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勉庵先生文集/卷十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九 勉庵先生文集
卷十
作者:崔益铉
1909年
卷十一

[编辑]

答赵中五斗焕○丁酉八月二十四日[编辑]

畴昔辱临。巧值出门。未奉清诲。徒闻座香。瞻怅当如何。玆于匪意。获承崇翰。开缄擎读。尺蔡拱璧。不足以喩其感。至若头辞之礼际过重。奖借失宜。有若见处以古人界地者。诚不胜背汗颜骍。却顾反走也。入山结茅。随分讲读。是朱先生沧洲故事也。当玆世界。安身立命。又尝有进于此者乎。西望引领。不任健羡。益铉当主辱臣死之日。苟全躯命。令人可耻。前此说得。假饶仿佛。只一时之见猩鹉之言耳。有何可取。幸除却边幅。时惠警责。则岂不为由己及人之一大事功也耶。千万千万。闵君暂叙旋别。未尽底蕴。而要之断断无伪之好姿禀也。为之不已。前头讵可量耶。只主人空踈。不能副其远访至意者。为可愧耳。

答李元禹锡英○戊戌七月二十二日[编辑]

贤胤左顾。今至再矣。其意非不珍重。而无限好师友。立立于黄卷中。有不求。求则斯得之矣。且其姿禀淳正。见解精详。由是以往。前头成就。讵可量耶。幸因其过庭申申。以不出门而立家计。无徒往来屑屑。而或取道路间无妄之困。恐为今日小贞之吉也。未知如何。

与兪景善致庆○戊戌三月七日[编辑]

益铉老而冥顽。丧乱以来。隐忍苟活。不能效臣死之义。重以不获于朋友信笔呵骂之情外题目。殆不容抗颜对人。蛰伏讼愆。肆于座下。草土之厄。奔波之境。尺纸人事。容易蹉过。茫然若不知者。回恋畴昔。忸怩实多。即日御者言。旋上堂问起居。棣床供湛乐。积违之馀。其慰可想。而只入于其宫。伉俪之仪。琴瑟之御。徒凭依俙而已。则虽丈夫气象。断不可泰然不动心。而兴喟。未知何以宽抑。然天下事完全者无几。座下既以草茅匹夫。扶天下大义。洋洋声闻。动荡华夷。而使百万生灵。免得被发左衽之𥚁者。夫岂以寻常事功论者哉。成败利钝。不须言也。闻其始终日记。该备周全。可公传诵道。而不容作一家文字看。亦今日之一部阳秋也。忝在同志之列。岂容无一番奉览之心哉。幸一示之千万。毅庵行止。事势似然。而未死之前。一面无阶。徒切凄黯耳。

答闵亨甫泳泰○乙巳八月六日[编辑]

蹇拙伎俩。报蔑涓埃。堕损国威。薄乎云尔。乌得无罪。玆蒙执事。曲垂轸眷。惠以德音。三复庄诵。几乎纸毛而至其奖借拟伦之太欠穪停。则适足为君子一言之累也。汗赪何可言。拜审近者尊体动止候一味康宁。种黍养鸡。教子课孙。老境滋况。莫以尚之。徒切健羡之至。临递。略伸衷曲。

答赵友三锺益○丁酉六月一日[编辑]

省翁遗集锓役。以若佥君子绵力。何能如是其神速也。政所谓精神一到。何事不成者也。继自今。苟能人人讲服。家家诵传。与华重两先生文字。相为表里。则彼虽百千西鬼。将不得蝃𬟽于白日之下矣。其在后死者责任。岂不是伟然事业耶。静老之休庵。退翁之月川。不独专美。甚盛甚盛。

答赵友三丁酉八月二十六日[编辑]

蒙惠书。责以不绝龙溪。夫师生大伦。与君臣父子同为一体。苟或有戕之者。是自弃其生。诚不容于天地之间。凡人之知生三之义者。孰不欲亟绝而斥远之也。然其间不能无商量者。省斋,龙溪与吾。皆华西之门。而龙溪以所事事省斋者也。今省斋一朝。为更张师旨之论。而未能厌众心。则龙溪之舍,省斋而为华翁。乃道理之当然也。然其丑诋诬辱之无所不至。是乃所以为得罪于纲常耳。若自华门视之。又些有轻重。不可一以弃绝为义也。故以重翁之精义。亦未尝遽断以大义。况今世变日加。吾党日孤。其知能尊华翁。能斥洋学。能誓死不断发毁服。如渠者又谁哉。此尤不忍以墙䦧之故。弃外御之助也。若如高明所处。则孰以为不可也乎。来教又引鄙与省斋书及祭重翁文。以为致士友之疑。夫省斋。吾四十年道义之交也。彼此有不满。不容不相讲归正。此友道也。虽其辞气抑扬之间。设或有不称停处。皆已道破生前。两相无嫌。何足为后生致疑之资。至于吊祭之不能。特因道阻而便稀。祭重翁文甲。某某等句。初非指省斋之语。又安得以此相诘乎。大抵今之责愚陋者有二端。一则曰省斋更张师说之论。十分正当。安敢有贰论乎。此则高明一队之论。而虽死有不敢从者矣。一则曰省斋分明是背师害师卖师之人。安敢不斥绝乎。此则龙溪一队之论。而虽死亦有不敢从者矣。盖省斋晩年。不幸有廊柱之误。而原其心则出于尊师卫师之至公血诚。所谓观过知仁者。而惟其正案出与收之间。使人不能无些疑。夫岂有一毫背之害之卖之之意哉。是直与诬伯夷为贪。谓孟子言性恶者。同一心术。诚不足较矣。盖由是二者而观之。愚当为知省翁者乎。罪省翁者乎。爱之者乎。斥之者乎。愚之始终执见。不过如此。又何有定论不定论。改见不改见乎。士友之疑之者。于我何哉。若以亲柳故疑之云则所谓亲者。道义相磨学问相资。切切偲偲之谓也。非问死生叙寒暄。不绝踪迹之谓也。然则吾与龙溪。虽日复源源。于士友何干哉。高明乃以此。为坏天下纲常大伦。又以为斯道亡灭。不待夷兽而荡然。愿高明更加谨慎之功也。又蒙教绳墨䂓矩四字。不觉愧悚。愚本无田地工程。今已老颓。虽欲用意。不可强也。又不宜为妆撰矫餙之态。恐终以弊习死也。盖如愚者已不足言。惟近世学者。类多虚名无实。但知尊己而不知尊人。但务自是而不务自反。长傲遂非。眼空一世。是大患也。切乞随处省察。勿以不谨严而忽之。则幸也。即惟比来。经履万裕。益铉㱡㱡如昨。无可奉道。四妙俱佳。但无以相助甚愧。毅庵东还杳然。深用慨叹。寄惠诗章。推许过重。令人不堪承当。幸即检改如何。不宣。

