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可庵遗稿/卷十九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八 可庵遗稿
卷十九
作者:金龟柱
卷二十

附杂文[编辑]

马死说[编辑]

季父家尝买畜一马。马甚孱。骑而坐则冠与长人下立者齐。非黄非黑恶土色。短脰突尻。疣背尰蹄。鬣荒而竦。目浅而睡。盖马之至驽者也。季父家贫甚。不能善词。奴又窃减其食。食常不饱。于是马病矣。间日一运柴于七八十里之外。奴必跨而往。柴载高重。马隐不见。而奴又跨其上以归。于是马益病矣。季父出入惟此马。又早晩赴公会。虑不及时。则迫驰乱棰。喘喘汗流。于是马又益病矣。疲痯瘠瘦。骨与皮当。寻常卧枥中不起。人起之而起。则辄垂首低目。凛凛栗栗。季父怜之。饬奴止运柴。特买粟粱以与之马。亦不复能食。季父又命奴曰。南山之阳草方肥。可将马一往也。奴往久不返。至暮乃返而不见马。季父急问何不见马。奴曰马死矣。季父曰呀何言。曰马死矣。主有命奴将马往。马立路傍不肯行。且牵且推。自朝至日中。始到南山中。乃放马任所之。马彷徨吃草数茎。仰天鸣数声甚悲。将复吃。忽为草所滑。僵转坠倒。逐势而下。顿抵于坎谷之间锯石之上。马死矣。季父闻之。戚然变容。废食咨嗟曰。马虽驽亦马耳。马何罪乎。不卖为他人马。而卖为吾马。吾家贫。不能善饲马也。奴无状。又不能善使马也。吾出入无他马。致马苦驰。棰喘汗也。今乃使马病亟力尽。以至坠伤以死也。我其不仁也哉。龟柱进曰。马之死。于马幸也。非不幸也。季父曰何谓也。对曰马不长生。必有一死。死而有荣。幸孰大焉。夫家贫不善饲马也。家之贫也。奴无状不善使马也。奴之无状也。出入驰棰马也。势之不得已也。坠伤以死。马命之不奈何也。于季父何有。若乃以至驽之马而死。而使其主人戚然变容。废食咨嗟。则天下之良马所不能得也。岂非马之至荣乎。马若有知。必幸其为季父之马。而不不幸其死也。天下之马若有知。必皆愿为季父之马而亦与乎其幸也。惜乎马无知。不能然也。然马之上又有人。马犹如彼。况于人乎。季父苟以戚然变容。废食咨嗟者。施之于人之死。则天下之人。必闻而争归于季父之门。其微者愿为季父之臧获仆妾矣。其大者愿为季父之宾客朋交矣。一马之死。而推仁之效乃至于此。不亦大乎。虽然马者畜物也。人者同类也。贵贱亲踈。其分相悬。故仲尼之厩焚而不问马。诗曰行有死人。尚或墐之。夫然则于人也。虽天下之人。皆可以伤其死。而于马也则虽家中之马。或有不伤其死者矣。是宜在季父之随时而权度之也。季父命录其言。遂以为马死说。

读朱子月光盈阙说[编辑]

朱子曰。月受日之光。常全无盈阙。人看得有盈阙。盖晦日。月与日相叠了。至初三。渐渐离开去。人在下面。侧看见则其光阙。至望日则月与日正相对。人在中间。正看见则其光圆。此说极有可疑。盖尝闻月如弹丸。六面皆圆。其一半清明。一半黯黑。而常常圜转。故清明黯黑。互相隐现增减。但清明者照日则受光。黯黑者照日则不受光。故人之所见。有全不全。然其实日之所照。毋论清明与黯黑。常当其一半分数也。今试以清明黯黑俱作十分论之。如初三之夕。月之一分清明。与九分黯黑者。通为一半而俯向乎内。月之西畔露出一钩形者。是其一分清明。而其馀皆黯黑也。如立人之背后。而侧见其右颊一分形也。其九分清明。与一分黯黑者。通为一半而仰向乎外。夫其向内之一半。固是人之所见。其九分黯黑则以不见之见而言。而抑亦日之所照也。日之所照。既只是此一半而已。则又何以反照彼向外之一半。而使其九分清明者受光也哉。如欲使其九分清明者受光。则必置日于月之向外处。与之正对然后方可矣。观于望时。日月必相正对然后月方圆满者可知也。而今日与人俱在下面。而共对此向内之一半。则何谓人则独见其一分清明。日则全照其十分清明耶。若曰日与人虽同在下面。然其相拒甚远。而月当中间。人则横望其向内者。日则横望其向外者云尔。则又必置日于西方几万里之外。使月在东日在西然后方可矣。而今日月同处酉方而日却在月之底。则安得横望其向外者哉。若曰月本以其十分清明者向内。而以其十分黯黑者向外云尔。则必人去半空里看见然后。始当其一分侧面。不然则日之所全照。人岂有不得见之理乎。大抵凡物之六面皆圆者。人看日照。常不过其一半。毋论正看侧看正照侧照。皆同也。今以月言之。其一分清明九分黯黑之为一半。而向日向人者。初三之夕也。其五分清明五分黯黑之为一半。而向日向人者。上下弦之时也。其十分清明之为一半。而向日向人者。望之时也。其十分黯黑之为一半。而向日向人者。晦之时也。每此一半向日向人时。则那一半必反戾向天。虽以太阳之盛。不能溢照于所向一半之外者。理之所必然也。故愚敢曰先生之论。犹有可商也。

形而上形而下说[编辑]

