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册府元龟 (四库全书本)/卷0188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一百八十七 册府元龟 卷一百八十八 卷一百八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册府元龟卷一百八十八 宋 王钦若等 撰闰位部
  绍位  年号
  绍位
  夫易著继明之义传有世及之文皆所以绍祖考而保成基也其或叔世艰虞庶邦离析或专制㝢内或奄据一隅端委纂戎传世承祀或正位储副用礼而陞或入继大宗以恩而立或克平多难嗣守家邦或始因顾托潜图篡夺何尝不蹈道者逢吉长恶者终凶斯以见天无常亲民无常心鬼神飨于有德亿兆归于至仁者矣秦二世皇帝胡亥始皇帝之少子王钦若等曰始皇事迹悉具闰位勲业门蜀吴以下皆仿此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琊丞相李斯中军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馀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始皇始皇使监兵上郡𫎇恬为将唯胡亥爱请从始皇许之馀子莫从辩上隐姓名遗秦将章邯书曰李斯为秦王死废十七兄而立今王然则二世是始皇第十八子也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舆䘮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馀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始皇在外晏驾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一作辎车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宦者辄从辒辌车中可诸奏事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与丞相李斯谋诈为受始皇诏丞相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死至咸阳发䘮太子立为二世皇帝
  子婴二世之兄子赵高杀二世而立子婴为秦王蜀后主禅先主子章武元年立为太子三年四月先主殂于永安宫五月后主袭位于成都时年十七
  吴废帝会稽王亮大帝之子赤乌十三年立为太子太元元年大帝寝疾大将军诸葛恪为太子太傅会稽太守滕𦙍为太常并受诏辅太子明年四月帝薨太子即尊号
  景帝休大帝第六子太元二年封琅琊王居虎林后徙会稽太平三年九月戊午休从弟大将军𬘭以兵召大臣会宫门黜亮为会稽王使宗正孙楷与中书郎董朝迎休十月戊寅及布寨亭武卫将军孙恩行丞相率百僚以乘舆法驾迎于永昌亭筑宫以武帐为便殿止住使孙楷先见恩楷还休乘辇进群臣再拜称臣休升殿谦不即御坐止东厢户曹尚书前即阶下讃丞相奉玺符休三让群臣三请休曰将相诸侯咸推寡人寡人敢不承受玺符群臣以次奉引休就乘舆百官陪位𬘭以兵千人迎于半野拜于道侧休下车答拜即日御正殿
  后主皓大帝孙废太子和之子初封乌程侯就国永安七年七月景帝休殂是时蜀初亡而交阯携叛国内震惧贪得长君左典军万彧昔为乌程令与皓相善称皓才识明断是长沙桓王之畴也又加之好学奉遵法度屡言之于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说休妃太后朱氏欲以皓为嗣朱曰我寡妇人安知社稷之虑茍吴国无陨宗庙有赖可矣于是遂迎立皓时年二十三
