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斋先生文集/卷三
书
[编辑]上葛庵先生癸未
[编辑]四端七情之说。伏蒙先生前后辨诲。自惧愚见有甚舛理。不敢复有论说久矣。间者。更就诸先生原辨。极意硏思者又已有日。然后恍然似有所契。而旧疑乃释。盖其觉悟之机。悉自先生启发之。幸甚幸甚。虽然。窃观高峯之论曰。夫既有是心而不能无感于物。则情之兼理气者。可知也。感于物而动而善恶于是乎分。则情之有善恶者。亦可知也。喜怒哀乐发皆中节者。即所谓理也善也。而其发不中节者。则乃由于气禀之偏而有不善者矣。若孟子之所谓四端者。则就情之兼理气有善恶上。剔出其发于理而无不善者言之也。盖孟子发明性善之理而以四端为言。则其发于理而无不善者。又可知也。朱子又曰。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夫四端。发于理而无不善。谓是理之发者。固无可疑矣。七情兼理气有善恶。则虽不专是气。而亦不无气质之杂。故谓是气之发。此正如气质之性之说也。盖性虽本善。而堕于气质。则不无偏胜。故谓之气质之性。〈又曰。然。气质之性之善者。乃本然之性。非别有一善也。〉七情虽兼理气。而理弱气强。管摄他不得。而易流于恶。故谓之气之发也。然其发而中节者。乃发于理而无不善。则与四端初不异也。但四端只是理之发。孟子之意。正欲使人扩而充之。则学者于四端之发。可不体认而扩充之乎。七情兼有理气之发。而理之所发。或不能以宰乎气。气之所流。亦反有以蔽乎理。则学者于七情之发。可不省察而克治之乎。此又四端七情之名义各有所以然者。学者苟能由是以求之。亦可以思过半矣。此高峯改旧从新之论。而退溪先生以明快正当许之者也。因此而窃思之。退溪原辨。犹有更加商量而后可以无憾者焉。盖先生尝有四端七情各有所从来之语。高峯辨之既以为未安。而又论七情之不专为气曰。孟子之喜而不寐。喜也。舜之诛四凶。怒也。孔子之哭之恸。哀也。闵子,子路,冉有,子贡侍侧而子乐。乐也。玆岂非理之本体耶。且如寻常人。亦有天理发见时节。如见其父母亲戚。则欣然而喜。见人死丧疾痛。则恻然而哀。又岂非理之本体耶。是数者。若皆形气所为。则是形气性情不相干也其可乎。先生答曰。孟子之喜。舜之怒。孔子之哀与乐。气之顺理而发。无一毫有碍。故理之本体浑全。常人之见亲而喜。临丧而哀。亦是气顺理之发。但因其气不能齐。故理之本体。亦不能纯全。以此论之。虽以七情为气之发。亦何害于理之本体耶。又焉有形气性情不相干之患乎。〈又曰。虽发于气。而理乘之为主。故其善同也。〉高峯又曰。气之顺理而发。无一毫有碍者。便是理之发矣。若欲外此而更求理之发。则吾恐其揣摩摸索。愈甚而愈不可得矣。此正太以理气分说之弊。前书亦以为禀。而犹复云云焉。苟曰未然。则朱子所谓阴阳五行。错综不失端緖。便是理者。亦不可从也。先生答曰。道亦器。器亦道。冲漠之中。万象已具。非实以道为器。即物而理不外是。非实以物为理也。〈又曰。以气顺理而发。为理之发。是未免认气为理之病。〉其后高峯既改旧见。为后说一篇。复上于先生。而其中一段。犹执前说曰。七情虽属于气。而理固自在其中。其发而中节者。乃天命之性。本然之体。则岂可谓是气之发而异于四端耶。来书谓孟子之喜。舜之怒。孔子之哀与乐。是气之顺理而发。无一毫有碍及各有所从来等语。皆觉未安。夫发皆中节。谓之和。和即所谓达道。若果如来说。则达道亦可谓是气之发乎。先生答曰。鄙说中圣贤之喜怒哀乐及各有所从来等说。果似有未安。敢不三复致思于其间乎云云。盖先生既以理为四端所从来之本。以气为七情所从来之本。则其所谓各有所从来者。当因前后辨论而可明。不应只此一语独为未安。且先生既以七情。对四端之理发气随者。以气发理乘为言。故其中节者。亦谓是气之顺理者。此正所谓分别说者也。然七情之中。亦自有理。其中节者便是理。而与四端宜无二致。岂必犹谓之气乎。一向如此。则恐其分别太甚。无复浑沦贯彻之期。而反有支离破碎之弊矣。先生所谓果有未安之意。无乃或出于此乎。且先生答高峯七情亦发于仁义礼智之说曰。此即所谓就异而见同。则二者可浑沦言之者也。然不可谓只有同而无异耳。窃疑先生尝曰。浑沦言之。则以未发之中为大本。七情为大用。而四端在其中。安有主理主气之分。然则今既曰就异见同。而犹以为不可谓只有同而无异者。无乃亦为未安乎。此等所疑。伏乞一一勘破。俾闻归一之论。何如。