易大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自来学者皆以两形字。为形器之形。而就其中分上下。故欲作训语以解之。则其意终欠分晓。如或解形而上曰由形而上。形而下曰有形而下。同春先生所著语录解曰形而上。谓形으로上애未有形之前。只有理而已。形而下。谓形인下애既有形之后。有器之名也。此盖由形而上有形而下之意也。此说于义无害。而上下句意。各为一例。夫子文章。不应若是之参差不齐也。或解形而上曰形之上。形而下曰形之下。其曰形之上者。谓这形上面。有个道理也。犹之可也。若所谓形之下者。则盖形即是下也。岂复有下而可名为器耶。且之字与而字。意不相贴。此亦恐未当也。窃谓形字当作形底意看。犹形于色之形也。盖谓形焉而上者为道。形焉而下者为器也。或疑道本无形。何以曰形焉也。曰道固无形。然常流行发见于天地万物日用事为之间。故中庸费隐章曰。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又曰君子造端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此皆形焉之谓也。但上形字是无形而形。下形字是有形而形。而无形而形者。必待有形而形而后可见。则两形字又只是一般形。而道器之元不相离。可知也已矣。

乌枭说[编辑]

黑山稀禽鸟。其㝡多者乌也枭也。夫乌哺母者也。枭食母者也。其善恶之类相反矣。而今乃幷孕同育于此稀禽鸟之黑山何哉。意者造物者之意。以为物类之生。或阴或阳。有阳则必有阴为之对。有阴则必有阳为之对。虽于稀禽鸟之黑山。不得不两之。故命乌者以应阳。命枭者以应阴欤。然乌之性近乎朴。被裳缁皂。不羡缟羽。出声𠶸嚄。不让巧觜。缉缉而集。提提而逝。其飮啄飞止。莫不由天真也。世之人但以其音貌之不媚。而加之以不祥之名。不复肯论其哺母之仁。石逐之缴射之。以此而乌往往罹害者多矣。枭之性近乎谲。自耻丑形。逃遁白日。阴逞凶欲。揜攫宿鸟。幽幽而窜。倏倏而飞。其往来隐见。盖有不可测者。人虽略知其踪迹之秘慝。而罕有亲见其食母之不仁。且以黑夜之故。矢石不能得利。以此而枭之免于祸者亦多矣。然则以此黑山之稀禽鸟者。其又将渐少乌而渐多枭欤。何所谓阴阳之相对者。反如是不值耶。吾又闻上古之时。凤凰鸾𬸦。集于庭囿。则鸺𪉑𪇑䳳。窜于林薮。人不得而见之。人不得而见之。则谓之无可也。谓之无可也。则谓之有阳而无阴对亦可也。及世之衰也。鸺𪉑𪇑䳳。日以浸繁。而凤凰鸾𬸦。寂千载无一现焉。如乌之堇有一节之仁者。乃与彼枭之至不仁者。相对为阴阳。固已可悲也。而今则乌渐少而枭渐多。少多之至。将至于一乌而千枭。千一之甚。将至于无乌而皆枭。稀禽鸟之黑山如此。则天下可知也。若是者亦谓之有阴而无阳对可也。阴阳相对之说。吾不敢复信。而造物者之意。果何如耶。悠悠冥冥。不可得以诘焉。

海潮说[编辑]

