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事文类聚 (四库全书本)/外集卷01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新集卷三十六 古今事文类聚 外集卷一 外集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
  元 富大用 编
  东宫官部
  三师三少
  历代㳂革三王教世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文王世子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成王幼在襁褓太公为太师汉高帝九年以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位次太常后汉太傅一人中二千石礼如师不领官属少傅二千石悉主太子官属魏太傅于太子不称臣少傅称臣晋咸宁中备六傅之职东晋以景帝讳师故改太师为太保梁三少各一人掌奉皇太子以观三师之德后齐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唐三师三少官不必备唯其人无其人则阙之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各一人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各一人从二品宋师傅不常设仁宗升储置三少各一人李文定公以参知政事兼掌賔客及陞左相遂进兼少傅此宰相兼宫僚之所从始也丁谓兼少师冯拯兼少傅曹利用兼少保是时实为东宫官馀多以前宰执为致仕官若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以待宰相官未至仆射者及枢密使致仕亦随本官高下除授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以待前执政其少师非经顾命不除若本官至尚书即除少傅丞郎给谏只除少保若因迁转则逓进一官至太师即迁司空矣天禧末皇太子同听政乃以首相兼少师枢使曹利用兼賔客自后东宫皆不置开禧三年史同知自詹事入枢府乃进兼賔客已而太子侍立遂以钱丞相兼太子少傅明年并置二相左相改兼少师右相兼少傅元置太子太师太傅太保掌以道德辅导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掌明三师德行以谕太子而论诸道其人不必备
  群书要语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立太傅少傅以养之欲知父子君臣之道也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太傅在前少傅在后入则有保出则有师是以教喻而德成也师也者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也者谨其身以辅导之而归诸道者也记文王世子选天下端士孝悌多闻有道术者以辅翼之故太子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大戴礼乐正司业父师司成一人元良万国以贞注司主也言乐正教以业父师教以成记文王世子尊敬师傅诗序国之将兴尊师重傅也汉诏先王之建太子必择九德之师六行之傅薛综谢表实资六傅之贤用弘三善之益白集严绶制太师太傅太保掌辅导皇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掌晓三师德行以谕皇太子奉太子以观三师之道德唐志三少之职掌教谕太子旧唐书太子三师以道德辅教太子者也至于动静起居言语观听皆有以师焉续通典
  古今事实
  周召保傅
  贾谊上疏曰昔者成王幼在襁褓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故乃孩提有识三公三少固明仁孝礼义以道习之遂去邪人不使见恶行前汉本传
  广受师少
  疏广为太子太傅兄子受为少傅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今仕至二千石官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即日父子上疏乞骸骨公卿故人设祖道供帐送者车数百两道路观者皆曰贤哉二大夫同上本传
