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兼山集 (兪肃基)/卷十六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五 兼山集
卷十六
作者:兪肃基
1775年
卷十七

箚疑

[编辑]

启蒙箚疑戊戌

[编辑]

自本而干。自干而支。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以至于无穷尽也。

分合进退。纵横逆顺。详见下揲蓍法。

法象。是三才万物自然之象。

或以为出于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也一节。前承师门之教。以为专文义涉象数之外。又有此一种病痛之意矣。更思之。文势似迫促。盖上言卦蓍之皆出自然。而以是岂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也哉。统而言之。盖为后世说易者之张本也。故下文分说说易者有专文义涉象数两种之病。而此两种病痛。正是以为出于圣人心思智虑之所得为也者。故更以此一句结之。非专文义涉象数之外。又有此一种病痛也。但如是看。则或字似甚突兀无意味。而朱先生文字。例多如此处。此或字义例。正与大学章句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之或字相似。虽在于牵合傅会之下。而其意则已统专文义涉象数两种病痛也。且下篇论世儒之失。而亦以圣人作易。盖极其心思探索之巧而得之者。统而言之。则其意益可见矣。真逸。是真正隐逸之谓。

本图书第一

[编辑]

相为表里。当从潜室之说。

关子明说云云。河图则只言六七八九。而洛书则幷言一二三四者何也。盖河图则生成之数同居其位。举成数而生数之各从其类者。自可见矣。故省文也。洛书奇数居正。偶数在侧。而纵横以见。故非历举其数。则不可知故也。

两其五行。如一六为水。而一是阳六是阴。二七为火。而二是阴七是阳。三八为木。而三是阳八是阴。四九为金。而四是阴九是阳。五十为土。而五是阳十是阴也。

诸儒之说也天一地二一节。虽是明河图之数者。而犹不说出河图字。故曰夫子之意云。而以诸儒之说者证之。

小注勉斋以太极图解所分为可疑。而退溪先生于传疑书中。既取其说。则固不容有异议。而窃详濂溪,晦翁两夫子之意。似亦别有所在。盖元来五行次第有两义。以生之序而言之。则曰水火木金土。而水木阳也。火金阴也。以行之序而言之。则曰木火土金水。而木火阳也。金水阴也。必合两说而言之。其义始备。而濂溪著而为图。于一圈则其势固不容于兼两义。故于是先水火次木金。而俾见五行生之序。右水金左火木。而俾见五行行之序。朱先生揣其意而解之。则固当备言其义。而但其所列五行。先水火后木金。既分次第。则生之序之义。已自不言可见。而惟以左右而兼行之序之义者。有难骤见。故图解专以左右所分者言之。以示其玲珑错综。交互以见之义也。至于下水木阳火金阴者。则亦偏言生之序之义耳。夫岂不察其言之相友。而故为矛盾之见哉。且如勉斋说。而解图象。则不但无以见左阳右阴之义。阴盛之金。居阳穉之水之下。阳盛之木。居阴穉之火之下。阴阳之位。亦皆乖戾而班驳。此可以见其说之未当。

径一之径。即行不由径之径也。

参天者。于天圆之象。得其数三也。两地者。于地方之象。得其数二也。

然河图以生数为主节小注玉斋说。岂可唯以五数拘之哉。玉斋本意。盖以图书中央之五。实已包得五十五四十五之全数。则不可以其为五数之故。便谓其数但止于五而已之意。而今按传疑。则退溪乃以图书全数之多寡虽异。而不害其为同之意言之。恐于文意未当。

无适而不遇其合。言无适而不遇七八九六之合也。朱子,玉斋以图配卦之异同。详见传疑。盖朱子则以一九为太阳。二八为少阴。三七为少阳。四六为太阴。玉斋则以四九为太阳。三八为少阴。二七为少阳。一六为太阴。同异肯綮。实在于此。然朱子则以横图所列四象位数而分卦。玉斋则以河图所列生成位数而分卦。固皆有据也。但传疑说离震艮坤同。而干兑巽坎异者。似与玉斋。

原卦画第二

[编辑]

观法于地。此地字大槩说也。与地之宜。此地字方始就其条理上说。与相地之宜。其义同。

注大传又言。此又字承上篇而言。观上篇则易疑若专为河图作也。而今大传又言作易之由如此。则易非独以河图而作也。此又字必如是看。可无突兀之病。

两仪又为太极。而四象又为两仪。朱子于此必用活法如此者。盖以见加一倍法之义也。

小注云庄刘氏论作易之原。而必幷洛书言之者。恐未精。

象数形器。只是一般。特异其文耳。

道为太极。心为太极。道以散在事物者言。心就人身上総会者说。盖太极者。只是象理之総名。而天下之事。皆出于道。万物之理。皆本于心。故道与心。同谓之太极也。

是生两仪小注玉斋以图书卦画释象数。此说未精。才有个天地万物。便有此象数。盖天地万物。自然之形象法数也。至于图书。则不过是伏羲大禹时所出之物也。天地万物所固有之象数。何尝自图书始也。故若曰象数因河图而益著云则可也。而谓象数便是图书则未可也。