海潮之说。古来论者纷纭多端。而其以为海水之自盈自缩自进自退则同也。愚于此窃尝疑之。洪范曰水曰润下。孟子曰水无有不下。盖水之性本下。下则不可上。若下而可上则非水之性也。水之下而不上。犹火之上而不下。观火之必上而不下。则亦知水之必下而不上矣。今夫潮之退而缩者。是水之顺而下也。势固当矣。若其进而盈者。则乃水之逆而上也。岂所谓水之性也哉。论者槩曰阴阳屈伸。其机自然。天地呼噏。其变不测。非可以常见论也。夫阴阳屈伸之机。固自然矣。天地呼噏之变。固不测矣。然其所以屈伸呼噏。亦必顺其性而已。而又未必出乎常见之外也。故孟子曰天下之言性也则古而已矣。故者以利为本。若必逆其性而后。可以为屈伸呼噏。则夫所谓故者。初无一定之则。而或有不以利为本者矣。苟如是则不特水可以上。火亦可以下矣。金亦可以曲直。而木亦可以从革矣。鸢亦可以跃渊。而鱼亦可以戾天矣。日月星宿亦可以倒行。而昼夜寒暑亦可以互换矣。而今皆无之。则彼独以水为可以逆其性。而由于阴阳屈伸天地呼噏者。吾未知其何说也。盖尝论之。地之底则水也。水之底则积气也。积气撑水而水储乎积气之上。水载地而地游乎水之上。此理之必然者也。夫地之游乎水也。犹日月之游乎天也。故其升降浮沉。皆有常度。而水之盈缩进退。由是而生焉。方其降而沉也。水出乎地面。故谓之盈而进。方其升而浮也。水落乎地面。故谓之缩而退。一轩一轻。随增随减。而非水之自盈自缩自进自退也。春夏之潮槩多于秋冬。此可验地之秋冬升而春夏降也。夏之潮槩多于春。冬之潮槩多于秋。黑山岛人之生老海中者。皆言夏之四五月。潮极涨。冬之十月至月。潮虽不及于夏。比之于秋。亦可谓极涨云。此可验地之春升而夏降。秋升而冬降也。上弦而潮竭。望而潮涨。下弦而潮竭。晦而潮涨。此可验地之上弦升而望降。下弦升而晦降也。卯而潮退。午而潮进。酉而潮退。子而潮进。此可验地之卯升而午降。酉升而子降也。盖此非愚之说也。礼记月令䟽云二至之间。地升降于三万里之中。䟽说云春分之时。地正当天之中央。自此地渐渐而下。至夏至之时。地下游万五千里。地之上畔。与天中平。夏至之后。地渐渐向上。至秋分。地正当天之中央。自此地渐渐而上。至冬至。上游万五千里。地之下畔。与天中平。自冬至后。地渐渐而下。此是地之升降于三万里之中。据此则地之一年。有一升降明矣。一年既有一升降。则夫四时。一月一日之各有升降者。亦可推而知矣。盖天道之行。只是一阴一阳而已。故地亦一升一降以应其数。自冬至后至夏至。日上游而地下游。自夏至后至冬至。地上游而日下游。盖在上之阳物莫过于日。在下之阴物莫过于地。故日与地互相升降。日升而地降者。是阳进而阴退也。地升而日降者。是阴进而阳退也。此与天地否泰之义异者。彼以气言。此以质言。彼以流行之用而言。此以对待之軆而言。自不相妨也。然一阳之中。又有一阴一阳。一阴之中。又有一阴一阳。而四时分焉。故地亦再升再降。以应其数。日月之或离或合。而弦望晦朔生焉。故地亦再升再降。以应其数。昼夜之运一往一来。而子午卯酉为中节。故地亦再升再降。以应其数。而大升降之中。亦有小升降。小升降之中。亦有小小升降。而莫或相妨。此正阴阳屈伸自然之机。天地呼噏不测之变也。但东海无潮而西南北海有潮者。疑若不似地游之象。然此亦以二至升降之义推之而可得其说也。盖地主乎阴。故以阴方为用事之地。而以阳方为不用之地。犹天主乎阳。故以阳方为用事之地。而以阴方为不用之地也。如震主万物而干退西北。盖有此意。盖自午半至子半皆阴也。而西为阴中。故西畔常动。自子半至午半皆阳也。而东为阳中。故东畔常不动地盖厚三万里。方冬至上游之极也。西畔为上畔。而所浮者准万五千里之数。则东畔为下畔。而正当天中夏至下游之极也。西畔复为下畔。而所沈者准万五千里之数。则东畔复为上畔。而正当天中。是西畔常动而东畔常不动也。也。然方西畔之极升极降也。东畔亦岂全不动。但地底则动而地上不动。故潮无进退耳。至于南北两畔则近西者必显有升降。近东者必微有升降。亦可知也。我国四海之中。惟东海是极东之海。而其馀三海则皆非极边之海也。若皆去极边见之则必皆如上所论矣。大抵造化之理。固不可以臆见论。然古今论者之言。既未有以见其必然。而䟽家之说。适符愚见。故推演为说。以俟明者质焉。

杂文[编辑]

呵疟文[编辑]

黑蛇之岁。林锺之节。大火正炽。土焦金铄。主人有疾。其名曰疟。人言疟者虐也。非鬼谁如是之虐。退而求之。果有物若游若触。不待招邀。倏已在测。余乃以杖卓地。撑拳睁目而呵之曰。天下之鬼。亿千万百。邪术虐人。无与汝匹。凡病有常。不寒则热。尔有何巧。阴阳互迭。冻若持冰。熬如冒爇。围被三重。呵缩栗栗。露身八窗。狂叫急急。暇以一日。兀自可息。厥明复至。如践重约。岑岑我头。剥剥我骨。弱缕绵绵。几何而绝。鬼本好饷。美酒美食。我贫不备。曷充谿壑。何不去去。去而他适。豪富门中。肴羞堆积。于杯于盘。左矢右设。伶巫呼哗。上手恭祝。饱飨大侑。皆汝威福。忽有笑声出于空虚曰。噫吾以子为慧。今反愚夫之不若。我本水神。在海之汋。乘风驾云。周流区域。非魍非魅。非厉非魃。上帝诏我。分司命钥。匪是危人。暂置人厄。劳者姑宥。逸者必罚。赫彼贵卿。哕鸾煌舃。奔走道涂。日犹不足。不惮苦炎。喘喘中暍。跻云坠坑。忧畏弸塞。不寒而栗。不热而灼。彼既劳苦。忍复加酷。乃如子者。绝世崖俗。甘为隐怪。自信矫兀。凡人好凹。子独好凸。凡人喜浊。子独喜㓗。逃寰隐市。收风揽月。斜冠偃带。披襟坦腹。酩酊无何。咿唔不辍。喜独违众。即神所嫉。舍繁偸闲。亦天所惜。今我之来。为子鸩毒。而今以后。悉悔往昔。众伸与伸。众屈与屈。𫖯仰推移。母执子癖。余亦哑然而答曰。我性狂踈。朴朴其质。譬之于物。徒大无实。貌憎辩讷。谋短技拙。非欲亢亢。其奈戛戛。鱼掉狐媚。曾所不熟。人生几时。鬂毛亦白。我已忘我。断缘施佛。惟有四神。与我莫逆。穷鬼不离。分守磨蝎。睡魔相从。神游冥漠。驱去百虑。赖酒神力。漫浪千篇。被诗魂谑。分宾对主。式好无斁。罹汝之害。夫岂我独。彼亲亲者。日以踈隔。去益之四。得损之一。我虽不明。肯为汝夺。行矣往哉。勿徐其亟。十年百岁。有往无复。鬼于是怃然自丧。若有瑟缩。不敢复言。深深拱揖。出门长辞。望空闪儵。浮云千里。晓月无迹。

欧苏二公春秋论辨[编辑]

