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翁家藏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七十六
匏翁家藏集 卷第七十六 明 吴宽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正德刊本
|
匏翁家藏集卷第七十六
墓碑铭九首 墓碣铭二首
赠昭勇将军都指挥佥事江公墓碑铭
英宗𧇩皇帝在位方十四年海内富庶号称极治独北虏屡犯
边为鼠窃之计 上思所以攘却之者乃下诏躬率六师往
征师行以失地利而濳一时将校𡚒勇争护乘舆而山西等处
署都指挥佥事江公与其弟子四人同日死之时正统已巳八
月十六日也公讳洪字朝宗其先庐之合肥人祖浩从
太祖高皇帝起兵取天下累功官至明威将军太原左卫指挥
佥事子孙世袭幷得赠其父大海如其官既没子沄嗣而公则
沄之子也公在太原既以才勇知名宣德末选总京营左翼久
之陞署都指挥佥事仍守山西既而从驾北巡遂死于难矣年
甫干公既死 朝廷即命其子涌嗣軄所以慰公于身后者
甚至公为人伟躯干沉毅有谋御下纪律严整而推心任人能
与士卒同甘苦盖有古名将之风尤善骑射射辄命中流辈莫
与比者性素俭约食馔稍盛即撤去而奉母刘氏必极其滋味
母疾更割股肉作糜进之疾𫉬愈人以为难其配陈氏赠都指
挥佥事宝之女寡居能以礼自守教子涌有法涌亦有将才尝
从征老军营功多实授都指挥佥事署都指挥使事以其官复
赠其父祖而赠祖母淑人封母太淑人次子涣出侧室尹氏
女二长适太原前卫指挥佥事王宾次适太原左卫指挥同知
陈良孙男四人曰桓先卒曰朴曰楫曰楠于是涌痛念其父尝
愤然有灭虏之志既奉公遗衣冠葬于先茔他日托武陟令陈
君瑞状其父死事求表于墓呜呼 𧇩皇帝之神武所以
为宗庙社稷之虑至矣盖有周张皇六师之遗意而非后世
之为游田者故当时死于难者多公之事同于人不足书独
惜平日号士大夫者弃君父生还以取富贵有愧于王孙贾
之母者亦多则公之事固异不书可乎夫死者众所难生者众
所易能为其所难而不为其所易公之所以可取者在是而予
为之表者岂惟慰涌之孝思哉亦惟愧乎人焉尔
明故中顺 大夫南京太㒒寺少卿致仕李公墓碑
铭
南京太㒒寺少李公致仕之二年为弘治癸丑七月九日以
疾卒于吴城通阛坊第素与公厚者陈大理璚文太㒒林辈
争走吊涕泣又有至自百里之外如吴佥宪淑者以其子㓜相
与图其后事而苏守史公特斥俸金助之且谓公官四品例移
礼部以闻于是 天子命之谕祭其文有学优才赡性行
方之语所以褒奖乎公者甚至少傅徐公与公最故既厚赙其
家沈启南史明古诸君为议丧礼且求葬地得于吴县九龙坞
乃葬以甲寅十月六日而文君巳为之铭矣其弟应祥谓宽宜
铭其墓上之碑以书及储考功瓘状至初公病甚亟欲与宽一
见诀别及是悲恨执笔辄止盖久而不能成文呜呼吾忍终不
㬥吾友之为人耶公李氏讳甡一讳维熊字应祯以字行晚更
字贞伯其先从宋南迁至吴中遂占籍长洲世医家曾祖仲纯
不仕祖士文有文行以医士始居南京考讳敞赠南京兵部武
选司贠外郎母贺氏继母陈氏俱赠宜人宣德辛亥八月某日
公与其弟应祥同生少警朗力学好古博雅尤尚气节景泰癸
酉登乡举举进士不偶入太学中贵人方用事言于𥙊酒欲致
为塾师公避匿不赴成化乙酉选授中书舎人见同官或由他
途以进耻与为伍乞改教官补外以非例不许他日又有谋
文华殿者故扳公同事以掩清议公益不乐适有旨写佛经上
疏言闻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不闻所谓佛经也言甚剀切人皆
危之赖 上仁明特笞而不问巳而乞省继母还竟罢殿
秩满擢南京武选司贠外郎未赴丁继母忧服除改车驾司进
軄方司郎中㝷擢南京尚宝司又三年始有太㒒之命甫两
月以公事诣阙下遂请休致曰即 上不许巳再具疏矣竟
归素少容至是性益卞急医以为病徴果不起享年六十三娶
王氏永乐初学士景之孙教谕贯之女他封宜人生男曰系先
