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卷五十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五十四 南溪先生朴文纯公文正集
卷第五十五
作者:朴世采
1731年
卷五十六

杂著

[编辑]

矫病说

[编辑]

看理不专一。而无沈潜玩味之实。着工不接续。而无端的用心之实。

进修之方。莫要于察病加药。朱子曰知得如此是病。即便不如此是药。愚受病甚多。所学不进。然其大段不出于此。玆敢揭诸座隅。以助警省。

中庸费隐说

[编辑]

道者。事物当然之理。实兼体用而言。故曰费而隐。费者。事物之理无所不在。而见于日用之间。故曰用之广。隐者。其所以然之理。虽亦不离于此。而非耳目之可及。故曰体之微。此何以明之。朱子释第三节曰。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又答董铢之问曰。形而下者甚广。其形而上者实行乎其间。故曰费。是则以是理当然之实。属之于费。而其所以然者。正指其上面一层。乃理之源头也。夫君子之道。无物不具。无处不有。故自夫妇之所能。至于圣人天地之所不能尽。而又推之于鸢鱼。莫不各有当然之则。如夫之义妇之顺。圣人之圣天地之大。及乎鸢之飞鱼之跃者。所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而偏满昭著。见于日用之间。所谓费也。然而更就其中。夫妇何故而用义顺。圣人天地何故而用圣大。鸢鱼亦何故而用飞跃。莫不各有所以然之故。而本不可易。是岂人力之所强为。而其体微妙隐密。又非见闻之所及。所谓隐也。或曰费隐之分。有以形而上下言者。初出于朱子之语录。而又见于薛氏之读书录者可考。今子论君子之道。遗却气之一边。而专以理言。是固无所据依。而又谓之有体有用。然则气终无与于费。而理亦可以自分体用耶。是何与先儒之说相背之甚也。曰形而上下。即就有形之物。指其无形之理而言。费而隐。即就日用之理。指其至隐之体而言。盖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是则虽曰不得相离。而一理一气。各有所限。当然谓之费。所以然谓之隐。是则虽曰自分体用。而浑然不见其异。固不可以毫厘牵合。而且费隐由何而有此名也。岂非以所谓君子之道。而是亦形而上之道。夫既曰形而上之道即君子之道。则岂可复以形而下之器。谓有所参乱于天命之实理。而既曰气无与于君子之道。则理之自分体用。抑何疑欤。乃若朱子之意则世采窃详之矣。其所谓费是形而下者。隐是形而上者。实非正释经文。而偶就事物与理而对言也。何以明之。本条或曰李丈谓费是事物之所以然。某以为费指物而言。隐指物之理而言。曰这个也硬杀装定说不得。须是意会可矣。以物与理对言之。是如此。只以理言之是如此。看来费是道之用。隐是道之所以然而不可见处。又其下一条曰。形而上下。就物上说。费而隐者。就道上说。以此观之。某人所谓费指物隐指物之理者。正是朱子所谓形而上下之分。岂非偶就事物与理对言之验。而看来以下方是正当道理。然则朱子之意自无可疑。而薛氏之失。有不足论也。曰是则既闻命矣。吾子以事物当然之理。全释道字。而其下又以是理当然之实者。只属于费何也。曰道者。本以天理之当然而有此名。故专言则事物当然之理。即所以释道字者是也。偏言则此理实行乎事物之间。即所谓当然之实者是也。盖其所从而言者虽殊。而其义亦莫不各有攸当。世采岂敢为叠床之语。而以重吾之罪。滋人之惑哉。

初谓费隐只可以理气分言。偶看本章小注。或以形而上下问费隐。而朱子答之曰。形而下者甚广。其形而上者实行乎其间。而无物不具。无处不有。故曰费。因此反复思之。似只以形而上者。自分体用而言。继读章句。见有莫非此理之用。所谓费也之语。又考大学或问说所当然所以然之处。知其与此实相表里。而后遂改前见草费隐说。其意大槩如右而未毕也。适阅退陶文集。其答禹景善,郑子中之问说费隐者。其详一与鄙见相合。有若预为今日之论而发者。又见圣学辑要论理气末段。有理有体用之说。其视退陶。可谓益分晓矣。予于是颇幸鄙见偶尔不背先儒之旨。遂毕其说云云。世采复识。

主一说丙申十二月

[编辑]

尝以程,谢,尹,朱四先生论敬之说。不无少异。窃推其义而且验诸心。则程子主一无适者之谓。其于众理。尤似有长矣。整齐严肃者。主于外而兼于中。常惺惺及不容一物者。主于内而兼于外。盖主一无适者。总内外而合言之。已自包括数义。只是在人尚不易晓。故诸先生各复发明一例。使人以有端的用心处。而唯畏者亦通论别法。益为有力焉。此朱子所谓整齐。尹,谢之说更分挠。勉斋所谓四者皆是有所畏而然。其意至此始相贯也。然规摹之大而无不尽。工夫之约而无不至。莫如主一。其整齐严肃常惺惺不容一物如有所畏者。俱不外于主一。而主一者即所谓敬。若是则虽曰此室四方皆入得。此是当面正门。学者其可不尽心于斯。以有所得耶。

满腔子恻隐之心说戊戌七月

[编辑]

腔子之外。即于天地万物。指出恻隐之理焉。其间生意周遍。无所不在。是所谓与我同体。而乃有莽莽荡荡无交涉之说。其故何哉。盖天地本以生物为心。而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本心。是以人之一身。恻隐之心。充塞贯彻。无有不至。今若只就此理真切识得。则不待它求。便与天地万物一体。更无表里之分。而生意浑然也。或乃不察于此。直欲汎以与物一体之意。为夹杂说。是乃朱先生所谓莽莽荡荡。而与己漠然不相涉者矣。夫人苟能自以恻隐之心推之。则虽天地万物。将内外无间。而不害为一体。徒知其永之于天地万物。而舍此至近之理。将物我无干。非所以为一体也。然则学者于此。其可不有以明见而深体之哉。

葬法昭穆说丁未十二月三日

[编辑]