春秋传。鲁隐公元年。不书即位摄也。欧阳子曰。经于隐公之事。书曰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其卒也。书曰公薨。孔子始终谓之公。公羊,糓梁,左氏曰是摄也。学者舍经而从传。不信孔子而信三子。甚哉其惑也。又曰春秋所以正名而定分。使息姑实摄而称号无异于正君。则是明分不正矣。苏子曰非也。隐摄而桓弑。著于史也详矣。周公摄而克复子者也。以周公薨。故不称王。隐公摄而不克复子者也。以鲁公薨。故称公云云。其下又引曾子问及季康子事。以明隐之摄为礼也。愚尝读春秋经传。而取质于二子之说。则欧阳子言则正矣而未必得其实。苏子得其实矣。而引据又未当。是不可以无辨也。夫经之与传。果有文义之相背者。则学者之舍传而从经宜也。此则不然。经固称公而未尝言非摄也。传固言摄而亦未尝不称公也。是经与传有详略之不同耳。非经与传文义之相背。可以一舍而一从也。况三子之生时。与孔子差先后者。糓梁子又鲁人。丘明则又鲁之太史。而国君位号。又非事之微细者。传闻宜无异同。何孔子独知为正君。而三子者皆知为摄君耶。又如传所谓仲子生桓公。而惠公薨。隐公立而奉之。羽父请杀桓公。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使营菟裘。吾将老焉等语。一归之左氏之伪妄者。亦岂近于理耶。春秋固所以正名而定分。然于本国之得失。则未尝明言之。如诸侯不再娶而其更立为夫人者。辄书之曰夫人某氏。曰我小君某氏。乱臣贼子在所惩惧。君弑贼不讨则不书葬。而鲁君之见弑者。辄书之曰公薨。曰葬我君某公。乌在其为正名而定分耶。据此而推之。孔子未尝不知隐之为摄。而有不可不称公者存焉。故称公者。亦可知也。此所以欧公之言。正则正矣。而未得其实而苏公之非之也当矣。然其不能辨隐之摄与周公之摄。似同而实不同。而一例论之。则亦不乎乎谬也。何谓隐之摄。与周公之摄不同也。周公之摄。摄其政也。隐之摄。摄其位也。何以知之。亦据史而知之也。夫曰王曰公名也。王公之位其实也。有是实则有是名。无是实则无是名。史者所以考实而记名者也。故观史者亦按其名之有无而知其实之有无也。周书蔡仲之命曰。周公位冢宰正百工。则可知周公只居冢宰之位。而未尝摄王之位也。多方之诰曰。周公曰王若曰。则可知诰命自成王出。而周公持受而传之也。至于洛诰所称复子明辟。或解以为周公代王即辟。至是而复辟。而蔡传已洞辨其谬悖矣。然则其所以摄者。不过摄其政。而周公之称。前后始终一而已。岂摄之时称王。而复之后复称周公耶。此所谓无其实则无其名者也。春秋桓公之即位。在于隐薨之后。左传虽曰立而奉之。而其立也立为太子。则太子非正君也。经曰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公会戎于潜。则可知隐之于盟会。以公往也。又曰公矢鱼于棠。则可知隐之于游猎。以公往也。又曰公伐邾公。败宋师于菅。则可知隐之于征伐。以公往也。盟会游猎征伐。皆以公往。而自以为非正君。吾不信也。盖虽曰让矣。而彼但有太子之号。虽曰摄矣。而己反拥正君之位。则公之称。非人加之也。实自加之也。此所谓有其实则有其名者也。抑隐兄而桓弟。兄当立。让于弟非也。故国人因其摄位。而生事之以公。死葬之以公。加之以公谥。享之以公庙。而圣人之作春秋。亦特书以公。以明其为当立之立也。如其不当立而立者。则臣摄君位。乃天下之大变。是将与王莾之摄皇帝。同勘于恶逆之科。况可许其为公乎。苏公之见。盖未及此。故以周公之摄。为摄王之位。而又以隐之摄。为得乎周公之礼。是不但不知隐之为非。乃使周公之圣而不得为是。可不惜哉。至于所论曾子问摄主说。亦与周公摄位说一般。夫礼莫大于正名。而正名所以别嫌疑定民志也。摄主若果是摄位也。则其必衣山龙居路寝。南面而朝诸侯矣。如此则其自称与人之见称也。谓之君乎。谓之臣乎。谓之君也。及世子之生而君也。将易臣之服。就臣之列。北面而朝之耶。则既为君而复为臣。既南面而复北面。是何等貌㨾。何等举措也。况以君之生而弱也。而犹摄位如故。则又便是二天子矣。其可乎哉。谓之臣也。万古天下。焉有以臣而衣山龙居路寝。南面而朝诸侯者乎。若此者。皆非所以别嫌疑定民志也。其何以为礼哉。若曰不衣山龙。不居路寝。不南面朝诸侯。而其自称与人之见称也。谓之臣而已。则其所谓摄者。即不摄其位而只摄其政耳。是则百官总己。以听之冢宰。在又何必以王室至亲而两摄之。反使政出多门而任大臣不传乎。季康子即位事。固未知其何据。而当时三家破坏先王之典礼。几无馀存。未必有于礼而后行之也。观于正常之告生男也。康子外示请退。而阴使人杀之者。则其汲汲然先据其位。以图其夺宗。亦或其所忍为也。岂肯顾礼之有无哉。假令于礼有之。大夫者家也。容或可以行焉。国则有君臣之分。而分生于名与位。不可以苟也。若所谓母后临朝。汉唐之谬典。三代固无之。故伊尹摄太甲之政。周公摄成王之政。厉王之亡。亦有共和之臣。摄政与共和。既亦可以治其国。则太子未生之前。数月无君。不足忧也。生而弱而未君。亦不足忧也。若子生而女也。则亦当亟择宗室之贤者而立之。又何患乎国之危也。郑玄之以摄政之上卿为摄主者。虽未必然。而其言犹有所据。未可直斥以儒之陋者。夫以人臣之摄天子位。为当行之礼。而谬引周公孔子以证之者。未知于儒为何如者也。或曰然则曾子问所谓摄主者何人也。曰摄主之主。非主上之主。乃主人之主。是必宗亲之摄丧主者也。其下文曰众主人。卿大夫士房中皆哭。所谓众主人。皆君之宗亲也。则摄丧主者。亦必其宗亲而最近者也。如我国陵寝三年内。亦命近宗代君守庐者。亦犹是也。夫丧必有主。而主之于亡人必亲者。故为能尽其哀慕之诚也。嗣君在则嗣君为主。其为主者。非直以为君故也。以其为先君适子故也。今嗣君不在。则其朝夕哭泣。馈奠受吊之际。使谁而摄之乎。使母后而摄也。则妇人不可以为丧主矣。使大臣而摄也。则大臣未必是同姓。非同姓。亦不可以为丧主矣。然则使摄之为丧主者。其惟宗亲之最近者乎。盖当是之时。君位虚矣。而臣不得以摄之。惟丧与政。可以摄也。故宗亲内摄其丧。大臣外摄其政。以待新君之生。不亦事理之当然者乎。曰若子生而女也。则摄主当立乎。曰不必皆然也。丧以哀为本。故必使亲者而摄之。君以治人为职。故必择贤者而立之。使摄主而贤也。则贤而又亲者自当立。其不贤也。则何可只为其亲者而立之乎。摄丧者家内之事也。择君者天下之事也。固不得以同之。