卒侧室某氏生绍才五岁女二人嫁贡士祝允明张廷𤩽自公
入官数有建白为中书府当郊祀毕有宴公奏近时中书舎人
坐给事中御史后非制礼官重复旧不从知典故者则是之荆
襄流民相聚朝议恐为乱欲逐散之公言民既垦田筑室为定
居计逐之祗益乱耳不因而抚之便后卒增置郡县如公言
平时企仰先哲见遗𧰼幷石刻必临摹以藏尤慕范文正公题
其居室曰范斋因以为号尝使湖湘念吴尚书云死节国初
葬于江夏特访求其子孙及其事迹以传其气貌严峻不可
亲然喜交游及汲引后进朋友死往往经纪其丧恤其妻子于
故旧之情最重也季弟早世岁分禄养其好客不倦家坐以
空乏故卒之日囊无馀资惟遗书干卷而巳平生书迹清古文
词简雅有法为世所重公生长南京多游寓宜兴中岁则以吴
中故乡始购屋以居后宜兴故人吴大本治田庐招之公时一
往然曰吾固吴人也不可他徙故终于吴而卒葬于是以从公
之志云铭曰
有美一人宛其精悍自我失之中夜永叹其人何如有德有言
有才有艺抑其末焉昔仕于 朝翩如隼与凤共翔其高千
仭众目仰睹在彼青冥南飞不见遽匿其形暂息荆溪终止吴
苑莬裘既营逝矣何远朋游涕泣有丧共治九龙蜿蜒卜葬于
斯下土贤者不作我有哀诔石表是托遗书满箧眇然嗣
人天报其德不惟其身
明故太中大夫浙江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陆公
墓碑铭
弘治七年七月戊申浙江右参政致仕陆公以疾卒于家明年
十二月庚申葬于太仓陈门塘先茔初公疾革巳不能言有
所属其子者于是其子伸以治命泣请铭其墓上之碑惟予与
公同朝二十年相知实深每重公才操当大用于时一旦顾
以浮议而去则公不平之气亦宜假此而发然此亦何足为公
重轻哉是宜置之不足道也公讳容字文量姓陆氏先世冒徐
氏至公始复未生其母梦紫衣人以笏撃其首曰当生贵子巳
而得公弱岁颕敏笃学游乡校不专治举子业日取诸经子史
程诵不辍同辈谓非所急曰聊以抵诸君戏耳独与故翰林修
撰张亨父大常少卿陆鼎仪友善三人俱以文行闻于乡而公
士第授南京吏部验封司主事丁外艰服除改兵部职方司擢
武库司贠外郎再擢职方郎中丁内艰服除改武选司遂陞右
参政致仕卒年五十九公在兵部勤于公事边报或急奏疏日三
四上动辄数千言皆出公手而虑远持正士论归之西域贾胡
进狮子至陜西嘉峪关奏乞大臣率军士往迎公言于尚书外
夷以奇兽进 朝廷既不能却复往迎之宁不贻笑天下后
世耶议上遂巳又安南累岁侵扰邻有欲加兵者公言安南
臣服中国巳久今事大之礼不亏叛逆之形未见一旦以兵加
之恐遗祸不细其事亦巳锦衣百户韦瑛凶悍附势得罪调宣
府谋再用指良民妖言为㓛公言于尚书具疏请下法司鞠之
瑛竟坐诛而被诬者十馀人皆获释京师称快先时捕妖言者
多升官例得世袭愚民诬死者无数公请除其例狱遂衰都
指挥昌佐求为金齿腾冲参将公执不可俄中贵人召公至内
谕旨公言西南夷要地必得堪为将者守御佐非其人若顺成
之异日坏事咎将谁执佐计竟沮他日复有中贵人举都指挥
二人为都督佥事者命巳下公益不可言都督大官必积功始
得彼何人而欲乱法耶举者市恩专擅尤宜置之于法以为后
戒疏凡再上言甚切 上从之一时虽曲宥其人而自后
犯者必罪著为令他所建白论马政四事论储养台辅教导
勲戚爱惜人才久任巡抚经理京卫选练禁兵均平钞法慎重
会议又八事及在浙江益究察民隐振作士风行县至桐庐且
尝发渔家兄弟杀于濳丐者夫妇事人传以为神明之政焉既
乃条列浙中便宜十事悉见施行间因公务入京又论漕渠利
病语斥权贵沮事有人所不敢言者盖公少即有志天下如兵
刑水利之类有所得辄手书之册后多见于用云公事父母甚
孝父病躬奉汤药不离左右者累月尝夜醉归母不乐自是饮
必半杯不敢至醉其居丧尽礼三年不入私室人未尝见其嘻
笑治家严肃动容凝重不可亲狎至与人处欢然也性喜聚
书政事之馀手不释卷见于著述率明切平实为诗文凡干
卷外记录诸书又干卷陆氏世为苏之昆山人公之曾祖讳
福祖讳继宗皆不仕父讳𥙿以公贵累赠奉大夫兵部武库
司贠外郎妣陈氏累封太宜人配张氏河间府通判瑮之女弟
封宜人子男一人即伸乡贡进士女二人长适太仓卫指挥使