  宋少帝义符武帝长子永初元年武帝受禅立为皇太子三年五月癸亥武帝晏驾是日太子即皇帝位文帝义隆武帝第三子永初元年封宜都王景平二年五月江州刺史檀道济扬州刺史王弘入朝乙酉宣太后令废少帝为荥阳王立义隆令曰宜都王仁明孝弟著自幼辰德业冲粹识心明允宜纂洪统光临亿兆主者详依典故以时奉迎未亡人婴此百罹虽存若殒永悼情事抚心摧塞是日檀道济入守朝堂六月傅亮率行台迎义隆于江陵八月丁酉于中堂即皇帝位以徐羡之为司徒傅亮为尚书令时有司奏车驾依旧临华林园听讼诏曰政刑多所未悉可先二公推讯元嘉二年羡之与亮上表归政曰臣闻元首司契运枢成务臣道代终事尽宣翼冕旒之道理绝于上皇拱已之事不行于中古故高宗不言以三龄为断冡宰听政以再期为节百王以降罔或不然陛下圣德绍兴负荷洪业亿兆颙颙思陶盛化而圣旨谦挹委成群司自大礼告终钻燧三改大明伫照远迩倾属臣等虽率诚屡闻未能仰感敢藉品物之情谨因苍生之志伏愿陛下远存周文日昃之道近思皇室缔构之艰时览万机躬亲朝政广辟四聪博询庶业则雍熙可臻有生幸甚帝未许羡之等重曰近陈写下情言为心罄奉被还诏览许未回岂惟愚臣秉心有在询之朝野人无异议何者形风四方实系主德一国之事本之一人虽世代不同时殊风异至于主运臣赞古今一揆未有浑心委任而休明可期此之非宜布自遐迩臣等荷遇二世休戚以均情为国至岂容顺默重披丹心冒昧以请帝犹辞羡之等又固谏曰此表披陈辞诚俱尽诏旨冲远未垂听纳三复屏营伏増忧叹臣闻克隆先构干蛊之盛业昧旦丕显帝王之高义自皇宋创运英圣有造殷忧未阕艰患仍纒赖天命有底圣明承业时屯国故犹在民心泰山之安未易可保昏明隆替系在圣躬斯诚周诗夙兴之辰殷王待旦之日岂得无为拱已复玄古之风逡巡虗挹询匹夫之事伏愿以宗庙为重百姓为心弘大业以嗣先轨隆圣道以増前烈愚瞽所献情尽于此乃许之
  孝武皇帝骏文帝第三子元嘉十二年封武陵王累迁都督江州荆州之江夏豫州之西阳晋熙新蔡四郡诸军事三十年元凶劭弑逆帝率众入讨荆州刺史南谯王义宣雍州刺史臧质并举义兵四月丙寅次江宁丁卯大将军江夏王义恭来奔奉表上尊号戊辰至于新亭己巳即皇帝位改新亭为中兴亭五月甲戌辅国将军申坦克京城乙亥辅国将军朱修之克东府丙申克定京邑劭及始兴王濬诸同逆并伏诛
  前废帝子业武帝长子孝建元年立为皇太子八年闰五月庚午即皇帝位年十三以太宰江夏王义恭录尚书事
  明帝彧文帝第十一子元嘉二十五年封淮阳王二十九年改封湘东王永光元年出为豫州刺史都督南豫豫司江四州扬州之宣城诸军事景和末入朝被留时废帝疑畏诸父将加祸害帝与腹心阮佃夫李道儿等密谋弑废帝于后堂升西堂登御座召见诸大臣虽未即位凡众事悉称令书施行十二月丙寅即皇帝位后废帝昱明帝长子㤗始二年立为皇太子泰豫元年四月庚子即皇帝位
  顺帝凖明帝第三子㤗始七年封安成王为抚军将军前废帝即位初为扬州刺史元徽二年加车骑将军都督扬南豫二州诸军事四年进号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班剑三十五人是年七月戊子夜后废帝殂奉迎入居朝堂壬辰即皇帝位
  南齐武帝赜太祖长子建元元年立为皇太子四年三月壬戌即皇帝位
  郁林王昭业武帝子文惠太子长懋之长子也永明十一年正月长懋薨四月立为皇太孙居东宫七月戊寅即皇帝位
  海陵王昭文郁林王弟也永明四年封临汝公十一年封新安王隆昌元年七月丁酉明帝为大将军废郁林王立昭文为帝宣皇太后令曰新安王体自文皇叡哲天秀宜入嗣鸿业永宁四海即以礼奉迎是日即皇帝位以明帝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明帝鸾太祖兄始安王道生之子永明十一年七月武帝遗诏为侍中尚书令隆昌元年加镇军大将军太傅宣城王是年七月废郁林王立海陵王十月又废之宣皇太后令曰太傅宣城王遗体宣皇锺慈太祖识冠生民功高造物符表夙著讴颂有在宜入承宝命式宁宗祏癸亥即皇帝位
  东昏侯宝卷明帝第二子建武元年立为皇太子永㤗元年七月乙酉即位