余既作此辨。后读东坡周公论。其说以为周公未尝践天子位而称王。而考证甚明白。然则隐公论所谓周公摄而克复子者。果何说也。无乃二论之作。自有先后。后说幸得其正。而未暇追改于前说欤。或疑彼所谓克复子者。或指复政。则前后之论。实未尝有异。是决不然也。复子之文。本于书之复子明辟。而复子明辟。汉儒错解以为周公代成王即辟。至成洛邑而始复辟。蔡传未出之前。读者皆信汉儒之言。非独坡公为然也。且若以复子为复政也。则其下又何云以周公薨。故不称王耶。复子之后。以周公薨而不称王。则复子之前。不以周公称而称王可知矣。是岂非明以为复辟者乎。况以曾子问摄主为摄位之主。而谓周公亦为摄主。又引季康子即位事以实之。则其以周公为摄王之位者。尤不可讳矣。此所以不可以后论之是。而幷恕其前论之非也。

地四游说解[编辑]

礼记月令䟽云地有四游。自立春西游。春分西游之极。从此渐渐而东。至春末复正。自立夏北游。夏至北游之极。至夏季复正。立秋东游。秋分东游之极。至秋季复正。立冬南游。冬至南游之极。至冬季复正。䟽说至此。或者乃引朱子一面四游之说。见答李敬子书。以为地之游也。如环之绕。如轮之转。春则地之东面。自北而西。西游之毕。自南而复于东。夏则地之南面。自东而北。北游之毕。自西而复于南。秋则地之西面。自南而东。东游之毕。自北而复于西。冬则地之北面。自西而南。南游之毕。自东而复于北。每一面。必周流四方。是所谓一面四游也。此恐非也。若果如此。则地上十二方位。皆交换互易。泰山之在东者。或居乎西。恒山之在北者。或居乎南。而齐楚燕秦之向背左右。俱无一定之位矣。其可乎。窃谓地之四方。北为后而南为前。东为左而西为右。此则万古常然。不可以移易矣。其曰东游者。地之横而左也。其曰西游者。地之横而右也。其曰南游者。地之进而前也。其曰北游者。地之退而后也。其曰游极而复正者。亦谓自左而之右。自右而之左。自前而之后。自后而之前。以各复乎故处耳。非环绕轮转。周流四方之谓也。朱子所谓一面四游者。恐亦谓一面各一游。兼四面言则四游云尔。不可以辞害意也。或曰子之言固然矣。然当其一面之游。极万五千里也。地上四方之位。虽曰大軆不易。而其蹉进蹉退。必有寅变为卯。卯变为寅者矣。奈何曰不然也。盖地既运动则方位须以周天论之。夫周天通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以里计之则为一百七万一千里。于是分十二方位。则每方各为三十度四百十一分二厘五毫。而以里计之则各为八万九千二百五十里也。夫当地一面之游。极万五千里也。方位之蹉进蹉退者。不过六分之一。然则寅自不离于寅。卯自不离于卯矣。但其介于寅卯之间者。疑或有小过不及之差。然亦至微难见耳。苟非离娄之明。孰能觉之哉。曰䟽说云地与星辰。幷有四游。果如子说。则星辰亦将如地之游乎。曰地与星幷游。而其所以游则不同也。夫星圆而地方。方故其游也常不失方之象焉。圆故其游也常不失圆之象焉。今以春之西游言之。地之右面。每日直向西方者。为三百三十三里馀。而自立春至春分为四十五日。每日计之则如此。星则每日周天而进过西方者。亦为三百三十三里馀。及至四十五日。则地亦满万五千里之数。星亦满万五千里之数而止也。其于幷游也。何相悖之有哉。曰以常理论之。地与星之游。宜春东秋西。夏南冬北。而今却反之何也。曰阴阳之气。此进则彼退。此赢则彼乏者。乃理之常也。立春阳气用事乎东。则物之由东而之西者。是为阳之进而赢。而自西而言则又为阴之退而乏也。立秋阴气用事乎西。则物之由西而之东者。是为阴之进而嬴。而自东而言则又为阳之退而乏也。春分为阳中。秋分为阴中。中则盛也。盛则必反。春分秋分。自一岁之阴阳言。则虽未到极处。然以春秋之气言。则已到中半。可谓盛矣。故春分之后。西游者复退而之东。秋分之后。东游者复退而之西也。立夏立冬。夏至冬至。亦当依此推之。盖地游之说。本出于历家。然朱子既以为非凿空之言。则不可不一究其义。故聊作以此自考焉。