张汉次适镇海卫指挥使武勲皆封淑人孙男二人复阳洊阳
女一人铭曰
瞻彼昆山韫兹良玉玉匪可贵人秀而毓有美陆公白晳而丰
少则有志誓终其躬统师筹边惟大司马我佐有劳操纵用舎
朝有成宪憸人𡚶干以身障之我力桓桓力所可为夷险一视
何以为之国有弊事手削章疏观者骇焉我职在是位卑亦言
彼愚不知指为沽知者与之则为尽职为上为德不宁惟斯
出参政事惠泽益施未究厥才归欤则速逍遥海滨进退不谷
白日自顾吾身独全全而归之于九泉
明故江西赣州府知府致仕进阶中宪大夫顾公墓碑
铭〈幷序〉
公讳𥉑字德明世居吴中为著姓自孙吴以来代有显者曾祖
祐祖荣皆不仕父巽登永乐甲辰进士第称疾不仕教授乡里
以易师终身后以公贵赠监察御史母余氏赠孺人公少孤而
进士第选为翰林庶吉士凡四年授行人秩将满用大臣荐擢
福建道监察御史久之陞福建提刑按察司副使俄为奸民诬
奏事既白犹调知赣州居官五年以老乞归年八十五而终实
弘治乙卯年月一日也公为御史最有才名尝理山东长芦两
运司盐法宿弊顿革商人便之逾年再出巡山东适值饥岁或
建议犯徒罪以下者赎米宜加于旧公言今米价腾踊民方不
堪使乘急多取是益困之也当如旧便饥民夺富家粟吏拟以
强盗律公言荒政缓刑杀人者宜以减死论一时全活甚众至
于吏或不軄则自布政使以下辄劾退之不少假借时太保王
公文掌都察院事以公得宪体移于御史凡出巡者皆当以公
为法岁满吏民奏留一年 天子特从之及自闽臬调赣人
颇为公不平而公至则方博询民隐专以安辑为事属县有长
河洞洞氓强悍不时出没劫掠屡招谕之而势益炽公以为是
不示之以威吾民终为鱼肉而巳偕守臣上疏言所以剿绝事
宜 朝廷用其䇿兵至则刍粮巳具士卒用命捷奏𫎇赐金织
文衣一袭宝钞二千贯以旌其劳公有治才遇事裁决从容不
动声气事无难易无弗办者赣故多讼民莫能欺豪猾吏胥
皆敛手以服人至于今称之既致仕躬治家政益有条理而节
俭简静人莫能及虽老犹善谈论每举一事纚纚然始末不遗
往往以居官之法为后生辈道之皆可持而行也盖公自入官
以来凡六十年而家居半之康强自适福加厚有子馀庆再
登甲科以司空属考最复𫎇恩进阶人以为公荣于是馀庆卜
公卒之明年十二月三日葬于武丘乡梅林先茔以予为同年
俾书墓上之石予念平生数拜公堂上辱诲言为多则于公之
葬固不能巳于言也乃不辞而书之公娶邹氏故赠监察御史
某之女有贤行封恭人先公数年卒有子二人长即馀庆以河
南布政司参议致仕娶刘氏次馀祥长洲县学生娶俞氏女三
人长适南京都察院理刑知县杜启次适刘奉次适刘嘉䋭馀
祥与刘氏女皆妾段氏出孙男一人永龄女五为之铭曰
侃侃顾公蚤以文显 英皇之初甲科则践词林宿留才蓄
不施专对之美惟小试之乃陟宪台以绳以紏指一方吏民
奔走民有失所我其举之吏有不軄我其沮之赫赫之名闻于
朝著予之臬司何夺之遽章贡之间郡事为䌓公往治之不见
其艰引身而归年未耆艾有子继之我事巳代考公入仕五纪
于兹孰不入禄如公者谁嗟哉吴中实多寿耉自公云亡今复
何有梅林之墟筑此幽堂有厚德者百世无伤
明故朝列大夫湖广承宣布政使司左参议徐君墓碑
铭
君姓徐氏苏之嘉定人也曾祖公行祖茂宗皆不仕父瑄以高
科仕至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以其官赠茂宗其娶恭人王氏生
君讳哻字以质少入县学与诸生处能除去富贵家气习谨
如寒士数举于乡不偶从贡例入京天顺壬午竟登顺天府乡
试成化巳丑擢进士第观政都察院初授南京刑部某司主事
累陞本司郎中丁母李恭人忧服除擢湖广布政司左参议君
在刑部最慎狱事不肯以深文入人罪𡨚抑者时有平反尚书
太原周公特称许之及在湖广益以简静自守所至事有便于
民者辄行之尝督运边饷出纳之际能除宿弊而事无后期人
方望君再进而君述职于朝事有不乐遂陈于吏部求去矣
人皆惜之既归日与宾友相娱乐诸子更孝极甘旨之奉与其
弟以德尤相友爱良辰胜日燕游歌咏不复知有市朝事其乐
可谓至矣然尝曰吾藉君亲之恩得至今日使不知足其犯老
子之戒乎因自号足庵以见志弘治丙辰五月二十七日俄以