  令太子拜
  晋武帝时有司奏东宫二傅礼仪不同帝曰崇敬师傅所以尊教前世之令典也何论臣与不臣其令太子拜之晋书
  见辄先拜
  唐顺帝为皇太子礼重师傅见辄先拜顺宗实录
  生即置辅弼
  唐太宗谓庶子于志宁曰古者太子既生士负之即置辅弼成王幼小周召为师是也
  请赴资善堂
  宋朝仁宗为皇太子宰相丁谓冯拯兼少师少傅枢使曹利用兼少保参政王曽枢副钱惟演兼賔客谓等因请师傅十日一赴资善堂賔客以下只日互陪侍讲学上从之石林燕语
  古今文集
  杂著
  经筵札子       程 颐
  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傅其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体之法无复闻焉臣以为傅德义者在乎防见闻之非节嗜好之过保身体者在乎适起居之宜存畏谨之心臣欲乞皇帝左右扶持祗应宫人内臣并选年四十五以上厚重小心之人服用器玩皆须质朴应华巧奢丽之物不得至于上前要在侈丽之物不接于目浅俗之言不入于耳及乞择内臣十人充经筵祗应以伺候皇帝起居凡动息必使经筵官知之有剪桐之戏则随事箴规违持养之方则应时谏止调护圣躬莫过于此
  太子太师
  群书要语师范国储唐陆集李勉制辅翼春闱是资教导陆宣公集李勉太师制傅道元子师长庶僚唐孙逖行信安王祎太师制宜优天秩之荣俾极宫臣之位同上作训元储许敬宗除太师制晨谒金墀事切于忠蹇夜随银棨义先于调䕶同上赞翼皇储允归师保曲阜行岐王范太师制来仪博同上博望太子苑名官师之尊曲阜行蒋之竒制
  古今事实
  银印青绶
  晋官品令云太子太师银印青绶
  始同三品
  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三品自此始唐职林
  迎崇贤门
  晋东宫故事皇子诣崇贤门迎师傅
  居詹事府
  冯定为太子詹事时宰臣郑覃为太子太师欲于尚书省上事定奏曰据六典太师居詹事府不合于都省礼上乃诏于本司上事人推美之
  诏答辞疾
  唐太子承乾与魏王泰交恶帝曰当今忠蹇贵重无逾魏徴遣傅太子慰天下之望羽翼固矣即拜太子太师徴以疾辞诏答曰汉太子以四皓为助我赖公其义也公虽卧病可拥全之唐书
  遗表书笏
  唐太子太师魏玄成薨太宗谓侍臣曰玄成已没朕遣人至宅就其书函得表一纸云天下之事有善有恶任善人则国安用恶人则国乱公卿之内有爱有憎所宜详慎若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去邪勿疑任贤勿贰可以兴矣朕思之恐不免斯事公卿侍臣可书之于笏知必谏也
  八十守节
  颜真卿改太子太师李希烈陷汝州卢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府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既见希烈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容若等胁邪诸贼失色唐本𫝊
  八十如仪
  卢钧守太子太师帝元日大飨含元殿钧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
  太子太傅
  群书要语太傅审父子君臣之道以示之汉贾谊䇿宠极腰银荣深佩玉记室新书保傅承华郑畋制承华太子门文选曰遵彼承华又曰高步承华皆谓太子诸官 升傅储宫曲阜行姚福太师制东朝二品行蒋九皋太傅制东朝太子朝也文选曰东朝既建 汉择名儒任先疏广晋崇硕德选在山涛六帖太子太傅日就月将琢磨玉质言太子有玉之质琢磨以道也应劭汉官仪
  诗句灼灼英台峩峩德傅沈约诗言太子太傅
  古今事实
  银章青绶
  太子太傅银章青绶佩苍玉舆服志
  佩水苍玉
  二傅进贤两梁冠黒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
  谏嗜鲍鱼
  周文王使太公望傅太子发发嗜鲍鱼望曰鲍不登于爼安有非礼之物养太子哉
  谏易太子
  前汉叔孙通为太子太傅高帝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通曰太子天下之本本一揺天下震动奈何以天下为戏帝曰吾听公言本传
