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塘先生文集/拾遗卷一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三十八 南塘先生文集
拾遗卷一
作者:韩元震
1765年
拾遗卷二

[编辑]

代主人翁。答瑞岩僧。丁亥[编辑]

一片灵台主者谁。其中盖有惺惺翁。翁之择身不择人。何况择地之西东。言人无贤愚。地无华夷。而皆有是心也。西方之杰挟翁来。窥见中国无英䧺。胡文定公曰。孟子没。世无专心之学。西方之杰。窥见间隙以为无人。遂入中国。清宵瑞岩暗相付。雪山星月岩边笼。释迦入雪山。见星月悟道。此谓瑞岩僧传释迦心法。区区自喜亦谩愚。夜夜唤翁超昏濛。朱子谓传道之人。真正大英䧺。此言佛氏略挟其心地工夫。乘中国无人而入之也。唤来唤去唤何事。唤我惺惺还入空。佛氏以空寂为宗。故有真空顽空之语。惺惺入空竟无用。我自惺惺何补公。恨公不知我惺惺。惺惺道与乾坤通。明道诗曰。道通天地无形外。纤尘不着止水面。万象森罗明镜中。止水明镜皆喩心。本出庄子。儒佛皆用之。纤尘不着。是惺惺气象。万象森罗。言万理咸备也。山河大地亦呈形。浑天风月光玲珑。山河大地。本佛语也。今借用之。浑天风月。儒家多以是言心法。此言天地万物。其理具于吾心。而心之所照。无不呈露昭晰也。莫怪无中有象涵。为是惟皇曾降衷。朱子诗曰。若识无中涵有象。言无形之中。有至实之理。即所谓降衷之性也。儒者之见心性实。故唤醒此心。要照管万理。佛氏之见心性空。故唤醒只在此。更无用处矣。儒佛之辨只在此。庖羲谋我画八卦。姬武师之衣一戎。尧舜得我协万邦。孔孟受之开群蒙。伏羲以下所引诸圣。言圣人心法。皆有实用。不但唤醒在此而已也。如何公辈一种人。将我妄希超化工。佛氏之意。本欲将此精神知觉。超越生死。故自谓天地万物。虽坏灭幻化。吾之觉性。常住不灭也。平生岂知我所有。三界诸法空华同。三界。言过去见在方来三世界也。诸法。即三纲五常等法也。佛氏以世间诸法。皆为幻妄。而比之空中之华。三界诸法空华等语。本皆佛语也。不向天上觅真月。却来潭底捞䑃胧。此言佛氏只见心性影子依俙处。而不见心性之实体也。以月喩之。本借佛氏语。以攻其说也。生灭既灭寂灭灭。一味昭昭潜绛宫。生灭既灭寂灭又灭。佛氏语也。此乃佛氏究竟法也。绛宫心也。形影乍窥雷光里。走行榛莽其身终。先儒曰。佛氏放定静之极。略见心性影子。又曰。此是石火电光底消息也。唤我惺惺只如此。非我负公公自蒙。问公曾闻敬字么。程门有人能用功。公家老坡打不破。我惺惺法斯为崇。东坡见程门人捧敬曰。何时打破这敬字。晩年又参禅佛者。许以悟道。收入于传灯录。传灯录。如儒家之道学渊源录。故云公家苏仙。

桃花依旧发精神己丑[编辑]