  和帝宝融明帝第八子建武元年封隋郡王永元元年改封南康王持节督荆雍益宁梁南北秦七州军事西中郎将荆州刺史二年十一月甲寅长史萧颕胄杀辅国将军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刘山阳奉雍州刺史萧衍举义兵以衍为持节都督前锋诸军事左将军颕胄为右将军都督行台诸军事十二月壬辰骁骑将军夏侯亶自京师至江陵称宣德太后令曰西中郎将南康王宜纂承皇祚光临亿兆方俟清宫未即大号可且封宣城南琅琊南东海东阳临安新安寻阳南郡竟陵宜都十郡为宣城王相国荆州牧加黄钺置僚属选百官西中郎将南康国并如故须军次近路主者详依旧典法驾奉迎三年正月建牙于城南二月群僚上尊号立宗庙及南北郊三月乙巳即皇帝位十二月丙寅雍州刺史王国珍侍中张楞废东昏侯建康城平封东昏侯为涪陵王
  梁简文帝纲高祖第三子昭明太子统母弟天监五年封晋安王大通三年立为皇太子太清三年五月辛巳即皇帝位
  元帝绎高祖第七子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太清元年为荆州刺史都督荆雍九州诸军事三年三月侯景寇建业高祖密诏帝为侍中假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徴兵讨景是年简文帝为景立明年改元太宝又明年逼禅于豫章王栋改元天正而帝在江陵只称太清五年又明年三月王僧辨等平侯景传其首至江陵十一月丙子即帝位
  敬帝方智元帝第九子承圣二年以晋安王出为江州刺史三年十一月江陵为西魏所陷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辨司空南徐州刺史陈霸先等定议以帝为太宰承制奉迎还京师四年二月入居朝堂三月北齐遣其上党王高涣送贞阳侯萧渊明来主梁嗣至东关吴兴太守裴之横与战败绩僧辨率众出屯姑熟七月辛丑僧辨纳渊明自采石济江甲辰入于京师以帝为皇太子九月甲辰霸先举义袭杀僧辨黜渊明丙午即皇帝位陈高祖纪云初北齐之请纳贞阳也高祖以为不可遣使诣僧辨苦争之反复数四僧辨竟不从高祖居尝愤叹密谓所亲曰武皇虽盘石之宗远布四海至于克雪仇耻宁济艰难惟孝元而己功业之盛前代未闻我与王公俱受重寄语未绝音声犹在耳岂期一旦乃有异图嗣主高祖之孙元皇之子海内属目天下宅心竟有何辜坐致废黜远求夷狄假立非次𮗚其此情亦可知矣乃密赐其袍数千领及锦彩金银以为赏赐之具九月壬寅高祖诏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谋之仍部署将士分赏金银彩帛水陆俱进是夜发南徐州讨王僧辨甲辰高祖步军至石头前遣勇士自城北逾入时僧辨方视事外白有兵俄而兵自内出僧辨遽走与其第三子镇相遇俱出阁右尚数千人苦战高祖大兵寻至僧辨众寡不敌走登城南门楼高祖因风纵火僧辨穷迫乃就擒是夜缢僧辨及镇丙午贞阳逊位百寮奉晋安王上表劝进十月己酉晋安即位
  后梁宣帝詧昭明太子统第三子中大通三年封岳阳郡王大同元年出为雍州刺史太清三年高祖以詧兄江东王誉为湘州刺史徙湘州刺史张讃为雍州以代詧属侯景寇建业詧不受代西魏恭帝元年后周太祖辅政令柱国于谨平江陵立詧为梁主居江陵东城资以江陵一州之地其襄阳所统东归于魏詧称皇帝于其国
  孝明帝岿宣帝太子詧殂太子嗣位
  后王琮明帝岿之子初封东阳王寻立为太子岿殂太子嗣位后归于隋
  陈世祖文帝蒨高祖兄始兴昭烈王之长子永定初封临川郡王三年率兵城南皖是年六月丙午高祖遗诏征入纂位甲寅至自南皖入居中书省皇后令曰昊天不吊上玄降祸大行皇帝奄捐万国率土哀号普天如䘮穷酷烦冤无所迨及诸孤藐尔反国无期须立长主以宁㝢县侍中安东将军临川王蒨体自景皇属惟犹子建殊功于牧野敷盛业于戡黎纳麓时叙之辰负扆乘机之日并佐时雍是同草创祧祏所系遐迩宅心宜奉天宗嗣膺宝箓使七庙有奉兆民宁晏未亡人假延馀息婴此百罹寻经纒绵兴言感绝帝固让至于再三群公卿士固请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