疾不起春秋六十七以明年某月某日葬于邑西先茔之次君
娶封氏封宜人子男四浈太学生漳县学生沛儒士灌尚㓜女
二长适太学生杨稹次在室孙男五倬侨侃某某前葬浈等缞
服持邑儒浦东白之状泣拜于门曰先人仕亦显然末能展其
志愿得铭于墓碑以彰之予辞不获则诺而铭之铭曰
距吴之东曰有壮县万室聚居有族惟衍越自偃王开国于徐
支分泒别疁城是居惟都宪公起于邑内厥美济之再世克类
问其邑人克类如何发自乡校爰登甲科乃启刑书为司寇属
详审求生不易其狱乃擢藩佐以牧楚疾苦在民我其与攘
公事未终获我私愿故第大开乐我宾宴饮斯歌斯子弟在斯
大君之赐先人之遗先人之遗亦有身体全而归之手足可启
松柏郁郁高坟巍然从我先人葬于兹阡春雨秋霜益树益筑
子孙方来显仕宜续乃琢贞石勒此铭文以顺孝思告于幽窀
明故嘉议大夫应天府尹高君墓碑铭
弘治戊午十一月八日应天府尹高君以㬥疾卒年五十七
上闻讣命官谕祭营葬悉如制于是其子节上京以葬当树碑
墓道谓予与其父同郡又同年持状蹐门泣请造文以刻予以
无暇固辞不𫉬则诺之君讳敞字德广姓高氏苏之昆山人累
世晦迹无显者惟积德久始发于君初其父祖见君资美谓必
振其家择经师遣从之游弱冠学且成充县学生成化辛卯乡
试中式明年会试复中 廷试𫎇赐进士出身乙未授礼部主
客司主事戊戌陞精膳司署贠外郎辛丑陞本司署郎中数月
实授丙午擢顺天府丞弘治辛亥丁外艰服阕改应天府丞丙
辰再擢府尹君在礼部时数奉使于外当 今上初立为
储副命颁赏赉南京承接上下仪度雅文武大臣咸重之
再遣 辽府行册封礼还复赍银币赏大同将士之有军功者
南北䟦履未尝宁居会有府丞之缺吏部以君有年劳推擢陞
任时府事方殷佐治不倦及 今上即位耕籍田君执事恭
谨礼成 赐宴人以为荣畿内饥具疏言民流亡状乞发内帑
白金五万两赈济诏如其请民赖以甦者甚众乡试为提调官
巳而行考察法黜陟属吏惟公及为府尹政务塡委以次裁决
毕即欲以简静治之或劝以都下非外郡比自古尹京者必严
厉明察始称其官君笑曰任吾性而巳公退辄与宾客䜩饮如
平时久之吏乐其简民安其易府中殆无事君美仪观襟度疏
润不立厓岸与人处杯酒谈笑欢如也笃于孝友母弟为人赘
婿而卒养其孤寡于家至宗䣊贫乏辄有所济尝以强恕自号
足以见其志矣曾祖贵祖达以高年授冠带父霄以君三载考
最移封顺天府丞母蔡氏封恭人君娶王氏封宜人生一男即
节娶周氏一女适杨瑗侧室郑氏刘氏生二男某某三女适严
厚戴德归汉女孙二长适盛有循次尚㓜君之卒诸子奉母于
家于是乡友今管参议琪时为礼部郎中及王御史倬与其弟
主事秩相与治丧发其箧无以为敛其僚友吕府丞献等咸赙
之始克归其丧以明年某月某日葬于本县某山之原既葬节
以恤典诣 阙谢巳来申前请其状则管君之所造也乃按
而序之为之铭曰
伟矣高君白晳而丰匪丰其貌惟量之容凡人可亲亦惟乐易
持以治人人亦以治赫赫南甸实古镐京官府参错民庶丰盈
文移旁午曰多留务京尹居中仰承俯顾爰以简静驭其䌓雄
治道所贵吾师盖公曹参治齐曾不事事有言事者以酒醉
后世取法庶事必𮥠吏乐民安齐国庶几古亦有人发奸摘伏
身其遭凶民不荷福奄然逝矣都人之伤京尹何在客来治丧
箧无遗财几不能敛生不苟取死亦可验有赙有赠丧舟克还
朝廷念之恤典斯颁昆山之墟乃凿乃筑郁郁松楸恩光下
烛学巳行志仕不近名独不终养其目未作此铭诗刻石墓
道后有过者托此以告
明故中顺大夫浙江温州府知府文君墓碑铭
温州知府文君以弘治十二年六月巳未卒于官其年十二月
丙申归葬于吴县梅湾之原君所自⺊地也捋葬其二子奎壁
具书幷事状来请墓道之文予发书叹曰君与予相好久尝约
晚岁归老吴中当㝷山水之乐以偿平生之劳今吾归其时矣
而君先我以逝则所与同乐者何人哉且君与人处虽笑谑中
多直言而无𨼆情则所以资益我者又何人哉以是久不能执
笔而其弟监察御史森来告曰吾兄之所望在此呜呼岂吾忘
情于良友者终无以慰于地下哉君讳林字宗儒文氏其先蜀
人五季自成都徙庐陵宋有讳宝者为衡州教授始家衡山于
信国公天祥为叔父与通谱后兵乱谱亡莫能知其世次在元
