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四库全书本)/卷066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六十五 六艺之一录 卷六十六 卷六十七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六   钱塘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二
  唐碑祠庙
  伏羲庙碑
  唐孙郡撰赵榖书并题额光化中立访碑录
  尧帝祠碑
  唐朱诞撰在青州府城西北古今碑刻记
  箕子祠碑
  唐柳宗元撰在河南卫辉府淇县南古今碑刻记
  古义士伯夷叔齐碑
  梁升卿八分书河中府金石略
  安定梁升卿纂文并书金薤琳琅
  今在蒲州首阳山二贤庙中其文书于碑之南面其侧有后唐同光元年护国军节度押衙丁约建立庙宇题字金石文字记
  郑子产庙碑
  唐天宝中立今磨灭存侨东里人数字在河南开封府新郑县陉山古今碑刻记
  岱岳天齐王灵应碑
  万賔书兖州金石略
  唐夏禹庙碑
  颜庚书在阳翟碑帖考
  唐修中岳庙碑
  李芳郁书墨池编
  唐要栅湫神祠碑
  房晋书墨池编
  房晋武后时人光宅元年房晋词标文苑科䇿见文苑英华
  唐淮渎庙碑
  释旷书碑帖考
  唐沭涧魏夫人碑
  僧从谦书墨池编
  晋紫虚元君祠宋时碑尚存在怀庆府城紫金坛
  唐封广顺王庙碑
  李承祐书墨池编
  唐叶君庙碑
  赵曽书墨池编
  唐汾州创置城隍庙碑
  李巨叶书墨池编
  西楚霸王庙碑
  贺兰咸书衢州金石略
  西楚霸王祠堂颂贺兰进眀撰贺䕃诚书天宝十三年十月金石录
  唐重立徐偃王庙
  姚宗八分书墨池编
  唐立傅说庙碑
  唐侍御史内供奉杨辚撰宗正丞姓名缺八分书大历四年立在夏县集古录目
  汉董子祠碑
  唐宋碑刻犹存在北直隶河间府景州广川镇古今碑刻记
  祖将军庙碑
  颜鲁公撰在江西九江府江州湖心古今碑刻记
  乌雷庙碑
  自唐以来碑记皆存在广东廉州府钦州南古今碑刻记
  孝烈将军庙碑
  在河南归徳府治即木兰女也古今碑刻记
  济渎庙碑
  贞元十三年张洗撰八分书 唐制附祭北海于济源此碑记新作祭器事碑文乃济源令张洗字濯缨所撰简古有体裁一洗骈俪之习洗与韩退之同时文体已矫杰如是盖文弊之极而将变元结权徳舆辈皆然不独韩也金石文字记
  修武安君白公庙碑
  庙在今咸阳东古杜邮起惨刻独有将略耳亦祀至今何也壁间记唐乾符五年重修事正书遒劲亦有欧法知唐世官牒无不作佳书也记中所刻添置物色有眺子舎一十间沙子三间莝一颜石押衙影等皆不可晓石墨镌华
  正书乾符五年十二月立今在咸阳县金石文字记
  济安侯庙碑
  唐李巨川撰柳怀素正书光化二年四月一日记复斋碑录
  记在华州唐昭宗在富平韩建迎之至华自华归长安褒建而及于城隍神记为谏议大夫李巨川撰拾遗桞怀素书文固谀词而楷则严整何如君家诚悬具眼者自知之石墨镌华
  碑在华州城隍庙内近日移之西安唐昭宗自华州还京改华州为兴徳府封少华山神为佑顺侯华州城隍神为济安侯此文多述韩建之功称太傅许国公而不名朱彛尊曰巨川为韩建掌书记撰许国公勤王录以媚建方昭宗幸华建请散殿后军诛李筠围诸王十六宅皆巨川教之后为朱全忠所杀新唐书附诸叛臣之列金石文 天下金石志作字记  华州城隍庙碑
  重修忠懿王庙碑
  天复元年钱昱撰在福州舆地碑目
  唐郑司农碑
  开元十三年史承节撰双思贞行书金石录
  崔潜撰分书无年月在高苑县诸道石刻录
  唐立汉文范先生陈君碑
  在鄢陵庙内裴延休文访碑录
  唐陈太邱祖徳碑
  系孙兼撰序休撰铭任子膺书天宝九年十一月金石录
  蜀守李公碑
  韦行俭撰王纶行书贞元十四年七月金石录 碑帖考作唐秦蜀守李公誓水碑
  立梁宣帝眀帝二陵碑
  韩休撰行书姓名残阙开元二十一年金石录
  重建颜含碑
  晋李阐撰曽孙延之铭十四代孙真卿正书大历七年四月金石录
  晋江夏李阐撰传含曽孙宋光禄大夫颜延之撰铭十四世孙唐前抚州刺史真卿书含字弘都琅琊临沂人东晋初官至右光禄大夫西平侯谥曰靖此铭旧有刻石大历七年四月重建集古录目
  唐立晋颜含大宗碑