卢格著书以讥考亭之学。其友屠容作桃花诗以赠之。诗曰。桃花遍开玉楼春。杜宇声声花外闻。啼到血流唇舌破。桃花依旧发精神。卢即为陆学者也。

万古不凋天地间。仲尼元气颜回春。千五百年一结花。桃花一树生南闽。真宰应泣露精华。万枝千叶皆根仁。梧月明时影扶踈。柳风来处香纷缤。宁比刘郞赏玄都。不烦金母栽瑶津。周南化雨昔夭夭。云谷新庄其叶蓁。移来处处揔一般。玉楼春色凝清晨。花间夜夜啼何物。子规猜杀天和醇。天津一叫祸属猪。更化江西今后身。平生胡叫大拍头。旧习犹然啼苦辛。无心开处尽意啼。不奈花何空破唇。唇破血流枉自愁。依旧红霞和露新。千葩万蘂烂如锦。无限天机随处伸。牛蚕玄理海天胸。一片花心含个真。由来造化费呵护。肯受微禽花下嗔。声声纵作老狮吼。不关琼蘂全真淳。飞飞谩苦忆旧巢。回首象山迷荆榛。千载不尽武夷春。至今花发犹精神。

次朱子次东坡咏梅韵癸亥[编辑]

岁暮林皋处处村。寂寞群芳俱断魂。屏间小盆老查护。玉蘂不受冬雾昏。数枝堪夸灞桥雪。千树不羡江南园。浇灌不借造化力。未春先回春色温。踈影乍横入帘月。暗香欲暖透窗暾。佳人美女譬还亵。霜縠冰纨何足言。华堂金屋本不著。秪好竆山看闭门。对之亦可消鄙吝。日日须醉花下樽。右盆梅

县斋对南山丁未[编辑]

朝起对南山。暮坐对南山。南山不我厌。日当几案间。雾横藏半面。云飞露孱颜。云物无定态。山色自一般。最是微雨过。新妆洗螺鬟。清光分外多。对此心愈闲。近帘若可亲。倚天势莫攀。不闻伯夷风。可使廉俗顽。非我山有素。何能客东关。丛桂且淹留。天饷知不悭。他日别尔去。惟应梦里还。

次姜上舍大庥柱宇寄示韵辛亥[编辑]

少学老无成。赋予负皇天。虚名谩自误。中岁趋日边。不才宜退斥。敢云炳几先。归来万事惊。逆节递相传。恩召忽再降。愧名系经筵。狂言触雷霆。寸心空自悬。圣恩薄其责。削名守里田。思昔奸党籍。亦及林野贤。千载简策上。姓名同蹁跹。岂敢慕往迹。忠愤内自燃。躬耕以养老。没齿犹忻然。闭门省愆尤。分甘明时捐。读书读愈多。难究理微玄。祗恐无所闻。遂尔沟壑塡。虚辱故人意。德崇愧苍巓。德崇一作壁立

雪夜宿广思庵[编辑]

日暮投小寺。雪飞散琼英。千林迷所向。一筇扶我行。暂解形役劳。慰此岁寒情。夜久窗间宿。骨冷梦不成。解带还觅衣。推枕诵前经。诵罢耿不寐。但闻松风声。微月出东岭。照我襟怀清。凝神息万虑。湛然内自明。一气中夜存。斯言验存诚。天明乃独坐。林日当窗生。一气存诚。即孟子夜气存仁义之心之意也。

奉和大报坛御制诗甲申[编辑]

皇坛祀事我王亲。地坼天崩阅几春。大计昔闻薪胆设。深诚今见豆笾陈。东偏草木咸蒙泽。北望君臣尽湿巾。八域从玆忠义激。先朝遗志不难遵。

读孟子好辩章乙酉[编辑]

孟氏遗书久眼遮。岩岩气像不吾遐。事功卓荦承三圣。辨说纵横斥二家。已令当时开一治。更教后世仰馀华。秪今异说盈天下。辞辟何人复息邪。

丙申冬。御笔书下华阳兴岩书院八大字。随下备忘。以示尊贤斥邪之意。遣礼即宣揭院额及备忘。继遣承宣致祭。诚斯文莫大之庆也。李承宣乔岳作诗记其事。搢绅章甫多和之。谨次其韵。[编辑]

仙官衔命入林深。二老高风圣主钦。宝墨煌煌如日揭。纶音恳恳恍天临。精禋更觉恩波溢。世道宁忧洚水淫。寄语纷纷雠正者。蜉蝣焉得撼崇岑。

读击壤集己亥[编辑]

