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剡源戴先生文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目录 剡源戴先生文集 卷第一
元 戴表元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刊本
卷第二

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之一

              四明戴表元帅𥘉

 记

  仁夀殿记代阮侯

庆兀路奉化县学仁夀殿成县尹丁济以书谂于同知总管

府事阮麟翁曰愿有所述麟翁曰尝学诗而窃闻诗之说

天下之生未有无本者也万物本乎天为之子者本乎父母

而民本乎君是三者仁之至也而有报物莫夀乎天天之夀

不待物愿之而夀也然而孰不愿之(⿱艹石)人子之夀其父母则

苟可以愿者无不至矣此报之道也昔者周之始兴其诗有

七月周之极盛其诗有凫鹥既醉周至于文武成康而仁其

民至矣其民如天如父母以怀之怀之不巳则咏歌之咏歌

之不巳则相与持酒醪饮食具乐舞设祝嘏以夀之此人之

情亦报之道也然独至于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棠棣伐木之

燕乐天保之归美则疑(⿱艹石)君私仁其臣臣𥝠夀其君而民无

所与久而知之则鹿鸣诸诗之所燕乐者即周之亲贤中外

诸臣𠩄托命以仁其民者也天保之归美则诸臣采诸其民

而献之即其平时持酒醪饮食具乐舞设祝嘏而欲以夀其

君者也噫乎休哉洪惟

皇元继宋御宇奄有诸夏櫜弓⿲亻丨匽 -- 偃𨱆而天下戢其威蠲征缓

狱而天下颂其平维兹海邦远在数千里外慈仁所加无间

轩陛故诏书每下斥卤之甿岩穴之叟投缗植耒驩喜出听

诚可谓千载一时太平混合之嘉会而麟翁及济适于此时

分受国邑何荣如之始麟翁佐治宣城济实为附属迨麟翁

之来复相际接诚嘉其廉明肃给之材而出之以岂弟乐易

庶几乎知古诸侯之职而无愧于诗人之𠩄称说今又因斯

民休养之馀力不烦尺符寸棰而斯宫鼎成以彰尊君报本

之意麟翁安敢不发扬而褒侈之乎(⿱艹石)夫作为一代声歌以

⿰纟⿱𢆶匹 -- 继风雅使天子仁声令闻无疆无极则学馆诸生必有美

其事者麟翁愿窃有俟焉至元壬辰秋七月望

  奉化州学兴筑记

古之齐民一名为儒则其人所以自待与官府所以待之皆

异至于学校虽有常居而发政出师养老习射献馘听狱之

类无不在焉然方其盛也有优礼以乞其一言俗之既衰乃

或欲毁之而杜其议政俗之益衰上下始专守夫子遗言以

为法故有庙以严鬼神而有学以明礼乐吾奉化犹为县也

庙学栋宇㡬为兵废㐮贲丁公济来为尹兴之县既升为州

相距不十年而垣籓不修卫防旷空荆芜𬒳之蹊遂生焉某

郡王公某来为守悒然叹曰兹非吾职乎即与同寮议兴之

计其役赋板㘽均丈仞章逄乐输胥徒驩从不累旬百堵齐

立于是増绘象施蔽帷鼓箧之堂嵩呼之殿风雩之亭童衿

之舎缺完仆兴罅𥙷茅塞闯㳺有禁𮗚眺有节⿲亻丨匽 -- 偃憩有适瞻

展有敬重扄穹屏修衢清浸于于相仍云行星辉噫乎美哉

州之𦒿老遂相与燕乐而谋勒文以颂公之贤著公之惠余