答赵友三戊戌三月七日[编辑]

爱而不见。实劳我思。尺幅入眼。亦对面之亚也。倾欣何量。谨审春寒。经体启处。神休恺悌。存养寻数。日有事在。省翁劝导后学之苦心。可谓不坠于地也。钦服钦服。俯教纚纚。苟非厚我期欲纳于无过之地者。断不能若是恳挚。而愚之所存。略见前书。不容更烦。岂座下或虑我以内实顾恋。不能忘情。而外牵朋友物议。姑为是周遮餙辞而然者耶。快刀两段。在座下处义。无怪其然。在我事面。决非勉强可能。亦非外人可以劝沮为进退者。政来谕所谓执德各异者。诸士友之未克深信。吾亦将如之何哉。

答赵景习启学○丁酉八月二十五日[编辑]

今日意中人。仅若晨星。而亦且参商难合。心含耿结。何时可已。即拜手命。谨审秋令。启处珍重。招友讲习。乐意津津。感荷之馀。慰泻没量。鄙人本来残质。重以脚祟。磨以岁月。志业一无所就。居然作七旬弃物。究竟事业。只有夕死一事。何足言。乃蒙座下不以鄙夷。话出心内。绸缪委曲。意圆语足。虽家人弟兄间情谊。蔑以过此。反复爱玩。尤以见笃于自治。厚于朋友。出寻常万万。至其好不知恶。唤铁谓金。指黑为白。过相吹嘘。而有欠称停。则殊非所望于座下也。纸末所教。可见向上之匪懈。钦敬庸有既乎。第愧询荛之地。顿无一副得力可助其下风。奈何。窃闻之。此事屈伸反复。只在一念间。非若医方汤剂之求广济局也。故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惟座下加之意而已。况又工程有素。无待外人提撕者耶。

答边德一锡玄○戊戌三月七日[编辑]

多少示谕。迫此楡境。得闻攻阙。实所愿言。好语奖撰。决非所望于座下也。省翁集大役以俟。远近拭目。苟非座下尊贤忧世之心出寻常万万。何以及此。甚盛甚盛。自玆以往。惟读其书求其义。使平日心法学术。不坠于地者。政是座下诸贤一重担负。虽欲辞之。不可得也。未知如何。记末。年至益衰。真一无庸物事。自怜而已。

答文景云载兴○己亥正月十一日[编辑]

顷者逢迎。虽属凌遽。言念厚眷。曷可忘诸。居然献发。实劳我心。手命入眼。欣倒罔量。矧又际玆。静养动静。一例珍重者乎。仆忧患之馀。只么神魄。漂荡殆尽。抬头不起。只自闷怜。先茔石役。有此经纪。德门追远之诚。有可以挽回倒俗。而警时人之耳目也。琼什。意想甚好。而只其称奖老朽者。太不著题。令人赧然耳。

答兪景章致宪○丁酉六月一日[编辑]

辱垂先施。已极感悚。而礼际之隆。辞命之重。虽古名儒硕德。得此不得不兢凛瑟缩。座下于是乎过矣。不见其人。不听其言。不考其行。徒据一时吹嘘之口。不察亲爱之辟而深许之。此自古昔识者之所深病也。何也。以其君子虽急于取友。而贤否不可不择。好善虽曰优于天下。而知人观人。亦非易事也。仆自省事。未尝不值贒师友好机会。而心不能大。志不能立。贫病所迫。禄养是急。而汩没于利欲科臼者。数十年矣。重以瘴海馀喘。百疾缠身。神魄都丧。今年将七十。若干见闻。如画脂镂冰。外有的然之声闻。而内则无实以继之。噫。是岂始初作为之本意。而父师之期望者乎。倘座下一日相接。亲见其然。则当愍恻不暇。而追悔其眼不识人也。书出有日。谨询晨昏唱喏。神休恺悌。同被至情。隔以千里。侍养诸节。不能无寝食靡甘之虑。令人贡闷。八路义举中。惟毅翁是恃。颠沛至此。虽极可恨。当此大变。幼安之辽东。安知非亦一活计也耶。断发事邪说更炽。未知末梢之复如何。而一边商量。则出脚入仕者外。其馀人民。似无横削之端矣。俯教二说。俱是理到之言。不敢画一可否。而要之死亦不可容易。岂以我之所不能容易者。大言于未然之前也。省老文集竣事至此。为师尽职。非诸公而谁也。钦仰未已。

答金圣宝河璿○甲辰七月十一日[编辑]

南下以后。去北愈远。缅仰德懿。漠然若天门阆苑。可望而不可亲。临风引领。只切凄黯。儿还。获拜珍缄。审御者方留京邸。体节万重。前此履历。简自圣心。再试民社。窃惟感激洪恩。涓埃报答。自有欲已而不能已者。况玆艰危孔剧。主辱臣死之日。名在仕籍。进退迟速。又不容以些少私情。容易前却。则其所忧闷断。非升平无事之比。为之贡虑未已。鄙人老境去国。揆以事体。岂是安于心者。而年老听子。自任不得。转辗至此。国有缓急。未克奔问。苟全顽喘。䩄然没耻者。良觉可哀。馈二物。老农家计。侈滥太甚。言念眷意。虽不敢还。冒廉极矣。

答金伯显锺世○己亥八月[编辑]

三纲文字。虽未奉绎。有以悉执事家学。源远流长。笃于名义者如此。后之人。其勿以录视录。以心传心。凭借效则。不至为言语文字之归。则庶不负先辈重伦理警颓俗之苦心血恳。而亦足以借手。见先圣先王于地下。绰有馀辞矣。其为功曷可量哉。若其卷尾托名。诚求之而不得者。万有多少笔力。或可仿佛。固不敢让与别人。而奈见识浅短。义谛麁踈何。只询荛之下。不敢专事餙让。猥构数行芜辞。奉尘懿文之地。幸勿以成文视之。深加删润。俾免大何。千万幸甚。

答赵幼平秉准○丙申五月二十日[编辑]

愚与尊先师云庵先生。尝有同门之旧。而千里睽违。殆三十年所矣。每切怀仰。奄隔幽明。迨此举国腥膻斯道晦塞之日。感古伤今。作如何怀耶。从玆以往。区区所望。惟在门下诸贒之声气相接而已。古道之书。忽出于金友袖中。风义之笃厚。辞气之正直。不问可知为先生弟子。而座下读书之力。又不可诬也。幸望扫除浮夸。务积诚实。期有成己成物之效如何。为天下痛哭。为吾道流涕。政今日志士之同情。奉读数回。何辞仰慰。古人云皓天不复。忧无疆也。弟子勉学。天不忘也。千秋必反。古之常也。惟愿益读经传。益务德业。上不负先师教导之意。下以答知旧切偲之望。如何如何。虽无一面。惟座下庶可以此言闻。故猥玆仰烦。或不以狂妄而诛之欤。金友三载重逢。其喜可掬。而归期忙迫。不能做几日稳讨。为可恨耳。馀俟早晩奉晤。