读朱子月中山河影说[编辑]

朱子曰。地在天中。不甚大。四边空。望时月在天中央。日在地中央。则光从四旁。上受于月。其中心黡翳处。乃地之影蔽者尔。地凝日之光。所谓山河影是也。朱子说止此。窃尝以是说验之。盖不必待月在天中日在地中而后。始见其然也。如上弦之时。日在午月在卯。月虽曀曀无光。而其中黡翳处。已露其半軆矣。及望前一二日。日未及西没。月已东出。此时月轮几皆圆满而所谓黡翳处者。其全軆宛然尽见矣。日月既同在天上。则未有地之蔽隔中间者。而犹乃如此何故也。盖日是火精。故浊明而外影。月是水精。故清明而内影。惟其外影也。故能照于物而不能受物之照。惟其内影也。故得日之光然后方照于物。而又能受物之照。然则所谓黡翳者。即是山河之影。自照于月中。而无时不然。无处不然者也。奚必待月在天中日在地中。地蔽中间而后始然也哉。譬如悬镜于壁上。而仰见之则室中之物。无不倒照于其中。此何待有蔽而然耶。且地蔽之说。终有所未敢晓者。若果地蔽中间。而只从四旁空处。透出日光。则虽以太阳之盛。其为光必不免凉薄矣。以日食时日为月所揜。而其光有损者推之。可验其然也。日光既如此。则月之所受而为光者。亦必不能恁他明朗矣。而今乃不然何耶。窃谓日之在地底也。不是日大地小。地包于日。如大轮之包小轮也。元来地阁在半天。而地之与日相距也。犹其与月相距也。观乎地月之间。如彼其至远。则可知地日之间。亦如彼其至远也。月令䟽云天直径三十八万七千里。上下正半之处则为十九万三千五百里。是地拒天之数也。夫既如彼其至远。则地之大者不足为大。而不能蔽隔日月也必矣。况地不足东南。而日月之左旋而绕地者。常近南畔而行。故嵩山是地之中。而日月行道。皆在嵩山之南。虽日月北游之极。终不能加乎嵩山之上。嵩山南十二度为夏至日道。以里计之则为三万五千一百八十六里有奇。日月北游之极。不能过此。是知日月之行乎上下者。常不及当地之一半矣。然则地之一半未足者。安能蔽隔日月于十九万三千五百里之外哉。此如张烛于五步之外。而隔扇于中间则扇不能掩烛者。非扇之不大也。以其相去之远也。扇烛之喩。朱子尝用于日月合朔之说。而正合于此取譬。每见月到天心。一色虚白。便是一个银轮㨾子。与东畔初升时。煌煌底色不同。而虚白之极。则所谓山河影。亦不甚分明。是乃日在海底。无所揜蔽。故能和水光上受于月。做个如此光景耳。此恐决然无疑也。或问月之光明。既有盈隐显。则所谓山河影者。亦当随此而盈隐显否。曰山河之影。自有盈隐显则有之矣。不必每每随月之光明而盈隐显也。何也。盖所谓月之光明者。以月之外影而言也。所谓山河影者。以月之内影而言也。外影者必待其直受日光。故其盈隐显。皆系于日之向背矣。内影者不必待其直受日光。故其盈隐显。初不系于日之向背。而与外影者异矣。此亦于镜喩可见。今夫置镜于屋下向阳处。则其光必倒射于壁上。而全面向阳则其光多。半面向阳则其光小者。便是月之外影也。若复临镜而验其照物。则无论向阳背阳。而物之见照一般者。便是月之内影也。但人在地上看月。只见其明而不见其魄。故必待外影之时而后。方验其有内影。其实外影自外影。内影自内影。不须搀合而混论也。若所谓山河影之自为盈隐显则有之矣者。如月面向外晦朔之际。则山河之影隐。月面向内望时月面固向内。而亦或合朔之际。偶当日在外月在内。而以其背叠日则其面必向内矣。则山河之影现。月面或半内半外则山河之影减。月面或侧向月之东昇西没。便是侧向。则山河之影斜。月面或向水月入海中之时。则水影多而山影少。月面或向山月在地上之时。则山影多而水影少。盖月常入海出地。周流一天。故山河之影。亦随而有面貌之不同。此理之所必然也。曰子既以山河之影。为月之内影。则夫星亦似月者也。亦将谓有山河之影耶。曰然也。凡物之清明者。皆有内影。而亦不关于其大小。盍观夫水乎。海水之大。亦能涵泻天光。一勺水之小。亦能涵泻天光。星亦清明者也。其必各随其分量之宽狭而受山河之影也。亦不难知矣。但星小而远。故不可见。既不可见则亦可阙而不论也。

鲛人解[编辑]

