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和郡县志 (四库全书本)/卷13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二 元和郡县志 卷十三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元和郡县志卷十三
  唐 李吉甫 撰
  河南道
  海州东海上
  开元户二万三千七百二十八 乡四十元和户乡数传写缺
  禹贡徐州之域春秋时鲁国之东鄙七国时属楚秦置三十六郡以鲁为薛郡后分薛郡为郯郡汉改郯为东海郡领三十七县理在郯县属徐州后汉以为东海国封皇子疆为王晋惠帝封高密王子越为东海王梁武帝末年长江以北悉附后魏武定七年改青冀二州为海州高齐文宣帝移海州理琅琊郡改琅琊郡为朐山郡隋末丧乱臧君相窃据之武徳四年君相以郡归顺改为海州
  州境东西一百九十八里案南北里数𫝊写缺
  八到西至上都取沂兖路二千五百五里西至东都一千六百四十里
  东南至楚州四百一十里南至扬州七百里
  东南至泗州连水县取官河水路三百四十里陆路二百五十里西北至沂州三百三十里西至徐州取下邳路五百六十里
  北至密州三百八十四里东至海二十里
  贡赋开元贡 楚布赋 绵 绢
  管县四
  胊山 东海 沭阳 怀仁
  朐山县上郭下
  本汉朐县也属东海郡后周武帝建徳六年改朐山县为朐山郡取界内朐山为名也隋开皇三年废郡县属海州
  羽山在县西北一百里书曰殛鲧于羽山即此也硕濩湖在县南一百四十二里
  龙且故城在县南六十里
  锺离昧故城在县南百里项羽将锺离昧所筑昧即此县人
  东海县上西至州水路九十里
  本汉赣榆县地俗谓之郁州亦谓之田横岛宋明帝失淮北地乃于郁州上侨立青州地后入魏魏改青州为海州又于此置临海镇高齐废临海镇周武帝后置东海县后遂因之
  小高山在县北六十里田横弟避汉所居之山也其山三面绝壁皆百馀仞惟东面一道劣容行人
  大海在县东二十八里
  赣榆故城在县北四十九里隋末土人臧君相筑田横国在县北五十七里齐王田广既死田横乃代立为王与灌婴战于嬴下横败走与其属五百人入居海岛即此也
  沭阳县中东北至州一百六十里
  本汉厚丘县地宋文帝元嘉四年于此置县属南彭城郡至太清二年地入魏孝静帝改为沭阳郡在沭水之阳故以为名仍于郡东置怀文县周武帝改怀文县为沭阳县
  沭水西自下邳县界流入经县南十步
  硕濩湖在县东八十里与朐山连水三分湖为界怀仁县中东南至州九十里
  本汉赣榆县地梁于此置北海郡后魏改置义唐郡隋开皇初废郡移怀仁县理于此改属海州
  赣榆故城一名盐仓城在县东北三十里汉旧县也属琅琊郡
  沂州琅琊中
  开元户二万七千四百 乡五十五案元和户乡数传写缺
  禹贡徐州之域春秋时为齐地秦并天下置琅琊郡因琅琊山以为名也汉因之高后立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文帝元年徙泽为燕王以琅琊为郡晋武帝咸宁二年改封东海王睿为王王即帝位于江东是为东晋元帝元帝于郡城置发千戍以南军镇之自永嘉之后琅琊陷于胡寇成帝于丹阳江乘县界别立南琅琊郡至宋武得河南寻又没于后魏庄帝置北徐州琅琊郡属焉周武帝改北徐州置沂州以州城东临沂水因以名之隋大业十三年乱离郡为徐圆朗所破武徳四年讨平圆朗复置沂州
  州境东西三百二十一里南北四百二十九里
  八到西至上都二千二百七十五里西至东都一千四百一十五里
  东南至海州二百三十里西至兖州三百八十里
  东南至泗州下邳县二百七十七里北至青州四百五十里
  西至徐州三百五十里东至密州三百七十里
  西北至淄州五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 紫石英 黄银赋 绵 绢
  管县五
  临沂 沂水 费  承  新泰
  临沂县上郭下
  本汉旧县也属东海郡东临沂水故名之后汉改属琅琊国晋属琅琊郡高齐省隋开皇末复置属沂州羽山在县东南一百一十里与海州朐山县分界沂水东去县一里
  王僧辩城在县东北五十里梁将王僧辩屯兵于此王导故宅在县东北四十八里
  沂水县上南至州二百里
  本汉东莞县即春秋莒鲁所争之郓邑也城阳姑幕县南有员亭即郓也俗变其字耳后魏孝文帝于此置新泰县隋开皇四年改为东安县十六年又于古盖城别置东安县而此改名沂水县
  沂山在县北一百二十四里周礼青州其镇沂山穆陵山在县北一百九十里管仲曰赐我先君履南至于穆陵是也
  大岘山在县北九十里宋高祖北伐慕容超大将公孙五楼说超曰吴兵轻锐难与争锋宜断大岘使不得入上策也超曰引使过岘我以铁骑蹙之此成擒耳不从宋高祖兵遂得入初是役也或曰彼若严守大岘军无所资何能自返高祖曰鲜卑性贪且爱其榖必将引我兵一入大岘吾何患焉及师过大岘高祖喜曰天赞我也遂大破之伍缉之从征记曰大岘去半城八十里直度山二十五里崖坂峭曲石径幽危四岳三涂不是过也
  雹山在县西北二十八里出紫石英好者表里映彻形若雹状故名雹山今犹入贡
  成平公营在县北百五十六里周武帝拔邺城齐王高纬先送其母妻于青州是日纬率千骑走青州周遣大将军成平公尉迟勤率二千骑追之擒纬于青州南之双沟周因授以青州总管立碑纪功
