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同春堂先生文集/卷十五

维基文库,自由的图书馆
卷十四 同春堂先生文集
卷十五
作者:宋浚吉
1682年
卷十六

[编辑]

与李重卿相吉○甲午[编辑]

一念不能忘。汩没病忧。未遑就访。耿耿而已。似闻执礼太固。将未得支保云。惊忧不可言。居丧尽礼。岂非美行。其在亲旧。孰不歆叹。而愿成其美。但以哀弱质。如不自量。而徒欲从礼。则恐是灭性之道。圣贤所训。不翅明白。须善自护。无致伤生。以期终孝。千万之望也。不宣。

答李重卿兼示金生守焕○戊戌[编辑]

料外得佥书。惊慰不可言。况闻泮寓学履匀胜。益以为喜。仆衰病日剧。馀生凛凛。而陞擢之典。又此混及。愧惧不知所为。尹疏。良可痛骇然。自有朝家公议。君辈何必为越俎之事。以益其闹耶。切勿妄论。惟静默读书。区区之望也。士悟,而重。相继沦逝。痛矣奈何。不宣。

答罗远而星远○戊子[编辑]

续见情书。知春煦侍学佳胜。慰甚。仆病无稣意。搬家入山居。为静调计。益思前冬相守之乐。人世好事。可暂而不可久。奈何。病儿久旅。专荷君辈扶持。得以支过云。良喜。令侄欲与同归。尤企。千万只祈勤勉日新。多在山房。恐是上计耳。

与罗汝翼明佐○戊子[编辑]

昨便忙甚。不及书。为恨。即此岁暮。不审阖中诸况如何。病馀果无他患。得以读书否。恋念不能忘。此间依昨。奴奚适为濂侄昏事陪往。仍令往候起居大府前。昨才奉书。故今不别候。馀祈勤勉。似闻镇岑太守欲弃归。造物者若令君叔侄学书。则大府必得此县。然世间安有如此好事。不敢望也。不宣。

与罗显道良佐○甲辰[编辑]

伏闻襄事已过。北望悲陨。无以为怀。岁序忽换。想哀孝心益何以为堪。侍奉孝履。其得支胜否。一念耿耿。前岁先大人录示哀伯氏及亡女行录一通。俾撰墓表。而不忍下笔。迁延未及于先大人在世之日。念来痛割。其所录。曾置箧中。今欲捡出商量。而穷搜不得。想必见逸于迁徙往来之际。益可哀恸。其草本如在哀家古纸中。幸须搜出录示如何。不宣。

与罗显道乙巳[编辑]

伯氏墓表。请之尤台。昨始构来。时未及往复改定。而适值营便。姑先付示。其石更加磨正。且约工人岁翻即始役如何。石样若见示。则吾或可写送。而亦有所不忍矣。

答罗显道己酉[编辑]

美村之丧。惨恸亡极。此系时运。亦复奈何。今日榻前。另有嗟惜之教。勤恳甚至。令人益切悲感。师服。似载于疑礼问解中。而此无书册不得考。须详考以行之。记得昔年似用白布巾熟麻单股绖白布带。而亦未能细思耳。只此。

答罗显道辛亥[编辑]

左右所作文字。此实学者之文。读来不觉歆叹。所谓循之而上。有无限好事者。窃不胜欣企也。

答罗显道壬子[编辑]

料外耑使至。承知新正侍奉阖履益茂洪休。区区攒贺不能已。所托文字。岂敢暂忘。乐静之志。亦经营阅岁。两事长在心曲。而只缘衰瘁日甚。神思消落。把笔遣意。如运秃帚。虽有所构出。实为大方家所讥疵。以此惭愧。先辈状德之述。尤不敢率易。左右勤恳至此。而尚未奉塞者。意实匪它。然赖天之灵。得以迟死数年。亦岂无意到之时耶。吾亦不敢自期。悲哉悲哉。不宣。

答李士修思永○庚戌[编辑]