  废帝伯宗文帝嫡长子永定二年立为临川王世子文帝嗣位立为皇太子天康元年四月癸酉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诏曰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捐万国攀号靡及五内摧殒朕以凉德嗣膺宝命㷀㷀在疚惧其缀旒方赖宰辅救其不逮其令内外文武各复其职远方悉停奔赴
  高宗皇帝顼始兴昭烈王第二子文帝嗣位封安城王废帝光大二年累加太傅领司徒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令降废帝为临海郡王以帝入纂令曰太傅安成王固天生德齐圣广渊二后锺心三灵伫眷自前朝不悆任总邦家威惠相宣刑礼兼设指挥啸叱湘郢廓清辟地开疆荆益风靡若太戊之承殷历中宗之奉汉嗣较以功名曾何髣髴且地彰玉玺天表长彗王钦若等曰是岁五月帝为太傅献玉玺六月彗星见布新除旧祯祥咸显文皇知子之监事甚帝尧传弟之怀又符大伯今可还申曩志崇立贤君方固宗祧载贞辰象中外宜依旧典奉迎舆驾未亡人不幸属此殷忧不有崇替容危社稷何以拜祠高寝归附武园揽笔澘然兼怀悲庆三年正月甲午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
  后主叔宝宣帝嫡长子天嘉三年封成安王大建元年立为皇太子十四年正月丁巳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东魏孝静帝清河王亶世子永熙三年八月孝武帝既入关十月大将军高欢乃与百寮会议推帝以奉明帝之后即皇帝位于雒城是月东北迁于邺
  北齐废帝殷文宣帝长子天保元年立为皇太子十年十月癸卯即帝位于晋阳宣德殿
  孝昭帝演字延安文宣母弟也天保元年封常山王十年十一月废帝嗣位乃即朝班除太傅录尚书事朝政皆决于帝月馀乃居藩邸自是诏敕多不关帝客或言于帝曰鸷鸟舍巢必有探卵之患今日之地何宜屡出乾明元年从废帝赴邺居于领军府时杨愔燕子献尔朱浑天和宋钦道郑子默等以帝望既重内惧权逼请以帝为太师司州牧录尚书事长广王湛为大司马录并省尚书事觧京畿大都督帝以尊亲而见猜斥乃与长广王期猎谋之于野三月甲戌帝初上省旦发领军府大风暴起坏所御车幔帝甚恶之及至省朝士咸集坐定酒数行于坐执尚书令杨愔右仆射燕子献领军尔朱浑天和侍中宋钦道等于座帝戎服与平原王段韶平秦王高归彦领军刘洪徽入自云龙门于中书省前遇散骑常侍郑子默又执之同斩于御府之内帝至东阁门都督成休宁抽刃呵帝帝令高归彦喻之休宁厉声大呼不从归彦既为领军素为兵士所服悉皆弛仗休宁方叹息而罢帝入至昭阳殿幼主太皇太后皇太后并出临御坐帝奏愔等罪求伏专擅之罪时庭中及两廊下卫内二千馀人皆披甲待诏武卫娥永乐武力绝伦被文宣重遇抚刃思效废帝性吃讷兼仓卒不知所言太皇太后又为皇太后誓言帝无异志唯去逼而已高归彦宣敕劳卫士觧严永乐乃内刃而泣帝乃令归彦引侍卫之士向华林园以京畿军入守门阁斩娥永乐于园诏以帝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帝寻入晋阳有诏军国大政咸谘决焉帝既当大位知无不为乾明元年八月壬午宣太后令降废帝为济南王是日即位于晋阳宣德殿
  武成帝湛孝昭帝母弟天保元年封长广王皇建元年为右丞相孝昭幸晋阳留帝守邺二年十一月甲辰孝昭诏曰朕婴此暴疾奄忽无逮今嗣子冲眇未闻政术社稷业重理归上德右丞相长广王研几测化体道居宗人雄之望海内瞻仰同胞共气家国所冯可遣尚书左仆射赵郡王叡喻旨征王统玆大宝手书云宜将吾妻子置一好处勿学前人也帝乃自邺至晋阳宫发䘮于崇德殿皇太后令所司宣遗诏左丞相斛律金率百僚敦劝三奏乃许之癸丑即皇帝位于南宫