答卢德济[编辑]

仆曾在老先生门下。一再承颜于尊先师云庵先生。时属蒙孩。虽没向方。薰染德懿。若有感发者。历历如昨日。而忽为五十馀年光阴。杜门衰病。痛世道之日非。慨先辈之益远。未始不西望太息。不意月前。获拜二月十七日所出珍函。噫。屋上之乌。尚可爱焉。况其及门诸子之贤。而道义风旨。有见于文字言语之表者乎。三复感叹。不知作何样语。奉塞其厚眷之万一也。顾今天运孔否。人物眇然。斯道之传。几乎坠地。当此之时。晦养林樊。庸扶残阳。以为异日兴复之本者。座下虽欲辞之。而不可得矣。至于遣辞之际。浮实吹嘘。大不著题。得无近于一言之不知也耶。幸须增阐心灵。勉修德业。以光吾党。千万千万。仆老矣。无以助下风也。

答柳圣一基洙○庚辰十二月二十日[编辑]

示父没祖在。为祖母承重一款。愚于浅近节目。常患茫昧。况其他哉。第以先辈祖不厌孙之论推之。则高明之见。已先得之矣。无庸更赘。先丈遗事。奉读三回。敛衽起敬。他人犹然。况在孝子慈孙继述之地。其欲发挥引重。垂悠久而传无疆者。其心岂有量哉。至若以愚之无似。使之措笔于其间。得非不择人之甚耶。姑且留诸几案。以待与高明对。陈其空空之鄙忱而听可否之命耳。

答柳圣一丁亥二月一日[编辑]

贤季左顾。兼奉尊函。始悉大小丧变若是。讵意种德之门。乃有如许非常之𥚁耶。惊愕不可言。从审近令萱闱寝膳康宁。侍馀服体一例珍重。是可慰豁。时事。言之痛哭。虽在废蛰。岂无彜衷之同然。惟看字补愆。不失旧步。是乃尘刹之报。而躬干契活。无暇展眉。还觉愧恨耳。先丈文字。盛意不敢终孤。忘丑构呈而自来属辞拙涩。不成头緖。且夫积废之馀。卤莽益甚。字句间病败不少。垂览后幸一一指教。不至贻累先德之地。如何。

答柳圣一甲午十二月十四日[编辑]

坐在豺狼要冲。歆艶贵境依然若玄圃阆苑。只切流注想而已。即玆令季左屈。珍函出袖。盥读娓娓。多少慰泻。不啻以万金博也。拜审日来。侍养占毕。依昔干惕。贒胤课程。日征月迈。绍述家学。恢有馀地。区区健诵。不容名言。益丧𥚁馀悸。尚在圉圉。时事板荡。宁欲溘然。只切苟活之耻而已。矧伪爵一款。言之昌坡。尤极包羞。来谕云云。真是德我爱我之论矣。而或有责之以千万情外。则诚不满一笑耳。长潭唁行。朋友间议论。或并与其吊问而废之。以示显斥之义者甚多。而以吾道理亦不可以人言左右为展缩耳。舜命小成。亦在唾骂中。甚矣行路之难也。

答李华瑞相学,允佑相和○辛丑五月二日[编辑]

不佞实空踈一野人耳。猥蒙尊慈俯赐存问。十分感戢。不容云言。至若命之以不堪任之役。则非只贱分之大家难安。窃恐傍观有以议执事之忽于阐先而择非其人也。是岂非无妄之过举也耶。盛意有难终孤。涂乙副呈。反复上下。则可见其实情毕露。非出饬让。幸更改图。无或袭用。千万千万。第以仆之行止无定。致使来友。留连数月。尤极不安。适扰。寒暄二字。姑置之。只祝因序加重。

答廉敬儒在业○丙申十月二十四日[编辑]

华宗叩扉。珍函入眼。慰倒何量。擎玩再三。尤以见胸中浩然。前定不疚底安闲气象。甚盛。益姓名三字。又为怪鬼辈簸弄。伪职也。逮囚也。困辱极矣。而疲软苟且。不得办臣死之义者。令人可惭。不足云尔。先迹奉玩以来。感发多矣。且夫七十年一隅墙壁。亦尔开蒙。不觉沉病之祛体也。第常享祝辞。既欲少变。则当视其人地手法。以为永久之计。事体宜然。而误及空踈。则无乃惶忸之甚者乎。还讶高明之偶失照管也。

答廉敬甫洙学○丁酉六月二十八日[编辑]

猥蒙不弃。被以德音。感刻不容言。昔胡文定公作春秋传以进曰。天理日消。人欲日长。而夷狄乱华。拨乱反正之书。可以行矣。尤翁引而序之于清阴年谱。其义可知也。近来事。消者不已而至于亡。长者不已而至于极。竟也夷狄降而为禽兽。则高明今日之所致意用力者。岂非有感于天运人事之无时可复。而用为扶持一线之命脉也耶。恨不得参承緖馀也。

答安处中极○癸巳九月十七日[编辑]

礼笏。蒙此副本。窃观其条理井井。损益得宜。举而措之。可行无弊。当此闭塞之会。尤见其为功万万。甚善甚善。教小序。无言工拙。岂敢推诿而适值忽遽。未克下手。姑俟数月内转便如何。刻字云云。极知盛意之不遐。而只以贱劣踪迹。尘秽好样江山。大涉未妥。恐不若拈得通天下公共道理边好个字。若洛敬闽直四字。或周几张豫程一朱直八字。择于二者。大书直刻。而传示久远。则庶几事体郑重。道理完具。决非小小作为可比拟也。幸须深谅。

答文日瑞章焕○乙巳五月十日[编辑]

山川修夐。问闻之阻。动经数载。临风引领。只切人遐之叹。即玆料表。手命落案。谨审间来尊体动止神休珍毖。大度依昔纡纠。远忱差可慰豁。益桑海残生。尚多未勘。旅琐数朔。竟为豺狼辈所驱逐。于东于西。贻辱万端。老而不死。其效有如此者。孽是自作。尚谁怨尤。承玆慰宽。旋切悚感。

答朴大圭奎镇○戊戌二月二十六日[编辑]

杳杳天涯。临风长吁。即玆惠函忽坠。备悉间来履用动静。一例休适。钻硏寻数。自有事在。只此一段。政今日安身立命之切近路径。患在立志之不笃。用工之不专。望须千万努力。若其就正辨惑。又有松沙日新。两翁在焉。岂非难再之机会也耶。时事见闻。言之疾首。只当置之度外。勿使乱吾胸次。亦一道也。仆依昨碌碌。无可言者。惟冀力学。

答柳子中道均○辛卯[编辑]