朱子于太极图曰。此两仪便是天地相似。与画卦两仪自不同。今以太极图两仪。释此两仪。未知如何。

两仪生四象小注玉斋说太极图与此不尽合。以河图生成之数言之。则一六为老阴为水。二七为少阳为火。三八为少阴为木。四九为老阳为金。而太极图则水为老阴。火为老阳。木为少阳。金为少阴。玉斋专以河图为主。故曰与此不尽合。而若以横图所列言之。则火居一九而为老阳。金居二八而为少阴。木居三七而为少阳。水居四六而为老阴。其所以为水火木金者。未尝不与太极图合也。但河图所分四象之数。与横图所列者不同何也。盖河图之四象。即生成变化之始。阴阳老少互藏其宅之义也。横图之四象。就其既成之后。阴阳老少各从其类之义也。

四象生八卦小注玉斋所引朱子说云云。位次相挨傍及。坎离不交者。终未晓然。坎离不交。虽曰以自二画生四象时交。然若说生四象时交者。则兑震巽艮。无不皆然。何独坎离乎。少阴交少阳而生少阳上之阴画为坎。少阳交少阴而生少阳上之阳画为离。亦何不可。而必谓之不交耶。且两仪四象八卦。无非交而生者。则何独以兑震巽艮为交而生。而乾坤离坎为不交而生耶。凡此皆所未敢晓也。自两仪至八卦相交之说。不过阳仪交阴仪。生一奇一偶而为太阴少阳。阴仪交阳仪。生一奇一偶而为太阳少阴。太阳交太阴。生一奇一偶而为坤艮。太阴交太阳。生一奇一偶而为干兑。少阴交少阳。生一奇一偶而为坎巽。少阳交少阴。生一奇一偶而为离震。如斯而已矣。董氏说。虽不无所据。而似少曲折。且阳或自生阳。阴或自生阴。或阳生阴。或阴生阳者。其所取例。亦不齐整。恐未得为定说。

天地定位章小注潜室说交一转过。不过谓截横图中半。郤以震交干。以干交巽。乃一次变转成圆图云尔。要解乃曰横图。六十四卦积交之成也。一转过。犹言既成之后也。其说甚糢糊。

周模所问卦气盈缩节候分排者。皆以先天图言。而朱子却以卦气盈缩。为文王八卦者何也。

太极既分节小注朱子答袁机仲书云云。阳下之半。指左边第一画三十二爻而言。阴上之半。指右边第一画三十二爻而言。左为下故曰阳下。右为上故曰阴上。下仿此。邵子以太阳为阳。少阴为阴。少阳为刚。太阴为柔。故阳交阴阴交阳。而生天四象。为干兑离震。刚交柔柔交刚。而生地四象。为巽坎艮坤。盖以太阳与少阴交。少阳与太阴交也。朱子则直以太阳与太阴交。太阴与太阳交。生干兑艮坤。少阳与少阴交。少阴与少阳交。生离震巽坎。此邵朱两说之所以不同也。

盖八卦相乘为六十四云者为一节。即结上八卦相错而万物生焉云云一节之意也。自三画以上三加一倍。以至六画则三画者亦加一倍云者为一节。即结上然第三爻之相交则生第四爻之一奇一偶云云一节之意也。其文势来脉。本自井井。而要解乃以三画者亦加一倍一句。谓之三画之上。径加三画。以成六画也。反眩乱其文势来脉。此等说。无宁割而去之。

是故干以分之。此分字乃是分张之分。玉斋所谓分限者非是。

无极之前注朱子说云云。坤复之间乃无极。则是恰似以一物安在中间。而自坤至姤谓之无极以前。自复至干谓之无极以后。然则所谓有象之后者。虽谓之无极之后亦得耶。自坤及姤是无极之前。则是右一边阴卦。皆为无极。左一边阳卦。尽为有象。然则此无极。特与有象相对说。而非真指无声无臭之理耶。且坤复之间为无极。则此无极便是太极图无极谓之。不曾契勘濂溪底者何也。

天地之所阖辟。思斋,玉斋两说不同。而当从玉斋说。阳在阴中阳逆行注朱子说。阴阳互居其方。则阳自上而下。阴自下而上云云。盖阴阳各居本方。则阳自复而始终于干。阴自姤而始终于坤。所谓阳自下而上。阴自上而下者也。其为阴阳之画。皆自微而就著。因小而成多。故谓之顺。若阴阳互居其位。则阳自巽而始。阴自震而始。所谓阳自上而下。阴自下而上者也。其为阴阳之画。皆自著而就微。自多而就少。故谓之逆。其为训本自精当。而补解乃谓当作阳自下而上阴自上而下。可谓无知妄说也。

此所谓逆顺。特以自少至多为顺。自多至少为逆。与上数往知来之逆顺。自不同。

帝出于震章注王者其尽于是矣。王者泛言所以为帝王之道。尽于此之意。而小注谓文王也。邵子本意。恐不如此。

又曰易者一阴一阳之谓也云云节。先天卦兑为再交。而今谓之始交。先天卦巽为一交。艮为再交。而今皆谓之不交者何也。

明蓍策第三

[编辑]