益愰既上此书。又复有说不尽者矣。盖观牛溪成氏与栗谷往复诸书。则其初盖以退溪为是。而但无的见。不能自守。及栗谷屡辨。而遂不复诘。则终必从之而已。大抵从栗谷者多此无他。见理气二者相循不离。而疑其不可谓理发气发。见四端是已发后名非气不行。而疑其不可谓理发。见七情之浑沦言者兼理与气。而疑其不可谓气发。此三者。实易惑故也。请于此复约而论之。夫所谓理气者。既非一物。亦非二物矣。自其非二物处合而言之。则本然之性气质之性非二性。而气质之中之理。便是本然之性也。四端之情七者之情非二情。而七情之中之理。便是四端之情也。自其非一物处分而言之。则本然之性主乎理。而四端即其理之发也。气质之性主乎气。而七情即其气之发也。天下固无无气之理。亦无无理之气。故言理则气在其中。言气则理在其中。然本然之性。四端之情。必曰理而不曰气者。以其理为主而纯善无恶也。气质之性。七者之情。但曰气而不曰理者。以其气为主而不能无恶也。惟其纯善无恶。故直当凭据而为扩充之地。惟其不能无恶。故必须省察而加节约之功。于此尤可以见理发气发之实矣。观者见其所谓理发则似乎无气。见其所谓气发则似乎无理。故终不能看得出说得破。每每生疑于退溪。而宁从栗谷之说。可不惜哉。抑尝思夫善恶公私天理人欲等说。皆性情间物事。而当一齐理会者也。谨按。周子曰。五性感动而善恶分。程子曰。善恶皆天理。朱子论胡氏知言。天理人欲。同行异情云者是。天理人欲同体异用云者非。而曰天理人欲。如何得同体。又何叔京因论龟山人欲非性之语而问。不知何自而有人欲。曰。此问最紧。人欲云者。正天理之反耳。谓因天理而有人欲则可。谓人欲亦是天理则不可。盖天理中。本无人欲。惟其流之有差。遂生出人欲来。程子谓善恶皆天理。谓之恶者。本非恶。但过与不及。便如此。所引恶。亦不可不谓之性。意亦如此。此类皆言其初无不善。只是公与天理。后来方为恶为私为人欲。盖兼理气而因说者也。朱子所谓竖起看皆善是也。朱子曰。此理却只是善。既是此理。如何得恶。所谓恶者。却是气也。孟子之论。尽是说性善。至有不善说。是陷溺是说。其初无不善。后来方有不善耳。若如此却似论性不论气。有些不备。却得程子说出气质来接。一接便接。得有首尾一齐圆备了。又曰。人之有生。性与气合而已。然即其合而析言之。则性主于理而无形。气主于形而有质。以其主理而无形。故公而无不善。以其主形而有质。故私而或不善。以其公而善也。故其发皆天理之所行。以其私而或不善也。故其发皆人欲之所作。盖自其根本而已。然非为气之所为。有过不及而后。流于人欲也。北溪陈氏曰。如孟子说性善。亦只是理。程子于本性之外。又发出气禀一段。方见得善恶所由来。故其言曰。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也。又曰。情之中节。是从本性发来便是善。更无不善。其不中节。是感物欲而动。不从本性发来。未免有个不善。此类皆言善恶公私天理人欲之分。自其根本。各有所从来。盖分理气而对说者也。朱子所谓横看后一截。方有恶是也。如中庸序性命形气之说。则竖看亦得。横看亦得矣。圣贤之言。或异或同。而各有所指。无不可通者如此。即是而究之。则人心道心与夫四端七情。浑沦言分别言者。可以一以贯之而无遗矣。竖看横看图。乞赐详订。以惠后学。幸甚幸甚。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overflow:auto"> 心性情竖看图
五性 | 理气〈未用事〉 | 全体善 | 七情 | 理气俱感〈大用善〉 |
性命〈道心所原〉 | 形气〈人心所生〉 | 〈恶始分〉 |
<divclass="xsl_paraxsl_indent_0"style="text-align:left;">
<divstyle="overflow:auto"> 横看图
本然之性 | 性命 | 理为主 | 善所从来 | 道心四端 | 理之发 | 亦无不善 |
气质之性 | 形气 | 气为主 | 恶所从来 | 人心七情 | 气之发 | 不能无恶 |
答上葛庵先生