  费县上东南至州九十里
  古费国也隐公元年传曰费伯帅师城郎后为鲁季氏之邑至汉为费县属东海郡自宋至隋皆属琅琊郡大业末为贼潘当所破武徳四年重置属沂州
  蒙山在县西北八十里楚老莱子所耕之处
  东蒙山在县西北七十五里论语曰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南城县城在县南九十里史记齐威王使檀子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是也
  承县上东北至州一百八十五里
  本汉之承县春秋时鄫国也属东海郡隋开皇三年罢郡承县属徐州大业十三年县为山贼左君衡所破武徳四年又于此置鄫州又改兰陵县为承县贞观八年废鄫州县属沂州县西北有承水因以名焉
  抱犊山在县北六十里壁立千仞顶宽而有水此山去海三百馀里天气澄明宛然在目昔有遁隐者抱一犊于其上垦种故以为名山高九里周回四十五里兰陵县城在县东六十里史记曰荀卿以儒者适楚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因家焉
  县界有陂十三所并贞观元年以来修立以溉田焉新泰县上东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
  春秋时鲁平阳邑也宣公八年城平阳晋武帝泰始中镇南将军羊祜此县人也表改为新泰县属泰山郡隋开皇四年属莒州大业二年废莒州以县属沂州蒙山在县东南八十八里书曰蒙羽其艺
  障山在县东八十里出销石石脑炬火等石居人常采为货
  莱州东莱下
  开元户二万三千一百五 乡四十三案元和戸乡数传写缺
  禹贡青州之域即古莱子国也齐灭之迁莱子于郳在齐国之东故曰东莱汉高帝四年韩信虏齐王广分齐郡置东莱郡领县十七理掖县属青州后魏献文帝分青州置光州取界内光水为名隋开皇二年改光州为莱州隋末陷贼武徳四年讨平綦顺复为莱州
  州境东西四百二十八里南北二百四十一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七百六十里西南至东都一千九百里
  东北至登州二百四十里正南微西至密州三百四十五里
  北至大海五十里西南至青州三百四十五里
  贡赋开元贡 黄银 文蛤 牛黄 滑石器赋 绢 绵 赀布
  管县四
  掖 即墨 昌阳 胶水
  掖县上郭下
  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按掖水出县南三十五里寒同山故县取为名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
  万里沙在县东北三十里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祷万里沙
  浮游岛在县西北四十里遥望岛在海中若浮游然故名
  海水在县北五十二里
  胶水西去县七十五里
  海神祠在县西北十七里
  即墨县中西北至州二百六十三里
  本汉旧县属胶东国城临墨水故曰即墨高齐文宣帝并入胶水县隋开皇末又于此置即墨县属莱州大劳山小劳山在县东南三十八里晏谟齐记曰太白自言高不如东海劳昔郑康成领徒于此
  壮武故城在县西六十里晋封张华为壮武侯
  海在县东四十三里又在县南百里
  昌阳县上西北至州一百九十九里
  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置在昌水之阳故名昌阳有盐官隋开皇三年罢郡昌阳县属莱州
  黄银坑在县东百四十里隋开皇十八年牟州刺史辛公义于此坑冶铸得黄银献之大业末贞观初更沙汰得之
  奚养泽在县西北四十里周礼职方氏幽州其泽薮曰奚养
  胶水县中北至州一百里
  本汉胶东国之地后汉省胶东国为胶东县属北海国后魏属北海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仁寿元年改为胶水县
  即墨故城在县东南六十里古东齐之地史记苏秦曰齐东有琅琊即墨之饶此其处也齐湣王时燕将乐毅伐齐下七十馀城惟莒即墨不下田单设竒䇿破燕军迎襄王于莒尽复齐地封单为安平君汉书曰汉元年项羽徙齐王田市于即墨为胶东王田荣怒杀市于即墨自立为王遂并三齐之地汉胶东郡领八县理即墨即此城也
  平度故城在县西北六十七里城西北有土山古今煮盐处
  淄州淄川上
  开元户三万七千四百四 乡七十一案元和户乡数𫝊写缺
  禹贡青州之域周之九州为幽州之境职方氏幽州其浸菑时州盖取淄水为名也春秋及战国时属齐秦为齐郡之地在汉为济阴郡之般阳县也隋开皇十六年于今理改置淄州隋乱陷贼武徳元年重置淄州州境东西一百一十五里南北一百八十二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二千二百九十五里西南至东都一千四百三十五里
  东至青州一百二十里西北至兖州三百七十里
  北渡河至棣州二百一十里东南至沂州五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 防风 理石赋 绵 绢 米粟
