至府二百三十里〉
本汉卢氏县地后汉晋宋不改后魏宣武帝分卢氏东境置南陜县属弘农郡西魏废帝改为长渊隋义宁元年以犯高祖庙讳改为长水贞观八年自虢州割属谷州显庆二年属河南府〈谷州今新安县所理是也〉
伊阳县〈畿北至府二百六十里〉
本陆浑县南界之地先天元年割置伊阳县
伊水路在县西南出鸾掌山东流水经云出南阳鲁县蔓蕖山东北过陆浑县南又东北过伊阙中又东北入于洛多雨暴涨诸峡束水之处其高或七八丈故伊阙石壁有石铭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水出高四丈五尺
银𨥥窟在县南五里今每岁税银一千两
河阴县〈望西南至府二百三十里〉
本汉荥阳县地开元二十二年以地当汴河口分氾水荥泽武陟三县地于输场东置以便运漕即侍中裴耀卿所立初耀卿为宣州刺史开元十八年因朝集上便宜曰窃见江淮诸州所送租庸等本州正月二月上道至扬州入斗门即逢水浅停留一月以上四月以后始渡淮入汴多属干浅又搬运停留至六月七月方至河口即遇黄河涨溢不得入河又须停一两月待河水较小始得上河入洛即又漕洛干浅船艘不通计从江南至东都停滞日多得行日少艰辛欠折因此而生伏见国家旧法河口元置武牢仓江南船不入黄河即于仓内便贮也巩县置洛口仓从黄河不入漕洛即于仓内安置爰及河阳仓柏崖仓太原仓永丰仓渭南仓节级取便例皆如此水通利则随近运转不通利则且纳在仓不滞远船不生隐盗每年剰得一二百万石即数年之外仓廪转加至二十二年以耀卿为相兼转运都使于是遂分置河阴县及河阴仓又河清县置柏崖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三门北凿山十八里陆行以避湍险自江淮来者悉纳河阴仓自河阴候水调浮漕送含嘉仓又取晓习河水者递送太原仓所谓北运也自太原仓浮渭以实关中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三十万贯及耀卿罢相后縁北路险涩颇为隐欺议者言其不便事又停
汴渠在县南二百五十步亦名莨荡渠禹塞荥泽开渠以通淮泗后汉初汴河决坏明帝永平中命王景修渠筑堤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注洄无复溃漏之患自宋武北征之后复皆堙塞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𨗳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亦谓之御河河畔筑御道树之以柳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断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汴口堰在县西二十里又名梁公堰隋文帝开皇七年使梁睿增筑汉古堰过河入汴也
三皇山亦曰㟼高山上有三城即刘项相持处春秋左氏传曰晋师在敖鄗之间亦此也
阳翟县〈畿西北至府二百四十里〉
本夏禹所都春秋时郑之栎邑韩自宜阳移都于此秦为颍川郡楚汉之际韩公子成为韩王项羽杀成立郑昌汉元年又诛昌立横野君信六年徙信太原公复置颍川郡领县二十理阳翟〈颍川属县〉后魏复置阳翟郡隋开皇十六年废郡置嵩州以县属焉大业三年隶襄城郡武徳中又隶嵩州贞观元年废入许州建都后改属河南府
钧台在县南十五里左氏传曰夏启有钧台之飨也颍阳县〈畿西北至府九十里〉
古纶氏县本夏之纶国也少康之邑在焉汉属颍川晋省后魏太和中于纶氏县城置颍阳县属河南郡又分颍阳置瑶阳县隋开皇六年改瑶阳为武林十八年又改为纶氏大业元年改为嵩阳载初元年又改为武林开元十五年改为颍阳
大石山一名万安山在县西北四十五里
倚箔山望之如立箔山西北崖下有锺乳隋时充贡阳干山在县东二十五里颍水一源出阳干山
大谷口在县西北三十五里孙坚停兵大谷距洛阳九十里即此谷
大谷故关在县西北四十五里何进八关之一也告成县〈畿西北至府一百七十里〉
本汉阳城县属颍川郡因阳城山为名后魏置阳城郡属司州隋开皇三年废郡以县属洛州十六年于此置嵩州仁寿四年省嵩州以县属河南郡万岁登封元年则天因封中岳改名告成
许由山在县西十三里
嵩高山在县西北二十三里
少室山在县西北五十里
阳城山在县东北三十八里
谷在县北五里即六国时谷先生所居也
测景台在县城内西北隅高一丈开元十年诏太史监南宫说立石表焉
登封县〈畿西北至府一百三十五里〉
本汉嵩高县武帝元封元年置以奉太室后省入阳城累代因之高宗将有事于中岳分阳城缑氏置嵩城县万岁登封元年则天因封岳改为登封
嵩高山在县北八里亦名方外山又云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高总名即中岳也山高二十里周回一百三十里
少室山在县西十里高十六里周回三十里颍水源出焉〈颍水有三源右水出阳干山之颍谷中水导源少室通阜左水出少室南溪东合颍水〉
启母祠县东北七里汉书武帝祀中岳见夏启母石是也应劭云启生而母化为石淮南子亦同嵩山记阳翟妇人今龛中凿石像其石汉安帝延光三年立