曰俊以武官起为镇远大将军管军都元帅佩金虎符镇武
昌生五子长定开 国初从 高皇帝平伪汉终荆州左护
卫千户次子定聦选充散骑舎人后为湖广都指挥蔡本赘婿
从本守苏州不归而苏之有文氏自此始定聦生惠惠生洪涞
水县学教谕洪生君㓜传家学成化戊子举于乡壬辰登进士
第初知永嘉丁父忧服除改知博平召为南京太㒒寺丞称病
去久之始起为温州君居官善察人情遇事剖断无滞永嘉邑
大初至日理讼牒千数皆得其情民知其明决也虽家人细事
悉来诉者父老以劳神劝曰县今如家翁细事不当亲耶居数
月凡民间丁产访知巳悉差科轻重皆手自编定吏不得为奸
而民帖然以服山居民自恃险远终岁不服役乃令父老好
言谕之民相语曰文公非旧令比自是率如期至邑有奸民数
辈习讼喜讦惯持官府短长至杀人无敢问捕之悉置于法其
一奸者益附中官声势可畏君始至廉得其状若无闻知者
其人谓君无能为也纵弛如故俄白于宪司官言所以当治其
人者宪司官以彼有所附难之君不顾以计召其人至岀讼牒
一箧示之其人骇服即䌸去再宿竟死狱中浙东列郡皆称快
邑并海多盗捕之辄匿岛中一旦召健卒授以方略悉𫉬之上
司论功当赏辞曰此令軄也且邑有盗而捕何功之有邻邑以
银课不足中官派偿督责甚急曰银非土产吾民何与偿且
山泽之利责其所有使不足则常课亦当免况吾民乎竟巳先
有为郡者民相讼难决使誓于神民益惑有事惟神之听乃籍
诸神祠不在祀典者悉毁之里为置厉坛曰此 诏令也更取
蓝田吕氏乡约附以时宜使父老立乡社行之月朔则躬往讲
礼间询民间利弊人人得尽所言其意盖欲正风俗兴礼义以
化导其民在永嘉者几四年治行为浙江诸邑最平事简事
毕辄入学宫与诸生讲业以学宫在郭外隘而卑湿始择地而
徙之诸生欣欣翕然向学明年秋遂有举于乡者盖寥寥然六
十年矣更考乡贤孙讲奭而下作祠学中祀之尝行视四境
见其外隆而中洼潴水为民患乃浚河道凡四十里水始去
民得安居又民苦岁输纳王府粮言于长史司不听乃上疏
极论其弊仍乞治𭧂横者罪或谓宗室不宜论列祸不测笑
曰吾为民宁能顾利害哉后诏令有司自行徴收如所奏地
产美梨有持献中官者中官令民纳以充贡曰梨于民何济使
岁为例其何以堪俾悉伐其树中官大怒会吏部以公政绩卓
异奏召当擢宪軄适谗言至竟授太㒒寺丞于南京曰寺丞非
官乎至则以马政久弛锐意举行抉剔蠹弊奸吏始无所容僚
长有狼愎者正色与辩卒亦信服奏按南京将官及有司养马
不遵旧制者数辈于是人始知惧而事集今上登极君奉表入
贺陈言圣政十事多见施行间又条陈数事于朝谓江南牧
马草场数千顷为势家所侵而马无所养南方岁岀马二万疋
徒劳觧纳而境不𫉬用皆当究其实继又上三䇿极言利弊
所当兴革者奏下竟从其一又以有司所祀马神渎礼不经宜
令改正亦从之尝以公署在滁阳而每岁印俵马驹官吏胥长
悉集于此殊为劳费请以寺丞分诣各府人以为便故事马数
不得刷卷曰岂有无文书而能稽较者始令州县治文书必精
而其数始莫能隐他所举行者尚多大臣多韪之然亦有嫉其
喜事者遂移疾去及丁内艰家居者七年会温州守缺知者交
荐于吏部以君为宜 命下具疏恳辞不果于是去温二十年
人思之未巳及复至相率走百里外迎拜于前至则首省重役
疏滞狱更増修郷约为政大率如前时复令各里立代书辞状
之人以减狱讼设互相觉察之法以免盗贼严育女蠲役之条
以重人命建军卫立学之制以广文风至于迎春乡饮之礼悉
正其失一岁中凡七上疏皆言便民事民方赖之俄而疾作遂
卒阖郡悲思如失父母君居官尚廉洁尤善防闲自为令事上
官执礼必谨至论事侃侃务尽所言或忤其意不顾及临民惟
恐伤之苟有疾苦必为除去之乃巳平居与人言开口辄见㡳
里或人有过面攻之故旧家必周恤其孤寡曲尽其意而于
后辈接纳奖励惟恐不及其心之厚如此更好交游对友谈笑
尽欢而于山水登览不厌为诗文明畅有新意不蹈袭所著述
多成编其学自堪与卜筮之类其皆通可谓博矣君之父涞
水君以君贵赠南京太㒒寺丞母陈氏赠安人继母顾氏吕氏
封太安人娶祁氏赠安人继娶吴氏封安人子男三人曰奎曰
壁俱县学生曰室尚㓜孙男三人女三人铭曰
文以武仕显于前元虎符煌煌出镇雄藩终显以文自涞水君