自龆齓实尝従父兄居㳺庠序间见魁儒钜公无虑百数皆

修衣冠隆阀阅岁时燕毛序坐谈古今久近文献亦或雌黄

当世人物孩穉軰立听不倦归必充然有得以余之愚至今

能缕缕记忆本末如昨日也毎课试县大夫亲命题第赏

格慈爱教督如子弟及以事相见酬答如客于时风淳气厚

上下情义周洽与前所称古俗殊为未远顾孪然眉颜亦复

苍皓犹幸及身为贤侯之氓狎见庙学之兴而咏歌徳化之

成良可自庆因为摭实记载如右而倂缀所闻见一二以励

吾党亦务谨重修饬以称官府见厚之意云大徳五年岁在

辛丑冬十一月望

  和靖书院记

越会稽五云乡之石帆里故侍讲侍郎和靖先生尹肃公之

墓在焉肃公洛人以学行名节为程门高弟艰关 载而南

盖晚年遂寓居越死又葬越越人慕而祠之也宜元贞丙申

冬部使者曹南完颜公贞按越有诣门下而言曰越虽山州

而多儒先故实属时兴文郡国有名贤者许即祠建塾徽朱

文公以莅仕严戴处士王右军以隐居皆自教典有如肃公

生依死藏于越乃祠而不塾非阙欤前使者河南狄公尝草

创筹度不果就惟公图公闻之兴曰岂不在我即属其事学

官学官以闻于提举学事以谂于郡(⿱艹石)宣慰使以上于省府

报下如请先是议易地于龙瑞宫之傍以为址黄冠师世业

也不便曹南公与郡侯忽哥儿通议躬往相视而得今卜北

山寒南日铸东樵风迳而西石帆石帆之阴即肃公之墓冈

溪萦环𭏟聚绵密越之名迹秦皇酒瓮射的玉笥阳明洞天

之属一一在目咸曰蔚乎佳哉议既定里士亦发藻洎弟震

以地之比近者欣然相成其在民产犹有所碍则郡侯通议

公捐俸金厚价买之而址始完乃以大徳丁酉季春起工讫

明年戊戍仲秋日𦆵五百有奇锄荒起废而成祭室讲堂藏

修之庐庖湢之舎凡为楹一百有六十祭噐昔所无有而新

冶铜陶土㔉竹木制之者为事九十四通塾之址及田土之

隶于塾者为亩二伯其役之速而民不病其劳其费之钜而

士不知所出塾成扁之曰和靖书院而相与伐石愿记其始

末余惟天下之事虽有皆知其尽善者必人与时相值而始

能成古之人贤有道徳可师于乡则死而祭于其社在礼谓

之乐祖又凡始立学必求其国之故而祭之以为先圣先师

国无其故然后不得巳合于邻肃公之贤其在越也谓之当

祭于社谓之当为儒祖苟立学而求其故谓之当为国之先

师此事之甚善者也然积之久而无人为之有为之矣而不

能成迨至于今始值曹南公以材御史高选持节而来实廉

劲知大体郡侯通议公亦由闽部使者移守至郡宽明有慈

爱官师偕孚材良劝趋于是郡之贤士大夫皆出而佐谋赞

力而终始经营办治者郡学正王君庭槐是为北岳右丞公

谋孙皆非偶然之故也君子嘉其事之成而为越人喜也曰

是不可以无记是为记(⿱艹石)夫肃公言行出处本末之详不特

越人知之天下学者皆能言之此不著其年八月望日前进

士剡源戴表元记

  美化书院记

美化书院以处之缙云美化乡得名旧矣当江南𥘉创时宗

正寺主簿陈公大猷以名大夫太傅乔公行简以材宰相相

与极力鼓动绚饰穹碑钜榜隆栋宏址美化虽在缙云竆山

中一日而名字闻于天下脍炙于缙绅𮧯布之口然书院立

未百年兵毁及之悉化而为蒿莱烬砾问其本末则巳无有

道之者元贞二年秋九月四明陈君天益始𬒳绂绶来为山

长于是事属平定前莅是官者薄其地迂廪瘠往往托故不

至礼殿六楹孤立风雨中肖象弗建奠谒靡寄饔粮祭器(⿱艹石)