绝海之南红衣可佳之间。水深无量而多异鱼。鱼之为族。非鳞则介。而乃或有倮毛羽之属焉。诚异哉。其倮之中。又有头目手足之似乎人者。是又异之异者也。渔人尝得之网中。惧而放诸。归以问名于余。余曰吾未见其状。不可知。然以书征之。必鲛人也。渔人曰鲛虽似人。不离乎鱼。而乃得人之名。不亦不可乎。曰奚不可也。夫斲石刻木铸金而为之人。则必号曰石人木人金人。彼禀人之形于天而有知觉者。反不足得人之名耶。曰既曰禀人之形于天而有知觉。则遂没鲛之名而直谓之人。不亦可乎。曰奚可也。人与鲛人之不同。正以其知觉之不同也。夫得食而饱。逐流而游。乐焉而自得者。鱼之知觉也。知伦常之固有。识礼义之当然。行之而不失者。人之知觉也。彼徒有鱼之知觉而无人之知觉。则乌可以有人之形而直谓之人乎。由是而言则人而不知伦常礼义之为重。而但知饱焉游焉之可乐者。固无以自别于鱼之知觉矣。甚或穷其饱游之欲。至于灭伦常悖礼义而不知止。则又鱼之知觉所未之有者也。其亦不可以有人之形而谓之人也明矣。故孟子曰。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辞让是非之心。非人也。是则幷与人之名而不许之矣。夫孰若鲛人之以鱼之知觉而不失人之名也哉。渔人喜曰吾今而后。知人之所以为人也。

次忠儿思亲词[编辑]

维父与子。天性之伦。曰慈曰孝。寔出自然。一日不见。思念切至。矧尔六载。邈焉千里。一者之来。汝愿也宜。岂徒汝愿。吾亦愿之。奈此鲸涛。舟揖路艰。瘴雾冉冉。蛇虺蜿蜿。惧汝冲弱。莫能堪处。忧恤多端。促书止汝。以余怅想。知汝落莫。两地情理。吁哉可戚。然子之孝。在大匪小。承颜䟽节。軆志实事。其志维何。欲汝为善。课业是勤。威仪是慎。无忝所生。夙夜敬止。守我祠宇。持我门户。父心欢悦。不面犹面。尔欲孝耶。盍于是勉。

棘中偶书自警[编辑]

余谪黑山之四年己亥。朝廷栫之以篱。篱之闲止于檐下。始治篱颇致牢不泄水。岁且久。地多大风。其细木次第剥落。惟有大木以维持之。苟匍匐伛偻而出。则无非可出之所矣。余乃倚篱而叹曰。篱闲之内外。不过以一寸间而其视之也。若水火之不可蹈。举足而足自不敢出。非心之戒足勿出而后不出也。此其故何哉。特以君有命。使之勿出焉尔也。此既然矣。则天下之事。皆可以此而类之也。夫天者大君也。义理者大篱闲也。如曰非礼勿视则视之闲也。非礼勿听则听之闲也。非礼勿言则言之闲也。非礼勿动则动之闲也。是皆天有命。使之勿出焉尔也。孔子知天命者也。故指其闲以告颜渊。颜渊畏天命者也。故守其闲而终身不出焉。今之人。只知君命之可畏。而不知天命之亦可畏。只知篱之闲不可出。而不知义理之闲亦不可出。岂以君近而天远。篱之闲易见而义理之闲难见也耶。诗曰上帝临女。夫岂远乎哉。孟子曰道若大路然。夫岂难见乎哉。

记梦[编辑]

庚子季秋二日夜梦。余至一处。有一人披示一幅两图。图各写人像。一则闭眉合眼。兀然静坐像。而旁书正心图。一则清目整容。俨然端拱像。而旁书修身图。余指谓其人曰。正心乃静时存养之事。修身乃动时省察之事。故两图之不同如此矣。又其图左方。列书大学条目。诚意则曰诚意。修身则曰修身。而独正心改作防意。余又指而言曰。防意者祛有所之谓。而祛有所。即所以正心也。则正心之换作防意。亦不妨也其人似信似疑。而无所答。既觉而思之。余方温绎大学。于正修二章。颇费究索。昼之所事。夜梦固也。而其论正心图之说。有异乎平日之见。殊可笑也。夫心者。一身之主也。其湛一虚明之軆。贯乎动静之时而无不存焉。则其有不存焉者。亦必无间于动静之时矣。故君子存养之工。要当通动静之时而无所不用其力。使其不存焉者。反乎无不存焉耳。若存养之工。只在于静时而不通于动时。则是其静时则存焉。而动时则不存焉。乌可曰无不存焉哉。况人生世间。动时常多而静时常少。则必其存焉者什一二。而不存焉者什八九矣。以此而接天下之物。应天下之事。其能中节者几希。而方寸之间。常不免躁迫纷扰颠倒迷惑之患矣。动时既如此。则向者静时之存焉者。今不可复保其存焉。而终亦通动静之时而不存焉而已耳。所谓存养之工。果安在乎。余故曰正心者。存养之事而必无间于动静之时也。然此非余之说也。乃我寒涧先生之说也。非独寒涧先生之说也。实亦朱夫子之说也。朱夫子曰。人之身心。动静二字。循环反复。无时不然。但常存此心。勿令亡失。随动随静。无处不是用力处矣。又曰所谓涵养工夫。亦非是闭眉合眼。如土偶人然后谓之涵养也。只要应事接物。处之不失此心。各得其理而已。此岂非正心通动静之义乎。平日稽之方册。闻之师席如此矣。而梦中之言。乃反如彼。抑独何哉。恨不直破正心图之非。而合之于修身啚。以兼存养省察之事也。不然则语之曰存养之事。固无间于动静。而所谓心軆者。必立乎静而后行乎动。则静为根本而动为枝叶。培其根本。正所以达其枝叶也云尔。则庶乎其可耳。至于防意之说。所谓意者即私意也。有所之病。亦可谓之私意。而私意之称。本非但指有所。则其以祛有所。为防意者。亦见其泛而不切也。昔杨龟山梦语人以齐王好货好色之说。而朱子称其所存之正。今余所梦则若是郞当。此可知所存之未正也。余窃愧焉。梦之翌日。书于玄洲棘中。