  含十四世孙唐抚州刺史颜真卿撰并书真卿罢抚州过含祠墓因叙含而下十五世子孙名字事迹立此碑以大历六年十一月立集古录目
  唐立卫伯玉遗爱碑
  伯玉裔孙唐陕虢观察使次公撰河中节度使张弘靖书伯玉河东安邑人晋恵帝初以太保录尚书事为楚王玮所杀碑以元和六年立在安邑集古录目
  汉李固碑
  唐韦皋撰在陕西汉中府城固县西古今碑刻记
  重立周孝侯碑
  宜兴周孝侯碑尾云唐元和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守义兴县令陈从谏重树此碑前试太常寺恊律郎黄阙名弇州山人藳
  魏州刺史狄仁杰生祠碑
  李邕撰张庭珪八分书开元十年十二月金石录
  中书令张九龄庙碑
  长庆三年张九龄碑按唐书列传所载大节多同而时时小异传云夀六十八而碑云六十三传自左补阙改司勲贠外郎而碑云迁礼部传云张说卒召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碑云副知至后作相迁中书令始云知院事其载张守珪请诛安禄山事传云九龄判守珪状碑云守珪所请留中不行而公以状谏然其为语则略同碑长庆中立而公薨在开元二十八年长庆三年实八十四年所传或有同异而至于年夀官爵其子孙应不谬当以碑为是也六一题䟦
  右唐张九龄碑徐浩撰并书欧阳公集古录云按唐书列传所载大节多同而时时小异碑长庆中立而公薨在开元二十八年长庆三年实八十四年所传或有同异至于年夀官爵子孙冝不谬当以碑为是今考之浩撰碑时为岭南节度使在大历间距曲江之卒未远至长庆中其家始刻石尔刘禹锡读曲江集诗序以谓曲江燕翼无似终为馁鬼而碑载公嗣子及孙藏器碑后又载曽孙敦庆玄孙景新景重然则曲江为有后矣不知禹锡何所据乎碑又云公一名博物而史不载金石录
  徐浩撰并正书大历中书撰长庆中刻石同上
  刺史杜敏生祠碑
  张粲撰史惟则八分书乾元三年五月金石录
  赠户部尚书杨玚庙碑
  王曽分书京兆府金石略
  晋公李林甫撰王曽书王敬从题额游城南记
  王敬从京兆人对䇿甲科授岐州陈仓主簿迁秘书省校书郎三入华省再登禁闼与兄易从弟择
  从咸以文学齐名见孙逖集
  忠烈段太尉庙碑
  卢慈眀书郑州金石略
  颜真卿庙碑
  一在蓬州一在荣山县俱四川古今碑刻记
  唐碑家庙
  唐永兴公虞世南先庙碑
  贞观中立京兆金石录
  唐赠司徒马璘新庙碑
  程浩撰颜真卿正书大历十四年七月金石录
  唐礼部郎中程浩撰吏部尚书颜真卿书太子中允翰林待诏韩秀实八分书题额马璘字仁杰扶风安定人官至四镇北庭泾原节度使赠司徒开元二十四年十二月刻复斋碑录
  赠太保郭敬之庙碑
  唐刑部尚书颜真卿撰并书代宗御题额敬之华阴郑县人官至夀州刺史肃宗乾元初以子子仪故追赠太保此其庙碑也以广徳二年五月立集古录目颜真卿撰并正书广徳二年十一月碑在京兆府金石录
  碑在今陕西布政使署御题额颜鲁公撰并书敬之汾阳忠武王父也夫以汾阳家庙得鲁公手书千载
  而下犹有生气其文与书又非所论也但其碑在役人杂遝之所虽岿然壁上而不无磨蚀之忧然以二公之灵鬼神呵护有由来矣石墨镌华
  郭敬之碑阴子孙题名
  唐王缙撰徐浩分书永泰元年京兆金石录
  碑阴具述汾阳兄弟子孙始知汾阳兄弟九人皆列大位不止史所称幼眀一人而已且汾阳封拜与史小异录具左方碑正书阴作行书不审亦出鲁公否观其笔力似非鲁公不能也史称子仪初授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䕶振远军使又以天徳军使兼九原太守又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又加实户七百颇与碑不合碑立于广徳二年十一月子仪是时年六十八岁官止于尚书令兼中书令故不及摄冡宰尊尚文等事但史言子仪辞尚书令碑乃实书之且通鉴拜尚书令在十二月此前一月书当是史误石墨镌华
  颜氏家庙碑
  颜氏家庙碑颜真卿撰并书真卿父名惟贞仕至薛王友真卿其第七子也述其祖祢群从官爵甚详集古录
  颜真卿撰并正书李阳冰篆额建中元年七月金石录此唐颜氏家庙碑为鲁公真卿撰并书按䟦尾此碑遭兵乱仆于野宋太平兴国七年都院孔目李廷袭始移至府城孔庙中而碑幸完予知碑名久矣恨不可得同年周公瑞都宪巡抚陕西始寄至犹恨缺其额耳盖以碑额为无用多不拓或碑穹工人艰于拓而置之不知碑无额如物无首为完物乎况此额为李阳冰篆书可谓二绝何可缺邪匏翁家藏集