  视尚书位
  梁太傅一人位视尚书令百官志
  以名臣拜
  后汉明帝邓禹先朝名臣拜太傅
  以骠骑领
  王充以骠骑大将军领太子太傅
  择保相材
  齐王攸为太子太傅献箴太子曰保相之材必择贤明
  为世儒宗
  贺循为太子太傅时朝廷初建动有疑义宗庙制度皆循所定朝野谘询一时儒宗矣又循为太傅为世儒宗命皇太子亲往拜之
  执子弟礼
  晋东宫旧事皇太子于二傅执子弟礼二傅入见太子诣崇贤门迎太子为二傅拜合答拜入坐对坐张勃传
  辇导太子
  山涛为太傅讲于宣武堂东步辇导太子
  躬训储宫
  晋贺循为太子太傅诏曰循清真履道居身以冲约为本立德以仁逊为行躬训储宫默而化成中兴书
  为储训
  傅畅晋公卿礼秩太傅立草少傅书真以为储训
  传论语
  鲁论语二十篇太子太傅夏侯胜等传之论语序
  傅不称臣
  魏太傅于太子不称臣
  见而正服
  何䕫字叔龙为太子太傅每月朔太傅入见太子太子正法服而礼焉魏志
  闻名礼召
  吴程秉事郑玄避乱交州与刘熙考论大义遂博通五经权闻其名儒以礼召既到拜太子太傅三国志
  召对改容
  吴张温少修节操孙权闻之问曰温当今与谁为比顾雍曰当今无辈召见占对观者倾悚权改容加礼拜议郎选曹尚书寻太子太傅吴志
  召访政理
  唐赵宗儒太和初进太子太傅文宗召访政理对曰尧舜之化慈俭而已愿陛下守之帝纳其言
  疾病吟咏
  白居易授太子太傅进封冯翊县开国侯四年冬得风疾伏枕者累月乃放诸妓女素蛮等仍自为墓志病中吟咏不辍
  皆推石奋
  石奋孝文时恭谨举朝无与比太子太傅缺选可傅者皆推奋遂为太子太傅奋子庆循行孝谨元狩元年立太子选群臣可傅者庆自沛守为太子太傅
  即拜张佚
  显宗始立为皇太子诏问谁可傅太子者群臣皆言阴识可博士张佚曰今陛下立太子为阴氏乎为天下乎即为阴氏则阴侯可为天下则固宜用天下之贤才帝曰欲置傅者以辅太子也今博士不难正朕况太子乎即拜佚为太子太傅荣为少傅后汉桓荣传
  奉觞为寿
  疏广字仲翁为太子太傅广兄子受为少傅宣帝置酒太子躬奉觞以为寿上甚嘉之后并上疏乞骸骨详见总六传
  别案奉对
  唐太宗伐高丽高士廉摄太子太傅仍典朝政皇太子下令摄太傅申国公士廉朝望国华仪刑攸属寡人忝膺监守实资训导此日听政常屈同榻庶因咨白以袪𫎇蔽但据案奉对情所未安所司宜别以一案供太傅
  素服报恩
  汉夏侯胜为太子太傅受诏撰论语年九十卒太后为胜素服五日报师傅之恩儒者以为荣汉书
  赐第私让
  唐于志宁迁太子太傅常与右仆射张行成俱𫎇赐第志宁奏曰臣居关右代袭箕裘周魏以来基址不坠行成等新营庄宅尚少田园于臣有馀乞申私让
  太子太保
  群书要语保也者谨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文王世子召公为保书君奭凡三王教世子入则有保记详见总六传入则有保 保其身体贾谊疏春宫保氏曲阜除文金制春宫三太名秩甚尊同上行苏颂太保制
  古今事实
  以开府加
  刘寔字子真以特进开府加太子太保王隐晋书
  以特进行
  怀帝以荀组为侍中特进行太子太保
  能保吾子
  后魏显祖将禅位于京兆王子推陆馥抗言皇太子圣德承基四海属望臣请刎颈殿廷有死无二久之帝意解语曰馥直臣也其能保吾子遂以为太保
  德导太子
  唐萧瑀为太子太保太宗曰三师以德导太子者也礼不尊则无所取法
  诣朝五奏
  张茂昭宪宗元和二年诣朝五奏乃听愿留不许加兼太子太保
  宠异分班
  宋朝王溥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故事一品班于台省之后太祖因见溥曰溥旧相当宠异之即令分台省班于东西国史
  太子少师
  古今事实
  太子亲拜
  唐贞观初李纲为太子少师为陈父子君臣之道问寝视膳之方听者忘倦太子尝商榷古来君臣孝忠尽节之事纲凛然曰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古以为难纲以为易每吐论发言辞色慷慨有不可夺之志太子未尝不耸然礼待又纲有脚疾而不堪践履太宗令舆入东宫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
  太子行拜
  房玄龄为太子少师时皇太子将行拜礼备礼以待之玄龄厚自推损不敢修谒识者重其崇让又曰姚崇事当考
  议选萧俛
  文宗议选旧德保护东宫乃以太子少师召萧俛
  诏选玄龄