[编辑]益愰自拜违教席。怅然增慕。发于梦寐。玆者。辱赐书问兼别纸报辨。其于古今同异之辨。该贯一篇之中。较诸前日条诲。盖加精而加密。警益深矣。忻感罔喩。至其论鄙说处。期许之。僭既有不敢承当者。而其犹有所未合者。则又岂非昏陋之甚。终不可学道者耶。不然。何提诲之若此其勤。而尚不能尽契也耶。愧惧愧惧。抑七情之中。亦自有理。故其中节者与四端不异云者。此高峯之说。而退溪先生之所印可者也。两先生往复书一册。依教寄呈。先生试取而观之。可知鄙说之所从出矣。虽然。欲以理气之不能相无者言之。则非但七情之亦有中节者。似发于理而同于四端而已。四端之亦有不中节者。亦似发于气而同于七情。则此只是一㨾语。而先贤本旨。自不如此。益愰亦尝见得此意。故前书粗发其端以为退溪先生既以七情。对四端之理发气随者。以气发理乘为言。故其中节者。亦谓之顺理之气。此正所谓分别说者云云矣。然则今以七情之中节者。谓是气之顺于理者。乃得为定论矣。柰何。退溪先生反以己说为果有未安。而以高峯之说为通透脱洒耶。若此说果有未安。则其前理发气发许多云云之说。皆似不保其为是。迷滞之见。于此终不能无疑焉。伏望更以一转语开诲何如。人心人欲之说。曾蒙先生之教。谓所谓人欲未必皆不善。朱子虽尝言人心不可谓人欲。而其他因以人心为人欲处。亦多有之。以此观之。此说不必深非云。益愰亦意如此。然人心是与道心相对之名。是吾心之所固有。人欲是与天理相反之称。非吾心之所当有。故朱子曰。虽上智。不能无人心则可。若曰虽上智。不能无人欲则不可。此其名义之不得无少异者矣。谨按。退溪先生答人心人欲同异之问曰。人心者。人欲之本。人欲者。人心之流。夫生于形气之心。圣人亦不能无。故只可谓人心。未遽为人欲也。然而人欲之作。实由于此。故曰人欲之本。陷于物欲之心。众人遁天而然。故乃命为人欲。而变称于人心也。是知人心之初本不如此。故曰人心之流云云。此言精当矣。未知如何。面诲时。伏承下询以为。或者言大学言存养工夫。似为非是云。益愰亦以其说为疑。而既无定见。不能仰辨。忽思退溪先生似有论及此者。归而考之。果有之。故今别纸录呈。万万不备。只伏祝神相道体对序康胜。以副山仰。
附葛庵先生答书
[编辑]示及七情之中。亦自有理。故其中节者。与四端不异云者。于鄙意终有所不能无疑者。盖高峯奇氏。非不知孟子之论四端。初不涉气质而为言。而不复精思熟察。乃谓四端是七情中发而中节者。以四端七情。分理气作对句说者。为语意偏重云。若就中庸乐记中浑沦言之处论之则可也。若孟子所言。则不曾说到气质。专以理言。故朱子于集注中。但言物欲之蔽。而不及气质。又尝曰。四端是理之发。七情是气之发。分明劈做两片说。既劈做两片。则其不以四端为七情中发而中节也者决矣。故中庸乐记说。自是中庸乐记说。孟子说自是孟子说。恐不可赚连比并。作一意看也。前者固尝关说及此。而辞不达意。未得契悟崇听。今且更申前说。探其本而索言之。幸加垂察焉。盖自奇氏以来。作此意见者。皆以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必欲配并理气为说。故有此多少议论。诚可悯叹。朱子曰。如单说人心。则都是好对道心说著。便是劳攘物事。愚亦谓七情若浑沦说。则可以兼理气说。若对四端说。则便是出于形气之私。不可与四端比并为说也。盖孟子之于四端。分明是挑出不杂乎气质者而为言。则所谓与七情中发而中节者。同实异名云者。不亦背驰之甚乎。奇氏于四七辨归一之后。发此议论。而为老先生所印可云。则后学固不敢更容他议。然区区妄意。恨不得以此说。仰质于陶山教席之下。而更致反复于奇明彦先生也。程子曰。论性不论气。不备。朱子曰。孟子说性善。便是不论气。所以不全。朱子既以孟子发明四端。为发前圣所未发。而复有此云云者。岂不以圣贤说话。各有旨归。若牵此合彼。必有窒碍处故耶。今若以孟子四端之说。合中庸乐记说。衮同说来。则毕竟恐无理会处。此浅陋之所甚疑者也。虽然。此可与贤者道。岂敢向他人开喙耶。
上葛庵先生