  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第七子光禄大夫行吏部尚书充礼仪使上柱国鲁郡开国公真卿撰并书集贤学士李阳冰篆额末云建中元年岁次庚申秋七月癸亥朔镌毕八月己未真卿𫎇恩迁太子少师冬十月壬子男𫖳封沂水县男硕封新泰县男侄男顶县男颂费县男颀邹县男微躯官阶勲爵并至二品子侄八人受封无功无能叨窃至此子孙敬之哉金薤琳琅
  陆士龙有言文以述祖徳为美故三代彛器皆孝子慈孙为其祖父而立者鲁公此碑盖近之矣又此碑后有太平兴国七年八月二十九日重立李廷袭记十七字篆书乃梦英手笔盖此碑倒扵郊野廷袭告于上官移载入于府城立扵文庙故自托之也夫以颜氏之物子孙不能守而后之人为之移徙则为人子孙思以称述先徳而异世之后欲图不朽者可以思矣苍润轩碑䟦
  右颜鲁公家庙碑石刻四面环转在关中后庙毁宋初有李廷袭者语郡移置之结法与东方朔画像相类而石独完善少残缺者览之风棱秀出精彩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吁可重也天宝间安氏蹴天柱折而力扶之者郭尚父张睢阳平原与常山四耳颜氏独擅其二碑之所以重者是宁独书哉弇州山人藳
  颜君庙碑铭乃真卿之父也其文曰君讳惟贞字叔坚及叙其先世则曰魏有盛盛字叔台青徐二州刺史关内侯始自鲁居于琅琊临沂孝悌里生广陵太守葛绎贞子讳钦字公若生汝阴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默字静伯生晋侍中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字弘都随元帝过江生侍中光禄勲西平定侯讳髦字君道生州西曹骑都尉西平侯讳琳字文和生宣城太守御史中丞讳靖之字茂宗生巴陵太守度支校尉讳腾之字弘道生辅国江夏王参军讳炳之字叔豹生齐侍书御史兼中丞讳见远字见远生梁镇西记室参军讳恊字子和生北齐给事黄门侍郎待诏文林馆平原太守隋东宫学士讳之推字介生皇秦王记室讳思鲁字孔归君之曽祖也率子弟奉迎义旗于长春宫拜仪同生勤礼字敬君之祖也著作郎修国史䕫府长史赠虢州刺史生昭甫本名显甫敬仲殆庶无恤少连务滋辟彊昭甫字周卿君之父也高宗侍读曹王属赠华州刺史生我伯父讳元孙臮君君生阙疑允南乔卿真长幼舆真卿允臧自父以上并直书其名而加讳字其他伯叔群从悉名之盖古人临文不讳今人自述先人行状而使他人填讳非古也文有云子泉弘都之徳行子泉即颜渊也避唐高祖讳金石文字记
  唐成徳节度王武俊先庙碑
  唐郑赞撰崔公馀行书太子诵题额贞元十九年京兆金石录
  田弘正家庙碑
  韩愈撰胡证八分书元和八年金石录
  右田弘正家庙碑昌黎先生撰余家所藏书万卷惟昌黎集是余为进士时所有最为旧物自天圣以来古学渐盛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文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及后集录古文得韩文之刻石者如罗池神黄陵庙碑之类以校集本舛缪犹多若田弘正碑则又尤甚盖由诸本不同往往妄加改易以碑校集印本与刻石多同当以为正乃知文字之传久而转失其真者多矣则校雠之际决于取舍不可不慎也即本云衔训事嗣朝夕不怠往时用他本改云衔训嗣事今碑文云衔训事嗣与印本同知其为妄改也印本云以降命书用他本改为降以命书今碑文云以降命书与印本同知为妄改也印本云奉我天眀用他本改云奉我王眀今碑云奉我天眀与印本同知为妄改也此类甚多要知改字当慎也集古录
  唐文敝至韩愈始变而知所守后世学退之者惟欧阳永叔独探其源余考田弘正碑盖其杰然自出㧞乎千百岁之上者永叔尝得此碑以校集中误字三处曰衔训事嗣考其所出杂比成章错综而不乱信其有得扵此又曰降以命书奉我王眀必以集为误者余则不得信于此也以降命书不得如集所传天眀施于君为不类不若王眀之切当而有据也今碑为非是则不可谓天眀以降为工扵集所著而传则不可碑虽既定其词而后著之石此不容误谬然古人于文章磨练窜易或终其身而不已可以集传尽为非耶观其文当考其词义当不然后择其工于此者从之则不得欺矣今夫知文公者莫如文忠公文忠谓是人不敢异其说况碑为当世所书人岂可尽告而使知耶今人得唐人遗藳与刻石异处甚众又其集中有一作某又作某者皆其后窜改之也呜呼知退之者益少今惟文忠为得其要其说犹然其下一等又可知矣广川书䟦