  贞观中房玄龄为太子少师玄龄逊位诏不许太宗因谓侍臣曰太子师保古难其选
  分给院钱
  王起改太子少师起治生无检所得禄赐为童婢盗有贫不能自存帝诏曰益仙韶院钱议者谓与院臣分给可耻也起赖其入不克逊
  特赐步舆
  李纲拜太子少师纲素有脚疾太宗特赐步舆令乘至阁下数引至禁中问以政道
  乘马入省
  许敬宗为太子少师乾封初以年老不能行步特令朝日乘小马入禁门至内省
  两李少师
  元和以来宰相有两李少师故以所居别之一曰靖安少师一曰永宁少师职林
  黄㼐少师
  后魏郭祚领太子少师祚従世宗幸东宫明帝㓜弱持一黄㼐出奉之时谤祚者号为黄㼐少师
  太子少傅
  群书要语少傅奉世子以观太傅之德行而审谕之汉桓荣之赐辎车晋山涛之乘小辇记室新书汉用名儒任先疏受晋推硕德选在羊公孔白六帖宫傅之亚淇水制可领调护之任白集行严绶制俾登储副之荣宋朝笺表太傅少傅并不朝朔望汉故事
  古今事实
  张良卧傅
  汉高帝谓张良曰子房虽疾彊卧傅太子时叔孙通巳为太傅张良行少傅事
  匡衡即对
  匡衡为太子少傅数上书陈便宜及朝廷有政义即议经以对言多法义上以为任公卿
  接以宾礼
  王俭拜太子少傅朝议太子接少傅以宾友之礼南史
  赐以车马
  后汉桓荣字春卿显宗立为皇太子以荣为少傅赐以辎车乘马荣大会诸生陈其车马印绶曰今日所𫎇稽古之力可不勉哉并汉书
  赐乘小辇
  晋山涛为少傅拜太子求退帝赐小辇乘之以训太子白六帖
  三世傅东宫
  吴薛综为太子少傅子荣孙皓时为太子少傅晋平吴子兼事元帝亦为太子少傅自综至兼三世傅东宫
  西南谢太子
  孝明帝在东宫宣武皇帝欲以崔光为太子师傅光固辞帝令太子南面再拜宫臣皆从太子拜光北靣立不敢答拜唯西面拜谢而出乃授太子少傅
  秉德履道
  山涛转少傅诏曰秉德冲素心思潜通清虚履道有古人之风
  秉德尚义
  山公启事皇太子始之东宫四海属望保傅不可不高天下之选羊祐秉德尚义克己复礼又尚年少可久其事
  外参傅训
  周𫖮字伯仁拜太子少傅上疏曰臣学不通一经智不效一官乃欲使臣内管铨衡外参傅训质轻蝉翼事重千钧此之不可不待议而明矣晋中兴书
  得辅道义
  华廙字长骏迁少傅得辅道之义
  不言之益
  周𫖮拜少傅诏云有不言之益并晋书
  以老乞辞
  唐张行成拜左仆射太子少傅永徽四年二月不雨至五月行成惧以老乞身制答曰古者策免乖罪已之义朕寡德非宰相咎乃赐宫女黄金器敕勿复辞行成固请
  赐三杰诗
  源乾曜为少傅与左右丞相宋璟张说赐宴尚书省帝赋三杰诗以赐并唐书
  定二傅拜
  何曽议太子少傅当称臣拜荀𫖮曰太之与少自二傅之名次尔非于太子有轻重也诏曰秦汉以来旧章废灭随时改作其旧不可依用宜准古义遂定二傅不拜
  疏受闲雅
  疏受为少傅辞理闲雅
  王丹正直
  王丹为少傅名德重于当时又东观汉记丹为少傅蹇蹇正直为太子少傅魏志
  古今文集
  杂著
  少傅箴为太子少傅作  傅 立
  箴曰正人在侧德义盈堂庖肆先入兰台不芳傅臣司计敢告君王
  后魏时为少傅以调护是职乃作   萧 圆
  箴曰爱惜日力寸阴母弃亲膳再饭寝门三至小心翼翼大孝烝烝询谋计虑问对疑丞安乐必敬毋忘战兢
  太子少保
  群书要语东朝保傅历代尊荣白集行严绶少保制亚保春坊淇水古今事实
  知公直士
  唐李纲兼太子詹事频乞骸骨高祖慢骂之曰建成在东宫遣卿辅导何为屡致辞乎纲顿首陈谢曰云 云陛下功成业泰颇自矜伐臣事太子所怀鄙见复不采纳高祖谢曰知公直士勉弼我儿于是擢太子少保上书太子曰纲备立保傅冀得效愚鄙殿下饮酒过量非养生道凡为太子务孝谨以慰上心不宜听受邪说与朝廷生惎间太子不怿
  手敕称名
  李纲为太子少保高祖以其隋氏名臣甚加优礼手敕未尝不称名其见重如此并唐书
  赋诗欢会
  唐李适之为右相李林甫密奏其好酒颇妨政事玄宗惑焉乃除太子少保适之遽命亲故欢会赋诗曰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举朝服其度量
  太常换散秩
  长庆中以兼太常卿赵宗儒为太子少保太常有师子乐备五方之色非朝会聘享不作焉至是中人掌教坊之乐者移牒取之宗儒不敢违以状白宰相宰相以为事在有司执守不令关白而宗儒忧恐不巳宰相懦怯不任事故以散秩
  辅臣领东宫
  宋朝天禧四年以资政殿大学士王钦若为司空职如故钦若以辅臣兼领东宫三少









  古今事文类聚外集卷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