其他供飬居止之须种种匮乏君曰是欲谁诿𫆀即易瓦𥙷

塞修甓窒漏设素王之容倡先贤祠屹门阙翼庙廉秩豆笾

诸事既以略备乃率先置养士田十五亩⿰纟⿱𢆶匹 -- 继而询荒核耗经

理而得田及诸儒所助通一顷六十四亩由是春秋之祭费

取焉朔望之膳具取焉师长职员之稍给取焉月有书季有

考雍雍于于云兴谷应岩居之叟涂行之子嗟呼叹诧以为

不图荒凉契阔矣而复有歌舞雩𮗚矍相之圃之感也惟讲

书之堂以役重未就大徳元年冬十二月廉副使拜降公佥

事完颜公临其地嘉前事之有绪而欲雄其成也以属邑主

淮安翟侯翟起望族年方壮有材识尤致意学校事人劝趋

之遂增台门新宫垣至明年十月而堂竟成完颜实始大书

美化书院额亦书其堂曰美化堂於戏美化之于缙云缙云

之于处视秦汉郡县乡聚之所隶属地不加大也处有学缙

云有学美化复有书院视周人之序而庠庠而墪学不加多

也而君子论古常若有馀验今常若不足要非皆人事之咎

势或有所待焉周法取人用乡举里选秦汉以兵以赀以吏

至择经术生犹多本齐鲁法之益衰始有科举今此事且止

士庶㡬返本趋实而令宰如翟侯师儒如陈君⿺辶商皆能效职

于下知体要急名教如两使者能大宣其道于上将见人人

闳散党正不暇书家家毛伏儒林不胜传礼俗匝于寰区王

风荡乎无垠而美化为之兆矣遂相帅砻石聘文愿著兴作

之始以贻水久余不得辞因次第而为之记

  稼轩书院兴造记

广信为江闽二浙往来之交异时中原贤士大夫南徙多侨

居焉济南辛侯㓜安居址关地最胜洪内翰𠩄为记稼轩者

也当其时广信衣冠文献之聚既名闻四方而徽国朱文公

诸贤实来稼轩相从游甚厚于是鹅湖东兴象麓西起学者

隐然视是邦为洙泗阙里矣然稼轩之居未久芜废辛氏亦

不能有之辛巳岁太守会稽唐侯震因豪民之讼阅籍则其

址为官地明年乃议创筑精舎以居生徒才成夫子燕居及

道学儒先祠而唐侯去其冬番阳李阳雷𥘉至遂始竟堂𥨊

斋廉门台诸役成而扁其额曰广信书院甲戌岁春也书院

成之二十五年是为大徳二年戊戍官改广信书院额还曰

稼轩而栋宇颓敝巳甚又五年北谯朱侯霁至展谒见之作

而曰兹复谁诿乎即属山长新安赵君然明极力经理𥘉书

院之为广信也计屋不啻二百楹浮瓦铺缀不支风雨及整

顿完损迄成坚厦讲庐斋房储仓膳庖会朋之序休客之次

通明之牖备礼之噐于昔所有必𥙷凡今所无必具植都门

缭周墙甃文迳余尝以暇过赵君冈峦回环榆柳掩郁长湖

宝带横其前重关华表翼其后心甚羡之问水堰曰是中可

种万头鱼今以蓄泄水处也问松台曰是稼轩遗迹旧植柏

千株今增之成林也问桑圃官池曰是稼轩所耕钓今表而

出之也问湖上门曰是旧涂自西循湖南东来今始复也问

新井曰是旧凿今得诸涯莾中修浚而汲之非新井也问地

广表若何曰是西北旷土皆稼轩故物为营卒𠩄侵吾请于

官得复而万戸府又约束之使无扰也问土役多寡财计嬴

(⿱艹石)何曰吾力何以及之此赖郡侯捐俸倡𦔳而诸人相与

成之也问馀役尚㡬何曰吾所欲就何有极使不以满去将

专祠辛侯别置小学作一亭名倚晴以眺灵山诸𡶶一亭名

鱼乐以俯西池一亭名荡鸥以复湖心之旧也嗟夫人尝言

有才不得位及有位何尝见其才顾其志何如耳一精舎之

在广信于事未系轻重识者以是觇风化厚薄吏治贤否自

唐李二俟去又废㡬何年而仅遇今朱侯其问岂皆无位而

不为乎(⿱艹石)赵君以一癯儒领空塾能成贤守意兴重役其才

志弥不可及谨为摭实登载本末于右以劝来者

  银峰义塾记

银𡶶义塾者饶徳兴余文夫氏之𠩄筑也银𡶶饶之胜处余

望族文夫雅士居望族得胜处不私以为游𮗚憩舎而藏书

辟馆欲与同志好学者共之诚哉其可以谓之义矣𥘉文夫

之先有以长者称于乡尝求聚远楼诗于苏学士文忠文忠

褒赠之其后有朝散公又得赵丞相忠定题其居之岁寒溪

累传而至曽祖乡贡公遂用所学教其子遂昌尹以进士科

为通儒名大夫是为思斋先生思斋及㳺新安朱晦翁之门

居家注感兴诗及蔡氏三问觧与夫性理诸书悉行于世思

斋之子聚斋公仍以进士业贡于乡而值举罢不得尽试文