日者潭上之会。甚乐也。别来每不敢忘。料外承此耑问。就悉比间官况佳安。慰喜亡已。仆再昨回舟到家。明间欲往沙山。而适有缌功之惨。悲挠度日耳。各种珍贶。皆出至悃。感喜非寻常。秋露适及垂尽之际。尤幸尤幸。不宣。

答李士修庚戌[编辑]

悬恋方苦。承此耑问。就审陡寒侍欢政履匀福。慰不可言。各种珍贶。轸念恳曲。岂不感荷。第既归家。粗有庚癸之资。则与左右所惠之意相违。以古人辞受之道言之。似不当受。而不敢为不恭。留作后日之用。可笑可笑。雪寒甚加爱。不宣。

答洪宽甫硕普○戊戌[编辑]

今日不得见。方以为恋。书至差慰。当归酒。甚喜甚喜。且有感于其名。归思一倍。无乃赠之者亦有意思耶。㰤㰤。窗暝草谢。

答赵光甫持谦○辛亥[编辑]

浚吉涕泪言。自失先大监。身无所赖。心若有痴。惟愿遄化。相随于泉下而不可得。思欲频数通问于哀座。以续旧好。而路远便稀。虽遇便。阿堵常苦。书疏甚懒。亦未果也。有时思来。北望雪涕而已。不意递中承拜哀惠札。满纸情辞。令人悲咽。仍想庚炎歊赩。孝履起居神相支持。稍以为慰也。书中说梦。益不堪怆感悲涕。此事岂敢少忽。而窃覵先大监之意。常欲得佳兆迁奉。故谓于大计既定之后。方可撰成也。今承哀示。不觉戚戚于中也。稍俟凉生。收召魂魄。庶副幽明旧约。岂烦哀远劳申请为哉。可休虑也。惟冀馈奠之暇。益究儒家事故。以承先业。不宣。

答洪叔范得禹○丙午[编辑]

续承情书。开慰十分。况闻大夫人旧患已安。益切欣贺。岭疏之出。实关时运。幸赖天鉴孔昭。痛辨邪正。无复馀蕴。此岂但吾辈得保首领为幸而已耶。闻君作疏头。心甚不安。其文出自何手。而批辞又如何。漠然无闻。不堪郁虑。想两殿动驾已有日。而凡报苦未闻。大府必随驾。而左揆老爷。大病未稣。依前留都耶。伯氏随驾耶。幸须示之。吾方拟进待罪疏。不敢为起居行宫计矣。只此。

答洪叔范壬子[编辑]

栗谷先生迁葬事。曾已与闻。但向年仆差祭宁陵而归。榻前力陈堪舆家事虽未详知。而迁陵则决不可云云。于君既如此陈达。则于师又何异视焉。此吾所以难言于坡山事也。以是每以不知。答李厚莳之问。使禀于他处以行之矣。

答赵子直相愚[编辑]

便中得书。喜知新春侍欢学履神相增福。欣贺不容言。仆衰病添龄。只益悲慨。奈何。所谕令侄记行文字。仆何敢辞。只以年衰文拙。亲旧间如许忱请。一例谢却。然试以状草投示如何。当加商量也。不宣。

答尹体元以健复元以性○己酉[编辑]

伯氏交臂之恨。仲氏江上之别。令人耿耿不能忘。不料情书远及于湖山千里之外。惊慰之至。不可容喩。仆幸蒙圣恩。好归乡居。从此虽即溘然。无憾矣。写役何敢忘诸。然当俟天时稍凉。方可把笔尔。千万只冀益加珍勉。以副相爱。

答闵士昂泰重○己酉[编辑]

病客一念。每在于君边。情书忽坠。就想新元侍奉学履增胜。欣慰不可言。仆尚此淹滞。病日益甚。昨冠翼儿。且将行醮。而君在远地。凡百不得相议。恋念而已。不宣。

答高汝根晦○丙午[编辑]

山斋电奉。至今有馀情。便中承拜远书。就想年来处静勤业。且资彊辅。不胜瞻羡之至。仆衰病日剧。无复言者。远路过从不易。但祝日新富有。以副相爱之望。不宣。

答李汝九箕畴○戊申[编辑]