  胡证字启中河中河东人举进士第浑瑊美其才奏寘幕下更从襄阳于𬱖署掌书记宝历初历拜岭南节度使唐书
  相国于𬱖先庙碑
  唐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徳舆撰兵部侍郎归登八分书并篆额元和中𬱖位至司空平章事以品得立庙祠其高祖郫令以下为四室碑以元和十一年集古录目
  相国崔群先庙碑
  唐武昌军节度使牛僧孺撰起居郎刘宽夫隶书并篆额宪宗元和十四年群方为中书侍郎平章事诏立庙于京师崇业里追赠其父金部郎中积为左仆射及其祖怀州刺史朝鲁曽祖夀州刺史湛为三室庙既成诏以羊豕助奠太常出博士佐礼至文宗太和二年八月立此碑集古录目
  刘宽夫伯刍子宝历中官终濠州刺史唐书
  唐令狐楚先庙碑
  唐礼部郎中集贤院学士刘禹锡撰并书大和初楚为宣武节度使始立家庙于京师通济里碑以大和三年集古录目
  唐薛平増修家庙碑
  唐左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冯宿撰给事中冯潾书河中节度使増修其家庙以大和三年立此碑在夏县集古录目
  太和三年冯宿撰裴潾正书李寓篆额金石录
  李寓郇王祎九世孙成都少尹见唐宗室世系表
  相国魏謩先庙碑
  崔绚撰桞公权正书大中六年十一月金石录
  唐赠司徒赵郡贞孝公李绛先庙碑
  唐裴度撰韩欣正书并篆额大中九年京兆金石录
  北平郡王马燧新庙碑
  于邵书京兆府金石略
  于邵字相门京兆万年人历迁谏议大夫知制诰进礼部侍郎朝有大典册必出其手唐书
  唐襄州刺史薛系先庙碑
  唐郑处晦撰桞公权正书咸通二年访碑录
  唐碑昭陵附葬诸臣碑
  昭陵诸碑
  册府元龟贞观十一年二月丁巳诏曰佐命功臣义深舟楫或定谋帷幄或身摧行阵同济艰危克承鸿业追念在昔何日忘之使逝者无知咸归寂寞若营魂有识还如畴曩居止相望不亦善乎汉氏使将相陪陵又给以东园秘器笃终之义恩意深厚古人之志岂异我哉自今以后功臣密戚徳业尤著如有薨亡宜赐茔地一所及秘器使其窀穸之时䘮事无阙所司依此营备称朕意焉二十年八月丁亥诏曰周室姬公陪于毕陌汉庭萧相附彼高园宠赐坟茔闻诸上代从窆陵邑信有旧章盖以懿戚宗亲类本同之枝干元功上宰犹在身之股肱哀荣之义实隆始终之契斯允今冝聿遵故实取譬拱辰庶在鸟耘之地无亏鱼水之道宜令所司于昭陵南左右厢封境取地仍即标识疆域拟为葬所以赐功臣其有父祖陪陵子孙来欲葬者亦宜听允
  醴泉县志曰昭陵诸碑若文皇后碑止存屃赑长孙无忌碑存而字尽灭其碑字尚有存者仅二十一片房玄龄存五百馀字禇遂良书高士廉存三百馀字许敬宗撰赵模书段志玄存八百馀字张后𦙍马周兰陵公主各存六百馀字公主碑李义府撰殷仲容八分书姜遐许洛仁各存九百馀字姜碑侄郕公晞撰书孔颕达存千字于志宁撰阿史那忠崔敦礼各存七百馀字崔碑于志宁撰于立政书豆卢宽存四百字李义府撰薛收张阿难监门将军王君各百馀字徒存形似唯唐俭存字千一百乙速孤行俨存字千四百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李靖存字千五百许敬宗撰王知敬书李𪟝存字千八百高宗御制御书乙速孤昭祐存字二千五百馀苖神客撰释行满书又一碑存字百五六十可辨而前有兰陵公主字中有诏词曰第十九女则公主或有二碑不可知此崇祯十一年茍好善所修志云又二十六年而余至陵下时值雪后空山无人未及遍访仅见李卫公一碑其下截俱劖去后又购得四五碑皆然且有并其碑而仆之者矣
  赵崡曰万历戊午四月余为九𡽀之游距昭陵十里宿高生俨家翼日同行北一里许得许洛仁碑又北半里许得薛収碑似昭仁寺碑骎骎有伯施法折而西一里许为赵村村有广济寺寺后石鼔唐人书尊胜经咒精健绝伦止存十三从赵村北行里许为荘河村未至先于道旁冡得姜遐断碑至村则有段志玄碑东行数十步有监门将军王君碑横于田间又东行数十步一碑无字亦无冡盖土人平之而并磨其碑尔以图考疑是长孙无忌碑又东行半里许为刘洞村流水界之渡而东有房梁公玄龄碑禇河南正书又东数十步有高士廉碑又东数百步有李靖碑撰书姓名残缺与诸碑同而上半完好靖冡作三山形文皇以象其功土人谓上三冡李𪟝冡亦如靖土人谓下三冡二冡南北相去不二里𪟝碑高宗御书高二丈馀崭然屹立与温彦博碑拓者甚多土人捶其字殆尽彦博碑在靖碑北数十步欧阳询书书法视皇甫九成化度三碑最为得中而不复可拓至西峪村村东南古冡相连有禇亮碑阿史那忠碑张后𦙍碑孔颖达碑豆卢宽碑张阿难碑鳞次都不百步书与段姜等碑皆有法而孔碑极类虞伯施但