夫濡染家教自其妙龄如龙马驹未调而知步如器车材不

削而成轨性复高爽不动于势利进取兢竞然惟恐坠思斋

基构是惧而银峰之塾兴焉塾既兴不远重江复岭介友人

橐底以谒文于余余惟文夫之兴是役也有二其一曰尊祖

以知本其二曰广教以美俗知本义也广教亦义也而余之

所期于文夫则不止于是按塾之名起于礼记礼记曰古之

教者家有塾党有庠遂有序国有学四者疑皆有师教之而

古者学无专官师无常员窃意惟国学有司徒乐正宗伯之

属庠序则党正遂大夫等官自为之而塾者二十五家为闾

而父老之不仕者坐于门侧之室为左右师以时督其子弟

是之谓塾徳兴于饶为多士文夫归而益以义致其老成而

贤者礼之于家休之以车舆几席导之以书册琴瑟兴其少

壮而材者纳之以介僎之祝习之以笙匏爼豆使徳闻流畅

情文周该将有魁奇英博之士弹冠束带轻身千里外慕义

而至而况银𡶶苏赵之风声润泽未逹扵耳目间乎余虽老

落成之馀尚能为文夫赋之至大三年岁在庚戌孟夏哉生

明婺州路儒学教授剡源戴表元记

  洛阳独乐书堂记

司马温文正公居洛阳以道徳文章功业为中原纯儒名臣

当升平之时享谦静之福所与游如文潞公邵尧夫二程夫

子苏子瞻之徒又皆一时天下妙选而其独乐园者蕞然在

诸豪贵间㡬不可比数人以公故亦屡喜游之窃计洛阳虽

名区去之千百年欲复求时遇其人似不可再得公没未几

何事果有不可言凡昔之王侯将相华榱绣戸文轩畅毂弦

歌锺鼔衣冠玉帛相与动心荡目以为承衍之娱者举一转

而为荒蓁茂草独其山川犹存不过寒螀野兔之往来吊劳

穷寂而巳而行人过客樵夫里老下及儿童妇女道及洛阳

故实则诵司马公之徳不衰夫一司马公生而状貌无以逾

人虽为相居位之日浅𬒳服清苦无异穷书生不知何以能

得人之叹慕(⿱艹石)是然耶大徳丙午岁余遇卫君用于信州幕

府君用洛阳人问其故曰洛阳之事则既然矣抑独乐园亦

不得为司马物吾图之百端幸而仅有之顾吾家自高曾大

父以来世世知读司马公之书且知慕公之为人今驱驰北

南发渐种种洛阳之俗犹为近朴欲以其地为祠塾仍榜曰

独乐以存先贤之化又他日更有馀力则买田赋粟以供诸

生之稍食庶里中后生小子可以共学于𭟼兹非司马公之

遗风休泽所以覃𬒳其后人者乎士大夫患无志不患无位

君用清勤谨恪知体要敦雅实是真能学司马公者后有道

龙门嵩少而来言独乐之役将见堂庐告成深衣释菜重席

飬老使洛中之人长者兴慈㓜者知孝雍雍于于复还盛时

旧规皆君用之赐也因书以为记

  溧水州中正堂记

中山溧水之望也溧水自为县时官治尝面之以临民出政

其气势清严秀重与人情相称惬县志以为贤宰史侯弥巩

之所䂓构有正堂琴堂兰堂诸目相去八九十年仍之以兵

革栋宇毁废县亦升改为州乃稍别筑听事退食之居而倥

偬久不能备大徳六年秋九月知州汝南郭侯敬始撙浮费

乘馀力创后堂四十楹然后会寮有容休劳有次展远有眺

思深有憩且复置元幕于宾营左挺公廪于吏舎右戒石之

𨻶䕃之古槐门台之表飞以丽谯至于秦淮一河油油洋洋

与山趋迎绝为州境佳处则新亭俯焉耋倪士庶来㳺来观

惊嗟叹惜夸未尝有侯因民之乐既率长佐举酒乐之总众

役之最题其堂曰中正堂曰吾为吾州求无惭吾中山且不

忘史侯旧名也噫今人居一官揽其土之美惧不餍不惧不

能称作事未分寸务求掩前人而专之(⿱艹石)郭侯之顾名思义

希贤励志宛然有古君子风度非可以世俗论史侯四明人

于余为乡先生其家世父兄踵台辅能自立不附丽卒以学

行政业著称于时郭侯治溧水廉而知体慈而守法盖与史

侯异代同道盍斵石为州民纪之俾勿坏

  当涂戸曹⿰扌⿱彐𧰨 -- 掾续题名记

士大夫居今时而能轻旦暮之忧以为千载之计可以谓之

难乎曰难也贡举盛而人不崇世官一介之贱𥘉脱𤱶亩就

禄州县间视薄书期会非素习其志拘而力穷虽有多能鲜

有所作为持之仅三年幸不以罪斥辄相顾有满色又暇责

其馀哉惟戸曹在诸⿰扌⿱彐𧰨 -- 掾中职最优责最轻意欲最易于上通

有才者居焉往往擅一府政凡始调干吏部率得之夫其(⿱艹石)