世之葬法。有以男左女右为次者。未知所昉。而朱子初年葬刘夫人。亦用此说。有以考前妣后为次者。未知所昉。而退溪先生于树谷庵记。叙其先世所葬。亦用此说。盖男左女右之说。虽或不免如此。传曰神道尚右。又曰地道尚右。而朱子后来答陈安卿之问。已有定论。不容更赘。若考前妣后之说。亦似不安者。以神道论之。都宫昭穆之制。太祖居北。二昭二穆以次而南。古今祠庙位次。固莫盛于此矣。以地道论之。山势后高而前低。北上而南下。乃天地之理。而今必反易其常何哉。盖尝考程子葬说。有曰葬之穴。尊者居中。左昭右穆。而次后则或东或西。亦左右相对而启穴焉。又其下穴图。以穴一居中。券台居前。穴二居左。穴三居右。其后穴四穴五以次而南。又遗书以为安穴之次。设如尊穴南向北首。陪葬者前为两列。亦须北首。各于其穴安夫妇之位。朱子亦曰今人呼墓地前为明堂。尝见伊川集中书为券台。而此数说皆主墓居中。子孙左昭右穆。其后或东或西以次而南之证。而亦无尊前卑后之义。又考周礼冢人。有曰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注先王造茔者。昭居左穆居右。夹处东西。凡诸侯居左右前。卿大夫居后。各以其族。疏曰先王子孙为畿内诸侯王朝卿大夫士死者则居先王前后之左右。则此一说独为主墓居中。子孙之尊者居前。卑者居后之证。而其所谓尊卑。与今考前妣后者。位同而义绝不同。尤不知其何所据也。盖冢人之法。通乎前后。葬法之说。只用其前。固已迳庭。而至于主墓居中。子孙昭穆以次而南则殊无异致。今之族葬者。恐当以此为率。而夫妇之不能合葬者。亦当推此。则是将不失古道。而庶正俗失矣。世之葬者。往往不深考义理。取辨于一时之势。例致使夫妇尊卑之间。有多少不尽分处。甚可惜也。余故作此说以晓之。

酌定祭馔图说为尹子仁作。仍示征之。○庚戌正月十八日

[编辑]

只设一分馔。以见他例。若其祭仪。自当一遵家礼。故玆不别论。

按俗馔之与礼不同者。亦自有根据。盖共一卓。出于仪节两位并设图及五礼仪大夫士时享之制。油蜜果中朴桂,小朴桂,药果各四器。散子,茶食各五器。文昭殿用六色。山陵用三色。以盏居中又连奠三盏昼祭用烛文昭殿等节袭奠亦用正果出于五礼仪。文昭山陵之规。鲊五礼仪误以鲊为醢。今俗仍之。脍,佐饭,清酱,杂炙,切肉,肝纳,饼,蜜饼,菜等节。出于常馔。俗尚滚同。猥杂无所定限。恐终不可不正以家礼祭式。但蔬菜之不言某品。脯醢之并设。又见卷首图鱼肉之不言生熟。必参问解。乃能整顿以满本数。此节要诀,备要皆不准本注蔬菜,脯,醢各三品之文。今依问解所论用熟菜,沈菜,醋菜各一器及脯,醢,鲊各一器以当之。盖醋菜并见要诀。鲊非但世俗所重。已见墓祭附注。东莱家范无则依书仪代以脍殽等亦可矣。肉鱼要诀虽用生。而问解所论尤为的确。故从之。且如佐饭,清酱。饭床之至要。杂炙乡居之或然。既见于要诀备要。似当酌采以从时品。佐饭,杂炙并出要诀。清酱亦见家范备要。盖佐饭当合设于脯楪。清酱当代醋楪用之。杂炙当参用鱼雉。方为得宜。而其馀谬节亵味。非可尽循旧俗。以背礼制也。礼不用膏煎之物以祭。且于诸书无所见。故蜜果不敢擅加。但大典已有勿禁之文。而退,沙诸贤亦多不免时俗云。如以平排一二器。参用于果品本数。则或不至大妨否。正果同。或曰以古则鲊,醋菜,佐饭,清酱,杂炙。似违于礼馔。以今则汤色之不五。炙串之只一。切肉,肝纳,饼,蜜饼,菜之美切而不用。深歉于人情。吾恐其参差矛盾。徒为半上落下之归也。曰不然。所谓礼制之不可变者。正指果六品。蔬菜,脯,醢各三品。肉,鱼,馒头,糕各一盘之类是也。诸品非但遵用家礼者如此。家范馔品亦同。盖宋朝礼俗然也。今距宋堇堇数百年之内。礼俗大体。恐不至甚异。若食味肴品之不能悉合于古者。是亦随时从宜之道。何不可之有。盖如省牲。家礼以为特杀羊豕。而今俗不免买鱼肉于市。面食附注以为饼馒头。而今俗乃代以湿面。事文类聚汤饼。湿面也。又曰。凡以面为食具者。皆谓之饼。然则湿面亦与饼不甚相远矣。其大者如此。则鲊,醋菜之间设。佐饭,清酱,杂炙之参用。即朱子所谓以常馔代俎肉之遗意。固无足疑。而虽有好古之人。务为一从家礼。其能不为买鱼,肉,湿面者乎。至于五汤众品之说。一则嫌于国家。一则归于丰䙝。反复思惟。深所难安。而然亦先正时贤之或皆不免者。诚不敢率然究论其得失也。愚之为此。只欲因家礼本数。参酌时馔之有稽于诸书者。以遵文公之制。而备一家之用而已。若其或全泥古。或偏循今。要欲不自得罪于时俗。则亦何苦而无事生事。哓哓至此哉。

后说

[编辑]

