匏翁家藏集 (四部丛刊本)/卷第六十四
匏翁家藏集 卷第六十四 明 吴宽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正德刊本
|
匏翁家藏集卷第六十四
墓志铭九首 埋铭一首
明故承务郎湖广桂阳州同知杨君墓志铭
君讳士儆字敬甫姓杨氏福建建安人也曾祖伯成赠少傅工
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士祖荣少师工部尚书兼谨身殿大学
士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敏父锡不仕乡人私谥
贞素先生母詹氏继母刘氏世有厚德发于文敏公功业在
朝廷儗古名相而门户显荣当世无比君生长盛族好学如寒
士当其㓜稚文敏公方赐吿归诸子孙环侍左右视君气貌独
心奇之稍长游郡学遂登乡贡上礼部试不偶入国学时邢公
逊为祭酒抗颜待士阅君试卷甚加称赏厚礼遇之两遭家艰
以不得取甲科继先世为恨竟授中书人俄坐从子累调惠
州卫经历人谓君被挫当自弛放至则益治政务宿弊渐除有
军帅素横巳罢官犹私役士卒数辈君立俾复伍军吏振肃相
戒毋犯法于是郡守以下有事皆就咨访士子更多执经从学
举于乡者遂盛凡六年以考绩过家乃留不上 今上即位
有诏京官诖误外补者量加擢用始得桂阳州同知君叹曰吾
病矣安能复奔趋郡县间耶竟乞致仕又十年益病俄中夜起
浴更衣平明肩舆造郡学徘徊而归又明日卒两僮挟坐神爽
不乱实弘治丙辰六月十九日也年六十四君伟状貌美髯
望之知为奇士虽目眚手一卷不释性无他好见奇书辄重购
之或从人假借下至僮㒒亦善誊写故藏书甚富至于古书画
尤能品鉴不差所与交皆当世名人文庄丘公惠安胡公太
㒒少李公其尤善者考订文义多见书札君母早世鞠于继
祖母刘夫人言及辄流涕士仪有遗腹子旦特抚教之至登进
士第今为吏部贠外郎至于里人多加恩意然素少容往往
面斥人过曰吾不能阿意取容也因自号庵亦取道事人
之意娶江氏参政銕之女子男二长易乡贡进士次暹俱庶出
孙男一女一俱㓜将以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于登仙里之原
予适上京师君之从子亘以顺天通判候我子河上曰世父不
幸没矣为之惊悼盖不意良友之遽失也亘因述治命以墓铭
请且自为状授予意甚恳至乃为书之铭曰
唐有姚宋相业不诬后世有人望为魏謩仕路徊翔吾实以病
岂义之亦惟有命储书充栋遗其子孙无忝先世以酬 国
恩伟然其人嗟不可作最其平生于此焉托
明故山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右参政前兵部左侍郎
致仕张公墓志铭
山西右参政前兵部左侍郎张公以疾乞致仕凡再上疏词益
恳切始得旨将行竟卒于官实弘治戊午二月十六日也享
年六十三初公在兵部会土鲁畨侵扰哈密累岁未巳朝议谓
哈密为通西域要路自 文皇帝时王其酋长给以金印俾
屏蔽一方今微弱不振宜得文武大臣有才望者往治其事时
公方佐兵部 上乃命公锡之玺书所以责成之者甚切公
至谓比来夷狄肆侮边将不能僃御此威令不行所致也始奏
调分守副帅一人罪镇守以下官三人为误事者之戒且谓御