是宜可以行志而乐于名高之人乘其少事又置之(⿱艹石)不屑

然曰吾不过为岁月回翔而已嗟夫食焉而无愧事焉而求

有成自古圣贤犹难之今也不谓吾不堪其官反谓官不足

充吾身寕非欺乎上饶杨性叔敏愿而文方盛年巳能崛然

取天子科第为当涂戸曹之次盖以馀力大治其学六年而

后至官至则廉声𩙪驰谳议川决前后部使者郡太守惊其

能属委丛叠君昼坐议舎理案牍夜归翻读书𫝊其说以为

世之言儒者必摈吏习吏者必违儒将融操异以⿺辶商于世用

是既蜕去州县之拘劳而复无乐于名高之累其择术审而

用心宏待 巳尊而期泽物也急卓乎有可称巳垂去以故

事当题名而旧石久巳溢顾瞻慨叹惧愈久愈失其传乃为

续立石而遣使徴记于余余闻物之久莫如石先秦以来古

文奇字载干石者必传然徒以久而不以贤古之贤而能传

传而久者则不赖于石是故以石而传人不(⿱艹石)以人而传石

也性叔既身勉之且推此以励后之人使官学于斯者皆能

内不惭于心外不惭于政上不惭于君下不惭于民近不惭

干朋友远不惭于简书虽微此石千载之下固将闻其风而

慕焉而况有以诏之乎性叔名应桂今石盖自授君代者施

君有政起书云

  奉川驿记

浙江东行数百里将穷而为海也其州曰明州明州之海益

东而南行数十里江之支流亦穷而山兴焉其为县曰奉化

奉化苞山根江而掖海其形望于明州虽最高而土壌峭瘠

津涂阻艰行者病之凡西人之舍水而欲东与东人之辞陆

而欲西至者皆失其便故滨浙之涂通置船官骑厩而奉化

无有余考地志奉化在秦汉前盖介于百粤瓯闽之交当先

王统一盛时政役之所不加王人使客之所罕至其馆置䟽

阔非意故略之势有不可得而设也然近世事䌓难槩于古

前有县者尝屡创驿随作随废会有聘问发召期集之事节

传猝至则寓诸民庐喧隘扰杂客主交愧焉今令㐮贲丁侯

济之来喟然叹曰是不可久且每至而烦民吾何安焉廼相

土度材得废址之在官者成屋之当䂓为驿者于民㕓之东

崇拓而増营之风雨蒿莱之场尘煤萤燐之区忽焉而垣阖

具轩𥨊立先是主簿李君大用实倡其画及是二丞王君泽

白君龙志同议谐功用大集计屋之楹至于百有五十计功

至于百八计日至于七十而官与民俱不知其劳起事于季

秋庚戍讫功于仲冬巳未驿成因其名名之曰奉川曰吾以

存国俗名其堂曰徳星曰吾以宾贤徳噫嘻美哉于是县人

乐侯之成嘉侯之勤者相与过余而谋曰兹事子不可以无

记余惟侯之可纪者众以余之为民子兹邑自侯下车见其

当兵毁之馀日夜与其同僚弥其缺败振理颓废昔之撒墙

夷灶而逋亡者今皆归㝷具庐有居处之乐而侯之所兴筑

(⿱艹石)庙学亭治赋鹾之局(⿱𫇦示)社之坛蔽狱之戸诸如此类何可

枚数而专美一驿乎哉顾侯之通明廉爱无一役不矜乎民

凡以图久安而除其数害有古循良吏之风则吾父兄子弟

宜不可泯㓕不著夫纪当世贤大夫之功行而推考其里俗

山川风土之盛衰兴废此儒者之职也余不敢辞遂以为记

  三江塩场兴造记

古之君子先民之劳而后逸其躬故虽不急于崇缮修美居

处至于政成力暇因人情而兴公役贤者亦有取焉越三江