谨询秋节。侍学珍胜。近来工程。方在何书。见今天地闭塞。日月剥食。礼义大邦。百万性命。一体胥溺于西洋波澜。而莫之救矣。吾党之一分可恃为生道者。惟读书讲义。不负上帝付畀之衷。父师传授之诀。乃是目前急务。而类皆贫病居先。眚灾从之。莫遂其志者多矣。噫。亦无乃气数所关也欤。望左右百尺竿头。勉进一步。益读其所已读。益讲其所未讲。积久充溢。不为外物欣戚所移动。则庶见其安身立命。自有馀地。不待外求而得之矣。远地存问。无物可报。妄陈刍荛。未知盛意以为如何。伊外彼此平安字姑置之。惟祝加爱进德。

答柳子中庚子十一月七日[编辑]

神精日耗。远友过从。十忘八九。惟箬笠往事。乃是千万人吾往底气象。虽甚疲软。激仰容有已乎。怀恋高风。殆愈久愈新也。即玆田雅袖传珍缄。谨审伊来省馀动止。对序增卫。晨昏暇隙。玩理存省。日有事在。远外翘诵。恍乎若亲近丌席。参其緖论也。益澌败贱状。无可奉告。夏内岭表之役。盖亦烦郁中所发。非有宿营者。而既已如是。则当初准拟。略修人事而归矣。事不协意。径易言旋。心常耿结。其间逢山石老友。又得艾山,溪南二丈书。乃知缘我无状。致得佥君子虚费劳攘者。尤切兢惕耳。新寓事。系是老境风霜。只得任分而已。

答文永焕桂洪○辛丑九月七日[编辑]

蒹葭白露。秋色百丈。自不胜伊人之怀也。际玆贒季叩门。手命落案。谨审间来动静履用。一例珍胜。中所经历。闻极骇恶。人之无良。胡至于此。盖自变乱以来。吾类性命。如集于木。莫可一日放心。要之耳无闻目无见。然后可帖然事定。奈何。教文字既有露拙者。已为入览。则庶可追悔于求非其人。而有改图之举矣。今乃不然而重有云云。何其不思之甚也。还切愧叹。

答金瓒振相翼○己亥十二月五日[编辑]

前此赋别。蘧蘧一梦境也。鄙之伎俩。曾所目击。不足置有无之列。而玆蒙记念。垂以存讯。其意。尤不可忘也。谨审伊来。侍事增卫。占毕有常。慰浣曷量。示光彩英华。何言之过也。健忘太甚。固不记所言之如何。而槩是枝叶上说话。都无真实可据之地。望更入思见教。不须作循例赞叹语也。仆依前愦劣。无足奉溷。

答梁汝正在庆○戊戌十二月十八日[编辑]

三度文字。非敢忘也。手拙居先。性懒次之。稽缓到此。虽极逋慢。幸少加宽容。则当收拾患难馀悸。卒以奉副也。院址云云。绝非浅见所可左右。而目今异端鬼教之宫。遍满境内。莫之谁何。天日重新。光复院样。俟河其清。则与其竖碑而别无意想。宁随其事力。营建祠宇。春秋芬苾。以为先事之本。恐合事宜。而在不尊不信之地。僭易杜撰。亦涉惶悚。惟在贵乡佥君子财处如何耳。鄙家亦于影堂旧址。营建数架。以为鳞次修餙之计。而开化辈尚无执言之端。近处尚然。况远方乎。只国内物情。渐就澌削。大小事间。万无如意之望。为可闷耳。

答朴学中麟镇[编辑]

令嗣能善课否。见其手书。知坏墣已成。为之慰喜。匪扰。闻已干净。甚幸。而彼固吾先王之赤子。不胜饥寒。而遂代为盗贼者。是仁人之所隐也。惟诸士友。虽万被困厄。而能不相染。是可大幸。

答李宽汝承愚[编辑]

蒙此先施。纵无一面之雅。而其秉心之忠厚。令人可感。顾此不佞。徒窃虚名。内实空空。且贵乡一二士友。相从有年。爱不知恶。而今座下缱绻。又致如是。内省自疚。实不知何颜。对诸君子邂逅之日也。士生斯世。有志者鲜矣。而座下识趣之高远。发于文辞。有不可诬则其所以进德修业。想不待他人之劝勉。而始加努力也明矣。惟愿一承权舆。以期九仞之功。如何。

答李玉见现圭[编辑]

珍重一函。来自天外。揆分度量。极知不堪。且以字句疑端。有所云云。而欲其评证。则顾此空踈。又何措手。盖庸学首章。谓字在字。骤看。或似有微义者存。而其实只因本章文势。不得不然。别没紧要于其间。来示下学所易知。上达所知实云者。恐求之穿凿。不甚衬贴。盖时人不知性道教三字之各有义例。而混沦说去。则不得不发明其所以为性与道与教之义而下谓字矣。明德新民止至善为三纲领。而对举则须各其以在字立言。以明其逐段致力之意者。在所不已。鄙见如此。未知如何。小大祥祝。有事改措。盛教诚然。不容改评。

答金京老荣九○乙巳五月五日[编辑]

每拟识荆。政不容易。邂逅适愿。寔出望外。天下事未可悬度者。有如是耳。即玆令胤左顾。珍缄落案。披展三复。慰当对讨。至若时事倒悬。同舟遇风。岂曰晏然。所恃者。天而已。益数朔馀惫。不言中盖多失摄。一自归栖。百骸俱牵。眠食俱不便利。只得以此就尽。亦其常事。奚足云言。临递艰草。

答梁文五奎焕[编辑]

贵宗叩门。盛问出袖。烂然溢幅。可敌对展。顾此陋拙。坐饷厚眷。不已过哉。且患工程之不笃。而有望提撕。则尤非卛易可奉承者。只当就前人见成法门。朴实头做工。则门路显在眼前。不容问人。决不当迟疑等待。玩愒岁月。以自欺而欺人。幸勿以老耄之言而弃之也。

答金子惺箕敬○丙申五月三十日[编辑]

恋德方切。玆奉惠帖。反复津津。有以见一片灵境。安闲整暇。无毫发波动走作之意。其所以警发昏惰。不啻千金而百朋矣。若是乎朋友往复之有益也。谨审比来。侍学珍相。不得不措之意。溢于言外。健诵何既。重翁易箦。安仿之痛。固无彼此之可言。而况如仆者专门依赖。殆若父兄。窃冀其享年无疆。用寿斯民。岂料若是其天𥚁吾党。伥伥无归宿耶。此老平生。人虽不识。鬼神其知之。天地其临之矣。片言只手。回斡将坠之斯文。使后生末学。得有所依据凭借。至不沦胥之功。庶其有不食之报。而视天梦梦。未占其期。尤可悲也。鹤轩记文。蒙此提醒。不敏之咎。无以自赎。而事已迟稽。少俟下回。如何。

答文勉之台焕○辛丑正月二十六日[编辑]