向岁得接英眄。迨不敢忘也。不料华问远辱。寄意郑重。玩而复之。慰喜非寻常也。今世英材亦何限。而举皆汩没科臼。鲜有留意于此学者。吾左右妙年佳质。能知轻重取舍之分。奋迅劢往之意。溢于书辞之间。毕竟所就。何可量哉。只望日新又新。秀而能实。岂胜幸甚。如仆者。鼎器已败。丹成无望。古人所谓善吾生。乃所以善吾死者。难可期于此生。宁不悲哉。相去远。无由面晤。临纸驰情。不宣。

答李汝九戊申[编辑]

浚吉白。不意凶变。尊祖妣夫人奄忽违世。为之惊怛不能已已。乡居穷僻。修慰不克以时。递中先承惠札。满纸缕缕。实出寻常。三复感叹。若失沈痾所在。仆昧于摄理。才经累次毒疟。继患暴泄。真元摧剥。有似垂尽之状。静俟命物者处分。亦复奈何。平昔相期于尊堂叔司谏公者。实非偶尔。而不料天不慭遗。独使老拙在世。每念之怆悢。然非为私恸也。诔语诚不敢负。亦不欲以文字入送于京洛。早晩当卒为之。以遗其诸孤也。不知葬事已襄否。每想左右盛年美质。彊志笃行。末路岂易得也。倘能劢往不已。则吾道岂不幸甚。不宣。

答李汝九庚戌[编辑]

从来此学。为世讥诮。而左右励志如此。每得华翰。令人为之歆耸。只望以真实心地刻苦工夫八字。为受用强勉之资耳。尊先世家乘。已刊否。一通乞寄示之。

答闵茂弘镇夏孺文镇周○庚戌[编辑]

料外承佥书。喜知彩欢佳庆。慰浣不容喩。仆衰病日剧。自知朝暮人。奈何。墓额大字。忘拙写去。佥可精加润色也。不宣。

答蔡生之沔○丙午[编辑]

耑书惠问。风谊勤挚。为之感叹。岭儒云云。承示始知之。良可怪骇。庆州之弑父。安阴之弑兄。续发于一岁之中。此实岭之大变。而诸人不此之忧。乃反汲汲附会于尹善道馀论。可哀之甚也。不宣。

与张生文炯○丙午[编辑]

别怀凄怅。久愈不能已也。不识千里单行。其能无事得达。侍奉凡百。佳安否。恋念尤至。仆病状依昨。生意索然。更会未易。只祈日新富有。以副相爱。圣学四册印至。用拙笔书篇目以去。果能着力于此。则一生受用不尽也。不宣。

答朱生[编辑]

曾闻左右偶有心恙。常以为虑。承此别纸所示。亦似不是平常意味。切愿扫却多少杂念。日间闲坐静室。唯以古人平平存在略略收拾为意。毋求近效。毋忽远图。从容闲静。优游厌饫。则日往月来。必有其益矣。惠贶愧领。墨椒梳。忘略为报。

答郭直卿宗干○丙午[编辑]

书来知客况支胜。慰不可言。殿讲若得参则何幸。然淹速有时。不须太关心也。凡百慎重。不宣。

与元凤来梦翼○庚戌[编辑]

别后怅然。即辰。侍奉如何。吾舁病携幼。昨昏始得到家。艰辛百至。浩叹而已。遥想三冬学业。必不如沙山静地之为稳。君可自思。勿贻穷庐之叹也。不宣。

答柳集仲成运○戊申[编辑]