塩场官舍岁久废坏前任事者谩不屑意元贞十年场之长

官改陞司令爵在七品而大梁曹侯自公府高选实来为之

塩法繁壅戸额等第不可均民无完心侯至核⿰木𠮲实酌强耗

推籍土业高下宜増而増宜缩而缩不旬月逋流还归盗贩

清息昔之焦熬憔悴晨旰嚣嚣而莫之给者一鞭不施谈𥬇

辨集官吏坐曹而相庆父老拥灶而交贺于是锄荒刬污鸠

坚蒐良于听事故址新宴游憩息之室以人人计者三十有

奇使客有归节将迎也僚史有聚恊官守也输纳有藏谨赋

计也临莅有容严发召也𮗚眺有娱宣惫勤也总室之大有

堂因旧而扁之曰清安嗟乎今人之材有悉其聪明敏决仅

周于簿书棰楚而不暇乎他营(⿱艹石)古之运甓者亦有风神高

旷视吏事不足凂我而寄托于耳目心体偃仰之乐若柱笏

西山之为者此其道皆有所缺(⿱艹石)侯之精粗不遗清恪兼至

进尽奉职之能退全养志之适役之不威而政足以成物劳

之不私而仁足以芘后盖非谫儒徤吏所可窥识人繇三江

来颇能谈侯隆寒溽暑躬造场亭家抚戸谕糇粮不属至自

备𩜾糜以济其饥乏秋赋足置公堂上坐饮赏赐之人人得

其驩其⿰虗亏 -- 亏赋者拱手跪𰯌使之自悔余闻近民吏有父母之

亲师保之教宁非是𫆀侯名实字秀实前历江西行中书省

⿰扌⿱彐𧰨 -- 掾和州经历皆有政绩可纪通文学其材方乡用于时官且

满士民感咽填䜣持其车不听去而相率来请于前进士剡

源戴表元愿书其事于石以著永远不忘侯徳且劝后之为

是官者遂不辞而为之记大徳三年岁在巳亥春正月望日

  临池亭记

临池亭者山阴右军祠塾之别筑也祠塾始自部使者东平

王公侯按郡乘所载兰亭旧迹以全氏庐为之官为置塾长

聚生徒讲学其中及是十年而东楚汤君垕实来既大出义

理之学教塾徒馀暇巡行丘壑周视垣宇慨焉有兴弊饰陋

之意廼先修右军祠増绘象设龛几凡所以展奉严事之具

必与礼称地迫山麓遇甚雨湍决则水流堂间为甃石渠以

䟽其馀有好事者蓄石本兰亭序甚善幸见与因并刻诸诗

暨传文之类分置两壁塾事几略振矣惟墨池之在江南往

往而有此正永和修禊处反阙不具遂捐俸倡率诸生又亟

谋于时僚之贤而文者东平彭𭅺中荣祖若右军之远孙易

简润之等志谐力均爰相爰凿于是就面势之宜得池于塾

西而翼之以兹亭亭成伐石请志其事余惟古之名人能以

其所长行世不废者未有不始于勤劳而成于有以自重今

右军书擅天下学士大夫极力模楷之幸且有得莫不修然

内畅以为清修妙觧虽连城之冨三公之贵有不与易而是

邦之山川形势前后名驰势驱计不知凡㡬何车辙马迹独

右军遗事令人追慕不巳良必有激摩动荡于翰墨之外此

临池之所以为美也汤君年方冨尊贤好古能行其家学居

职不以营斗升苟岁月为事志于兴文美俗又方谋増置田

租以完教养其事可书者未艾云大徳五年岁在辛丑仲夏

既望戴表元谨记

  寒光亭记

寒光亭在溧阳州西五十里梁城湖上亭之下为寺曰白龙

岁月湮漫不知兴创之所由始宋元豊间重修塔记称父老

相传巳七百载则沿而至今可知其久也东闽浙西淮㐮宦