[编辑]自承八月七日长笺十二日短札中间非无来往。每缘仓卒。阙然未暇陈答。罪恨罔喩。仲冬严寒。伏惟道体万福。高峯七情中节不异四端之说。不为退陶所非。然终复思之。则与分别言之之意。似有所碍。故前禀并发其端矣。及承末诲。益袪旧疑。而今而后。此一大辨。廓然而定矣。区区下怀。不胜大幸。因念益愰禀气粗率。凡论义理。初不能细意硏索。究其归趣。径自立说。妄意为是。故一有错入处。则自难回惑。人亦难救。此政不可与入道之病。甚可恐惧也。伏惟先生盛德大度。诲人不倦。未尝录其狂僭之罪。而又诱之尽言。故益愰亦得以毕其愚焉。及其前后辨问屡发而屡屈。则乃知义理自是无竆底物事。必待体验心得而后其发于言说者不差。万非涂于口耳者所能亿而求中也。然则可不知所自警乎。庶几其动心忍性逊而求进者。亦不止讲论一事而已。古人必以就正为贵者。盖为是矣。此实心所自幸。故于此倂陈之尔。人心人欲同异说。猥蒙采许。不敢重论。侄女有行。始欲护往。奉承数日之诲。而缌制在身。出入不便。岁序将竆。竟阙一拜景仰山斗。只增瞻慕。伏祝为道加爱。对时康胜。
与权荷塘斗寅○癸巳
[编辑]益愰再拜。年前一书之后。岁月逝矣。而不能复致候问。逋慢之惧。盖不自胜。伏惟履玆暄煦。尊体万福。益愰素多疾病。近日又苦股肿。杜门忧悴。无足仰喩。两先生徽音。顷岁临顾之日。偶尘清鉴。又承复见之教矣。其后久已净写。而区区谬编。不欲远致左右。顾既辱盛教。且以就正为幸。故今玆寄呈。而其中委折。又须报知。盖云谷徽音者。李龟岩所编。而退溪李先生所谓辞旨理趣俱同。每一讽咏。令人有遁世栖云。抱道长终之意者也。但其原本云谷二十六咏之末。有宿休庵一律。武夷杂咏之末。有洞天一绝。盖当时板本有空处。故先生嘱龟岩。使之塡刻耳。本非可以赘入于此。故传录之际。绌此二绝。而取武夷七咏。增录于杂咏之前。又取李先生所次九曲诗。附著于櫂歌之后。不免少有异同。此乃益愰之所僭为也。陶山徽音者。即益愰所编。而附以注脚。益知僭率。其间必有谬说处。亦必有发明不到处。伏乞痛与勘订。明以见教。且有言陶山十二曲。佳则佳矣。杂以方言。俗而不雅。不必并取于此者。此意何如。倂赐诲谕。幸甚。抑此本不足以广人耳目。只于一览之馀。就其卷末空纸处。或惠以小跋。使为家庭间子侄之玩。不胜祈恳之至。馀祝对时万福。气候康胜。
答权荷塘
[编辑]徽音过蒙推借。还深愧惧。十二曲。承谕知当删无疑。益愿如此指教。使得修削。稍就整完。大幸大幸。左方小禀。亦乞答示。
陶山先生与骊州牧使李纯。游神勒寺诗。自注云。公注皇极内篇。积功二十馀年而始就。李公。是何地何如人。今其子孙为谁。所注内篇。今行于世否。李静存湛。京城人。于先生当在门人之列。今其子孙为谁。有文集行世否。据先生文集。知公盖深于数学。而多有与先生往复书尺。其尊慕先生。亦至矣。二公以如此人物文学。若无传世文字。甚可惜也。故愿知之。
答权荷塘
[编辑]李静存行迹。曾知其槩。今蒙详示幸甚。许,魏诏使时答问。亦曾因溪上得见。然内篇注。不是小个。文字意必刊传。而不可得见。殊觉为恨耳。陶山徽音。当初鄙意注语。不必太烦。故只得略说。然如古人出处之类。初学难晓处。或可添入一二否。和秋怀诗。针心无寸铁一句。似用卢仝月蚀诗语。故注中引之。然卢诗但言可刳虾蟆肠。而不言针心。此为可疑。寸铁针心之语。其或别有出处否。示谕幸甚。
与张南冈万纪
[编辑]前秋。伏蒙传示纪游诗一律四绝。诵咏感叹之馀。宜即构拙攀和。顾以期制未释。续遭功戚。无复情兴可以道此。遂至稽慢。近因无事。始成次韵四篇。敢玆录呈。幸蕲斤教。就有鄙悃。久欲仰禀而未能者。今不可遂已也。益愰在弱冠时。游东洛书院。见有先生续集。谨取而读之。其所谓冠仪,昏仪,葬仪,平说究说及杂著,诗文之类。说理纪事。有裨世教者固多。而至所谓录疑俟质者。则先生盖有为而作以俟来世。又非他书之比。故许文正公作神道碑。称先生所著书。而此书与易学图说,性理说并举。其不轻而重也明矣。不特此书。冠仪以下。亦不宜尽泯没。而文集入梓时。皆独见遗。先辈之意。未知谓何。然想亦只是财力不及。则盖有待于后也。夫既有待于后。而及今不能留意。时移世变。或致亡失。则后之人无所寻逐。虽欲有为而不可得。岂不为斯文之永恨乎。然今欲留意。亦不可率尔。盖其草本类多阙文误字。须多聚士友之有文眼者。参校而改正之。诗文中闲漫不必传者。则须求当世老于文学者。去取而纂次之。夫然后发文聚士。共推乡人之有诚意干局者。为校院之任。责以收聚财力。期于数年之后。始议刊刻。则岂无一二人以此自任而能办者乎。且先生盛德大业。固不待称述而显然。神道碑铭外。如年谱行状祭文之类。不见传布。顷者一二大老在世时。曾有所就质撰次否。不然。行状固不可易议。若年谱则家庭子弟及他人之贤者。亦可使商议编录。略成草本以待后日耳。果能如是。则如益愰者固无所知识。然岂敢不追逐邑子之后。与有裒稡之助乎。不审尊意以为如何。愚昧之虑久已及此。而欲禀请座下。则有以䟽越戚之嫌。欲倡先士林。则怀人微力浅之惧。以至于今泯默也。顾窃惟念。自我曾考亲炙师门。及此末学。亦幸蒙被遗化揆分度。义非他乡党后生之比。苟事系先师而有可以裨补万一者。何敢自外。而终隐于下执事哉。由是竟陈之如此。伏惟恕其愚而察其志。因以回谕焉。幸甚。