击壤诗成应瑞奎。都将万化入思齐。皇王帝霸承褒贬。雪月风花奉品题。掌上机权把有定。胸中剖决廓无迷。揔缘许大精神好。只少工夫敛就低。

万东祠[编辑]

宝墨东来落此墟。一间祠屋奉云车。山中日月皇明旧。洞里乾坤万历馀。再造藩邦恩可忘。同亡社稷义孰如。每年吉辰春秋季。祭罢衿绅泪满裾。

次退溪集韵。示蔡君范之洪[编辑]

落日蹇驴度万川。通宵清话意懽然。春山光景惟吾管。寒水精神独尔传。不须高论竆心外。且靠当行在眼前。莫把荣枯差异看。世间何事不关天。

感春[编辑]

尧舜乾坤禹贡山。一般春色满山间。花争妍处精神见。鸟独吟时意态闲。万物无情皆自得。吾人有欲故多艰。静中新趣悠然发。亲见三王二帝还。

赠闵鼎相[编辑]

江湖城市未分开。忙里生涯谩自咍。一善于吾何有也。少年惟尔可望哉。身名败没难追补。岁月蹉过不再来。虚负海山同学计。且于心上自栽培。

次杨会卿命彦[编辑]

惟皇降衷圣愚同。仁义良知自小童。万善岂求吾性外。一身元在道机中。宁为分寸跻堂拙。不作勋名盖世䧺。江海优游亦梦死。敢将新戒付归鸿。

春日感兴[编辑]

独卧林泉友太虚。闲中古意付琴书。乾坤秦汉前犹是。日月唐虞后若初。草木盈郊周雅旧。山川绕屋禹治馀。如何至治今难见。唯有春光到野庐。

次姜甥奎焕韵赠别壬寅[编辑]

天道一阴又一阳。哲人观象识行藏。操舟莫近千层浪。下宅须寻数仞墙。随我华山分半界。从君东壁借馀光。今来纵失从容计。会待堂成讲直方。

谒道峯书院癸卯[编辑]

精一心传接圣门。百年相忘起斯文。同悲只手擎天志。可说当时蔽日云。万丈峯孤祠寂寞。三朝论定事纷纭。不关山外沧桑事。满壑松篁自一群。院后有石峯插天。名万丈峯。三朝指孝显肃。三朝尊礼尤翁至矣。而乃有今日事故云。○是年尤翁黜院享。

次关东亚使朴士仪来羽寄赠韵丙午[编辑]

栗谷精神瑞雨甘。华阳气像更岩岩。不磨名义垂年万。无上玄微贯极三。撼树蜉蝣真好笑。迷涂轨辙也应惭。思君欲与论斯事。回首东关意不堪。

次或人寄示韵戊申[编辑]

天地无穷混又辟。中瞻日月往而还。谁窥至理形声外。好看玄机动静间。志海川流终到海。出山云物复归山。眼开何处非存道。莫把块然去学颜。

次屏溪尹瑞膺凤九槐坛韵[编辑]

壶中日月绕坛傍。天地悠悠我思长。点瑟希时春意静。陶樽开处夏阴凉。百年偃仰依三迳。万象牢笼玩一场。闲废不忘忧爱志。怅望宸极立彷徨。

次茅洲丈广平投化明人田会一中原故居事迹诗韵帖中有记文二篇。亦茅老所作。[编辑]

宝帖惊看落弊闾。抚叹今昔意凄如。百年中土归狂虏。一治东方验是书。义士迹投避秦日。圣朝思切戴商初。斯编可续诗终后。不独下泉念帝居。

次沈信夫韵。赠别金常夫谨行。○丙辰[编辑]