  后主纬武成帝长子大宁二年立为皇太子河清四年四月太史奏天文有变其占当有易主丙子乃使太宰段 -- 𠭊 or 叚 ?韶兼太尉持节奉皇帝玺绶传位于皇太子于是群公上尊号为太上皇帝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初将传政使内参乘子尚乘驿送诏书于邺子尚出晋阳城见孑骑随后忽失之子尚未至邺而其言已布矣
  梁末帝瑱太祖第三子开平元年封均王四年出为东京马步军都指挥使乾化二年六月三日庶人友珪为逆遂即伪位明年改元凤历是年二月侍卫亲军使袁象先引禁兵诛友珪遣赵岩赍传国宝至东京请帝即位于雒阳帝报之曰夷门太祖创业之地公等如坚推戴册礼宜在东京贼平之日即谒雒阳陵庙是月帝即位于东京乃去凤历之号复称乾化三年
  年号
  自汉武纪元立号而后代因之逮于鼎国以至江左亦皆建正朔备制度或摽瑞应之日或取休美之称或宣纪德化或章明功烈纪年颁历于是乎在今考于旧史洎东魏北齐以及朱梁条次比叙咸可见矣
  蜀先主以后汉建安二十六年四月即皇帝位于成都是岁魏黄初三年先主犹称建安大赦改元章武尽三年四月
  后主以章武三年四月即位改元建兴尽十五年
  延熙元年正月大赦改元尽二十年
  景耀元年史官言景星见于是大赦改元尽六年夏
  炎兴元年夏大赦改元其年降于晋王钦若等曰自此以下不书月者皆史阙文吴大帝初为吴王以魏黄初三年九月改元黄武尽七年三月
  黄龙元年四月夏口武昌并言黄龙凤凰见丙申南郊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尽三年
  嘉禾元年黄龙三年十月会稽南始平言嘉禾生十二月丁卯大赦改元尽七年七月赤乌元年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奏言麒麟者太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前殿朕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书䇿载述最祥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文明也于是改元尽十四年四月太元元年五月立皇后潘氏大赦改元尽明年正月
  神凤元年二月大赦改元尽其年三月
  废帝亮以神凤元年四月即位大赦改元建兴尽二年五凤元年建兴二年十一月有大鸟五见于春申明年改元尽三年十月
  太平元年十一月己酉大赦改元尽三年九月
  景帝以太平三年九月即位大赦改元永安尽七年七月后主以永安七年七月即位大赦改元元兴尽其年甘露元年四月蒋陵言𠂀露降于是大赦改元尽二年七月宝鼎元年八月所在言得大鼎于是大赦改元尽四年九月建衡元年八月大赦改元尽三年
  凤凰元年建衡三年西苑言凤凰集改元尽三年
  天册元年吴郡言掘地得银长一尺广三分刻上有年月字于是大赦改元尽其年
  天玺元年吴郡言临平湖自汉末草秽壅塞今更开通长老相传此湖塞天下乱此湖开天下平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上作皇帝字于是大赦改元尽其年
  天纪元年鄱阳言历阳山石文理成字又吴兴阳羡山有空石长十馀丈名曰石室所在表为大瑞乃遣兼司徒董朝兼太常周处至阳羡县封禅国山改元大赦以协石文尽四年三月降于晋
  宋高祖以晋元熙二年六月受禅改元永初尽三年少帝以永初三年五月即位明年正月己亥朔大赦改元景平尽二年七月
  文帝以景平二年七月自宜都王即位大赦改元元嘉尽三十年
  孝武帝以元嘉三十年四月即位明年正月亲祠南郊大赦改元孝建尽三年
  大明元年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尽八年
  前废帝以大明八年闰五月即位明年正月乙未朔大赦天下改元永光尽其年八月