鄙人空踈伎俩。不足有无。玆蒙尊慈宠以金玉。属意郑重。奈所施者今人而非古人何。十分兢惕。不省所措。而至若谦虚纳污之盛。则殆愿学而未能敛衽。庸有既乎。时象倒悬。人心士风之日就污下。政吾辈之所当硬着脊梁处。而傍无强辅。收拾不上。只殊岁月。已矣无及。尊慈则不然。观于辞旨笔力。极有自强不已之势。此则程先生之尤所深爱者也。健诵何量。强疾手战。不备尊照。

答洪允深承源[编辑]

示退藏讲习之云。深仰雅意之卓然。而惟讲习有方。当今理遁邪横之日。惟所急务。在乎节义廉耻四字。惟其有节义也。故不屈于𥚁福。惟其有廉耻也。故不染于邪淫。切愿推此。以究到底扶竖。如何如何。尊先墓文构呈。但麁拙不足为证后之笔。甚可愧耳。

答洪士拯承焕[编辑]

见书。知盛工造诣不浅。慰喜何已。盖人有三幸。天赋之初。不为夷狄禽兽而为人。一幸。早蒙父母之恩。能读书知文字。二幸。得有贤师友。能使我为圣为贒。三幸。然得其一者。天下皆是也。得其二者。则十而有一矣。得其三者。则千万而有一焉。今贒者。既得其二。而又得日新,松沙两贤师而依归焉。盖兼得者矣。有此三幸。而学不益进者。只可责乎志而已。苟志不诚笃。而泛泛从师友。则虽孔孟与居。亦无如之何矣。小学是立志之书也。故聊复妄言。惟原谅。记末。索居穷山。无一长可相闻。愧然耳。

答崔淳若济立○丁酉九月十八日[编辑]

仆也蹇劣。猥托蓬麻于尊父子间。过从往复。真老境光色。千里涯角。虽不能至。中心藏之。何日可弛。迺者珍重教命。不幸为偸儿辈所弄。一场替面。归诸落莫焉。则殆怃然失图。不能定情。谨审年来侍馀。占毕有相。进供水菽。退习诗礼。兒宽蕫生。不独专美。虽西鬼辈。万万何能䗖𬟽于其间。为之仰艳。仆行年七十。一样见恶。只得以此盖棺。何足言。李友冷节修程。荡失资斧。诚不知做何计料而可利涉也。浩叹奈何。

答闵成夫致教[编辑]

取友。一乡不足。则推及国与天下。何尝非古道。而至若贱陋。迺众所共恶者耳。未知左右。奚所闻见。而讯及千里之外也。书既见失。固未知里面曲折之如何。其处我以不弃之科则的然矣。将以何辞。奉副至意。近而溪南先生。远则丹嘉诸长德在焉。讲质仪式。不患无就正之地矣。最所根田。则吾一片灵境上。自有好师友。勉哉夙夜。有以超拔于众流怀襄之中。则亦岂非吾党之光荣乎。区区愿言。垂死残喘。蒙此分外感慰之极。不容无谢。略伸衷曲。庶应照亮。

答郑胤祚鸿锡○戊戌七月十五日[编辑]

秋气袭人。乡怀可想。千里修程。劳攘二字。犹属歇后。深庸贡虑。仆积瘁神精。有同四体不勤。闷怜何言。先集弁文。忘拙构副。而言浅文短。不能发挥出先辈志事之万一者。为可慊。携手之教。政是好会而牵掣多歧。亦难遽然。不得不留待后日耳。儿病有进无退。决非小小药治所可收效。只可以此待尽。闷怜而已。

与金仁仲春善○癸未九月[编辑]

一自尊王父大爷南迁之后。虽不得裂裳𮖐足作数千里行。其用几日之力。伸慰左右情地。则奚啻小事。而滚汩颓阘。有志未就。伤义悖情。莫以加矣。愧恨何可言。即者秋殷。重侍震艮百卫。海上问安。间承何若。瘴疠水土。百恶俱备。以左右出伦之孝诚。想不得一日而安于寝食也。然天道无亲。惟善是与。安知早晩无雷雨之解。日月之更也。惟益讲文学。益勤德业。不负庭训。是士友区区之望也。捱过之节。不须问也。而省斋丈席。既移境外。若尔知旧。自赡不暇。则尤何望馀力波及。言之无益。为虑实深。损友。去年遭舍伯丧。日月易得。常事已过。俯仰单只。无以为怀。重以亲癠频复。宁日恒少。甚切焦闷。去岛中书。玆以伴呈。因递转达。千万幸甚。

与金仁仲戊戌四月三十日[编辑]

先集编摩。头緖何居。为先分定书手。草成副本。政其急务。而各自滚汩。会同未易。良可闷也。盖先生文字。广大悉备。有难涯涘。而要其大致。推明道体之本源。劈破俗儒之膏肓。使华翁明道辟邪之功。致得不坠于地者。虽谓之有辞万世可也。亟宜登梓。布人耳目。诚可急不可缓者。则座下今日事。可谓先立其大者。而继述之当务也。甚盛甚盛。只全帙经营。事不容易。则姑简拔其大篇去处䂓模条例。略如华翁集成法。馀外未及鳞次。以续别已例。随机结梢。似甚稳便。而未知诸友之意。又以为如何耳。向教弁卷云云。此殆涓流而议沧海之广。培𪣻而望华嵩之峻。何敢当。无已则窃欲构数行跋文。以寓景慕之意。庶可俯谅。发文事。无实先声。亦所戒慎。须逢一二人可合商量者。对面说与。然后可乃议到。未知如何。

答李公信相珪○甲午八月十八日[编辑]

即奉手滋。可敌对展。姊氏缅奉。竿头事势。若非出人底诚力。当为即为。何能如是其容易耶。甚盛。戚下。长时涔涔苦无好况中。第三从侄得疾夭殒。悲惨不可言。八朔之内。三次丧变。何其酷也。时事至此。流涕痛哭。尚属歇后。俯仰上下。只切苟活之耻。而其间职名。尤极骇然。知我者。谓无损益。不知者。谓之乘机经营。谤言日腾。如其平日言行。毫分见孚于人。则又安有如许云云耶。罔非自反处也。来示云云。可谓先获我心。未尽之义。亦望鳞次示及也。

答宋原明哲宪○戊戌闰三月十二日[编辑]