  结构小踈昔人谓为伯施书非也颕达卒在世南后当是习世南者书之尔既而又得兰陵公主碑于老军营之西北得马周碑于狗村之东得唐俭碑于小阳村之北又得崔敦礼碑又有尉迟敬徳碑自额以下埋土中闻十五年前令芮质田掘而拓数十纸余出之了无一字又山半数冡土人谓宰相坟仆一碑传是魏郑公碑其东山半数冡土人谓乱冡坪仆二碑余皆起之则与尉迟碑同盖土人捶而仆且瘗之也又眀日登山谒昭陵有六马皆以片石刻其半左右各三陵北四十五里比干村村东二冡一为乙速孤昭祐碑苖神客撰释行满正书一为乙速孤行俨碑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地僻拓者少故得稍完已上俱金石文字记
  右仆射温彦博碑
  唐中书侍郎岑文本撰弘文馆学士欧阳询书温虞公名彦博字大临太原人太宗时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虞国公谥曰恭碑以贞观十一年集古录目
  右唐温彦博碑欧阳公集古录跋颜勤礼碑后云按唐书温大雅字彦弘弟彦博字大临弟大有字彦将兄弟义当一体而名大者字彦名彦者字大不应如此盖唐世诸贤名字可疑者多封徳彛云名伦房玄龄云名乔高士廉云名俭颜师古云名籀而皆以字行伦乔俭籀在唐无所讳不知何避而行字余按颜之推家训云古者名终则讳之字乃可以为姓氏江南至今不讳字也河北士人全不避之名亦呼为字字固为字尚书王元景兄弟皆号名人其父名云字罗汉亦皆讳之其馀不足怪也又颜师古𬻻谬正俗载或问人有称字而不称名者何也师古考诸典故以称名为是盖当时风俗相尚如此初无义理也然师古既立论以称名为是而乃以字行殆不可晓也已金石录
  信本此碑字比皇甫九成差小而结法严整不在二碑下王元美曰如郭林宗标格清峻而虚和近人考温公卒贞观十一年是时信本年已八十馀而楷法精妙如此虞伯施尝谓信本齐纸笔岂亦齐老少耶惜碑已残后世不复见耳石墨镌华
  襄公段志玄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贞观十六年金石录
  右唐段志玄碑以唐史考之多不合碑云讳某字志玄而名已残缺然史初不载其名碑云邹平人而史云临淄碑云谥忠壮而史云忠肃旧史作忠壮与碑合又碑云图形戢武阁按唐史及诸书功臣图形皆云凌烟阁初余得河间元王碑图形戢武意谓凌烟先名戢武后改之耳今得斯碑亦同益知前言之不谬二碑皆当时所立不应差误也金石录
  公封褒国公时亦授金州刺史见旧唐书而新唐书亦削之何也且史云志玄父偃师至郢州刺史碑云散骑常侍益都县开国公赠洪州都督八州诸军事谥信公碑云志玄从破薛举刘武周云 云而史不书碑云谥忠壮旧史同而新史曰忠肃其剌谬不合如此惜碑全者仅半尚未得详考耳至如碑书撰俱无名氏书法虽方整不无少逊崔安上李药师碑然于正书中时作一二笔分隶是六代遗习石墨镌华
  唐国子祭酒孔颕达碑
  于志宁撰正书无姓名贞观二十三年金石录
  唐太子左庶子于志宁撰不著书人名氏颕达字冲远冀州卫水人官至太子右庶子国子祭酒封曲阜公谥曰宪碑以贞观二十一年集古录目
  孔颕达碑于志宁撰其文磨灭然尚可读今以其可见者质于唐书列传所阙者不载颕达卒时年夀其与魏郑公奉敕共修隋书亦不著又其字不同传云字仲达碑云字冲远碑字多残缺惟其名字特完可以正传之谬不疑以冲远为仲达以此知文字转易失其真者何可胜数幸而因余集录所得以正其讹舛者亦不为少也乃知余家所藏非徒玩好而已其益岂不博哉六一题䟦
  右唐孔颕达碑于志宁撰世传虞永兴书据碑云颕达卒于贞观二十一年世南之亡久矣然验其笔法盖当时之善书者规摹世南而为者也金石录
  孔祭酒碑世传虞永兴书非也冲远之没乃后伯施十年岂非当时学永兴法者书耶然笔势遒媚亦自可珍东观馀论
  此碑于志宁撰不著书者名字其书全习虞永兴而结法稍疏自非中唐以后人所办黄长睿亦云世传为永兴书非也祭酒没后永兴十年乃学永兴法者书也碑半没土中据集古录已谓磨灭而摘其与史传不同者传字仲达碑字冲远碑与魏郑公同修隋书而传不著传又不著颕达卒时年夀今碑字冲远与修隋书事尚如新年夀字半泐隐隐可读云贞观二十二年六月十八日薨春秋七十有五然则欧公所有碑与今略同数百年间岂无剥蚀之灾且昭陵诸碑多不可读而孔公碑独尚如此或公有功于六经而SKchar神呵䕶之耶石墨镌华