第一章小注朱子说云云。五奇五偶成五十五者。则自是河图之数。何以证之于大衍五十之数耶。

虗天一故用四十九者。本数家之说。朱子亦累举之。而本注既曰取其一不用。以象太极云。则此当为定说也。

右三奇为老阳下小注玉斋说云云。由太极加倍以生者。⚊但可谓之阳仪。而蓍法则谓之少阳也。⚋但可谓之阴仪。而蓍法则谓之少阴。盖蓍法则就一爻上。分阴阳老少。而原其四象生出之次。则⚌方谓之太阳。⚍方谓之少阴。⚎方谓之少阳。⚏方谓之老阴。所谓老少在第二爻云者如此。

右三偶为老阴注蔡氏说。蓍之奇数老阳十二。老阴四。少阳二十。少阴二十八云者。言所以为老少阴阳之㨾子者其数如此也。

相与判合如符契注玉斋说之糊涂。传疑论之详矣。而愚意退溪说。亦未分晓。盖其一物之中云云以下。专言挂扐过揲之相与进退消长也。于此不必以阴阳二物搀论也。判合不过自老阳挂扐。进其过揲四策而为少阴挂扐。则在过揲为判。而在挂扐为合也。自少阴过揲。进其挂扐四策而为老阳过揲。则在挂扐又为判。而在过揲又为合。少阳老阴。莫不皆然。朱子本意。窃恐如此而已也。

考变占第四

[编辑]

前十卦主贞。后十卦主悔。按占法贞悔之说。不过分主客之义而随处立名。本无一定之说。故六爻皆不变。则内卦为贞。而外卦为悔。是以贞为主也。如三爻变。则虽占本卦及之卦之彖辞。又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然三爻变在前十卦者。则依旧以本卦为贞。之卦为悔。是所谓前十卦主贞者也。三爻变在后十卦者。则又却以之卦之悔为主。而本卦之贞为客也。是所谓后十卦主悔者也。要在看得活络。无碍滞耳。

太极图说箚疑丙午

[编辑]

篇题朱子说按通书篇题云本号易通云。则通书即是易通。非二书也。而今曰尝作太极图通书易通数十篇。若以通书外。复有易通者然。可疑。○解剥图体。之根也。C者之根也此二句。当着眼看。盖阴圈中之白者。乃阳之根乎阴也。阳圈中之黑者。乃阴之根乎阳也。朱子曰静之所以必动者。以其根乎阳故也。动之所以必静者。以其根乎阴故也。此语尤分明。度氏释之曰阴中之阳。乃阳动之所由以生也。阳中之阴。乃阴静之所由以生也。亦得之。○此一圈。朱子谓无极二五妙合而无间者也。盖以四络谓二五之妙合于无极也。下総论度氏说。则以此圈为五行一太极。而四络为太极之総五行。虽可备一说。而非朱子所说之意也。此圈。土圈外冂者。不知指何而言。唐本则无之。恐衍画也。○朱子解剥图说。辞约理精。大段明白。无容别加䟽释。而度氏于此更添注脚。辄句为之解者。已是不切。而至其为言。不但无所发明。反有支离失真之病。要之看理未精。而说理未熟之致也。其失真处。略用辨驳于下方。○不离乎阴阳。不杂乎阴阳。正言太极虽不外乎阴阳。而却不与阴阳混杂之谓也。度氏既以不能出乎阴阳之外者释上句。而又以不外阴阳释下句。其释上句虽得之。而释下句则却无分别。极非是。○太极本无极。只言其所谓太极者。又初无声无臭之意也。而度氏乃曰太极之理。本于无极。其下语恐有分别二视之病。未安。○无假借。言一物之中。天理完全。不相假借之意。而度氏谓自然而然。非有所假借。若将以此假字。为真假之假字然。极未安。○妙合。当释曰妙히合ᄒᆞ다可也。无间。言无间隔也。而度氏释妙合曰妙于凝合。释无间曰无间断。恐皆失之。○朱子说南轩所谓太极之体至静。此体字非体用之体。乃以体段之体言之。故曰不是。且太极含动静之理。则只当曰未发者太极之静。已发者太极之动。如下朱子之说可也。而今曰至静者贯乎未发已发。则是未发之外。复有所谓至静者贯去与已发。幷成三个。故曰如此。却成一不正当尖斜太极。○朱子说上曰太极自是凾动静之理。下曰静即太极之体。动即太极之用云。而中间却曰却不可以动静分体用。前后语却似矛盾。盖动静便是太极体用。非动静之外。别有太极可与动静分为体用者也。○朱子说仁本是柔底物事。发出来却刚。义本是刚底物事。发出来却柔。及下仁体柔而用刚。义体刚而用柔云者。与答袁机仲书意。一切相反可疑。恐此为未定之说也。且答袁书所引杨子说。作于仁也柔。于义也刚。而今此问者之引之也。则反作于仁也刚。于义也柔。极可疑。但杨说若作仁刚义柔。则初不足为机仲所说仁柔义刚之证。然则此亦为记录之误无疑。而所谓阳根阴阴根阳之说。又不若答袁书阳中阴阴中阳之云。其义为尤精也。○蔡节斋以易有太极之易。为无体之易。而以无极而太极者。为盖亦言其无体之易。而有至极之理也。其说极新巧可喜。而不惟朱子之所未尝言。细究之则无极之与无体之易者。亦自不同。夫阴阳变化。固未尝有形体之可见。故谓之无体。然若比之于太极之冲漠无眹。则亦有间矣。今曰无极便是太极则可也。谓之易便是太极则其可乎。且其下说有曰主易则易无体。故曰有。主太极则太极有眹。故曰无。所谓太极有眹故无云者。亦未安。