客游人之所必至至必有歌诗咏叹以发寒光之美无虗览

者张安国赵南仲吴毅父雄词徤墨最为人所推重而栋宇

垂废不足以相暎发州有进士汤君以文辞为之徼施于江

湖之往来值一二名公卿喜之亭得改立如此十年又废大

徳辛丑春进士君之诸孙实来相游㝷顾瞻徘徊则昔之华

榱画槛惟荒榛存焉喟然曰兹亭之兴吾祖固有力今安得

𮥠其勤倾赀庀工亭又加筑既又捐󠄂田白龙以为修葺之助

功完事具寺僧乃为进士君置祠而来徴记于余人尝言江

南佳山川造物者靳𢌿于人而惟僧佛者可以得而居之是

盖不然人之获如此意者孰加于王侯将相彼其占形胜营

园池斥台榭徒欲乐于其身有馀丐及于宾游僮伎僧佛之

乐常愿与人同之故人之从之材者不吝于言仁者不吝于

财无怪也此非惟有数而用心之公私广狭吾徒有愧焉者

多矣岂止于系一亭之兴废而巳哉进士君诸孙曰徳裕曰

佑孙寺僧曰祖慧余剡源戴表元十年丙午季秋二十六日

  耿氏时思亭记

郓耿子都之先墓在㤗山东汶水上子都既出仕游四方而

心悬悬不能忘也一日以谂余曰吾家繇高曾以来怵于兵

顾兆域虽存而榛芜莾然樵刍往来盖尝与宗党谋筑一亭

以为展省之地而名曰时思子幸为我记之何如余惟子都

之不忘其亲而思之于义既得而于名既称而其礼不可以

不知也人子之于亲苟欲尽其情何有纪极先王毎为之节

使弱者可及而强者不能过如死之戚如狂如迷如逃亡无

所归比既葬而虞而卒哭而祥而禫遂返服复𥨊而哀散矣

至于葬也所以掩蔵而安之而不敢修不敢易且不敢渎而

祭也然此犹论其近亲愈远者祧愈严服愈降者讳愈略故

无见于目者无想于心先王惧其然于忌日也以为终身之

䘮而春秋时祀如见之于斋君子之不忘其亲而思之其慎

诸此而几矣抑余于子都有思其大者焉耿故大宗而郓齐

鲁儒府也耿自得姓以至子都凡几世世凡几兵兵而得完

者几家家完而得衣冠登仕籍者㡬人同枝而独荣气必有

所钟同源而独清流必有所渫子都于此时时而思之为人

子则思孝为人臣则思忠为人长则思慈他日功成名遂行

高爵尊怀章而归故乡下车而入里门父兄子弟燕毛庆饮

姻㳺邻旧牲牢迎劳然后除道拜塜燎茨告恩虎羊蹲前冠

剑立后使士大夫往来山东而道兹亭之下者瞻阡名而致

肃读题表而太息将见儒林荣之乡评称之曰噫嘻耿氏门

幸哉有后如此不亦美乎子都爽然而觉欣然而谕曰吾虽

初愿不至于是是子之言不敢辞因书以为记

  乔木亭记

乔木亭在清河张君燕居之东张君望清河籍西秦其先世

忠烈王尝以功开国于循而邸于杭子孙五世而所居邸之

坊至今称清河焉余儿童游杭见清河之张方盛往来轩从

驺盖填拥岁时会合鸣钟鼍笙丝磬筑相䜩乐飞䄛叠榭东

西跨构累累然无闲壌岂惟清河虽它贵族盖莫不然如此

不数十年重来杭睹宫室衣冠皆非旧物他族亦皆湮微播

徙殆尽而惟清河之张犹序余尝登所谓乔木亭而喜之风

烟蔽遮林樾清凑美乎哉其可以庶几古之故国乔木者乎

主人对余而叹曰嗟乎吾乔木乎是亭者几不为吾有吾幸

而复得之吾生于忠烈之家自吾之先未尝无尺寸之禄当