别纸
[编辑]录疑俟质。第一段云云。
益愰按易学图说类究篇。载大学二图。其一即权阳村依朱子章句之说而作。其一盖先生依晦斋补遗之说而作。〈大学补遗。即晦斋所著书名。〉尝疑其所以两存之意云何。及见俟质此段而后。知先生于格物致知章未尝亡之见。与晦斋略同。但以晦斋所定为。犹有未尽。复加更正。然而至作图。则不欲直从己意。只用晦斋之说。又并载阳村原图。以存传疑之义也。
俟质第四段曰。中庸费隐章。旧说云云。
益愰按晩学要会五学分合说。有曰。费焉尽其无内之小。隐焉极其无外之大云云。尝疑其以无内之小。无外之大。言费隐者。不合于朱子之说。及见此段。然后知先生本从旧说。不从章句。故其说如此。
俟质第五段曰。至于二十五章首章云云。
益愰按晩学要会近思篇引中庸之文曰。诚者自诚也。而道自道也。尝疑自诚之诚。中庸本作成字。此必传写之误。及见此段。然后知先生之见本如此。故于此。直作诚字也。
益愰尝读易学图说,性理说诸书。观其所引大学,中庸之文而作图立说处。往往与今章句之说有异。心窃以为疑。及得录疑俟质而读之。然后知先生所见本自如此。此书乃其证案也。盖其所录凡七段。其六皆论大学中庸章句疑义。其末一段。论仪礼高曾二祖服制似太轻。夫仪礼与庸学章句。乃大圣贤所作。垂之万世。宜无异议。而先生所论如此。恐或起后世议论。故当初先辈不以入梓之意。亦或在此。然义理天下之公。礼制有古今之异宜。故格致章传文之未尝亡。自中朝先儒。至我晦斋先生。已有其论。而五服之制。历代所定。亦多异同。此先生所以姑录其所疑。以俟质于后之君子者也。今以或致谤议为忧。而不为刊布。则所谓俟质之意安在。况此书之论既如此。故其见于他书者。亦如彼。此书不传。则人之读他书者。必将有惑而莫晓其所以然。其惑滋甚矣。然则先生本意。无以㬥于后世。而谤议之兴。未必由此而由于彼也。故愚意以为此书不可不传。
答权苍雪斗经
[编辑]益愰竆乡晩出。百不如人。独尝有慕于古人问学之事。而气拘欲蔽。不能以自达也。则思欲遍识一时名德。庶几掇拾緖馀。反之于身。少塞其受中以生之责。盖尝及葛庵先生之门。得闻其一二。退而与其家庭子孙游。论及当世之士。未有不以执事为言者。及后得执事祭先生之文而读之。又得所次先生遗事而读之。又得前岁论时政大䟽而读之。于是益闻所不闻。窃自喜以为平日所愿识而未得者。执事亦其人也。汲汲欲执贽登堂一望颜色。则无其便。欲奉咫尺之书以自通其姓名也。则无其端。每怅然太息而已。既又闻执事编集陶山言行录。则其事益盛矣。窃意此书之出。可以幸教后学。而或恐其万有一漏也。仍作妹婿书。谩及搀说。不谓降屈年德。先辱手翰。眷存倾倒。礼意勤厚。此古人之义也。而执事者行之。幸甚幸甚。第伏审尊体违和。不任仰忧。然偶愆久当勿药矣。言行录尝谓有贤者。会作此事。今果然矣。但年谱已有厓老所编。未知今并及于此者。是补其所遗耶。抑别有例耶。大抵此事。想必务求尽善。而不贵速成。则所谕难以岁月期者。恐不妨耳。高峯论事录。与集并刊。曾从人借看偶记。其间有可采者。故敢以为言。今其人家有丧。又有疠疾。未可相通。当向后更借。摭出录呈。以副盛教也。益愰既有识荆之愿。兼舍妹久闻其病。每欲一致身而贫病跧伏。迄未遂意。只增愧懊。切祝颐养康胜。卒究盛业。
益愰既辱收顾。不敢不尽所怀。李先生之讲道于溪山也。渊源传受之盛如彼。盖东方所未尝有也。且其仙区胜景。当与云谷武夷比并矣。至今未有人裒录其门人言行。以迄于私淑诸贤。如理学通录之例。又述陶山故事如武夷志者。甚可恨也。伏望以馀力及此两个事。如有不暇。或以劝青岩尊丈。或李幼材丈。或合力图之。使与言行录并行。岂非斯文之一快乎。不审尊意以为如何。
答权苍雪