第一节无极而太极一句。朱子释之曰无形而有理。只此已是辞约义尽。大煞分明矣。但读者因此而遂以上下两极字。分形与理而二视之。殊不知两个极字。只是一㨾义也。原夫极之得名。盖本于北极屋极有形之物。夫子所谓太极者。盖亦借此有形之物而以语夫此理之総会也。周子恐人因极字得名。本于有形之物。而遂以太极同作有形者看。故曰无极而太极。曰无极。则便见此太极之极。非同有形之物。曰太极。则便见此极为万理之総会也。后之读者。苟知极之得名。本于有形之物。而夫子之太极。借有形而说无形。周子之无极。恐无形之涉有形。则可知此上下两极。只是一般。初无两义也。观勉斋所谓以实喩虗。以有喩无。所谓无形而至形。无方而大方云者。与夫饶氏所谓无枢纽根柢之形。而实为天下之大枢纽大根柢之云者。则其于两极字。庶无分别二视之病矣。○无极而太极。当释曰极이无ᄒᆞ되太ᄒᆞᆫ极이니。○小注勉斋所引孟子生之谓性之说。极不衬贴。生之谓性之性。乃是气质之性。以此语太极之本然。奚啻千里乎。

第二节太极阴阳五行。有则一齐具有。固不可分先后。而周子之必先言太极。次言阴阳。又次言五行。自有次第。而至于万物。则又是五行具后。方始生出者也。盖图说之言造化至五行处。是一关隔。自五行而上属乎造化。自五行而下属乎人物。只看图说。说到四时行焉。却复推本自五行处。倒说一番然后。方说真精妙合。而万物生生者。可知其言之也有序矣。然则此图之解。必到五行具后。方始说生物似顺。而注以动静分属于万物之资始正性。恐不无发得太早之嫌。是必有说而不能了悟。为愤悱也。○推之于前。犹言极之于始也。引之于后。犹言极之于终也。前后二字。只以始终之意看。自分明。近思释疑。沙溪谓理与气推之于阴阳未生之前。引之于阴阳既生之后云云。此说可疑。若说阴阳未生。则是动静有端。阴阳有始。而太极有悬空独立之时矣。乌在其不见其合乎。且既曰理与气。而又曰推之于阴阳未生云云。则是恰似气外复有阴阳者然。恐尤未安。○或问继之者善之时。此所谓性善。至成之者性然后。气质各异。方说得善恶。朱子曰既谓之性。则终是未可分善恶。此问答甚好看。盖若论气质。则当就继成二字上说。至于善与性。则只一般理也。○朱子曰当初元无一物。只是有此理而已。此个道理。便会动而生阳。静而生阴。盖理无动静。则气何自而有动静乎。勉斋乃谓太极不是会动静。又曰却自不会动静。恐失朱子本意。○动静之属于流行。阴阳之属于对待。只看濂溪立言之意。可见。盖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承上动极而静。静极复动而言。分阴分阳。两仪立焉。承上动而生阳。静而生阴而言。注以生阳生阴分阴分阳四句。属之对待。动极静极动静互根四句。属之流行者。自有妙理。而叶氏乃以生阳生阴为流行。动静互根为对待。及以生阳生阴为流行中之对待。动静互根为对待中之流行者。皆失朱子本意。

第三节勉斋所谓水而木木而火以下云者。即解剥图说所论也。这是说生之序者。这指解剥图说所谓水阴盛居右。火阳盛居左云云之说也。但既以水为阴盛。火为阳盛。则是亦说行之序者。而今曰生之序。岂失照勘耶。○勉斋深疑五行有生之序行之序两者之不同。而欲合而为一。乃以天一地二之说。但为奇偶多寡之数。而非为次第之数。其言尽合商量。然但其曰水煖后便成火。人身上。初生肾水。又生心火者。乃是水火先金木而生之说也。何故又却云始生之序。为水而木。木而火云耶。夫既知五行有流行对待气质之殊。而必欲以质之始生而对待者。混为气之相生而流行者何耶。○勉斋深斥一二三四为次第之说。有曰果以次序言之。则一生水而未成水。必至五行具足。犹待第六而成水。二生火而未成火。必待五行具足。又成就了水然后第七而成火耶。如此则全不成造化。亦不成义理矣。此说诚亦有理。而但念天地造化之功。固为微眇而难见。然生先而成后则必矣。且五行之生。既非一时幷生。则即其生之也。固自有次序矣。生之也既有次序。则其成之也。不无次序。又可知也。夫天地之数。始于五而终于十。所谓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焉者也。其生物也有渐。故必自微而至著。因小而成大。则一生水二生火三生木四生金五生土。而必待六成水七成火八成木九成金十成土然后。其为物也始全矣。且如人之形化也固也。先生肾水。次生心火。然必待月满而成形然后。其为肾为心。方始为完全之物矣。若如勉斋之说。则自其肾水始生之时。已自十分完全。而其心火也肝木也肺金也脾土也。莫不随生随成。则是怀孕数个月。儿已成形矣。岂不误哉。以此推之。窃恐天地之生成万物。固亦自有次序。而必不若是之无渐也。