其时出而逸游入而恬居耳目之于靡曼妖冶心体之于芬

华安燕固未尝知有乔木之乐也自吾食贫不免于寒暑饥

渇之患吾之处世不待倦而休渉事不待困而悔日夜谋所

以居吾躬者百方欲复畴昔之髣髴不可得时时无以寄吾

足骋吾心则瞰好风景佳时取古圣贤之遗言就乔木之傍

而讽之其𥘉不过物与意会久而觉其境之可以舒吾忧也

为之徘⿰彳回 -- 徊为之⿲亻丨匽 -- 偃息为之留连不忍舎去故倦则倚乔木而

憩闷则扣乔木而歌沐则晞发于乔木之风卧则曲肱于乔

木之阴行止坐卧起居动静无一事不与乔木相尔汝盖吾

昔也无求于乔木而今者知乔木之不可一日与吾踈也吾

是以必复而有之余闻其言益惊喜昔人有欲存谢公宅者

云爱召公者爱其甘棠有文靖之徳而不能芘数亩之宅李

卫公爱平泉草木至自作记戒子孙夫勲名世禄之家自不

能保其存而使子孙存之子孙又不能存而使他人存之今

清河忠烈王诸孙乃自能以力学好修存其先业至于皆仆

而独完㡬弃而复振不惟无愧于后而反(⿱艹石)有光于前真美

乎哉于是张君止叹而作洗酌而谢曰非君吾亦不自知吾

美之至此也盍书其词于吾亭以自劝且亦劝后之人

  紫芝亭记

集贤直学士赵君之隐居在徳清龙洞山之阳大徳庚子

秋月紫芝生其㳺亭侧山翁里老驩传奔睹惊未尝有集贤

君既喜而以名其亭而来谂于剡源戴裘元曰愿有以志之

何如余惟天地山川雨露之所生草木之华实一一皆有益

于人惟芝之为物疑(⿱艹石)世外无用之宝可以为祥瑞颂咏而

不系于朝暮之所采撷寒暑之所服袭又芝为种不一色亦

异产往陶隐君葛稚川之徒皆尝以载之图录登之药饵然

富贵而好者力求有不能即𫉬获之而疑者辄不敢服则名

字徒存不过以备异闻资广记而巳紫在其类中差可致服

之可不必疑其即之郁而柔藏之忍而坚近于有徳君子故

自秦汉间隐逸如商山四老翁歌之以为高唐士大夫如元

鲁山字之以为贤而今集贤君名之以为瑞盖异世而同赏

不相谋而相恊也虽然余于集贤君有所赞焉集贤本承平

故家以英才俊气清识雅艺为世所不舍入仪馆阁出坐方

岳五转而来摄领东南之庠校天下士𬒳其欬唾者嘘为祥

风饮其膏沐者润为荥河顾何所不可得乃方披栈枿发蒙

翳求一丘一壑如将老焉是当其方隐而不拒于出也迹未

尝不似商山翁既出而不难于隐也道未尝不(⿱艹石)元鲁山且

其实不伤窳华不病嚣名生于无用而爱縁于不切人之役

之劳固多而天下之逸之暇亦不少则夫是芝之生岂非亦

如娱其幽羇而慰其晚暮乎哉集贤尝语余龙洞奇甚山逆

溪廽溯而上者二十里古之至人所居土为之不爌𭧂物为

之不疵疠窃意山之绵络附丽灵根异蘖如是芝者尚众旦

夕从君游取龙洞泉荡涤肠胃尘垢然后庶㡬一遇道家所

称胡麻石髓之类仍用餐芝法杂炼之遂成二老优㳺往来

永无饥渇聊以燕乐聊以引逸不亦可乎其岁冬十二月朔

日记





剡源戴先生文集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