君为之子家益有闻早登甲科轩然不群始仕于外或易而侮
孰测其中经画毫缕民有未安以手摩抚南北异宜此家彼户
岂不怀仁皆曰文父颂言百少谗言一多太㒒南迁意孰与阿
益勤厥事马政无颇使就宪职当如之何终惠于民寄以剧郡
文父复来拯我竆困尔痛尔瘠家至为问昔时于温恩泽巳浚
今也温人罔不沾润海山之陬有异鸟来我当其凶勿为民灾
民曰公死我宁与偕莫救其身阖郡同哀敛金助丧以授其子
稽颡辞之无以为此吾父生廉顾污其死爰考遗事尚究其志
将使勲名流于百祀胡车之行輹折于𮜿伤哉中道重载是委
尚安于兹有佳山水树碑于坟以播厥美
明故奉政大夫南京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金府君墓
碑铭〈并序〉
弘治十二年二月二十八日奉政大夫南京兵部武库清吏司
郎中金府君以致仕终于家享年八十二府君浙之鄞人也讳
亮字克明自其大父荣以上皆不显父暹以府君贵累封郎中
母曰宜人胡氏府君为童子时非特以颕敏称里有学佛者颇
知书府君尝受业他日读孟子至者夷之章叹曰吾师其人
也吾学孔孟之道顾为其徒可乎遂舎之去更从儒者游人巳
奇之稍长适郡中选子弟充生员时多不愿入选者府君自言
于郡守守爱其有志特给衣服费遣入学勤苦不舎昼夜习毛
氏诗不三年尽通其正统九年登乡举明年擢进士第试政
工部奉命湖南为 襄王府营葬事竣始授南京行人司司
副司事简府君得肆力于学开门授徒日为诸生诗言必据
理文必合制一时去而取高科者陆詹事简沈宪副庠而下
凡数人秩满擢武库郎中武库兼掌诸司隶人人岁例出白金
干两供官贠柴薪势要不问有无辄先索去卑官贫乏所得
顾后府君裁之俾皆以时得人无敢议者俄丁外艰去再丁内
艰服除遂不起家居无事日与诸耆硕为会以乐盖历三十年
以寿终于正寝府君为人有厚德在兵部时僚友当入朝行
大庆礼属有瘵疾难于行府君然代之其人竟卒临终叹曰
吾非金君为道路之矣平生持巳严而不迫待物而不绞
居官则尽心于公务处家则远迹于公庭人苟可交虽远必亲
故贤者薫其德财苟当用虽踈亦予故贫者获其济尤好引
后进至于族人之可教者多躬自指授如淮安通判淮某学训
导浩皆其侄也相继以科贡成名府君娶张氏赠宜人继陆氏
封宜人傅氏以子洪贵封太孺人子男三长即洪监察御史次
潜次澜女一适宁波卫指挥佥事魏政对恭人孙男六某某女
二长适杨美琚其一尚㓜洪奉命出巡闻其父丧入 朝领
檄将归守制来告曰洪不幸惧此大故今当治葬惟吾父官五
品谨按令典得树碑于墓敢以状上愿书其文𢌿之予尝主
试文场洪为所取士及洪初知吴江又为邻邑知其善政为多
今又以才御史称于宪台人谓其固能自立亦其父之教也乃
序其事而铭之府君葬于鄞之上儒山葬之日则卒之明年某
月某日也铭曰
南有镐京实多留务惟夏官属有库部孰从甲科擢居司副
美矣金君当此贤路君在童年其志巳奇执卷感悟岂背其师
入仕则优学惟其时以我所得弟子是资库部皆劳独有馀𥙿
吏退嗒然莫展才具吾食君禄其禄则丰吾居君位其位
亦崇弗畏入畏当保其终乡闾熙熙黄发诸老相慰以言公归
何早琴奕是娱酒食美好目见佳儿绣衣煌煌托以宦业诲言
勿八十馀年曰考终命彼贪仕者糜灭巳罄或哀而诔或挽
而歌鄞山有石工则与磨考事载书潜德斯显爰塞孝思不废
令典
明故朝议大夫南京国子监祭酒刘公墓碑铭
南京国子监祭酒刘公卒其子翘告哀于朝公官四品于法
当得谕祭而巳 天子知公居官得师道特命工部令
有司造坟安葬盖异数也翘以予为先友知公最故且深来告
曰 上之崇重师儒至矣不有文词刻于墓上何以表著先
德以副恤典之盛乎幸念之在成化壬辰擢进士第者二百五
十人𫎇赐及第者三人予与公及莆田李士英后数年士英
没独予与公在然皆老矣又南北相望不得朝夕见今公复至
此予将何以为怀耶公之葬安敢无一言特念同年凋谢殆尽
不独公与士英感叹之深不能成文耳虽然予既后死将谁委
之公讳震字道亨自号励斋世为吉之安福人曾祖迪忠以季
子安止贵赠翰林院检讨祖鼎隐居不仕博学工诗考德望
以公贵累赠右春坊右谕德妣旷氏赠宜人公㓜即知好学生
六岁其父遣从叔父德育受业出就数里外蹮蹮然挟书以往