累蒙辱访。方愧无以副盛意之万一。兹承损惠长笺。缕缕勤恳。益用感戢。不知所以为喩也。足下妙年志学。奋迅如许。此实末路流俗所未易见。而求道于盲。悚怍尤至也。如仆者。衰颓已甚。去死匪远。真所谓自救不给者。奚暇有助于人。良愧良愧。然亦尝闻诸先辈长老。初学读书。宜以小学,四书,心经,近思录,朱书等诸书。循环熟读。日往月来。自有契悟开发处。此即读书之要。而格致诚正之目。先儒之说。明白的确。无暇后学一二谭矣。昔有人问其师以操心之法。其师出示其掌云。有物于此。握则破。不握则亡。此即存心之要。而古人有言曰。思之思之。鬼神其通之。非鬼神通之。心自通也。愿足下以此加工。勉勉不已。无进锐退速之患至佳。不宣。

答柳集仲己酉[编辑]

途中得书。知所患尚尔。是何疾病之多也。深虑深虑。唯愿慎摄遄效。尹吉甫先我而逝。每念之嗟悼而已。尊德性道问学博文约礼等工夫。自是千圣旨诀。更有何疑。况朱子之说。自有定论。唯望足下勿疑勿怠。使博约两至也。屏人事捐书册。专精神近医药。古人调养之方也。愿依此用工。治心调病。无过于此也。二大字。此等墙屋标榜。无益于事。何必汲汲为也。且方向松楸。匆匆未副。容俟他日也。不宣。

与李士夏晩昌○壬子[编辑]

南乡霾热。侍外学履清福否。恋想悠悠。吾自暮春得死病。尚未脱危境。闷怜奈何。君妻母率其子女。来会于此。如得君相见。何幸其能来访我否。为企。不宣。

答李同甫喜朝○辛亥[编辑]

一念瞻恋。何日而忘。日者递中。承拜哀惠札。仰审满纸情辞。感念幽明。悲慰不胜言。信后岁序忽改。远惟孝履侍奉神相支胜否。耿耿尤切。曾托文字。何敢忘。但欲于一时间。读得数卷书。俟有意思然后把笔计也。而往岁秋冬。实无一日少安。以至于今。尚伏枕席。神气澌苶。如将就尽者。似此病状。岂有意緖可及笔砚间耶。倘得少间。敢不图副。不宣。

答宋子文尚俭[编辑]

顷奉极依依。书来稍慰。况审有久留读书计。校宇新构。无人入处。君今始之。尤以为喜。须勤读日有新功。副此相爱之望。仆病状日甚。儿子不得与君共处。尤闷尤闷。不宣。

答宋子慎尚敏○戊戌[编辑]

屡见情书。良慰。别后怀况。闻负笈师门。益慰此情。更须勉励。以副相爱。吾尚此未归。忧惧百端。终亦大狼狈已。奈何奈何。不宣。

与宋子慎庚子[编辑]

君参生员试末端矣。吾门吾乡。无一人得参者。而最末得见君名。惊喜之至。尤不可形说。但以君多病。才归。何以又趁唱榜上来耶。深念。馀俟更奉。不宣。

与宋子慎[编辑]

阻久恋深。调况近如何。吾今入山居。愿与君同栖。未可趁数日内惠然耶。为企。不宣。

答北松院儒[编辑]

示事事体实甚重大。蒙陋不能详知。但以臆见言之。佥教亦自尽好。若初不为之则得矣。今既累年奉享。何可遽尔迁撤耶。礼所谓有其举之无或废之者。无乃指此等事耶。况以此地邻近耳目所及者言之。公山之孔岩书院。亦奉享朱子。砺山之竹林书院。牛,栗两先生若静,退两先生俱非杖屦所及。而皆先后奉安。今于此院之事。虽未知其稳当。而亦不可以猝变。只望更加商量。熟讲而善处之。不宣。

答玉成院儒[编辑]

抱病穷山。岁华又晏。旧游之感。每切于中。谁谓佥翰忽及此际。就想方会玉洞。有事遗编。慰浣之至。不觉神爽飞往。奉承下风。以相斯役。固鄙生职也。积病垂死。奋飞无路。愧负幽明。只怜赋命之奇薄。苦事苦事。书牍答问。果有所藏。如教奉纳。誊写讫。元本见还为佳。此外又有礼问答一小册。而迺是随手箚录。觉甚衮杂。必自家把笔。方可汇钞。而病中精力。实未易办。幸留卷末空行。以为他日塡补之地如何。不宣。