第四节不曰太极一无极。而曰本无极妙妙。盖太极即无极。非如太极之于阴阳。阴阳之于五行。犹有间隔也。○注浑然一体。言五行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而浑合为一体也。盖释自五行止无极也一句之意也。无极之妙。未尝不各具于一物之中。又释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一句之意也。近思录以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句。别作一节。恐是叶氏之误分也。而其附此注也。无极之妙各具一物之中一句。仍附于上节之下。殊不知此一句于上节之义。无所当也。其误为尤甚也。○所以为太极者。此所以为只以。所谓之意看之。○五行四时动静阴阳。只看气质时位之分。则可知其五行外。非别有四时也。阴阳外。非别有动静也。盖以五行之运用而言则曰四时。以阴阳之流行而言则曰动静。其实非有二致也。○各一是气之异也。性是理之同也。随其气质而所禀不同。释各一二字。而释性字不足。故又说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一转语。以明其理之初无不同。则各一其性之义。已自跃如而无复馀蕴矣。朱子曰阴阳五行之为性。各是一气所禀。而性则一也。夫各一云者。既是所禀之不同。则此性字。便是气质之性也。而朱子之必谓之理者何也。盖气质之性。本然之性。固非截然为两性。而所主而言则不同。本然之性。非离气也。而所主者理也。气质之性。非无理也。而所主者气也。是以以本然之性言之。则纯粹至善。圣凡一致。不可谓不同也。以气质之性言之。则清浊粹驳。有万不齐。不可谓不异也。此本然气质之异也。周子之言性。本欲明太极之无物不具。则其所主而言者。乃在于理之一。而不在于气质之异也。故朱子之释之。亦主理而言也。或者乃以此性字为气质之性。则勿论义理如何。全不察文势主客之分也。○各一其性也之句语意重在各一上。各一其性则之句语意重在性字上。各一其性。只是各具太极之意。此性字与太极字一般。则不可作气质之性看明矣。○各一其性各正性命各具太极。皆于各字上。带气质意。而曰性曰性命曰太极。则理之一而无分别也。盖各字不但是皆字之意。曰各则已有人物彼此之殊。故亦带气质意也。○自各一字而论之。则所禀之性。疑若有偏全之殊。而自性字上论之。则理无大小偏全之殊。故曰浑然太极之全体。无不各具于一物之中也。

第五节曰各一其性者。男刚女柔。飞潜动植。莫不皆有此性。盖以各具者言。其曰一太极者。男女万物之性。同出一原。初无分别也。盖以统体者言也。○前曰性之无所不在。又可见矣。此曰于此尤可以见其全。盖自万物化生后看。则比那只有阴阳五行者。尤全矣。

第六节秀是就精中拈出其正通者言。灵又就其秀中。指其精爽者言之。○灵便是明德坐地。○全体太极。言全体即是太极。即下文圣人者太极全体之意也。或以体为以身体之者非是。○小注朱子说阴阳五行皆善云者。却与下气有善恶之训不同。上说恐记录之误。

第七节定之以中正仁义。朱子曰此是圣人修道之谓教处。又曰众人所以失之者。以其不能全得仁义中正之极。而圣人全体太极。无所缺。故其定之也。乃所以一天下之动。而为之教化。制其情欲。使之有以检押相率而趍于善也。又通书顺化章曰圣人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而注云所谓定之以仁义。此尤为明证。或谓圣人之自定者。盖亦未考乎此之过也。○仁义中正之分属动静。特以象类言之。盖太极图本以明易而作。而易者阴阳而已矣。阴为静阳为动。而中仁便是阳。故属之动。正义便是阴。故属之静。动时非无正义之发。而以象类则皆可谓之中仁也。静时非无中仁之理。而以象类则皆可谓之正义也。然朱子之释此四者。皆以发处言之者。盖此既圣人修道之教。则必以发处言之。方于定字有力故也。然其释正义曰处之也裁之也。则已有收敛向里之意。盖是动中之静。故下言一动一静。而便说归寂然上面也。○立人极。是圣人全体太极。为众人之标的也。或言人人自立其极非是。○与鬼神合其吉㐫。退溪以进退行藏。与时消息为言。则与四时合其序者。其意重叠。恐未安。栗谷谓圣人之先知吉㐫。与鬼神合。似差胜。○成位乎中小注朱子说。以正对中则中为重。以义配仁则仁为本。中仁字恐是正义字之误。不然则未定说也。○非谓静处全不用力之静。恐是动字之误。

第九节此阴阳刚柔。所谓一阴一阳之道者。有器亦道意思。○反终之反。朱子曰反如折转来。谓方推原其始。却折转来看其终。原字反字。皆就人说。反如回头之意。按折转。犹言折转也。盖自原其始处。折转来看其终也。○注随事著见。事指阴阳刚柔仁义也。盖此道于天则因阴阳而著见。于地则因刚柔而著见。于人则因仁义而著见也。