戒之道当先固我彊场如永昌镇夷比近甘肃今永昌既被杀
掠而镇夷人户牛羊茁壮虏尤垂涎两路孤悬实难防守宜择
有谋勇者三人各率游兵二千互相策应内既无虞徐图其外
则畨族小配不足治也既乃询谋群策筹画计虑旦暮不遗久
之乃合众议条上六事一定酋帅谓哈密寄居边城岁久供费
不赀殊非长策今其地残破旁有苦峪城合给与耕具种粮遣
回居住特设酋帅一人副帅三人各给冠带以统摄之二除乱
本谓哈密既弱下人数叛其主投顺土畨愿为乡导至杀虏其
王占据其地今其人家族寄居于此必来省视或充贡使而入
密识其人即擒捕之以正其罪三访夷情土畨西距哈密七百
里译知其国城堡倾颓兵马稀鲜特恃崄远有急则易于北走
耳当先用间谍以离坏其党然后出其不意以掩撃之四遏乱
略土番累受 朝廷金缯之赐其志益骄今所赐物宜追还之
仍闭关郤绝勿与交通且拘其贡使特纵其一二归语其主俾
自审去就彼既计竆必来款塞再议处之五固封守肃州临边
设镇以来台堡相接仅为守望之计虽有嘉峪一关卑隘不称
宜加修筑务极坚完更展城垣建楼橹以为贡道伟观六预调
度夫虏骑犯边每以冬月宜以其时于缘边要地预屯重兵
干以便应援又须预练游兵干以俟调用仍储刍粟干可
给五年之需则庶乎有僃而外患可免也他所建请者尚多事
下兵部集议于 朝尚书马公以公筹画深远计虑精详非苟
简于一时者比辄覆奏行之于是土畨始相畏服而哈密渐得
以自立矣乃复修土功以广戍守饰兵以便战伐皆为经久
之计西方既无事公乃还 朝将陛见或谓宜疏经略事目以
上公曰吾昔巳具奏矣巳而言官劾公不俟召而还者遂落軄
有山西之命众以公久劳于外今不发一矢坐制𭶑虏之乱当
𫎇显擢顾以微眚去意公不平而公即巳赴任矣至则益事事
不懈盖逾年遂致仕及卒人尤惜之公讳海字文渊姓张氏少
游乡学为弟子性敏而勤才名特著天顺巳卯山东乡试第一
人成化丙戌登进士第授户科给事中进左给事中再进都给
事中遂擢顺天府丞再擢太㒒寺卿丁内艰服除适吏部尚书
尹公以怨谤去位一时乡人皆遭贬斥公得云南鹤庆府知府
弘治戊申 今上嗣位召还为顺天府尹明年拜兵部右侍
郎进左侍郎巳乃降授参政平生履历如此公素刚居谏垣
一时同官建言章疏多出公手数因灾异陈时政得失劾两京
大臣之不职者为府丞时一中要方用事势张甚尹以公事偕
公往见先屈膝公独立庭下人为公危而公自如及为尹公事
塡委裁决无滞性更廉洁位既通显犹僦屋而居喜文事发于
论议烨然可观也张世为济南德州人公之祖忠父鹏举俱以
公贵赠通议大夫兵部右侍郎祖妣孙氏妣李氏俱赠淑人配
潘氏封淑人子男二曰弘谟曰弘文女六长适举人冯一中次
适吴江知县前进士郭郛次适生员李璇次适举人杨麓次适
生员赵子仪次许生员邹頥贤孙男四曰僎国子生曰佳曰佃
曰佩将以卒之岁某月某日葬于州城东三里弘谟遣其子僎
奉公之门人前春坊庶子王世赏状来乞铭而吾僚友侣公公
之同年友也哀公之志行为之请曰愿有述以慰公于地下予
辞不𫉬乃叙而铭之铭曰
九河东导古有平原孰筑而藏张公之阡公起甲科始居谏垣
侃侃正色我责在言累列清贵戾飞于天倏退终起如鹢与鸢
公抱儒术以修吏事岂惟能官夷险一致乃佐司马政攸司
丑虏何为跳舞西陲寇养未殄彼骄且疑 天子曰咨汝往
正之幕府运筹将士禀命郤使闭关练师补乘坐伐其谋我道
自胜强摧弱植讻讻以定公曰旋哉将士且休归报
天子以释西忧功未及酬而底于罚自古则然拘以成法