一室江湖养性情。百年天地怕虚生。自踈世路身常静。老耽遗经眼暂明。会意不知千岁远。闲愁浑觉一时平。论襟忽得良朋至。不啻懽忻跛欲行。

自警一首。呈沈信夫。[编辑]

如飞岁月不曾居。又见新阳出地舒。白首已无当世志。会心惟有古人书。且将馀日求闻道。以俟后人知罪余。义理无穷功易断。虚生此世愧襟裾。

与屏溪会酒泉。敬次清灵楼肃庙御制韵。[编辑]

休说中州有酒泉。宸章褒胜此间全。水声如听天球响。山色犹看御气连。共惜春光浑似昨。于戯至德讵忘前。灵楼望北悲思集。清夜彷徨独不眠。

戊午冬。余在坟庵。沈圣游徒步来从。诵传高山赠行诗。聊步其韵。[编辑]

飘然短褐访幽居。意气看君自泰舒。士别三日真刮目。心无一事独耽书。仪容对玉能消吝。谈屑霏琼更起余。年老益思亲胜已。不堪千里又分裾。

赠别金仲明时哲谪行丁未[编辑]

寓形于宇内。夷险揔浮游。尚吃苏卿雪。何悲宋玉秋。㤪尤非理达。诚敬得心休。天道终于定。好归押海鸥。

次成君觉韵[编辑]

吾道身俱废。虚室静生春。熟处方无息。诚时却有神。但忧千载屈。宁计一朝伸。重感传心妙。所求只在仁。

赠示沈圣游丙辰[编辑]

少年莫自恃。岁月去如流。牛解先从易。溜穿在不休。理明知所往。气勇行方优。有志如君少。悠悠恐不酬。

其二[编辑]

牢落江湖远。衰迟一病翁。安闲亦厚饷。贫贱敢言竆。心事书盈箧。行藏道信躬。残年忧废坠。扶策倚诸公。

次季明韵。赠别宋士能能相戊午[编辑]

秋风送君日。怀抱一何多。水国鸿初至。宾堦菊欲华。论心千古事。倚剑一悲歌。别后相思梦。冰壶莹不瑕。

旸谷新居[编辑]

安身老得所。临水屋三间。晩计依松槚。幽情托蕙兰。朋来斟白酒。客去对青山。还愧古贤圣。不虚一日餐。

次李公举游寒山寺韵己丑[编辑]

一部朱书诏后人。粲然精义照千春。区区莫狂分初晩。秪好平心默会神。朱子与吕子约论冲漠书。公举疑其为初年未定之论。故末句及之。

次韩永叔弘祚[编辑]

道如有朕不成道。卓尔吾君善说道。更见一中含五殊。方推赐也闻天道。

灯火喩性辛卯[编辑]

何知四德性中具。我看灯明理可融。外光中黑炎而上。四个都含一点中。

赠徐德汝辅世○甲午[编辑]

未发谓中兼气否。气兼言性在何边。烦君为我逢矾友。一语分明讨得传。

弃官归乡途中感春辛丑[编辑]

来时不重去何轻。进退非关爵禄荣。暗向东天频涕泗。今人宁识我深情。还家数日。时相筵中驳递。

雨后感兴[编辑]

水声乍静无风处。山色初浮得雨馀。坐看动静相涵意。何处天机不是如。

其二[编辑]

雨馀山色净无尘。懒绿妍红更有神。看取至人心内事。一般光景四时春。

四体喩性[编辑]

四德在人四体如。如何二氏妄论虚。位置分明随感应。孟朱遗训我闻诸。孟子曰。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朱子曰。人之为人。孰不具是性。分而论之。其别有四。犹四体然也。其位各置。不容相夺。

其二[编辑]

性如四体亦非如。至实元来复至虚。位置虽殊还一物。孟朱遗训更详诸。

宋士能以余前日直字诗付壁观省。复以书来求毕其说。更赋二绝。以答其意。甲寅[编辑]

浩然刚大塞天地。这个都由直养成。唯有知言先养气。更看邹圣说分明。

其二[编辑]