前月九日。恭奉惠书。辞勤礼卑。见属过重。有若谬致恭敬者。夫不面先书。古道也。前贒多用之。然皆于道德博闻。可事之地。故屈己下之。而不为过也。若益铉早涉尘臼。中罹𥚁网。绝未有卷帙寻数师友磨砻之益。七十无闻。不免穷庐之叹。座下何从何信。而有此过礼之礼也。殆惶蹙无以堪之矣。抑区区所依仰仁门。而不敢自外者则有之。见今二仪昏濛。人兽易位。一天之内。四海之广。罔昼夜额额。无往非计功谋利之说。无日非无父无君之教。如非尊府大爷扶持镇压。而有猛虎在山之力者。难保其国势民心之尚此维系。而孑遗衣裳。得免沦胥之𥚁也。虽甚愚昧。可不知所以然乎。高山景行。实不浅鲜。但老病杜门。无以遂执鞭之愿。是庸𪸥𪸥。窃闻座下。才明意美。学问渊博。是尤为吾党之幸。然盛德脚下。责任愈大。幸座下益读已读之书。益讲已讲之义。不以时势险夷。物情平陂。有所劝沮弛张而培壅大来之基者。岂非继述志事之一大担著乎。昔尊先华阳先生。当中华颠覆之日。昭大义于万古。今之时非伊日之可比。而其所以为功者。有百倍之难。则又当加百倍之力。然后可以企望得十分。未知座下以为如何。猥恃知照信笔及此。还切悚仄。斋记此非急务。但使居是斋者。自强不息。则君子之斋也。悠泛无事。则众人之斋也。岂外人可得以名也耶。惟从事于可记之实。而矻矻孜孜焉。虽欲无记。人亦乐为之记矣。况不佞之托契深厚者。又何足言也。自馀只祝因时加重。以副士友之望。

与宋原明丙午正月[编辑]

礼书外夫复何言。自闻先生承召入京。忧虑万千。耿耿不寐。今未几日。凶音忽至。呜呼天乎。此何报也。邦国之蓍龟亡矣。士林之栋梁折矣。凡有血气者。孰不陨心而捶胸也。况以哀平日纯至之孝。奄遭巨创于逆旅苍黄之中。彻天刻骨。其痛可想。衣衾棺椁。何以无憾。万年宅兆。又占何地。惟节哀顺变。无至以孝伤孝。是士友区区之望也。如益铉者。虽在阳界。一未冷尸耳。病固难强。豺狼四塞。出脚无由。茫茫宇宙。此恨曷极。只羡先生之长逝而已。挥泪止此。愿赐哀照。

答吴汝敏圣秀○癸卯五月十四日[编辑]

远蒙不遐。垂以德音。厚意可忘。益年迫崦嵫。成就得懒散。无所肖似之身。来教称引过当。是必末俗浮涩之人。有欺座下者。不究其实而轻信之。或为明者之累。千万谅察。至若自列。虽出于谦虚之意。于以见向道之笃。内省之密。志气不与年龄俱衰如此。不自满足。问寡问不能又如此。此盖盛德者之所能。自顾蹇劣。十驾不追。仰望钦叹。不能自已。教先迹。敬人祖考。同己祖先之地。敢不极意奉副。而奈手势本尔拙涩。末由展拓。且夫此等去处。只以传来文献。塡以本孙名衔。似可近实。不必借所不知何人。而骇于傍观。十分更商。归于寡过之地如何。

答文泰卿圭政○丙午正月八日[编辑]

文字之役。系是孝子慈孙十分致慎处。舍却境内之巨匠。而必区区谋及于不直一文之枯槁病笔。得无不思之甚欤。盛念难以终孤。妄犯涂乙。至若世系子孙之未及者。自有状文与圹志。不必架叠。故姑略之。幸别求作家。无贻累先德如何。

答权君五载奎○辛丑五月[编辑]

年昨东游。甚欲历览头流。而行色草草。竟失所图。即奉手教。追思怅然。谨审年来。棣况佳胜。满纸滚滚。无非警策人处。而其所本领未固。悔吝山积之喩。以若座下昆季之笃实问学。岂有如此者。抑因此加勉之馀。又欲使我警策也耶。然则其厚意。何可忘也。至若各主分立云云。除是阳九之会。抑扬予夺之不得不使然。亦非人力所到。奈何奈何。益年老颓衰。日甚一日。而遽哭从弟。痛悼罔涯。自馀病昏呼倩。恭希崇照。

答权君五乙巳三月[编辑]

尺纸稽覆。动逾三载。阘茸人事。虽或恕谅。心其可安。玆蒙不较德音。审间者经腴起居珍重。尚志林樊。虽云素位。缀旒国脉。结梢至此。吾辈之安身立命。顿没其地。则座下恻怛之情。亦不以韦布岩穴。而为浅深异同矣。浩叹如之何。益两被拘拿。再入虎窟。于东于西。辱莫甚焉。圣人之以老而不死谓之贼者。岂亦此等之谓欤。只切愧汗已耳。

答文士镜圭性○辛丑八月十七日[编辑]

反复教意。求道存性之次第节度。有可领略。为之健诵。白莲集。病未卒业。重以三夏飮暑。逢秋未苏。长在束阁。承此勤命。极切颜骍。而事已迁延。幸少宽日月。勿用深诛。且闻古之君子思所以显其先者。求诸己而不求于人。务其本而不贵其末。使光辉昭融。无幽不达。乃第一等道理。此于座下已见之昭陵。而远地蒙眷。迥出寻常。不可无一言以报。妄玆架叠。

答慎景轼宗麟○丁酉九月三十日[编辑]

千里先施。旨意郑重。虽未敢当。有以见高明勤学好问之盛。出寻常万万。由是以往。四海之人。皆将于于而来。告之以善。进益其可量乎。甚善甚善。仆桑海馀喘。重以衰颓。日用事为。大忘小遗。不敢以文字役自居者久矣。矧如尊先揄扬。世自有黎眉大手。何不十分商度。而至有此过举也。只切悚惶耳。念昔朱先生辞人志状之托。而深劝其继述志事。使人谓君子之子者。其旨深矣。幸益加勉旃。

答闵景构肯镐○辛丑[编辑]

朝耕夜读。心力俱劳。此在吾侪分上。自是当然。而天意茫然。人事日乖。只么捱过似不克为料。奈何奈何。惟硬著脚跟。益讲已读之书。益勉已能之业。有光先德。是远友区区之望耳。仆新寓生受不须言。一天之下。其不能如我者。又何限焉。到处安身。只患无定力耳。

答孙文叔永烈○丙申六月一日[编辑]

时变到极。百万生灵。顿无安身立命处。究其源流。决非朝夕间事。滔天之𥚁。萌于涓滴。烈昆之炎。始于一吹。理本如此。焉有引贼入室。而能扶持君亲。保活宗社。而享用太平者乎。所以贩君卖国之徒。晨夕额额。交臂顿颡于倭洋膝下。而不以为怪也。如非天佑宗国。大故廓清。则衣冠之依旧也。发肤之保存也。断无其望。惟杜门自靖。勿出户庭。庶或可矣。而此亦非大谈一场所可办得。奈何奈何。益七十残年。重经劫运。又未知何样事机。伏在不言。只当任之而已。

答孙子翼永谟○丙申六月四日[编辑]