圣明烛隐遐弃毕还况也论功终宜赐环美疢在躬公不可待
西望金城方略具在托以铭诗良史当采
承事郎邹府君墓志铭
无锡之士岀而仕者多矣然其野亦多隐君子其尤以介称
者静修邹府君也君讳贤字佑之自号静修世为无锡人其族
在江南唐有都官霖宋有忠公浩世次可考曾祖曰伯惟祖曰
洪昭父曰以善皆居田里有隐德以善娶同邑处士华思济女
生子四人府君其长子也少失父能执丧如礼稍长以嗣守先
业为难惓惓焉语诸弟诸弟显之等既奉其教而府君经画尤
勤劳家益𥙿乡人赖之或空乏辄造门称贷府君一弗拒惟其
取息甚廉旦暮称贷者益多后其人不能偿在他人必逼取之
府君即戒其下曰彼贫耳非我者遂折其劵不复校人以为
长者当荒岁米价踊贵他人多加息府君不可曰乘时射利吾
不忍为也且吾先世以义起家又何忍违之及佃人输租遂减
其额荒甚则尽除之以为常人感其惠不特无所怨而巳异日
输租皆争先而至无敢者于是他召怨者纷然陈于官府
府君终身名不挂讼牒人又以为难其治家严肃晨起谒先祠
毕退御家众俾分治公私事必随其材授之凡钱榖出入吉凶
百须以及分给上下衣食皆有常数而籍记之里族以空乏告
者视其亲疏而量助之以尝出粟助官府赈饥例授承事郎强
之始受后更出财为工役之助者不一或劝其行赂以结纳者
则痛拒之曰吾未尝为不法事顾先于法耶势家有求婚姻者
必谢绝之曰吾不敢以男女之好凭借其气力也弟遂之先卒
抚其孤甚至族侄有早世者妇孀居无子乞其孙为后曰彼自
有兄弟后当生子可继吾苟从之是利其所有也其妇至诉于
官竟不从故事有非义往往违乎流俗咈乎人情无暇恤者于
是乡族有为非义者惟恐府君知之固有化而为义者矣府君
性喜读书尝有感于诸武侯之语名其斋曰静修因以为号
晚岁益自谨畏作堂曰戒得可以见其为人矣弘治十一年府
君年六十八四月二十二日其生辰也俄以疾卒远近伤叹有
泣下者娶华氏出其母族贤而克配先卒子男三曰愚承事郎
曰鲁先卒曰钝邑学生女四适华铎华奎钱仁徐元榖孙男五
益旦尚甫申女四予与府君别数月耳挺然之色犹在目睫间
则巳长逝矣因叹贤者宜享高寿何遽至此然闻其承家有人
无愧先德则府君之泽当未竭也卜卒之明年某月某日葬泰
伯乡寍山先茔之侧合其配兆愚等托礼部主事钱君恩奉福
建布政使致仕陈公状来乞铭府君平生好文事每以相属今
既不复见忍无以慰之乎为之铭曰
有县惟壮延陵故疆有士惟美德盖于乡问其乡人德如之何
口不能言惠我则多惟彼宵人好行不义义不可行发其内愧
仁厚之事介之声施于有政止于家庭彼有政者𥨸位与禄
孰使乡人相向而哭惟古隐逸风旨犹存后有过者式兹墓门
侄孙健埋铭
惟吾兄本斋府君有子曰奫奫有子曰健生有美质自为儿重
不好嬉戏凝重如成人稍长习举子业日从经师游既冠且娶
俄得疾家人见其素壮尤善饭易之其妻之父名医也诊其脉
惊曰是不可救越三日果死弘治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也年
甫二十一其父与母张氏痛健早世不忍即葬以又明年十一
月二十八日始葬于南横山之北祖墓之旁健娶王氏遗腹生
一女往予居家见健向学不懈及视其所业可进谓他日必能
继取科第而何吾望耶奫以书来欲得一言为埋铭铭曰
物之成毁皆有数存汝质虽美能永其身其藏其以无伤其
亲
黄和仲墓志铭
弘治巳未冬和仲以太学生谒选吏部馆予家明年夏得疾逾