夫生民之为德。莫大于报本而追远。然其名分爱敬之实。仪章度数之文。粲然具备于仪礼,家礼等书。且有家范,仪节,杂仪,要诀,备要之属。旁通乡俗之制。则孝子顺孙之有志于斯者。固可徐按而谨行之。非所遍举以犯叠床之讥。而今特取其流俗之痼弊不可不一正者。略陈于左。庶几吾宗必先有以惩其故习。共改旧例。上以达于大宗。下以及于继祖继祢而无所不推焉。盖所谓痼弊者。人不为学。故识见茫昧。家不习礼。故私俗缠绕。殊不知奉先之道极于时享。实乃孝养之本。诚敬之至。而只欲归重于忌墓生辰之类。吁可闷叹也已。亲既死矣。三年之丧又毕。耳之无闻也。目之无见也。凡为人子衔恤茹痛。所以自尽其追养之心者。惟在于祭之以礼。是故自天子至于庶人。莫不为之立庙奉主。先王定制。而四时则有享焉。朔望则有荐焉。后贤起义。而俗节则有献焉。晨起则有谒焉。出入则有拜焉。授赠则有告焉。了无一时一节一旬一日一动一事而忘乎父母。尚以为未也。季秋则有祢祭焉。讳日则有忌祭焉。三月则有墓祭焉。无不有以各极其致。而然其所谓孝养之本。诚敬之至者。惟时享为然。若乃归重忌祭。必务多品。而废时享。则是以一日之痛。而昧终身之慕。归重墓祭。必谨四次。而废时享。则是以体魄之所。国俗之久。而忘神道之大。至于生辰之法。以死而生事之。以鬼而人食之。其渎甚矣。若复归重于此。而废时享。则是殆同流于妇孺之情爱。臧获之知识。辗转乖谬。莫此为甚。而尤非达孝守礼之君子所宜处者。韩子所谓宦官宫妾之孝。贤于周公,孔子,曾参者。正指是也。其为义理明审如此。乃其心则安于废时享。不安于废生辰。而轻忌墓者。无他。在于学不为礼不习耳。今欲沿流而正本。亦不过反经而已。盖达乎烝尝之义。则知时享之最重矣。定其馔品之式。则知忌祭之不敢过矣。采栗谷量减墓祭之论。五礼仪大夫士时享注。虽不明言俗节当行墓祭。而山陵则实行之。今俗所谓四名日。殆原于此。奉先杂仪。亦云从俗行之可也。然则诚难尽废。惟栗谷所定寒食秋夕具盛馔。其馀二节。只一献之仪。似亦可采。不然恐有与家庙并尊之嫌矣。○一献之馔。当用果四色。肉,鱼,米,面,食,炙,酒各一器。盖只去馈食一边。其礼视俗节犹重也。斥冯善创崇生忌之说。以至罢轮祭之规。复宗子之法。近世惟牛溪,沙溪家行此法。搢绅家亦有一二化之者。则事神之道益严。而知孝养诚敬。所当用力矣。夫然后又就所谓时享俗节朔望晨谒出入授赠祢忌墓祭之中。知一遵文公。旁通乡俗之道。而庶几无违礼矣。时祭卜日。今不详其法。张朱所用分至。亦不敢轻议。只依要诀仲月或丁或亥之例。前期三日告庙。其仪当考本文。他皆仿此。○俗节不月清明,中元。及家范立春,二社。仪节十月朔,除夕。要诀腊代以冬至,正朝。盖国俗然也。依魏公祭式添荐七。依家范添上元。依五礼仪添秋夕。依要诀添重三流头。时食如冬至豆粥。正朝切饼。上元药饭。重三艾饼或花煎。流头水团。重阳菊煎之类。○出入。诸子异居者一条。依要诀添。○授赠焚黄。采仪节。又依要诀添告及第生员进士及移安还安奉迁他处二条。○时俗正祭外。俗节馔品亦无定式。今拟用本条时食蔬果。亦添酒炙及饼面鱼肉中各一品。盖小注所谓俗节小祭。就家庙止二味者可据也。○荐新用果谷鱼菜。果已见朔望。如樱桃,杏,李,林禽,西瓜,甛瓜,梨,栗,枣,杮之类。谷如黍,稷,麦,稻作饭。依俗节及家范要诀例并进蔬肉各一器。鱼如苇鱼,石鱼,白鱼,银鱼,青鱼之类。菜如蕨,瓜,茄子之类。皆各用乡土所宜。依要诀因朔节或随得荐之。曰时享忌墓之分。生辰之非。已闻命矣。第其循俗之失。不作于我而源始祖。先不由于我而制在父兄。必欲裁以正礼则已不无率易专辄之虑。而至于馔品之式。亦有难平者。盖人之贵贱贫富。有万不同。其达为公卿者。虽月行此礼。犹有馀裕。而穷为韦布者。虽一岁一行。将患其不给。故五礼仪亦有四层之制矣。今乃合而一之。使上不得逾。下不得阙焉。且闻之程子曰。事死之礼。当厚于奉生者。今若硬定祭馔。无所进退。而后世子孙不能谨守家法。或至于死者仅容一卓之享。生者长设方丈之食。以及宫室衣衾舆马器物。与此大相悬绝。则子将安所救其弊。而视夫朱子所谓已废之祭。拘于定制。不能复举。而燕饮节物。渐于流俗。有时而自如者。不亦尤为未安之归耶。曰善。如子之问也。其在祖先父兄者。诚亦宜然。然苟追笃严敬。曲为开陈。必以复古尽礼为正。如孟子之论丧礼。滕文公第二章晦庵之论祭法。或问子孙欲变其家风。以礼祭之。祖宗不晓却如何。曰如何议论差异。公晓得。祖先便晓得。其所从违。不啻明白而郑重矣。其患下不得阙者。礼不云乎。贫则称家之有无。虽一饭一羹。固无害于尽我爱敬之诚。而其患上不得逾者。胡氏所谓情虽无穷。分则有限者是也。昔朱子以书仪殽馔十五味为难办。牛溪以俗馔二十五器为过优。先贤遗意。槪可推见。而且自有别致力处。如岁祭家庙祭田祭器墓碑之类。各准世数。必规经远。则已自不赀。而或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如曾子问。曾子问曰。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其祭也如之何。孔子曰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祝曰孝子某为介子某。荐其常事。或以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如内则。若富则具二牲。献其贤者于宗子。夫妇皆斋而宗敬焉。终事而后敢私祭。或以物助祭如遗书。程子曰。支子虽不得祭。至于斋戒致其诚意。则与主祭者不异。可以与则以身执事。不可与则以物助。但不别立庙。为位行事而已。或以纸榜逐位祭毕焚之如大全。朱子曰。向见说前辈有如此。而相去远者。则兄家设主。弟不立。只是于祭时旋设位。以纸榜标记。逐位祭毕焚之。如此似亦得礼之变也。更详之。或以恩例俸赐均族人。置义田如范文正公。或以田园所收及俸禄聚之一库。计口给饷如李宗谔。并见小学。是皆所以广孝养之道。尽子孙之职分者。奚但于祭馔务为丰亵。倡率流俗。谓此足以尽孝。不恤其他。而以礼揆典。四层之制。恐亦非所深拘也。祭馔虽有四层之说。而至于祭礼本篇及大明会典士大夫条。则使之一从家礼。此亦可见。假令后世子孙不学懵礼之徒。席父兄贵富之业。乘仕宦内外之势。以恣一己奉养之具。而甚至妻妾之饰奢侈无度。昏丧之需费出靡纪。随事致美。反复沈痼。不止所谓宫室衣衾舆马器物。而其于岁祭家庙祭田祭器墓碑特祭献牲助祭纸榜均族人置义田。凡所广孝尽职之道。乃反迷昧迁就。几于漠然无所关涉。则如此者究厥所终。未有不底于颠覆败亡。而是虽日杀三牲以祭之。其为祖考者。必将罔有顾歆。诞降凶祸之不暇。夫在圣贤。尚不能为后人流弊之谋。况愚之于今日。安敢保其轻重人神之弊耶。虽然向吾所举以勉诸宗者。乃为其能知勤谨清介。以学饬身。节俭仁厚。以礼承家。明尊祖敬宗之意。务立身扬名之道。庶几趾美于先祖。垂裕于后昆者而言耳。其闻此说。岂不为之竦然警动。惕然戒惧。父诏其子。兄诏其弟。有则改之。无则勉之。非惟誓不以此加诸我身。而益思有以斩鉏根苗。净洗垢秽。必使永绝其后患。以专心致隆于奉先。则推是以往。曰冠曰昏曰丧。亦当有以一从礼法。况愚又何忧于此哉。遂记其说。以谂诸左右。不识诸意以为如何。

文庙配从说癸丑四月二十九日

[编辑]