福昌县〈畿东至府一百五十里〉
古宜阳地春秋时属晋七国时属韩汉以为县属弘农郡后汉建武三年冯异破赤眉于崤底馀众走向宜阳帝自征之赤眉君臣靣即此地也隋义宁二年于此置宜阳郡武徳元年改为谷州改宜阳县为福昌县取县西隋宫为名显庆二年废谷州以县属河南府今县城即魏一全坞城东南北三面天险峭绝后周置重兵于此以备高齐
女几山在县西南三十四里
寿安县〈畿东北至府七十六里〉
本汉宜阳县地后魏分新安置甘棠县隋开皇三年以县属熊州十六年改为谷州仁寿四年改名寿安县贞观七年改属河南府
石墨山在县西南三里山石如墨可以书
洛水西自福昌县界流入
少水今名慈涧水出县北
八关故城在县东北三十里后魏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五营士屯都亭置函关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官理于此永济桥在县西十七里炀帝大业三年置架洛水隋乱毁废贞观八年修造舟为梁长四十丈三尺广二丈六尺
渑池县〈畿东至府一百五十里〉
本韩地哀侯东徙其地入秦汉以为县属弘农郡隋文帝时属熊州〈今河南府福昌县是也〉十六年改属谷州显庆二年废谷州县属河南府
广阳山亦名渑池山在县东北五十五里
穀水南去县二百步东经秦赵二城俗谓之俱利城东城在县四十三里
西城在县西四十里昔秦赵会于渑池之处
大坞故城在县北十五里后魏武帝入关使行台杨腾出关安抚腾因旧城置大坞镇
永宁县〈畿东至府二百里〉
汉渑池县之西境后汉晋宋不改后魏文帝于今县东四十里置北宜阳县属宜阳郡废帝二年改为熊耳县义宁二年置永宁县属宜阳郡贞观元年改属河南府二崤山又名嵚崟山在县北二十八里春秋时秦将袭郑蹇叔哭送其子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其南陵夏后皋之墓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必死是间汉建安中曹公西讨巴汉恶其险更开北山道路多从之路侧有石铭曰晋太康三年弘农太守梁柳修复旧道西征记崤上不得鸣鼓角鸣则风雨总至自东崤至西崤三十五里东崤长坂数里峻阜绝涧车不得方轨西崤全是石坂十二里险绝不异东崤汉冯异破赤眉于崤底魏庞徳破张白骑于两崤间
熊耳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后汉世祖破赤眉积甲宜阳县城西与此山齐按禹贡导洛自熊耳在商州上洛县界与此别也
穀阳山在县西北五十五里汉书地理志穀水出穀阳山
回谿俗名回坑在县东北三十六里冯异与赤眉战败于此玺书劳曰始垂翅于回溪终奋翼于渑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新安县〈畿东至府七十里〉
本汉旧县属弘农郡晋改属河南郡后魏属新安郡周武帝保定三年省新安郡又于今县理置中州建徳六年省中州又置新安郡隋开皇十六年改置谷州贞观元年新安属河南府
穀水在县南二里国语曰谷洛斗坏王宫是也县城本名通洛城周武帝将东讨令陜州总管尉迟纲筑此城以临齐境
白超故城一名白超垒一名白超坞在县西北十五里垒当大道左右有山道从中出汉末黄巾贼起白超筑此垒以自固东魏修筑为城因名白超城
函谷故关在县东一里汉武帝元鼎三年为杨仆徙关于新安按秦函谷关在今陜州灵宝县西南十二里以其道险隘其形如函故曰函谷项羽坑秦降卒于新安即此地今县城之东有南北塞垣杨仆所筑
慈涧故镇在县东南二十里周武帝保定六年置武徳三年讨王世充前军镇此太宗以轻骑击破之充拔镇归于东都
陆浑县〈畿东北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陆浑戎所居春秋时秦晋迁陆浑之戎于伊川至汉为陆浑县属弘农郡后属河南尹后魏改为伏流县隋大业元年省伏流县移陆浑县于今理
三涂山在县西南五十里左传曰四岳三涂阳城大室九州之险
明皋山在县东北十五里
伊水在县西南自虢州卢氏县界流入
伏流城即今县理城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所筑以城北焦涧水伏流地下西有伏流坂因以为名
河阳县〈望西南至府八十里〉
自河阳以下五县今权隶三城节度
本周司寇苏忿生之邑后为晋邑在汉为河阳县属河内高齐省入温轵二县隋开皇十六年分温轵二县重置属怀州武徳四年平王世充后割属河南府
南城在县西四面临河即孟津之地亦谓之富平津后魏使高永乐守河南以备西魏即此也周隋为宫贞观置镇
中潬城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筑之仍置河阳关天宝以前亦于其上置关县西南十三里古遮马堤即后魏尔朱荣杀朝士千三百馀人于此谨按至徳中史思明之来寇也时李光弼已至东都闻思明将至乃移牒留守及河南尹并留司官坊市居人令悉出避寇空其城乃率麾下士马数万东守河阳三城拒逆贼党初谓光弼自洛而西及闻保河阳出其虑外疑惧久之不敢犯宫阙光弼训练招集威声大震贼虽入城惮光弼兵威南不出百里西不越畿内陜州得修戎备关隘无虞皆光弼保河阳之力故自乾元以后常置重兵贞元后加置节度为都城之巨防造浮桥架黄河为之以船为脚竹𥷨亘之晋阳秋云杜元恺造河桥于富平津即此是也船𥷨出洪州温县〈望东南至府一百三十里〉