第十节斯其至矣之斯。愚意恐是指上文所引易说而言。盖圣人作易。其大意不过明阴阳二者对待流行之体。而三者立道。言阴阳之对待也。原始要终。言阴阳之流行也。故引之以证其说。而于此复赞之曰易之为道。于斯所引之说尽之矣。如是为言。恐似稳当。而注以斯字指此图而言。是周子乃以圣人所作之易书。谓不出于自己所著之图说也。辞气无或有不让之嫌欤。可疑。○程子之不言太极图。终是可疑。门人弟子虽未有能受之者。易传亦不以其无受之者而不作。则独于此图。未有一言半辞之及。岂非可疑之大者乎。且周子之手是图而授二程者。未知见于何书。当考。○総论度氏说复会一圈。指五行圈后一小圈而言也。総水火木金而不及土者。指小圈上四络之系于水火木金者也。然朱子则盖以此为无极二五之妙合。而度氏不察何也。

通书箚疑

[编辑]

首章纯粹至善一句。缴上两句而言。盖万物资始。继之者善也。各正性命。成之者性也。而総而论之曰纯粹至善。则便见得继善成性。虽有在天在人之别。而其理则初无彼此之间也。近来言性善者。必推之于继善之上。而其于成之者性一句。则和气言之。不免拖带之意。是以其所指以谓性者。全是气质之性。而所谓本然之性。则自不干人物分上矣。惜乎其未讲于濂翁此章之义也。○大哉易也节注云云。通书首章之言。诚专以易说而明之。其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曰元亨利贞。皆是易说。而曰诚之源也。诚斯立也。曰纯粹至善者也。曰诚之通也。曰诚之复也。方以己意添些注脚。盖所以发明所引易说之意也。故末乃结之曰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盖言易之为书。无非所以发明性命之理者。有如此也云尔。窃恐如是为说。似更分明。而今按注说。曰易者交错代换之名。卦爻之立。由是而已。天地之间。阴阳交错而实理流行。一赋一受于其中。亦犹是也。如此则大哉易也一句。指易中卦爻之变易。性命之源乎一句。指天地造化之流行。而上面所说。乃为引天道而证易理也。濂翁本意。似不如此。未知如何。盖所谓大哉易也。性命之源者。只是因所引易说而言圣人赞易。无非发明极致。乃为性命之源也。此与系辞首章之以造化之实。明作经之理者。恐似不同。而朱子之言如此。未详。

诚下章静无而动有节小注朱子说。虽一日之间。常起常灭。而其寂然之本体。则未尝不寂然也。所谓未发如是而已者。与中庸章句或问不同。此盖与南轩论中和书。而初年未定说也。

诚几德章性焉安焉节注。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而今曰独得于天。盖以圣人之全而无失。比那众人之既失而后复者。则固若人不得而我独得之也。

圣章首节注。上章几字。通众人言之。故以善恶释之。此章几字。就圣人言之。故以吉㐫释之。盖圣人固未尝有恶念之发。而即如人心道心之发。便是吉㐫之兆也。○诚精故明节注。或疑周子之言。诚理而已矣。而朱子之释精明。则曰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先生之必幷气言之者何也。曰周子所谓诚非子思所谓未发之中乎。此心未发。方寸湛然而一性灿然。各有条理。正如琉璃甁里。贮得至清之水相似然后。方可谓之诚也中也。心者气也。性者理也。论性之真体。必就此心湛然上言之。方可见其纯粹至善。则朱子释精明二字。必以志气如神言之者。又何疑乎。若曰诚者理而已。不可并举气字。则是禽兽。亦可谓有大本之中也。其可乎。

师章。此章之言性。乃以气质而言。则所谓中者。亦只是刚柔之得中者。离气质不得也。而今曰天下之达道也。若将不以气质当之。窃所未喩。

动静章物则不通节小注。朱子说水阴根阳。火阳根阴。已是有形象底。是说粗底耳。水阴根阳火阳根阴注。谓所谓神妙万物者如此云。而今却云尔者。盖水火阴阳物也。周子之意。亦非直指水火阴阳而谓之神也。盖水之阴而其所以必根乎阳。火之阳而其所以必根乎阴。是乃所谓神也。正如一阴一阳之谓道之意也。故其曰有形象粗底者。据水火阴阳而言也。其曰神妙万物者。以二者所以相为根者而言。二说自不相妨。

下篇理性命章。彰微只以费隐言之。如小注说。方为稳当。而注必以阳明阴晦释之者。殊可疑。且灵底是心之知觉。而朱子之必以太极为言。以为连三句皆是言理者。亦所未喩。厥彰厥微。既是言理。则下两句虽以心之知觉言之。旨意所重。乃在于上一句。则亦何妨于篇题之以理称之耶。又刚柔善恶中。即第七章所云气质之性也。而今曰五行之理也。若以此为本然之性者然。未详。

丧礼备要记疑

[编辑]