月加剧医不能治或劝之曰铨法不愿任軄者例授一官荣身
君当得州佐于君意何如和仲谢曰吾自束发𫎇朝廷造就
至今曾不效一日驱驰之力以报 厚恩又徒叨命服之荣以
嬉游乡里间耶会其友柳贡士子学将南还则劝之还家就医
药竟从之予视其病势为治棺纳舟中行至德州以庚申十月
六日卒子学为敛如礼返柩于家以辛酉九月九日葬于吴县
荐福山先茔之次和仲讳箎字和仲自号夷斋姓黄氏世为吴
人父克礼母徐氏生二子长曰埙早卒其次为和仲㓜入郡校
从予学与故解元贺君其荣今佥都御史陈君玉汝同讲习累
应乡举不偶乃贡入南雍久之历试留务俟选家居者又数年
常自叹其衰不得久仕岂意遂不仕耶然使和仲仕其才未可
知其清悫谨畏称为良吏可知也其平生择言而发择事而
行又人必择而交虽杯酒相欢坦然形其中介然者固在往
时郡守李公闻其贤延为塾师僚佐皆遣子弟来学和仲出入
官署深自晦匿人不知为太守客也治家秩秩有条虽一饮食
不苟家临市中远商与邻往往以白金相托率不封识盖人服
其信义如此娶同里王氏有内助功子男三人曰鹤娶盛氏宋
文肃公度十七世孙曰鹄娶孔氏宣圣五十九世孙曰京尚㓜
女一人许适刘榖孙男三人曰堂曰阅曰某女五人先葬鹤鹄
具书来乞铭自予闻和仲卒惜其志郁弗少伸又恨其死于道
路不于我殡为之流涕今其孤寡累然在室忍无一言以助其
丧乎和仲卒年五十九此所以自叹其衰者铭曰
身不即仕伤哉即死仕不徒名死而犹荣
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陈君墓志铭
兵部武选清吏司郎中陈君一夕病作卒士大夫相与痛惜
之其尤厚者则往哭之武弁军校亦多有嗟叹声噫君居官
不以声势临下直沉静耳何以得于人者如此盖君为人清而
不激公而且恕勤劳而不以为功诚恪而不以为德惟其久任
而人信之文武选对设自前代巳然至 国初右武尤重其事
百馀年来武以世官传历既置所谓黄簿者藏于 天府专
官清理然其人升降改调罢革宥复与新旧继绝例纷然如毛
率难于事选者且其人往往附势冒功势家多为请托君辄逊
谢之曰法如是耳有言武官冗食坐敝天下当尽革旁支承袭
者君白于尚书马公曰此非律例意合稽其本支凡出立功授
职之人后者仍得承袭馀当如所言他日又有旁支乞请者君
复谓此辈久隶官籍援近例一旦斥绝彼安所归乎况今行
伍缺乏尚欲募人补充授其人以一队长令本卫食粮操练
庶两便又一武官子某甲未及承袭犯强盗而死其弟乙年㓜
告优给于例犯强盗者子孙不得承袭君以为甲为盗且未授
官乙固非为盗者子孙不得援旧例然亦其弟也不稍抑之则
无以示戒宜视其父职降一级食优给俟其长袭所降官马公
韪其议悉奏行之遂著为令他所议定者尚多会 诏大臣各
举其属才行可超擢者公遂以君名上然尤重其去留以为助
者久之不意其竟止此也公以是尤惜之君讳恺字企元姓陈
氏世为苏之昆山人居邑之东太仓有卫学君少游其间从易
师习举业成化戊子登应天府乡举累试礼部不偶益力学自
𡚒甲辰竟擢进士第弘治戊申初授主事癸丑陞署贠外郎是
冬实授乙卯陞署郎中丙辰实授进阶奉政大夫盖任武选者
十四年卒年六十时辛酉二月七日也曾祖福一祖颕俱不仕
考杰以公贵累赠武选郎中妣龚氏累赠宜人君娶许氏封宜
人二女长适学生魏𤩽次许赘查玄复故孟津教谕庸之子
俱庶出以从弟胤子𮎼为后从治命也于是胤闻讣来扶柩归
将以卒之年某月某日葬于城西姚泾先茔之次持状来乞铭