  唐赠太尉房玄龄碑
  碑缺不见书撰人姓氏考其字盖禇遂良书也玄龄字乔清河人唐初官至司空梁国公赠太尉谥曰文昭碑以贞观中立碑缺不见年月集古录目
  右唐房玄龄碑文字磨灭断续不可考究惟其名字仅存其后题修国史河南公而名姓残阙者禇遂良也按旧唐史云玄龄名乔字玄龄而新史乃云名玄龄字乔今碑所书与新史合惟宰相世系表又云玄龄名乔松者不知何据也金石录
  碑已泐仅存六百馀字禇河南正书结法与圣教序同可宝也旧唐书讳乔字玄龄碑云讳玄龄字乔当是以字行后复以名为字耳新唐书从碑石墨镌华
  申公高士廉茔兆记
  唐卫尉许敬宗撰赵模书高俭字士廉渤海蓨人官至尚书右仆射申国公赠司徒谥文献碑以贞观二十一年集古录目
  右高士廉茔兆记唐史及元和姓纂皆云士廉父名励而北史作劢今此碑与北史合盖唐史及姓纂转写误耳许敬宗撰赵模书模字画甚工盖贞观中太宗命临兰亭序者金石录
  碑仅存三百馀字考金石录许敬宗撰赵模书碑称公讳俭字士廉则公亦以字行但房公名乔字玄龄以字行而碑曰讳玄龄字乔欧阳公尝以为疑云新唐书房玄龄字乔以高公茔兆记观则乔果为字乎此似未见房公碑者赵模在贞观中以书名尝与诸葛贞临兰亭刻石者此书方整秀逸大类欧虞惜不全见碑侧题字数行亦半泐其一云会昌四年五月四日六代孙尚书左丞元𥙿拜云 云茔所其一云六代孙正议大夫行给事中上柱国渤海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少逸云 云谨附名题于碑侧会昌四年五月十五日按唐史称元𥙿少逸相代兄弟迭处禁中又曰会昌中少逸为给事中然则此正兄弟相代时也而史不书少逸封爵且又不言二人为士廉后唐世重氏族岂其谱逸耶二人
  立朝亦非没没者非此㡬令申公不得有其孙矣石墨镌华光禄大夫豆卢宽碑
  唐赠并州都督豆卢宽碑门下侍郎李义府撰正
  书不著名氏宽字恕位至光禄大夫封茂国公赠并州都督谥曰定碑以永徽中立在昭陵集古录目
  李义府撰正书无姓名永徽元年六月金石录
  宽钦望祖也高祖改其姓为卢氏永徽中复姓豆卢氏有子怀让尚万春公主又有子仁业即钦望父也史不为立传但附见钦望传中碑已残泐仅数十字无从考其始末幸碑额亡恙知为宽碑正书精健有法而无名氏撰者据金石录为李义府石墨镌华
  尚书张后𦙍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显庆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唐李义甫撰正书无姓名显庆三年三月立在昭陵复斋碑录碑额题故礼部尚书碑已残其可读者有云故金紫光禄大夫张𦙍有云二十三年除散骑常侍出陪鸾辂有第四子巽第六子小师并早亡第五子律师泗州司马云 云考唐书儒学传有张后𦙍即其人而碑云张𦙍岂字后𦙍耶旧史无字而新唐书曰字嗣宗然则后字衍耶碑书撰俱无姓氏书法精健是得河南之支流而开平原之门户者石墨镌华
  汾阴公薛収碑
  于志宁撰正书无姓名永徽六年八月金石录
  唐于志宁撰撰书人不见名氏收位至天䇿府记室太常卿定州刺史谥曰献碑多漫灭志宁官爵收字及乡里葬之年月皆不可见集古录目
  右唐薛收碑文字残缺其可读处以唐史校之无甚异同惟收之卒谥曰懿而史不书耳又收之子元超据唐书及此碑皆云名元超而杨烱盈川集载烱所为元超行状乃云名振字元超盖唐初人多以字为名耳金石录
  此碑残缺存者数十字耳碑额题太常卿汾阴献公据史永徽间赠太常卿而不书谥见史之佚者多也碑书法亦类王知敬赵模而无名氏撰者据金石录为于志宁石墨镌华
  唐赠司空魏郑公碑
  太宗御制并行书贞观十七年正月金石录
  唐太宗御制并书徴字玄成钜鹿曲阳人位至太子太师赠司空谥曰文贞碑以贞观十七年正月立集古录目
  唐太子少师崔敦礼碑
  中书令崔安礼碑于志宁撰正书无姓名显庆元年十月金石录目
  唐尚书左仆射于志宁撰太常少卿于立政书敦礼博陵人位至太子少师侍中中书令固安县公谥曰昭据唐书敦礼字安上而此碑云君讳安上字敦礼又曰本名元礼武徳二年敕改为敦礼前后自相乖误当以敦礼为正碑以显庆元年十月立集古录目右唐崔敦礼碑按新唐史列传云敦礼字安上而宰相世系表则云名安上字敦礼今此碑所书与表合然旧史及碑皆言敦礼本名元礼高祖为改名焉其孙竞墓志亦云名敦礼盖疑其以字行耳又世系表其末载崔氏为宰相者二十馀人而独不著敦礼乃其阙漏也金石录