[编辑]益愰伏蒙不鄙。再辱与之往复。意益勤而辞益厚。此虽在素识而不曾得者。今忽得之于下执事。仰钦德义。感叹交挚。人还不告致阙奉报。俟罪俟罪。即日老炎歊赩。伏惟调养有方。尊体平复。言行录得闻其规模之槩。幸甚幸甚。尝谓吾东方人物力量。不及中州。虽以陶山徒弟之众。传录师说。不可多得。则鹤峯艮斋二录。亦可贵重。但曾见艮斋录。往往似有不满人意处。窃想编摩之际。当略加删润。而亦不宜太没其旧也。书成早晩与闻。贱分之幸也。诸贤言行裒录非易事。果如所谕。只如盛编诸子录。亦甚为幸。愿亟就之。以惠后生何如。辱询洛中诸公行迹。蓄书不多。亦无所考。闻李参奉泽,李都事栻。皆以文学。名于畿湖间。执事或当相识。曾以此为嘱否。陶山故事。难用武夷志例。亦如所喩。柰何。小编徽音。无足称推借。及此不胜愧惧。区区论解。必多谬妄。青岩丈已许镌诲。今复有望于高明也。论思录抄语。写在别纸。政远加爱万福。
答权苍雪
[编辑]苏云卿曾见同乡人家有书载其事。承教。倩人录呈。今忘其书名矣。徽音中陈氏櫂歌注。鄙意亦疑其穿凿傅会。但古人文字。自可贵重。龟岩刊本。似亦收入。故姑存之。然尝欲节取李先生与龟岩书及论陈注之说。附于编末。如是则庶几不误后学矣。如何如何。李参奉虽未识面。承已作古人。为之一怆。
与李密庵丁亥
[编辑]益愰再拜。久阙候问。深负逋慢。孟夏向热。不审尊体动静何似。仄闻祸故以来。容色神观。殊异平昔。区区不任忧仰。然又窃私计以为长者年纪不甚衰晩。而调节有道。久久渐当清健也。益愰冬春来。少有事于土木。逐日看蕫。不能不费心力。从前病根。大抵在虚弱。故每有一番劳挠。则形神俱觉损弊。日间行坐殆难为力。深自忧惧也。先生文集已校。成定本否。常恨不能致身门屏。得见所未见之书。非敢有一辞之赞于其间。但于己分。当与有幸耳。近日偶阅平日下教诸书。见得其间似有阙文误字处数条。今敢别纸录呈。集中如已见收。而尊意果以为然。则就加商定何如。益愰既过辱不鄙。久欲有所献愚。而僭猥未果。今亦不敢终隐于左右也。岭南古称人才府库。彼时儒贤辈出。教学大阐。彬彬有洙泗洛建之风。可谓盛矣。独恨中间。少有能继之者。自夫先先生弃后学。一邦人士。益伥伥然无所考德问业。且凡所谓后学者。固未尝绝无其人。而其可以负荷得此一大任。卓然有异日之望者。盖亦罕见。益愰之愚。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此。以为吾道忧。而亦以为吾岭南之不幸也。伏惟尊丈以明敏强果之资。承家学渊源之正。今其见成而存诸己者。德足以润身。行足以范俗。才足以致用。而其緖馀亦足以推而及人矣。盖人之所以测知于高明者如此。而其自视亦当不轻矣。伏愿益恢趠厉之志。专意于道德。而馀事于文章。必于古人所谓大规模严心法者。尤致意焉。如有愿学者至。亦无以谦让见拒。必为之收纳诱进。开导策励。使夫近焉者。服化而成就。远焉者。闻风而兴起。此个气𧖴。不至断绝。则成己成物之功。于是乎两造其美矣。斯文幸甚。吾岭幸甚。夫如是则虽甚愚不敏如益愰者。且将勉策疲钝。亦得以与有闻焉。地远末由面奉馀诲。时因牍札。损惠德音。又不胜愿望之至。
答李密庵壬辰
[编辑]五月末。来卿来自侍右。奉致辱复书三纸及瓿录一册。拜领欣感。因复询审动静之详。所以慰怀慕之积者深矣。鄙说过蒙称许。深愧其无以承当。而别纸镌诲。切中瑕病。使得更改。稍就整完。甚大惠也。玆将所改元稿。并别纸条对。更呈求教。伏幸视至。文辞工拙。固非所论。然益愰性本疲懦。又多疾病。自学书以来。实无从首至尾读满数十遍者。只于翻阅数过之际。不甚草草而已。由是每作一篇文字。意思生涩。必沉吟终日或累日而后仅就。既而读之。辄自笑其不能满意。况自具眼观之。当以为如何也。伏惟尊丈不以己之长。愧人之短。其所指出而谓可磨莹者。止于如此。而又勉之以修辞立诚之事。区区感怍之馀。又恨尊丈过持谦挹。不欲亲自下语也。昔卢伊斋作夙兴夜寤箴解。质之于退陶,河西两先生。两先生既与之往复辨论。其训解未安处。往往亲自下语而无嫌焉。退陶先生又于郑秋峦天命图。则一一指点曰。某误不可不改。某剩不可不去。某欠不可不补。而卒至取稿修削。附以后叙。使览之者。疑若此图本出于先生。而不出于秋峦者。窃感前辈君子之于师友。其情志之无间也如此。其言论之相资相证。要归之至当也如此。其风义之可慕可尚也如此。此今益愰之所望于高明者也。如何如何。跋语之请。岂敢戏也。然追而思之。使鄙论果有所可取。则何必藉重而后取之。如无可取。虽得长者一言。亦何能使之重耶。今所以不敢复请也。书末博约两进之谕。尤有所感焉。益愰早既不能读书为学。晩虽有志。而卤莽灭裂。其所不能者。非但约耳。博亦然矣。自今年来。伤于暑湿。旧疾益深。而须发已种种白矣。恐终不复自力以至于死。第所自期者。偶于圣贤书。有些眼目。今虽不能刻苦诵读。不辍其披阅讽咏沉潜反复之功。则未博者可博矣。自分疏慵。已无当世之念。从此杜门敛迹。养疾补过。消得数十年工夫。则于所谓约者。亦庶几其万一焉。如此然后可以少塞夫知遇责望之至意。而死亦无所憾矣。未知天果遂吾愿否。若致此身于门屏之下。面被薰炙。则固知事半功倍。而贫病汩没。末由如意。每不觉东望长叹。神魂飞越而已。不备。