予与君同举于乡相知三十馀年铭实宜为状为君同官刘君
挺所著而翰林修撰毛君澄君之乡姻也复以书来所以互述
君之贤者甚僃夫居乡有行乡人知之惟其居官容有不知者
故略及其一二事云铭曰
貌之黯然有忧思人所知者匪以其私不见其人亦巳逾时
哀此孤寡萧然穗帷家有嗣续礼亦宜身为正郎官不卑贤哉
有誉其永垂
刘美存墓志铭
刘儆美存资端谨㓜即不好嬉戏有馈以鸽令畜以弄者固郤
之独好书册长游吴学居诸生中治进士业辄合程度举于乡
屡不偶然无嗟怨声事其父都宪公其母李恭人甚得子道都
宪公仕于外代理家事事纷至干前处之𥙿如也某有丧不能
举或为持劵假贷意其耻也阳辞之他日袖白金濳往为助且
戒无令人知其人感德竟不能隐人知其心之厚也其年三十
三俄以疾卒稍相知者皆痛惜之曰美存为人不宜致天而何
以得此于是都宪公巡抚蜀中得凶问惽绝投床下即日引疾
归归而抚其棺大恸曰儿果逝耶吾不可不㬥吾儿之行乃自
叙述来请盖予与都宪公相知久因知其子之贤痛惜尤甚忍
无一言以慰之耶刘氏之先出清江宋名臣原父之后七世祖
持矩仕元为行省都事始徙新淦高祖云芳 国初编戍于苏
云芳生迪吉迪吉生谦海谦海生宗正宗正生三子其季曰缨
即都宪公公既贵累赠其父太㒒寺少母张氏累赠恭人娶
恭人李氏生一子即美存美存娶诸氏为曹州同知祥之女生
一子曰过聘彭氏二女长许嫁张某次许嫁林某皆仕族其生
以成化某年某月某日卒以弘治十四年闰七月十九日以明
年十二月某日葬于吴县上金湾之新阡铭曰
才也则成不成乎名不成何由委命勿争有身则倾有志不行
亦幸有子尚待其成以慰平生孰非兹铭
沈府君墓志铭
邑人沈纲闻其父翠云府君之讣走予吿曰纲客居都下久矣
吾父病曾不得一日侍此终身痛恨者今将归治葬如𫉬一言
为铭则纲于临穴之际尚可以逭罪也盖纲之妻寔予亡妻陈
淑人之侄女故有是请焉府君讳孜字文庆别号翠云世为长
洲人而家比虎丘为著姓大父友之在永乐宣德间巡抚大臣
以吴中赋厚方重粮长之设友之于时已为郡县所推择父行
娶王氏生府君少为县学弟子治易勤苦后以父没而母更老
度不可远仕遂谢归以农隐而或业贾以养生性笃实不事华
靡与流俗相违治家尚节俭故能保其业待人以谦恭故能处
乎众至其奉身之全畏法之至故姓名不挂于讼牒里人以善
日以卒之又明年已未孟冬廿八日葬于武丘乡𡊮家浜先茔
之次娶魏氏宋又靖公九世孙子男二人长即纲娶陈氏次曰
纪娶姚氏继吉氏女一人适张𤩽孙男三人元吉元利元贞女
二人铭曰
际太平之时望中寿之域身既克全志何所郁归于兹丘其永
无
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前光化县知县
王公墓志铭
弘治十六年二月三日封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前光化县知县王公卒其子吏部右侍郎鏊闻丧去位
上曰兹朕经筵日讲官也宜有以慰其哀乃命有司谕祭公
及造坟安葬皆视三品礼鏊感激谢恩已将归治葬奉僚友
今南京兵部尚书河东韩公状授其友吴宽以墓铭请宽于王
氏有契义敢不诺公讳琬字朝用以字行姓王氏苏之吴县人
在宋建炎初居东洞庭山盖三百馀年于此族人众至以王名
其所居巷公之曾祖曰廷宝祖曰彦祥考曰惟道惟道伟然有
大度读书尚礼义生三子公其季也㓜则羸而多疾正统间有