文庙诸说。始于宋明之际。见于金,熊,宋,程,谢,张之议可谓详矣。厥后世庙因此厘正。以为一代之定制。嘉靖九年正祀典条。然而后来公论。未尝翕然称其尽善。则是固不容无异议也。盖所谓道统庙者。出于熊禾,宋濂。其意自好。第惟上古圣神继天立极。既兼君师之任。则其欲下祀于天子之学。而班诸夫子者。虽视圣祖所设帝王庙之规。犹未为的当也。宋濂虞庠以舜之说。与通解释先圣以周孔者异。所谓启圣庙者。其用燕礼于颜路,曾晳者。出于金履祥。盖以路,晳在庑下为不安者。始于宋洪迈矣。其别祀叔梁纥而以颜路,曾晳,孔鲤,孟孙氏从享则出于熊禾。谢铎议称熊去非。去非禾字也。其添以程珦,朱松则出于程敏政。其附以蔡元定则出于张孚敬。大抵皆以明伦为言。然恐犹有所未允者。尝窃思之。吾夫子既以万世大圣。当中主座。其为配从者。或表道德。或从时世。别祀于上下左右。实有春秋大一统之义。无所不可者。抑亦后学之于圣师。犹臣之于君主之于宾。有时不得自伸其私尊如君前父名。斯须之敬在客之义。故思,孟之于师。不嫌同坐。颜,曾,思之于父。不嫌隔等。自有其道。而濂洛诸贤终未有一言者。似亦为然也。假令其有甚不可。则只当以路,晳,鲤别祀之恐或无妨。必欲以此遂尊叔梁纥,孟孙氏。而添以程珦,朱松者。虽复揆以古今经典之说。绝无其义。若使赠以大官。祀于其乡。则恐或得宜。况如蔡元定位次当在子沈之上。又何苦而必别祀乎。俗儒之见。拘挛穿凿。好为生事。每多如此。逮乎姚燧。至乃并以思,孟之同享殿上为疑。宋濂又乃并以程,张之座次先后为非。此由不知沧洲释菜之已有其仪也。吁亦异矣。所谓升黜者。亦未必尽正。姑就程敏政所论言之。如申党之去后仓诸人之进。公伯寮诸人之罢。蘧瑗诸人之祀于其乡。似皆得之。然但如秦冉,颜何何以决知其字画之舛误。以至于郑玄之阐明群经。朱子所修仪礼。大抵皆用郑注。树立卓然。又为晦庵所推者。必欲例以汉儒而黜之。以快己见。恐亦不免于无稽。则其如张孚敬之于欧阳修,陆九渊。乘时附合。务便其私者。尚何足论乎。盖尝观于文庙之位次。太上当中。其次配享。其次从祀。所贵乎配享者。以其能传斯道之统也。由前而颜子,曾子,子思,孟子既得其位。则由后而周子,程子,张子,朱子。以近思录朱子行状为定。是岂不可以并升其次者耶。况且程子以十哲为世俗之论。而朱子又著之论语。降而从祀。恐尤当理。此其大者也。熊禾之说。此其最正可取者。而程敏政诸人全不举论。反宗启圣庙之议何哉。他如许衡之事元而当黜。李侗之已见沧洲。黄干之传道晦庵緖正礼经。陈栎之笃信朱门发明四书而当祀者。亦尝深思而得之。假曰道学力量。间有不及于前人者。诚与董子之流灾异。昌黎之务词章。温公之疑孟子。东莱之主史学。比而论之。其明经饬躬不失其正者。恐于彼无所不逮。而犹将有光也。尝闻神庙又以薛瑄,胡居仁,陈献章,王守仁从祀于两庑。然而陈献章之似禅。王守仁之诋贤。即荀况,陆九渊之类。惟此异学最为圣门之大防。又不可以不知者也。因敢以是俟后世君子之裁择。

为学之方图说丙辰六月十日○图见栗谷续集。

[编辑]

圣门为学之方。备于经训。在大学则曰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在中庸则曰尊德性而道问学。盖致知诚意。本于禹谟精一之义。而如明善诚身云者。皆其类也。尊德性道问学。本于文言敬义之旨。而如涵养进学云者。皆其类也。其说虽殊。而道固未尝不同矣。是故朱夫子平生教人为学。必以此两端并揭交修。而尤以敬为主。然亦未有会通而可为一法者。惟所谓以持敬为先。而加以讲学省察之助者。见答林伯和书。殆庶几焉。此栗谷先生所为证据演述。作图以示人者也。窃详其说。持敬之目。有曰正衣冠。庄整齐肃。一思虑。不欺不慢。见答方耕道书。讲学之目。有曰虚心平气。熟读精思。见答宋容之书。静坐潜玩。体认体验。见辅广黄士毅录及退溪答李平叔书。省察之目。有曰公私邪正。危微操舍。是非得失。兴废存亡。见答刘子澄书及赵氏几道说。又于持敬之左。分书曰正衣冠静时工夫。一思虑动时工夫。见退溪答李宏仲书。而合之曰尊德性。讲学省察之左。分书曰就事物看。就身心看。都看破转了。而合之曰道问学。其纲之三。固皆出于夫子之训。指意已明。而其目之六。亦莫不有所本焉者。盖正衣冠以齐其外。一思虑以一其内。本之所谓整齐严肃之意也。熟读精思。以求其理。体认体验。以致其知。本之所谓熟读深思之意也。危微操舍。以审其几。兴废存亡。以处其义。本之所谓加察于应接思虑之间之意也。然而其言熟读精思。体认体验。而必先之以虚心平气。静坐潜玩。所以承上文持敬之功。及言危微操舍。兴废存亡。而必先之以公私邪正。是非得失。又所以究上文讲学之效者。脉络不紊。此则先生遵夫子本用大学之序也。其以静时工夫。动时工夫分言于持敬。而并隶于尊德性。及以就身心看就事物看。互言于讲学省察。而并隶于道问学。且于德性而顺书之。问学而逆书之者。义理自别。此则先生推夫子幷包中庸之意也。苟以其所推者言之。持敬虽以整齐严肃。当小学之功。实乃该存养省察之体。无所往而不然。则所谓动静工夫者。非所强添于其间。正述语类以尊德性。为统力行一边之论也。见董诛录。至于省察。虽以慎独为归。实亦有以兼知行之义。如章句人不及知而己独知之云者。见中庸首章,大学诚意章。益有明据。则所谓就身心事物看者。特其所以知之之条例耳。是不惟夫子讲学省察便见致知之说。见答曾光祖项平父书。屡见于手书。揆以所论惟精明善集义诸说之旨。见廖德明录及答包定之余正叔书。主意晓然。决非分析牵强之类也。而其所书性学逆顺。或平直而推之于讲学省察。或斡转而反之于持敬。循环不辍。尤似本于大小相资。首尾相应之义。或曰德性是固有底。由内而发外。故顺书之。问学是用力底。下学而上达。故逆书之。然恐涉于太巧。不如两下分属之为平正。更详之。此诚先生所以建图阐义。扩持敬之全体。会省察之偏言。使其一遵一变。融贯吻合。而遂通庸学二书之法。兼致乎其极者。圣学辑要举敬斋箴堂室记者已有此义。亦可谓百世以俟圣贤而不惑矣。大抵大学之要。在于致知诚意。而敬者又所以成知而成行。即统体于致诚之法也。中庸之要。在于尊德性道问学。而敬者又所以存其心。即与致知互资之法也。其为规模次第。诚若有不侔者。而功程节目。终归于一致。而况此图因其旧则大学之矩度也。衍其新则中庸之户庭也。开阖变化。其妙无穷。以之硏究。通而益精。以之持循。约而愈大。明白缜密。无所刓弊。夫在学者其可不潜心服膺而勿失也耶。前年夏。完山李汝九访余于龙门山下。讲劘之暇。出示此图。汝九惜其无说以发之。谓余盍为一言。少明先生作图之意。则余辞谢以不敢。既而深恐后之君子或有不皇细究其蕴奥。而遽起争端。以病先生之道者。遂书此以归焉。不审汝九竟以为何如也。