  景和元年八月诛太宰江夏王义恭等改元尽其年明帝以景和元年十二月丙寅自湘东王即位大赦改元㤗始尽七年
  㤗豫元年正月甲寅朔帝有疾不朝会以疾患未痊故改元㤗豫尽其年
  后废帝以㤗豫元年四月即位明年正月戊寅朔大赦改元元徽尽五年七月
  顺帝以元徽五年七月即位大赦改元昇明尽三年三月南齐太祖以宋昇明三年四月受禅大赦改元建元尽四年二月
  世祖武皇帝以建元四年三月即位改元永明尽十一年郁林王以永明十一年七月即位明年正月丁未大赦改元隆昌尽其年七月
  海陵王以隆昌元年七月即位改元延兴尽其年十月明帝以延兴元年十月即位大赦改元建武尽四年永泰元年四月甲寅赦三署囚改元尽其年
  东昏侯以永泰元年七月即位明年正月大赦改元永元尽二年三月
  和帝以永元三年三月即位于江陵大赦改元中兴尽二年四月
  梁高祖天监元年以齐中兴二年四月受禅改元天监尽十八年
  普通元年正月乙亥大赦改元尽七年
  大通元年三月大赦改元尽二年
  中大通元年十月己酉大赦改元尽六年
  大同元年正月戊申朔大赦改元尽十一年
  <span id="中大同元年四月大赦改元">[[#中大同元年四月大赦改元|中大同元年四月大赦改元]]尽其年
  太清元年四月丁亥大赦改元尽三年
  简文帝以太清三年五月即位明年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大宝尽二年七月侯景逼禅于豫章王改元天正
  元帝以太清六年十一月即位改元诏曰昔虞夏商周年无嘉号汉魏晋宋因循以久朕虽云拨乱自非创业思得上系宗祧下惠亿兆可改太清六年为承圣元年尽三年
  敬宗绍㤗元年以承圣三年十一月元帝都江陵陷于长安陈霸先等定议以帝为皇太子明年九月霸先袭杀王僧辨黜萧渊明十月帝即皇帝位大赦改元尽二年八月
  太平元年九月壬寅改元尽二年十月禅于陈
  后梁宣帝以后魏恭帝元后为后周太祖所立居江陵东城称皇帝于其国年号大定尽八年
  明帝以大定八年嗣位改元天保尽二十三年
  后主以太子嗣位改元广运尽二年归于隋
  陈高祖以梁太平二年十月受禅大赦改元永定尽三年文帝以永定三年六月即位明年正月癸丑大赦改元天嘉尽六年
  天康元年三月大赦改元尽其年
  废帝以天康元年四月癸酉自太子即位明年正月大赦改元光大尽二年
  宣帝以光大二年十一月自太傅入纂位明年正月甲午即位改元大建尽十四年
  后主以大建十四年正月即位明年正月壬寅大赦改元至德尽四年
  祯明元年正月戊寅大赦改元尽三年正月为隋所灭
  东魏孝静帝以后魏永熙三年十月为高欢所立即皇帝位于邺城东北大赦改元天平尽四年
  元象元年正月有巨象自至砀郡陂中南兖州获送于邺大赦改元尽其年
  兴和元年十月癸亥以邺都新宫成大赦改元尽四年武定元年正月壬戌朔大赦改元尽八年五月禅于北齐
  北齐文宣以东魏武定八年五月受禅南郊禅毕大赦改元天保尽十年初帝改年识者曰天保之字一大人共十帝其不过十年乎
  废帝以天保十年十月即位明年正月癸丑朔大赦改元乾明尽其年八月
  孝昭帝以乾明元年八月即位于晋阳宣德殿大赦改元皇建尽二年十月
  武成帝以皇建二年十一月癸丑即位于南宫大赦改元大宁尽二年三月
  河清元年四月以河济清改元尽四年三月
  后主以河清四年四月即位大赦改元天统尽五年武平元年正月乙酉朔大赦改元尽七年十月
  隆化元年十二月丁巳大赦改元尽其年
  少帝以隆化二年正月乙亥即位大赦改元
  承光元年在位十八日以后俱奏青州为后周所灭梁太祖以唐天祐四年四月受禅改元开平尽五年四月乾化元年五月甲申朔御朝元殿大赦改元尽六年六月末帝以乾化三年二月即位于大梁五年十一月改元贞明尽七年四月先是乾化二年六月庶人友珪弑逆明年正月改元凤历是年二月诛友珪帝复称乾化至是改焉
  龙德元年五月丙戌朔改元尽三年十月为后唐所灭




  册府元龟卷一百八十八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