司选县学生贠里中子弟皆走匿公独请入学时年二十一矣
自以学后时耻不及流辈感愤𡚒发其刻苦有人所不能及者
屡举于乡不偶遂贡入太学久之试事毕授知湖广光化县光
化邻荆襄至则值寇乱初定居民未苏极力安辑而䝿客往来
有事于所谓太岳者犹徴求无虚日公不忍重困其民靳不多
与皆不满意而去又山谷流民万计大臣尽驱出境至焚其庐
舎以绝之公独招俫其人上官巳不恱后 朝廷知驱民非计
遣都御史原公巡抚公承意指肩舆入山谕民所以安辑之意
民相率而至乃悉编其里社仍缓其赋役以生养之皆帖然从
令县既无事即兴学校更募民习射定赏格以为防守计上官
以为迂滋不恱在任三年适其子以进士及第入翰林曰吾有
子巳仕矣遂乞休致归筑别业于郡城西自号静乐居士公质
似鲁而识甚明力似懦而行则果其与人或忤亦惟其性之
而不诡随也少时读书有法每见子弟语之至于养生有道则
独得者为多亦不自秘也尝考其先世可信者修为族谱父
祖没久犹欲以死相从人尤称其孝者盖其配叶氏卒以先茔
隘别卜地而葬且数年矣后见其子官吏部以生或被封没当
得恩典不忍与其妻独受无以光于前人也乃还葬其配于
先茔至是以公合而祔焉竟如其志公初以其子䝿进阶文林
郎再封右春坊右谕德复至今封配叶氏累赠恭人子男四长
铭次即鏊次铨府学生次镠女三适某某孙男八曰某某女四
曾孙男二女一公老益疆一日忽盥栉更衣夜半翛然而逝享
年八十四以卒之年某月某日葬蒋坞盖先茔云铭曰
震泽西望有山郁然王氏居之岁久而蕃世有隐德其德则厚
不食其报以贻其后公蚤𡚒志冀取科名终焉入仕以惠𥠖垊
言与时违事与志戾顾其后人已显于世吾德未容亦有所贻
植槐于庭世德可追爰受其名复享其禄考终而藏吉日惟卜
惟此荣域列于左昭吾亲在兹其乐陶陶岂惟乐焉亦既荣矣
敕葬有光百世无涘
苏州府儒学教授刘先生墓志铭
苏州府儒学教授刘先生以天顺三年致学事而归归二十年
而卒既葬亦二十三年矣其孙柰始遣其弟蒋不远六千里
步至京师以书授其学故诸生吴宽曰先大父临终命诸子以
墓铭为属不幸诸子相继没其责在柰等又皆孱弱不振因循
至今罪甚大也兹敢奉治命以吿宽闻之恻然感叹曰先生吾
郡贤师也宽㓜受教益其何敢按临安知府王公佐状曰刘
出汉长沙定王发之后代有显者其后子孙居泰和株林再徙
吉水夏朗为邑中名族五世祖天声登宋咸淳乙丑进士第终
桂阳军教授天声生益厚益厚生维德世治尚书在前元并隐
不仕维德生礼当 国初行科举一试有司不偶居家教其子
纉竟登乡举纉娶曾氏是生先生讳谕字体信自号信庵少与
从弟故翰林学士文介公俨同学千家勤苦特甚永乐丁酉与
文介联登江西乡举宣德癸丑中乙榜授山东乐安县学教谕
连遭亲丧服阕改浙江萧山秩满始擢教授于苏秩再满请老
得致仕成化初遇诏恩进阶登仕郎先生深于经学所至教
人孜孜不倦乐安萧山士初未好学自经先生指授科第始盛
故大学士刘文和公实出其门且有首冠乡举者于是湖广秋
试礼聘校文鉴别既精士皆叹服苏为大郡缺教授吏部以先
生拟奏人以为称至则知其学为范文正公所建而胡安定朱
乐圃两先生尝居师席曰吾敢有愧于先哲哉于是先生亦老
矣为教愈笃日必坐堂上为诸生校课业往往手自改削而择
其尤秀异者列侍考校不使暇逸夜则令宿斋犹为讲解疑
义不辍其语人必以礼义廉耻为先以吴俗少俭质见有服饰
华美者辄戒之人知先生得师道一时有自外郡遣子弟来学