与人失名[编辑]

文义。有士人柳兴龙者。以孝行经学称。又能善教导人。门生受业者殆四五百人。其间或有决科立名者。顷年县官。闻其行于朝。同时旌褒者亦多。已死者或赠官。存者或除职。此人以除职启下。而旋即死矣。诸生似将有报祀之举。而又记己丑年间。吾门有孝子宋时昇者。未及受职而死。正亦如此。洪大而令公为铨郞。许令赠职。宋公曾经引仪。故赠以持平矣。此人有将仕阶云。倘以相当职许赠。则身后事。于渠何与。而褒崇学行。耸动士子。所关非细。幸乞周旋也。

答人失名[编辑]

承拜台覆。慰荷无已。弟之情势。以兄而犹未之详。信乎世间知己之难也。弟生平孱疾。待尽松楸。入京从宦。梦寐之所未到也。只缘先朝累岁征召。不得不一谢陈情。而初但为旬月往来之计而已。既承留侍两筵之命。未免少迟。则先朝亦只畀以侍讲之任。未曾授以机务。此实上下之间俱得其宜。而厥后累授以重任。强责以所不能。无它。尤台之故耳。弟虽迷暗。当初岂不知其无益于国。而有害于身。毕竟为大狼狈之归也。弟之自计。速归善死之外。岂有他策。而尚此迟留。逡巡于群讥众谤之中。此岂弟所愿。而亦岂得已而不已乎。然置之闲地。责以侍讲。如先朝初间之待之。则弟犹可静调疾病。收召魂魄。有见有怀。随即入告。庶或有少裨。而如或复置之剧地。责以所不能。则无宁逃遁而去耳。安可复以已试不能之身。更当所不堪之任乎。设欲贪官。病亦难强耳。

答人失名○乙巳[编辑]

伏承台前后示教。不翅详悉谆复。感荷之至。实非寻常。伏见元子资质岐嶷。礼貌闲习。无少欠缺。喜庆之极。自幸今行为不虚矣。初入。元子先已降立阶下。揖让而升。相向再拜。内官先已言暂时对坐之意于下吏。故拜讫。相向而坐。仍问曾闻读孝经。其果连读否。元子无答语。又问连续写字否。元子答曰唯。仆又曰。自上曾下教以先相见者。数番连入侍云。后番当又入侍。其时则不须具盛服。可任便安坐。读书或写字为宜。遂起出。元子降阶相送矣。

寄子戊寅[编辑]

往后果能勤勉。不比在家时耶。我无他子。膝下惟有汝一人。而割爱远送。诚出于不得已。若于今行。不勉学不作善人。则更无所望。他日何颜归见病父耶。勉之勉之。毋忝父师之训。至佳至佳。汝之粮馔衣服。汝母备送云。论语初卷及吐释。亦送之。时正郞往学于慎独斋门下

寄子戊寅[编辑]

城主所传书。见之为慰。即今果能无恙受学否。送汝之意。不专在于读书。动静言行之间。思有以一一法之也。黄秀才何日当还。黄虽还。汝须坚坐读之。勿生思家之念为佳。秋衣灯油送之。黄秀才名世桢

寄子戊寅[编辑]

消息不得续闻。果能无恙受学。不至怠荒耶。汝之前后书皆见之。诗作似稍进。为喜。然病父所望。不在于此。日望汝役身于礼。以作善人耳。箴铭之写。病未之能。着实功夫。正不在此。此等事。亦不愿好着耳。笔墨各一送之。惟望勤读。

寄子己卯[编辑]

昨日极暑。何样行李。忧念不可言。千万慎之。礼节之间。亦须提掇精神。详缓拜跪。毋或轻遽颠跌。以失容仪。其处什物。虽或满前。非惟勿出欲之之言。亦勿萌欲之之心。惟读书如嗜欲。毋忝尔所生。实病父区区之望也。正郞聘于乐静赵公之门。赵公时为晋州牧。