抑尝闻之。牛溪成先生取朱门所论居敬穷理之旨。目曰为学之方。今先生之图既同此名。而所谓林伯和书正在其中。纲条甚明。有非它训可及者。岂亦两先生于丽泽之暇。自相订定。以为彼书之体要耶。或以先生文集已经牛溪之手。而终不载此图为可疑。愚意有不然者。苟图之始。审为彼书而作。则不惟所论大体实通于庸学。而其在编辑正例。又难阙书而揭图。诚有矛盾者。不载之本意。恐不外是。学者所当深思而嘿识之。非可以是而反疑此图也。

四端理发七情气发说癸亥七月二十九日

[编辑]

语类四端理之发。七情气之发之说。退溪引用于圣学十图。以谓四端理发而气随之。七情气发而理乘之。高峯初颇疑之。后作四七总论。以合于退溪。其后栗谷又著说。以卞退溪之失。大抵以专言理兼言气为主。亦可谓各有所据矣。第于朱子语类之旨。终未能有所吻合者。尝见性理大全中录黄勉斋之言曰。性未发也。此心湛然。及其感物而动。则或气动而理随之。或理动而气挟之。及得性理渊源。见程林隐举沈毅斋之言曰。感通之谓情。则四端者理之发。七情者气之发。又曰理发为四端。气发为七情。恻隐羞恶辞逊是非者正情。无有不善。喜怒哀乐爱恶欲七者。中节则公而善。不中则私而恶。北溪陈氏曰。知觉从理上发来。便是道心。知觉随形气上发来。便是人心。白云许氏曰。人心发于气。道心发于理一。勉斋之说。栗谷当时固已知之矣。至于林隐理气说。尤为完整无欠。而终亦以此为言。以至北溪,白云之论人心道心。亦无不同。盖四端之发。虽亦乘于气。而以其直从仁义礼智纯理底出来。故主于理而目之曰理之发。如人本然之性。虽在气质之中。而可单指其所主者曰本然之性也。至或不中节。然后谓之恶。七情之发。虽亦原于理。而以其滚自喜怒哀乐爱恶欲兼气底发动。故主于气而目之曰气之发。如人气质之中。虽固有本然之性。而可特就其所主者而言曰气质之性也。至乃中节然后谓之和。诚欲溯其源则以性言之。本然之性本在于气质。而不可因此不谓之本然。以情言之。四端之情本出于七情。而不可因此不谓之四端。性情体用。自无异致。于是遂以四端从本然而谓理之发。七情从气质而谓气之发。有何不可。恐与朱子元说所谓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者。略有混沦分别之端。而亦可就重处言也。决非栗谷所疑理气二物。或先或后。相对为两岐。各自出来者矣。盖不以理之发。为真有形状造化之事。而只得认取其气未用事。直出于四性之意。又不以气随之随。定作随行之随。而只得以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之意活看。则自不至于理气互发之疑矣。是当与朱子,勉斋,林隐,退溪,高峯诸说。无不吻合。而亦无栗谷专言理兼言气。交互难明之弊。恨不能躬质于其门也。

教士说赠成汝中癸亥十月

[编辑]

吾友成君汝中雅称能世其家学。因论荐筮仕。得湖之南平县。濒行访余于杨山。仍请曰学未成而治人。非至善志也。今不免为亲屈。莅民御吏。无非吾事者。而乃所愿则在于教士。且阅文简公所叙休庵白公治本县之绩。亦以教士为主。条贯甚晢。白公实至善之外先祖也。是尤不患于无所沿袭。惟其教之之规。意必有进于斯者。愿有以明牖之。余屡辞不获。遂为之说曰。夫士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内外巨细。初无甚异。盖明道尝为晋城令矣。横渠尝为云岩令矣。其善俗兴化之意。皆可推见。至于教士之勤。莫详于文公之主同安簿。具载纪谱中。又汝中之所知也。愚何敢赘。惟其所谓教之之规。恐亦无他道理。当先择士之有志向善。优于文义者。开谕敦勉。使得分教于一邑。次择士之年自十三岁至二十馀岁。聪明质美。可以受学者。入于乡校书院。各从便宜。其所以为教。又当首之以小学四子近思录。驯而及于诗书易仪礼春秋。以至心经家礼纲目性理大全等书。随时诵读。切己省察。师弟相长。日月刮劘。次第节目。井然有緖。然后为主守者更使于朔望暇日。循序来会。课其所学。发难问义。兼且听言而观行。审加赏罚。或乃躬巡而振厉之。要以卞义利之分。致博约之功。笃志择善。修身力行。以趋圣贤之域为率。其能有所成就者。奖报方伯。进之朝廷。次亦授以学职。矜式乡里。此盖斟酌古今学制。所谓教之之规。无出于斯。非敢求多乎前人也。抑窃有所谂焉。历选近世教士之善者。莫不以安定规模为大。以其教之者。必严条约而以身先之。计汝中于此。当复为之思弘贤轨。第主守之任。既专民事。将不得以朝夕教督。深究宿志。则如文公所为请迎徐,王二公。充学宾者。正伊川看详学制。奏立尊贤堂之馀意。比闻湖中诸君子。多以学术知名于时。其亦必有诚心乐育。以待礼聘之至者矣。愿汝中勉旃。庶几古人之道。复见于今日也。

国恤卒哭前葬祭说癸亥十二月十八日

[编辑]

丧礼。朝夕奠上食。朔望奠当行。

曾子问君未殡而臣有父母之丧。君薨既殡。而臣有父母之丧两条可据。

葬。当行。

曾子问君既启而臣有父母之丧。君之丧既引。父母之丧既引三条可据。

虞卒哭祔练祥禫。无官者当行。有官者退行。无官有官。依栗谷说以衰服为节。

曾子问大夫士有私丧可以除条集说曰。庶子居官而行君丧。适子在家自依时行亲丧之礼。练祥犹然。况虞卒乎。此无官者之明证也。但有官者既服君服于身。恐当只依小记既葬不赴虞之文以处之。虞卒与练祥同为殷礼。难行则经文旁照此最明当。○练祥本日当依栗谷答牛溪。龟峯答松江书略行一奠。惟龟峯设奠脱服之说不可用。○退行之说详见丧礼备要。