别纸
[编辑]人心道心分言之后。参涉未发。似未安云者。来谕甚当。但其心字之不专为已发者。恐自如也。退溪先生曰。道心以心言。贯始终而通有无。四端以端言。就发见而指端緖。亦不能无少异。此可见矣。故今改鄙说。而所改止于如此。则亦可以破一齐无本之惑矣。如何。
四七辨后论中。愚谓情之有四端云云。此正凿龙门处。而鄙说剖判不到。见未明之故也。亦笔力不及也。谨改之。未知果胜否。
四七辨集证中。沙随程氏曰云云。家有一书。名曰性理渊源。撮要。正德年间。真一斋,柳公崇祖所辑。其中有此一条。故益愰当初泛看取而录之。然其议论似非朱子以前人所为。而沙随于朱子虽同时。而为先辈。故心常疑之。更考其书。则沙随程氏下。有复心二字。乃林隐程氏之名也。疑此本林隐之说。而柳公误作沙随耳。
与李密庵
[编辑]瓿语。前后蒙镌诲纤悉。并其上面书札中衍字賸语处粘标。指教亦皆一一中的。固宜虚心听命。不止若响之应声而已。岂复敢有毫发私吝于其间耶。先生答书中。要语本欲逐节附入。今承示谕。尤契鄙意。向后净写时。谨当如此为之也。总辨中论人心人欲处。来教云。更须磨莹。俾无结碍处。后来始觉真西山所谓声色臭味之欲。皆发于气。所谓人心也者。便是程子人欲之说。而曾欲殊观两说。别而论之。宜其尤多结碍也。今敢直用己意。改之如此。顾云峯,退溪诸先生所论如彼。区区妄议。恐或得罪于先正。然义理若果如是。则岂有得于义理而反得罪于先正者乎。伏乞极意竆硏。详赐镌谕。幸甚。前书博约之云。亦谓自披阅讽诵。以就夫博。自敛迹补过。以进于约耳。非直谓只此两语者。可以尽博约之功也。然言当子细处。有失枝落节跳过去说之病。警教之厚。敢不重省。
答李密庵甲午
[编辑]益愰常苦病倦。几废人事。不能修致候问久矣。来卿之来。伏承先惠手翰。反复以还。愧感交极。就审迩来。尊体万重。区区仰慰不任下怀。但从前辱书中。兄弟之称。非所敢当。愿自今削去此礼。俾安后生之分也。益愰病居竆蔀。仍旧无闻。悔吝山积。而不能亟改以自新。谩欲向知旧间呫呫诵言。以自表其未有改之之实也。则又觉有近于朱夫子所戒病中生病。名外求名。不但无益而已者。故今亦不敢多以为辞也。虽然。此志不容断绝。则杜门摄疾之馀。将洛建数君子书。不能熟读。只管精思。而其所用力专在性理上。岁月既久。略见得此个物事。无物不有。无时不然。至神至妙。至净至洁。而不可亵处。又见得古今说此者众矣。多未免有一重膜子处。信知朱文公外。世间人口少真是非。所谓弥近理而大乱真者。不独异端为然也。但恨目然而足不能然。又于枝叶散殊处。不能旁搜博涉。克拓塡补。以尽此心之量。若只如此。恐下梢不过成就。得一个狂士。或虽有其一。而无可贯耳。此等病痛。必有所由来矣。伏丐从顶门上痛下一砭。幸甚幸甚。至于诸史子集。尤不曾著眼考究。所以于今辱询故事。一不能有所条对。茫然增愧赧。惟李先生书中。蛇至之语。出事文类聚者。录在别纸。而本文蛇至之下。无匿迹二字。亦未知果是否也。权小谏不曾奉面。顷得其书。自以方修陶山言行录。谬有所问。又见益愰尝仿李龟岩云谷徽音。编陶山徽音。而僭附论解。遂合两册为一册。奉质于青岩丈。其中有苏云卿事。因求见其全文。彼所以有云云也。今并如教录呈。言行录。既得权文裒稡。又闻执事辑朱书释。此二书。关斯文不轻。甚慰后学之望。不知何日脱稿。使愚陋者得见所未见耶。抑尝观酌海之编。与节要当为一书。须并加疏解。方是究竟。但恐有妨于晩境精力耳。近有节酌通编者。刊于达城。或言出于怀川宋氏。然却可置案上一部也。所欲仰扣者何限。泓颖不能尽人意。
答李密庵丙申