直字元来贯内外。邹书养气说犹偏。须先直内能方外。洙泗微言道大全。

感春丁巳[编辑]

读书难见古人意。持志常忧悍马奔。寒斋静夜寻前事。揔是悠悠不著跟。

次寒水斋先生韵[编辑]

天眷斯文再降朱。襟怀水月一尘无。若星有斗人皆仰。千载心传也不孤。

其二[编辑]

依归昔日走江关。颜子春生孟泰山。惭负廿载𬬻锤力。大人心事未窥班。

次屏溪寄示除夕二十绝韵[编辑]

今年癸亥。即屏溪老兄回甲也。除夕感怀诗二十章。寄示觅和。盖知余之同此怀也。余年回甲。又先一年。而衰病日甚。则其感岁之怀。尤有甚焉。谨步来韵。投尘清几。词虽鄙陋。志则可见也。元月日。旸谷病友稿。

我生六十二年经。前去光阴又几程。义理难精功易断。却惊衰鬓岁频更。

其二[编辑]

我降先公又一年。久居人世亦徒然。一般孤露馀生恸。琼什投来涕自泫。

其三[编辑]

山颓廿载典刑邈。后死人间道孰成。共理遗编吾友在。岁寒心事独峥嵘。

其四[编辑]

最恨吾生邈虞夏。秪从遗史见班班。恭惟千载心无泯。希圣希天在学颜。

其五[编辑]

最恨吾生在偏域。观天坐井每兢兢。由来至理无间隔。传习于身可学曾。

其六[编辑]

最恨吾身受气驳。早知变化在提撕。至今犹未乡人免。人十己千愧子思。

其七[编辑]

最恨吾身多过失。朝而犹是暮而犹。偏难克处终难克。令闻无竆愧仲由。

其八[编辑]

最恨斯民济无术。何由四海与同春。年年疾疫仍饥馑。愁见村闾仅有人。

其九[编辑]

最恨斯文统无术。纷纷论学不同言。平生解见程朱说。后世方能遇子云。

其十[编辑]

最恨斯人教无术。风浇俗薄甚今时。厚躬薄责人方化。多愧吾身作则仪。

其十一[编辑]

稍喜吾生后朱子。遗书枕籍度秋春。庶几学问无差处。始信潭翁善晓人。

其十二[编辑]

稍喜吾生在东国。幸蒙遗化自仁贤。矧今四海腥膻日。独讲周文尽大缘。

其十三[编辑]

稍喜吾乡多俊彦。每将经训共推详。老残得此诚非分。更喜斯文一脉长。

其十四[编辑]

稍喜吾庐近先垅。瞻依朝夕子孙同。寻茔每伴庵僧去。不用便舆只一筇。

其十五[编辑]

稍喜吾居海天近。登临想像草庐云。归来一室成孤坐。溪水涓涓听夜分。

其十六[编辑]

稍喜闲来访山寺。徘徊孤月影珊珊。或逢学子携书集。清夜挑灯对案看。

其十七[编辑]

稍喜闲中笔硏近。儒门事业恐差池。居然箚录盈箱箧。敢冀人知只自知。

其十八[编辑]

栗老高明尤老大。无人尊信道非欤。学传惟有屏溪叟。每奉緖言辄起余。

其十九[编辑]

讲道迩来书留轴。暮年深趣自相知。生则志同死同传。微公此世与归谁。

其二十[编辑]

二十章诗继抑戒。欲拼酬郢叹无那。荒辞亦各言其志。追日愚夫不力何。

次韩永叔韵丁亥[编辑]

实理元无异。名言易有差。相看更一笑。明鉴对双怀。

赠别姜甥戊戌[编辑]

笃行人多嫉。高名鬼更猜。青牛出关客。其意亦堪哀。

其二[编辑]

功名第二事。富贵等浮云。临分无限意。访我雪湖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