祭礼。朔望参当行。

栗谷答牛溪。牛溪问龟峯。龟峯答牛溪书皆同。似通有官者而言。国恤陵庙亦行焚香荐新云。

节祀。无官者当行。有官者当废。

退溪答寒冈书。以庙中俗节言可据。

时祭。当废。

退溪答李刚而,金而精。栗谷答牛溪。牛溪问龟峯书可据。

忌祭墓祭。无官者略设。有官者当废。

退溪答李刚而墓祭不上冢。只于斋舍设素馔行之。金而精书言。当行。似当通于有官无官。答寒冈书言有官者节祀当废。则忌墓当废可知。恐答李金书以小君丧为轻。答寒冈书通言大丧。栗谷答牛溪书无官者当略设。忌祭一奠○又节祀略设于墓前。此当指墓祭。○龟峯说亦同。有官者当废。栗谷所遭与退溪同是小君丧。而栗谷始以衰服为重。今当用栗谷说。惟设于墓前一节及退溪设素馔之说。恐不可行。

经传及诸贤之说大槩如此。然以古言之。服君服不敢殷祭之义最大。以今言之。山陵废祭。不敢上墓之义亦重。只当参量而行之如右。其无官者不免略设忌墓。而犹当行练祥者。又乃祭礼吉凶之大分也。如何如何。

主椟说甲子十一月十三日

[编辑]

家礼丧礼作主条。程子曰作主用栗云云。○司马温公曰。府君夫人共为一椟。○朱子曰。椟用黑漆。且容一主。夫妇俱入祠堂。乃如司马公之制。○图椟韬藉式。潘氏时举曰。按书仪云府君夫人共为一匣。而无其式。今以见于司马家庙者。图之坐式盖式。皆以黑漆饰之。○又椟式平顶四直。前作两窗启闭。下作平底台座。○仪节图祠堂本章。只云为四龛。龛内置卓子。其上置椟。韬藉之说。盖出温公书仪。朱子既不取。不用可也。今不复为之图。而止图椟式。从简省也。有力者如或为之。亦无不可。○击蒙要诀忌祭章。乃启椟奉神主。盖座授执事者。○疑礼问解曰。顷得南雝家礼。始知坐式司马温公家庙所用。两窗椟韩魏公所用。○又曰近世砺城尉宋公寅废坐式。专用两窗椟。只于出入时用坐式。非家礼本意也。

按沙溪金先生曰。坐式与两窗椟卷首谓家礼有图。故后人有具用者。有用坐式者。有用两窗椟者。不能适从。盖所谓具用者。如要诀忌祭仪是也。盖尝置坐盖于两窗椟中。至忌祭时分出以行。用坐式者。如今士夫家通行之类是也。用两窗椟者。如仪节图及砺城家之属是也。尝窃推之。家礼作主以前于四龛条曰。神主皆藏于椟中。旁亲无后条曰。主椟并如正位。正至朔望条曰。主人搢笏启椟。奉诸考神主置于椟前。不啻丁宁。然而卒不言椟制为何状。惟其图有椟韬藉式及椟式。两制不同。前所谓椟者。即坐式盖式而出于司马温公家。后所谓椟者。即两窗椟而出于韩魏公家。又未知家礼所谓椟者果指何制也。然而书仪之说。朱子引之则曰共为一椟。潘氏引之则曰共为一匣。既皆为家礼之所本。而其于反哭章曰。祝奉神主入就位椟之。虞祭章曰。祝告利成敛主匣之。祔祭章曰。祝先纳祖考妣神主于龛中匣之。次纳亡者神主匣之云者。又与相合。苟以此等诸义推之。家礼虽不言椟制之如何。其非两窗椟而自为坐式盖式。较然甚明。亦不以祠版神主之异而有所间矣。司马氏坐式本为祠版作者。至程子始用于神主。审如此则仪节因家礼。无韬藉而并废坐盖之椟。与夫要诀具用两家之制者。恐皆未能深考家礼本文之失也。最是申公湜所谓既置之坐式。复安之椟中。藏之谨密。愈见其贵重。何害于大义者。揆之人情。亦似允合。但神主本奉于椟中。而复为龛室于庙中以藏之。谨密贵重。有不待是而著者。其所云云。恐亦未详乎家礼大体。玆记鄙意。以俟同志君子商焉。

读书浅说为李尚恒作○庚午八月

[编辑]

程子易传序曰。得于辞。不达其意者有矣。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又曰。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此读书求意之大致也。

凡文字。有句有读有章有篇。韵会曰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今秘书校书式。凡句绝则点于字之傍。读分则点于字之中间。此于初学。最为紧要。明道先生为晋城令。儿童所读书。亲为正句读。其谨如此。今我国经书口诀。或断句或断读。不成文理。而先正诸贤。亦莫为之整理。愚谓欲读书者。必先正此而后书可读也。

所谓篇章者。一篇有一篇之大指。一章有一章之大指。其为文势。或始开而终合。或始合而终开。未有无此而能成文者也。其中如书经孟子及庸学诸书。尤彰明较著。集注于梁惠王首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曰此二句。乃一章之大指。下文乃详言之。新安陈氏又曰揭大指于前。而分开照应于后。此孟子诸章例也。盖若得其大指。则一篇之中虽有微辞奥义。皆将随而曲畅旁通。如指诸掌。此程子所谓未有不得于辞而能通其意者也。

凡经书之学。自周公述诸经制礼乐。而后至孔子大成。自程子撰易传表章四书。而后至朱子大备。朱子于论孟有序说及读论语孟子法。又详具于论孟精义纲领。逮皇明时。又以新安倪氏所辑朱子说。釐为读庸学法。又朱子语类。既皆为经书纲领。又别为读书法。以及性理大全。且如近思录大学衍义补圣学辑要。皆有读经书法。周遍精详。无非读书致知之良方。其果有志于此学者。苟能于诸经书。各用其法。熟读而精思之。以极其趣。则工程节目。次第了然。不患于不得其门而入也。如以诸书犹涉汗漫。而必求要法。当以朱子答魏应仲,宋容之诸书及读书之要为主。今皆在三先生遗书中可考也。

致知之方。有穷格焉。有玩味焉。门庭工夫虽同。而意趣少别。所谓穷格者。直用大学或问议论节次而下功。如张子秉烛疾书。朱子彻夜闻杜鹃声。诚实刻厉。不得不措。以至大疑则大进是也。所谓玩味者。兼取程子所谓将圣贤言语。玩味久则自然有得。及论孟只剩读着。便自意足之语为法。如尹和靖门人赞其师学曰。玩味以索之。延平先生常语学者曰。讲学切在深潜缜密。然后气味深长。蹊迳不差者。皆可推见。盖穷格之事。必高明聪敏者。易以得力。玩味之功。虽谨饬迟钝者。足以驯致。及其专一积熟之后。不惟义理贯通。意味深厚。其视穷格者。尤近于践履一边矣。程子曰。物必有理。一草一木。不可不察。又曰。莫若察之于身。其得尤切。此固互相发明。俾无偏废之患。而朱子总论致知之方。乃以心之体用。身之所具所接先之。继以人物之理。天地古今之变。一尘一息之渐。则其内外缓急。又当有卞矣。且古之致知。未必专靠读书。而今则几无他方。要当于此而精硏审择。必使身心性情之本。人伦日用之常。操存省察之要。无所不究。有以深体而力行之。其如高而象数之原。大而经济之略。外而文章之美。凡诸天下之理。不至甚切者。虽或徐而考之。恐未晩也。