  此碑久仆少传于世余起而拓之有千馀字于志宁撰文名氏尚存据金石录无书者姓氏而书法方整圎健与王知敬书李卫公碑如出一手或当是知敬书金石略以为于立政书末知是否崔公先名元礼高祖改敦礼字安上金石录目曰崔安礼误石墨镌华
  唐赠司徒李靖碑
  唐侍中许敬宗撰直弘文馆王知敬书靖字药师陇西成纪人官至右仆射卫国公赠司徒谥曰景武碑以显庆三年五月立集古录目
  唐卫国公李靖碑显庆三年许敬宗撰唐初承陈隋文章衰敝之时作者务以浮巧为工故多失其事实不若史传为详惟其官封颇备史云为抚慰使而碑云安抚使其义无异而后世命官多袭古号盖靖时未尝有抚慰使也由是言之不可不正又靖为刑部尚书时以本官行太子左卫率其封卫国公也授濮州刺史盖太宗以功臣为世袭刺史后虽不行皆史宜书其馀略之可也故聊志之集古录
  右唐李靖碑集古录云靖之封卫国公也授濮州刺史盖太宗以功臣为世袭刺史后虽不行史冝书而不书者阙也余按新史长孙无忌传载无忌以下授世袭刺史者凡十四人姓名具存盖其事已见于他传则于本传似不必重载也金石录
  唐李卫公靖碑碑下半磨泐上半完好考金石录为许敬宗撰王知敬书知敬书在当时固自知名评者谓与房玄龄殷仲容伯仲余观此碑遒美直是欧阳率更虞永兴之匹敌也欧阳永叔谓碑云为安抚使史云为抚慰使碑靖为刑部尚书时行太子左卫率封卫国公时授濮州刺史酬其爵邑子孙承嗣后虽
  不行皆史宜书余考前二事诚如欧公但旧唐书传有改封卫国公授濮州刺史仍令代袭例竟不行等语宋祁修新唐书削之但曰改卫国公耳欧公正与宋公同事何得云宜书不书也且旧史云本名药师碑与新史皆作字药师公又有弟名客师岂先名药师后改曰靖而以药师为字耶石墨镌华
  唐赠司徒尉迟恭碑
  唐中书舎人许敬宗撰不著书人名氏恭字敬徳河南洛阳人官至开府仪同三司鄂国公赠司徒并州都督谥曰忠武碑以显庆四年三月立集古录目
  正书无姓名许敬宗撰显庆四年三月金石录
  兰陵长公主碑
  李义府撰正书无姓名显庆四年十月金石录
  唐吏部尚书兼知中书门下事李义府撰庆州刺史驸马都尉窦怀哲书公主名淑字丽真太宗之第十九女碑以显庆四年十月立集古录
  右唐兰陵长公主碑李义府撰据唐书列传公主太宗第十二女而碑云第十九女盖传误也金石录兰陵公主太宗第十九女名淑字丽贞驸马都尉庆州诸军事使持节庆州刺史扶风窦怀悊太穆皇后孙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窦徳素子也史书窦氏二十馀人无徳素名而公主传但言悊为太穆皇后族子而已此碑亦可以备史之阙撰者据金石录为李义甫无书者名姓而方整劲㧞亦欧虞之流亚也石墨镌华
  唐右骁卫大将军阿史那忠碑集古录作薛忠碑
  不著书撰人姓名忠字义节京兆万年人唐上元中位至右卫大将军赠镇军大将军谥曰贞碑以上元二年十月立集古录目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上元二年十二月金石录
  右唐阿史那忠碑唐书列传云忠尚宗室女定㐮县主始诏姓弥著史今此碑当时所立题云阿史那府君之碑而元和姓纂亦云阿史那氏开元中改为史疑传误也唐太宗亲拨隋乱即位未㡬遂致太平其好贤乐善盖出天性故一代豪杰皆乐为之用如忠之徒出扵降虏亦皆立勲本朝著名后代虽云太宗天姿英睿绝人甚远至于输忠尽节众贤之助亦多矣呜呼盛哉金石录
  碑偶缺其姓㳺师雄作昭陵图乃以为薛国忠而欧阳公亦以为薛国忠也今以碑传参考碑云出光四禁入掌六师属东户之昌辰处北军之重任一居轩禁四十八年而传云阿史那忠字义节苏尼失之子也以功擢左屯卫将军尚宗室女定㐮县主始诏姓  封薛国公宝刻丛编
  碑泐其存者稍倍于豆卢宽碑亦以额识之而书法更劲㧞在永兴河南间惜撰书者俱无名氏可考耳石墨镌华
  唐中书令马周碑
  殷仲容八分书许敬宗撰上元元年十二月金石录此碑在大道傍周墓前残缺为甚存者仅四百馀字非篆额字存㡬不知为马周碑今摩碑者多不摩额是一恨也㩀金石录许敬宗撰殷仲容书仲容名书此碑分隶有法虽存者少亦足以观矣石墨镌华
  唐赠太常卿禇亮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高宗时立年月残缺
  书撰人名氏皆缺文为隶书亮字希眀河南阳翟人仕至散骑常侍弘文馆学士赠太常卿谥曰康碑以贞观中立集古录目