寄子己卯[编辑]

续见书。知大礼好过。喜幸不可言。此间大都依昨。可勿念也。汝血气未定。人事未成。直缘我积病垂尽。有此早婚。思之愧惧。凡百。惟汝外舅氏之教是遵。且慎眠食。毋贻我忧。病父区区之望。此外无他。暑气渐毒。如或戒行。益慎益慎。

寄子庚子[编辑]

前后书皆传到。此间十六宗家行焚黄。十七时祀。十九吾家行焚黄。廿日时祀。皆已好过。老眼赖眼镜之力。仅得亲自改题。虽不精好。犹愈于倩他手耳。

寄子庚子[编辑]

凡论人。必当其情罪。然后彼亦心服。切不可过中而激恼增闹也。古之朋友。偲切琢磨。交修不逮。今之朋友。一言不合。便发心恙。不知此何气象。吾所未解也。汝须十分慎旃。无上人口至佳。

寄子庚子[编辑]

韩家启蒙要解。此处无之。甚可怪。讲院诸册中。无乃混藏耶。其时似以书筵进讲之故。置留于讲院。须招秦善国,龙处海两吏细问之。其册即是写件。而模㨾则广而短矣。此意幷言而问之。若失则极可惜。

寄子庚子[编辑]

前后书皆得见。知汝入对。得蒙天语丁宁。荣感之极。不可形喩。老病退伏之臣。荷圣念至此。感泣之外。复何言哉。此间闭户雪山。神思索然。自觉衰耗日甚。似非父子远别之时。岁后决意率家而归。恐得之矣。

寄子庚子[编辑]

即者。伏承圣上委送掖庭人。赐送诸物。感泣之外。罔知所措。因其人归。付此书矣。昨日别将叔来见。见其全无所衣。不胜愍恻。吾所坐毛浮给送。使作袴以着矣。山羊小衾。其处如无所用。便中下送为可。

寄子庚子[编辑]

思诚疏得见之。良可惜。此令心恙好胜。天禀固然。而众抑则必扬。众扬则必抑。又是渠自来病痛。且渠与彼平日有少契分。不知其恶以至于此。慨叹奈何。如谓其疏诋斥吾辈。则其本情恐有不然者。疏中云云。无非平日与我相对相勖之语。庸何伤乎。但欲使我视尹疏如洪以龙之疏。则其权衡不精。而论尹数行语。大段错误。本源之不明。何故至此。良可怪也。但所痛者。思诚之竭忠尽悴。死以为期。实有人不及知而我独知者心常敬服自以为不及而今乃做错如许。疵谤溢世。狼狈而退。此非渠之不幸。实时运之不幸也。大谏疏。以亡状小人目之。实甚冤痛。深恨其下字之过当也。

寄子壬寅[编辑]

近见年少诸学士。务以清议自持。岂胜叹赏。今日。朝廷无此。则益何所恃。第想某人挟奥援。狱事将翻。则诸公可谓狼狈之极矣。盖其辛勤费了多少论议。毕竟唯为与本房相表里之归而已。岂不可愧可笑之甚。昨对金永叔。正说如此。渠亦已先自悟矣。盖某人之亡状。某人之至冤。诸公非不明知。而犹汲汲一切以扶彼而抑此为务。何耶。无乃不免为清议好名之心所使而然。而造物者好事。故遣本房。弄溷于其间。使诸公自为悔悟而有所转身也耶。此事出场。虽未知如何。而设令咸得大何。犹将含笑自幸。而于诸学士。亦不可谓非幸矣。但大可忧闷者。国事也。然诸公之有所左右者。终始不翅峻截。则自上岂不以为一世公议如此。遂回天意也耶。人皆曰狱翻。因本房。而鄙意则非因本房。实因诸学士也。诸公当自受其咎。切不可谓上偏听本房也。如何如何。至于洪台事。则尤可痛骇。其间小小曲折。皆置不论。国家诚不可一日无此台。而若不免遭谗退斥。则国事将税驾于何地。诸公清议。恐将于此处用也。杨牧来言受令将欲有所为云。不知已发否。未保其果皆当理。尤不堪忧虑之深。某人之初因风闻发论不妨。至其避辞则已甚。至于今番则亡状莫甚。乃是诬告者流。国家之置台官。岂令渠挟私构诬人耶。诸公每许以言事台官。无乃自辱台阁之甚耶。朝家处置之失。宜固有之。然岂咸之所尽知耶。以此皆咎咸则恐冤矣。时李尚书一相被台参。洪台即沂川。