朱子曰。夫子说学而不思。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盖读则以上口积熟为主。思则以潜心透悟为要。是必两臻其功。然后深有所得矣。又曰。看文字。不可过于疏。亦不可过于密。盖疏则有卤莽之病。密则有穿凿之患。是又读而思之者。尤宜精硏审择。一趋于中者也。但学者固以读书勤苦为本。而亦有以看阅为功者。若其才资聪敏者。得之较易。然终不为己物。年纪稍晩。往往至于陡忘。此不可不知也。

读书而无甚会疑。此初学之通病。苟能终始致诚。不得不措。则亦必有时而通矣。然人气质之禀有敏钝。文理之通有早晩。其有愤悱之心。而不获启发之益。则往往不无心怠意沮。反而之他者。此尤学者之大患也。凡读书务就安静处。虚心平气。优游涵泳。必使心与理吻然相合。然后可以有得。其所得力。多在于晨起气清之时。灯下境静之际。能烛其平日所未烛者。其理固然。亦程子所谓未有致知而不在敬之意。如以愚所经历者言之。志学数三岁。读书苦未会疑。一日偶看论语某章。义颇紧切处。如前不透。遂乃精心理会。不限遍数。看来看去。以听其自得。既久而渐次开明。涣然冰释。其时心甚快适。始知古人读书之效有如是者。虽天下之乐。无以易此矣。自此凡遇肯綮可理会处。一用前法。亦鲜有不通者。此区区拙法之所得也。

古人虽或大贤君子。其于经学。未有不传于师。而讲于友者。诚以一人之聪明。难以尽穷天下之义理。盖若传于师。则并其师之所得而有之。讲于友则并其友之所得而有之矣。如此而又乃终身力学以成之。则是其所得。益底于高明广大之域。岂可与独学偏见者同日而论耶。师友之道。固非为读书一节而言。其所关系又如此。学者所宜长思而深体者也。

古语有之。穷经者将以致用。苟或读书而心不存身不修家不治者。所谓虽多。奚为也。是故读书者。必于所读之书。仔细思量。就一句必有一句受用。就一章必有一章受用。以至诸编无不皆然。使其存于心修于身治于家者。各得其道。靡往不达。则方是读书人也。如此等意。无非出于先儒遗训。而今亦不可阙而不举。故并及之耳。千万勉旃。

此录初欲搜辑诸书要语以成之。更思如此则又是一书。其为叠床架屋甚矣。又非高意之所存者。玆用𫌨缕。其槩亦乞照会。

丧祭值疫痘说庚午十二月

[编辑]

朱子杂著偶读漫记。

退溪答李平叔书二。

寒冈答任卓尔,李善立问。

沙溪答金𪩘二。

夫疫者。老少所共患。痘者小儿所独行。俗人皆称有神。盖传痛莫重之病也。然痘则惟未经者出避。而病者及全家晏然不动。疫则老少皆避。而病者亦出幕。犯上者不出。但留婢仆以守其家。此又值病斟量。中外通行之规也。然当此之时。或罹父母之丧。或值祖先之祭者。其将如何而可也。夫以传痛莫重之患。有死亡必至之势。人心危惧。务以奔避为得生之路。则自古及今未有能免于此。而世之君子亦未有举以为训。昭示后来者。是故虽其所谓父母之丧祖先之祭。类多不得准礼以尽为人子孙之道。驯至得罪于天理。岂可胜言哉。然今以朱夫子及我朝三先生之说观之。如朱子所谓告之以恩义。则彼之不避者知恩义之为重而不忍避云者。诚人道之至训。斯可以为天下士庶之法矣。至如退溪所谓避者未必皆生。然而避者生之道云者。亦处变不得已之论。恐难一向攻斥也。逮乎沙溪。初是退溪之说。而间为或者所谓不当付父母丧于婢仆之论所挠。以有末段土殡后出避之言。然其归趣终与退溪之意一致耳。此事愚尝稔闻之矣。顷年有文官金鋿者既殡亲丧而出避如他例。时李相尚真在小僚。主议一如或者之论。至斥以不孝无状。将有论罪之举。众议靡然。金君遂还入殡次。李知县惇临之丧。诸子后平辈初如金君之为。适其继母自誓不避。后平辈亦还入。此两家则偶皆无事矣。昔者李参奉义吉躬救女兄厉疾。未几传痛而死。侪友元聘君诸人尝以为不能裁度义理。及后余姊兄李士常夫妻染厉而卧。其侄义著入救。亦染而死。此两人则皆不保矣。且如不行祖先祭祀。虽与父母在殡出避之义。较有轻重。亦不宜只管废阙。如寒冈所谓奉主避厉则行禫事于权安处。家无痛者则备持祭物就行于本家皆不妨云者。可见归重祭祀。不为疫痘所夺之意也。然此特丧礼之大节耳。时忌诸祭。已无举论。至因近洞疫痘而遂废者滔滔皆是。可谓惑之甚矣。今请统而论之。朱夫子之说固为不易之正理。而退,沙二先生所论亦是不得已而为变通之道者。无以议为。惟或者所谓不当付父母丧于婢仆云者。似矣而有未尽通。何者。朱子虽有云云如上文者。而其首尾又有其实不然。及染与不染。似亦系乎人心之邪正。正如庾衮所谓性不畏厉者。邪谓人禀性虚疏易怯之类。气体之虚实。不可一槩论之之语。此所以致退溪殡后出避之议也。尝窃略究其意。则当父母疾谻之时。丧出之际。无论心气之邪正虚实。为人子孙者自当一体救病治丧。以尽其道也。及敛殡既毕之后。既有邪正虚实之不可一槩论者。则亦岂宜固守常法。而终昧以死伤生之大戒哉。譬之有国家者。值外敌入寇。危亡之祸迫在朝夕。不得已而出于权宜图存之计。太子亲王抚军分监。以为重恢之地。将相士民御侮敌忾。以为死守之举。上下相维。各有攸当。今为太子亲王者。自谓能尽子道。而必欲死守。则其于毕竟扶持宗社底道理当何如耶。以此推之。或者之论。恐未尽通矣。至于祭祀。除非疫之全家出避。痘之正寝委痛无所可祭者。痘疮满发时。似亦涉于不洁。恐无不行之义。盖论证治病。莫详于医书。亦不言以祭为禁。而时俗必以膏煎之物为大忌。谓其气臭相薰。则如此之类不设亦可。幽有鬼神。明有礼乐。彼虽有神。岂必禁人之祭其先耶。大抵朱子恩义之说。亦以骨肉至亲为言。则其大体已明矣。然所谓骨肉至亲。亦有分数。若又不言其处变之曲折。制义之轻重。则其将何以为人伦之大法。世俗之通行也耶。惟退溪敛殡之说。既以父子为言。其无此而有伯叔昆弟者。似当议择其亲属最近性不畏厉者。救病治丧。馀皆在外经理。不必全数入见如父母之为。则是当无专委婢仆不谨药饵之患。其于人心天理。殆无遗憾矣。乡俗有成服而出避者。虽行服祭于寓所。固无不可。有未入棺而出避者。势须还家后成服。又当以成服之日为练祥。此亦不可不知也。至于邻里之间。或助其粮资。或锄其田亩。或时加问讯。亦自不废。而祭祀之礼。只当无甚忌讳。依时而行之。疫则还家后行之。然则委骨肉至亲而不救。因近洞疫痘而不祭之弊。皆无所患。是固不能如祝,刘诸公遍救邻党之盛。而大体已举矣。乃其或者务为过高之论。及世之人一切仓黄罔措。虽陷于不义而不顾。要为不达事理。不知恩义。以至于此者。余故谨因诸先生说。表以出之。少祛其惑焉。