  右唐禇亮碑唐书云亮杭州钱塘人而碑云晋南迁家于丹阳按元和姓纂自有钱唐禇氏与亮族系不同唐史盖失之金石录
  亮遂良父也由陈入隋由隋入唐八十八卒碑已残阙不可详考分隶与马周碑如出一手疑亦殷仲容书遂良能书非仲容辈恐不得污其父碑也石墨镌华
  唐英公李𪟝碑
  高宗撰并行书仪鳯二年十月金石录
  右唐李𪟝碑按唐史太宗属疾出𪟝为叠州都督高宗立召授检校洛州刺史今以碑考之其除洛州乃在太宗朝高宗即位授开府仪同三司耳又新旧史皆云𪟝年八十六而碑云年七十六碑高宗自撰其所书官爵年夀皆可信不疑也金石录
  公陪葬昭陵碑文高宗制并书行草神逸机流后半尤纵横自如良由文皇蔵右军墨迹如兰亭之类极伙故其父子青宫万机之暇一意模仿以至此也碑首御制御书四字大类禇登善余曽至碑下见碑高大过房杜诸臣岂以陛下家事之一言而为是以报之耶石墨镌华
  唐莒公唐俭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二十九年二月
  此碑在昭陵东南最远而地僻故传者极少余至其下摹一纸真行书轻圎秀劲卓然名家惜无姓字考旧史官为立碑碑虽残缺后有夫人河南元氏又有皇唐开元廿年等字或开元时始建碑耶似不可晓石墨镌华
  唐姜遐断碑
  遐者謩之孙行本之子史但附兄简传云弟柔远美姿容善敷奏则天时至左鹰扬卫将军通事舎人内供奉寥寥数语亦不云名遐遐之子即姜皎而撰书遐碑者乃简之子晞代简袭行本爵为郕国公者也书全法登善而结小弱碑上段已亡止有下一段弃墓侧余摹而录之按㳺景叔刻昭陵图止有姜确墓确行本名史亦云行本陪葬昭陵而俱不及柔远何也石墨镌华
  姜晞秦州上邽人謩孙嗣郕国公开元初左散骑常侍见旧唐书
  唐许洛仁碑
  洛仁附见许世绪传末数语碑载甚详但半泐不可读正书极似隋贺若谊碑方整有之而劲㧞则当远逊颜平原石墨镌华
  唐左监门将军王君碑
  碑书劲健可录额题左监门将军王君而多泐其存者有云武徳九年授内侍有云贞观四年迁右监门将军进爵为公有云寻加正议大夫内侍如故有云吐谷浑据龙沙有云又出使吐蕃有云二十二年迁使持节云其人盖宦官而曽与李卫公同征吐谷浑者也碑缺其名而史亦不书当是唐初尚无观军容使之权耳石墨镌华
  唐将军张阿难碑
  碑书大似李卫公碑残泐特甚中有云内侍汶江县开国侯张阿难又有云银青光禄大夫内侍汶江县开国侯张又有云勇冠三军扫定河汾等语其人盖宦官而云勇冠三军得无溢美乎唐初开国宦寺为公侯鱼李之祸兆矣石墨镌华
  唐乙速孤昭祐碑
  苖仲容撰释行满书载初元年金石录
  乙速孤神庆碑弘文馆学士苖仲容撰神庆唐初仕三卫高宗时为太子右虞候副率以卒乙速孤氏在唐无显人惟以其姓见扵当时者神庆一人而已元和姓纂但云代人随魏南徙而已其叙神庆世次又多阙缪而此碑所载颇详云其先王氏太原人有阙文代祖显为后魏骠骑大将军赐姓乙速孤氏遂为京兆醴泉人曽祖贵隋和州刺史和仁郡公祖安隋益州都督父晟唐骠骑将军乙速孤氏世无可称而其
  姓出代北莫究其详惟见于此碑者可以补姓纂之略以备考求故特录之集古录
  昭祐名仁庆本姓王氏太原人五代祖显魏骠骑大将军赐姓乙速孤遂为京兆醴泉人曽祖贵隋和州刺史和仁郡公祖安益州都督父晟唐骠骑将军代有显人神庆高宗时为太子右虞候副率检校左领
  军将军上柱国以卒史不立传且不复姓王氏不可晓碑苖神客撰释行满书书亦劲健有法然不及王知敬赵模诸人石墨镌华
  唐乙速孤行俨碑
  刘宪撰白义晊八分书开元十三年二月金石录行俨字行俨神庆子也墓相去不十馀步二碑并峙余皆摩之而因以知神庆尚有子行俨仕为右武卫将军也碑为刘宪撰白义晊分书书亦跳㧞宜居韩蔡之亚考欧阳公有神庆碑而未见行俨碑且前碑五代祖五字甚眀而公以为阙文或所见偶阙本耳石墨镌华
  右昭陵诸碑金石文字记载虞公温彦博㐮公段志玄国子祭酒孔颕达梁公房玄龄芮公豆庐宽尚书张后𦙍卫公李靖兰陵长公主许洛仁薛公那阿史那忠英公李𪟝中书令马周申公高士廉散骑常侍禇亮右武卫大将军乙速孤行俨等十五碑潘耒补遗又増崔敦礼姜遐张阿难汾阴公薛收等四碑潘耒曰昭陵陪葬者百六十五人今存者仅十九碑记中载其十五惟遗此碑先师所录必目睹其碑与收得拓本者非然则置之盖其慎也












  六艺之一录卷六十六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