本周畿内司寇苏公之邑春秋周襄王赐晋文公汉以为县属河内郡隋大业十三年自故温县移于今所皇朝建都割属河南府
济源县〈望南至府一百二十里〉
古轵邑属魏秦昭王时代魏取轵汉文帝时封薄昭为轵侯属河内郡隋开皇十六年分轵县置济源县属怀州以济水所出因名显庆二年割属河南府
济水在县西北三里平地而出有二源其东源周回七百步深不测西源周回六百八十五步深一丈皆缭之以周墙源出王屋山海经云王屋之山㶌水出焉郭璞注云㶌沇水之源尚书禹贡云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孔安国注云济水入河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汉书导沇水东流为泲入于河轶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荷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颜师古云沇水流而为济截河又为荥泽陶丘在曹州定陶西南荷即菏泽过荷泽又与汶水会北折而东入于海也按沇水出今王屋县王屋山东流至济源县而名济水荥泽在今郑州荥泽县定陶今曹州济阴县也菏泽在今兖州鱼台县汶水出今兖州莱芜县然济水因王莽末旱渠涸不复截河南过今东平济南淄川北海界中有水源入于海谓之清河实菏泽汶水合流亦曰济河盖因旧名非本济水也而水经是和帝以后所撰乃言济水南过荥泽至于乘氏等县一依禹贡旧道斯不详之甚也郦道元又从而注之尤为纰缪矣
百尺沟在县东北六里引济水溉灌仁寿三年置初分功人穿十丈故名百尺沟
河清县〈畿南至府六十里〉
本汉轵县地县西有柏崖故城即东魏将侯景所筑武徳初于城东置大基县八年省咸亨四年重置先天元年以犯玄宗庙讳改名河清
汜水县〈望西南至府一百八十里〉
古东虢国郑之制邑汉之成皋县一名虎牢穆天子传曰天子猎于郑圃有兽在葭中七萃之士擒之以献天子命畜之东虢因曰虎牢汉楚之际项羽使海春侯曹咎守此汉王破之咎自杀至宋武帝北平关洛置司州刺史理虎牢魏使奚斤攻宋司州刺史毛徳祖经二十日不克城中伤者无血知其乏水潜作地道其穴犹存隋开皇十八年改成皋为氾水县大业十三年陷于王世充武徳四年讨平充复于县理置郑州贞观七年移郑州于营城以县属焉显庆二年改属河南府垂拱四年改名广武县神龙元年复为氾水开元二十九年自虎牢城移于今理
黄河自巩县流入
氾水出县东南三十二里浮戏山经虎牢城东汉破曹咎于此
成皋故关在县东南二里
旋门关在县西南十里即八关之一
汴口去县五十里今属河阴
坂渚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初窦建徳众数十万自于坂渚结阵南属鹊山以临氾水太宗帅轻骑击之贼众大溃建徳窜于牛口渚将军白士让生获之先是童谣云豆入牛口势不得久果败于此牛口渚与坂渚逦迤相接
等慈寺在县东七里王师既破建徳诏于战所起寺立碑纪功焉令颜师古为碑文
元和郡县志卷六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元和郡县志>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 495年 (提及)
- 605年 (提及)
- 621年 (提及)
- 644年 (提及)
- 657年 (提及)
- 713年 (提及)
- 493年 (提及)
- 640年 (提及)
- 862年 (提及)
- 614年 (提及)
- 617年 (提及)
- 598年 (提及)
- 606年 (提及)
- 620年 (提及)
- 662年 (提及)
- 566年 (提及)
- 583年 (提及)
- 607年 (提及)
- 712年 (提及)
- 734年 (提及)
- 730年 (提及)
- 587年 (提及)
- 596年 (提及)
- 586年 (提及)
- 757年 (提及)
- 727年 (提及)
- 695年 (提及)
- 722年 (提及)
- 前110年 (提及)
- 124年 (提及)
- 618年 (提及)
- 184年 (提及)
- 282年 (提及)
- 563年 (提及)
- 577年 (提及)
- 前114年 (提及)
- 544年 (提及)
- 538年 (提及)
- 603年 (提及)
- 673年 (提及)
- 688年 (提及)
- 741年 (提及)
- PD-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