此事朱子引而不发。退溪则曰恐难立下一格法。又曰。此某所未判断处。沙溪则曰似或可也。皆不为正定之法。盖以人事之大变。有不敢轻论故也。然今末梢所举退溪敛殡之说以下数款。世之稍有识虑者往往行之。惟其陋俗无知之人独不能行。然行者少而不行者多。以致其悖理伤教之甚。故诚欲因退溪之论。以明一世之中行之者为善。不行者为不善之义。庶几舍彼而取此耳。要皆所以阐发朱子恩义之遗训。其与不加裁量。置天下士庶于仓皇罔措之域。越万古而一辙者远矣。后之君子。其亦加恕焉。

格物训义说辛未六月十二日

[编辑]

尔雅释诂。格。戾。惟摧詹至也。○二程全书。东见录文外大全集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又曰刘元采录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问伊川语录如何是格物。曰格。至也。言穷至物理也。○又曰畅潜道录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又曰外朱公挺录格至也。物事也。事皆有理。至其理。乃格物也。○又曰外程氏学格物者。格至也。物者。凡遇事皆物也。欲以穷至物理也。穷至物理无他。唯思而已。此学直录本文。与大学或问所引不同。

按朱子训释诸经。皆必因文立义。未尝纯用旧说。惟其字训文义。明白有据。然后乃可采用。今以大学章句此条言之。其所以释诚意致知格物三者。晓然可见。盖训诚以实。为其非天道之极致。故专用常训。训致以推极。为其古无的训。故断以文义曰推极。训格以至。非但为尔雅古训。程子亦既屡以为格至也。则不敢有异议然也。第其下章句曰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或问则曰。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又曰凡有一物。必有一理。穷而至之。所谓格物者也。是则所谓格至者。乃格字之正训。而所谓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者。乃格物之全训。此皆朱子遵用程子之意。而以穷并至。成其通为一体也。程子亦既屡言穷至。非不知其义切于格训。而至字乃古训。故不敢变。朱子只于下文始得合成其工夫耳。所谓穷之而至其极。穷而至之云者。或申言格字之正训。或申言格物之全训。此又朱子反复推明程子之说。而俱下一而字明其自有始终也。盖章句不言穷至。则格物无下功之实。而所谓至者将不得自成矣。或问不言穷而至之。则格物皆为穷之事。而所谓至者将无以自主矣。故先言穷至。以见其通为一体。次言穷而至之。以见其自有始终。其旨微矣。穷而至之四字。亦本于程子穷理而至于物之语。朱子作或问时。檃括以见于所引第三说中。今论者以至字既为格字之正训。而又穷是穷究。至是极至。似系乎二义。遂谓之格无穷义。穷在格外。岂亦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者耶。窃惟章句之初以至训格。骤而观之。诚若其义专属于至者。而及其并用穷至之功。则所谓格至者。又必当为穷至之至。格至之义。当止于穷至之内。盖以极处无不到。则当为物格故也。而非复古训专称之至甚明也。如更以或问质之。既曰格者极至之谓。则宜必断无他义。而及其下又曰穷之而至其极。则其为穷而至者。终当不得为极至之至。而所谓极至者。果能有离穷而悬空独立者耶。是未可知也。大抵义有显微。经主格物而后穷理训有正全。章句主至而后穷。其间固有表里大小之差。而要之终始为一体则审矣。而况穷则专于用功之方。至则近于收功之地。要之至而非穷。必无所成。而然以本文格物之语。正训格至之说。举其大体而言之。则其归只当曰格曰至而已。于穷之义何有哉。非但正训为然。朱子答江德功书。引程子穷理而至于物之语。而改穷理为格物。盖欲从大体而言。故其说如是。与章句或问不同矣。然则论者谓之全训之穷至二字。虽似分功。其实不过为正训之一至字则是矣。谓之全训之穷字与其下至字各是一义。终亦无与于正训之至字。则决无是理。安有于章句同为格物之功。于或问同为格字之训。而犹谓之格无穷义。穷在格外者乎。王阳明非朱子格物说曰。必曰穷至事物之理而后其说始通。是其用功之要。全在一穷字。用力之地。全在一理字。若上去一穷字。下去一理字。而直曰致知在至物。其可通乎。此虽未达理无形物有迹。必因是物求之之义。犹不如论者因其正训而欲废其全训者也。譬如一人之身。有头有足。合成全体。过之者见其全体而认之曰此头也彼足也则犹之可也。顾乃见其一边而曰足既非头。是头无足义。其足也必当在于全体之外。则未知其说何如也。盖观寿翁所论。正与君辅去岁之书相同。虽未知孰为主客。而然其阐发文义。愈益详密。殊非衰陋之可及。惜乎。佥贤毕竟徒为格至之训所局。未透其窾。是以所论义理。曲折尽备。而或明或暗。终无一定归宿之处。恐非小欠。谨以愚见略发其大致。虽亦未必有得。惟在佥贤共加商量而回示之。是区区之望也。

良知天理说七月二十二日

[编辑]

王阳明曰。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困知记以为知能乃人心之妙用。爱敬乃人心之天理也。二说不同。今按伊川论孟子夜气章曰。夜气之所存者。良知也良能也。盖以良知良能为仁义之良心也。晦庵又谓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此良心也。良心便是明德。此一义也。又晦庵云知与意皆出于心。知是知觉处。意是发虑处。又曰知与意皆从心出来。知则主于别识。意则主于营为。知近性近体。意近情近用。此一义也。二说又不同。如以晦庵心知明德诸训参之。其训心曰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其训知曰心之神明。妙众理而宰万物者也。其训明德曰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皆言地分体用之大致。而未尝以天理称之。独首二条程朱之说。乃以良知良能为良心明德。则是亦可以天理言之。第以心知明德三训及次二条之说揆之。恐天理之目。惟敬爱之类得有其称。而如大学致知之知。只当还他三训二条之说而已。何者。知训既以为心之神明妙众理而宰万物云。则便包知觉之义理。形气二者。非如爱亲敬兄之专出天理。则无事乎整庵之分别其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