[编辑]至月辱惠书。至今感诵不已。但积忧伤心云云者。极令人忧叹。然其所以制此者。古人多言之。如延平所谓如有大段排遣不去。只思古人所遭有不可堪处。持以自比。则亦少安矣者。亦方便一法。然不若居易俟命。无入而不自得者为其至矣。凡若此类。想皆为执事平日之饮食裘葛。伏愿益自硬著。以慰爱慕之诚也。前春药石之诲。切中膏肓。益愰非无事斯之愿。柰此疾病昏懒。旧习欲去而复缠。新意才奋而旋消。如此因循前却。朱先生所谓悠悠岁月。岂肻待人者。岂不为大可寒心哉。中夜抚枕。不觉起坐。然盖棺之前。此志不容少懈。则其所以改图自新者。亦岂有他哉。只于日用下学处。随事省察。随处提撕。为善去恶。必要快足。使前日已竆之理至此。而有所发明。而于理则更当求之于事物度数零碎枝叶处。使与前日所竆性命之源者。亦至此而凑合为一。夫如是则前后相补。足目偕进。庶无旷荡无归之患矣。未知此意如何。但恐不能卒践斯言。少塞厚望。他日奉拜。亦将无以为颜也。因书警觉之谕。甚非愚昧之所敢当。然若无辞以对。则恐负询荛之义。欲遂献愚也。则又不得其端。柰之何柰之何。抑有一焉。执事之所造诣。固已高远而不敢窥测。然人之气质难纯。或有未尽变化处。义理无竆。或有未尽体究处。则须更著一眼。更进一步。以尽其变化体究之功。孟子所称深造自得。朱子所谓豁然贯通之妙。当亦更在此间耳。若夫言语文字之工。固执事之所已能。而初非儒者之第一义。今亦何敢愿执事之从事于彼。而兼不忘乎此也耶。山川间之。末由面承诲晤。每不觉东望伤神而已。
与李密庵
[编辑]前月伏承辱复书。继又韬仲见过。审知彼时动静。深以为慰。然闻仙庄被水失田。秋来无所收。不知何以为计。益愰近日果有随手小录。而尚无头緖。早晩整顿。得一二门目。固欲奉质左右。然识小而语大。恐徒弊精神而无卒业之期也。顷闻尊丈欲辑颜曾全书。此意甚好。幸亟成之也。尝见朱先生跋刘清之所编曾子书,明儒潘府著孔子通纪。其中自言又修颜子书。我东则西川郑相公。亦有所编而入火云。然则古人已多作此事矣。刘氏潘氏之书。虽使行于中国。而不传于东方。则安可冀见于彼而遂已乎。但若有未尽。当为后学之恨。想高明著大眼目。不作小规模。以为永久家计。斯文幸甚。又闻欲仿朱书节要。拈出退溪书尺。此意亦好。但书尺之外。似当兼采诗文如今酌海书。尤好。抑未知晩境精力。果能及此否。靡讲之恨。高明尚且云尔。发蒙之愿。愚陋当复如何。要非拜面。莫究此心。岁晏。为道万胜。
与李密庵丁酉
[编辑]顷日辱覆书。情苦辞悲。有不忍读。区区爱慕如益愰者。宁不为之衋然心伤哉。然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以其能堪人之所不堪也。尊丈岂不能然乎。伏愿为道自爱。千万保重。益愰今夏尤多疾病。肢体萎薾。心神昏瞀。几不离床席。近日来稍平。然此病未除。恐终不能读书检身以毕素志也。柰何。
答李密庵
[编辑]顷有一学者。以辥敬轩永乐及第为疑。而贻书来问。益愰答曰。永乐十七年。先生之父贞。除鄢陵教谕。时例教官乏科贡者。充戎。贞固欲先生且应举。先生乃充邑庠生。赴乡围。中解魁。明年。仍登第。先生盖为父欲免其充戎。与他人应举者。亦不同云云。因思先生之事则然矣。他人之非有不得已者。又当如何。今承诲谕。开发多矣。但其所谓激于忠愤。没世无悔者及特立独行者。固皆君子所许。若其非身事旧君及其私昵者。既曰无不仕之义。则其只免为王魏之失节事雠者。抑何也。在学者而义理有疑。则姑当不仕。以从吾心之所安。此亦一义也。所欲闻者。圣人中庸之道耳。伏愿更下一转语。以尽底蕴。幸甚。益愰意外陞授义盈主簿。恩命至再。惶惕倍万。须是一番肃谢。才可少安微分。故欲于晦后西行。而未及禀议。不胜懊恨。敢留此一书兼韩诗外传。俾付便人。归期当在后月。未间加爱万胜。
答李密庵戊戌
[编辑]前书痛相提撕之教。固不敢当。而徒为推借之语。亦非所臧也。夫学未到圣人地位。孰能无不善。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此地位亦高。然学者学此而已。敢问执事日用之间。自以为有不善者何在。既知之则其行之也何如。愿得闻之。则试欲一㬥其愚。以听其可否也。抑尝窃观朱先生与人书。每每只说除却许多闲言语。驱却许多闲思虑。只要随事省察。随处提撕。此意似甚易易。而如益愰者。实未尝一日受用。敢为执事一诵之。伏想不以为常谈而遂忽之也。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