求仁持敬。𢽾学相将。此何等胜事。虽西尘充斥。何忧之有。过境困苦。真所谓人间万事。无不有者也。然要其大致。则人生百年。枕丌宴安非生地。道路奔窜非死地。一时无妄之警。又安知非仁天玉成之意也耶。书室记文。今不记所道云何。而覆瓿外无他可用。承玆匪分之教。顿觉瞿然耳。时事。言之短气。宁欲溘然者久矣。盖理既缺。阙于虑善之始。则事莫塡补于受害之末者。自古已然。奈何奈何。只恨山不高水不深。而臭秽声色。时入耳目也。

答奇𥠧学教衍○乙未九月三日[编辑]

顷岁返旆。谓或更展。竟失所图。怅何可言。继而东徒肆恶。声闻宏大。虽料无状辈之。亦具人心。不可如何于抱经守穷之士。而相爱者存。未始不驰虑憧憧。今承来谕。始信愚见之未甚差忒。亦以验高明平日定力。出寻常万万。慰荷曷胜。霜意渐紧。未审近日事。更如何。重翁之典型日远。同门之分裂到极。前头利病。将未知如何出末。浩叹奈何。时事疑信相参。虽未克详。生不如死。吾侪之谓也。

答权子德载采○辛丑五月[编辑]

头流。固所愿游。而昨年则成筭果左矣。引领南云。未始不往来于怀緖中。适者拜函。尤觉𪸥𪸥。发书后序已易矣。寿闱下保啬如故。满室冲澹。悬恋二字。却例语也。不须提。惟涵养穷理。未能的确之云。果知未能。是能长进消息。凡道理壅阏不得。一条路见前处。是著实下工夫底。为之健羡。益新寓定峡。辛酸不一。而恒切故山之怀。奈何。

答权应韶凤铉○辛丑五月[编辑]

元月书。今始作答。其勤慢不止三十里。如此者。无或遐弃否乎。凭询蜩月。日旱罕比。侍馀经学。一直慥慥。如书出时未。驰溯南天。正尔引脰。益离乡索居。枉被远方士友来顾。有时乎不堪酬应之多端。是则老不学者常事。多愧程先生无损盛年之训也。示中责己不如责人之厚。非惟座下。举俗无非如此。而惟座下则为能从事于东莱先生躬厚薄责变化气质之法。以之勉勉。推以及之。能令老耗者。开眼转青。此实警惺处也。

答权应韶癸卯十月[编辑]

多少谤言。苟有尺寸见孚于人者。奚以致此。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者。乃是前圣人开示后世之眷眷至意。而惜乎少不自力。到老追悔。何补于事。惟座下视为前车。及时矻矻。无或一刻放过。是朋友之望也。岭外纷纭。近复如何。须硬著脊梁。毋或如贱子之柔弱不立。而犯不韪之科也。生于东方。而冒犯先贒者。虽三尺童子。其谁信之耶。

答魏致明赫基○己亥七月十一日[编辑]

䟽事喘息苟存。不容恝然。聊以见犬马之忱而已。有何毫末利益。补效于燃眉倒悬之势耶。只自痛叹。所可慰者。得高明于千里远地。托契蓬麻。往复上下。已是暮境光紫。而且承尊门佥贒。拔例致意。乐与反复。自顾菲薄。得非逾滥者乎。然因此而略悉其芝根醴源。坚固活泼。有以占异日大来之基。而自不已于鸡鸣风雨之怀。则仆之受赐。不但以偶尔言也。

答魏云汝启龙○戊戌十一月二十五日[编辑]

天地间万事。一个诚而已。人或以一时好意思。做向上工夫。到得稍用力后。便生厌怠意。不肯切实下工。究竟成就。反不如稊稗之有秋者多矣。惟牢竖脚跟。不为有利而劝。不以无名而止。然后庶不为半上落下之归也。此乃愚之所到老悔悟。欲为追补而不及者。漫玆告及。想或恕谅。

答赵圣宽锺极○戊戌三月七日[编辑]

世间万事。须臾变灭。不足置胸中。惟有穷理修身。为究竟法。此曾所闻于先生长者者。而性凡志懒。虽不践行。聊为哀座一诵之。未知如何。

答赵诚立锺应○戊戌三月七日[编辑]

古人云。美质易得。此是元气未淆漓前说话。以今观之。难得者美质。如左右既得之矣。其可不尽心乎。惟愿努力。以副远望。

答闵景朝悌植○乙巳八月五日[编辑]

旅馆将迎。值此众中。脉脉相看。两不尽情。馀怅在心。曷容云言。蔡君左顾。惠存入眼。深贺履用之万重。记末。始焉不量而入者。无怪其颠沛到此。而至于国计民忧之不知税驾何地。则未死之前。胸中勃勃。自沮遏不得。是亦痴顽之馀习。奈何奈何。豊声载路。人心稍可。一昼夜大风。不无败稼之虑。贵边形止。更如何。

答禹道瑞泰荣○丁酉八月二十五日[编辑]

前此雅意。已见仿佛。今承示谕。益验其向上靡懈之大槩。慰幸不可言。仆之愚陋。亦非专然无意于此事者。而行之不力。老矣无闻。数十年间事。都归于茫然赤地。悲叹而已。只他人有善心实愿闻。故间对朋友。或陈耳目所及。庶可谅其本情。若责以赐诲等语。则非其伦也。惟接续不间断。毋恃其所已能。愈勉其所未及。是不亦目下急切者乎。

答元文三礼镇○甲午四月二十三日[编辑]

窃念足下。离亲戚弃坟土。寓食中路。虽缘事势之不得进退。而其志则将以有为也。当此人兽杂糅之际。其能办得举世所笆篱之冷淡家计者。复有其谁。心焉叹服。未克暂弛。而但老矣无闻。不得助下风者。为可愧耳。近日所课。见在何书。栗谷击蒙书及塾教篇。虽属已惯。不妨终身诵习。昔我重庵丈。见久来学者。则虽老师宿儒。必使勤读是书。以立根本。先辈得力。推可想矣。相爱之极。漫以布告。幸望恕量。鄙宗见由三方云故。使之历访贵门。其人天资甚美。可与共学。而只地远者。为可恨耳。

答魏大彦琫植○戊戌二月二十五日[编辑]

赋别六七年。公私厄运。真一场沧桑也。人事乖乱。则天之降罚。固其宜也。至若读书求志。固穷修㓗之眇末韦布如左右者。有何不吊。而其间草土之厄。师友之𥚁。反复相因。于海于陆。备尝不堪闻不忍言之多少境界者。抑何理致。来书之及。自不胜潜然出涕。未知颠沛流寓之馀。书琴杞菊。颇自定顿。而有长久之计否。节节奉虑。益当主辱。臣死之日。苟全性命。息偃自若。殆可谓无人心者也。何足言。金氏文字。曾于他人家事。耳目所不及处。亦或有过。不自量而卛尔应副者。况于左右之勤教而可恝然乎。顾其家迹。难可准信。宝鉴党籍。亦无平日涉猎。不可轻易犯手。竟致实来虚往。虽若可憾。此等去处。只得疑以传疑。不容丝毫人为于其间者。庶其为寡过之道也。未知如何。