袭奠图则醢东脯西。而灵幄设奠图。则变作脯东醢西。未知何义。葬前朝夕奠脯醢之设。当如虞祭以后大祭祀之醢东脯西而无异耶。○袭奠始设于尸东。而既设灵座之后。当移设于灵座前卓子上。又有果蔬酒盏之设。可疑。○更按小敛条。有迁袭奠于灵座西南之文。而小敛奠时。祝至灵座前。斟酒奠之。无别彻灵座前卓子上酒脯醢之文。则设灵座后袭奠之移设于灵座前卓子上者可知。而惟是袭奠则脯醢。而灵座前所设则易之以果。岂移设时有改也耶。

铭㫌始立于灵座之右。而成殡后则当立于帏内柩之东。灵座之西两间也。按图可见。而世俗虽于成殡后。犹倚于帏外灵座之右非也。○沙溪曰。氏所以别其姓也。庶孽虽贱。称之何嫌。召史之称不典。或曰书以某姓之柩无妨云。然则庶孽妇人。只当以某贯某氏之柩书之。而孺人二字则不可加也。

人始死东首。自迁尸南首。至大敛犹然。夫南首则北向也。若如礼家勿论何向背。但以前为南后为北。左为东右为西之义。则袭奠时奠于尸东。饭含时就尸东。成殡后铭㫌之立于柩东及为位之东西。皆当以尸柩之左为东右为西。而图则一切反是。以尸柩之左为西右为东者何义。至葬时北首南向。而玄𫄸之奠于柩东者。仍前为图。此则又是左东右西之义也。与以上诸图之左右不同。可疑。

初终易服条。既曰去上服。而小注引士丧礼服深衣之说。则深衣独非上衣耶。且深衣在古则未必为上服。而后世既看作盛服。则初丧丧人之服之也。有乖于去餙之意。然则今世丧人易服时。必着道袍者。未必为非也耶。盖道袍虽曰今俗之上服。若比之深衣。则不啻有间故也。○问解。问易服条。妻子去冠。馀有服者去华餙。然则祖父母伯叔父母及为人后者。为本生父母之丧。皆不当去冠耶。沙溪曰。为所生父母与妻丧。岂有不去吉冠之礼乎。然则为兄弟及伯叔父母丧。则不必去冠也耶。

设灵座条云侍者朝夕。设栉颒奉养之具。据此则世俗之必待成殡后。设栉颒者非也。湖学以奉养二字。看作饮食之类。而自设灵座后。便设朝夕上食为宜云。愚意奉养之具。不过如栉颒之属。非指饮食也。此书既据家礼书。上食于成服后。而问解斥大敛日成服之非曰。不可以上食稍遅而遽成服也。据此则上食之必在成服后者无疑也。

小敛具无𬘘之𬘘。以注所疑被识云者观之。则是衾领也。或误认为絮不是。

被发自开元始。则古礼所谓括发者。非指敛束既散之发者可知。而观括发注麻绳撮䯻之文。则似以此代为敛发之义。而但此书既引小敛时环绖之礼。谓于小敛时当撮䯻。则麻绳括发。当在袭后敛前环绖之时。而小敛后则似无更施括发之节。未知如何。

沙溪曰家礼从简略。去小敛变服之节。若从古礼。则小敛时环绖白巾。即练布巾。括发时绞带。迁尸后首绖腰绖云云。

慎斋曰布头𢄼论妇人之制。男子而何可用布于斩衰乎。又曰括发也免也者。男子事也。髽也者。妇人事也。男子斩衰则括发。齐衰则免。非括发之后。又着免也。按括发免髽之具。注云家礼本书仪。男子斩衰。亦以布为头𢄼云。则慎斋所谓男子而何可用布于斩衰云者。恐失照勘。且丧服小记。既曰为母括发以麻。免而以布云。则所谓斩衰则括发。齐衰则免。非括发之后又着免者。亦觉未安。○首绖之左本在下。右本在上。本即麻本也。盖首绖之制。两纠合为一纠。则其为本末可易知。而世俗每以单纠中屈而合之。则本末不可分矣。然其两端相合者。必有一个麻本在。则指是而谓本焉可也。若中屈处则不可谓本也。

绖带之具。腰绖则曰通长七八尺。绞带则曰通长八九尺。夫腰绖之馀所垂。两端也。绞带之馀所垂。一端也。其制宜绖长于绞。而今反绞长于绖。可疑。

拜宾袭绖注东方位。同春引曲礼居丧之礼。升降不由阼阶之说而质问。则沙溪曰按礼始死拜宾。在西阶下东面。而小敛后始就阼阶下西面也。夫始死。主人立于西阶下东面。则吊者当立于阼阶下西面耶。主人之不由阼阶。虽曰亲始死。未忍居主人位也。若因此而吊者反居于阼阶下。则未知如何。

草庐以棺中褥席。在礼无考为问。则沙溪曰开元礼有之。五礼仪大丧条。亦有之。此无僭逼之嫌。用之似佳。按开元礼大夫士庶人之丧大敛条云棺中之具。灰炭枕席之类。皆先设于棺内。据此则不独褥席。亦当有枕。而备要大敛具中。只书褥席而不及枕者何意耶。或者因此而棺中不用枕者有之。然恐用之为当。设灵座于故处。沙溪曰故处指堂中而言也。非谓棺前也。置棺于堂中少西。设灵座于堂中。乃礼也。家礼会成复灵座注云设于棺前。仪节置于棺前。皆失古礼之意云云。