寄子癸卯[编辑]

书至为喜。归事不如速决。即今相聚为好。他日事。何可计耶。吾昨到桥茔。参告事参礼。夕归于家。盖拔出旧表改磨。而刻小文字于后也。尤台主之。或欲令汝用八分写之云尔。

寄子癸卯[编辑]

养老之日。适值大风。诸老人无乃有致伤者耶。殊可念。不知会者两班几人。常汉几人。酒馔不至太埋没耶。未参者须以某物送馈。此亦已思否。正郞时宰尼山。设养老宴。

寄子癸卯[编辑]

黄山果已往返否。知旧会晤虽幸。而言语之际。易多妄发。为汝深虑也。

寄子癸卯[编辑]

礼官所询诸纸送去。须誊留示诸丈。原本则即还之为可。盖大典续录。既令县学祀我国诸贤。则圃隐以下。虽不及载录于续录中。而当初必自朝家。分付并祀于县学。故两南诸县无不祀之。如堤川。亦并祀东方九贤云。而如怀如燕。则只祀薜,崔,安,郑四贤。其故何欤。极可怪讶。不知尼,连,恩诸县。则如何云耶。须问示之。此后诸贤儒请并祀之举。恐不可已。可与诸丈议之也。且延平李先生。未参于从祀之列。诚是怪事。吾欲于疏中及之。亦未知如何。乱帙中。适得大典大文抄书者。此即先府君作宰时常爱看者。须熟览为可。

寄孙炳文丁酉[编辑]

见书知好在读书。深喜此处皆安。汝之外舅氏。汝须父事之。惟其教是从。极可极可。炳文为李公翔女婿

寄孙炳文己酉[编辑]

奴来见书。知好遣。为喜。此间亦依旧。汝弟顷已加冠矣。祀事须敬慎行之。

寄孙炳夏壬寅[编辑]

汝慈无事下来。慰喜不可言。但想汝独留。无聊之怀。深念。须以读书为业。得味于此。则馀事皆可忘之矣。

寄孙炳夏癸卯[编辑]

见汝初六书。知霾热一家均安。喜甚。吾仅遣。韩庶尹父子在其邻。须频往拜之。且请学勤读为佳。东溟前。亦往拜。同春堂记。或四六序。何不制送耶。以吾言传告为可。宋监役病。亦可往问也。馀外切勿出入。静坐读书习字为望。

寄孙炳远戊申[编辑]

别后一家安否如何。恋恋。吾初三午后。入觐行朝。即蒙赐对。初四扈到素沙。落后留调于吴进士家。初八。始到天安。拟向公山。而雨势如此。故姑迟之矣。自上使之入京。甚勤且恳。承旨史官连至。而终不得奉承。惶悚亡极。尤台入对。以为蒙递。则当随驾。不然则将逃遁。上不得已许递。方入寓东湖云。春宫患疾。大槩向歇。而犹未及复常云矣。子文好留否。汝辈须十分勤勉。谚书不及为之。

寄孙炳翼辛亥[编辑]

恋中见汝十四日书。知汝好遣。深喜深喜。此处亦安。政府柴。汝何可受之。幷其单子勿受可也。汝须定心坚坐。勤勉读书。

寄外孙闵镇厚,镇远辛亥[编辑]

见汝兄弟书。知汝辈侍父母好遣。可喜。吾亦好在耳。观儿所作诗。惊喜。然富有多积为上。科场不必汲汲为也。观镇厚小字