答金武卿汉文○戊戌正月七日[编辑]

世变到极。人心胥溺。自是无足怪者。而惟方寸上。理欲消长。敬怠胜负。乃吾辈急切照管处。朱子所云不世之大功易立。而至微之本心难保。中原之戎虏易逐。而一己之私意难除者。良以是也。目前事样。政是自救不暇。奈何奈何。记末。衰削中脚气尤甚。计以一月。惺惺无几。只得以此毕命耳。

答朴允常泰亨○丙午九月二十二日[编辑]

渊翁丧事。痛均朝野。莫可定情。况于坐春立雪。而充飮河之量者乎。临风引领。徒切凄黯。惠存落案。从审近来笃老侍养。连享康迪。馀力课程。有见于言意之表者。不可诬矣。慰感何已。鄙人坐在虎窟。偃仰屈伸。未克自由中。只缘水土不服。旧疴新恙。式日层生。未知末梢之如何究竟耳。

答余永鲁律相○壬寅七月二十七日[编辑]

分袂已久。遽当听蝉之候。怀仰高风。何尝少弛。益日前抵求礼华严寺。今将启归而旅状依昨。幸也。俯托家状题跋。实出询荛之盛意。义不可固却。故遂犯添足之讥。幸供一哂也。

答余孟缉敬烨○乙巳八月二十三日[编辑]

丧中读礼。古训有之。奉书有以知馈奠馀劬经不辍。实慰远外之想也。益久淹汉馆。动经岁年。不售微衷。只是狼狈而归。衰病缠甚。日俟符到而已。顾今海陆浸浸。蹄迹遍境。加以薙发之𥚁。所谓皓天不复忧无疆焉者。是也。虽百道穷踬。固守旧样。至死不变。是吾辈究竟法也。如何如何。

答李应和圭在○辛丑十一月六日[编辑]

菊秋款扉。寔出望外。心乎爱矣。俾也可忘。言旋未几。又致珍函一书。犹云慰感。又况再度缱绻。迥出寻常者乎。顾此老朽。愧无以承当其万一也。第于鄙先祖影堂营建事。𪸥𪸥苦心。始终不替。尊贤尚德。固其宜也。而迨此叔季。担此重任者。果有几人哉。区区钦仰。记下。𢾅门蛰伏。日事呻吟。明春落成之参。亦未可预必耳。幸望多士同心以完大事。如何。蕞尔河东。安知不为异日阳复之基本也欤。开基告文。辞旨甚好。无容改评。此后六伟文与奉安祝。亦与溪南一队相议。则庶不当牢却矣。

答李安普憙洙○乙巳四月四日[编辑]

来而无覆。动逾三载。病废人事。设或恕存。如物梗喉。心其可安。荐奉委讯。尤感不较之盛也。示喩分外吹嘘。大不著题。其然岂其然乎。盖当此之日。虽在匹庶之微草茅之贱。其奋发淬砺。毕义愿忠。为不扶之扶者。乃秉彜所同。则奚有别人独任其责。而肯以流传巷语。妄为矜夸者乎。是则座下之论。殆驷不及舌。而徒取傍人之窃笑也。病枕叫苦。言不尽情。

答郑说和癸卯九月[编辑]

风雨世界。苟全性命。亦无疆之福也。自夏涉秋。履用珍啬。庇内均迪。慰浣良深。年形少康。天意有在。而物价翔踊。人心日异。念及公私。只切无疆之忧也。先丈文字。虽在老昏。念到事契。曷敢辞诸。有时忽扰。似未克趁副。幸少宽日月。以待下回千万。

答李原礼铉五○辛丑五月二十三日[编辑]

二先生道义事功。所以为扶持世教。嘉惠后学。诚如来示。而世鲜知德。壹郁不伸。久矣。虽在异说肆行之际。骎骎有形著动变底消息。真可谓阳无可尽之理也。而顾如愚拙。浪窃虚声。徒欺视听。自不胜汗背而赪颜也。情外推奖。得不为贒者一言之不知也耶。

答曺应元在奕○壬寅十月四日[编辑]

幸玆识荆。虽遂素愿。而到头稠座。话不尽情。归来颎颎。发于梦寐者多矣。乃者。令季委存。珍缄入手。披展三反。慰当合席。矧于其间。棣床起居。一例郑重者乎。兄弟无故。三乐居一。是知尊门积荫。断非一朝一夕之故。而将来馀庆。不可涯量。其在相爱之地。所歆耸动情。视为矜式者。曷有穷哉。愿座下益读已熟之书。益讲已知之义。晨昏自强。勿使悠泛。是老友之望也。仆衰年光阴。无端费送于道路奔忙中。极为可惜。奈自取何。

答卞仲刚镕○乙巳四月四日[编辑]

昨冬枉顾洛下。已极感悚。而数月之间。再令贤胤远访。继之以宠翰。溢幅缱绻。认出情讯。披翫再三。脱然如沉疴之祛体也。矧审经体。以时万护者乎。为慰不浅。益铉自还山以后。病日益重。阳界寄寓。似无多日。死固甘心。而但素志未遂。不能驱犬羊。而反为所驱。岂不切愤乎。可谓死不瞑目也。俯教岂有一二近似者乎。只自瑟缩而已。贒胤相对。雅容可爱。而文华夙成。尽见其教之有方也。但留未几日。旋又告别。还切怅缺。

答卞仲刚乙巳十月二十三日[编辑]

向枉迄玆感荷。即者二君联袂。甚觉眼青。因拜惠函。详审间来经体珍胜。慰幸可言。所慎皮肤所关。可自勿药。而坐起周旋。大是难忍。则旋庸贡念。益铉依前澌颓。无可奉闻。时事。言之疾首。切不欲挂齿牙间矣。至若处义之方。则飮水者自知冷煖。有甚别道理。尚寐无聦。犹属歇后。奈何奈何。先状文字。万非其人。而询荛盛意。不敢终孤。涂乙乱草。徒玷先德。幸加绳削。无至大段碍眼。千万千万。

与林伯棠奭荣○甲辰七月[编辑]

向枉迄玆感领。何敢忘也。潦炎才收。秋气袭人。伏惟闱候寝飧康宁。味经起居。亦复如何。时事入耳者。无非骇然处。悠悠昊天。此何人斯。粪土馀喘。露出朝纸。个中曲折。究说不得。而兼且事面。有不容坐而防塞。替送家儿。使之数行辞免。而未知究竟之作如何样耳。向教短序。尾续陈腐。以俟斤正。幸勿以已成说话。而置诸泛然之科。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