  管县五
  淄川 长山 邹平 济阳 高苑
  淄川县上郭下
  本汉般阳县也属济南在般水之阳故名后汉属齐国晋省宋于此置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改贝丘为淄川县属淄州
  淄水出县理东南原山去县六十里俗传禹治水功毕土石黒数里之中波流若漆故谓之淄水
  长山县上东南至州六十四里
  本汉于陵县地也宋武帝于此立武强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武强为长山县取长白山为名属淄州武徳元年置邹州县又属焉八年废邹州依旧属淄州
  长白山在县西南四十里
  济水西北去县三十五里
  邹平县上东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汉旧县也属济南郡隋开皇三年自梁邹城移平原县入邹平城属齐州今理是也十六年改属淄州十八年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复旧名也
  黄河西北去县八十里
  济水南去县三十五里
  济阳县上东南至州九十四里
  本汉梁邹县也属济南郡隋又于后汉梁邹城地置济南县大业二年景龙元年于汉梁邹城置济阳县属淄州
  八会津在县南一里相𫝊水陆所凑其路有八故名济水在县南又东北入高苑县界
  高苑县上南至州一百一十里
  本汉旧县也属千乘国后汉属乐安国宋于此置长乐县属渤海郡十八年改为会城县隋大业三年改为高苑县取县东南高苑故城为名隋末陷贼武徳元年重置高苑县属邹州八年废邹州县属淄州
  济水北去县七十步
  千乘故城在县北二十五里汉千乘国也
  登州东牟中府
  开元戸二万八千五百三十三 乡三十六案元和戸乡数𫝊写缺
  禹贡青州之域古莱子之国春秋齐侯灭莱至汉为东莱郡之地后魏孝静帝分东莱于黄县东一百步中郎故城置东牟郡高齐废隋开皇三年改置牟州大业三年废武徳初又置因文登县人不从贼党遂于县理置登州
  州境东西五百六十里南北一百六十五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三千里西南至东都二千一百四十里
  东至文登县界大海四百九十里东南至大海四百六十里
  南至大海六十里南至莱州昌阳县二百里
  西至海四里当中国往新罗渤海过大路北至海三里
  正北微东至大海北岸都里镇五百二十里
  贡赋开元贡 牛黄 水葱席赋 布 麻
  管县四
  蓬莱 牟平 文登 黄
  蓬莱县中郭下
  本汉黄县之地属东莱郡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因筑城以蓬莱为名在黄县东北五十里贞观八年于此置蓬莱镇神龙三年析黄县置蓬莱县在镇南一里即今登州所理是也
  牟平县中西至州二百里
  本汉县也属东莱郡有铁官盐官在牟山之阳其地夷坦故曰牟平汉书齐悼惠王子将闾为牟平侯后属莱州武徳四年于中郎城置牟州牟平县属焉贞观元年牟州及县俱废麟徳二年析文登县于此重置牟平县属登州
  文登县上西北至州一百二十五里
  本汉牟平县也属东莱郡高齐后帝分牟平置文登县属长广郡取县界文登山为名隋开皇三年废长广郡文登县属莱州武徳元年改属登州
  之罘山在县西北一百九十里史记曰秦始皇二十九年登之罘刊石纪功封禅书曰齐有八祠之罘为阳主即此
  成山在县东北百八十里史记曰始皇二十九年又东游登成山升之罘勒石纪功郊祀志曰齐有八祠成山为日主封禅书曰七曰日主祠成山
  文登山在县西北九十里
  海在县南六十里县东一百八十里三面俱至于海县东北海中有秦始皇石桥今海中时见有坚石似柱之状
  东牟故城在县西北一百十里汉高后二年封齐悼惠王子兴居为俟
  不夜故城在县东北八十五里属东莱郡春秋时莱子所置初筑此城有日夜出故名之
  黄县中东北至州九十里
  本汉旧县也属东莱郡隋开皇三年罢郡属莱州武徳四年属牟州神龙三年置登州黄县割属焉汉书曰秦欲攻匈奴运粮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琊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锺面致一石黄即今黄县腄即今文登县属东莱郡腄直瑞反北河朔方以北六斛四斗曰锺计道路所费凡百九十二斛乃致米一石
  莱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封禅书曰齐之八祠六曰月主祠之莱山
  故黄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古莱子之国春秋传曰齐侯灭莱杜注曰今莱黄县是也
  大人故城在县北二十里司马宣王伐辽东造此城运粮船从此入今新罗百济往还常由于此
  蓬莱镇在县东北五十里
  海渎祠在县北二十四里大人城上














  元和郡县志卷十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