不以远辞凡其父遗书训教藏置惟谨长入县学为弟子天顺
壬午登乡举及会试屡不偶人为公淹滞惜则愈自𡚒发志不
少衰竟擢甲科高等初授翰林编修秩满进侍讲弘治戊申为
今上之初会国子缺司业吏部求其人不得乃擢公右谕德管
司业事秩将满始再擢南京祭酒盖又五年以病卒公为人气
刚而色毅言而情真与人处不诡随遇事不合于理咈然不
从人有善辄称之不善必斥之不容见朝士好进取者尤薄其
为人故公居官始终自守竟老于监官而无援之者其为教以
身率先诸生不少纵逸日课季试必严而公至于岁遣历事诸
司人无敢紊其序者其居师席望其容貌不可亲然笃于恩
义见寒窭者多周济之南监庐舎岁久甚敝节缩公用修治殆
遍诸生条其学政相与作诗纪之其放恣不率教者则造为谤
言以腾于外及公卒犹有作诗以辨诬者则公是有在而君子
始益信其为人之贤矣公在翰林当会试两为同考官 廷试
掌卷经筵展书皆为盛事及初擢监官适 今上视学𫎇
与祭酒 赐坐堂上公次当讲易词义明畅 上为耸德翌
日 赐袭衣仍 敇宴于礼部人以为荣遇平生文思敏赡
下笔数百字不蹈袭陈言所著有稿藏于家娶欧阳氏有贤行
封宜人子男四曰翘楚轩腾翘县学生轩先卒女三人长适千
戸彭勉�次适学生王褒彭玘孙男八人曰恩憙愈惠愿感㦂
慜女三人公卒以弘治辛酉三月二十四日享年六十八以卒
之明年某月某日葬于某山之原铭曰
侃侃刘公抗颜为师国学设官淑匪人私昔目翰林往佐以教
勤励率人诸生是效南雍再擢师道益严朝暮鼓锺步相御
建此良䂓有 国之始既历十纪举而不弛人材振作匪徒效
焉心诚服之乐公教焉六馆䜣䜣方𥨸相庆相向以哭吾道有
命人与道亡命如之何惟其名存所得巳多 帝念师儒𢌿
以恤典宠异于常得之亦鲜安成之野筑此幽堂必有神
呵护不祥以贲其先以𥙿其后载述平生刻词不朽
明故奉政大夫贵州等处提刑按察司佥事萧公墓碣
铭
成化辛丑工部贠外郎常熟萧公擢提刑按察司佥事提学云
贵将受壐书以行有日矣适中人以私憾故谗公于
上者赖 圣明保全卒与佥事贵州特罢提学当是时公巳遘
疾便道行至家仅数日而卒是岁十月二十八日也年五十三
公讳奎字汉文姓萧氏其先有讳某者从宋南渡来常熟家焉
三传曰顺之为公之曾祖祖曰安道业儒尤精于地理家之
父凤仪颕敏有文早世公生三岁而孤母周氏守节鞠之而卒
成立之者仲父凤鸣也少入邑学后以太学生中成化壬年顺
天府乡试王辰登进士第初授工部都水司主事督造运舰淮
南三年考最获赠父如其官母号安人迨还京复督修大仓㝷
陞贠外郎公少喜问学昼夜刻厉人不能堪而愈久不懈竟以
成名及居官尤称勤敏工役纷纷未尝以劳自弛于是吏部以
公困于俗务非宜荐居外台委以文学之任人方以为称而公
以刚取怨几䧟于罪矣公平生事母甚孝仲父尝患痈亲为
拭脓进药左右扶持不践寝室者逾月教其弟塾及其诸子严
而有恩与人交重信义或其人虽死犹为致力以保护其家不
巳妻厐氏封安人和柔贞惠与公处甚宜而抚其庶子绶缃维
三人更慈安人生女一嫁赵金后公七年以某月某日卒年五
十葬合公兆初公将卒语其弟子宜求吾铭墓塾乃使人来
请及是绶等复以书来曰吾母不幸又没将葬矣惟怜而𢌿之
予瞿然曰汉文吾知友也忍其言终无铭以慰于地下乎铭
曰
学优而仕仕尼而止孰为之尼我惟刚虽晦其才实彰其德
驱车何遄我疾则纒欲知其然命也在天从我之先归全斯阡
朝请大夫赞治少尹河东陜西都转运盐使司同知侯
君墓碣铭
成化戊戌河东陜西都转运盐使司同知蕐亭侯君得致仕之
请时年五十九后十年会朝廷上 皇太后徽号推恩臣
庶以其子仕于 朝当受封典获进阶朝请大夫赞治少尹
巳而复用 诏旨归省而君先以疾卒实丁未七月三十日
也享年六十有八君讳荩字进忠姓侯氏其先汴人也从宋南
迁始居松江故今为蕐亭人高祖道元当元李兵荒好为义事
曾祖彦才祖世隆考圭并以隐德称母盛氏君少游郡学庐陵
孙先生时为教授命作无极太极论文成理致粲然甚见称许
正统辛酉中应天府乡试屡试礼部不中㬌泰乙亥竟从吏部
选尚书泰和王公见其文叹曰子何乃不得第进士𫆀擢寘第
一授襄阳府同知君至以属吏不知为政取前元张文忠公三