者郡守重之入学与为宾主礼暇则以诗篇相倡和而提学宪
臣亦不以官属遇之先生孝友人也初仕乐安亲尚在得一美
衣食必遣人缄奉弟体实为安肃训导没于官徒行护丧还乡
尝以其族大亲修谱牒刻印毕家给一𠕋即毁其板曰母为他
人得之以乱吾家世也经学之外为古文词典雅得法有曾王
遗意所著有南园集归田录干卷其好学至老手不释卷迨
致仕家居犹为子孙授业云先生以成化丁酉十二月三日卒
享年八十五后五年壬寅葬于里中桂源东坑初娶张氏乡贡
进士持永之女继娶萧氏进士应昻之后皆有贤德子男四人
曰范配纪纶范纪并县学生女一人适张𦒿德孙男十人曰蓬
杰柰广本府蒋廪兰度女六人俱适仕族曾孙男干人女
干人铭曰
古有经师在汉为盛口授其词书维伏胜刘之传经自宋天声
五世不绝曰为先生㓜处于家克传其学出以所传觉彼后觉
先生为教先之以身不戏而恭不慢而寅讲授有条亦维善诱
诸生得师赖以成就苏学在昔有胡有朱后五百年合其范模
不久留终惠学者吾老将休往投乡社诸生之后宽忝在焉
年稚而愚实闻斯言自伏以来多跻寿考天厚其躬见此一老
寿终于寝哀动其乡桂源卜吉以固其藏春雨秋霜墓木拱矣
家仍多故孰传其美先人之责诸孙是图琢石宜书宽维其徒
明故通议大夫资治尹太常寺任公墓志铭
公讳道逊字克诚姓任氏其先鄞人也曾祖观贵 国初长乡
赋输赋后期谪戍温州遂为瑞安人观贵生杰杰生公颕悟不
群七岁能赋诗作字径数尺有法宣德甲寅有司以神童荐于
朝年甫十二耳 宣宗皇帝闻而奇之面试其书嘉叹俾即
文华殿绩学供给甚厚未几命为国子生景泰庚午初授顺
天府照磨仍以书艺供奉公不图幸进每九年考最辄进一秩
故自中书舎人五转至太常寺卿仍考最食从二品俸凡历仕
四十年供奉勤慎未尝有过弘治戊申年六十六上疏请老甚
恳𫎇赐致仕而归盖家居十六年以癸亥八月十七日卒享
年八十二公为人清心寡欲于世味泊如也公退静处门无杂
宾室无长物翛然如衲僧兴至弄笔翰辄作书画以自适或时
吟咏发舒情思皆山林语不知身在禁近者因自号坦然
居士又号八一道人亦可见其平生矣尝著书一编推性命之
原窥造化之妙有邵康节观物遗意名集云山樵语录集云山
者公所居之处也自秘其书不𡚶示人公既归贫而能守愈自
高洁惟日登楼以云山自娱未尝一造郡县门前郡守文侯林
邓侯准重其风节数遣县令高宾存问周恤以尊礼之公临卒
无一言及后事发其箧几无以为敛祖父并赠嘉议大夫太常
寺祖妣吴氏妣沈氏并赠淑人配孙氏封淑人孙氏出同邑
名族为徽州守某之女贤惠多材艺与公处至老相敬如初先
公三年卒年七十七生女一适孙某又庶女一适鲍某公官三
品例有恤典于是公所养子永春永和走告于朝蒙遣今郡
守李侯端谕祭及造坟安葬卜以明年某月某日与孙淑人
合葬于某山之原公居京师时与予特相好屡过予焚香清坐
竟日返及公得请去数致书问讯山川辽绝恨不复一见也
知公葬有日乃为书此刻石然公亦岂图是哉特尽予之情且
以为后世吿尔铭曰
望东南之遐陬兮郁苍翠之群山怀高贤之宅其下兮渺云海
之回环挹清晖以瞻眺兮冠裳为何物谓不能遗世而脱俗
兮终乘云而倏忽嗟儒仙之高举兮 帝念之而莫屈顾金
门之俦侣兮孰终被乎厚恤白石粲兮青松长凿黄壤兮筑幽
堂后世无毁伤兮庶知斯人之藏
匏翁家藏集卷第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