慎斋答崔慎问曰。留妇人两人守之。守灵座也。备要图书于帷中。恐其误也。今按见行备要成殡图。不著此一句。而源流图则书于帷内柩傍。岂备要则后来刊去此句。而源流则未免承袭耶。可疑。

沙溪答人问曰。成殡后当以尸柩所在为上。主人之位以北为上。众主人自北而南。古礼然也。按此则成殡时尸柩当北首。而图则依前作南首。岂后世既不用涂殡之礼。尸柩所向。亦不必变故耶。尸柩既不北向。则男女为位。亦当依前南上。而不必变为北上。可推而知也。○按涂殡时北首。启殡后南首。朝祖时北首。迁于厅事时复南首。入墓时复北首。夫启殡后入墓前。皆南首。而朝祖时独北首者。檀弓谓顺死者之心。注曰既言朝祖。不可以足向之。则其意为可见矣。但朝祖时北首。以首为向。礼固有明文。而就轝时尸柩所向。则礼无所论。独集览答柩行尸首所向之问。引开元礼宿止条。灵车到帷门外回南向。柩车到入㐫帷。停于西厢南辕。到墓亦然。入墓始北首之说。以为是时尸当南首。而辕以南向。首在前可知也。据此则今世俗柩行时。必以尸首为前者。未为无所据也。但若是则勿论北首南首。固当以首为前可也。而独葬后成坟坐向。则必以足所在为前者。未知何意。极可疑也。○成殡条。虽无奉魂入就灵床之文。然以下朝奠条奉魂帛出就灵座之文观之。其自成殡之夕。已有夕哭而奉魂帛入就灵床之节。可知世俗必自成服之夕。始行此礼误也。

苴杖家礼图及五礼仪。皆作六节。而沙溪曰据礼。只齐心而已。无六节之文。然则世俗之必用五管六节者误矣。

齐衰三年条。引丧服䟽父卒三年之内。母卒仍服期。要父服除而母死。乃得申三年之说。及通典杜元凯若父已葬而母卒则服母服之说。而折衷之曰父死未殡而母死。则未忍变在。犹可以通典所云父未殡服祖周之说推之而服母期也。若父丧将竟。而又遭母丧。则亦以父丧三年内。而仍服期似未安。不敢轻议云云。按父丧将竟之说可疑。此既引父未殡服祖周之说为证。则当曰父死既殡而母卒者服三年可也。何必曰父丧将竟后云云乎。

同春问妾孙为祖后。则为其父所生母虽无服。然亦应服承重三年者也。似当依妾子为母缌而心丧之例。为心丧三年如何。沙溪答曰妾母不世祭。则元无承重之义。应服三年云者。不然矣。然虽无服。岂可遽同于平常之人乎。依诸孙服期之制而若心丧者可也。同春又问妾子承重者。为其母当服缌矣。妾子之长子当何服。据有嫡子无嫡孙之文。似当服本服如何。妾子之第二子。即是承重其祖母之人。而为其父尚存。不得服三年耶。慎斋答曰来示得之。但丧虽微贱。不可无主。其父虽存。既非主人。第二子似当服承重之服。更量示之。愚按如沙溪说。则凡为妾母之孙者。勿论其父之在否。以妾母不世祭之文推之。而元无承重之义也。如慎斋说。则其父虽在。而以非主人之故。第二子当服承重之服。则父亡后承重。不待言而可知也。妾母之孙承重之礼。宜有一定之说。而两先生之论不同如此可疑。前年愚之庶祖母丧。伯庶叔殁已久。其长子继殁。而只有其妻。一家诸人。问所服于愚。愚谓庶祖母生时庶叔殁。而有长子在。则渠之生时。已有承重之义矣。渠虽已死。生时既已承重。则至今其妻之服。当依从服者所从虽殁也服之文。服三年为宜云。诸议仍令其妻服三年矣。后观问解。沙溪说如彼。极令人瞿然。而及得见慎斋说如此。则乃知先贤于此。亦无明白定论也。但妾母不世祭。虽曰古礼。恐只据其为嫡室子者而言。后世庶孽。各奉其私亲神主。祭之于寝。而上及四代。则不应以妾母之故。而不世祭也。既曰世祭。则为其孙者。有承重之义可知。然则愚之许服三年者。不至大悖于礼也耶。姑记于此。以俟知礼者。

不杖期条。女适人而无夫与子者云云。沙溪曰若有女子则不可谓之无子也。慎斋曰夫之前室子庶子非己出。当服期。而继后子即同己出。降服也。窃以仪礼图无主祭则服期之文观之。则两先生之说。皆有不合者。盖虽有女子。若无男子。则未可谓有主祭者也。虽无己出子。若有前室子或庶子承重者。亦未可谓无主祭者也。毕竟当从图说为是否。

为人后者之妻。为本生舅姑。当服大功。自家礼已然。而问解亦曰降二等。似无疑。而慎斋则曰古礼为舅姑服期。则为人后者妻。为本生舅姑。当降服大功。而自宋朝从其夫服齐衰。则降三年。当服期矣。此是大节目。而两先生之说不同如此。当何所适从。可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