事忠告刻木传之痛抑豪民为襄王所知厚加礼待三年俄丁
父忧服除改处州州号难治属邑龙泉庆元居民盗凿银矿恃
险为乱镇守中贵人欲请于朝尽剿绝之君言此州民常态愿
往谕之用其言民皆散去竟无事秩满乃擢都转运盐使司同
知盐池无垣诸无赖相率持兵械入池恣取往往争夺杀伤有
司莫能禁君上疏陈其弊 朝廷命御史一人巡视而人乃知
惧仍用其筑垣以阑人迹垣广袤百二十馀里外凿濠濠外
复筑堰以防水患周垣建铺舎二十四以居逻卒复创分司二
于池之东西功毕而盐弊顿革先时池旁居民每藏私盐窖中
以牟大利君谕以利害民争自首悉归所藏于官自是盐法大
通商贾益至边徼多储蓄岁省转输之劳又岁尝大雨池水泛
溢盐无所出君率寮属致斋七日祷于池神明日天霁而其旁
数里雨如故人以为诚感盖君居官二十馀年尽心职业未尝
有过年未六十即自引退又可谓难得也巳君事父母尽孝游
太学时值正统末京师有警知其亲之念巳欲得归省请于祭
酒萧公公不可君力请而归及既贵垣以禄不逮养为恨友其
弟能让遗产与之教诸子诲谕谆切钜细不遗至与人交坦
易不变尤好面斥人过人多敬服之其为学务博览亦多著述
配沈氏有贤行先卒初以子方贵封安人后从君赠恭人子男
五长正次方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次平郡学生次即刑部
主事次朋孙男九僎仪俨倬份伟僖佾某女四长适戴恩馀在
室君与山西副使朱公瑄江西参政盛公纶为中表兄弟友恭
甚至盛公没君哭之恸及是君没朱公尤哀悼之乃为状授其
子正等于是来给部符将归守制以予有斯文之雅泣告曰
不幸先君弃诸孤卜葬有日矣敢以墓上之文请幸怜而𢌿之
予曰唯唯乃据其状序而为铭铭曰
维侯之先从宋而迁松水卜居殆数百年乌泥之泾来自唐镇
世济隐德发于后胤维朝请公仕以学优惠政及人两佐大州
国计所资民不煮海相夺且伤孰为之宰乃擢运司有疏具陈
朝议韪之指出巡隐然高垣并手以筑商贾集焉边饷斯足
不久任遽引其身俯视无忧家有朝绅昔时甲科今遗其子
俄渉崇阶曰有诏旨孰不富贵考终则难孰不寿考嗣后则单
藏兹维深刻石以表百世之馀识其宅兆
明故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吴君墓碣铭
兵部武库清吏司郎中吴君以疾乞归归至德州南四十里卒
于舟中适其弟乡贡进士蓥护行为治敛具其配汝宜人方来
视疾顾遇其丧痛恨不及见挈其遗孤同还白于其舅卜日以
葬谓当刻石墓上于是其仲弟训术鈭托公事上京持乡贡君
之状来请盖自君之讣至朋旧有不忍闻者而予尤悼惜不巳
其父且老一旦失此佳子又何以为怀耶吾知君目不不以
遗亲之忧之故耶而况藐焉一子所以繋其心者又何如耶俯
仰上下有不可死者君何以至此耶君之为人不宜至此而卒
至此者又何耶君性坦易与人言即吐肝肺无隐藏凡矫饰欺
世之事不能为也自为诸生巳有才名游太学故祭酒晋陵王
公素待下严独爱君他日尚书三原王公巡抚江南问士于𣈆
陵公即举君以对试与论议民事喜曰吾友奇才也及在兵部
尤为今少傅钧阳马公所知以君敏而能守常有推荐意而君
不幸病矣君讳鋆字汝砺出吴江名族㓜则好学父母忧其质
弱不能止稍长遍从良师受经与其弟蓥并以文名于时同辈
推让以为不可及竟以县学生举于乡成化丁未登进士第观
政工部遣为大臣营葬俄闻母丧服除初授兵部主事分掌武
选陞贠外郎再陞郎中始专掌武库治事如家竟以劳得疾盖
居官仅八九年年止四十八卒之日为弘治巳未某月某日也
以明年某月某日葬于祖茔之侧曾祖曰为祖曰效皆不仕父
曰璩有文行累封武库司郎中母李氏累赠宜人君娶汝氏南
安知府讷之女累封宜人子男一妾顾氏出三岁竟夭汝宜人
奉其舅命以鈭之子某为后女一人赘陶炜君为予所取士念
其止此宜为铭以慰之铭曰
身不自爱而爱其官嗟有守之必尽求此心之所安惟心之安
惟名之完君子之终尚㝷其端凡生者之临穴其拭泪于斯言
匏翁家藏集卷第七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