记与朴君麟瑞问答[编辑]

余于丙申九月。谪来此黑山岛中。上命榜示贱臣三大罪于中外。使愚夫愚妇咸知其为大不忠也。自此罪名转辗增深。遂为通天地亘万古。穷凶极逆之巨魁。于是三司言事之臣。逐日执简诣阁。大臣近臣或箚或启。卛请亟置诛典。上尝命遣刑官莅斩。旋命赐之死。又旋命拿鞫。卒皆寝然。请者之言。愈益严且急。当是时。余之朋交宾客。莫不骇然反走。声言斥绝。过余门者辄缩颈竦身。睨而不敢视。无怪其恒情然也。独朴君麟瑞者。尝仕军门。即弃将牌。从余于谪。与余冒瘴疠茹恶草。相守屡岁不去。余疑君不娴文字。不知上所命榜示三大罪及通朝䟽启之论以逆律者。乃为之略诵说使之去。亦不去。以是君姓名。日腾倒朝廷上。凡时人之谋害余者。必先谋害君。君闻之夷然也。己亥荐棘之日。金吾郞洪丝浩知罗州事。朴师沃受国荣风旨。执君去。拘囚罗狱数月。会国荣势衰将去。不究竟其事。君由是得脱复入岛。余谢之不复留。则既去复还。岁必五六至。屡危风波而不顾也。国荣既败。当途用事者谋害余及先谋害君一如前。其党朴祐源师沃之子求为湖南巡察使。即遣兵官至岛。录去人往来谪所者。又多设讥伺于中路。知朴君行过。于其归也。嗾守灵光郡吴大益发校卒逮捕。搜其行李。夺取余所抵家中书缄。押君至郡庭。郡守问曰。汝于龟柱为何人。而敢与之相通也。独不闻大义灭亲之语乎。君即张目仰视曰。我本其家门下人。自少熟知令监。居家孝友。向国诚忠。故虽知其罪名之至重。而不忍相背。自初随来谪中。期与同死生。奚但相通而已哉。郡守怒曰。龟柱乃国之大逆。假令有尾孝之行。亦不足道也。而汝犹敢称以令监。是汝亦有凶心矣。且今所夺家书中。若有㐫言。则汝当奈何。君对曰。以令监忠心。而家书中反有㐫言。吾知其必无是理也。如或有之则吾请伏眼不识人之罪。须即坼见其书也。郡守益怒曰。汝之㐫言。愈往愈甚。今当具报巡营。穷刑严讯。如是而汝犹不服乎。君略不动容。徐曰吾死且不避。穷刑何敢辞。虽万被穷刑。所言不过如是矣。若必欲锻炼成狱。酷施桁杨。乘其精神之迷乱而勤受诬供。则是乃做出士祸之心。非吾所知也。郡守知其不可屈。命着以大枷。幷锁其手足。下之狱。又使兵官吏属及守狱罗卒。日夜诱胁君不已曰。本官方论报巡营。巡营必欲得岛谪情节而后已。则将加子以周牢。周牢恶刑也。非人所可堪。子其死矣。可不哀哉。君即正色厉声曰。今日之事。我岂不知。曾闻巡伯在京时。与其侪流五六人聚首密议。啚杀我令监。今所以迫胁我者。盖欲使之诬引令监耳。然我尝仕军门有职秩。异于贱隶。非巡营本官所当私自处置。惟愿亟申朝廷。自上差设鞫亲问。则我自有所达之语。其死其生。一听圣断而已。不必以周牢恶刑相恐也。仍仰天莞尔而笑曰。孔子云公伯寮其如命何。我令监死生。自有命存焉。灵光郡守,全罗监司其如命何哉。闻者莫不失色吐舌。巡伯竟密启龟贼。使门客往来通私札。仍上其所夺书缄。上坼书亲览。知其无他。遂置勿问。朴君由是又得脱。又复入岛。余使近前而告之曰。昔陈了翁先生编管台州。知州事石悈希时相意。送兵校搜公行槖。执公至庭。大陈狱具。胁之以死。公略无惧色。抗声叱责。千载之下。想见其直气之凛凛。今君之事。可谓无愧于此翁矣。然朱子门人尝问了翁与刘元城处义孰上孰次。朱子以元城为上。其意岂不曰天下之事。中则必正。正未必中。以处患厄言之。其推分任命。直受不较者中也。而正在其中。其危言抗志。无所挠屈者正矣。而或逊于中也欤。君平日好善如渴。趋义如奔。吾安可只许其所已能而不勉其所未至乎。抑君闻此言。内必不服曰了翁之对石械。为自己而言者也。吾之对灵光守。则为所事之主公而言者也。事之公私既不同。则正中之辨。亦宜随此而异也。此固似然矣。然凡人相知。贵知其心。知其心则必同其所愿。吾本无似。了翁,元城。俱不敢拟伦。而乃所愿则学元城耳。吾之心既如此。则君亦同我之所愿。而学夫元城可矣。岂必费动声气。击发阴谋而后。方为快于心而尽于所事者哉。朴君曰唯。因记其说。以俟识者质焉。壬寅元月五日。书于玄洲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